理想与家人一般是不冲突的,不过当些许冲突发生时,就会让人感到艰辛。
《南方大作战》是个让我很感同身受的片子。我猜测对于很多进入社会的人,都会慢慢有此感受。且撇去它‘论持久战之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令我感动的,是理想与家人的平衡。
如果没有孩子,男女主应该会把自己真正相信的理念践行的更远。真正不摧眉折腰。不过为人父母后,就会不断需要寻求与现实的和平点。不得不做违背本愿的决定。
另一方面,时间久了,其实孩子们都看得出来父母与大部分人的理念差异。孩子们会不理解父母在别人眼里荒唐的抗争,‘为什么不能和大家一样呢,循规蹈矩有什么不好呢?’ 这时确实有种...付出很多却全然不被理解的无力感。同时,也没有办法怪谁。视角不同,哪怕最亲近的人都难以感同身受吧。
这就是与家人相处的矛盾,所以令我感同身受。
我很幸运,家人非常支持我的理想与行为。不论他们认同还是不认同。不过多多少少我也能感受到他们为了支持我的愿望而让自己受委屈。我也只能假装不知道。的确无解。有时我甚至希望家人能更无理,执拗一点,甚至希望他们扮演坏人,这样自己要么可以‘被迫’接受他们的想法,要么可以问心无愧地拒绝他们。可惜,他们真的很好,很体贴。
另一方面,对于长辈们来说,他们也很关切地注视着晚辈的一举一动,希望对方遇到的只有好事好人,虽然,双方都知道,挫折与困难才是必经之路。世事至此,长辈们也只能用‘儿孙自有儿孙福’来安慰自己。
如此种种,让包括我在内的晚辈反而更愧疚,为了自己的想法,要牺牲家人的愿望与想法。同时,这也让我很安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直都是深深被爱的,于是拥有着无比的安全感,到哪里都可以坦荡的想到‘此处心安,可当吾乡’。
行文至此,莫得想起那句,‘不要担心’,似乎这也就是家人之间唯一能做的吧。
二郎一开始烦恼的是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和别人的不一样。总是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鬼样子。原来妈妈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却和爸爸私奔了。原来妈妈曾经被称作大学里的圣女贞德。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觉得自己果然是遗传了爸妈那种性格啊
这部片子的主人公“爸爸”“妈妈”怀着一种陶渊明式的自由浪漫情怀,对现实有着完美主义的看法。从纷繁复杂的东京搬去冲绳,再从冲绳逃去世外小岛,追求的是与权力权利之上的正义以及绝对的自由(这个时候我也想到初中时候烧饼说的没有限制的自由不是自由,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但是我还是持保留意见,虽然我觉得这和慎独的观念是共通的)。而妈妈决定搬去冲绳的时候说的话“我觉得大家都走的路没有什么价值”和爸爸的那句口头禅”nonsense“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嘛。
妈妈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诗歌是这样的
子どもが話しかけたら、子どもになろう
子どもが怒ったら、子どもになろう
子どもが近づいたら、子どもになろう
なにか教えなくてはなんて考えず
なにかこうどうしなくてはなんてせず
まず、子どもになってみよう
寂しい、愛されたい、孤独になりたい
そんな答えが、子どもにならなくては分からない
大人になる子ども
大人になった子ども
それだけの違い
这首诗是表达了啥子我有点想不明白,但是我想这和TED的邹奇奇讲的是共通的吧,只有孩子才能保持纯粹以及非功利性,以及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也正如西表岛校长和东京小学校的小南老师说的,所有的成年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你们不能被不好的邪恶面所控制。如果见到了不平的事,要牢牢记住了,等自己也长大成人以后,就能做出判断怎样做才是一个正直的人。——而谈及现实的无奈,我也想到了《死亡诗社》。看第一遍的时候,它给了我冲击。第二遍的时候,我想,我只能做那个面带微笑,却不得不离开的老师,我只能爬下桌子继续听烂人说教,甚至我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坐在那里装死……反正这一切,我无力说“不”,或者说我说了也无济于事。
所以即使爸爸和妈妈没有从派出所逃出来,也不会有什么,会被释放的。但是爸爸妈妈出逃了 ,这才是抗争嘛。他们要逃去世外小岛,只有在那里才会有他们渴求的自由与自己信念的正义。而爸爸那句“那就不做日本市民”的 nonsense也成了真。
全家在海上游艇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很南国风情,而在他们最后抗争的时候响起的音乐居然是同一首歌。是不是想说他们也享受着这个抗争的过程呢。
刚刚看完日本电影《南方大作战》,有感而发,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题材的电影,幕后团队导演森田芳光,我非常佩服。电影由两位日本大咖级演员天海祐希和丰川悦司主演,讲述了坚持的故事。
先谈谈这部电影的题材。对于这类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我不常见,所以,非常赞赏导演的勇气,能够拍一部反映当下社会的电影,是作为电影人的责任担当,《南方大作战》的题材不是很讨喜,但是,内涵意味深长。影片没有什么暴力场面,却能够真实再现反抗的精神,看完之后,为之动容。
再谈谈这部电影的两位主演。我一开始是冲着天海祐希来看这部电影的,没想到,意外发现,其实,主演丰川悦司的演技非常好,把一个拥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果然,演技不俗。天海祐希在这部电影中台词不多,靠表情和眼神来演戏,考验了她的演技,整部电影看完,被丰川和天海的完美配合折服,这两个人演夫妻,特别是这么一对拥有反抗精神的夫妇,真的是天作之合,两个人从身材和精神气质来看都非常贴合角色。真的是把表演融入到角色的内心深处。
最后谈谈电影中的三位儿女。这部电影一开始谈到了家庭教育,原本儿子和女儿对于父亲种种所作所为非常不理解和不认同,当发生了重大变故之后,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见解的片面,真正理解父亲和母亲的观念和做法。这其实很想现实中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开始,会误解父母,随着成长,能够慢慢了解父母,逐渐产生认同感。当然,这部电影因为掺入了反抗斗争在其中,把前后观念的反差表现的就更加突出。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不错的现实题材电影,据说是15年前拍的,十五年过去,我今天来看,依然觉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好的作品不论时光流逝,依然焕发出不可掩盖的光彩。
艺术家们总是对理想主义者特别宽容。现实主义者表示你们开心就好开头父子三观不合的时候,这个爹完全就是个不思进取混的差还怪社会的卢瑟,后面强行反转,与权势抗争的时候,总算能理解理想主义者的思路了。其实一直觉得,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话就是带着施舍的优越感装逼,伏尔泰自己做的也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视之为真理的人都什么心态啊……难道不应该是,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所以请你努力,捍卫你的立场,证明你的正确!……其实我就是看到了#天海祐希# 才点进来的……3.2
相比年少的狂妄和粗糙,我们越来越习惯把自我不被社会化的部分收埋,不管是不妥协的自我保护,还是在辛苦拉扯中逐渐放弃抵抗,一个成年人的定义,大概就代表着一定的世故和现实性。顺服于规则是某种社会化的表现,顺服于潜规则是让无奈生活少些痛苦的捷径。就算某猫早明白了作为没能进化完全的奇怪生物,自己不可调和又不放弃的那部份叫做理想主义,不愿切割的毛茸茸尾巴终归也需要藏在层层衣服包裹之下。自嘲着梦想的不合时宜和所知的毫无用处,又何尝不是某种被世故沾染的妥协呢?我们对这个世界都有太多的意见,可我们却不够勇气做个幼稚的冲锋者,最终变形成为了目的不同的沉默大多数。
所有内心还有个乌托邦的人,都应该去看看《南方大作战》。作为一部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绝对不算优秀,甚至因为前半部节奏的处理稍嫌拖沓,让整个故事比重出现些微问题,但并不影响和削弱感动的力量。
丰川悦司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是个猥琐的大叔,和大姐头气质的天海SAMA搭档演夫妻让我好生不适应了一会。
一个无所事事常常窝在家里骂Z*F的父亲,在日本越加班越灿烂的工作文化里,简直是子女的羞耻,何况这个爹还热爱发表一堆夹杂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古怪名词长篇牢骚,为了毕业旅行费用不合理冲去学校找校长理论。这对在东京接受教育的“正常”儿童上原二郎来说,简直丢脸地巴不得切断关系。母亲是个温和的人,在父亲宏篇大论时只是在一边静静微笑做着家务,怎么也不能让人联想到这是个会为了爱情去私奔的浪漫冒险家。
这个窝囊的父亲,在二郎为了保护朋友打伤高年级小混混以后,突然变的形象高大了起来。他和学校据理力争,对小混混的无赖家长态度强硬,无条件的对儿子的行为信赖和支持。母亲在晚餐桌上突然愉快的说:“大部分人走的路,就没什么价值可言。东京这种城市没什么好呆的,明天我全家搬去爸爸的故乡——冲绳。”啧啧,当年大学里被称作圣女贞德的母亲真不是浪得虚名。
这对任性的父母打包收拾带着孩子就搬家去了遥远的南方,和村民把酒言欢后住进了一所荒废的老房子里。需要打井水、蔬菜自己种,木屋子四面开阔,没有了都市公寓的铁门猫眼,穿堂风带着夏天海洋的气息。只有五个学生的小学,真正用爱关心孩子的校长,受不了应试束缚教育的小ABC以及金发碧眼卖水瓜的外国青年。纯粹而不功利的相处里有回归赤子的朴素,这个南方偏僻的小村庄在二郎眼里慢慢变得有趣了起来。
东京的开发商来了,带着诈欺和官商勾结获得的土地协议,要求上原家搬出老房子。曾经的运动X领袖上原同志再次扛起木棍保护家园,头绑着布条站在亲手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猥琐大叔突然帅气了起来。一个心里有个乌托邦的幼稚的人,对世界彻底的怀疑和抗争,鲁莽的让人热血喷薄胸口发烫。他身边站着的是最温柔坚强的女性,义无反顾的逆向普世价值观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路,反抗不公平非正义,放弃优渥生活为理想和爱情出逃,像个孩子般直观的触摸生活的面目。
他们挖出的深坑陷住了挖掘机的链条,在拆迁队的拥挤打砸里抵抗到最后,最终还是被逮捕关进了警察局。岛上的朋友制造了一场混乱帮他们逃出铁栅栏。两个让人吐槽不能的爸妈决定驾船出海去寻找日本传说里的世外桃源——南波照间岛。
有这种父母绝对头疼,可拥有这样的人生,真是精彩的掉渣啊。在结束字幕准备滚动的时候,两个不像成年人的父母在晨曦的船上破浪奔向远方,背景音乐是全家一起出海游玩时轻快的小调。也许只有像个孩子那样活着,才能让童年的勇气追上日渐胆怯的自己。
深度。感动。理想主义者的圣歌。
太乌托邦了,那种人
这样的人家实在是太稀有了,但日本人、重生人为了包围家园的斗争跟我国比根本不壮烈,其实也是执法者野蛮程度不同所致。
不好意思,快进看的。高尚是理想主义者的墓志铭。
不仅结局理想化,其实整个故事都是用一种童话般的眼光看待「成人世界的黑暗面」。它宣扬的是激进主义、无政府主义,我个人是向往法治社会,所以价值观上不是很赞同。在塑造父亲形象上,我也没有感受到魅力,祗觉得有些疯癫而已,抗拆一齣没有嗨起来,情绪调动不到位。
天海佑希好帅!电影么,感觉比韩国版真实,但是没有韩国版带感
写成长影评了
这世界上永远没有乌托邦,但有寻找乌托邦的人就够了,结局太童话了倒是蛮符合热带气息的南国,丰川悦司表演不够好,前半段东京生活铺垫太长了。
看看就好,别想太多
20080422 ipod
孩子气的一家,正义到底是什么呢
构想不错,但不看花絮会茫然
好一个无政府主义
很像蚊子海岸
你们都不要学我,我有点极端了。但也千万不要变成个卑鄙的大人。觉得不对就要抗争到底,就算知道会输也不要退缩,哪怕和别人格格不入这没所谓。总会有人理解的。
俗套真挚
Nonsense!~ 啊,要看前传迷雾(cry笑)给卖西瓜的歪果小哥加星
太喜欢这样一家人了,也许小孩子不明白自己的父母为何如此,也许还会觉得父母多事,给自己丢脸,但这确实少有人才有的珍贵的本质。最后爸爸告诉孩子要勇敢,不要怕失败,不要懦弱。爸爸也知道自己偏执了点,但这种精神上的偏执不也是一种价值么。
像“蚊子海岸”,转头看韩版。
即使并不认同价值观,拍得也并不是特别好,依然好爱这类理直气壮的错误着对抗着任性着的人。森田芳光的内心何其温柔浪漫呀,是真正让人幸福到想流泪的那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