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霹雳贝贝和清华学者解读买中药的外星人;
令你想象不到的破壁、破圈、破次元;
团地生活的约定俗成与魔幻主义。
电影推荐理由:
一个人的消失可以引发多少轩然大波?在街坊邻居又会成为怎样的新奇话题?《团地》都直接告诉了观众,但却是带点戏谑的口吻去阐述这件「被小题大作的事」,直指当今社会最根本的问题,狠狠嘲讽人们无聊到必须倚靠这实在不关自己事的事去滋润自己苦闷的生活。
而在此同时,也大胆透过这奇幻与现实参半的剧情,去探讨「活人」与「逝者」的可颠倒性,去抛出「人究竟生为死?还是死为生?」意即「要怎样的状态才算是活着?」的假设性哲学问题。观众可以在看似莫名其妙的剧情里思考、去依循剧情发展去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正是《团地》的妙趣所在。
「整个社会都像是精神崩溃。」
「活着的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意识。」
「原来另一边的世界才是真实。」
科幻月活动-直播间嘉宾分析:
崔保国 教授
文化与传媒学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获得日本东北大学的博士学位,曾担任日本东北福祉大学特聘教授。
崔教授说:“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有点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片子。细节处理得挺好,演技也很棒,很有味道的片子,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奇怪的,中国人更多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日本二战以后传统文化断裂。
美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日本又无法全盘接受美国文化,所以精神世界和意识形态很混乱,变现是社会出现了很多新宗教,一般都有佛教色彩,因为日本人几乎全民信佛。家家都有墓地,墓地由寺庙看管,日本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之前,基本上是靠寺庙来维持基层社会的秩序,有点像咱们居委会。
团地之于日本
崔保国:「团地」是公团住宅,相当于我们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团地」大部分是独栋的,但是影片中的住宅偏中下层,大部分是老人住,年轻人都走了。影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市民的普通生活。
他们不喜欢现在的团地生活,但是传统的生活已经离去了,电影像挽歌,对过去的怀念,对人生的渺茫感,虽然不愁吃穿,但是人生荒凉,日本有很多空巢社区,好山好水好无聊,东京却是蜗居。”
日本社区文化
崔保国:日本社区分拣垃圾,做得很好,有好多人做社群管理。社区文化也很好,每个社区都是自制的,都是选出来的,公职人员要为社区谋福利,电影里就呈现了部分。
日本的人际关系在电影里表现得很真实,表面客客气气,背地勾心斗角,打听八卦。但电影里有点喜剧化处理,日本还是很注重邻里关系,不像我们可能不认识邻居,老死不相往来,日本人有町内会,相当于居委会,每年在盂兰盆节都要一起跳舞聚餐,在樱花开的时候也聚餐,防火训练也一起,有什么事都一块儿,邻里联系密切。
町内会是很传统的,大家都世代住着,有很深的联系。但是团地的人都互相不熟悉,山下要当上居委会主任,想一起跳舞一起做事,回忆的是传统町内生活,但是这种传统的生活正在消逝,他们过去的事业和奋斗随着孩子的逝去也没有了,整体是比较悲凉的。
中医在日本还是很普及的,不算医生,算是药剂师,中医在日本叫做汉方药。相当于药剂师和健康食品之间,很自然的,中药铺子很多,各个城市都有汉方药局,一般规模比较小。
张京 录音师,电影《霹雳贝贝》主演
曾主演国产科幻元老级电影《霹雳贝贝》里的小男孩贝贝,在当时引领科幻新潮。“贝贝”长大后,2001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录音艺术专业本科,同年8月加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任录音师至今。
张京老师说:“如果说《流浪地球》是硬科幻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是软科幻。流浪地球有多硬,这部电影就有多软。”
阿尘 科幻月主持担当
宇宙的一颗小尘埃
来自「折叠宇宙」的科幻迷
阿尘:《团地》将舞台限缩在山下夫妻居住的小社区,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同时也代表着他们那个年代(老一辈)人的社会,随着住户越来越少,暗指着曾叱吒整个社会的此一辈人越来越不具影响力,无所适从的他们连能谈论的,都只剩下社区里的八卦。
关心是一种压力,八卦探询也是一种压力。在人际关系紧密的社区之中,苦与乐根本就无所遁形。大家都期待身边的左邻右舍能够彼此保持心情的同一与和谐,这样才能符合大和民族的「和」的民族性。虽然是这样说,但对于真实发生在社区的苦难,却谁都看不到。
3.27-3.29「国内外科幻短片精选周」
人工智能x脑洞大开x真真假假
三大主题,“阅后即焚”式观影!
更多精彩活动,欢迎关注我们。
如果不是有斋藤工这个非常熟悉,还很有好感的名字,大概连点开都不想点开这部电影吧。如果不是为了看看行为怪异又搞笑的工桑这次的角色是什么本体,也许很难坚持看下去,那么也就错过这样一部又真实又荒诞,感动兼并爆笑的科幻喜剧了呢。
《团地》,完全日本的名字,关于团地这个词汇以及其所标示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大体上是指的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政府修建的公共住宅。
开篇的场景,住宅的风格,让人一瞬间恍惚有种在看九十年代国产电影的错觉。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场景和人物,很难想象会演变出结尾时那样一个脑洞惊人的故事。
主人公是平凡而质朴的一对老夫妇,清治和雏子。本来经营中药铺的他们,因为独子遭遇交通事故去世而关闭中药铺搬来团地生活。
雏子在便利店打工,时不时的被店长训斥。
青治除了去附近林地呆着,就是捣鼓仍然放不下的中药材。
日复一日的平淡孤独的生活,唯一奇怪的是他们的“病人”真诚。西装革履的真诚,善良文雅,说着莫名其妙的日语,各种突发状况。又礼貌又强势又古怪。
用迷之姿势昏倒,让清治给他配药。
不太会关门,听不出日常表达的真正意思。
一脸的正经,满嘴的火车跑得比新干线还快。
最开始的笑点就由此而来。
破旧的团地,也有着自治委员会,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没有什么不同,无非东家长西家短的。
自治委员会会长的妻子推荐了清治担任下一任委员会长,然而清治却因为来团地时日尚短没有当选,被质疑没有声望的清治受到了打击,开始了家里地下储藏室蹲的生活。
清治两个月不现于人前,街坊四邻开始议论纷纷,不知道怎么的就怀疑是雏子杀死了丈夫,而且还是杀人碎尸。
期间,因为真诚要给自己的同乡买五千人份的药,雏子买来了箱子和冰块用于保存,更被邻居认为是要保存尸体。
就这样,小小的屋内,清治和雏子夫妇恩恩爱爱携手同心的制作药剂,屋外,邻居胡思乱想谣言四起。
自治委员会长被逼前来调查雏子的动向,被雏子令人爆笑的对付过去了。谎称丈夫在云南省探寻究极中医之路,这样的理由也想得出来呀。
越想越怕的邻居找来记者和警察,却在搬着药箱的清治出现那一刻目瞪口呆。
一个莫名其妙的荒诞误会,演绎了一个街坊邻里普通而真实的讽刺情景剧。
再来说一下西装男真诚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叨扰老夫妇求药的真诚其实并不是地球人,这让本来地味的故事背景一下子有了科幻的色彩。
为了说服清治夫妇在两周内配出五千人份的药,真诚告知了自己外星人的身份,并且在老夫妇面对金钱无所动摇之后,提出了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只要弄到儿子直哉的脐带,就能让他们再见自己已经离世的儿子。
这让一直沉浸于悲伤未曾走出的清治和雏子顿生干劲儿,日夜赶工的备好了药剂。邻居的闲话,误会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就要离开,去见日思夜想的亲人。
唯一知道真相的是邻居,即委员会长和妻子君子。
终于,在约定之日, 真诚一家人,清治夫妇,搬着药箱浩浩荡荡的下楼,无视周围惊讶于清治现身的邻居,前去乘坐飞船。和雏子和好的委员会长夫妇帮助他们赶走无关的路人。
神奇而又温暖的飞船内部,隔空的雏子与君子的喊话。和日剧跑一样的常见和套路,却无损于当君子冲雏子说出“虽然很不甘心,却没有认输”时的感人肺腑。
诚然,一开始的确因为斋藤工去看的,其实他在里面戏份并不多,倒是角色还是那么迷,以及承担起了很多搞笑的成分。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不由自主地被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演技吸引。还有又懦弱,平凡,普通,却又善良,温暖的委员会长夫妇。
一直说着“我最擅长的就是物理……”,“在团地,什么都可能发生”的会长,同情,埋怨,又理解和支持雏子的君子。 就像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人一样,时而滑稽,时而令人有些厌烦,有懦弱,有动摇,然而却又坚强,温暖。
日本人在刻画小人物闪光点这一方面真是有特长呀。
飞船驶离地球,清治却发现写着勿忘的儿子脐带却被忘在了家里。
大笑着表示生气之后,真诚还是解释了可以倒转时空的事情。
之后,场景跳回赶制药剂的时候,还是那日看着信号不良的电视的清治和雏子,发现天空有奇异的光点飞过(飞船),说着“一定会有好事”的夫妇,决定吃牛肉火锅。小小的饭桌,清治和雏子安静而平常的摆放着碗筷,这一次却不是两副,而是三副。
果然,开门声响起来,直哉回家啦。
对于结尾,有两种解读。
一种可以认为,诸如真诚所言,我们以为真实的世界并非真实,活着的只有精神。失去儿子的清治和雏子随飞船离开,另一个时空的清治和雏子依然与心爱的儿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而另一种则是,既然真诚的飞船可以倒转时空,那么他利用了时空倒转,让直哉复生。之前,清治看到的是月亮,而改变时空之后,清治看到的是离开的飞船。这里有一点问题,如果不是直哉车祸离世,那么清治和雏子不会关闭中药铺搬来团地,所以,如果时空是倒转至直哉去世之前,那么直哉复活之后为什么一家人仍然住在团地是个问题。
作为一个喜剧片,观众还是喜欢看到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吧。
下文选自台北麦田出版社2011年出版,茂吕美耶“乙男蚁女“一书: “团地”意为“一团土地”或“一团地区”,日本于195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公营住宅,在同一地区盖了几十栋外形相似、整齐划一的水泥钢筋建筑,屋里不仅有现代化的抽水马桶卫生间浴室,还有阳台,在当时是一般老百姓憧憬的住居。到1970年为止,这些高楼最多五层,没有电梯设备,后来则越盖越高。东京最有名的团地是板桥区、高岛平。
从这里能看出,团地是很老的社区,当年的先进慢慢成了过时,新一代则进入独门独院的团块世代,然而团地里的人们则慢慢变老。
了解了故事的背景,对电影会有更深一层的体验,比如电影里那有点破落的建筑,人物都是中老年人,爱八卦的大妈,自治会的老会长。
故事的中心思想还是关爱失独老人,后半段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荒诞,与前半段的写实差距过大,故事最后两对老夫妻的隔空呼唤既拖拉又难看,作为去年上海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提名电影,名不符实。
这是在去年上海电影节观看的,虽说电影本身一般,但观影体验非常好,一些不好笑甚至很普通的台词都会引起很多欢笑,结尾时儿子的一声话语更是满场鼓掌,算是给这部电影加分了
一开始看的时候总觉得有点无聊,前30分钟并没有勾起我的欲望,但越看越有趣,精彩的配乐,荒诞又脑洞大开的剧情,加上熟悉的演员“岸部一德”,总觉得好像回到了初高中的追剧时代。有着科幻外表的《团地》,其实主要还是想讲一个关于邻里之间“勾心斗角”的现代故事,外表是冷漠的,外在是火热的,其实,人生百态,缺少的就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所以“团地”才会成为流言蜚语的“收纳盒”,在小小的地方里面,发酵着稀奇古怪的事情。剧情一波三折,人物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不管是起死回生还是健康快乐,到最后都演变成和平相处,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温情的寄托。毕竟有了温情(科幻)魔力的加入,后续的感动也就倍感希望,哪怕一切只是南柯一梦,对于有丧子之痛的山下一家,也是救赎;对于原本就爱吃瓜又管不好自己分内事的邻居们,也有了共同前进,相互进步和帮助的源动力。
审片室#没落的社区,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符号总会有道不完的故事,两个失独的老人搬到团地打算安度余生,伴随着他们的到来却发生种种啼笑皆非的闹剧,本以为本片是如天水围那般的苦情社区为背景展开,结果是导演开的一个软科幻的玩笑,脑洞足够清奇,但更引人深思的是谣言的流转背后人性的荒诞,当夜色渐深,社区里的那一束束光笼罩下的房间就如流言蜚语的储物箱,暗藏着锋芒,流动着丑恶,隐匿着孤独,依然自私的揣着活着的希望…………
看到日本电影《团地》也算是机缘巧合,在网上抢票时就是随便买了场电影,没有熟悉的导演,不了解其中的演员,更不用说情节了。然后决定从杭州赶到上海去观看,大概是觉得能参加金爵奖的日本电影总不会太让人大跌眼镜吧。
观影时,导演阪本顺治亲自到场为本片站台。阪本顺治擅长用社会底层人物的视角去讲故事。电影大多描摹这些人物的生活细节。片名中提到的团地,又称公团住宅,是日本公共性住房的一种,其中的租户大多为中低收入阶层。主持人问导演,本片入围金爵奖,对本片获奖有信心吗?阪本直接回答没信心。一阵冷场后,就听主持人问为什么。阪本如是说,因为这部片子是部喜剧,喜剧的层次一般比较低,而且又是一部外国片子,囿于文化和翻译的限制,外国观众是否能理解其中多层次的笑点,导演本人没什么把握。当谈及本片的亮点时,导演让观众们多多注意片中的女主角,她是日本本土顶尖的喜剧演员。
一部日本的喜剧电影在中国能得到多少笑声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这场奇妙的电影之旅。
一、流言藏在储物箱
故事发生在日本大阪,主角是卖掉药店,搬到团地居住的山下清治与妻子雏子。三年前,他们的独子直哉车祸去世。之后,老夫妻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故事在行止神秘的西装男真诚贵史造访中展开。真诚找到清治向他订购中药,因为清治的中药能让真诚从昏迷中苏醒。(神奇的中药?!)
团地是租客组成的聚集地,公寓是个密闭的空间,租客是个流动的群体。密闭的空间中却时刻都在流动。这样的环境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神秘感,也滋生了大量的流言。影片里形容团地的公寓就像盛满流言的储物箱。
故事仍在进行。清治已经有2个月不在团地出现,于是流言就出现。
起初,传言清治夫妇离婚。
再传时,清治已经死去,尸体正在腐败,而杀人凶手就是他的妻子雏子。(荒诞的流言!)
团地虽然松散,但有居民自治会,会长负责团地居民琐屑的事务。男主人公清治被提名会长,但参选失败,认为自己不受人喜欢,所以赌气假装死去,死宅在家不在团地出现。(荒诞的行为!)
流言之初,还有人不以为意。但三人成虎,越描越黑。雏子的一些正常行为也被曲解。流言在团地里越来越确凿。这是典型疑邻盗斧的心理。导演对这个过程刻画的很细致。每一个荒谬结论的得出都伴随着阵阵笑声。
神秘西装男真诚贵史再次拜访清治一家,提出更加荒诞的要求,需要5000人份的中药。为什么?面对清治夫妇的疑惑,真诚亮明自己的身份。原来真诚不是人类,而是外星人。(呃。。没想到还是科幻片==)外星人急需清治的中药来维系生命。一脸惊讶的清治夫妇开始踟蹰,5000份的中药又怎么能在三周内完成呢?真诚提出制药的报酬实在太过诱人——只要夫妇提供直哉的脐带,死去的儿子就能重生。夫妇两人夜以继日赶工制药。
为了妥善保存药丸,雏子买了许多塑料保鲜盒、冰块。这被团地的居民解读成为雏子杀人分尸,把尸体保存到小盒子里然后丢弃。(果然日本人是推理剧看多了。)团地的会长在居民的怂恿下,敲开了清治的家门。清治继续藏在储藏室,雏子为了保密编造错漏百出的谎言。居然说清治去了中国云南省找草药了。
雏子的谎言无疑为流言推波助澜。居民自治会请来记者、警察来干预这件事情。在交付药丸的那天,真诚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兄弟来拿药。同时,自治会的会长夫妇带着警察也找上门来。戏剧冲突在此刻彻底爆发。团地的流言储物箱被打开,储物箱的世界就这么暴露在灼灼日光下。
荒诞的流言需要用荒诞的事实去治疗。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到来,真诚一行人带着药丸离开团地。飞船即将离开界限飞向木星,清治夫妇却发现忘带了直哉的脐带。眼看一切都将前功尽弃,真诚提出还可以倒转时间。电影就定格在直哉进入清治夫妇在团地的公寓那一刻。是真?是幻?故事就这么被圆回来。
二、故事藏在荒诞中
本以为《团地》是部道德伦理片,结果是喜剧科幻片,而且还充满无限脑洞,让人匪夷所思。影片中所有的荒诞带来了影院的笑声,也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荒诞情节1:神奇的中药,能让真诚先生从昏迷中醒来。
荒诞情节2:山下清治躲在家里的储物柜里装死。
荒诞情节3:流言严重化,清治已经死去,尸体正在腐败,而杀人凶手就是他的妻子雏子。
荒诞情节4:真诚先生是外星人,需要中药来治病。
荒诞情节5:外星飞船到来,逆转时间,死去的儿子直哉重生。
情节步步衔接,荒诞形成一个闭环。直到最后直哉死而复生,之前所有的荒诞都没了成立的理由。因为直哉不死,清治夫妇就不会关掉中药铺,没有悲伤的心情,更不会搬来团地。可以这么说,荒诞中才产生了这部电影的故事。
三、团地中的真实日本
《团地》的故事虽然是荒诞的,但团地是老一辈日本人的集体回忆。团地是日本在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开始新建的住宅楼。那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大批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日本原来的住房是单门独户的房屋,这种住房明显不能满足大量的住房需求,于是城市地区开始大量兴建团地。这种团地类似中国的居民区。
格子式的一间间公寓阻隔了空间,也隔离了人群。随着日本老龄化、少子化进程的加快,60年代建起的团地逐渐成为中下层老龄人口聚集的地方。他们独自住在冷冰冰的公寓里,有的人没有朋友,和邻居不往来,儿女们也疏于问候。长期的寂寞的生活中他们渐渐依赖冷冻食品,速食方便面,酒精饮品。冷漠的城市里老人们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弱势人群。
清治夫妇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如果没有奇异的故事,他们的结局是否也跟这些栖居在团地的老人们一下,在冷清而寂寞中告别自己的人生?
荒诞与科幻是为惨淡的现实圆一个谎言。结尾愈加荒诞,现实愈加痛苦。能在喜剧中体味心酸与痛苦,算是喜剧很高的境界了。《团地》这部只花了20多天拍摄的低成本电影做到了。
失独父母的SF童话,关西味糊一脸,居委会老娘舅碎嘴子叨比叨,通过误会设计笑点,爆笑声不绝于耳,结尾哭笑不得,估计旬报十佳有戏。
结局脑洞开好大 是团地也是一个小社会 笑点多多有趣有趣
也是没想到拿了最佳女主,全片水准也就麻麻。导演还是挺幽默的,问他有没有信心拿奖,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没有,放完电影站在门口跟大家拍照。以及日影是不是都喜欢高光加蓝,这冷色调真的多看也不舒服。
没劲…………………………
明白了为何要把他跟比海更深对比,相较于比的家庭空间,团地把视野开阔到了整个社区,同样是老人,总感觉坂本顺治的镜头把他们变得更鲜活啊
人物塑造还是比较失败的,力道都被消解在各种家长里短的无聊里。
飞船这样的实体真的有出现的必要吗?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实打实软科幻的。科幻部分加剧了团地社群的恐惧发作,但是引发恐惧的是人的消失,外星人和飞船都是后头的激发因素了。我想就算拿掉科幻元素,拍出一部写实的喜剧也是很好的。
看不上劲儿
你看,还可以以科幻片的名义拍这样的东西!
没想到阪本顺治会玩这种SF童话,故事虽然离奇,但“非现实”的设定看上去是那么现实。团地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不负责任的谣言更是映射了媒体所创造的“表象社会”。阪本顺治虽然看上去玩得很high,但是藤山直美们收放自如的演技有时还是很严肃的诠释了阪本顺治映画世界中的人间哀愁。关西方言最高!
脑洞清奇老·中医。
脑洞其实有,但对软科幻接受无能,其实更像是一部用荒诞喜剧来折射社会现实的电影,其实剧情如果仔细深思起来非常莫名其妙……
好多年没看阪本顺治,看得我是一愣一愣。比如逆天中药和自家宅遁,长舌妇人组合跟异星人的憋笑流。对“团地”的解读,大概要接上《比海更深》才更有趣。最感动的点,居然是欧巴桑大唱中岛美雪阿姨的《时代》,感觉过去的故事很足的样子。
中年丧子夫妻的奇妙生活。萌点突出,可剧情实在是莫名其妙。
看完发现是SF的时候真觉得中头彩了,发生在破落团地的美好软科幻。在没有生命的团地中走入宇宙的中心,生之欲像百合开放。疲于奔命的每一日里,我们无视自己并他人的痛苦。但是务必睁大眼睛,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宇宙最神奇的一面正潜藏在如此无趣的日常下面,在宇宙的那端,我们在爱中相见。
女主真的演得很棒!整部片子拍得非常聪明。有点大林宣彦or三木聪的“日常+喜剧+科幻”的灵灵的味道,但又有自己的freshness出来,导演说他喜欢俄罗斯低成本科幻,还问我有木有看过一个电影叫“Bing Za Za”(朦胧印象中的音译),我一脸懵逼…导演果然骨骼清奇…
藉「团地」这一特殊空间,折射人心民情与社会一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符号,渐成被遗忘的角;张爱玲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难怪宅上三个月自动被视作失踪,社区果真是存放谣言的储物柜;画风几度陡变,脑洞清奇,荒诞可喜之余,不无一丝感伤。
年度最佳,最佳。短评这么多人大喊什么鬼,可能我就是外星人吧。纽约场好多老年人看啊,笑得也很开心,感觉很多人不会看到这部片子,真可惜。
3.5;第二回看阪本順治的片:第一次是看綁架金大中,這次是看山下玩失蹤。本片不失為失獨老人的科幻之想。片中冷gap和梗勁多之餘還不乏溫情。齋藤工飾演的外星人有點支倉未起隆的感覺。
科幻电影包装下的家庭温情喜剧。流言蜚语真是传播甚广,哪哪儿都一样,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失独家庭的缩影,扯出邻里之间的温暖关怀,老戏骨的表演令人难忘。藤山直美唱歌那段 最后相互喊话的桥段都很戳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