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以为电影会说“自己的路”到底是怎样的路,有多独立又或者多自由,然而却是一个75岁老太太不断回顾自己人生的普通故事。年轻时候逃开了包办婚姻,但还是在结婚生子做家庭主妇的主旋律中过了大半辈子,如今老伴儿死了,生活好像只剩看病和图书馆,除此之外只能跟想象中的三个精神小伙絮絮叨叨,平淡里有高光,朴素中有辉煌,好像无子女在身旁的日子很凄凉,又好像孤独里又有点自在的欣然滋味。说不上是好还是坏。
又回想到自己的预期,大概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路”的认识吧,必须得做点什么,得追求点什么,全身心地抗拒着主流,可事实上自己又不知该何去何从。最近醒悟到的是,人的思想究其根本是环境的产物,或多或少被影响着,所以不存在完全自由,没有外界激发就会出现的东西应该只有吃喝拉撒睡。被刺激出的欲望,发自本心的愿望,实际可以达成的事,一天只有24小时,三分之一睡觉,超过三分一工作和吃喝拉撒,剩下的时间再分一些给家人、应酬、运动、读书、刷网络、学习,真的剩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很少。所以也许,人生意义真的不在于做成事情上面(这个着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只需要考虑自己实际情况就好了。其他什么什么的,就管不着啦~~~
《我啊,要走自己的路》 一部在讲生命本质的电影,这么富有哲学的命题,导演竟然能展现出来,不得不佩服冲田修一! 整个电影看完,似乎跟着桃子的步子在她的人生走了一遭。步入晚年,老伴离去,子女疏远,最终找到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电影从秋天的一个雨晚开始,桃子独自坐在桌前,看着往日与丈夫、孩子在客厅欢闹的情景,与现在冷清的客厅形成强烈对比,此时的桃子内心该是无比的寂寞!在秋日的雨夜中,与许多个自己舞蹈起来,她脱掉身上束缚的衣裳,正如整部电影的基调,就是桃子挣脱所有束缚的生命之路。 从一开始整个房间所有窗户关闭、窗帘拉上,到最后窗户敞开、阳光洒进整个房间。 从一开始讨厌自言自语,觉得自言自语的人在人家前会很尴尬,甚至逃避自己内心的声音,到后面完全的接纳了他们,敞开着门窗独自舞蹈“我们就是你啊”,看着许多自己一起舞蹈到只有桃子独自舞蹈的身影,眼眶湿润,这一幕很感动,但这时她不在是孤独的了!! 影片中图书管理员3次邀请桃子,这个安排简直太棒了!第一次邀请桃子学习大正琴,她拒绝了,即使内心有个声音“大正琴是个高深的乐器,可以尝试一下”,她仍是提不起兴趣;第二次邀请桃子打太极,她还是拒绝了;第三次邀请桃子打乒乓,她同意了“你说乒乓好玩儿,那我们就一起吧。”3次邀请分别在影片中桃子的3个心理进程阶段!! 影片季节的使用,导演实在太用心了!从秋天开始,就如桃子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在暮秋一般的状态。秋日步行去扫墓这段的安排,桃子先在树林与年轻的周造携手穿梭在秋日的树林,这样的时空同行,简直太棒了!在登山中分别与周造、小时候的自己、年轻的的自己对话,然后又独自前行!最后走到墓地一段静音(影片中的两段静音安排耐人寻味),随后音乐响起,自己推着自己前行,奶奶洒着鲜花,阳光洒在桃子脸上,她带着自己的一切,走到了周造墓前!! “秋天了,已经入秋,什么 什么 都没有了。老头子死得早,孩子们也变得疏远了,没想到这个秋天会这么寂寞,我啊,到底结的是什么果啊!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了” 在这样的暮秋之时,桃子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 随后冬日的来临,桃子在到医院就诊,这里的安排,我简直惊呼导演的本事,怎么表现的这么妙!用动画的剑齿虎来表达,剑齿虎被啃食的只剩下骨架,这里的隐喻不言而喻,而后面在归家的道路上,走在雪地上的桃子身后跟着剑齿虎,与前面独自走在雪地形成鲜明对比!医生可以医治身体,而心灵、心理的治疗还需要自己去做医生的角色,桃子最终自我疗愈心灵,将完整的自己带着上路,即使还是一个人,但却不再孤单! 桃子迎来了春天,躺在榻榻米席垫上,窗门敞开,任阳光洒进胸膛、洒进屋子,微风吹拂窗帘,听着院子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 她脱掉了自己的束缚,并且接纳了之前那个被束缚的自己。她接纳了所有的自己,接纳了这个世界! 夏天,是桃子和周造恋爱的季节! 导演这般会运用四季,将他们完美的溶于整个影片。 我想安静看完整个影片,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愿我们都能带上完整的“剑齿虎”,走上归家的道路! 人生就是一场独自旅行。即使是一场独自的旅行,但却未必是孤独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开放的心,会让我们学会独处但不会孤独。 影片中散文一般的台词: 1、奶奶和我,相隔70年,同病相怜。 2、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船到桥头自然直。 3、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中,孤身望着窗外的晚霞。 4、不知不觉间我就把自己交给他了,要是我能多爱自己一点就好了。 5、我后悔的是没有成为一名新女性,不被父母束缚,不听从父母的安排,这就是我远走他乡的原因,结果到头来,我在东京还是被古老的生活方式所束缚。 6、爱情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与爱情相比,自由、自立更重要,无论如何都不要屈服与爱情。 7、秋天了,已经入秋,什么 什么 都没有了。 老头子死得早,孩子们也变得疏远了。 没想到这个秋天会这么寂寞, 我啊, 到底结的是什么果啊! 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都没了 8、我最耀眼是什么时刻?跟你相遇的时候呢?还是带着两个孩子,拼命活下去的时候呢?都不是,觉得在你去世后的这几年,才是我最耀眼的时候,你死之后,我第一次诚心期盼彼岸真的存在,那里有你,一定有你,你生活的世界一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现在天各一方。 9、我会活下去,我会一个人走下去。 10、你真厉害 厉害,生 死 生 死 ,经历过漫长的时间,然后才有了你,生命真是如同奇迹一般。 11、我这辈子活得还算认真吗? 12、你们还在啊 都说了,我们会一直陪你走到最后 毕竟我们是…… 这样啊 我们就是你啊 吃吧 13、他们一直在照看我 照看就是 我知道,照看就是守护的意思吧
他打蟑螂的时候,健壮得像一位相扑选手;他对年轻的自己说,我要独立生活的时候,帅气潇洒得像一个侠客;她在心里唱着“俺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站起来跳舞的时候,那种做真实的自己的时刻,可爱得闪闪发光自带舞台聚光灯效。她不用依靠任何人,也可以过得很好。而选择独立,必然会遇见苦涩,常常感到无助,无时无刻不被孤单包裹。“这样活着对吗?”她问,“你(能这样好好地活着)真的很了不起!”祖先说。一辈子为亲人而活就是对的吗?一辈子只为自己而活又是错的吗?生活的方式哪有什么对错,能健康且快乐地活着已经很艰难,知道自己想怎么过这一生,并且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是真的很了不起。
奶奶幻想出的三个男人与其说是陪伴者,不如说是自我的化身。当奶奶开始幻想,灯光就开始变得温暖明亮,她内心或脑内的世界那样有趣,和现实的阴冷灰暗、孤苦凄凉形成对比。而在外人看来,只是老人家在说些奇怪的话、做些奇怪的动作。导演冲田修一用第一人称视角,将一位老者的自省拍得如此生动细腻。或许有反婚反育嫌疑,但其实不管选哪条路,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就好。
孤独,是主旋律。一个75岁寡居老妇人生活状态的描写,精神世界的描写。 首先,这样的片子能看的下去,那只能是主角是我喜欢的了。田中裕子饰演的日高桃子,我们能看到一个老年人的优雅、从容、孤独,她的笑很美,美到我觉得她没有75岁。 桃子的丈夫死了好几年,她的生活开始变得没有活力,去医院接受检查&去图书馆借书成了她唯一的安排,其他时候,就在家待着。每天,脑子里有非常多的小鬼同她说话,陪她回顾一生。每天早早醒来,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不要起床,就睡着吧,反正又没事干。 最开始出现的在房子里的是奶奶,小女孩时候的桃子和奶奶,一转眼奶奶还是奶奶,桃子也到了奶奶的年纪。小时候桃子笑着揪起奶奶手上的皱皮,转眼她的皮肤也皱的可以轻松揪起了。 年轻时候,桃子为了躲避家庭安排的婚姻,在订婚之后结婚之前逃出了家,她想成为一个新女性,一个独立的女性,可没想到在远离家乡的东京定居还是走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只是,嫁的是自己爱的人。影片有一大段在探讨,她到底有没有后悔。她确实感受过爱情,但是爱情以及家庭让她失去了自由、自立,桃子在假想的75周年晚会上告诉自己告诉别人,如果可以,千万不要选择爱情,一定要选择自由。 桃子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画画,喜欢古生物,所以,影片一开始,让人错以为是一部科幻片。这样的一个老太太,在丈夫活着的时候一定非常幸福非常有趣吧。只是,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再做这些事,就变成深入骨髓的孤独的了吧。 老头子死的早,孩子们也变得疏远了,就当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样会好受一点,没想到这个秋天会这样寂寞。桃子在秋天选择出去玩,去了丈夫坟前祭拜。去上坟的路,是她一生走过的路,她一一回忆,一一道别。遇到了儿子带她去玩伴们的秘密大本营,她想念儿子了。遇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看到了爸爸妈妈奶奶(不得不说,这一段,有点诡异),她回忆起了腿上的伤疤。继续走,遇到了年轻时候的丈夫,她问他自己一生的高光时刻是什么时候,她说应该是他死后的这些年。她还遇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同自己对话。在丈夫坟前,一切才算有始有终。她最终接受了自己,接受了孤独,接受了脑中的那些小鬼们,毕竟他们才是真实的自己,他们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她可以同他们和谐相处,甚至享受。 图书馆的那个借书员,总是在桃子还书的时候给她推荐各种活动,告诉她很好玩,我觉得她应该是看得出来桃子太孤独了,也可能是喜欢桃子?总之在每一次被拒绝后她都有点失落吧?最后一次,桃子接受了她的建议,让她有点欣喜若狂吧?出乎意料。 虽然影片评分不算高,3星4星的居多,但是,静静的看,它还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有的电影是工艺品,有的是艺术品,有的是快餐食品等等等等,这部电影显然在艺术品之列。 导演对于镜头的运用,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和场景转换都彰显着其野心,作为艺术家的野心。不迎合大众和市场,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思路。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相比较,成本着实很高了,因而市场的反馈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能感受到导演的用心和独辟蹊径。同时演员们也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对于这样一个穿插着精神世界舞台和超现实的生活化场景及对白的慢节奏作品,他们的表演是如此自然而精妙,苍井优、田中裕子也一直都在我最喜欢的演员之列。 对于这样的电影我是充满着敬意的,其实我个人是很喜欢诸如是枝裕和导演的那些慢节奏的特别生活化的电影的。他们用更贴近生活的镜头语言和对白为我们打开一个和我们日常中相似的世界,进而和每个观影的普通人产生深刻的共鸣,甚至无需煽情的表演或是情节,就能自然的把温暖或是悲伤传递进人的心里,这既需要技巧,更需要以普通人的视角对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 当然除了赞美之词,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也有我认为不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内核不够清晰。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留白,每个人对于影片中桃子女士老时的孤独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走自己的路”亦然,这能引发每个观众对于自己人生的不同思考,或许是这样。但我仍觉得那些碎片化的场景和对白应该由他的内核串联,因为我对很多情节和对话还是多少感到茫然的,这里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 这部电影也许不是最好的,我也只能给到三点五星的评分,但我仍感谢有人能坚持拍这样的电影,因为有这样的电影还存在着,我才会觉得看电影是个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大部分的人看完影片都在感叹和害怕自己老了该怎么办?而我觉得主角只有这个时候才活出了自己。很喜欢裕子奶奶,到了老了她终于获得了自由,丈夫去世了,孩子也都各自成家了,我看了并不觉得悲惨啊,反而很羡慕奶奶的生活。因为奶奶的生活条件挺好的,一个人住着一个漂亮的大房子,在市区出行也是方便的,奶奶还会开车,并且自己也有能力买车。奶奶一个人可以做自己爱吃的饭菜,可以幻想出三个陪伴的人一起聊天,可以去图书馆借喜欢的书看,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在家追剧,也可以写写东西,(这部电影就是若竹千佐子奶奶的自传体改编的。65岁后她才开始写作并成为了作家。)所以奶奶的一生挺完美的,有过甜美的恋爱,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生了一儿一女当上了主妇,回忆里的生活都挺美好的。到了老了可以一个人安静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回忆儿时和年轻时的一些趣事,而且有个小外甥女很可爱也很喜欢她,结尾的时候就是外甥女来找她,感觉奶奶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奶奶回忆里说自己这一生最骄傲的是拉扯大了两个孩子。所以大部分的人害怕老,应该是怕老了没钱没子女也没有兴趣爱好,回忆里也没有一件值得骄傲的正经事吧。
辛丑。影片的译名跟原名不是完全一致的,《我啊一个人走》,和《我啊走自己的路》还是不一样的,又因为涉及了影片的主旨,误导性比较强。其实女主20岁逃婚后,中规中矩的度过了35年婚姻生活,并没有什么“走自己的路”,影片说的是她亡夫后,慢慢思索和醒悟的事,“一个人走也很快乐”,“也想一个人走”,“不要因为爱情,放弃了自己的路”。回忆和思索的尾梢,竟然也回归到了人的起源,大概究极终极奥义,总会把人指向哲学吧。
空间场景设计好妙啊,希望有一天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回忆部分剧情的设计和意象的选择很出色,遥远故乡的远山,腿上的伤疤源于无人发现的躲猫猫,幼时和奶奶对皮肤褶皱的对话。切入点找的很好。以及每次从现实向回忆的跳转剪裁都超级自然,也是相当花心思了。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细节刻画也很写实。从非常普通的题材出发,拍出了有趣又有点悲伤的对老年生活的深思,这种以老年人为主题题材的电影代表了一种关注和注视令人欣慰。但是否真的只有一个人才能真正自立独立呢?无论年龄,一个人面对死亡和一人暮らし的孤独又如何化解呢?依旧是要靠回忆来温暖当下——不如说是一种「二兎を追う者一兎も得ず」的无解困境。迷失自我与年龄无关,年轻时的迷失如果放任不管,到了老年也一样会成为心中的刺而痛苦。138分钟太漫长了,节奏过分拖沓。不过或许在老年人的世界里,影像流动的速度或许就是这样缓慢的……
内心独白三小只有趣
宇宙和走自己的路这两点非常喜欢,把独居老太的脑中思绪具像化,也有一个很欢乐的呈现,无奈这个剧本整体上还是看的人疲惫。
『那时候不会知道未来不会总是按照既有的现实往下走的。唤作“未来”这回事,最珍贵也最麻烦的本质。就是他会转弯,而且总是在你没有预期的地方突然转弯。你应该被那转弯的离心力弄得尖声惊叫,可是你叫不出来。毕竟,谁有权利被自己的生命吓到呢?』杨照在《梦幻的夜班车》里写的这段话,也是片子里老年日高桃的写照。丈夫的突然离世,孩子们的疏远。生命的秋天,突然变成孤身一人的桃。日复一日的平凡过活,伤心与不甘心交替上演。与另外三个自己对话的桥段心酸却被包装的轻松温馨。重新打开心扉,与他人建立连接。其实人生在哪个阶段,都可能落到孤身一人的境地,这个世界上路要自己走,但周边的帮助与风景也是能够帮助困顿时期的自己,开阔心灵的良药。
【海南岛电影节展映】中国首映。最近几年冲田修一作品都是我的心头好,这部更让我感动万分。既不煽情过火也不也不莫名搞笑,温暖地催人泪下。故事在现实-幻想、当下-过去几个维度之间交织,讲述曾经家庭主妇、如今空巢老人桃子的平凡生活、爱情记忆与脑内幻想。除了收尾略拖沓,几乎完美。桃子和丈夫的爱情往事引发对女性独立意识的思考;和奶奶的童年记忆勾起对青春已逝的愁绪;和女儿的不和源自对百褶裙的执念;诈骗电话、轿车、树木映射对儿子的思念。而恐龙、猛犸象、原始人、幻想人或许是丈夫去世后孤独、死亡意象的转化,人类的生老病死在地球史面前显得无比渺小。一边看一边止不住地往下掉眼泪,每一处泪点都直戳我心。老戏骨田中裕子表演举重若轻,角色仿佛量身打造。你走了,俺终于可以走俺自己的路,但仍会想你。
看的冲田修一第六部了。细密温柔带点儿童趣,还有微微的奇幻小小的黑色。很耐看的一部心灵电影,整整130分钟,看一个孤独老人的日常倒没觉沉闷。65岁的田中裕子居然还是一副少女模样,蓬松的银白色短发,仿佛在看自己老去。想想主人公还算幸福吧,还有女儿可以走动小孙女来看望。身体不错能自己做饭自己开车,每天去图书馆消磨然后去瞧瞧大夫,还能穿戴好装备带上便当去秋天的林子里走走,我老了能这样我睡觉都能乐醒。
房间是剧场 孤独是陪伴的精灵 如果我承认呢 承认孤独是我的一部分 那么就能坦诚 比起爱 自由最重要
用轻松的语气,甚至加了些许喜剧元素,来讲了一个孤独的老人的故事。一种无法避免的未来。
成为新时代女性的孤独列车外游过寒武纪巨大化奇虾,跟类人猿医生看完病后与猛犸象一道踏雪回家,爱情舞台唱过离场,人生最闪耀的时刻属于你不在身边的自由,袋装福豆亦能驱鬼……田中裕子真是可以靓足六七十年,演技成精;看到片尾特别致谢名单,感觉是导演冲田修一专门献给母亲的故事
啥玩意
虽然有东出昌大,但东出演的是已经死掉的老公,众所周知,一个死掉的帅老公是不会有任何缺点的。
这部电影是绝对的写实,我们都知道最终的路肯定是一个人走,但你或许会有侥幸或许会有想象甚至会有安排,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当人慢慢老去,孤独是一种常态,特别是不太愿意主动走出去社交的人,这部分人是绝大多数人。你的记忆在退化,你的动作变得迟缓,不够灵敏的你也年轻过,也矫健过,一切看似都那么悲哀,但你知道自己是多么努力的在存活。人生啊,不就是这样独自一人在摸索前进不断适应“全新”的自己么。
这部更慢,淡出水了要。仍然是冲天修一一贯的“散步式”电影,想起了《去见瀑布》,但这部其实真正剧情推动力并不强,基本上围绕主角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打转。虽然使用了一些看起来很幽默的形式,也探讨了一些相对现实深刻的议题,比如老年独居、无缘社会、新女性等等,但是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多,给人的触动也有限,看起来其实有点疲惫。
开头宇宙爆炸地球起源让大家以为放错片。半夜看完打车回来,路上跟记者同行聊天,说这部电影就是我们将来的晚年生活了,越想越凄凉T T故事节奏比较慢,就像对老人一样需要耐心,女主奶奶有三个喜剧丑角式的“分身”,但内里的感情流淌却很细腻动人、哀婉忧伤。人老了真就只剩回忆与病痛,简单的烹饪,大把的药片,医院排队的时间,远古生物的儿童图书,见不到的子女,强迫自己跟自己说话预防老年痴呆,提不起兴趣的新爱好,干不动的家务活,现实、回忆、幻想不断交织...冲田修一完全克制了煽情,但还是有点泪目。小屋内冷暖光下的现实与幻想场面有点舞台剧的感觉了
田中裕子真好啊,希望她老人家还能多演几次主角
在很多地方我都以为他会就这样结束为什么女主说“我向往自由,婚姻束缚了我的时候”她脑海的里的人会打起来为什么她文“我这样生活对吗”获得肯定以后却要改变她为什么最后在孙女这里结束,是得到了传承和释怀吗但是,我独自生活,我就爱这样活,我自由又自在
有什么比看一部稳定发挥的冲田修一更能治愈9小时越洋飞行的呢
太无聊了太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