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昌1994年便已经开始在tvb做编导,一直到2001,才有了第一部作品【暗战II】,与杜琪峰联导,等于是师傅带徒弟。可惜片子毁誉参半,他继续做他的副导与剪辑师,五年之后才有了新作品。
直到颇受好评的【每当变幻时】,已经六年之后。罗永昌绝对不是一个天才,他的导演水平可能还没有自己作为客串演员的演技高明。但是即便是杜琪峰,拍到【无味神探】的时候也已经40岁了。在某个角度来说,有些导演是耗尽时间来厚积薄发的。
可以说的只是,【同袍】不会比【无味神探】差。虽然相隔几十年,但比较的却不是俩人的电影技法,而是一种对于电影本身的探索和思考能力。【同袍】并非是一部完美作品,甚至可以看出导演手法的粗糙,剧本上游乃海有着和【跟踪】一样的毛病,结尾草率缺乏应该积累的高潮。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戏的角度新颖,前半部分塑造ptu两队人马的性格和冲突错落有致,以致于发展到山间追缉歹徒,用狭小空间和多人物交错叙事突出变化与矛盾,而表达的却是平实的集体主义情怀,甚至主旋律,用【天蚕变】做曲子,仿佛回到了电视台【新扎师兄】年代,情感变得尤为简单。
这样口水的电视剧主题也许在一般电影中并不起眼,这样小空间里多线索的叙事也是银河映像编剧组的基本特色,并未到突破的高度,但不同的是,在杜琪峰长期风格化制作下,其实甚少出现像这部戏一样还原真实的现实主义表达方法,尤其是警匪题材,这样对比看来,罗永昌的【同袍】便变得与众不同。从罗永昌的前几部制作来看,他是有心将现实主义走到底的。凭借他跟着杜琪峰10多年做副导的经验,要复制师傅的影像与风格,做到基本合格,其实并不难,没有必要去挑一条窄路走。
罗永昌的故事选在白天,脱离市区,基本上就已经拒绝了拍摄太多本土化的城市建筑和风格化的灯光布景,一切回归到原始山林,从零开始。甚至在启用了银河映像资深摄影师郑兆强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让他使用惯常宽银幕运动摄影,而基本上多是手持镜头,强调现场感,画幅变大成16:9,杜琪峰电影的一些形式感和美学观瞬间消解。
在盛名和就地取材的环境下,做出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故意走出困难的一步,我以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候耳濡目染之下,很容易便跟随了杜琪峰的风格,即便是韦家辉拍喜剧,运镜也满是杜氏风格,而游乃海的【跟踪】,风格化上也还是有一些杜琪峰的痕迹。而在罗永昌身上,很明显看到他在努力摆脱师傅的影子,甚至有时候显得刻意为之。
这证明了他作为一个导演的决心,也是野心。
也许这部戏只有60分,但不排除他会做得更好,只是有待时日,有待机会。
怎么说呢-----有心便有可能。
在香港new action新导演计划中,有几位导演与银河颇有些关系,他们是:游乃海,郑保瑞,罗永昌,罗守耀,郭子健。
其中郑保瑞与郭子健在影像风格很明显受到了银河映像的影响,郭子健的【青苔】尤甚,而郑保瑞也已经加入银河;罗守耀作为银河映像的主席,他的“影视点”制作的电影完全就是在临摹杜琪峰风格,但是由于缺少主题和本质,画虎不成反类犬,显得不入流;而罗永昌和游乃海作为准的杜氏弟子,却有着改变的勇气,显得大有可为,由此可见,杜琪峰当时招觅他们入伙,并不是没有理由。
ps:【同袍】内地版删减不少,请选择观看。
说起PTU,第一部的记忆还是挺深刻的,银河映像的片子,想记不住都难。多线索,多人物,以及一个宿命式的结尾,太喜欢这种电影了。在看“同袍”之前,还上当下了一部“PTU2”,当“同袍”看的,其实是“PTU:警例”,“PTU”四部电视电影之一。虽然是电视电影,可都是原班人马,除了不怎么打枪,情节和人物还是一样的棒。相比之下,这部正宗的大银幕续集,就有点小小失望了。就系列基本的情节和人物来讲,本片不算很差,也突出了“同袍”的主题。一群在追逐权利中渐行渐远的曾经的战友,在外力的压迫作用下重新团结起来,找回了同志的感觉。这道理跟打江山,创业之类是一样儿一样儿的,人的丑陋本性。影片的内在都不错,可是外表太差了。因为情节需要,大段时间是在山里面,光线实在是太差,影响观看。其次,影片的节奏感也不如前作,铺垫的太多,爆发点太少。其实一贯看银河片子的人对情节都能猜个大不离了,都憋着看高潮呢,中间实在是没必要铺垫太多,更何况为了突出“同袍”之谊,特意拎出了一条跟主线无关的支线,实属多余。结局放在天主教堂,还放圣歌,还写“世界和平 天下太平”,这也太象征意义了,够喜欢解构电影的同学分析一阵了。罗永昌毕竟不是杜琪峰,也再次证明了续集的不可靠。
跟银河的其他片子一样,内地公映版被剪至81分钟(也有记者看片会是75分钟的版本),估计把所有宿命论的情节都剪了。同样的票价,我们愣是比香港同胞少看10分钟啊,哎,能骗多少是多少吧。
【1】寻人启示
首先播报一出寻人启示,现在寻找4月21号晚上20点场《pTU之同袍》坐最后一排我隔壁即N排07号的一位长发长腿讲惠州话和普通话的靓女n我隔壁的隔壁的三位靓婶,你们在哪里?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缘的话,素不相识的我们还会能同座看电影吗?能跟你们排排坐看电影是我的lucky也是我的荣幸,这边厢是唯有淡淡的若有若无暗香来使我鼻塞顿开深深沉醉,那边厢三位靓婶聊发少女轻狂,看到彭敬慈扮演的狗roy腹部被插一刀后看上去就来不行之际掏出家书请求同袍转交,一位靓婶说“不是入党申请书吧”,看到结尾枪战后一帮PTU唱着《PTU之歌》凯旋下山,一位靓婶说“为什么不唱《打靶归来》的‘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当电影沉闷的时候,多得有你和你们,让我减轻了一个人看电影的落寞。劳烦各位广播一下,也请靓女靓婶见到帖子请跟帖,feeel到我的脑电波请反射,收到我的乳鸽传书请回鸽……
【2】一句话影评:更像一部电视电影。
理由:电视电影就是无x线电视翡翠台有时候会拍的那种剧场版电视:一来一蟹不如一蟹,因为《PTU》实在是很x型印象深刻很黑夜街头feel;二来因为难过影城的3号厅由于设计所限,大柱子遮挡之下屏幕只能是4:3,而不是通常的16:9宽荧幕,所以个feel很像在家里看电视。
【3】打分:★★★★★为满分,这部《pTU之同袍》值★★★只能用小写的p,《PTU》★★★★。当然,影片还是有银河映像的印记和味道,不过珠玉在前,它不幸沦为山寨版。当然,这个版本又好过其他几部不在电影院公映而只推出DVD的《pTU》系列片。
【4】让我深深地评一评:
a、它着重描写森团队vs May团队之间,由人争一口气的冲突矛盾到精诚合作一天光晒大团圆结局,是编剧导演想着力突出的卖点。它表现了全副武装的警察的脆弱无助,例如引发全场最多笑声的废柴林雪穷困潦倒吃叉鸡饭都唔得闲PTU警队上司给下属窒也没法,两个持枪PTU被持刀人蛇刀捅伤,PTU迷路时候的疑神疑鬼等等。
b、它表现了去香港自助游的内地F4(有一个留长发的有点像吴建豪)的脆弱无助,F4想去带齐家伙落香港吃大一顿茶饭,结果老大先吃了一车胎留下胎记差点成为青面兽杨志or男版钟无艳,之后给人围殴围住来砌生猪肉,被十几把长枪短枪左轮雷鸣登M16打到四个人躺在地上求饶,堪称银河枪战片里最丢人现眼的匪徒。还有一个偷渡客(香港传媒称为“人蛇”),他无厘头的出现真系有点不知所谓,钱白白吃了一粒枪子,只是为了一点港币,老哥,如今是人民币的天下了,港币跌了。
d、编剧和导演的手法前抑后扬,渲染气氛,发散式思维让几条线索交叉,最后收拢到一个地方引爆,实行一锅熟。在山中,内地F4vs废柴林雪、人蛇vs牛佬n狗roy、森团队vsMay团队、更加无厘头出现的斗鸡眼傻佬vs坐车上山的PTU警队上司,然后这几队落草or剪径的好汉,互相自由组合,像碰碰车or弹子球游戏一样你碰一下我碰一下他,推进剧情和引发变化,结尾自然是学梁山好汉那样在山中聚义开片对射火拼。最终这一场勃火枪战的场面好弱,这是最大的失落,第二大失落是任达华穿起PTU制服怎么没有第一集咁英咁型了。
【5】致歉:如果未看过电影,请不要点击本帖,本帖有剧情透露。
【6】水鱼:公映版本删减的部分这么多,传媒采访时候说一刀不剪,该死的剪刀手,该死的撒谎者。
http://www.douban.com/review/1970936/关于 机动部队:同袍 的删减部分。
同袍终于上画了,但是听朋友的朋友说,电影院里的版本很难看,让人看的莫名其妙。我想,应该又是上面阉割之后的效果吧。果不其然,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新闻说,同袍真的被阉割了。有见及此,我决定以后绝对不会花冤枉钱上电影院看非大陆的戏,因为你随时都冒着看阉人的风险!还好,这次我能在网上找到完整的版本!
好像大概就是阉割了这几个部分:斗鸡眼和他写“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场面、may的手足跪拜骨灰庵的场面、还有关于天主教堂的场面一律删掉!据说里面的歌曲还用了生日快乐歌来代替(脑残吗?)!!!
但正式的说法是,这次在电影院上的是无删减版,依我看是完全删减版!关键是我以为这几个情节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它们就像被废了武功的张无机!
以我个人看来,可以这样串起这些情节——
斗鸡眼傻子在他们抓贼乃至枪战的时候还在写“天下太平、世界和平”,意味着“天下太平、世界和平”只是痴人说梦、只是傻子才有的想法!(与河蟹不符,删!)
世界并不太平、世界并不和平,怎么办呢?在香港这个秉承了传统岭南民风民俗的地区,港人在尽自己努力的同时,自然会想到求神仙保佑,同时也敬畏着各路神仙;这是香港市民社会普遍的习俗——敬畏鬼神;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may的手下的如此举动,自然也是港人面对“不太平”环境的心态或者说自然反应之一,很正常,很港味!(封建迷信,删!)
当人们对这一切的混乱与复杂——无论是社会秩序的还是人际关系的——都无计可施、无所适从的时候,宗教出现了;这个时候,教堂的圣乐让人平静,教友们的真诚暂时地化解了同袍间的尔虞我诈,一切的纠纷在宗教面前都平息了;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信仰交汇的地方,宗教能够产生如此力量,也许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当然,这在大路上映时还是得删一下。。。)
就这样,我个人觉得是点睛的地方都被删了。阎得让人毛骨悚然;感觉导演就像被强健了似的....
http://axinlove.com/2009/04/ptu2/《机动部队-同袍[PTU2]》本分讲故事
by @xinl.ve 090424
与另一部《机动部队-人性[Tactical Unit Human Nature]》相比,监制还是杜琪峰,主要演员依然有任达华、林雪、邵美琪,不过少了近期大为出彩的林家栋。林家栋不是没有合适的角色,片中任和邵的警长领导,或是丛林里偷盗钢筋的偷渡客,其实都可以一试。配角抢戏之于杜琪峰的板底实在太正常,林雪、林家栋都是个中好手。
《机动部队-同袍[PTU2]》只能算刚达到银河映像的入门线,虽然是不年轻的罗永昌导演。银河映像的复杂人物与叙事,《PTU2》有了一点影子,但情节的转折和人物的深度都并不够。“同袍”的题面意思是描述原本陷入恶性竞争的机动部队成员,在深山迷路又遭遇悍匪的困境里,如何达至手足情深、袍泽之谊。
两个机动部队小组,7、8个警察,再加上带队的头、林雪饰演的胖司机和两伙匪徒,群像形式的电影。人物的出彩和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只能在出奇制胜的安排中。
林雪饰演的司机,一贯肥胖、卑微而还有所谓的机巧之心,这个与《人性》一部中的戏路相同,本不值得再多加言语。但林雪却始终把这样的小人物饰演的有声有色,无能但惹人怜惜,与《西游记》中的八戒一路货色。现实的欲望往往在他的诠释中得以体现,电影里不只有英雄,还有小人物。而且,两伙匪徒—-一伙是抢劫运钞车的悍匪四人和一个想要拿回自己钱包的偷渡客,在深山碰面时会意地处理“遭遇战”,有了玩味的空间。匪与匪之间的默契对比警察同事间内斗,电影把匪作为反面人物处理的时候,又给了匪一个镜子的身份。
至于,情节的转折—-从迷失的深山走出,协同抓住匪徒,这样的安排不出意外。世外桃源似的小村庄的存在,和《欢迎来到东莫村》有点类似,内耗的警察被感悟,在天主教堂前面。要是两伙匪徒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活脱脱就是《东莫村》的故事(曾经的恶都能被带过)。教堂、枪战,还好没有鸽子,不然又是一部吴宇森的男儿戏?《同袍》的新意大部分还是借鉴明显,剧情的走向太过俗套,不算银河的大作,只算刚入门—-本分地讲了一个故事。
P.T.U.2.2009.RETAiL.DVDRip.XviD-CoWRY
一般。
《机动部队》系列貌似只看过这一部。
甘都得
烂货
还是PTU这个名字,但内容差太多了
节奏慢死了
错就错在同袍前面有个PTU!
港版,一刀未剪。
杜琪峰对我的号召力相当于尼古拉斯凯奇
其实还是蛮不错的,就是结尾有点坑爹啊,中间桥段很惊险,特别是那段牛鬼蛇神......
PP上明明写着同袍,结果点进去就变成了警例。虽然片子很一般,不过看完还是很有感触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未必是对的,再不合理的现实也有其存在的理由,黑白之间无比的宽阔,不过有些线是不能碰的。
一开始的森美对峙就暗示了,这一次的PTU处在一种失序的状态之中,之后更是干脆离开了象征秩序的城市,进入了代表冲突混乱的山林,然后用一次银河映像式的教堂枪战,PTU们寻回了彼此的信任。然而一次离开规则的PTU,不免有一种普通警匪片之感。
撞中我对丛林山野的畏惧,用户感受特别地深~
节奏和场面调度都有很大问题
罗永昌的这部PTU拍的挺有水准的,完成度也很高,豆瓣评分怎么这么低?真是看人下菜碟啊。
说实话腔调还是有的,给多一星了。
结尾大跌眼镜啊。不过之前节奏控制得相当不错
和第一部风格完全不同啊。
起码象部电影
老罗功力切深 只有最后一段教堂枪战出彩 尤其是那段配乐 浪漫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