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很适合形容,张爱玲笔下的红白玫瑰之论。
年轻的时候,无论什么玫瑰,都是爱的,少年时期的勇气,爱情是用尽全身都要去摘的荆棘玫瑰,而在这场冒险里,我们觉得我们是披荆斩棘的的希腊英雄。
中年的时候,白玫瑰成了嘴角的饭粒,痴迷于红玫瑰的耳目一新,红玫瑰得到手后,耳鬓撕磨的情话却也成了夏日嗡嗡于耳边的蚊子,连带着夏季也烦闷起来了,反手一拍,一手的蚊子血。
在美好的东西,似乎都逃脱不了俗的命运。这才是悲剧,而我们也不过一个俗人。
晚年的时候,错过过失去过明白过,却只能如此,且仅仅如此。
最后,留下一句,吾之所失,亦是吾之所在。
虽略显敷衍“宽慰”,但是我们依旧应该全力以赴的爱着一些东西。
love is a bitch ,这是片名,其实后面还应该有一句,but everybody wants to fuck her。
爱情虽是个婊子,但是谁都想上,只不过睡了一觉后,发现所谓风情不过一声赘肉。
但是,就是喜欢呀。你奈我何呢。
人若是,没有点《公无渡河》里的癫狂,何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风流呢。
据说amores是loves的意思,perros是dogs。所以片名其实是《爱·狗》。但不知为何它有一个英文名《Love's A Bitch》,所以许多地方中文译作《爱情是狗娘》。英文的译名已经有所偏离,中文再转译就离得有点远了。这里的amores=loves,不单单指爱情而已,而是更广义的爱。
影片其实由三个故事构成,但纵横交错,叙述结构显得颇有立体感。爱是主题,狗是线索。至于究竟想表达什么,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爱是一种复杂、折磨而又挥之不去的情感;狗作为人的朋友,在不同人的生活中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三个段落都是特定的人、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故事,有点异乎于常然而又显得真实,重叠、混杂,其实只是整部影片的三个截面。
虽然《Babel》是后来的,但我却看在先,出自同一个导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之手,感觉很相近,此外他还导了《21 Grams》我还没看,好像就这三部电影。多线叙述互相交错的影片还有《Crash》。比起《Babel》,本片的主题和风格更为统一,叙述也更为完整。总体来讲,我认为此类中《Crash》的剧本似乎最为精巧,虽然也更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本片演员的演出也极为出色,而且角色刻画也颇为突出,这点好过《Crash》和《Babel》。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对未知的事物和可能会发生的坏情况而充满恐惧和犹疑。《爱情是狗娘》对不能把握的事物——爱情、命运等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来了一个直插入脑,这是强有力的介入。每一个电影人物都脱离不了符号化的狗,我们其实就像这些狗一样,看起来它们很忠实,其实转眼之间就成为了别人的“小黑”。电影中最精彩的段落是女模特的狗掉进地板缝隙时,整部电影在那时甚至有了惊悚的氛围。而那个曾经是游击队员的杀手,戏谑地捉弄了一对兄弟后,自己却又在亲情上迷失了。人生中有真正的赢家吗?或许赢家本身的定义是掺杂着失败的,与其天天担心自己何时会死、自己的女友何时会突然怀孕,不如趁这个功夫让自己站在荒野上,面对着夕阳承认自己其实控制不了任何事物,担心都是瞎鸡巴操心。
与《通天塔》是同一个导演,所以叙事手法也一样。先是多线展开,然后慢慢的以一个标志性事件为联接,把各条线再串起来。挺有意思,就像昆汀的《低俗小说》,同事说抄袭了《两杆大烟枪》,但我没有看过那部电影。此片以狗为载体讲述了发生在墨西哥城的三段故事,反映着普通人的爱情、亲情的起伏,和纠缠。慢慢地看,说不定哪个镜头,哪句对白就会打动你的心的最柔软处。爱情是狗娘,是对爱情的咒骂。看完此片,会让人觉得这句咒骂是对爱的深深的渴望与无奈。因为,无论爱,或不爱,无论哪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爱着,也痛着。“永远在爱与痛的边缘,应该怎么决定挑选“。感情的事,没有永恒。得到了,也会失去。得不到的,也许是最好的。人们的心情,人们的爱情,人们的生活,也就像一段不停歇的正弦波,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如果你只注意到了悲伤的波谷,你就是不幸福。如果只注意到了开心到死的波峰,那你就会觉得没有人比你幸福。三十岁以前,有梦,有豪情,觉得身体里追求自由力量永远也用不完。年纪增加了,也渐渐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看清了峰谷交替才是人生,才是生活。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一直勇敢地走下去,生活,无论好与不好,都是用来享受的,哪怕是悲伤的回忆,或者是无力的憧憬。一直觉得这部电影,那些血腥场面的赤裸裸的直接描写,正如海报使用了血红血红的背景色一样,特别特别像摇滚乐里面撕心裂肺的呐喊,也或许是那愤怒的电吉它。查了一下IMDB对导演的介绍,以前曾经做过摇滚电台的DJ。正所谓,艺术形式不重要,本质是相通的。
电影播放的那天,我迟到了15分钟。进门后看到的第一个场景,着实让人呆愣了一下。男主角之一Octavio正跟他嫂子也是女主角之一说:“要想知道刚出生的小宝宝长大后将从事的行业,可以把指头塞进他的屁眼里,如果他蹬腿,那他长大后会成为一个足球队员;如果他笑,说明他是一个同性恋。”
短短一句低俗笑话,配上那写实的拍摄角度,告诉我两件事:这部电影是所谓的“揭露”片;这部电影不会是我所喜欢的。
说起导演,大家也许并不陌生,因为之前炒得颇红的《巴别塔》就是他的大作之一。不过看过《Amores Perros》的人就少多了。2000年它也曾获得奥斯卡提名,却输给了李安的《藏龙卧虎》(哦耶,虽然我不喜欢藏龙卧虎,但好歹是咱中国人出产的)
《Amores Perros》,又名爱情是狗娘,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大故事,而每个小故事里分别有两个主角。头两人已经提过了,就是Octavio和 Susana。另外两人是Daniel和Valeria. 最后两位是El Chivo和Maru. 他们关系更加混乱。Octavio喜欢嫂子Susana,本来Susana对他无意,但因为丈夫也就是Octavio的哥哥经常执行家暴,小叔又万分体贴,所以两人在冲动之下通奸了。Daniel和Valeria则属于出轨丈夫及其二奶的类型。最后,El Chivo扮演的角色是一位曾经抛妻弃子参加革命导致入狱出狱后开始怀念被自己抛弃的女儿的老男人。Maru就是被念念不忘的女儿。
这三对同住在墨西哥的首都,却不怎么相干的男女之间唯一的交点是一场车祸。在那场车祸中,Octavio受了伤,Valeria断了腿,El Chivo捡回了Octavio的狗。这场车祸的镜头,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因为故事按照三对主角分成了三段,中间还出现时间交叉重复。这种手法,据说也出现在后来的《巴别塔》中。
若还说有什么相似之处,就是对婚姻不停的背叛和出轨,血腥的暴力,还有对于一个首都来讲出现的过于频繁的贫民窟。让这座本来名声就不怎么样的,污染严重,人口泛滥的城市更加缺乏吸引力。
对于戛纳此类自负颇有深度的电影节来讲,《Amores Perros》是部不错的电影。它揭露的够多,批判的够多,中心思想够正义。性和血腥颇齐全,节奏还算紧凑。
但对于我来讲,电影内容过于墨西哥,社会问题过于墨西哥,而墨西哥怎么个烂法我已经很清楚,更因为不是自己的国家,这种电影我越发没兴趣。
奥克塔瓦Octavio(盖尔贾西亚伯诺 Gael Garcia Bernal 饰演)意外发现大哥阿米罗Ramiro(Marco Perez饰演)的狗高飞Cofi非常善斗,便利用高飞到斗狗场赚钱,存钱计划跟受大哥虐待的嫂嫂苏珊娜(Vanessa Bauche饰演)远走高飞;名模瓦雷里亚Valeria(Goya Toledo 饰演)与有妇之夫丹尼尔(Alvaro Guerrero饰演)一起搬进了公寓,原本甜蜜的两人与狗生活,因为一次与奥克塔瓦的车祸意外发生大转折,瓦雷里亚受重伤,最后甚至失去一条腿,她日渐消沉,两人不断起冲突,生活成为日日24小时不断折磨的噩梦;老人El Chivo(Emilio Echevarria)看似爱狗如痴的流浪汉,却有段复杂的背景,原本是大学教授的他年轻时为了革命理想抛下妻女,参加游击队以失败潦倒告终,大家都当他死了,回来后妻已改嫁,女儿也变成别人的,20多年后他在人多杂乱的 Colonia Popotlá 地区讨生活,养一些狗陪伴着他。直到,他目睹了那场严重的车祸。
这部电影《Amores perros》有好几种中译名,有翻作《爱情是狗娘》、《爱情是一条狗》、《爱情像母狗》,不变的是都提到了狗,狗却是在这部电影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名模瓦雷里亚的遭遇跟她的爱狗连动着,她车祸重伤后,狗狗钻进了地板的夹层受伤困住,地板下成日传来受老鼠噬咬的哀号声。瓦雷里亚原本身体精神上的痛苦,更因狗狗而加剧,与情人丹尼尔的关系也从甜蜜转为折磨;奥克塔瓦对嫂嫂的恋慕,因为斗狗赚大钱而有了圆梦的希望,哥哥嫂嫂不告而别时,狗高飞也遭报复枪击;老人El Chivo对女儿无从实现无处发泄的爱都放到了照顾一群流浪狗身上。这几个主角与狗的关系都与他们的生命历程、悲欢喜乐连动着。
三条故事线都是令人都是异常激烈动荡的人生情景,刺激得让你无法分神。奥克塔瓦是乱伦畸恋,不择手段想取代哥哥 地位;名模瓦雷里亚和情人丹尼尔成家后,从打无声电话的人变成接无声电话,不安的猜忌他在外面胡来。对窗建筑上她的巨幅海报,原本是种祝贺和炫耀,失去腿 后却成无比的难堪与讽刺;老人El Chivo对其他人无敌、强硬,却不敢跟自己亲身女儿交谈、相认,只能偷偷潜进女儿房中,拿走照片以慰寂寞的心。或许他们的行为作法可议,但他们也身不由 己,是可怜值得同情之人。
这部电影的视觉画面异常刺激,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赤裸裸呈现血腥狂暴的地下斗狗过程,一摊摊的血迹及让人不忍一只只斗狗的难堪死状。而乱伦畸爱的情节,亡命 之徒无法预料的爆裂作为,也增添整部电影的刺激感和意料之外的可看度。《爱情是狗娘》尽管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在主角们的跌宕人生,理应同情却没有太大感 动,同样也因为变化过于快速、故事过于复杂。
片名很有趣,有很多层意义,也出现各种译名。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ores_perros1. 看上面wiki的说法,原本amores指的是快乐或好事,perros是厄运或坏事,因此合在一起就是"sometimes you win, sometimes you lose",人生无常的感觉。
2. 而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的意思却是"卑鄙的爱",也就造就了"Love's A Bitch"这个翻译,中文译名也都是由此翻译而来。
3. 最后又因为剧情都是主人跟狗的亲密关系,因此也有翻成"Love Dogs"。
我觉得三种解释都不错。第一种自然切合剧情,第三种也不用多解释,片中许多角色似乎爱狗甚于人。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第二种说法。若分析片中三段故事,男生的爱是想要用钱将大嫂买去(大嫂也像是拿钱办事,之后卷款逃走也没有任何愧疚感),中年摄影师是用房子跟巨幅海报打动情妇的心,老杀手最后留给女儿的也只是一堆钱,这几段爱似乎真的像在和妓女做交易一样。
多线剧情的交错和大量剪接造成的速度感让这片节奏快速。老人杀手是个有趣的角色,他对狗的爱甚至胜过人。放弃教授身份抛家弃子情愿当个游击队或流浪汉,但是真的有追求到他想要的东西吗?没脸回家见女儿,总是只能默默关心,似乎失去的亲情比得到的更多。
Alejandro González的作品中我觉得这片拍得最好。"灵魂的重量"也很棒,但多线衔接没有这片这么棒,而"火线交错"则是日本部分拍得较差,与其他段衔接性也差。
8分。
狗男女 ps:GGB真是个浑身都散发着费洛蒙的小天使
伊那里图的几个片子现在看下来都好喜欢并且是越想越喜欢。多线叙事其实看多了也烦,但烦那都是因为拍得不好看,这几部都好看得紧啊。爱情是狗娘,命运更加是狗娘,三个故事都很感人。
我喜欢第三个故事里的那幕:流浪汉回到家,看到黑狗脖颈上有血,进到里屋,发现平日里那一群像苍蝇围绕着俄瑞斯忒斯般紧跟着他的流浪狗全都死了。他想开枪杀掉黑狗,没忍下心,于是,在它伤口处狠狠地按了下去:你不该那样,混蛋!他救了当初奄奄一息的黑狗,但不可能知道它在斗狗场上厮杀成性。黑狗很怪异地混杂了残暴和无辜。流浪汉没开枪,那个时刻,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物伤其类。
过着连狗不如的日子,会撕咬的狗才能活到最后,我们素昧平生却曾擦肩而过,无意中改变过彼此的人生;你放弃了哥哥、没得到一厢情愿的爱情;你失去一条腿和街头的巨幅性感海报,只剩地板下的狗狗;你失去了家庭和女儿,收获了一只凶猛野狗;第一个故事太野,表演、摄影、剪辑情绪酝酿极佳,爆发惊人。处女作就这么厉害,不是天才也是天才,这个片子就像陀螺之于《魔鬼银爪》、卡隆之于《爱在歇斯底里时》,只有在熟悉的土地上、城市里、人群中、语言里,才能拍出最符合个人气质的电影,后来纷纷去了好莱坞,哪怕获奖无数,哪怕赚了很多钱,都像是野小子穿上了精致的礼服,中规中矩、框框条条、任务满满,最初的味道还是慢慢被稀释了。
三段交错的平行故事,三个用狗来喻人的好编剧——穷人们被生存驯养出来的斗犬;富人们陷入坑里不肯出来的哈巴犬;流浪汉兼职业杀手收留的流浪犬。单独看来,第一个故事因素最多也最冗长,第三个故事相对表达的太简单,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故事。
何止爱情,生活都是狥娘养的
革命青年老了以后都会长得像马克思么???
首作确实最有鲜活的生命力 书写本土民族性和社会性 粗粝硬核 活生生的暴力 情欲和痛苦 创作态度比较真诚。三个故事交汇渗透 三个阶级指向三种布景空间 都以很多中近景手持镜头和广角畸变构建出活络的生活气息和众生怪相的荒诞意味 后两部分不同程度上以静和广做深沉收束 通向未知。狗在地板下走失的情节很有意思 它是激化两人矛盾的次要动机 也是这一越来越难以忍受的同居关系的外显装置 一个解不开的结 对地板下声音的追踪和期盼像达利的蚂蚁一样源源不断地输送焦虑 其惊悚悬疑意味和严重车祸-骨折-截肢这一串残酷元素也很搭 人们可以邪恶地幻想如果在希区柯克或者伊藤润二的故事中这样的桥段会是什么走向 最终 就像一个化学反应的置换 狗的安然无恙仿佛女模特截肢的补偿。全片最有力的镜头我觉得是死者的血流到烧烤板上沸腾。某女主有点像马思纯(……
53min左右抱伤狗出去又回来行刺的长镜头。与狗有关。多线。斗狗青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狗)。车祸模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腿与我相伴)。乞丐杀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狗为我做掩护)。
译名是狗屁
女主真tmd顶天立地的绿茶婊,一个男人还不够你用的吗,还要怀着孩子去勾引另一个。。我要是男主我就把钱偷偷攒起来,和他哥一起好好的过日子,然后每天晚上尽情的啪啪。。
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最完美的电影
译名真囧。。
第一故事,天才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个故事,拍得像另一部电影。第三个故事,终于收敛回旋,做出没有结尾的结局。但问题是,真的有必要通过撞车和狗,花哨平行剪辑将三个独立故事强行捆绑在一部电影里?
爱情与生活都充满了变故和不安,都是TMD狗娘养的。
狗与血之间,比狗血值得唏嘘。再动情的人也有入心的咒骂,因由一地鸡毛。再陌生的人也有刻骨的交融,终归一片狼藉。总是那些没有就念、有了就变的情,比人更快倒在血泊中,真是惊心。GGB那年才22,大银幕上皮肤的一层坎坷,都写满不该辜负的字眼呀。
巴别塔,21克,狗娘这三部都非常出彩,但是叙事上这部是最流畅的,故事设定背景也更加简单。而且表现人的情感和欲望以及命运之间的关系上,它更加真实地--像文学一样狠狠地拍打我的心灵。这样的电影是不能用好坏来评断的。倘若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骂可以抱怨可以表达的,那么形式这样哗众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让无聊人追求的,然而这部片儿形式成了工具,辅助真正的抒情主体,这令我欣慰
形式大于内容,然后多年前我正着迷于这种在命运的捭阖纵横下环环相扣的巧合,个体挣扎的苦痛,得不到和失去的爱与信任。人与动物的相处多么直截了当,有爱或者没有爱。而人之复杂,即使用同一群主人公续写故事三段,仍述不尽爱恨情仇。
导演是车祸癖
作为背不出名字的墨西哥导演处女作,相比《鸟人》显得不修边幅了些,粗砺但不粗糙。结构似《撞车》,三个短篇故事被切碎,再由不起眼的线索串联,电影本身成为角色的真正圈套,磁场式的中心贯穿始终,无需抽离背景就能以移魂视角一次宏观数人的命运交织,只看形式都无比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