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片子是很不错的,在大俗大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导演实现了他的追求,不想让这电影成为迂腐的道德说教,成为搞笑的闹剧或者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俗套的悲剧。他做到了。
上半部分很热闹,但依然能说得上好看,因为对白很精彩,而且舞蹈和背景音乐都真是很漂亮。震撼人心,刚进入那个话花红酒绿的世界,不仅李甲睁开了眼睛,来了一次感性启蒙,连观众都全身心进入是很放松的。那些看惯了文艺片的人甚至会觉得气氛太热闹,太俗气,这也就是导演刻意要追求的效果。没有明中叶以后感性的大解放,那里来杜十娘的故事呢?世风日下、道德堕落是一定的了,掩不住道学家嘴脸的不只是太学生们如李甲和柳遇春,甚至还有和尚,很容易使人想起李贽在明代就被人骂做狂禅的事情。
爱情还是以爱情的原初面貌出现的,并蒂的荷花是纯情,李甲的慌张反添了几分厚道与可爱。最惹人喜欢是十两和他的小狗。他们清白简单的生活真让红尘颠倒中的杜十娘们羡慕,然而,杜十娘却用一个小小的试探事件轻易间毁灭了这样简单的幸福。电影语言的表现是很独到的,五颜六色的晾衣杆哗啦啦倒下,似大厦倾,一个倾注了少女真情与希望的明天瞬间化为乌有。它让我们看到人性是残酷的,杜十娘轻易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路上亲手剪灭了别人的幸福。一个杜十娘像火中的凤凰,洗尽铅华,涅槃重生,一个清白而又清纯的小十两却目光呆滞地走向了对她来说无异于死灭、甚至生不如死的日子。萨特说,他人是地狱,可说得有道理。杜十娘是十两的恩主,也是最终亲手埋葬她的地狱。
前半部分不免闹哄哄,后半部分给人的感觉却可以说是沉甸甸。探讨了好多东西,杜十娘不能做到真正的洗心革面,她走不出自己昨日的阴影,不能真正变成另一个人,虽然那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河边送别嘈杂的一幕,江畔花船上的创伤记忆,孙福的调戏,李父的严厉。李父甚至无需说清什么,那方言压根谁都无需听清,因为他暗示的就是交流之不可能。杜十娘面对的是一个无声的压抑的世界,或者一个有声的严酷的世界。没有李甲的爱情,她无法生活下去。李甲的爱情也在酒醉之后显示出了它本来的脆弱。十两不过是一个小角色,导演却抓住了这个小角色,让我们看到爱情本身是靠不住的这一残酷的真实。十两对李甲不意味着什么,就像杜十娘对李甲不真正意味什么,在生之苦海里,每个人最终要救出的只有自己。爱情是个彻头彻尾的神话,有人说,爱情就像鬼,听说过,没见过。
男人与女人,道德与情感,理性和感性,金钱与爱情,这些很原初的东西支撑着这个电影往下进行,所以杜十娘死于愤恨、死于绝望、死于幻灭,如果以后的女人们不警醒,这样的悲剧就会不绝如缕的重演下去。不管是在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不管是良家女子还是风尘女人,永恒的悲剧是跨越时代、跨越身份、跨越古今的。不是性格、不是命运,是人性的悲剧本身,是人性不可超越的力量本身才更显出悲剧的震撼力度。
杜十娘为一个不值得她殉情的李甲死了,而我们看得出,李甲也并不是多么的可恶,这个形象很真实,真实得就像我们的邻居,我们的朋友。他的道德只是中人,只是庸人,经不住诱惑的庸人,担不起责任的庸人而已。他只是一个有时软弱有时善良有时多情有时又有些市侩的普通人,他永远想不透杜十娘为什么要去死,就像杜十娘永远想不透李甲为什么会负她。人与人之间如此不同却能哪怕有一刻刻骨相恋,相恋而又不能常驻,生命常逝而一意强求爱情永恒,也许是悲剧的真正原因吧。
杜十娘所谓的爱,不过是爱“真正的女人”的虚荣——“小事精明,大事有老公撑腰,有名有份,有情有义”——情义排最后,且她有她的理解。她欺骗和操控李甲,倚恩要挟十两。李甲是无知少年入温柔乡,杜十娘与他的“恋爱”利用了社会经验差,她让李甲体会到了“有钱真是万能”,从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他卖妻求荣的根基。“试探”亦是一种“教化”,教化对方“爱”是不信任、是逼你到进退两难。李甲最终被杜十娘教化成了她怀疑的样子,她视之为“试探”(教化)的成功,讽刺。李甲起初不能放弃杜十娘因为“什么都给了她,不能不信了”,杜十娘不懈试探他,也因为“放了太多感情下去”,怕输不起,都是半骗半算计。叹,人人口中妄言爱,是得到爱,安全感要的是自己操控自如。
十两最悲,她对姐妹的情义被负,榜样的情义破灭,青梅竹马的少年对她也毫无信任,遭到男人的虚荣心,女人的权力欲的暴击,短短三场戏写尽惊心动魄人心叵测,真是感叹杜国威编剧笔力,没有一句闲言。在被人欺凌之后,十两被夜叉妈妈收盘,嬉笑入红尘,人间“真”与“情”败得一塌糊涂,那令人吐槽的歌舞倒真是行尸走肉。最后,杜十娘水底翻生重回万花楼,没钱再赚,没爱重来,最重要的是有工开——活着。
想起鱼玄机的那首诗,流传最广的是中间两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被多少痴女怨妇来谴责男人的负心(不可掌控)。但偏偏失明后两句(包括杀死绿翘的鱼玄机自己)——“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你都有了肩比窥宋玉女子的才貌,又何必执著王昌这样的男人呢?杜十娘都有百宝箱,却还是要得到一个男人的爱,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女人”。观念可以杀人。
佩饰都很美,但整体造型却不好看,只有沈殿霞通身气派。她是多么难得的一个喜剧演员,节奏语气声线肢体眼神无不搭配熨帖,晾得李嘉欣如同晒鱼干(美人太瘦)。
李嘉欣和吴彦祖两位神颜,高鼻深目的西化脸庞,穿上古装确实不如圆脸的十两和小狗地道。李嘉欣表演眉眼口鼻无不用力。
歌舞不上心,李父随便粘了几根胡子唬人,但是口音有戏,不知道是不是潮州话。
“从第一刻你就认清了他的本质 只是你不肯说,你不要承认,你只是渴望一份爱情 ”
导演套着古装外衣说了出现代男女关系启示录。从此角度理解,本片其实没风评那般差。只是李美人化灵魂为空洞、化神奇为腐朽的演技太给全片的灵魂角色扣分了。在她的衬托下演渣男也手到擒来的吴彦祖让人恨不得赏他个影帝
这算是李嘉欣最成功的一部了吧?
这片子拍的真省钱,这种拍法还是适合舞台剧吧。吴彦祖真不适合古装,李嘉欣前半段的妆发也不适合她,洗尽铅华一场戏,她素颜都比前半段美。
其实还不错啦,就是画面粗糙了些
刚开始给的评语是"男人都是不可信的"后来觉得是不是有点偏激,想了想就觉得应该这样说.对男人的信任是有基础有前提的.
有点不伦不类。小时候租的国语版结局是杜十娘沉箱跳湖,但后来在TVB看到的结局是又回青楼做红牌,应该是第一部让我觉悟两种体制不同以及广电J是一帮asshole的电影。
机关算尽得不到,假做无辜实为贼。杜十娘小心翼翼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社会并没有给她一个退路。李甲即使有拯救的心,但是因为拯救本身就要把自己搭进去所以变得更不可能那个了。这个阶级社会并没有给悲惨的人退路,它只要求人们听所谓的命。。。。被物化的人想逃离自己的处境,最后发现只有自杀,这就是加缪的荒谬理论。集体社会的悲剧就是如此,你要是上层想改变,就会把自己变成更凄惨的下下层。这是一个只属于十娘的故事,所以李甲只是片面的出现,完全成为配角。另外李嘉欣真的好漂亮,尤其是最后洗尽铅华,而且吴彦祖的身材确实不错。。。
你试来试去以为是真爱,他扭头五千两就把你卖了;你心都死了最后还在问他爱不爱你。他看着百宝箱两眼放光地说,有钱就爱啊,我爱你,我爱你啊老婆。
当年语文课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自助主张的给全班放了这个电影。语文老师差点被我气屎。。 。。。
被人忽略的好片,虽然拍的很廉价,但是一样是很震撼和感动!还有歌曲很好听~李嘉欣演的就是她自己,所以很有代入感表现不错。另外肥姐的妈妈桑也是非常抢戏,人物性格相当饱满。十两丫头的戏份也有看点,新人表现也不错。这片当时大陆电影院上映过,改了一些结局和细节,一切向钱看的物质拜金价值观确实挺有问题,不过到也贴切香港人的文化
跟电视剧似的
还没有三级片制作精良
吴彦祖同学你怎么总是演猥琐的角色? 从杜十娘到新宿事件,从新警察故事到偷窥无罪。最无敌的是你还演的这么传神TAT
很囧很肤浅,不伦不类,很多桥段完全可以深入有力,可惜导演功力不行。彦祖还真敢接这样猥琐角色,最后那段看的我对那帅脸都生出了许多厌恶。嘉欣美但还是演技僵硬。比较现实,都说戏子无情,但其实世间女子总多情,越是渴望爱情的女人就越容易自欺欺人,所以聪明厉害如十娘也终究还是会败给了所谓爱情
当看完的唯一想法是掐死吴彦祖
在那样1个环境下对他要求那么高又有什么用呢,都只是俗人1个罢了。她最终想要的也只是1个虚幻的爱情偶像。
挺好一题材,挺好一男主,怎么就拍成这样了?
小時候就聽過馮大才子的這齣戲曲與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其實麼,片子裡還有歌舞片元素,很現代麼><別太較真,還挺好的…昂~~~再次八卦一下古人,湯生當年中榜,他旁邊有個童鞋也叫李甲,懷疑就是杜十娘那個李甲,然後湯生把這風花雪月八給了馮夢龍聽…
杜十娘以身试渣男,以财试渣男,以命试渣男,三试渣男终于得以验证,妈的果然是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