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怕死怕的要死的人,我很喜欢看一些临死体验的电影,喜欢看一些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活的绚烂,活的温情,活的洒脱,活的自由,或者是弥补什么,或者在救赎什么,或者死得其所,或者留有遗憾,都真切的表现出一种“死亡是自然规律”的平和,最近看的德国电影《敲开天堂的门》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它在黑色幽默中表现着温情,在无奈中表现洒脱,在荒诞中还原真实,看后,一种“死何惧哉”的情绪让我颇感温暖,当然,同时,濒死的人们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到,我们该多么庆幸自己还活着,又该多么珍视身边的人和事。
故事中,两个病友,马丁和鲁迪都是得知自己将死的人,他们住在一个病房,不同的是,马丁性格更粗糙,甚至粗暴些,鲁迪性格更温顺,甚至跟懦弱些,显然,这是一个欢喜冤家的设置,两人会为些公共场合吸烟问题就互相看不惯,在一个病房,确实难以想象他们如何沟通。但是,我们常说沟通需要共同点,而又有什么比“将要死亡”这样的共同点更能化解他们的不同?常常,因为我们总是考虑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如何如何,所以不敢,不愿,不耻,不忍去做某些事情,当死亡即将来临,“以后还要......”这样的幻想被打破了,有人会变得丧心病狂,有人变得享乐至上,而这两个汉子想做的事情靠谱的多,比如死前去看海这样浪漫的愿望,也有为母亲买辆猫王买过的款式的凯迪拉克这样温馨的愿望,当然,跟两个女人睡觉这样的愿望此时也显得那么动人。但是,当他们疯狂的逃离医院,误打误撞乘着一辆黑帮的奔驰绝尘而去时,这故事又变得趋向离奇,趋向疯狂。
这部电影的黑色幽默气质让它分外可爱,片中,两个黑帮笨鸟的言语和姿态都很容易让我想起《低俗小说》中的屈伏塔和萨缪尔杰克逊,或许没有他们俩兄弟那种昆汀式的话唠,但是那种神经质却更甚。这两个人的不靠谱,让两个不靠谱的将死的人把装有黑帮钞票的箱子的奔驰开走,接着,黑帮那个更加神经质的不靠谱的老板自然要率众追杀,另一边,在这类电影中永远以被调侃面目出现的警察当然也不会表现的更靠谱,他们以永远慢半拍的速度,追逐着那两个病人进行的不靠谱的犯罪行为。马丁和鲁迪知道自己将死,于是干起了些“抢劫”勾当,但是却极富喜感,因为我们常常被冠以德国人理性无比之类的惯性思维,所以看到德国人玩起这样的幽默,喜感更上一层楼,这部电影分外有趣,让人看着非常轻松。而影片在大玩儿黑色幽默的同时,将人临死的情感也表现的含情脉脉,在将人生表现的那么不靠谱之后,马丁终于给母亲送上了凯迪拉克,看着母亲激动的深情,马丁也真正的成熟。而鲁迪看花了眼的在众多裸体美女中挑选陪伴他实现最后愿望的一幕,那种终于可以放开曾经的羞涩的自由与狂放也真挚动人。在将死之日,曾经粗犷的马丁变得细腻,曾经懦弱的鲁迪变得不羁,他们都在死前做了不同的自己,哪怕被黑帮捕获,面对死亡威胁,他们也回之以大笑,对于两个将死的人,死已经是归宿,而非威胁,所以,当本地黑帮的幕后老板现身,让这两个人赶快去看海时,一种临死情感已经升华到可以感染他人的境界。
我喜欢本片的结尾,一种哀而不伤的境界,他们来到了海边,闻到了大海的味道,时候到了,他们拎着酒瓶,在海风吹拂中来到沙滩,海浪滚滚,马丁再次发病倒在一旁,鲁迪不再像之前那样手忙脚乱的去救人,而是静静的坐在倒下的马丁身边,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最后的愿望,时候到了,不必再强求多活一秒,“天堂里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大海”,他们看到了大海,在海边敲开了天堂的门。这是部奇妙的电影,它让人生显得那么荒诞,既然它本来就是荒诞的,那么我们何必还在乎别人怎么看,大胆的去做自己想做的吧!它让人生显得充满遗憾,既然它本来就是一场带有遗憾的旅程,那么我们又何必纠结,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吧!它让人生显得有无限扩展的可能,又必然走向有限的终结,两个男人像孩童一般胡闹,死亡即使开始,他们回到了人诞生的本初状态,那么纯真,以至于将看到大海作为最后的心愿。
临死前的几天,这两个男人有很多动人的细节,在充满喜感之余,结合他们将死的背景,又让人有种苦涩的感觉。而也正是他们将死的背景,将生的细节显得那样可贵,我知道,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死何惧哉的坦然不能持续太多时间,过不了太久,我又会带着对有限生命的一丝恐惧,继续生活,但是有那么一个半小时,两个男人的最后的日子,让你感受到一种个体生命的伟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细节的享受。既然心有万千不甘最后的结局,还是珍惜活着的点滴,先别去意淫跟两个女人睡觉,还是好好照顾身边的爱人吧;先别想着给母亲买辆凯迪拉克,周末定期打个电话问好吧,化解对死亡的恐惧,常常就是从让自己陷入生活细节的温暖中开始。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61475d9478d8de338012fe4.html 亲爱的兄弟,此时我们正坐在海滩边,看着三十多年来未曾见过的奇景,看着那个硕大的火球融入大海,腥涩的海风夹杂着海边的沙粒击打着我们的面庞,我们随身携带的那一瓶龙舌兰酒和海风一起淡淡的散发着天堂的气息,我们用手指轻轻的叩击着天堂的大门。
旅途中我们实现了所有的或高尚或庸俗的心愿。终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越过一片片的绿地,到达了灵魂最后栖息的地点,这里也是我们最后狂欢的地点,我们会在这里抽尽最后一根烟,喝尽最后一滴酒,享受这悲而不伤的人生的最后一秒。
你坐在沙滩上,点燃了那只烟,平静的看着不平静的大海。
我们还害怕吗?
我们愿意微笑着将我们脆弱的生命托付给死神,之后在温暖的天堂里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海......
太阳消失的时候,你静静的躺在沙滩上,海浪温柔地舔舐着你鞋底,舔舐着你人生旅途所夹带的泥沙。
我知道,你已经幸福的走进了天堂的大门。
《敲开天堂的门》。9分。
托马斯·雅恩编剧、导演,蒂尔·施威格、扬·约瑟夫·利费斯主演作品。
其实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原本是那么悲伤。
但严肃的德国人,用绝望的故事把它拍成了温暖的喜剧,并恰到好处的融入了犯罪的元素,真的好看呀。
马丁和路迪是两个病友,准确的说是两个生命只有几天的病友,一个脑袋里长了个网球大的肿瘤,另一个是骨髓癌。
病床前的药柜里的一瓶龙舌兰酒打破了两人等待死亡的沉寂的心,他们决定去医院寻找食盐和柠檬,然后两人就喝醉了——路迪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直率的马丁决定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带路迪去看大海。
于是他们偷了一台车出发——没想到竟然偷到了黑帮的运钞车。
最终马丁永远倒在海边的时候,海风徐徐,波光粼粼,镜头并没有给到路迪的脸,满足?失落?绝望?泪流满面?或许都有吧。
想起许巍《曾经的你》,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看完这个片子的时候,夕阳西下,那一刻,突然想搭一辆车去远方。
很黑色也很搞,从抢劫银行到打了几千发子弹,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于他死。最令我惊喜的,里面出现的MM们没有一个不是短发的,Wo……我爱短发
临死前疯一把的故事,角色无论是身患绝症的主角还是反派黑帮都呈现既文艺又2B的状态,抒情的调调让黑色的碰撞都变得窝心写意,逗趣丛生。死亡的压迫如果放得再轻巧一点会更好。
1、盖里奇版遗愿清单。 2、我也想在死之前与好朋友开怀畅饮,开车去海边看火球掉进大海,然后踹开天堂之门潇洒的再也不回头。3、片尾Knockin' on Heaven's Door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就不行了……
开始竟然没有意识到电影名字就是那首著名的歌曲,德国佬果然够深刻,连一部黑色喜剧拍的都这么有哲学意味!
一对患难病友,一对黑帮搭档,两条线最终相交。《最爽的一天》抢劫版,黑道喜剧,携有一年后《两杆大烟枪》的味道?玉米地枪战生猛利落,驱车冲进玉米地很像后来的《契克》!(可见后来有多少片可从中找到该片的影子?)Christiane Paul年轻时竟然这么美,Jan Josef Liefers年轻时也好可爱。终级大佬居然是Rutger Hauer演的! Σ( ° △ °|||)︴面朝大海,心向天堂,死而无憾。片尾徜徉在《Knocking On Heaven's Door》的旋律中,美好极乐。居然有彩蛋!
或许我到死都不敢...... 这片子是1997年的好不好?别动不动就两杆大烟枪遗愿清单!Fuck!
最后boss放走他们,总感觉是编剧犯懒编不下去了=_=不过这两个人的组合还挺有趣的,警察的设定也很讽刺
这恐怕是浪费子弹最多却没能打死一个人的电影了
笑完我就脆弱了。。。
结尾老迪伦的歌声太棒了!浮生若梦,悲欢几何,落日余歌,人生得意须尽欢,他们就这么潇洒上天堂了,献给末日。
《末路狂花》+《遗愿清单》+《偷蒙拐骗》的结合体,滑稽得蛮有意思,只是观影初始我的正能量作祟地嫌弃他俩做的一系列坏事,好在最后俩人不仅没有《天生杀人狂》式的无恶不作,还偿还了此前的过错,最后竟然还有种《罗宾汉》「劫恶济贫」的高尚!一开始就听到<Hot Stuff>有惊喜到!--第6666个评价者!
笑点数不清,好开心。子弹用那么多,一人未死。马丁是梦幻飞船惊叹号的热辣司机,很man很hot。路迪愿望,两女一男,片段被删。俩病人真正不怕死,俩杀手超傻超可爱。滑板少年小痞子,黑道老大最上路。警方、黑帮与男主,车阵对峙超搞。俩男主差点被枪毙前,手牵紧手。天堂里唯一的话题就是大海。
德国幽默冷的我一塌糊涂,片子让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黑色幽默版遗愿清单】如果你知道了死亡马上来临,你会做什么?是终日郁闷等待死神到来,还是痛快玩一场。如果说,遗愿清单让人们在死亡前看到乐观态度,那么敲开天堂的门便是以另一个黑色的角度复述了这个故事。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走向死亡。【本片在遗愿清单前,后者可能有借鉴】
在生命的尽头,绽放如花,默默凋谢。
阅后即瞎
你俩手都拉了为嘛不亲亲嘴
Knockin'.on.Heaven's.Door.1997.Special.Edition.720p.Blu-Ray.DTS.x264-CHD.mkv
原来那部《天国之门》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970120/ 基本就是翻拍自此片
酷酷的德国电影,去年看过日本翻拍此片的《天堂之门》。怪不得一看此片感觉很熟悉呢,日本人细节也差不多原封不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