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石榴的颜色》讲述的是亚美尼亚诗人诺瓦的一生,用大量象征与隐喻的手法,展现了他痛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借此传达出导演帕拉杰诺夫内心的痛苦。
诺瓦的一生在影片中分成四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在影片中分别对应了四种事物。
影片开头用诗人的诗概括了他的一生:我是一个身心皆痛之人。
石榴的颜色代表了诗人的童年。石榴的汁液是一种染色剂,可以给诗人家的地毯染色。诗人的手也因此变成了红色。所以石榴的颜色代表了诗人的童年,是诗人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
刀和血代表着诗人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他和公主相恋,又共同参与了战争,刀和血都是战争的象征。同时也因为这段感情让诗人心如刀绞,刀和血也是诗人受伤的心灵的象征。
脚踩葡萄代表着诗人的中年阶段。这时他在修道院中作为神父要踩葡萄制作葡萄酒。而葡萄酒在基督教义中是基督的血的象征,喝葡萄酒代表饮基督的血,代表了和上帝联结。所以这里也代表了诗人中年阶段的基督教信仰。
在圣经中有耶稣为给灾民解决饥饿,将五饼二鱼分给他们的故事。所以鱼在基督教文化中也代表了粮食,进而引申为耶稣传播出的真理。在老年阶段诗人终于顿悟,要回归大地,回归民族,继续当一个吟游诗人。
琴代表了艺术和诗,花代表了爱与美好,这是诗人生命中美好的一面的影射。
荆棘象征着诗人生命中的苦难,同时在基督教文化中也指上帝的诅咒。
一、童年
这是诗人的童年形象,代表了诗人童年的开篇。
一开始的镜头是在一个风雨之夜的教堂,旁白在讲述创世纪中上帝第六天造人的故事。诗人就是在这样浓厚的基督教背景下成长的,为他之后皈依做出了铺垫。
诗人的父母是亚美尼亚人,从事地毯买卖。他们用卖地毯挣来的钱将诗人养大。
诗人出生地附近的教堂的老主教用基督教经典教会了诗人识字和知识,他告诉诗人:书是生命和灵魂,倘若没有书籍,世界便只剩下无知。诗人深处于无数晾晒的经书中间的画面正是暗示着诗人在基督教典籍中傲游。
这是诗人观看的圣经的插图,里面分别出现了鸟、牛、驴、马、羊、鱼等动物。而这些动物又分别和影片中一一对应,提示我们动物背后的象征意义要从圣经入手。
我只看懂了两张。插图5是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的故事,后来门徒们把自己的衣服盖在驴上,所以驴也象征着基督教的门徒。插图7是耶稣展示五饼二鱼神迹的故事,鱼代表了粮食,进而引申为真理。
老主教除了教会男主知识外,还教会了他吟唱,这是诗人成为吟游诗人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我用童年制成了一把诗人的七弦琴”。诗人的童年是幸福的,手中的黄花象征着童年的美好,也因此诗人才能够利用童年积累的素材进行创作和吟唱。
这是地毯的制造过程。
用鸡血洗礼是亚美尼亚人的一项传统,其他民族的基督教义中并没有这项要求,所以影片中鸡就成了亚美尼亚民族的象征。
旁边的老修女为诗人祈祷,祈求圣约翰为他赐福。于是诗人看到了骑着白马的圣约翰,并跟随他的步伐向屏幕左侧跳去,代表着诗人正式接受洗礼开始信仰基督教。
童年的结尾是诗人偷窥浴池,出现了男人洗澡德画面,并以一个女人的画面结束。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帕拉杰诺夫导演的双性恋倾向。而结尾那个女人(图过不了审)把贝壳放在了右侧,并不是代表心脏,因为人的心脏应该在左侧,所以是代表着ru房,是诗人童年的xing启蒙。
二、青年
青年诗人从童年诗人那里接过了七弦琴,代表着青年阶段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诗人为穷人创作的画面。背后的三个诗人的分身暗示着诗人利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三种语言写诗。地上两个痛苦的男人代表诗人为痛苦的底层人民创作。
诗人用红色的手抚琴,代表诗人把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融入了诗歌。
撒下的玻璃碎片代表着诗人把苦难融入了创作。
诗人开始到宫廷里任职。公主脸上的白纱代表着两人的隔阂,诗人的眼中公主始终带着面纱。同时白色也代表着这时的公主是纯洁的。
诗人和公主为同一演员扮演,始终未处于同一画面,暗示着两人始终无法长相厮守。也暗合了“我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自我”。镜中的天使代表着彼此,也象征着两个人的爱。
诗人开始为公主创作诗篇。
这些是诗人创作的内容。前两张诗人把种子撒进土里,又把土撒进饼里,代表了土地和丰收。第3张代表了亚美尼亚民族,权杖代表了权力。第4张头骨代表着死亡,红色的手代表着童年。第5张花代表着美好,蜡烛代表着祝福。
诗人正式向公主求爱。
公主放下面纱,打破了两个人的隔阂。
孔雀翎代表了爱情,贝壳放在左侧代表了心脏,代表了诗人愿意为公主付出自己的真心。
公主纺织的纱布突然断裂,代表着她的心动,她被诗人的真诚打动了。
两个人展示戒指,这是两个人爱情的信物,两个人正式相恋。
这里是诗人内心的外化,帕拉杰诺夫利用了类似于费里尼的手法,但是费里尼更加的意识流,而帕拉杰诺夫仍然充满了隐喻。第一副图中出现了圣母像和魔鬼,圣母的上方出现了天平,正向魔鬼一侧倾斜。诗人的内心在剧烈挣扎,但是最终输给了内心的恶魔。然后出现了男人将贝壳扣在左侧,将里面倒满酒,女人将酒全部饮下,暗示着公主彻底接受了诗人的爱意。
诗人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他的这段爱情是不被世俗规则允许的,他在内心剧烈挣扎。最终发出了“健康美好的生活中,我一直承受着煎熬。和以至此?”的疑问。
第一张图中下面白衣服的男人代表教皇,前面黑衣服拿着权杖的男人代表皇权,说明亚美尼亚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左侧的士兵拿着的刀代表了战争,右侧的鹿角代表了和平,说明国家在两种状态间摇摆。而身后玩球的女人代表和平时的公主,她被拿枪的公主杀死,或者说取代。
第二张图中国王在正中间,后面的鹿代表和平,前面的狮子代表战争,国王也在矛盾中徘徊。
第三张中拿球的公主代表和平,拿枪的代表战争,公主和国王一样处于一种矛盾状态。身后的骑兵代表战争已经要开始了,马在基督教文化中也是战争的象征。
战争正式开始,可以看到国王骑着马在人群中间,代表了他在御驾亲征。被插在地上的鹿角,代表和平被彻底践踏。
孔雀代表了爱情,男人与孔雀接吻,是公主内心回想起诗人与她的爱情。但是为了国家,她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战斗,所以向天开枪明志。第三张图中,玩球的公主在远景里显得非常渺小,代表那个快乐的公主已经渐行渐远。
诗人为放下七弦琴,加入了战争。
公主手里的枪以及诗人手里的刀和枪代表了他们两人正式开始加入战斗,爱情被战争蒙蔽。
“我们都在寻找一处爱的避难所,但相反那是条通往死亡之路”。两人想过私奔,但最终战争毁灭了这段爱情。
因为身在前线的国王站死了。公主在裹尸布上写下了祭文:“你弃我们而去,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讲你包裹在金缕衣中,以便来世化为一双蝴蝶。”
公主陷入了复仇的怒火之中,换上了红色的衣服,红色的面纱在她和诗人中间有产生了一道隔阂。而诗人则被她的怒火灼伤,陷入了绝望,黑色也是灰烬的颜色,两个人的爱情逐渐变成了灰烬。
“你是火,你身穿火焰,你是火,你身穿漆黑。两种火焰,我能承受哪一种呢?”
“我该如何保护用蜡做成的爱之城堡,免于被你炙热的火焰?”诗人用尽全力,终究无法挽回被怒火摧毁的爱情。
两个人用黑纱蒙上双眼,代表着内心逐渐绝望。
公主用双手挡住双眼,诗人逐渐后退走进漆黑的门中。两个人的爱情以这种方式收场:公主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诗人被她的复仇灼伤,陷入了对爱情的绝望。诗人的青年承受了战争的摧残,也体验了爱情的伤害,那把刀既代表了战争,同时也代表了让他心如刀绞的爱情。
接着导演又利用和前面相同的方式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不过这次差不多是上次的倒放,男人将贝壳收回扣在自己胸前,象征他把自己对于公主的绝望的爱收回。
三、中年
“去寻找你无私的爱的避难所吧,我会一个接一个寻遍所有修道院”。诗人被爱情所伤之后,开始追求无私的爱,这是他成为神父的原因。
利用远景展现诗人皈依基督教的过程,脱下代表着世俗的红衣,穿上象征着信仰的黑衣。
所有的神父都在吃石榴,沉醉于世俗的欲望中,只有男主拿着圣经,真正的追求信仰。
接着导演展示了诗人成为神父后的日常工作,包括主持葬礼、婚礼,给新生儿洗礼等等,其中最重要一项就是利用脚踩制造有味道的葡萄酒。葡萄酒代表了耶稣之血,诗人经常饮酒代表着他对信仰的虔诚。
影片完成的当年,因为su联的政治审查,所以影片被删除了大约二十分钟,同时部分剪辑也出现了混乱。主要表现在就是大主教死之后,甚至出现了前后逻辑颠倒的情况。我试着重新编排故事发生的顺序,大约是如下结果:
首先是大主教去世,诗人被委任为他挖墓穴。而远处的门里主教还站在那里,大概是他仍然活在诗人心里。空中的白色物体应该代表了天堂,之后是主教进入天堂的情节,但是这里有明显被删除的痕迹。
在诵经等仪式之后,该将主教的遗体下葬,但诗人在索要裹尸布时,却被其他神父拒绝。“我想要一块裹尸布包裹尸体,他们活生生的脸上却露出扭曲的表情,何处才能找到我无私的爱啊。”之后的画面出现了主教的冠冕和权杖的画面,冠冕的更换代表着主教权力的更迭,所以没有人愿意为了已故的失去权力的主教寻一块裹尸布。
只有修女们愿意为主教编织裹尸布。第一张图中下面的修女脱去了象征着信仰的黑衣,换成了本来颜色。因为她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诗人,白色代表着她的爱是纯洁的。她借用献上裹尸布的时机向诗人示爱,但被诗人拒绝,最后她被吊起来惩罚。
接着是主教下葬,不断涌入的羊群代表着信徒,可见逐渐还是德高望重。
主教手中的权杖掉落,最后落在墓碑上,变成了雕刻在他墓碑上的权杖。至此诗人已经彻底的看透了教会,终究是一个有权力结构的组织,所有人都在追求权力,而没人真正的信仰基督。所以在主教死后,讨不到一块裹尸布,主教时候要将权杖雕刻在墓碑上。
四、梦境
诗人枕着的金手指共有三个角度,而且伸出的手指也是三,提示我们后面有三重梦境。
“在遥远的阳光谷场住着我的乡愁,我的爱,我的童年。”诗人的梦境是对童年和青年的回忆,同时也为后文的返乡做下铺垫。
第一重梦境童年诗人在和一个天使玩球,公主开枪,将童年诗人打死。和公主的爱情彻底的让诗人心碎,将童年的美好全部杀死。诗人再次穿上白衣,他在梦中想起了当年纯洁的爱情。
诗人梦见自己死后升上了天堂,他在这里遇到了已故的公主,主教和父母也在这里。
第三重梦境他梦见了童年时的老主教,教他吟唱圣诗。最后人数逐渐减少,代表童年的记忆正在逐渐流失。
之后是诗人的回忆,童年的诗人领着他回到了家中。他偷偷的吃了一口父母做的煎饼,这里可以看出煎饼代表着童年和故乡。父母的脸色冰冷,毫无表情,说明此时父母其实已经故去。
接着诗人回忆了父母的葬礼。第一张图中两人拿着草环现在碑前,其实身后就是他们的墓穴。修女被大风吹起代表了诗人信仰的动摇,甚至连教堂的顶端都被风吹起。
诗人正在修墓碑,突然捶胸顿足,显然对父母的死十分痛苦。然后教堂塔顶掉落,标志着信仰的正式崩塌。
“我看到了一切,都清晰且怪异,然后我明白生命已将我抛弃。”诗人回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痛苦,感觉自己已经被上帝抛弃。
诗人开始脱去象征信仰的黑衣,露出本色。第三张图中他和羊在一个间隙的两端,象征着他此时已经和信徒隔着天堑。
五、老年
羊在片中是信徒的象征,却被做成美食献给了教堂,代表了在基督教会眼中信徒不过是供养自己的肥肉。恰如诗人之前所说:“作为一群天真的受害者,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给你作为祭献。”
听到其他神父向自己讲述,已经年迈的诗人对基督教更加的绝望,这里根本没有他追求的无私的爱。
一个远道而来的老年信徒夫妇讲述着自己如果诗人家乡的经历,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思乡之情。
“我的生命属于你,我的爱人,只要我活着,重新拿起七弦琴”。
诗人取回七弦琴,开始了回乡之旅,他要再次创作和吟唱。
诗人想要临走时喝葡萄酒,但是酒池中空空如也,他抬头质问基督和圣徒。接着一个亚美尼亚民族的英雄一箭将基督的脸射下,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男主此时心中已经失去了信仰,上帝也便不复存在。
“依稀听到归还与希望的呼唤,我已经疲倦,是谁在苍老而疲倦的大地上散步了这些悲伤。”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但诗人却已经身心俱疲。眼盲的亚美尼亚天使给他递来象征着家乡的煎饼和大地的土壤,他再次开始吟唱。
“世界是一扇窗而我厌倦了这拱劵。透过它看的人被烧的透焦,而我厌倦了这灼烧,昨天好过今天,而我厌倦了明天。人不可能总千篇一律,但我已厌倦任何改变。”诗人此时内心满是悲伤,已经失去了对明天的希望,不再想做出任何改变。
“我的苦难已经满溢。”
诗人拿着头骨,他已经感觉到了死亡的降临。他对上帝说:“你赐予的信仰很好,但土壤更好。让我回归大地吧,我很疲倦了。”
然后绿衣服的大地女神降临,肩膀上的鸡代表着亚美尼亚民族。女神将石榴汁倒在他身上,这是他人生的颜色。在童年这是染色剂的颜色,是回忆和美好的颜色;在青年这是血的颜色,是战争和情伤的颜色;在中年这是葡萄酒的颜色,是信仰的颜色。
最后为了过审,帕拉杰诺夫导演做出了妥协,拍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劳动人民的形象。诗人要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歌唱,然后才能死去,但这反过来成了最好的讽刺,在当时严格的审核体制下,艺术家的创作自由被压抑,甚至连决定自己生和死的自由都被剥夺。
虽然影片被删除了二十分钟并且重新剪辑,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诗人的人生轨迹,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痛苦,并由此理解导演内心的痛苦。首先是青年时代的情伤对应着帕拉杰诺夫的第一段爱情,由于阶级和宗教背景的不同,最终被族人杀害,成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中年的信仰崩塌对应着帕拉杰诺夫导演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洞察。当局和基督教会一样并没有真正的信仰,只有对权力的渴求,人民在他们眼中就像牲畜一样不会去在乎其死活。暮年诗人回归故乡、回归大地,再次开始吟游诗人生活,也可以看出帕拉杰诺夫导演对于自己未来创作方向的规划,他要拍摄属于自己民族的电影。也正是这样的创作方向,注定他会被当局封禁甚至迫害。
画展被导游拉着走的电影。大部分情况下,单个镜头内画面构图,配色,光线,元素等都很刻意地去营造观看静态绘画的感觉。里面虽然有一些运动,但在努力维持构图,光线及透视的稳定且变幅尽量小(虽然后期有一些位于中心的元素透视做了改变,具体就是从远到近)。
做到一点,包括镜头内小范围的重复运动;一些从开始就知晓的终点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尽量减少镜头内的平衡感及信息密度改变;一些魔术般的元素闪现或者变化;还有单个镜头内部大量且密集的元素(这些元素拥有近乎均等的信息量,考究没有景深区分,且配色光线抓人)等。这是一种很大胆且很新的尝试,几乎为了这个执着放弃了很多系统性的构建,包括符号,视听统一性,影像运动等。
但观看绘画的节奏自有不同,就我这种菜人需要驻留更多时间,这样被牵着鼻子观看实属太累。导演在设计节奏之时已经不太用常规影像运动拍法,但观看绘画的节奏又比看电影更加私人,所以看着累到不行。
开头便是一串物象:(在纸上渗透的)三个石榴、刀、脚、葡萄、手稿、鱼。全片极似《2001太空漫游》最后的段落(白色房间),讲述人一生的断裂与焦灼。
全片多是断裂的剪裁:人走出他的时间性,并超越他的存在性。成为风,永恒的大风。每一帧都试图构成世界名画。人与人的交流,不过是反复排练名画或是名著。大量的直视镜头,既是不言而喻,又是被动的表演。
“你是火,你身穿火焰;你是火,你身穿一片漆黑。两种火焰之间,哪种能够让我承受。”火不是物,而是一种现象。世界亦非物,亦是一种现象——或许称为“焦灼”。人该怎样承受世界(焦灼)。
不鼓自鸣的乐器(而人在击打乐器时,声音却不能穿过银幕)、自动翻页的书、会行走的衣服……人又与这些自动的物有什么区别?人不过是:装饰墙壁的孔雀、无水的金碗。
祭典、大礼,让自然不再自然,本就是人的非人。
诗是不能化约的。梦亦是不能化约的,能被记住的只有梦之残骸。这部电影正是诗,并提醒我们: 电影曾是多么具有可能性的艺术。
恋物癖式的电影。
另:“恋物癖”和“恋尸癖”两个词虽不相等,亦非平行,却是彼此的广义。
总算看完了。我想这只是一首诗,不是其他。
神作!看完之后,随意的选择一个时间点切入,仍旧像是第一次观看,仿佛刚看过的电影已经是落满尘埃的回忆。丝毫不能理解里面各种意象和隐喻,但是深刻的知道这是一种类型的极致,一个情怀的极致。
极端形式主义诗电影&真·不明觉厉·烧脑片,恍如一场盛大而神秘的祭祀仪式。平面化影像,静态封闭式构图,跳切与动作重复,仅少量旁白与吟诵+声画错位+木偶式演员似布列松,倾倒美学同老塔。| 浸红,晾书,染布;乳房,螺壳与牛奶;爱的蜡之城堡面对炽热火焰;夜莺和鸟笼;诗人会死,缪斯永生。(8.5/10)
把电影某方面质素推到极致,但又不让人觉得乏味,一般我都会列入到创作的灵感百科全书序列里。
"He is like a god to me, a god of the aesthetic, master of style, one who created the pathology of an epoch." -----Pasolini
石榴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它带着利刃的创痛。
象征、符号、仪式、图像构成的一个自成一体、理想的、象征性的秩序世界。美丽绝伦。赞叹能有这样的电影拍出来!艺术神品!
比起塔可夫斯基更富有宗教性的精神追溯。两种机位的固定镜头【平视大概意味着囚禁,那么可延展至画框外面的既象征着通往天国的神秘与宿命?】。宛如德里克贾曼《卡拉瓦乔》的造型艺术,精神上也颇有几分亲缘性。“一个诗人会死,但他的缪斯不死”。莫不是帕拉杰诺夫生前用影像与诗留下的招魂咒语?
【原名萨雅·诺瓦/9.0】用如诗般的柔情描述了一场关于“政治吟唱”的梦。在《石榴的颜色》中,帕拉杰诺夫冷漠地呈现了一个制度上的现实:在这看似自由的王国里,每个人各司其职,勤勤恳恳,却可悲地缺少了激情。政治暗喻浓郁(难怪68年政府审查被禁播改名)内容和画面都有着浓郁苏联诗电影的美。
诗歌的视觉重组,GIF电影,热门微博,看不懂都说美,像美术学院毕业作业,想仿照这个形式很容易,十首诗配十个画面,可以是油画,也可以是装置艺术,故弄玄虚即可。时尚大片最适合用这种形式。
平静凝固抽象 静物画 宗教画 仪式感 石榴 爱 痛苦 血都是一个红颜色 遁入空门没有前途不如大胆向爱 也不是所有诗人都注定孤独 哦也 女主第二件灰羽毛衣服好美
石榴的颜色也是血液的颜色,帕拉杰诺夫对童年的回望,那些美好的日子,徜徉于书本的日子,青年时代的爱情冒险跌入世俗权力的无奈,老年自我流放寻回内心宁静,其中的装置艺术和象征布景是对现实艺术的反叛也是对苦难岁月的控诉,和帕索里尼一样,帕拉杰诺夫的世界也是一场重返童年的冒险
其实调整好心态以后,还是可以耐心看完的,毕竟画面确实存在着较强的形式美感,如果配合葛颖副教授的解读来看的话效果更佳,但我非常好奇葛颖这些解读是完全他自己的理解还是哪里看来的,他如何有信心确保自己的解读是准确的?诗电影作为一极为特殊的电影类型还是极富其美学意义的,即便它如何晦涩。这里再顺便补充一下本片的背景知识:①本片和《八部半》《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并列为三部世界上最难懂的电影②本片也叫《萨雅·诺瓦》,因为表现是这位吟游诗人的生平③电影现在的删减版本和片名由来自于导演的老师尤特凯维奇④导演在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时期都坐过牢⑤本片在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过⑥导演和塔可夫斯基惺惺相惜,《吟游诗人》即为致敬老塔的作品⑦1990年导演逝世于亚美尼亚首都,被授予乌克兰和亚美尼亚人民艺术家称号。
没有看《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时那种强烈的感受,比较喜欢诗人童年的段落,屋顶上无数书的书页被风吹动真是无可言喻的神妙。色彩丰富、场景怪异神奇,诗人和神灵/宗教、爱情/情人纠缠不休, 影片将传统生活仪式化,在不时出现的反复和静观中展现其神秘和美。不断渗出的红色真是寓意丰富呀。
中途隱約能感覺到影喻亞美尼亞宗教史 累心 同樣是為詩電影 老塔流出的是奶 帕爺流出的是血呢。象徵術式華麗至此 令我明白為何會有嘴巴或眼睛長到手上的這種錯位符號:恰恰是源初的雙性同體的靈魂 導致單一個體承受不起欠缺的感受 但能量又往往轉化到了必須不能直接達意的雙重壓抑的詩學文體中。
很好玩啊,我想把這樣的類型命名為隨筆電影,就像備忘錄文字整理成集,片段的連接,每一段都像是一節懸浮的車廂,共同構架一座徜徉在想象之中的列車,影像本身的形式美也足夠讓人震撼,真正的詩與獨白。此外,一直覺得意象的解讀是種私人化的體驗,怎樣的解讀都是有趣的,那些直接下定論說看不懂裝逼的人大概更多是執著於一個固定的答案而不願意去隨心所欲地解讀看似晦澀的內容吧?那樣也太死板了,尤其是在這樣一部自由的影片里。向創作者索要意義是件無聊的事,意義在觀眾與創作者的共同完成中方显其真义。
为了体现出诗人的一生及其作品,导演做了5点尝试来进行宗教画式画面统一:1人物面部不显露表情;2入镜人物及焦点物品不重叠;3服装及配套动作象征化.还原宗教画中人物形象;4颜色调配鲜艳醒目,凸显主体.配色对应文艺复兴前大部分教堂宗教版画;5场景古老化及祭坛化.效果即是本片,勿陷入苦思
几乎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对本片的观感,帕拉杰诺夫试图用一种静态的影像去表达诗人的异想世界,诗的语言和影像的语言契合互补着达成一种至高的美的享受。宗教和民族性的文化氛围在帕拉杰诺夫的影像世界是如此强烈,帕拉杰诺夫是属于天才之列的导演能把绘画、音乐以及多种艺术融合为一体构建出高度风格浓缩的影像世界。对于语言的转换无疑是一件难事,诗歌的精髓更是不可被翻译,而电影中则用独特的方式重现了诺瓦诗句所描绘的景像,把诗人的的一生虚渺的缝合起来。电影的每一个物件的摆放都是富有隐喻和充满视觉的冲击,这样的一部电影很难去完全理解,但正是这样独特的民族性和对诗意的膜拜从而使电影成为一次跨文化的对话和个人心灵的朝圣之旅。联想导演命运多舛的一生,不得不感叹天才往往都是在苦难中孤独的看着自己的才华燃烧殆尽,前苏联电影的荣光。
修复版用“美如画”形容真是一点都不过分,太漂亮了!(感谢老马丁!)这部电影真正让人感到电影是作为一种语言而独立存在,有自己独有的表达维度,因为这部电影是没办法用讲的来描述的,只能通过观看来体验。。。记不记得第一次读到让自己无言的诗是什么感觉?看完本片,就是这个感觉
10.0;除非你是我,才可與我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