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冰球队
更新:HD中字
导演:加布·波斯基
主演:Scotty Bowman,Mark Deakins,Viacheslav Fetisov,阿纳托里·卡尔波夫,Alexei Kasatonov,Ken Kurtis,Felix Nechepore,Vladimir Pozner,Tatiana Tarasova,Vladislav Tretiak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简介: 《Red Army》是一部关于前苏联体育盛世时期红军冰球队的电影。以队长斯拉瓦·费季索夫的视角为观众讲述。故事描绘了他从国家英雄到民族政敌的巨大转变。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探讨了体育运动如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运动,红军冰球队的兴衰也映照了前苏联政权的变迁。详细 >
长篇影评
1 ) 活生生地给我上了一堂历史课
表面上看是讲述前苏联一支魄力非凡的冰球队,从辉煌时期的所向披靡,走向低谷时期的散伙和饱受羞辱,之后卷土重来如此荡气回肠的历史;实际上则暗含和影射了前苏联政权的变迁过程,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跟美国一起共同称霸世界,到之后的冷战时期,再到90年代初遭遇改革挫败而四分五裂,最后则是普京新时代的来临。
珍贵的历史资料片段跟当年红军冰球队在赛场上扣人心弦的实况重现相映成趣。更有趣是导演采用冰球队队长的视角来叙述整个变迁过程,亲身感受时代命脉的当事人在采访中不乏触景生情的真情流露,当然也有跟导演间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的尴尬气氛。不过这种微妙的时刻反而是最有意思的部分,充分体现出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和隔膜,仿佛活生生地给我上了一堂历史课。更具有启发性的段落则是前苏联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令冰球这种貌似单调的运动看来像是一种优雅的艺术,尤其在激烈的赛场上简直像华丽的舞蹈,尽管这令人赞赏的背后隐藏着的是非人一般的强制训练和剥夺人性的独裁制度。
幸好在这纪录片里,我依然能感悟未曾泯灭的人性。那种敢于对抗强权制度的冰球队员,敢于突破僵化的体育制度而追求个人发展的长远眼光,在异国他乡饱受羞辱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都是不可多得的闪光点。说到底,这也是俄罗斯这个强悍的民族迄今仍能立足在世界之林的终极原因。
2 ) 红军冰球队
《Red Army》是一部关于前苏联体育盛世时期红军冰球队的电影。以队长斯拉瓦·费季索夫的视角为观众讲述。故事描绘了他从国家英雄到民族政敌的巨大转变。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探讨了体育运动如何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运动,红军冰球队的兴衰也映照了前苏联政权的变迁。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
3 ) 苏联冰球
1、律师:教练认为冰球是极其复杂的传球游戏。苏联队的打法更像是即兴表演。
2、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你为什么要重复问问题。
3、Svala Fetisov: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想抓到一只黑猫,这并不好玩。
4、过去你在那个体系里什么事都被监控,在这里你可以有条不紊的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却陷入了某种迷失。
5、国家极度军国主义化也停止。核战争的威胁也已解除。随着戈尔巴乔夫离职,苏联解体。
6、整个国家没有可以崇拜的英雄,没有系统,没有构架,什么也没有,所有人都东奔西跑以期获得点什么,我不想这样生活。
7、普京说:够了,回来吧。
8、2013年把奥运会带到了索契Sochi.+
9、俄罗斯小朋友打冰球。
10、Carlifornia boy.A good boy.
Chicago.
11、Three things cannot be long hidden:the Sun,the Moon,the truth.
4 ) 比电影更热血的纪录片
先定性,这部纪录片绝对比大多数电影还要热血!
然后我就要剧透了,渗入!
好片子不怕剧透,主要是想讲讲清楚情节,给那些时间特别宝贵的同胞们一个衡量,要不要花90分钟看这部片子,ps:我一直觉得好片子不怕剧透!
片子讲的是前苏联体育鼎盛时期成立的红军冰球队,两届奥运会冠军,大时代,英雄主义,跌宕起伏,反抗苏联专治暴政。牛逼的故事和聪明的导演铸造了这部纪录佳片。
一个牛逼的冰球教练成立了这么一只队伍,他革新了冰球运动,带来了运动的艺术性,一种巴萨式的进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队伍一出,横扫冰球强国,就在奥运会前,传奇教练因为惹怒KGB被放逐,反派教练登场,他抹杀了一切温情的有创作力的东西,只要求一样,刻苦,汗水,不带有一丝人情味。奥运会上,不败之师被美国队屌丝逆转,反派教练回国之后变本加厉,全封闭训练,所有的运动员包括我们的主角,明星球员Fetisov在内都成为了他要的冰球机器人。哎,这不是举国体育体制吗,咱们国家现在不还是……闭嘴,说正能量!反派教头看出了大家的苦闷,给大家画了一个大饼,你们丫打的好,我就放你们去国外打职业联赛,赚大钱。小伙子们是去过北美打对抗赛的,这一下子都来了精神,毫无悬念地连拿两届奥运会,红军五虎也就此诞生,全世界惊叹。不对,两届奥运会都打完了,再傻的人也发现你教练是个骗子啊,你在给我们画饼啊,老大Fetisov先跳出来不干了,退出国家队,我擦的咧,教练之前可是KGB的人啊,你跟我玩横是吧,我弄死你!主角一家人好几次险象环生,要不是自己的成就太大教练不敢过于明目张胆估计早死八百回了。当然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当年的五虎看见老大造反,其中的三人思前想后也一起来挺老大,但是老大最好的兄弟却选择了沉默……这时,一个年轻球员竟然叛变了,一石激起千乘浪啊,当时苏联内部政局也很是动荡,戈尔巴乔夫同志正在推行改革,面对这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当局竟然采取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与其你们跑,不如我来放。代表国家转会,钱得给国家一半多(哎,我们国家现在不还是,姚明易建联去NBA不也是这个路子吗,闭嘴!)红军五虎四哥们都走了,但我们的主角就不走,他要以个人身份走,不给国家一分钱,国防部长亲自谈话也没用,我都差点死了好几回的人了,我不怕!
靠着命好和局势,主角Fetisov的NHL终于成行了,满心以为后面就是一片坦途,谁知道困难还在后头。自己已经36岁了,好几年没打球,竞技状态堪忧,球队并不是把自己当成英雄,球迷们对这个在奥运会上屡次虐杀美国队的苏联人也没用好脸色,更重要的是,球队玩的不是巴萨的风格,打的是长传冲吊啊,这你让我梅西技术再好也没用啊。两年的沉沦之后,38岁的Fetisov终于迎来了改变后半生的转会,当年的红军五虎竟然在美国重逢了,四人一起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打发赢得了当年的斯坦利杯。
故事该完美收官了吧,还没有!主角是长在新中国生在红旗下啊,他非常强硬地把斯坦利杯带回了已经面目全非的俄罗斯,看到的则是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故乡。当时大批的俄罗斯球员涌入北美的冰球联赛,前后达五百人,这些年轻人没有了祖国的概念,这让已经退休了的我们的主角伤心不已,这时候,大BOSS出现了,普京大爷一个电话:孩子,是时候回家了!
我们的主角摇身一变回到祖国当了体育部长(这尼玛也太任性了吧,老子写成剧本都没人信),致力于俄罗斯的体育基础建设,并把冬奥会带到了索契,当年的五虎也都回国为国效力,兄弟的恩怨情仇也都在大是大非面前放下了……
但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这他妈是普京花钱找人拍的主旋律啊!?
前苏联,把冰球最为冷战武器之一,打造了当时世界上最猛的一直队伍,红军冰球队,并诞生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五虎将。最终,冷战之伤,他们被迫,也是主动的离开自己的祖国出走西方,异域他乡,曾经让对手胆颤的他们,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尊重,但他们熬了过来,并竟然在异域重组了队伍,再展雄风。若干年后,最后在普京的召唤下,他们再次回到祖国,能否卓有成效扮演好正确的角色?体制之殇,伤人伤心,但毕竟血浓于水。一部美国人拍摄的俄罗斯纪录片,真实,朴实,感动。
個人評分:★★★★★
完整图文版可参见:
http://freshtincat.lofter.com/post/1ccef3b9_7ce2882 毫无疑问是这几年来看到最无与伦比的一部纪录片,一部男人非常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一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原因,要么是将一个本来熟知的事件挖掘出更多细节和深度,要么就是将一个完全陌生的事件用一种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形式表现。
而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上述两者都做到了。
一是它的题材所致,二则是这个新晋独立电影导演和他的灵巧“剪刀手”剪辑所致。苏联从兴起到壮大到没落再到解体,相信绝大部分人尤其是我们天朝国民都比较了解,毕竟曾经是我们的老大;但在这历史大事件进程下,苏联曾经有过一只历史战绩像苏联一样辉煌过的男子冰球队,这个事件相信除了少数铁杆冰球迷以外,并那么多人对其给予过关注。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这只冰球队里面的成员的故事。
但如果以为这部电影仅仅是讲述了一个“通过冰球来见证苏联国家体制兴衰历程”的以小见大的故事而已,那则低估了这部电影了。导演在冰球这个体育层面下,还设置了球员自身的特性在影片中潜移默化的流露表现这一层更小的切入层面。所以说,这部电影的结构应该是“以小——见中——见大”这样更饱和的诠释结构,因此你能看到里面的每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随着他们的追溯回忆你的心情也会跟着起伏跌宕,导演也有其自身的聪明之处,他会不时播放部分自己跟受访球员的互动片段来使人物显得更真实、立体。
Fetisov是这支苏联冰球队的队长,在整个影片他是一个极富有个性的角色(或者应该说现实生活中本来也是),同时现在也是个政客。作为一个曾经的运动名宿和当下的政治人物,他可以轻蔑不屑地对导演的神叨竖起一枚中指,但也可以在结尾处看似漫不经心但实则饱含情感的对导演竖起一枚拇指以示感谢。其实作为一个百姓,看到这么真性情的政客反倒会相信这才是能真正干实事的政客。
Fetisov以及其他球员在影片中描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在苏联早期的体制内时常不能温饱,但他们回忆起来还是会觉得小时候很快乐。被问及自己对曾经经历的这种体制,现在对其有什么看法,Fetisov毫无保留地说明体制存在的缺陷导致他们所经历得痛苦(例如早期温饱问题、举国制体育体制对运动员身心的摧残),但他在此后他都十分强调一点:但我们那时候都很快乐,那是我的祖国,是她造就了如今的我们。
其中Fetisov有一句俗话我觉得特别掷地有声:我只是大体制下的一个小人物,但我尽力而为。追求美国梦的极端民主党派们可能会认为这句话就像是句被communism洗脑后的鸡汤,但假如全片看下来,你会对Fetisov的这个感慨肃然起敬,恐怕唯有从communism过渡到capitalism并作为当事人,才能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表达到位。我觉得Fetisov在这部片子将真正的“爱国”这个词诠释得很淋漓尽致。
电影从一开头戏谑式地展现前苏联的一些看似荒诞且严酷的冰球训练模式,到最后导演甚至有点主观色彩地为这些训练模式所诞生的可一不可再的华丽团队配合而喝彩,其实仿佛在默默地传递一个信号:一些存在缺陷的体制,其实也会产生了许多具有历史里程碑式意义的现象——例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性成果。即使我并非冰球迷,但我相信我有生之年也不会再看到电影中这支苏联传奇队伍的那种天衣无缝传戒配合,这也是导演应该希望美国人能从communism里面能借鉴之处,而并非一味去抨击它。当然了,凡事无绝对,同在communism体制下的天朝国足就“剑走偏锋”了。
这部电影特别特别适合天朝国民去认真看。它富有很高的趣味性,可以当成一个历史轶事观赏;同时它也给身处在“同制度下、相似历史进程中、但不同发展结果”的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
一个国家兴盛需要颠覆性的改革,还是循序渐进的诱导变革?同样衰落的主要原因又是哪一个?我们虽然只是大时代中的一个小平民,但我想我们都有义务去思量一下。
最后,衷心希望本片影评不要被和谐。
悲欢离合俱全。原来苏联是冰球界巴西队,比起北美野蛮球风华丽得像冰上芭蕾!球星至今也个性很强面对美国媒体绝不低头。资料丰满,一贯夸张的球评也给影片增色。虽说美苏都把体育胜败上升到体制成败,到头来还是赢球就好,管你思想国籍,底特律以前苏联国家队阵容夺冠时燃爆。结尾惊人,男主牛逼。
今年纪录类最佳出炉:在丰富性、立场性、独立性、叙事技巧、火候和节奏等多个维度都堪称完美的一部纪录片,算得上将纪录片拍得鲜活有料(好看)又无损主题思考(严肃)的典范。// 大历史格局,小人物悲欢,史料混剪无缝,配乐动画两加分。
本来把制作者操作性的部分弄进纪录片去,不一定算好事,但在此片中,加入的恰到好处,将费部长的喜怒哀乐都勾勒更漂亮。
导演毕竟还是Too Young,他在访谈中的很多提问和对素材的整体编排让人感觉到他很难理解这些球员对苏联爱恨交加的情感,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尽力地以中立的视角去观察和描述这一切,更何况这个故事本身就足够波澜起伏;一头一尾两种手势这种对比真是太可爱了。
老社会主义人民耳熟能详的戏码,毕竟是老大哥,从红色到灰色的过程里,所有的故事都早就上演过。红翼夺冠一段叫人动容。
几个细节: 费提索夫看短信的时候导演总催他,于是费部长给他竖了个中指;KGB哄孙女的时候导演又催他,这导演好烦啊;费提索夫说过一句they'll kill me,字幕没给;狗熊打冰球也是醉了。观后感:王治郅。
跟想象(误解)的完全不是一码事,并没那么多比赛内容,但提到冰球的部分依然是燃,更有各种大背景小团队的悲欢离合。。很难说是不是喜欢男主,但他确实牛逼。。也刚意识到苏联解体的时候我已经那么大了,却毫无印象,果然从小就文盲政治盲。。
推荐!不要看任何剧透!比之前的美式苏联纪录片进步的一点在于,不再是戴单色眼镜对冷战与社资论二元切割,所以结尾处交代如今境遇,这一惊天扭转使格局立即开阔崭新,同时具有难以疏解的讽刺意味。看至最后发现上了导演的当,难怪男主角夸他聪明,原来棋逢对手。
很赞的剪辑,调皮的采访。挑战体制的运动员最后还是回归祖国,对俄国人来说监狱的记忆是很难忘却的,从而产生一种延续到子孙的感恩怀恋。他们在随行监察的注视下,面对西方世界货品丰富的超市,以及美国右翼们不友好的问候,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燃爆了,热血程度胜过不少体育传记片。苏联冰球队曾是地球上统治力最强的一支球队,它的兴衰浮沉与政治体制变迁密不可分。尽管队员们经历了举国体制下的种种束缚和折磨,但心中曾有的那份爱国之情和同生死共患难的友情足够真挚。影片剪辑和配乐十分精妙,结尾回到当下俄罗斯的社会文化问题。(8.8/10)
我是费季索夫,从小打冰球,被大苏联冰球队征召,为国争光无数,后教练跌宕,恶教头上岗,视红军冰球队为金牌机器,遂抱恨来到美帝,盼望收获富贵,屡屡受挫,不料与步我后尘的四兄弟在底特律重聚,竖起彼时苏式旋风冰球大旗,斩获冠军,人到中年,心眷故国,被普皇招安,任起体育部长,这就是我的故事。
切入点非常巧妙,被采访者的各种处境也被聪明地赋予一种“暧昧”。小孙女的“打扰”都成了神来之笔。
想了一下,这种后场倒球迂回前进,几人配合无间的打法其实挺耳熟,瓜迪奥拉极可能看过红军冰球队的比赛……拍得挺聪明,开头问起“苏联生活如何”被斯拉瓦比了中指,最后斯拉瓦也错把芝加哥人导演当做“加利福尼亚男孩”,看来大家对彼此的刻板印象都不少呢,还好在大部分叙事里都回避了这些先见。
题材很好,但倾向性太强,近似于一部无甚细节的剧情片。
解剖苏联,吾国行宪后也一定要拍一部类似的,就叫《乒乓》(PINGPONG)。
特别好看,现实比剧情片更精彩!暴露访谈问题很有意思,特别明显体现了不同体制下的思维差异。更有意思的是发现15年一个新闻说费迪索夫呼吁阻止运动员28岁前去北美打球。还真是……一种轮回……魔幻到无法想象!
很有趣的纪录片,从各个方面讲述了红军冰球队的历史,从而反映出了时代变迁、国家动荡、政治讽刺等大命题,同时也反映出人性种种以及友谊的患得患失等动人细节,再加上故事本身十分有戏剧性,影片讲得又十分引人入胜,非常棒! 8.0分★★★★
讲的苏联时期几乎战无不胜的冰球队,虽然是纪录片,却拍出了传统体育故事片的热血感!尤其主角,人生经历太跌宕起伏了吧,以前老觉得“战斗民族”四个字开玩笑的,看完此人的半段人生我完全折服了。片子娱乐感很强,不过作为从祖国来的观众,对这种训练模式的吃惊程度可能不会有西方人那么大
天朝运动员们排队求拍
这年头很多纪录片比剧情片更精彩更热血,通过一支红军冰球队五虎将的经历反应整个前苏联社会的变迁。这个故事其实挺讽刺的,从一个体制内逃出来,最后再回到一个差不多的体制,但这好像也正是这个战斗民族的运动精神的核心,那不再是关于个人,而是关乎自己的民族和深爱着的故土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