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能预料到自己死在镜头前,那些看不见的病患才让人更担心。”
“连翘是干什么的? 它是解药。”
“连翘是一个骗局,你靠它赚了四百五十万美元。”
“我们得确保,公布天下之前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能豁免于概率”
从拖延-医疗人员被打死-警察因上门了解艾滋情况被辱骂-护士因病人死亡被辱骂-政府官员一问三不知-红十字会募集大量资金却少量用于发放-给没有发热门诊的莆田系医院发放1.8万个口罩
以前每天刷微博和小组,现在倒不爱点开,我讨厌这些无能为力的魔幻现实。至少电影,我知道它是假的。而实际,我知道它是真的,却毫无意义。
逃到上海的wh人仍然每天好吃好喝的隔离而老老实实呆在武汉的整夜排队挂号;被辱骂的护士们还是要穿着塑料袋的防护服吃着泡面工作;协和还是要配合发微博宣称物资收到了;我们仍然要看着莆田系医院宣称每天发放800个给周边居民而协和仍在紧缺;红十字会还是拿着24万的年薪缴纳着最高额的公积金而毫无作为。
永远仍有人靠着国难获利。
DAY133 疾病的根源可能永远是个谜
而现在 仍在继续。
如果当做娱乐消遣,这部电影作为灾难片或是剧情片可能并不能让诸位满意,“剧情空洞”、“人物塑造不足”、“支线零碎”等等,这所有的标签我都不会反驳,但是有以上观点的朋友,我只能说因为你们不是医学生了。。。观看这部影片是我们的作业之一,用我们可敬的微生物学老师的话说,“这是我看过的少有的很贴近实际情况的电影了”。至少在我们医学生眼里,影片中有很多相关的医学知识(具体我就不一一列述了,就随便举几个例子:不是随便哪个动物都能当作传染源或是宿主的,猪就很常见,蝙蝠也不少,就比如黄病毒;不同安全等级的生物实验室所能允许实行的科研是不同的,关键就是安全性,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关于疫苗,Jude Law的说法也不无道理,我们伟大的女科学家在病情大爆发的情况下只能拿自己做人体实验,影片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也就这一例,但是紧接着就大规模生产并应用于全球,虽然说这算是特殊情况救人于水火,但是谁也不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这就表明导演是下了很大功夫、咨询了很多专业的医学人士来完善这部影片的。总而言之,我所理解的导演的意图,就是科普以及试图激起普通民众的忧患意识,这部影片有着好的初衷,商业的成分可以说是很少了,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卡司的强大是为什么。
果然,目前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如果没有充足的了解,你可能会无法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及其作品的可贵之处。电影的表达形式多样,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习惯于好莱坞式的故事模式,以故事讲好坏来作为评价电影的标准,这一点,是目前我在努力跳出的圈子。
影片公映于2011年,虽然取材于2003年中国的非典疫情,但这一年距非典结束已经八年,八年里经历过非典的那群人长大的长大、成家的成家、衰老的衰老……曾经的举国之痛在各自的喜怒哀乐面前似乎无足轻重,这样一部片子显然对众人不会有任何意义。于是,又一个八年过去了。时间来到了2019年的冬天……
简单说一下故事(有剧透)起因是一只蝙蝠,而后病毒突然来袭,政府力求维稳,科学家想着第一时间发论文,医药公司想着赚钱,记者想着挖内幕抢头条……接下来病毒集聚扩散,越来越多的人被传染,政府下令限制出行,推行网上办公,号召国民居家隔离,民间抢购传说中的特效药,医院保障物资告急,疫苗紧缺需要摇号领取…… 以上是上映于2011年的好莱坞大片《传染病》的主要情节,该片明星云集,豆瓣评分不算高,风评认为情节太扯、导演想表达的太多、离现实太远。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最早指出病毒危害性与政府官员据理力争的医生最后被感染去世,只不过这个由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医生没被训诫过…… 昨天看了该片,注册了豆瓣账号,谨以此评论纪念2020年2月7日凌晨离世的李文亮医生,愿多年之后,回望历史之时,不仅仅看到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李文亮医生千古!
片子里的一幕一幕如今一一应验。这次疫情一暴出来,我就猜到肯定会大范围传播,最后病人多到无处收治只能征用体育馆了,结果今天在看吧,果然是这样。
那些当年打1-2星说胡编的人,今天啪啪打脸了吧
片子里面也有封城,跟现在的状况一样一样的。
还有各种民间偏方导致药店都断货,也是一样一样的
但是片子里大多数人不带口罩,有点不可思议,可能是拍电影戴口罩了怕你看不出来演员是谁。
春节七天给自己列了许多片单
没想到最后这个特别的假期自动为我筛选了灾难片。
看了许多大是大非,政治正确与不正确的电影后,
最想写的是这部明星扎堆,被网友戏称为美版【建国大业】的【传染病】。
(本文含大量剧透如有雷同纯属故意)
故事分为六条线。
小辣椒最先出场,让我一度以为她是众星里的主角,
然而这场传染病的始作俑者在开场十分钟就死了。
这种神操作大概只有熟练游走于【十一罗汉】系列,视明星如粪土的索德伯格才会有。
这条贯穿始终的线虽死犹生,
无论是中场的重口味解剖,破案期间出现的照片,还是结尾揭示主题的day1,
每一步的出现都是神来之笔。
达蒙这条绿色的线是最特别的一条线。
他在一天之内失去双亲,又在灾难之中侥幸逃脱。
可也是在这一天,听闻妻子死讯的同时得知她临终前的不忠。
怀揣着复杂的情感,到影片结束他才看着妻子的照片流下眼泪,
那一刻我竟分不清是灾难让人悲痛,还是背叛更令人绝望。
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预防科大夫这一条线,让人感到事情出现了转机,
而电影却选择了让她在几经奔走,还未查到病原就染病死亡,
和其他生命一样被装进裹尸袋,埋在一片肃静的万人冢里。
虽然残忍,却还原了生命的本质。
命运,本就鲜有奇迹。
玛丽昂.歌迪亚作为来自有关部门派出的专家,在和HK方对接时遭到对方绑架,
后得知对方是为了利用她的身份,尽快获得疫苗以拯救被遗忘在救助底层的孩子们,
遂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得救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小村落,
为了良知,也为了拯救那些同等珍贵的生命。
裘德洛扮演的某社交网站大v,在影片的前一个半小时都扮演了一个公知的角色,
抨击政府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民众,
自己却同样利用民众的无知制造连翘可以治病的谣言,引起药价飞涨,
怀有身孕被感染的妈妈在最后的时刻还把并不对症的药当作救命稻草。
影片的最后,他才在口误中承认自己只是想发国难财才制造恐慌。
而也是这种恐慌里,全美防疫顾问劳伦斯利用电话偷偷地告诉妻子撤离,
因为一句全天下最大的谎言“放心我绝不会告诉别人”,
最终引发了全民恐慌。
劳伦斯的妻子说,如果我不是你的妻子,那我还要再等一年才能获得疫苗。
正面承认社会不公的客观事实,也正是影片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带着我们像剥洋葱那般,
同时剥开病毒和人性的真相。
有些人看起来是一个冷漠的政府喉舌,面对家人也会变成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有些人被善良的人绑架,最后良知让她选择了回到危险之中;
有些人带着英雄的假面出场,最终被发现卑鄙如小人。
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
没有横空出世的英雄,
没有鬼哭狼号的煽情,
没有撕心裂肺的分离。
没有奇迹。没有悲悯。
没有拯救与被拯救。
一切都按照次序进行,冷漠得像这场瘟疫,没有缘由的到来和离去,
又像这漫长无情的岁月,不曾宽恕过芸芸众生中的任何。
情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展开,又把最关键的第一天放在了最后,
使影片展现出了纪录片的真实、紧张的氛围,同时又不同于纪录片的戏剧感。
女主的公司深夜伐树-惊飞了树上的蝙蝠-蝙蝠在飞行中将食物掉落到猪圈-猪感染了病毒被端上高级餐桌-厨师料理烤乳猪时被要求与食客拍照-食客中招传染给了全世界。
这看似偶然的一切,
究竟是百因必有果的因果循环,
还是来自食物链底端的呐喊,
抑或是无巧不成书的荒谬,
都留给你自己判断。
因为导演的视角,始终保持冷静而中立。
影片的结尾以研制出疫苗而告终,
正如眼下的这场世纪灾难,
在几个月后也会枯木逢春,否极泰来。
可在每一场灾难中,
我们目光所及的那些贪婪、自私的人性,
那些卑劣和冷漠,
那些恶意与暴戾
又有何药可解呢?
【传染病】讲述了一个社会各阶层面对生活中突然被某种未知疾病所击倒的种种无奈、慌乱和恐惧。
影片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任何一种行为,
因为人性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也许在这场劫难中,
总有某些英勇和牺牲给我们带来些许微光,
但渡过人生的一切苦厄,
终需我们自己。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截至今天,非典已经过去17年。
愿下一个17年,我们不曾忘了今天。
岁月长,衣衫薄,大家各自珍重。
标准操作程序,教科书一样的电影
借热评「神他妈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3.5 雖然看上去cast很強大,但看起來也不覺得怎麼一回事。主因是電影為各位演員開了很多條劇情線,但整體看起來又失去了重點,劇情因此變得沒劇力和緊湊!由於電影的主線是調查病源的由來,所以比之前想的Matt Damon做主線,顯得有點失望,而且導演沒成功在電影裏營造出驚慌的氣氛。
神他妈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再找几个大牌就能拍世界版建党伟业了
线太多太散了,导演已经hold不住了
本片告诉我们两件事:1,跟别人握手很容易传染疾病;2,消息或流言比细菌的传播速度更快。以上两点谢耳朵已在《生活大爆炸》中告诉过我们。
这片子的摄影、剪辑和音乐都给人一种通透的呼吸感,叙事效率极高。100分钟竟然把这样宏大的事件给说明白了,索德伯格的本领就在于此。看点1:男神女神都是可以转换的。马特戴蒙、格温妮丝帕特洛、朱迪洛都同样出演《天才雷普利》。那一部里,马特戴蒙讨人厌。这一部里,朱迪洛讨人厌。看点2:格温妮丝帕特洛、凯特温斯莱特各自有一个死亡特写,剪得让人尤其震撼。看点3:最后的病毒来源大揭秘,让人感慨,人类的安全真的是建立在一定概率的运气上的,不知已经躲过了多少次大灭绝。
严重被低估的电影,抛开华丽卡司,影片本身从故事性到节奏到科普到人性到讽刺的社会现象都很到位,而且有一万次机会向更黑暗的方向发展(比如结尾的传播)但是都没有刻意地那么做,非常良心。结合时事四星半好评。今年上映的话少说八分,当年的差评一看都是好多嫌不够 drama 的
其实还是太多明星脸扰乱了注意力,电影本身并不算烂,将叙事重点放在了病毒爆发后政府媒体和社会中的不同个体的应对上,且力保这个科幻故事的真实感。
节奏一如既往地精准,反轴线的拍摄方式,大量使用自然光,文艺得很呢这次!用导演的话来说那就是看了索德伯格的电影就会有自己拍片的冲动。但是剧情确实弱了不少,而且这种没有结局的结局,相比毒品网络,我还是觉得这个不大好。众生相。(帕特洛是酱油中的战斗机!)
导演想撒一个大网,可惜网上有不少孔,所以最后也没捕着多少鱼。
人类推倒了一棵树,树上的蝙蝠飞进了猪圈里,猪被杀了做成了菜,厨子被要求和客人合影,于是sars就传遍了世界。所以病毒就是蝴蝶效应。
片子其實很不錯,不要被部分小氣的香港觀眾和自我組織能力差的人評論影響,絕對是奧斯卡熱門,起碼保持了毒品網絡水準,多線處理得也不臃腫,關注焦點始終是人本。這麼複雜的製作,不覺得導演有刻意賣弄之處,配樂加了整整一顆星啊
马特达蒙拼人品,格温妮丝开脑壳,脑残公知裘德洛,以德报怨玛丽昂,出师未捷温先死,何家小姐泪满襟。
原来这出连续剧,我们八年前就看过了。可以理解当年为什么分低,它预言中国在SARS之后因为“吃”,再度爆发呼吸系统传染病,这可严重伤害了民族自尊心。问题是,八年后,一切都成真了。病毒战阴谋论、网络带节奏的、吹哨人、封城、哄抢连翘、护士罢工、瞒报、捐赠物资……天呐,要不要那么按部就班的重演一遍?可比韩国那部《流感》现实多了,当年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摇号接种疫苗,最倒霉的要再等一年。其它人接种疫苗后就能出门了,而他还要在家自我隔离一年。无良网络大V炒作并没有疗效的药物发家致富,导致原本健康的人去买她根本就不需要的药物的过程中被传染了。医生谴责他造谣,他还倒打一耙,反过来谴责医生。他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被奉为先知,人们将他的画像贴满了大街小巷。入室盗窃没人管,拨打911就会听到“报告死亡信息请按1”,报警电话号码成了“申报死亡专线”。领到食物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会被其它人抢……当然,也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培育病毒,有人用自己来实验疫苗。正是因为有人发国难财,有人趁火打劫,才衬托出米尔丝、萨斯曼、艾丽等人的正直、善良、无私。正是因为体验了黑暗的惊悚,我们才明白光明有多么美好。正是经历了灾难,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安居乐业的来之不易。
有人假公济私、有人发国难财、有人前赴后继.....呵呵,全是人人人,在传染病面前,好莱坞的编剧对体制“优势”一无所知。
几位大明星戏份都是分开的,对剧情推进没什么作用,换做任何一个演员都能完成戏份,一众配角出彩可惜存在感不强,就剩下不断变化的日期推进剧情了。小马和秃球比路人甲强点,酷玩嫂子一出场就挂了,肥温中场也死了,法兰西妹子消失了大半场,导演对这个故事没有丝毫见解,好在堆砌了一打明星脸。★★★
社会学拍法,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