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于用心棒中三船敏郎的角色不沾任何利益的为穷苦百姓出头,在椿三十郎中他却介入了当地势力的争权夺利中,未免一开始就沾了烟火气.用心棒中看似一开始在两方势力中游刃有余,但是只要一入局,马上被揍的鼻青脸肿受了重伤差点死掉,这时候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冲突核心的实质,后来也只好自己上阵大开杀戒,乱杀一顿了事,相反到了椿三十郎中,两方势力博弈犹如儿戏,到了自己亲自下场犯错不过也就是被缚而已,后面同样大杀一气,结局确实像点题的的山茶花一样,轻轻巧巧的解决了,也像是一场闹剧,夫人对他“利刃应藏于鞘”的教导和家老最后马脸的调侃,不过是一场权势阶层的自嗨,到最后对手切腹自尽,也许这是一个早就布好了的局,过路的三十郎不过恰好被利用了一把而已,至于他帮助的年轻人们终究是为家族而战,只有他和仲代达矢的角色是真正的同类,也武士,是异类,也是局外人,所以宿命对决看似取胜,也难免不了物伤其类,结局其实也不过是离去,继续换个地方死去或者活着,等待刀终于被收到鞘中的一天罢了.
《椿三十郎》毫无疑问可以看成是《用心棒》的姊妹篇,甚至连海报都如出一辙。在近来看过的黑泽的电影里,这个系列则是我最喜欢的,相比于《罗生门》和《七武士》,虽然它们也非常精彩和惊叹,但在我心里却不如《用心棒》来的讨喜,小格局和简单的故事讲得有趣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而它们都做到了。 两部电影从趣味性上讲,《用心棒》要更甚一筹,我也更喜欢《用心棒》些。这两部电影从故事的发展来说颇为类似, 都可以用相同的话来概括,就是因为”椿三十郎的介入,消除了当地的坏势力”。
听概括全然是个老套的英雄故事,但是隔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觉着有趣的原因则是剧本趣味和导演的功力,当然还有角色不一样的魅力。这两部主打心理战术的电影武打场面其实不算多,而《用心棒》侧重于后半段,《椿三十郎》则在前半段。对于计谋的设置,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椿三十郎》里山茶花那段,实在是有趣和聪明得很。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说说椿三十郎这个角色。这一定是我所有黑泽电影里最喜欢的角色了,也是三船敏郎扮演的角色里最喜欢的,话说初看《罗生门》时,第一次看到三船的表演,我还在内心吐槽这人演技也太浮夸了吧。到了后来的几部里倒是没有了这样的想法,特别是椿三十郎这个角色,让人觉得他就应该是三船这个样子。 椿三十郎这个名字只在《用心棒》里出现过一次,缘于酒店老板的询问,三船说出“椿三十郎,快四十岁。”而到了《椿三十郎》篇里,老夫人询问时,他则是颇为傲娇的以庭院盛开的山茶花命名。
看完《用心棒》我觉着三船颇有一点中国武侠电影里侠士的感觉,他游走在大地间,混迹于江湖,不属于任何派系,只为自己活,替受苦的百姓出头,头脑清晰,明辨是非。特别是两部电影结尾,椿三十郎解决完事情,离去的背影,和许多武侠小说里的描写相重合。但这并不是吸引我的地方所在,他真正的魅力如同酒店老板所言“心肠不坏,就是喜欢装模作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扭和傲娇啊。且看他习惯的小动作,抹鼻子和耸动肩膀,这是在害羞啊。《用心棒》里被他解救的一家在得救后给他写了封感谢信,酒店老板让他看,他说没什么好看的,若不是接下来仲代它们登场,我觉着下个镜头就是他趁老板不注意,偷偷拆开信,然后傲娇的骂几句笨蛋,然后嘴角含笑掩饰性喝酒。 这两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幽默的黑泽,看到了毒舌的椿三十郎。在《椿三十郎》“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对于那9个年轻气盛又莽撞的武士,他常常抱有这样的想法,但嘴巴虽毒,行动上却是处处护着他们。除了毒舌,他拍起马屁来也是厉害的很,《用心棒》里,他挑拨离间,大拍加东大介饰演的角色的马屁,把他耍的团团转。 这两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颇为出彩。《用心棒》里清卫兵的老婆还有《椿三十郎》里被营救的夫人。二人各自有着精辟的言论。《用心棒》里,清卫兵的老婆劝说自己的儿子把椿三十郎干掉解说道“要发财就要奸淫捋掠”。而《椿三十郎》里夫人的角色则颇有智慧,虽然偶尔也很让椿三十郎抓狂。我尤其喜欢他们讨论怎样做行动的暗号那段,夫人和女儿讨论着是用白色山茶花好还是红色山茶花好,椿三十郎在一旁忍耐着用指尖一遍遍描摹着门板上的片假名。如果是只猫的话,这样的场景肯定是猫用爪子在挠墙。后来大朵大朵的山茶花顺着水流而下的画面隔着黑白影像也能感觉它的美。在《椿三十郎》里,夫人说出了点题的话“在锋利的剑也是要入剑鞘的。”这句话让椿三十郎思考的良久。也让我瞬间穿越到了浪客剑心追忆篇。二者都是剑术无敌的能者,但锋芒毕露的人总会有不小心割伤自己的一天。 影片的最后,椿三十郎又一次离开,他的下一站或许还会继续发生如同《用心棒》和《椿三十郎》版的故事,但必然又是不同的,他或许会邂逅某些人,然后就此安居下来,如同剑心一样。但是或许他哪也不属于,然后留一个又一个传说,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说道这里,更加觉着这个故事放到中国发生也会非常合适。
好的电影总有让人惊艳的场景,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雨中爬出监狱时伸展双臂的镜头,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中黑白镜像下穿红衣服的女孩的镜头,比如《鬼子来了》中马大三被砍头的场景,《椿三十郎》中最后椿三十郎与室户半兵卫对峙决斗的场景,这个镜头堪称经典,先是两人对峙,互相安静地盯着对方大概有十多秒,最后一刀毙命!那血啊,就像被憋得破裂的水管一样喷射出来…在我看北野武的《座头市》时,对盲侠与服部源之助决斗时一招致命和血腥暴力镜头暗自叫好,却没想到原来是传承黑泽明的《椿三十郎》。我们不能说北野武偷学了黑泽明,文化艺术本身就是具有传承和发扬特质的,电影也一样,应该说是北野武很好的传承了日本的文化特色,另外,昆汀更是从不同地域的电影文化中汲取养分,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昆汀式电影特色。由于本人阅片有限,只知道北野武传承了黑泽明,不知道黑泽明是从谁那里传承的。从故事及叙事方式来看,该片与《用心棒》很接近,很多人说该片是《用心棒》的续集电影或是一个翻版,但很多人认为《用心棒》的成就要远高于该片,我觉得就由于这一个场景才能将该片与《用心棒》相提并论,也使得该片有别于《用心棒》而独具特色。不过,话说回来,这两部电影真的太像了,但不像一个人照镜子,只像两个双胞胎。
缩小版《七武士》,寥寥的女性角色都毫不多余,更喜欢酣快淋漓、有血有肉的黑泽明。
好片!过瘾,过瘾。通过本片和“用心棒”两部电影,黑泽明和三船敏郎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浪人侠客的形象。刀法高明,心地善良;外在粗野豪迈,内心机智练达。深得侠客精神精髓“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结尾潇洒啊,潇洒!
昨晚上陪雪球练日语又看了一遍,脑残武士们经常起到幕布的作用,三船敏郎负责拉幕,仲代达矢死的冤枉,俩人应该继续国共合作
拍有本事的人物,要拍他的慵懒,打着哈欠就把事解决了。贵族气,就是富家母女纯真地靠在干草垛上,还要夸赞干草香。人物谈话有蹲坐有站立,镜头调度就有了自然的升降变化。仲代达矢(反派)出场,要表现背景深厚,视觉上背后有一颗千年古树。队友怀疑三十郎时,他们是同一高度,甚至躺着,完全信任后,椿三十郎视觉上高出队友。男人要放火为号,女人要利用溪水飘山茶花,高下立判。哈哈,男人成长总是要靠女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最后决斗,近距离搏杀,阴手刀胜阳手刀!
有萌点有笑点有雷点有缺点
黑泽明在画面构图平衡和银幕空间深度构建已登峰造极,每一幅画面即使是运动画面,人物出画/入画、横向或纵向移动丝毫不会打破视觉平衡,椿三十郎和九名武士处于同一画面时,人物站位角度和前景遮挡后景人物的距离和面积无不恰到好处,十个人物来回穿梭也能保证主次分明和画面协调美,神一样的调度。
黑泽明,集体照大师!
黑泽天皇太会讲故事了,悬念环环相扣,人物生旦净丑,每一幕都像一部气度庄严的舞台剧,看得人欲罢不能。带这九个娃真不容易啊,替三船敏郎心累一缸...
三船敏郎这个骗子,一而再再而三使小伎俩,伤了仲代达矢的心。
黑澤明為了賭氣而拍的續集。沒有不好,沒有續貂,但終究是個遺憾,有些美好的意象就該僅止一次即止,茶花綻放如是、三十郎的自報名號如是、三十郎對半兵衛揮下的那一刀更是。
一看三船就上瘾,他的肢体行动和表情简直就是漫画范本,看他耸着肩的背影我都燃了。全片调度走位都非常舞台剧,那些好人傻蛋很有木偶般的形式感。整个画面非常满,处处都是戏,细节太丰富。音乐不如用心棒棒。仲代更丑了。黑色幽默感强,笑翻了,贵族大婶让人印象深刻。结尾大赞,看了十多遍。
妈呀。。。。。救命。。。。。以前对黑泽明无感,现在对黑泽明无语。。。。请问这是啥???喜剧也不能让人满头问号啊,我都气笑了。。。另外哪里有什么环环相扣,除了结尾出幺蛾子之后还有点看头。。。。大呼踩雷。。。
顶级商业动作片,这种电影没理由不口碑票房双丰收。可以看到黑泽明如何深刻影响了西部片,三船和东木在世界影坛上遥相对望。椿三十郎的形象非常丰富,浪荡不羁又足智多谋,武艺高超但也内心柔软。整部电影里他最尊敬的人,是那个被武士和观众“讪笑”迂腐的家老夫人。她有内心的坚持,这原则比刀还锋利。不善表达情感的东方男人,把她的告诫长记心里。其貌不扬的总管最后出场,他洞穿了浪人的选择,也坦言一山不容二虎。自嘲自己马脸的长相以缓和尴尬是大智慧,一个懂得自嘲的人是领袖的不二之选。结尾十几秒的对峙,一招定胜负对观众心灵造成的震撼,完全不亚于鲜血喷涌的视觉奇观。椿三十郎的伤感在于英雄相惜,他知道有一个人必死。而那九个年轻武士虽然善良,但与他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自然听不懂“刀不出鞘”的劝告。黑泽明电影的思想深度太惊人。
最后那一剑太搞笑啦。据蔡澜说,鲜血是用巧克力加苏打水混合而成,用三十磅的压力机射的,这个技巧在后来的《乱》也用过。(P26,《蔡澜谈日本.日本电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三船敏郎屌爆了,仲代达矢同屌,黑泽明早期的形式感及一贯美的镜头画面。一个故事,顺叙到底。不事修饰又样样考究的大巧若拙。
20181117@资料馆 放到今天也是贺岁档第一水平的雅俗共赏顶级商业动作大片,节奏、悬念、搞笑桥段、配乐、升华内核都是极致。我也是在看这部时才顿悟到黑泽明的定位:极致的商业片导演,没那么多废话,也没那么多文艺,就是好看俩字完事。所有的结构、剪辑、叙事手法,都是为了“好看”二字“而已”——然而,“好看”最简单,也最难
椿三十郎因何不辞而别空留蒲团,仿佛蜘蛛巢城情景再现?剧情明线的解释是游侠本色来去自由不受羁绊。真正原因却是在一场类似对穿肠vs唐伯虎的“段子暗斗”中,他输了。彻底输给了他要救的这一家三口:上来就挨了夫人一闷棍,“利刃应藏于鞘”,足以位列本片金句榜No1!让之前古庙里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就能传授人生哲理把九个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椿三十郎瞬间觉着自己的“旁观者清”和“不可貌相”也不过如此只够入门;然后就是剧情高潮处,竟然被小姐想出了“山茶花·救”!让瞬间失焦的他当时有些手足无措,要靠着对墙画道缓解尴尬;等到最终大局已定,获救家老睦田登场亮相,“脸比马长”的自嘲笑果明显盖过了之前他望着山茶花树杜撰己名……论深度,输给夫人;论巧思,输给小姐;论幽默,输给大人。段子大赛连败三阵,还不走人更待何时?…四星半
仲代达矢在这片里邪恶得好天真,可惜反一号设置出来就是拿给男一号杀的。最后决斗那个镜头反复看了三次,出刀好鸡巴快。。。三船适合演武士片,丑闻里的现代画家不伦不类。个人感觉仲代达矢比三船敏郎演技棒
【中国电影资料馆黑泽明影展】4K修复版。太精彩了!影院内掌声笑声不断。剑戟片的斗智斗勇与喜剧片的商业娱乐性兼备。短短96分钟内剧情设置一波三折、高潮起伏。哪怕是黑泽明一贯的说教都能被转化成笑点与剧情亮点。简直是香港7-80年代功夫武侠商业片的祖师爷。三船敏郎与仲代达矢双雄之间惺惺相惜,浓郁的CP感是怎么回事?
用心棒后黑泽明立刻又跟了一部椿三十郎,在那个年代依旧堪称一部巨作,这时的黑泽明在镜头的运用上已经炉火纯青,大师风范展露无疑。剧情是很有意思的精彩故事,这里面的大哲也很引人深思,刚柔并济的处事原则,对于仁的感悟,都十分有意义。三船和仲代的对话更是让人怀念,两个超级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