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fice to say that I've been just thinking about dumb stuff like what a nice concept it is to have a godmother and a godfather.”可以说我一直在想这一件愚蠢的事,就是如果我要是有教母和教父,该有多好。 他也曾感到愧疚、自责,也曾自我反省,在他向所谓的教父忏悔时,他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那时他也一定知道自己所做的是错误的吧,也一定希望有人能将自己从这深不见底的泥沼中拉出吧。但是他得到的回应是什么。冷冰冰的、不耐烦的、毫无意义的、止于字面的所谓惩罚。那时他该有多绝望。 在那个时候,一切还不算不可挽回、不算酿下过大的错误,本来是可以及时挽救的。 教父啊。这个少年虽然叛逆闹事,但在你面前依然真实虔诚,多多少少寄托了希望,视你为唯一可能的救赎。可是你做了什么呢,你做了什么呢。 他自身固然有不可忽视的过失。但孩子的心智到底要怎样培养,更何况这是一个在最绝望之时也会留存基本的善意和良知的少年,远不属于“朽木不可雕”之列,老师、教父、父母,求求你们多一点及时的关心和理解,也多一点反思吧。 他真的心智尚不成熟,而连光明的方向都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为其指点,除了冷漠就是暴力,你如何期许他在这样一个堕落的温床中孑然一身去求索光明,走多少的弯路、犯多少的错、落得怎样的伤痕累累,甚或向黑暗面永久地沉沦而无法脱身。 救救他,救救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少年吧。
《边缘日记》是由斯科特·卡尔维特执导,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剧情片,于1995年4月21日在美国上映。那个时候小李子还是统一全世界女性审美的神颜之子,哦,我其实想说,影片配乐实在扣人心弦。
那样一个阳光味道的少年,金色头发的他穿清清爽爽的白衣服,在阴暗糟糕的地方野蛮偏执地生长。他是潜在的NBA球员,他喜欢写文字,他的日记流淌着和平慵懒的气息,叙述如同莎士比亚的独白那样在沉默中可以听到粒子不断爆炸的声音。他最好的朋友鲍勃死去了,那是他心中最厉害的人啊,他身边的玩伴再没有人真正懂他。
于是他想要得到触不可及的爱,他堕落,他变成了街边的无赖流氓,和所有的小混混一样迷茫,但又不一样,他心里比他人多残留一部分善良,和馊掉的饭菜一样不合胃口,但对饥饿之际的人而言却是能从生死线一下子跌回安全地带的重要物品。可这,并不足够他用来救赎自己。
从一开始他爬上天台,他不着一丝干净的躺在夜空下,他念白:“我喜欢这样,把脚放在发软的沥青上,微风滑过我的身体,特别是下体。在星空下光着身子,感受得到有种强大的力量被唤醒,如暗流汹涌。整个城市的衣冠楚楚的人们和车水马龙,都穿梭在我的指缝间。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尤其是以往在家里冒出的性幻想,这一刻,只有赤裸的我和星星在喘息,我感觉真实在是美好。”那个在楼顶自慰的家伙,叙述自己内心,语气却单薄,像是在说着别人的事,无关紧要的感觉,就是告诉你,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可是他看起来还是个干净的少年。
到后来,他变成疯狂的兽族,去和那个性感尤物做爱的一天,他灵魂破碎的起点,从他一开始的害羞想关灯,到被一个吻而弄得意乱情迷,中间可能连半分钟都不到,而一个有思想的独立男孩不应该是这样,只能说这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是趁虚而入,侵略了他痛失挚友的空荡荡的内心,在雷雨夜晚他变得分外脆弱时,谁都可以趁机将他踩进尘埃。
没记错那是他朋友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真奇怪,就算他朋友后来有劝他不要为了兴奋起来去打球而嗑药,我还是觉得他朋友是个不怎么样的人。那一天,他品尝了禁果的同时,吸了那个女生给他的白粉,从那天他开始嗑药,他成了双眼猩红的行尸走肉,失去了控制自己行为和思想的能力。直到他看到那个还算是始作俑者的朋友作为优秀球员上了电视,他才意识到,那光彩的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彻底偏离了他的生活。
最终,他在家门口因母亲的报警电话,终于进入了监狱,结束了袭击打架偷窃藏毒的魔鬼生活。经历了六个月的戒毒的重生。他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怎样活到了今天,自己究竟在乎什么。终于他把自己从生命边缘的游离状态解脱出来,然而我觉得他并没有想出来自己所要的答案。可电影剧情就是这样,像每个生命一样起起落落不能有个确定的最终结果。不管怎么说,他终究变回了那个眼神清澈的少年。
他应该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无论他想不想,他都只能是这样。他和所有人类一样并不知道自己睡着了以后在哪里,不知道在明媚的日子穿白色裤子从高处跳水的最后一次就是自己青春的结点,如果他知道,或许他会抬头看,那天天气很好,天空又高又远,云很少,很漂亮。
可我都不知道我的青春荒唐在哪一天了,那个会在本子上抄写郭敬明的文艺段落的小女生就是不见了,她现在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曾看《幻城》而落泪,也忘记了自己曾经只喜欢使用蓝色的笔,因为那样字迹看起来更加安静清秀。
年轻的莱昂纳多有一副精致美丽的皮囊,对女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对于男性也是如此。
隔着电影屏幕都能感受到莱昂纳多那种扑面而来的朝气和活力,这些都让卡罗这个角色更加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而当这份美丽凋零之时,油然而生的惋惜之意也更加强烈。
上帝造人,却没有按照精准的比例将每个人都制造得完美无缺。莱昂纳多无疑是被上帝偏爱的那一个,修长的四肢优雅风流,目光纯粹有神。卡罗这个人物换成任何其他人演,观众都会在心里说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但因为是莱昂纳多,这个年龄阶段的莱昂纳多,观众对这个人物只会有怜惜和爱意。
卡罗在人生刚开始的阶段坠入深渊,也在人生刚开始的阶段得到了救赎。22岁,在经历了最残酷的现实之后,他获得了新生。
幸好,这一切都不晚。
ost竟然有the doors,leo的表演非常非常shock~年纪轻轻就演过智障,Gay,吸毒者,贵族王子等众多挑战演技的角色,而且个个精彩到位,没拿过影帝可惜了
我每次看到LEO年轻时的脸,就想到"残酷的少年"....根源在这里
小李子。。你一直都是演技派
不管怎么说小李子演戏都用力过猛……每次看完都心好累……
天哪!他怎么演出来的?!得一回影帝吧,莱昂纳多。
从小到现在都在演边缘人神经质分裂症的小李,唯一一次卡梅隆让他演乐天派纯真jack实在太折磨了!少年影帝,无庸置疑。
李子就是为演戏而生!
“你在日渐成长,雨水似乎残留在枝上,它们将有1天统治地球,清洗沉默的街道,使我们能够起舞。” 开始的半小时里美好的文字太多。顺便当年的小李子真是青春逼人,虽然在我看来他扮演的瘾君子和智障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类似于猜火车。
我依旧觉得他还是很小儿麻痹...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演得好好啊...看到最后我居然还有点激动..
小李年少时的颜,就能撑起整部片。
Leo真是有我幻想中少年的所有模样,放肆的笑与哭泣,变声期的美好声音,不知愁滋味的皱眉,金色的发梢在篮球场的阳光与雨中都熠熠生辉,以为黑大叔是救赎的终点,最终却是懦弱的母亲拿起话筒喊来警察,拿着皱巴巴的纸币听见曾经天使般的孩子说出XX,那一刀直闯入心,毫不留情~~PS:毒品电影屡出精品~~
小李子那个时候正值一朵花~
《麦田守望者》如果拍成电影,也就是这样了,再没有更好的诠释。同样困惑的青春,同样迷失了方向。Leo演这类迷惘的青春期少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看不到演员和角色的分别。混乱肮脏的城市充满各种低级交易,真实地让人绝望。影片最后,画面中的Leo用满不在乎的神情迷人地笑着,渐渐走远。致命诱惑啊
莱昂纳多那时候是耐人少年,聪明、漂亮、叛逆、纯真。这片是他的精彩演技撑起来的!他是下功夫又有灵气的演员。俺做了心理建设才去看这痛苦吸毒戒毒的片,但他演的太逼真了,故还是被虐了,残酷青春。龟梨儿子心理承受力挺强,能把这种N18的虐片看了好多遍哈==你那时成年了么
小李年轻时真是秀色可餐啊喂!
21岁的小李演出了残酷的一切意义,他一向演戏用力,真怕他拿不到影帝就要拿终身成就奖了。想起猜火车想起梦之安魂曲还有好多这类的片子,残酷青春看多了人都麻木了只想说不要嗑药但是好在这种电影永远都有一个蓝眼睛的少年叫你心碎一百遍。
原来偶看过吸毒吸死的那个片是这个!!!擦……偶找好久就是不记得名字……|||改天重温一下~~(话说当年明珠台强推他各种片子隔点时间就挨个放一轮,可能是他恋恋情深得奖的原因,然后偶超讨厌这个长得丑(喂!)的少年演员,这是除恋恋情深之外唯一喜欢的他少年时代演的电影。
原本Riv有意出演边缘日记……现在看到Leo完成的这部,感觉Jim就像Mike的一个分身。当Leo从大树上恣意地跳下,以及后来戴起黑帽子套着绿夹克因毒瘾而恍惚痴癫地说话,只能说每一个细节都带着Riv在爱达荷里的影子。Jim最后戒毒成功了,而Mike躺在无尽头的公路上。。我欲语难言
受此片影响,97年一名14岁男孩持枪闯入学校祈祷会射击,造成3名学生死亡。影片并非侧重体育,而是描写了街头少年的堕落与迷茫。莱奥纳多作为主角的成名作,出色诠释了一名毒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