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导演李伟执导,李彦锋、王雨晗、徐晨耀、陈依莎、钟卫华、苗苗等知名演员主演的脱贫攻坚主题电影《最后一公里》,于11月16日登陆全国院线。昂扬进取的精神内核,质朴可亲的精彩演绎,幽默自然的喜剧桥段,鲜活独特的巴蜀特色,是一部接地气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统一的作品。《最后一公里》不仅是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珙桐村“里仁之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便有“天下为公”“小康与大同世界”的自我期许。从尧舜禹到孔孟,从传说中的圣人到儒家的人文图景,中国人对于共同富裕的诉求其来有自。《最后一公里》便以当前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村支书作为带头人,以“我要富裕”和共同富裕的路径阐述了新农村全新的现实场景。电影的开篇就展现了大山深处的四川某农村,山势崎岖,与外隔绝,生活惨淡,人心思变,却又茫然无措。待在山村的知识青年李双洪,经常进行科学农业的尝试,临危受命担任村支书,共产党员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进行茶叶种植,村民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合作。修好路打通最后一公里,既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路,也实现了村民集体的共同富裕。
影片《最后一公里》的戏剧冲突,在于如何面对当年修路时的失败。李双洪的父亲,便死于那次塌方事故,这成为藏在村民心理集体的伤痕。大家既保留了当年主事人写下的欠条,又对新班子保持着一定的怀疑和警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是一个人也不能落下,然而每个村都很可能有“赖汉”和破坏者,在赖汉的“举报”和鼓动下,李双洪被纪委查账、被村民逼迫“还钱”。李双洪勇敢面对当年和现在,以个人的积蓄来“报销”当年的白条,将心比心的将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进行了比较,村民感动之下纷纷撕毁了欠条,这是不忘初心的胜利,也是化解矛盾的积极方式。
影片《最后一公里》讲述的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从“里仁之美”到“天下为公”,由“推己及人”到“大家一起来的美好生活”。影片中珙桐村的发展变迁,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路,是可以复制的康庄大道。
文/赤叶青枫
乍闻电影《最后一公里》的片名,想必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部和赛跑有关的励志类体育运动题材电影,而实际上,你只猜对了一半。《最后一公里》确实很励志,但和体育运动无关,它是一部以中国农村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影。
珙桐村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山村,为了脱贫致富,村中的唯一留守青年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后,他想因地制宜重新推行茶叶种植及销售,孰料外有特困户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内有村里干部周富贵的阳奉阴违,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不过他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邵云峰及周晓莉等人的帮助下,大家同心协力,一同奋勇向前,最终带领全村人顺利脱贫致富,并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对于这样一个故事,也许此时又有些人会猜想其风格定是那种典型的主旋律式正襟危坐、板起面孔地说教或介绍,但实际上,它和我们之前看过的同类题材的影片有较大的不同,是一部风格偏轻喜剧、时代气息浓郁的接地气之作。
片中的男主李双洪完全摆脱了观众们以往印象中脱贫干部的高大全形象。在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他在村民的口中,就是个笑话,是个“种树树枯,养鸡鸡瘟,干啥都干不好的憨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临危受命之后,毅然挑起重担,大胆革新,即便困难重重、阻碍不断,也始终不改初衷。
在李双洪任职期间,他先是用计迫使拖后腿的周富贵出钱一同重振茶园,接着又以德报怨与狭隘偏激的特困户化敌为友,之后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资金困难时赢得了全村人的信任……他做的这一切令珙桐村困难重重的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动前进。他本人能有这样可喜的成长变化,是因为责任越大,能力越大。同时在他身上,也体现了80后村官敢打敢拼、勇于探索进取的鲜明精神风貌,令人眼前一亮。
另外,最初的珙桐村比较贫困,村民的生活也较为窘迫,但影片并没有拍得过于悲苦沉重。譬如即便是李双洪的发小因为彩礼不够而没有结成婚这么不如意的事情,导演李伟也加入了“抢亲”这一桥段为影片增添了些许喜剧感;再譬如周富贵与妻子的日常相处,“耙耳朵”的他经常被泼辣的妻子整得苦不堪言却还不得不陪笑脸……这些桥段呈现并非闲笔,而是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当地人有苦亦有乐、五味杂陈的日常生活,令影片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从而也就愈发打动人心。
至于影片中所提到的那“最后一公里”,即是指地处深山之中的珙桐村欲穿山修路通往外界所差的最后一公里路,也是指因为十五年前修路意外失败导致多人丧生的悲剧给村民们造成的心里暗刺。而想要脱贫致富,走向幸福生活,不仅路要通,刺更要拔!所以《最后一公里》一片并没有只单纯呈现李双洪等人在行动上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过程,更试图触及人的心灵深处,凸显片中所有人思想转变的细腻过程。相信看完此片后,你会对中国新农村以及相关的脱贫攻坚战有个全新的认识。
文/木易
看完《最后一公里》这部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它区别于同类电影,不仅弘扬了我国坚毅的民族精神,而且更加活泼,融入最为生活的真实写照,十足温情、极为有趣。
电影由李伟执导,李彦锋、钟卫华、陈依莎、赵成顺等主演,讲述了四川珙县珙桐村的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集体作用,以身作则,在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下,一步步带领全村百姓走向致富之路的故事。
影片摆脱了以往脱贫干部高大突出的形象,以村民百姓为中心,极接地气,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每一个角色都显得十分鲜明,有血有肉。虽说他们同为一村村民,但因年龄、教育、自家处境等等的不同,每位村民的心思也不同,或许为人和善可亲,又或许为人冷漠,但并不能说违背了朴实的初心,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现实,“穷怕了”!
李双洪本是一位留守知识青年,毕业后回归故里,一直努力尝试着各种创业方式,山上种植核桃树、养乌鸡、养高蛋白蛆虫,可事业总是无果而终。巧而受命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重了,深刻反思自己的失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之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发掘自身潜能,靠谱且有担当。还有背后无偿支持李双洪的青梅竹马,虽被村民拒绝分一杯羹,但依旧选择了帮助李双洪,走向脱贫攻坚战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份坚毅,也是一份“模糊”的承诺,真情相对。
当然同样也少不了像片中大奎这类破罐子破摔的偏激分子,依赖扶贫款浑噩度日,一旦涉及他的利益便开始传闲话,出歪点子,一肚子坏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时之需不解一世之苦。物质上的脱贫帮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精神脱贫才是属攻克贫穷最根本的方法。影片中大奎便是最好的例子,曾经也有过热血,想要奔上致富之路,在打通通向城市道路的最后一公里时发生意外,包括他在内全村子的人都伤亡惨重,自此开始消沉,成为所有人的心结。而十几年之后李双洪带头让项目再度重启,无疑也是所有人心病的解封,唯一说不通的便是大奎。一顿拼酒对垒,又帮大奎报上梦寐以求的电影放映员工作,这才使他有了转变。即使人过中年,只要梦想依然犹存,再次燃起对梦的追求,无疑也是在某种意义上的脱贫。
相比同类影片,影片《最后一公里》的最大亮点可谓就是巧妙结合了轻喜剧的形式表现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影片对老村长的刻画,区别于往日里的中规中矩的农民形象,而是颠覆性地“和盘托出”臭美、怕老婆、自私等小毛病。如此设定使得影片更为贴合实际,让观众一秒入戏。人无完人,恰巧就是因为这些零零散散的小问题,才是最为本真的生活,让作品自身丰富饱满,又使得影片更为看点十足,趣味横生。
心结了了,有梦便去追!电影《最后一公里》有趣、温情又满满的正能量,一个噩梦的结束,一段幸福旅程的开始!
穷则思变,他带领村民开荒种茶,改良新品种,建立茶叶合作社,建立茶厂。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官上任遇到老干部的不支持甚至阻挠;穷怕了的村民也未必理解支书的苦心;资金的缺乏让他寝食难安、绞尽脑汁;遇到个别贫困户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颗颗被贫困冰冻的心,让人不寒而栗。为此还受到无赖的诬告,几近发疯。在月色里,他手拿砍柴刀在山顶对着杂草乱舞时的发泄的样子,有些英雄末路的悲哀,就要走上小姑周彤彤的老路,幸好周七公的一个拥抱融化掉了所有的失落与委屈,晓莉的爱情也给了他力量。这样塑造的人物就避免了“高大上”的套路,让人物更真实感人。
文/桃妖不是妖
提到主旋律电影,许多人的印象里,都是刻板、苦情,走进电影院几乎提不起精神。可纵观近几年国内电影的飞速发展,主旋律电影也逐渐走向大制作、商业化,在电影市场迅速攻城略地!《战狼》系列、《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都是商业大片中的经典,硬汉风加上扣人心弦的爱国情怀,让影迷们看得爽翻天。
主旋律电影可以拍成酷燃的动作大片,也同样可以欢脱、搞笑、自在,玩儿一把喜剧艺术。比如11月16日上映的《最后一公里》,李双洪脱贫攻坚、智斗懒汉,这部主旋律电影简直比喜剧还好看!
认真的说,摆脱了以往脱贫干部高大全的形象,《最后一公里》中的李双洪长得憨厚,实则猴精儿,反差萌也是满屏笑点。要知道,男主亮相的第一场戏,就是跪在野地里给乌鸡刨坑烧纸下葬,场面简直不要太好笑。以至于,满村的人都叫他“瓜娃子”、“憨包”,就是傻的意思!李双洪在别人眼中的傻气,看在慧眼识人的书记眼中,却是难得的执着,那股子“带头搞创新,一心求致富”的精神,正是年轻人身上的朝气,也是转变思想、精准扶贫的乡村原动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电影里呈现出来的,却不仅仅是“瓜娃子”当村官的威风,那简直就是一部与懒汉、刁民、富贵叔斗智斗勇的奋斗史。这部影片,没有放大个人的闪光点,而是塑造了珙桐村的人物群像。头脑精明、敢想敢干的李双洪,踏实肯干、科研创新的邵干部,还有性格坚毅、人淡如茶的七叔,泼辣干练的富贵媳妇儿、馋酒的贫困老赖……而最令人捧腹的,当属上窜下跳的老村长富贵儿叔。他是珙桐村的老村长,做事固然勤谨本分,但总有些小农意识,耙耳朵、爱计较,有一套自己的小九九,还爱在背后搞点小动作。这个老村长的形象够颠覆的吧?可人物的性格,却真实、鲜活,特别接地气,简直就是影片里的搞笑担当!
富贵叔和李双洪,一个老派,一个新派。两个人斗智斗勇,最好笑的是村里重新开发茶园,富贵叔专搞破坏还不出钱。可李双洪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响……为了带动全村人的致富热情,李双洪的鬼点子贼多,简直算计的富贵叔心服口服~至于怎么算计的,自己电影里找答案呀!保准谜底揭开的时候,李双洪和邵干部这两个人的小表情互动,笑翻场子!
没有苦哈哈的催泪弹,《最后一公里》用明朗欢快的画风,讲述了珙桐村的致富生意经。15年前的天灾人祸,交织在现实与回忆里,让前路格外崎岖。乡亲们的伤痕之痛,负载着利己主义的原罪,那是思想的桎梏,更是精神的贫瘠!致富之路,在最后一公里的地方,戛然而止、希望破灭。15年后的珙桐村,在新时代新政策新思路的带领下,终于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希望。一次勇敢的挑战,更是一次人心的审判。真正的富有,不仅仅是钱袋子鼓起来,更应该是思想的转变。这条致富之路,布满了崎岖与荆棘,但只要大家万众一心,便没有炸不开的山路,更没有富不起来的乡村!
《最后一公里》这是一部真实而有趣的农村题材电影。整部影片以四川宜宾珙县珙桐村为背景,以喜剧片的形式讲述了年轻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困境与摸索中、带领全村民众一同探索、一同实践脱贫致富的故事。
李双洪(李彦锋饰演)是珙桐村唯一的留守大学生,每天以“科研养殖”为生活目标,是村里有名的“憨瓜”。比如影片开始的一幕,李双洪挖了深坑埋葬为他科研事业牺牲的乌鸡,不仅声泪俱下、而且还焚烧书籍为小动物做陪葬。李双洪对农村科研的执着性格,也必定成就了他一根筋、为了脱贫致富走到底的倔强性格。
以李双洪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村干部,不再是以往印象中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大人物了,他更像是一位邻家男孩,与生活与我们都很贴近,亲切且熟悉。 因为珙桐村处于四川宜宾深山中,难进难出,交通不便。年轻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个个都走出了农村,去城市谋生发展。而李双洪恰恰是全村唯一的异类,他不愿意离开农村,一心一意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开辟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数。他每天会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挑着粪便、挽着裤腿穿梭全村,也会挨家挨户串门聊天、与村中的老人打成一片。
影片中曲折蜿蜒的山路、茂密的森林和神秘的悬棺,令人印象深刻。为了还原拍摄,摄制组专门在宜宾主城区、长江公园、临港码头、李庄古镇、僰人悬棺多地取景拍摄,展现出宜宾秀丽宜人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采。而主角珙桐村正是位于这古老且深邃的深山包围之中,震撼且神秘。也正因为如此,也展现出李双洪带领全村民众脱贫致富的难度。
担任村书记后,李双洪也有过彷徨与无措,当面对村民和其他干部的质疑时,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强有力的信念,他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集体作用,集思广益,带领全村百姓积极探索共同致富的途径。“最后一公里”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是影片的一个重要的症结。多年前,为了打通贯穿山里山外的最后一公里路,村里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悲剧,因为这“最后一公里”,成为了全村人心中的坎,村民们都在刻意回避,而李双洪的任务却是必须带领全体村民勇敢正面的面对。《最后一公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虽然过程曲折坎坷,却充满了正能量,在浮躁的生活中,为人们带来满满的阳光与热情。
《最后一公里》充满了浓郁的“川味儿”,而四川话则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生动而有趣。影片从头至尾都用四川话来演绎,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喜剧风格。像“耙耳朵”这类的四川方言就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众所周知,四川男人是有名的“怕老婆”。
片中,老村干部就是名副其实的“耙耳朵”,平时在村民面前高大权威,而在老婆面前却胆小怕事,经常被揪耳朵、跪搓板,用他的话来形容自己,那就是“耙耳朵也是种美德”。而片中的川妹子们,眉清目秀、肤白貌美,性格却是辣味儿十足,在家中干农户、料理家务,会为脱发的男人头上抹生姜助其生发,而在外做起事来也风风火火,丝毫不犹豫不拖沓,比男人们更加直爽而果敢。
文/崔汀
�6?o�r?H|�
村书记真的太难了,有些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拿着扶贫款什么事也不做,就应该穷困潦倒。总有人为改变家乡穷困面貌付出努力,值得佩服。
5分。剧本欠打磨。
尴尬的是你的id,滑稽的是你的年纪
我被感动到了。有欢笑也有眼泪的一部电影。很正能量
感动人物
尴尬到我真的恨中国电影
有了实际案例支撑,很难不被感动。祝拾师傅的女儿早日康复~
有笑有泪的作品,宜宾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实属难得。前半部分让人开心而轻松,后半部分让人思考。没想到一部主旋律的电影也可以有血有肉,赞!
老干部那个角色塑造得不错,其他人物都扁平化,结局还搞HE,拓展一下可以拍成一部好剧
还是有些真实的部分。人性本恶吧。宜宾话说不来就配音可以吗!太难受了。
能发表?
竟然竟然还不错,拍出了一点穷懒奸猾的刁民真实状态。虽然作为主旋律电影不可避免的最后统统洗白了,但故事说得算圆了。缺点是有几个干部演的太假惺惺了,想暴打一顿让他们好好说话。
学校上的点映,尴尬而不失滑稽
也许这是政治性很强的电影,但是不为一部'胆大心细'的电影。我一直在想男主如何对待那个举报他的人。
有些风景画面还可以入目
我爸他们单位公映看的
热泪盈眶或许是最好的评价吧。
主旋律,真真假假
怕你骄傲
我以为是鼓励大家跑步坚持到底的马拉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