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杜拉斯《情人》的开头。男人对女人的爱,塑造了一种克服衰老表征的美感,惊心动魄。然而,这总归是一种抒情,而非纪录,它虽有偶然的、特质的情感力量,却并不普遍、并不现实。
真正的衰老的现实,在捷克导演杜桑•哈纳克的黑白纪录片《旧世界群像》中更加直白、残酷地表现出来。片中采访那些流落、散居于捷克斯洛伐克僻野的老人们的一段影像,我们剪了下来: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人们的回答是工作、健康、爱、善良、人,更多的回答是不知道。
哈纳克的镜头是零度情感的记录式拍摄,这带来纪录片在“客观性”上的最高完成,让人为乡村老人们的孤苦生活深受震撼,但若纪录片仅追求“客观性”的峰值,悲惨主题的残酷性,就不仅是一个电影的力量,而也是一个电影导演的冷漠与残酷了。
但哈纳克的情感并不冷漠,而是怀有巨大的悲悯。这种悲悯与《情人》中男人对老妇的爱是一致的。
片中给了一个落居荒野的老人大段的陈述空间,让他去描述他从报纸上获得的关于宇航员、月球的各类零星消息并以此拼凑而成的宇宙观,一个流浪汉被家庭抛弃,在荒野里生活于对宇宙的构想之中,对他来说,的确,工作、健康、爱、善良、人,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被遗弃的生命只得残存在幻想世界中。
一个双腿残废的老人,花费几十年的时间,独自建造一座房子,饲养自己的牛羊,如同另一位老人所说,天堂是什么?天堂就是我守的羊不会跑了。
这些遭遗忘的孤独老人们,生活在断绝之中,与壮年时代的断绝、与文明社会的断绝,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存在。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极其懒惰,而历史的真实肌理仅存在于已经活了一百多岁、通晓几种语言的那个老人的日记本中,只有他记录着那些过往岁月中的战事、死亡和生存。
正是哈纳克以极大的悲悯之眼,才关注并记录了这群残喘老人们的生存实景。就像没有爱,那个男人就不会喜欢老妇备受摧残的面容一样。
这部纪录片1972年制作完成即被禁映,因为其过于坦诚、过于阴暗的风格,会让任何当局如坐针毡。这就是悲惨事实摆在面前时,话语权拥有者的被动态度:回避、压制、欺瞒。
叶芝也曾柔情地描述衰老: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哈纳克镜头下的老人们,隐藏在捷克荒野和贫穷、孤独的生活细节里,是一部纪录片杰作,我们自现在开始,也许就要询问自己,生命中,什么是才是最重要的?健康、爱、善良,人,等等。因为,等到我们也如此衰老时,我们也许不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在电驴上看到这部片子,抱着猎奇的心理下下来看。由于没字幕第一遍是跳着看的。我最看不得的东西就是落魄的老人,虽然知道老来孤独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但看到老人们在红尘中踽踽独行,曾经自己的天空已经被下一代所拥有,自己于世无用却还在这天地呼吸,我心里还是堵得慌。
心里老堵着可不行啊,我就到SHOOTER上下了字幕,看第二遍。才发现导演拍老头不是表现他们老无所依的。他在老人们身上探求生活真谛。影片的确始于破败的屋子,随处可见的食腐虫苍蝇,灰暗的色调将老人们头上的皱纹勾勒如鸿沟般,加上配乐的苍凉,老人独唱于无际的天地,泉水叮咚配上狰狞的玩具。气氛此时非常压抑。导演问这些老人们: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却没一个人说出来。人们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一辈子过就过来了----我的心更堵了,看什么不好看这么黑暗的片子,还是去看兰博4吧,爆头分尸家常便饭让人爽快。好不容易坚持下来看到最后,没想到,导演给咱开了个大玩笑。谁说这些人人生没有重要的东西,他们只是没仔细想过罢了,他们歌舞在人生的夕阳之下,他们欢笑在走调的音乐声中。那么为什么还要思考还要深思人生之最重要呢?既然这样的人生还拥有快乐,又为何沉湎在思辨的痛苦之中呢?
由于影片最后让我很畅快,我又看了一遍。每个人的形象是那么鲜活,每个人都让我感动。还是说不上理由的感动,这种感动很玄妙。之后我又看了几次。这部片子居然成为了我调节心情的良药,这是我下载的时候决然不会想到的。
震撼
生存是最大的权力
人民。人民……人民!
摄像机的眼睛温柔又慈悲,在私密的叙述中,每张脸都是一个宇宙。 鱼化石#001
我居然并不强迫的把片看完了。。
老,弱,病,残
杜桑·哈纳克作品,黑白摄影下面部的每一道沟壑都分明可见
静态影像和动态采访;老人们自由的说出自己最后的心声、独白、念想、观念,片头的碟鸣叫、片中老人们的歌声和片尾的婴儿啼哭
很棒
以歌开始,以歌结束。他用镜头对准了惨痛生活下的贫苦人民。战争、贫穷、疾病带给了人以苦难。灰暗而阴冷。而最底层社会的颜色,一直都是这样。
沉重有力,难以令人不动容。
你觉得天堂好吗?那儿的人太多了。
我们依然生活在旧世界。
肯定是闷片,但老人的世界我们似乎都不愿意直面
摄影太好了
伟大的纪录片!沉重的有些喘息困难。当然,任何时代,苦忧悲喜,我们总是与之抗争的一群,任凭血肉模糊,也得笑以相对,这是生活的勇气,与命运本身无关。
這個世界上什麽最重要?生命。生命中最多的是什麽?悲傷。
日暮桑榆生命的顽强、坚忍、孤独、无奈、平实、幸运、困惑、彷徨、挣扎、矛盾、 幻想、疑惑 、脆弱、忍让、虚无、自嘲、淡定、善良、欢乐、痛苦、潦倒、平安。。暮年群像生活、情绪状态的细致描摹、专注刻画,坦率的黑白影像咄咄逼人、震撼人心。天堂~地狱~皆在人间~~
“我为什么要害怕死亡?离开这个世界,却害怕进入一个好的世界?”
3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