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到阜阳六百里》:田园将芜胡不归?
文/白惠元
(原载《读电影之新艺术电影》,2014)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电影海报上的这句话尤其显眼。乍一听,似乎合理;可细细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顺序或许该倒转吧?——“离开家,终究是为了回家”,这样才对,人之常情么。然而,《到阜阳六百里》却从这一处“反常”展开,呈现了透视社会的力度,它聚焦于“情”,却洞察到“情”之悖谬:老乡不太可靠,家也不必回,即使是春节。
没有新鲜的故事,只有新鲜的嘴唇。一年一度的“春运”,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已是不断显影的“中国特色”现象。看看我们的大屏幕吧,有《人在囧途》(2010)这样“公路+喜剧”的类型片,也有《归途列车》(2009)式的社会纪录,当然,在那些拥挤的列车图景背后,始终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前提——过年必须回家,拼死拼活地回,玩儿命地回。在一片喧闹中,《阜阳》的气质格外淡定,仿佛将一盆冷水浇到满地堆积的行李上。它告诉我们:无家可归时,不如不归。
全片第一个镜头是曹俐(秦海璐 饰)疲倦地坐在空空的大巴上,昏昏欲睡。谢琴阿姨(唐群 饰)骑自行车来接她,两人吃力地将行李拖入弄堂深处。两个异乡客,同住一间房,故事由此展开。曹俐在KTV打工,上夜班;谢琴做家政,上白班。于是,二人形成了微妙的时差,用齐秦的话说,即“我的夜晚是你的白天,当我起床时你正入眠。”这里没有相依为命的温情,相反,导演设置了重重界碑。在阴冷潮湿逼仄的小房间内,两位老乡仍要划疆而治,互不惊扰,笔触着实冷静。谢琴与男人偷欢时,曹俐虽然不屑,却要抑制心底的汹涌,理性回避之;曹俐枕边儿的钱丢了,谢琴虽有千万种方法证明清白,却黯然自掏腰包,把钱补上。是膈膜?或是妒恨?乡情如此被切断——最近的距离,最远的心跳,她们都是孤独者。
狗哥是同在KTV打工的阜阳人。年关将至,他与哑巴翻修了一辆废弃公交车,想通过客运赚点儿礼钱,于是请曹俐帮忙联系人,潜在客户锁定在阜阳保姆群。有钱可赚,曹俐何乐不为?然而,这个事件从头到尾都是“非法”的:大巴是报废的,有安全隐患;司机是业余的,有没有驾照都不一定;修理汽车时没钱交费,于是找了个形象彪悍的同伙儿冒充警察,这才把修理工唬住;收钱也没个票据,只是记下了长长的名单。如此一条回家路,充斥着太多不靠谱因素,甚至有些荒诞,然而,大巴却开动了,保姆们都上车了,曹俐也赚到钱了。这荒唐的“互利共赢”究竟为什么会实现呢?
很简单,因为这是春节。毕竟,异乡是没有春节的。
在这个“回家”的故事中,曹俐一直试图置身事外,却无法做到。狗哥讲起村口树下等待自己的父亲,把流浪的女儿讲到落泪。一遍遍地,曹俐被大家质朴的乡情打动,正当观众以为她终将踏上归途时,她却对大巴招了招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与此形成对比的,却是谢琴的故事。她为女儿的上海户口而匆匆改嫁,不料丧夫,因而拿到了救助金。每天辛辛苦苦的劳动,不过是希望自己和女儿能在上海生根落脚。然而,当她发现女儿被富人包养,并且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谢琴留下来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同样荒唐地,她决定挤上曹俐的大巴车:“算我一个,回家。”
细细品味这两条线,我们会发现曹谢二人围绕着“家”形成了有趣的对话关系。归,还是不归,这个决定极其艰难。曹俐的父亲已经去世,人不在了,那家还是“家”吗?离开阜阳这么多年,她的穿衣打扮、语言口音、思维方式等等,可谓从上到下各个细节都已被城市塑造。果真回去了,还能够再次融入吗?谢琴的女儿青春貌美,又有男人愿意为她花钱,她在城市里过得很滋润,此时此刻,倒是母亲的价值观显得保守。谢琴步步为营地自我改造,吊桥上有她的自行车辙,灶台旁有她的指印,她在这城市穿行,留下了太多,可思想上却仍是自食其力的逻辑。漫长岁月,她终于发现自己与故乡的精神联系,这种顿悟是痛苦的,正如她在大巴上啃馒头时夺眶而下的泪水。
《到阜阳六百里》的乡愁是相当深刻的,它形成冷静节制的影片气质。正如金马奖评委会对该片斩获“最佳原著剧本”奖时的评语:“以生活化的内容写尽大城市里异乡客的孤独寂寞,观察入微,体贴细腻。”我想,这或许是受到了本片监制侯孝贤导演的《童年往事》的影响,二者共享着同一种诉求——与时代对话。曹俐的乡愁是错位的,被消解的,甚至从不存在,事实上,她也愁,愁自己没钱,最后,她是在用老乡们的乡愁赚钱,并且赚得心安理得,毫不愧疚。本片最残酷也最精准之处,便是将“愁”与“乡”分割开来。当然,这种现状是与大规模打工潮本身息息相关的。打工者很容易涌入城市,可是户口问题不能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不能解决,于是衣食住行都受到限制,他们只能徘徊于城乡之间,占据一个暧昧的位置。如此下去,正是打工者群体两边不靠、被迫悬浮的结局。
一位阜阳阿姨找曹俐买票,曹俐把她的名字记下来,便收了钱。阿姨想要票据,曹俐说,这就是花钱买个座儿,都是老乡怕什么。阿姨觉得不妥,坚持退了钱。农村社会讲究“人情”,村里人彼此熟识,只要沾了“老乡”的名头,就相当于有了人格担保;城市则重视“契约”,没有票据就可能是坑蒙拐骗,即使是老乡也不可轻信。曹俐虽是为狗哥联络老乡,却也深知没有票据的荒谬之处,于是才有了她面对质疑时的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可见,这个群体早就深陷于现代契约社会的文化伦理之中,她们根本无法归去,这也是问题的核心所在。《阜阳》能够深刻地书写乡愁,甚至超越乡愁,以至“反乡愁”,得益于其摄影机对特定社群的困境揭示:不是不能回,而是不想回。她们真正想买的“座儿”,也许并不在春运列车上,而是在城乡之间,在户口簿里。
说到底,艺术电影的主题就是展现人类困境,这也是现代主义的重要遗产,他们必须追问:是什么令我们如此卑微?又是什么令“常情”扭曲错格?在这个意义上,谢琴反复擦拭的鸟笼成为极好的象喻。她的眼神空洞却又淡定,阳光射入笼内,在缝隙间投入阴影。谢琴仿佛在阴影中看见了自己,这就是谢琴们所处的“位置”——尴尬的灰色地带。鸟笼是如此一个禁闭的空间,笼内笼外似乎视线相通,却又泾渭分明,每当这只鸟想要飞出去时,便总会卡在栏杆的缝隙处动弹不得。如此的困境传达,又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实现了精神对接。
与“鸟笼”意象的空间特征相应,《到阜阳六百里》展现了有特色的镜头语言,因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导演邓勇星将镜头始终锁定在破旧狭小的里弄空间内,天花板、天窗、地板的存在,鲜明地制造着边框对人物的挤压感,而安静的摄影机则旁观着这一切,仿佛“上帝之眼”,有明确的纪录式现实主义诉求。同时,影片中两次出现的遮挡镜头也值得关注。一次发生在谢琴去美发店给女儿送毛衣,镜头由美发店内部打向门口,女儿的身影留在画面上,而谢琴则被建筑物遮挡。相似地,另一次发生在曹俐说服一位阜阳大姐买票时,街道上的站牌把曹俐的身影挡住。两次遮挡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在城市空间中穿梭的异乡客终究会归于“无名”,她们终究会消弥于日新月异的水泥丛林,因为她们的名字飘泊无依,无所附著,她们无法被整合进历史叙述之中,成为冗余。恰恰是在这个角度上,《阜阳》展现了其难能可贵的价值,它聚焦这个挣扎在历史缝隙处的社群,并给予她们发声的机会,这才是直面现实的“纪录精神”。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本来的创作初衷正是拍成一部纪录片。邓勇星坦言:“我其实在上海工作六年多了。2008年,我看到报纸上有个报道,讲一群安徽阿姨要回家过年,但买不到票,就自己拼了一台旧车,凑够人数后开回了安徽。这件事情很小,但给我印象很深。大家都经历过春运,可以想像那样一群人,为了回家而绞尽脑汁的样子。她们离开的背影,在我脑子里久久丢不掉。就决定从这个背影出发,先拍个纪录片,记录这些阿姨平时在上海的生活。她们中有些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一个阿姨就在我们公司里服务,我们天天和她相处,一直追着她和她的同乡人拍摄。”事实上,本片的诸多演员均是非职业的,她们就是普普通通的阜阳保姆。“当我们接触阿姨的时候,发现生命本身都值得我们很平等地去看待,不需要在影像或结构上面去制造这样的对比。好像是说,他们是属于这样的人,有一种这样的生活;我们是那样的人,有一种那样的生活。”在“平等”的主旨之下,导演没有选取陆家嘴一带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刻意制造高低对比,而是十分平静地停留在弄堂深处,并且较多使用长焦镜头,避免打扰到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状态。“如果以阿姨的生活为主,我们就以同一个水平,同一个视线去看待。”
吕新雨曾说:“在中国,纪录精神是一种底层精神。”面对现今的经济链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阜阳与上海之间的六百里路,那不再是“逃离魔都,重返桃花源”的浪漫旅行,而是尚无解决之道的“鸟笼”式困境。作为京九铁路沿线的地级市,安徽阜阳因劳动力输出而闻名,阜阳保姆更是“闻名中的闻名”,而城市化的神秘之处正在于它是一种流动性建构——昔日火车站边懵懂不觉的少女“香雪”(铁凝《哦,香雪》),也许正是今日都市中孜孜不倦的“曹俐”,这种变化是由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因此,它的呈现方式也就更为复杂。
曹俐入住里弄的翌日清晨,《阜阳》以谢琴阿姨为线索,展现了一连串阜阳保姆清晨工作的镜头。这组蒙太奇洗去了压抑苦闷的老调子,转为明亮宁静的风格,她们的肢体动作娴熟有序得就像本地人,令人回味。在当下语境内,这“都会的早晨”不再是30年代左翼电影中的血泪斑斑,阜阳保姆们的“囚笼”也不再简单地指向“阶级”与“剥削”。事实上,底层的表情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些悲情正在渐渐洗去,更多的则是源于无处为家的茫然。既然如此,安于笼内也就成了自愿选择。曹俐背井离乡多年,她与原来的邻居街坊们早已变得陌生,况且,老父亲不在了,家也不在了,那么,离上海六百里的“阜阳”是否也该随着记忆一同被洗刷呢?阜阳还是她的家吗?曹俐终究没有登上归途巴士,而是拿着狗哥的分红,回到了那个阴暗拥挤狭窄的房间。打开窗户透透气吧?对于那个咫尺天涯的“阜阳”,除了继续遗忘,别无他法。她的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已经属于城市,身为异乡客却并不怎么思乡,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漂泊者:无根,也无方向。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我的心呀,你孤独的笼中鸟》中写道:“你被关在狭窄的铁笼中/在那里,你安静一些吧/且莫妄图冲出铁笼/那样你会伤害你自己/鲜血将会流尽/或者你把自己撕碎吧/你会落下致命的创伤。”对于一只习惯了“笼子”的囚鸟来说,它的飞行是否还有意义?是冲出铁笼,还是把自己撕碎?也许二者的代价都太过沉重。
正如本片英文名Return Ticket所指示的:To return, or not to return, that is a question.
2 ) 映照现实的难度
如果望文生义,《到阜阳六百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乡愁。要知道,中国的城市化是如此迅猛,它像一台庞大的、突然冒出的压路机,从许多人身上碾压而过,人们甚至没有时间蹦出乡愁一词,便浸泡在了趋同的麻木生活当中,喘不过气。或者,当人和物一起改变,现实的东方土壤已经不适合出产乡愁,更不会有西方的《尤利西斯》。华语电影里最近一次乡愁的现象,那已经是近三十年前的台湾新电影。
开头归开头,《到阜阳六百里》要说的并不是乡愁。相比把乡愁实物具体化的《金城小子》,再不然是抽象的、指向过去的《钢的琴》,秦海璐饰演的女主人公曹俐,她早已经忘记了家乡的模样,拒绝回家。换句话说,她的身份已经不是传统的进城农民工。她好像适应了钟摆一样的城市生活,但有时候又会跟不上摆幅。曹俐不同于谢琴的女儿,对方一头扎进了城市的物欲洪流当中,她是一种暧昧的身份存在。外表可以跟都市人无异,内心深处却无法接受。她置身城市的浅水区,却又不想上岸回家。
然而,《到阜阳六百里》又在说归家,这种归家愿望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精神信号,它更像中国人传统生活的某种残留,历次清洗破坏都无法消除。比之直面春运的纪录片《归途列车》,《到阜阳六百里》虽有写实主义的指引,然而由于邓勇星的台湾人身份,他始终跟现实和真正的回家路保持距离,空间和镜头都隔开了一层。电影把大量篇幅放在了曹俐、老乡以及谢琴身上,它制造了一个扇形的故事结构,先铺陈展开,然后突然收起。曹俐以外的电影人物,他们都有了某种命运转变,惟独曹俐还留在城中,电影什么都没有多说。
记得那回映后交流,有观众提问,为什么最后突然就没了,将归途上发生的事代之以字幕,是否因为拍摄有难度。导演说不知道,大意是觉得这样没了也挺好。从这处理解分歧可以看出,《到阜阳六百里》好像不追求戏剧性——即便谢琴撞见女儿表现得很戏剧性,但是放在春运这样一个题材,多数内地观众便会觉得:你表现农民工这样一个题材,又是老大难春运,年复一年,不说电视新闻的影像,很多人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记忆素材,那是何等惨烈,每个人却内心决绝。
与之相比,跟电影的配乐一样,《到阜阳六百里》显得太轻描淡写了,它甚至刻意营造出普世价值的人文关怀,类似于“大家都可以很好”。我突然想起朋友评价戴立忍的《不能没有你》,台湾人民太小打小闹了,如果要体验真正的生不如死,来内地一趟便知道了。很显然,《到阜阳六百里》也有相似问题的存在,当电影映照现实,并不是说蜻蜓点水的处理方式不好,毕竟有时候,想要做到点水而不是溺水,那是需要相当程度的功力。可是春运这种宏大主题,一旦电影难以深入,反倒是发表不痛不痒的批评意见,那么,观众心有怀疑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也有说,《到阜阳六百里》是在讲小处,小人物,小故事,它并不需要去制造场面,满足观众的期待。的确,《到阜阳六百里》肯定不能做成《人在囧途》,一边抄袭,一边普及人心向善,电影确实在讲底层,住的破败小屋,连哑巴都放了进来。这还不是弱势群体,那就稀奇了。只是一见到这类特地设置的哑巴角色,包括其依依呀呀的演绎方式,我总会想到台湾电影的一贯通病,包括张作骥《当爱来的时候》,灌满了一股苦情的味道。跟曹俐一样,电影始终没有往深水区走。回想他们改装破大巴一段,电影的调子就定下了,有点不现实,有点嬉戏。这种不现实的评价是因为,我们对现实其实更加熟悉。【北京青年报】
3 )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到阜阳六百里》,这个片子第一次听到是在前两年的金马奖上,得了金马的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编剧里面居然还有秦海璐,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阜阳”这个地名,因为曾经操作过一个地产项目广告就在阜阳,当时就记住了这个片名。
影片讲得是阜阳人秦海璐主演的女主角曹莉,在深圳做服装厂生意失败后,到上海投奔老乡狗哥做起了KTV的清洁女工,寄住在做保姆的同乡阿姨谢琴家。春节前,狗哥弄到一辆破旧的汽车,想翻修后好载客回家,从中赚钱,曹莉负责找乘客,而潜在乘客就是身边一群做家政保姆的老乡阿姨。影片故事很简单,但是每个人物和细节很饱满。特别是秦海璐饰演的曹莉,和与其同住的的阿姨。
阜阳,一个离上海只有六百里的地方。但是对于曹莉来说却是回不去的故乡。
她因为年少未婚生子与家人闹翻,为了逃离家人与父亲的独断而离家千里,后来因为父亲去世,曹莉一直没有回家。
她一人只身去了深圳,后面辗转到了上海,即使到了离家只有六百里的地方,一样也回不去,因为她的家人都已不在,父亲去世,儿子也看不到,也没有归属,家,在她转身那一刻已经回不去了。
秦海璐从《钢的琴》到《到阜阳六百里》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演小人物已入化境,比如她在坐在烧烤摊上喝啤酒一饮而尽的豪爽;当听到父亲生前每年春节前几天,为了等她回家每年守在村口小路,从天亮等到天黑,听到这些话,她只是流泪而没有痛哭,因为多少辛酸和乡愁都是这么无声的咽进肚子里的。
片中最出彩的角色“谢琴”,代表的是许多中国大妈和妈妈的形象,她们坚韧、市侩、为了子女含辛茹苦,没有多少文化却是把生活过成道理的人。她结过两次婚,为了抚养女儿,与一个上海男人结婚又离婚,远离家乡,住在阴暗的小房子里,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各个小区去做定时保洁家政;为了保住自己的拆迁房款与前夫亲属争得头破血流却不依不挠,为的是给女儿争得更多钱,却不愿给女儿诉苦,她说现在子女“你们是不懂老人的心”啊……对于她来说,女儿过的好就是她一生奋斗和生存的理由,
但是在一个下午,当她敲开豪宅社区里的一户家门,要进去做保洁时,却发现开门的是穿着浴袍的女儿,整个人生的信念都崩塌,她再也没有留在这个城市的理由,她选择了坐上回家的汽车,并且再也不回来。
唐群饰演的“谢琴”角色特别到位,你会觉得这就是你身边的保姆大妈或者清洁工阿姨,很难想象之前她都是演富太太富贵人物的,有一幕是她在知道女儿当了小三后伤心搭上回家汽车时,悲伤呆滞的咬着馒头,看着外面大城市的繁华渐行渐远时,空洞的眼神,已经说明了心理信念的崩塌,这个时候只有回家,也行才能装得下这么多年的心酸与飘零。
听说这部电影是导演看到春运的图片后,想到拍这样一部片子,白描式的镜头,饱满的钢琴配乐,安静却不沉重,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讲了这么一个关乎回家却不止是回家的故事。很难想象这部这么接地气的电影,是台湾人拍的,监制是侯孝贤,让这部电影有了一些温暖清净的颜色。
电影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了家”,“回家”永远是牵绊着中国人的话题,前阵子特别火的豆瓣日记有一篇是说“背井离乡,离家千里是为了什么?”,引起了许多人的感触。年轻人是为了追逐更多的自由、梦想,而老人或者父母辈的人,可能是为了后代更好的生活;对于中国来说,很多人即使去大城市,也是移而不入,因为家永远只在自己牵挂的地方。而对许多国人来说,离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家。
【有兴趣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半间书房 微信号:banjianshuwu】
4 ) 谈论回家这个问题时谈些什么
这部电影探讨了“家”对于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的意义,这个探讨是在中国城市化浪潮所带来的农民工潮背景之下进行的。所以它无疑带有深刻的现实烙印,但是否将现实表现得深刻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位台湾导演将自己的镜头指向内地这样大多数时候被忽视的群体,很多内地导演应该觉得羞愧。
在古装片和各种翻拍片当道的今天,像这样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的题材被忽视。理由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阉割,已经无法分清到底是被阉割,还是自我阉割。
最近洛阳性奴案闹得路人皆知,某导演在微博评论此事,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电影素材,但在中国绝对拍不了。(大意如此)或许因为我是“不明真相”群众,不知电影界究竟什么情况,没领教过总局的厉害,但还是被导演这样的话给震惊到。想起一篇写洛阳这档子事儿的雄文说,地窖都是群众自己挖出来的。
回到这部电影,实际上它并没有对现实切入很深。有可能是能力问题,或本意并非如此。据说这部片最开始想讲的只是秦海璐一个人回家的故事,之后才扩展到一群人的回家。但目的还是通过这个故事,探讨家和回家的意义。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这部电影读懂中国和中国的农民工群体,铁定要失望。但如果借此思考一下家的意义,倒是可行。
除了最传统意义的回家团聚之外,不管是小月还是租房给秦海璐的大妈,回家都是寻求庇护。她们都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挣扎过,并都被伤害,于是选择回家,永远离开上海。
但是对秦海璐这样的人而言,没有家人的家已经名存实亡,于是她无家可归。她成为一个彻底的异乡人和漂泊者,不属于任何一个城市,疏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与世俗的幸福隔岸相望。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故事中,她与这部电影的背景并不契合。倒是其他几个要回家的人,更带有现实烙印。
比如包租大妈,嫁个并不喜欢的上海人,在大上海里沉浮,守着女儿能出人头地的念想,最终却丧失了最后一根稻草。不管作为母亲还是一个来自小地方的女人,她都恰到好处了表现了这类人的真实想法和处境。
事实上,在我看来,她是整部电影中最值得回味的人物。
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修辆报废客车载人回家的想法,与《钢的琴》中造一架钢琴的想法一样有富有魅力。只是前者出于爱,后者为了钱。但正是这些疯狂的想法,让生活真正成为生活,也让人有继续过下去的欲望。
5 ) 不能意淫 要干就真干
1.考上了大学,没钱上大学的问题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助学贷款可以足够学费部分,而且怎么办理助学贷款录取通知书里都会有介绍,入校以后的助学金可以解决生活费部分,成绩好的话,奖学金还能让你生活的挺好!恳请各位导演不要臆测人生的困境!做一些最起码的生活调研。
2.安徽被淮河和长江分成了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口音差异很大,阜阳基本就是北方口音了,请不要找京片子甚至是港台腔来演角色身份非常明确的安徽人,实在不行,咱就配音吧!
3.中国的问题从来都是极端复杂的,春运也好,农民工也好,这些现实题材影片一定是有现实关照的,既然如此,就不要简单标签和脸谱化的解决问题,有钱就为富不仁,农民就满腹委屈,越卑贱就越善良,编剧可以没有想象力,但不能没有思考力,不能闭着眼创作,真实可触的,肉眼可看的现实没有这样二元对立!
4.北上广,镁光灯之外的中国,也是中国,才是中国。有空多跑跑田野吧,你会有更多灵感!
6 ) 回家的票
其实英文名比较贴切,中文名也不错,像一首童谣,不过加上海报,让我理解偏了。所以看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上的都是配菜,大餐在后面,大餐会在那破车和那六百里上折腾。当演职人员字幕出来,我才发现原来一直端出来的都是主菜~
先讲讲影后见面会吧,来了演员秦海璐、策划石川和投资人李海(名字不知道对不对)。秦海璐比较理想化,她一直接的片儿也都是这个路数的,有单纯的可爱,听她讲话有点好奇她为什么不自己当导演?是蛮有想法的演员;石川更有阅历一些,更清楚一部电影的运作,对这部电影有不同的想法,也比较绅士,对女士非常尊重;李海很低调,坐在观众席,秦海璐爆料他是北大哲学系的博士,这名头让人觉得是一有钱有又想法的主儿~拍艺术电影不容易,石川说这里面的所有人,拍这个都是为了理想,没有人是完全为了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在MOMA看到此片也非常的感激片后每一个名字。
电影的主线是一群阜阳人回家的故事,核心人物是曹俐和狗子,核心道具是一辆破车。虽说片名是ticket,但是这个票是没有的,是同乡之间的信任和节前车票的紧张造就了片中的交易。
监制是侯孝贤,而且现在看到的这一版也是侯孝贤剪辑的,所以有非常浓厚的侯导风格,就是说和他的一些电影相似,通常电影中的那些高潮和结尾都是没有的,就像是把人生的一个切片搁在放大镜下,在时代背景和特定的人群中,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且为了让一切如日常生活一般稀松平常的缓缓流淌,这部电影减弱了很多戏剧冲突,莎士比亚一般的跌宕起伏和戏剧化在这里是被尽量淡化的,如曹俐钱丢了以后、谢琴看到穿浴袍的女儿以后、回家的人都发现是破车了以后,在有对立的事情要发生的时候,导演都用一种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了,这种方式让你觉得意外又算是基本说得通,而一辆破车回不了家这事,也是通过几行字幕就解决了。我很愿意把这类导演叫做“自然系导演”,我理解为他们是用干预的手法达到平缓时光的目的,是没有高潮和结尾,但是他们是故意的,献给观众的是一段平铺直叙又有丰富细节的故事,你跟着演员走了一趟又平静的走了出来,但是你却不能不去思考他们的生活。
大部分镜头是中景、特写,结尾给了一个破车远去的远景,哲学意味的镜头没有,大部分是生活场景的镜头,基本和小人物主题是吻合的。我最喜欢的是麻绳的那一段,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一度被麻绳整的想流几滴思乡的眼泪,麻绳是很智慧的一个细节,不管它是怎么出现又是被丢在哪里,麻绳是家的象征,是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物品,也许它记录了乡村生活的种种,夕阳下的劳作、父亲的汗水或者男女之间田埂上的媾和,如果能有一个镜头是曹俐手拿着麻绳穿过混凝土的城市街巷,来点哄哄的那种音乐,是不是比现在这个结局好点?呵呵~只是个人陋见。
有一个镜头我觉得不是很够力度,曹俐送走大家后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打开窗户那段,来回踱步很容易误导观众,觉得她非常犹豫不决,然后给观众的期待就是她又跑回去和大家一起回家了,看别的评论,导演是想用打开窗户来掰回这个感觉,但是窗户打开后的那种拍摄有点平淡,并没有传递出太多的东西。把导演拍这场的想法贴过来:“当她推开窗的那一刻,她看到了家,当她承认想家时,人物内心得到了释放,豁然开朗的光,正是我们想表达的人物那一刻的内心,她已经回家了。”导演讲这个的时候很动容,但镜头并没有让观众体会到这种动容。
最后问了石川老师,为什么选择阜阳这个群体,有体现一些这个群体的特征吗?石老师的回答是,因为那些阿姨都是阜阳的,以地名做电影名字一般很少,而且还没有问当地拉赞助,本来也有想《回家六百里》之类的,在人物特征上,有几个人也说了阜阳话。听完以后的感受是,幸亏名字没有改,到阜阳六百里更上口也容易被记住,人物特征方面,我起先是觉得中国虽然大,但是各个地方的人是有小属性的,后来又想,因为演员都是些在上海打工的阜阳阿姨,所以他们在表演时无意识的就把那种属性带出来了,看完以后我第一反应是阜阳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的特性是什么?能有这样的发问,说明他们还是有演出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的。而究竟是哪些属性,估计也很难给一个明确的答复。毕竟阜阳也不算一个大地方,研究的人少。
严肃的讲了好大一段,以两个乐子结尾吧,一个是曹俐卖票的时候一个阿姨说没有票的话她要退钱,结果后来那阿姨又出现在回家的破车旁边;另一个是片中出现的席然和小月,看片尾字幕,那个片场助理名字是席然,而那个演小月的名字后两个字是小月,那现实中席然和小月的故事是什么呢?
哈哈~
都是苦命人啊
对“家”的概念的思考,三年了,终于在电视里盼到了这部电影,三年了,我快要回“家”了!最后的片尾曲一耳朵就让人酥了,差点儿哭了~秦海璐对底层人物的诠释非常好。
能关注现实社会问题这点很好,不过剧本上深度还是有些欠缺,以至于秦海璐的表演总有种力用不到点上的感觉
她在公车上拿出馒头,慢慢吃慢慢哭,对导演说,在这之前一直演劳作,东奔西跑,和人吵架,最后回家了,心落下来了,那就吃点东西吧。所有打工辛酸苦辣全部吃下去。开拍时,机器架好,从包里拿出馒头,咬了一口,眼泪就掉下来。
煽情,略齁。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说民工是并不诗意的流浪者,真是太心酸的句子。钟点工阿姨与背井离乡的命苦女子,带着歉意递上钱那一刻的心照不宣,灯火辉煌里的穷街陋巷,大城市造梦也吞没梦。
《春风沉醉的夜晚》、《到阜阳六百里》、《钢的琴》、《万箭穿心》...烂片成堆的华语电影里每年都能有一两部写实主义佳作。回的是家走的是心,不变的是拷问了几代人的主题:为什么我们总过得如此辛苦?这个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把民众幸福感而不是鸡的屁放在第一?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总关情。
父母在,不能不远游;离家难,回家更加难。
我真不知道这种小电影存在的意义,尽管态度很严肃,编导的功力也就摆在那里了,只打磨剧本的细节是远远不够的,行吧,咱夸人家的优点吧,秦海璐一人演的还不至于让人出戏,偶尔编剧写几句人生大道理挺对,还是多亏了配乐够用力,才免得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优点吗?挺有勇气的。★★☆
8 剧本需要打磨的地方太多,剧本奖不该鼓励这样的半成品。四星全给摄影组和沪上老演员唐群,其他人一星不给。现实题材让台湾导演拍成了小清新。同为“阜阳”女子,东北话、上海话、南京话应有尽有,一张嘴我就出戏得差不多了。
应为太真实,所以太残酷;因为太残酷,所以不敢哭。那些吐槽剧情一地狗血的人真应该去社会最底层体验一下生活,看看到底是剧情狗血,还是你们不敢面对自己国家的拙劣面。
开篇让我想起秦海璐很多年前那部《榴莲飘飘》,不过比之少了冷漠绝望,多了平静和解;内地电影女演员里,秦海璐越来越有自己的味道;唐群凭此片拿金马奖最佳女配也是名副其实;依然是讲“回家”的故事,但总有人此生再也无家可归。
这片儿在Moma放了一年我终于捞着看了~我省人民一向为一线城市家政业贡献良多,尤其大上海,多数都是皖北人。阜阳在省内口碑也不算好。不过这片儿还是戳到我了,还有那虽然不太一样仍旧有些熟悉的乡音。搞的我直到出演职人员表还在掉眼泪。情感原因加一星。上海安徽和北京。sigh>.<
只要能回家就算花高价买一个再艰苦的行程也会忍受,忍受不了的是有家难回,是要回去的地方早已无人等候。为秦海璐点赞,在浮华(腐化)的娱乐圈里还在拍这些这样的电影。
题材是好题材,导演手法不甚满意,母亲发现女儿秘密那场戏和结尾主题曲都是败笔
不痛不痒,但又的确摄制得很认真,让人不好意思说啥。
以为会是部公路电影,结果汽车刚刚上路就结束了。秦海璐的安静表演简直可以写进教科书了,这个关于漂泊和回家的故事与08年的那部《一年到头》有相同的意境,只是本片片尾曲《回家》不及后者的《蓝莲花》具有冲击力,当年是泪如泉涌,今天只是有点小湿。太具冷静的纪录片写实风格根本不像是部台湾电影。
moma这个地方文艺归文艺,看电影还真是没什么人说话。不过可惜坐我后面的哥们得了一腿癌,一直控制不住的抖动,屡劝不听,死不悔改。愿他早日联系到专科医院和病床,能治则治,不治则切。祝福吧。
三星半。金马最佳剧本的评选标准略低了吧,这剧情稍显浮夸,对话极其直白,演员不知专业与否,表演太舞台效果了点。音乐和摄像不错。好吧,秦海璐的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