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是一部相当‘干净’的影片——看不到多少血迹,但战争就是战争,影片真切地传达着死亡迫近的压力。战争不是浪漫故事的背景,不是制造爱人相遇机会的契机,不是一场冒险,而是你必须面对,甚至无法别过头去不看的处境。没有任何浪漫可言,有的只是黑色幽默。死亡很近,草率得令人难以接受,一声枪响就结束了。高加索依然那么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冷峻耸立,满是岩砾的高加索的山。可是,当观众接连不断地目睹暴行之后,大自然的美只能让人稍做喘息。多数时候,它无动于衷沉默无言的美能让人痛觉存在的荒谬。”
2004年9月3日的俄罗斯北奥斯梯共和国一家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突遇惨剧,一千多个小孩子经历了一场噩梦,结果死了好几百人,多为天真无辜的孩子。据说又与车臣的黑寡妇有关,而指使者又是些什么人呢,他们采取毫无人性的手段,企图达到他们政治目标,显然很残忍。
看过几部反映车臣那个地方的电影,其中一部是《高加索俘虏》(又译《大山的囚徒》),另一部是《车臣老兵》。给你印象深的是根据托尔斯泰短篇小说改编的《高加索俘虏》。两部片子同由一个男演员参与演出。你想俄罗斯还是有正直有良知的电影人,他们在《高加索俘虏》里给我们再现了一些真实可信的东西,诸如一些仇恨的种子是怎样萌芽的,当然还有微妙的爱意被扼杀在萌芽中。
片子拍得很美,感受到高加索当然包括车臣一带,那种美是建立在巍峨的山川、冷峻的岩石上的。那里的美,如雄鹰盘桓在高岭之上的碧蓝天空,还有那里真正善良的人民。那个一心想救出俄罗斯大兵的车臣女孩,她长着一双略带羞涩又漂亮的眼睛,总是让你想起人性中善良和光彩的部分。
有时候仇恨是人为的历史沉积的结果,有独裁者和不当制度诸原因,而前人种下苦果,只能由他们的子孙去痛苦的承担这些罪过。所以,消灭彼此仇恨比消灭敌人更难。人,有时就是难得去为对方想想。所谓换位思考,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比想象的要难,一旦仇恨的火焰燃烧,谁还能让它熄灭呢。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都要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和包容。《小鞋子》曾在美国创下可观的票房,而这样一部伊朗小成本影片,为何能激起美国人的感动。因为《小鞋子》里小兄妹所表达的感情,在美国那里也有,小兄妹所遭受的痛苦与快乐,在美国孩子那里也有,所有苦难都是与人民有关。而电影《天堂的颜色》、《万籁俱寂》,则让人感受到盲人命运的共有艰辛和坚韧,这无疑是人性中最为华美的乐章。很佩服伊朗电影人的努力,他们让世人更多的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伊朗,他们总是能在那种环境下,创作出撼人心魄的作品。
《万籁俱寂》的导演莫森•马克马巴夫,则给我们呈现出伊朗式的“命运交响曲”,虽然他们用的是锅碗瓢盆,伴随着可爱动人的小女孩的翩翩起舞,齐整的打击乐节奏,渐渐升华为整个伊朗人民的“命运交响曲”。莫森•马克马巴夫,是公认的伊朗电影大师,相信他的《坎大哈》和《骑单车的人》,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把关注的目光同时投向多苦多难的阿富汗人。可喜的是他的小女儿也传承了他的艺术细胞和道德良知,拍出了《苹果》等电影。
库尔德人哥巴第导演的《醉马时刻》,则让我们感受一个边缘民族的悲痛和苦难,有谁真正关心和理解过他们的人民,他们为了生存,忍受了怎样的苦难和不幸。
《小巴舒》的导演巴林•沙比,则让你理解到伊朗各民族之间的包容,一个被战火摧毁了家园的小孩子,从两伊边境坐车误闯到伊土边境,一位善良的女人收留了小巴舒,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却因为人性中所饱含的美好,而建立了信任和真挚的情感。
你敬仰的电影大师阿巴斯拍出那么具有哲学意味的如《樱桃的滋味》等电影,虽然缓慢的节奏,冗长的对白,让人不免有点窒息,但他对故事结构的精确把握和巧妙建构,仍是别人难以逾越的高峰,而由他编剧并由他的学生潘希纳导演的《白气球》,则被你认为是伊朗电影中难得的悠悠细腻之作。
电影是多元的艺术,较年轻的马基德,则深谙人性的同一性,他结合伊朗和西方电影元素,拍出如《继父》、《巴伦》、《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等感人影片,他并不是为了迎合西方人,而是要拍出好看的电影,让西方人愿意走进电影院,去了解一个真实的伊朗。这才有了《小鞋子》、《天堂的颜色》,在美国引起轰动的原因。
每当看到伊朗电影,想起伊朗电影,你总是为伊朗的电影而触动,那是对比之下无法释怀的东西。一部好的电影所具有的力量,比一颗核弹,来得更为及时、合理和更有爆发力,也更能激发内心的震撼力和彼此的关怀。
只有傻瓜整天想着刺刀见红,那只能是为他们的子孙制造更多的不幸和灾难。因而生产出的电影,并不只是一个工业品,则更多的呈现出多元文明和人性的阐释,由此可以说,好的电影附属了人类的灵魂、真诚和关注、预言之种种诗性的表达。
2004、10、7
原文附图:
http://shawxx.spaces.live.com/blog/cns!C75C78C8E80335DE!3030.entry左边儿这孩子竟然是影片大导演的儿子,而且就是east - west里的sasha。
这部电影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好像太轻描淡写不够过瘾,可是又差不多就该如此否则我怕不愿承受。
我脑海中一直闪过那个残酷的video,车臣人割下俄罗斯士兵的头,让我永远后悔没有抵制住好奇心。
影片中每每“不合时宜”地响起斯拉夫女人的告别,那么雄壮而熟悉的旋律配着相对陌生的战争环境和幽默的讲述,轻描淡写得让我嫉妒。
oleg就不能演个好结局的?每次不是死了就是落单……
电影拍摄于1996年,讲的是一个俄罗斯小军官和一个新兵在高加索被俘,战友都在交战中死了。俘虏他们的abdul只是想用俄罗斯士兵和俄军交换他被关在监狱里的儿子,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当地人都仇视俄罗斯人,不满abdul把他们留在这儿这么久。abdul丧妻,和小女儿、哑巴大女婿hasan一起住。如果不是小女儿将给两个战俘听,根本想不到hasan是谁,还以为是管家之类的。abdul的大女儿跟别人跑了,hasan找到并杀了她,被关进西伯利亚的监狱,因为是话痨,被割下了舌头。
之前看的电影介绍起了意外作用,介绍说得其实挺俗套的,什么俘虏和俘虏他们的人的女儿渐生情愫之类的,但是现实……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而且好就好在这儿。abdul的小女儿依我看年龄不过15岁上下,她说明年就要嫁人了,他们那儿结婚早。她有一双很大的眼睛,几乎还是小孩儿的轮廓,但是挺有主意,而且表现出一种和年龄不符的冷漠——可以这么说吗?似乎不太合适,并不是那种漠不关心或者习以为常,只是一种对所生活的环境非常接受的态度,但实际上她非常善良跟可爱。突然觉得像更成熟的千寻。
当她和新兵说我们不能结婚(这似乎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友善的承诺:之前小女儿和伙伴儿做游戏,大概是娶新娘之类的,当时没人愿意取她,因为她的嫁妆是两个大兵- -,新兵就说以后我娶你)时,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是敌人,俄罗斯人和高加索人是敌人,她清楚得很,可是这话从她口中说出并不觉得悲哀,相反在死亡威胁下这个承诺很幽默。
俄军一开始不相信abdul俘虏了他们的人,所以没用他儿子来交换而是用士兵假扮,结果被识破。abdul令两个俘虏给家里写信,让家人去找俄军指挥官。oleg的角色比较搞笑,他演的小军官一亮相就是个酒鬼形象- -,他对新兵也挺恶劣的,不过心眼儿并不坏。新兵没有杀过人,胆儿又小,老被oleg嘲笑。新兵的妈妈接到信后果然去了高加索,孤儿oleg的信却是写给一个15年前就死了的女厨师,反正这家伙就喜欢酒和女的,玩世不恭的样子……
等待妈妈的日子里,俩人逃跑了一次,还杀了看守他们并且追上他们的hasan和一个拿枪的牧羊人,结果被捉了回去。自此二人便分开了,高加索人问谁杀了牧羊人,oleg勇于承认,被带走时留下一个挥了下手的背影,后来被割断了喉咙。新兵被抓回abdul家,夜晚的时候oleg的游魂儿出现和他告别,问他愿不愿意同去,他说还是算了吧……
结果abdul村子里一个人弄出了乱子,他的大儿子、二儿子都死了,小儿子给俄军做事儿等于成了叛徒,他跑去打死了儿子,监狱里的高加索人趁乱逃跑,abdul的儿子逃跑时被打死了。一下子,世界都安静了,新兵的妈妈看到这一切,心知儿子回不来了,指挥官也只能安慰她会让高加索人付出代价。沉默的abdul本来就瘦削的脸好像一下子陷了进去,他带着儿子的尸体回家。
这边厢小女儿很冷静地告诉新兵,我哥哥死了,你只能活一晚了。新兵求小女儿放了他,还说会娶她。于是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那幕我们不能结婚,她是那么严肃,她什么都明白,我不为她悲哀,不由得佩服;可是一转眼,她就去父亲房间翻脚镣的钥匙,放新兵出来前说了句,答应我别再杀人了,就好像说家长嘱咐孩子不要吃太多糖免得蛀牙一样坚定而容易,她是那么认真,她真是都明白,我喜欢这种清醒的旁观者。
这是abdul拿着枪来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他把新兵撵到老远的山上,小女儿跟了一段儿,在半路坐下来望着他们上山。新兵曾问她为何眼里充满忧伤,她说如果十天后你妈妈不来,我爸爸就要杀了你们。这时,她眼里又有相似的忧伤,但是依然沉静,始终看不出她情绪的波动。在山上,abdul命令新兵往前走别回头,同时端起了枪。新兵背对着枪口颤抖,枪声响了,oleg的游魂儿出来说回头看看啊。新兵颤抖着扭过头,却见abdul蹒跚地往回走。我想从他的颧骨在儿子死后突然塌陷开始,沉默就战胜了复仇的欲望,他没必要做无意义的事儿。
画外音,幸存下来的新兵时常会梦到这些他爱的和再也见不到的人,我想前者显然是指abdul的小女儿,oleg或许是二者之间?除了被俘前的短暂交战和逃跑这两处比较紧张,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舒缓的叙述,以至有时嫌沉闷,有点儿像布谷鸟和星星敢死队那种用一种旁观的角度和轻松的方式讲述战争故事。整体感觉就是你不会热烈拥抱它,因为它太冷静;但是也不会嫌厌它,因为它很幽默。
结尾,俄国人的飞机来了,新兵在旷野里呼喊无力,Abdul走远消失在山中不见踪影。死去的Oleg不断地回来,又浮现起村里人的面容,“常梦见那些他爱的却再也见不到的人”……还是太喜欢小谢尔盖腼腆的温柔。
双主角。体现了个体在战争面前,反不反战的无助感,能否活下来完全随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多数人被少数人决定命运,荒谬的悲剧不断重演。 8.2/537 短评129条 %84/14/2。【IMDb7.5/4500 北美票房79万美元,全球票房91.28万美元】
电影也许相比起现实总是更加童话,也会更加温柔,有时候怀有这些幻梦从来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能激励一个人更好地前进。日久生情总是必然,可是无论是虚幻还是真实的牢笼,都无法真正困住一颗想自由的心,那种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足以抵抗一切现实的黑暗。在这片广袤萧条的荒地上,我就如同一只蚂蚁般苟活着,又像是浮云一般完全不知归处,也许唯有生活才能给我真正的审判和答案了。
战争与个体!
轻描淡写的叙述,有很多留白,但不妨碍酝酿伤感。车臣农民的形象比较丰满甚至有点可爱,如果当初没看过割头视频的话大概我就觉得他们是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一群爱憎分明饱受压迫的老实人了,然后就觉得俄军特别傻逼。当然世界还是比较复杂的,描述不了。
此片虽然节奏有点缓慢,但大体还是配得上4分的。节奏缓慢嘛,文艺片有半数不就这个调调。此片虽然冷门,我一看到“高加索”三个字便很上头。老爹看世界的方式是靠飞机,而我是靠电影。此片也不负所望,高加索的风光、战争、风俗徐徐展开。此所描述的对象是车臣,严格来说不算国家。严格地说,这片大陆板块对撞挤压出的巨大褶皱——高加索有着三个国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者完全是不同语系(不仅是是语族)不同宗教。分别是高加索语系、东正教;印欧语系、基督教之亚美尼亚正教(基督早期流派,亚美尼亚是第一个立基督为国教的国家);阿尔泰语系、伊斯兰教。
俄罗斯版《鬼子来了》,电影用大量空镜展现高加索地区的自然之美,反衬出车臣战争的荒谬。喜欢电影最后的长镜头:飞机被拉得很近,从上方几乎占据整个银幕,让人感到威势的压迫;士兵在下方,小小的人影,然后飞机从他头上掠过,对他的呼喊和动作毫无反应,越飞越远,最后只剩下他孤零零地立在田野,这一刻个体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的渺小无力感被瞬间放大。
本是个应该出彩的故事,又有着极佳的背景,但导演拍片的节奏有些问题,未将故事讲述好,有些偏散乱,将精彩的故事,讲述得如此的平淡无奇。
小谢尔盖·波德洛夫检查的时候好好看诶,怎么把自己儿子拍出农民脸,有个导演爸爸自己原本应该也能当好导演的,好喜欢他啊,这次跟缅希科夫一起搭戏~其实并没有很美国,节奏和人物间的情感处理还是很舒服的,后半部分好难过啊。最后我以为飞机是去炸村庄的,但不管是不是也没拍出来
写实的原生态电影,两个民族的悲哀,互相不信任就是悲剧的开始。
一望无际的壮阔山境,两个种族之间的仇恨,加上出色的演技,柔扬悦耳的配乐……构成了这部触动人心的佳作;跟残酷血腥的Chistilishche相比,是另一种治愈性的极端。
通常他们会把敌人的尸体拿去喂豺,但我会把你埋了。
俄国鬼子来了。没人有时间修表,这个世界怎么了?
我缅——不老传奇。电影举重若轻留白充分后劲十足。既有俄军的愚蠢无能,也有高加索山区秀美风光,普通人能和谐相处甚至说跨文化谈情说爱,但是作为文化主体和社会分子则要相互攻击屠杀,绝对是当年的神作,现在谁再拍这种现代世界原住民冲突的电影普京还不直接给你撕拉撕拉的啦。
寫劇情簡介的人真有功底
生死 文化 战争 婚姻 都是如此轻描淡写
一声叹息。女孩是善良的。男孩也是。可是,谁也救不了谁。
讨厌结尾, 竟然把丫的给放了, 还以为不是割头就是割小JJ的,
俄罗斯版的“鬼子来了”……不,“毛子来了”。结尾升华主题,也很好哭。希望俄罗斯和北高加索的昨天,不会成为中国和XXX的明天。
爱情、战争与人性。偏远,荒凉的山坡、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配乐。真实自然的演技、有点冷幽默、没有以往战争题材的那种沉重和压迫感,以独特的视觉讽刺战争的荒谬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我想我在梦中见到他们,所有我爱过,但不会再见到我的人。他们也不会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