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爱是恒久忍耐 婚姻是旗鼓相当
因为徐静蕾,所以专门找出她以前的一些电影下下来慢慢品味,隔三差五空闲的时候看.幸好她出道没几年,出演的片子有限而且风格又比较统一,虽说拖拖拉拉耗费了尽半个多月夜晚的时间,但还算不错----在我眼里老徐不管作为演员还是导演都是很有些才气的。
《我爱你》的小说前身《过把瘾就死》在上学的时候读过,当时也不知道受谁传染超级喜爱王朔,上课的时候把借来的书偷偷放在书斗里瞄着看,提心吊胆却能一目十行翻着飞快。那个年龄属于刚刚有点儿感觉却又羞于示人的青涩阶段,文字里跳跃关于爱情的意味好似是明白的,可婚姻中的剑拔弩张却令人对结局有些迷茫的恐慌。后来看了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电视剧版本,突然感觉泄了气似的好失望,虽然当时这部连续剧炒得很红,但我总有一种王朔被导演演员忽悠了的感觉。
电影版的《我爱你》也不见得就完全切合我心念所想的,只是转眼已然嫁为人妇,只是此刻的心情和境况,因为徐静蕾,所以片子看得比较仔细:发现徐静蕾无理取闹吵架的时候也很执着;发现佟大为发胖后上镜缺失了锐敏却变得家常狭隘;发现住房拥挤朝夕相伴也会成为婚姻杀手;发现恋爱时的天长地久新婚时的肌肤之亲都抵不过平淡日子里的焦虑自私......
他们通片里无休止的争吵 莫明却带有些故意的伤害 不成理由的理由 筋疲力竭的对视终于将搭建立起来的围城毁灭成为废墟。
可是废墟的结尾呢,虽然分手必然成为定局,但小桔的精神恍惚和王毅的旧情未了暧昧的令人有更多期待。离婚后怀孕,记得书里好像不是这样收尾的,但这样的结尾反而更加真实细腻,只有对感情执着敏感而细密的女子才会将生命中的爱情用孩子来延续,因为爱是她唯一的信仰。
看来,只有结过婚的男女才会发现爱情和婚姻其实是两回事,虽然当初我们都曾经如此勇敢无畏地把自己送入婚姻围城中,但平淡的生活与感情的淡泊消磨打击着我们甜蜜的幸福。圣经里说爱是恒久的忍耐,但我看来婚姻其实是一场旗鼓相当却又无法避免的对抗,唇枪舌剑 呕气冷脸不是目的,我只是不能让你对我视而不见,只是必须要让你知道,我的这个人,我的态度,我对你的依恋,我是以怎样的方式来爱着你。
2 ) 你爱我吗?
你爱我吗?
那还用说?
真的,那我是你从小到大都想要的那个人吗?
你说呢?
我不知道所以才问你呢。
嗯,嗯,我是你从小到大都想要的那个人吗?
当然是啊。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和你好啊。
那我也是。
是什么?
是——
说出来。
是我从小到大都想要的那个人。
真的?
咱们结婚吧。
看这个电影都是在电视里看的~
不过还算完整
哭了很多遍
莫名其妙就被那个小女人感动了~
那个耍性子倔强的小妇人
她一闹腾
我眼泪就刷刷掉
台词记不准了~
好像是说了一句
"离婚也行,给我三年.三年后,我就放你走."
我在心里抽自己嘴巴
大家都说感情是两个人的
说两个人互相相爱才能在一起
可是分手呢?
是不是也应该是两个人都不爱了才分手?
可是应该没有那么巧的事情
总是一个人先撤了
另一个人就伤了
谁说的
爱情象拔河
另一方松手了
一方就摔倒了~
感情路上
缺少了那个人的陪伴是否瞬间就空落了很多~
徐静蕾的眼泪真切而厚重的砸在我心里
咸涩的让人难受
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和我一起在哭
我知道她是想起了我爸
他们就象片中的男女主角
一直吵一直吵
吵来吵去就变成了背景音乐
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妈妈也是
就是心酸
谁都抗不住
爱过的
就逃不过这个电影
逃不过那些细碎无聊的却激烈的争吵
3 ) 我们都是巨蟹座----杜梅是巨蟹座的
杜梅又跑到我家来哭诉,又跟她老公吵架了。
她那场恋爱谈得可是惊天地泣鬼神。有个叫王朔的人把她跟她老公吵架的事写成一本小说叫《过把瘾就死》,居然一炮而红了。后来有人找她拍电视剧,把死字去掉了叫《过把瘾》。再后来又有人找她拍电影,名字更俗,干脆叫《我爱你》,还把她的名字也改了,叫杜菊,老让我想起《秋菊打官司》,也许名字带菊的人都喜欢撒泼。
我说她那个名儿怎么就离不开花花草草呢,现在的她看上去就像一朵被雨淋湿了的花,我家都快发大水了,她还精神着哩,水龙头还花花的开着。她那泪腺还不能称之为水龙头,就像街上自来水管爆了似的,往外喷水,整个一个泪人。她头发也是湿的,手上也尽是抹的鼻涕混合水,衣服湿了,裤子湿了,连鞋子也湿了,好像全身的器官都会哭似的,而且是那么全力以赴不顾死活地去哭。那架式,别说长城可以哭倒,美国的双子星大厦根本不用拉登拿飞机去炸,雇她去一哭准塌了。
“你说他怎么能这样,大半夜的我跑出去了,外头多冷啊,他居然自已在家里睡着了,根本不管我的死活。”这次好像是她的一个好姐妹来给他们新婚贺禧,他老公跟她打了个招呼,说了两句话,等人走了,她就吵了个不可开交,还大半夜的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老公还追出来找她,结果她自个儿藏得太好了,没给找着,就只好回去了。等她冻坏了溜回家发现她老公因为太疲倦而睡着了,就气冲冲的跑到我这儿,赖着不肯走了。
我看着她哭笑不得“那不是你的姐妹吗?他跟人打招呼,说几句话还不是给你面子。”
“什么呀,他们以前可是有过眉来眼去的,还准备谈对象呢。”
“那不是你介绍的吗?”
他的老公是她以前男朋友的哥们,邂逅在她以前的男朋友意外身亡后的某一天。然后她准备把跟她同住的女孩子介绍给他做女朋友,介绍着介绍着她自己居然变成新娘了。她最擅长的就是把所有的事情揉在一起,揉成一团乱麻,让谁也理不清个头绪来。
见过杜梅的男人说她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说她站在阴处时脸上的线条很柔和,一旦太阳照到她脸就有一种刀出鞘的感觉。
她跟她老公结婚前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他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但他从领结婚证就开始吵,从她老公的那句“今后就不算通奸了”开始吵。当天就谈到了离婚。
后来我居然找不到不让他们俩吵架的理由了。没称赞她的新造型要吵,没叠被子要吵,不知道晚餐吃什么要吵,叫她去看电影她不想去要吵,她老公听收音机没跟她说话要吵,跟人家老婆比谁的老公体贴没比赢要吵,每次都要把问题上升到爱不爱的高度,每次都要谈到离婚。有一回拿刀抹脖子,还有一回要点火殉情。
终于,他说不爱了,终于离婚了。
她又来我家了,但是没哭,只是说“我爱他,我很怕他离开我。我闹,只是想让他哄哄我。原来,原来我不是他一直想要的那个人。”
之后过了很久她都没有来过我家。
她的老公,应该是前夫,有一次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恍惚看到路灯下她的身影,觉得她像一只螃蟹一样,张牙舞爪挥动着蟹钳只为保护自己。他从此也无法爱上别人。
后来,我听说她怀孕了。
4 ) 告诉Ta,我爱你~
认识老徐是大概初中或高中的一个暑假,一部叫做《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视剧,那时候和老徐演对手戏的是后来迎娶王菲的李亚鹏。那时候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大概情窦初开,认为爱情当中必然有一方是“好人”,另一方是“坏人”。当时的老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中的好人,而李亚鹏,则是我这种爱情观中很明显的坏人。不勇敢、没有责任心、轻浮,我当时就想,即便做不成老徐这种好人,也不会做李亚鹏这种坏人。这种观念一直保持了很久。
几年之后,无意中又看了老徐的另一部电影《我爱你》,这部片子里,和老徐演对手戏的人变成了当初初出茅庐,后来大红大紫的,长着一张婴儿肥的脸蛋的佟大为。片子很老,大概大家都应该看过。其实我当时没看懂这部片子是说什么。说爱情?里面怎么没有“好人”和“坏人”呢?可又好像是谁都是“好人”,又好像谁都是“坏人”。我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这部电影本身不真实?还是爱情不真实?或者二者兼有?我开始迷惑,迷惑很多年。
后来,慢慢的长大。看着身边的人分分合合,喧嚣吵闹,总能够想起这部片子里的一个或者几个镜头,日子长了,也渐渐的麻木了。其实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你伤害我,我伤害你,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好像不闹出点声音的爱情就够伟大,不够悲壮,不够轰轰烈烈。吵架打架上吊吃药割自己砍别人什么的,十八般武艺真是样样俱全。最后呢,爱情还在,可人呢?大多死在了折腾的路上。闹不动了,或者懒得闹了。这样的爱情也没有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非要折腾。我也不知道折腾到最后两个人究竟能得到什么。大概这种折腾已经成了仪式,成了爱情流程的重要里程碑。别人折腾我也折腾,或者我不知道为什么折腾只是觉得大概需要折腾。有折腾着就结婚了的,有折腾散的,有折腾的成了仇人的。反正折腾着折腾着,谁也不知道最初是为什么要折腾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折腾本身。
其实,我挺无奈。看着《我爱你》里面两口子最后动刀动枪烧房子,我就觉得,和最初他们蚊帐里面偷情打滚甜言蜜语怎么这也联系不到一起。人还是那两个人,可为什么事过境迁,就非得你死我活,互相伤害。这究竟图的是什么?
认识一对夫妻,三十岁出头,十九岁时谈恋爱,三十岁结婚。到结婚的时候,两家人已经熟的不得了了。男方的妈妈和媳妇开玩笑“娃娃是个好娃娃,就是工龄有点长”,这句话被当成笑话,在以后大家都饭局中经常提起。每当讲起两个人的故事,我都很自然的会心的笑。两个人谈十一年恋爱,最终能够有一个结果,这样的事情太过理想,可遇不可求,着实让人羡慕。每每去他们家吃饭,两个人你做饭来我洗碗,和和美美,默契十足,我就在想,看来这不折腾的爱情也挺好的。平静安详,冷暖自知,幸福在二人的每一次眼神相交中流动,浓情蜜意,连身边的人都被感染,变得柔和了起来。
还认识一对情侣,大学相恋四年,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男的开始还哄着让着,后来日子久了也憋不住火,大干了两次。每次吵完以后,男的都跑来找我,我每次都得陪着他喝酒,听他和讲故事,故事每次都是大同小异,无非鸡毛蒜皮的小事,事情有多小,大概就和小学时,同桌两个因为胳膊越过“三八线”吵架一样。没错,就是这么小的事情。然后就开始吵架,然后痛翻革命家史,一二三四五,八百年前的事情也被提起,翻来覆去的折腾。苦了我,掏酒钱不说,还得做免费听众,还不能光听,偶尔还得作出质疑、同情、愤慨的表情配合故事的发展。乃至后来一听说他们打架我就关手机逃路。你想,我一外人都受不了,他们两个能熬多久。终于在他们圆房后的第五个年头,分手了。分手的时候两个人都依依不舍,却有不约而同等如释重负。我问他们,什么感觉?回答,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后来,他们分别在两个地方工作,我和他们的联系有一搭没一搭的,断断续续的听说他们又各自有了恋人。又再一次分手。然后再接再厉,继续寻找。寻寻觅觅这么多年,都一直没有很好的归宿。其实我清楚,他们是互相爱着对方的。从他们看对方的眼神就能看出来。分手以后,他们也一直记挂着对方,再谈恋爱,总会拿新人去何旧人比,比来比去,觉得新人不如旧人。只好放弃。而且那几年的折腾,估计他们伤了元气,对谈恋爱这件事情彻底失去了希望。觉得付出大于收获,觉得谈恋爱就像蜕变,觉得自己终究可能脱不了这层皮。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前段时间,见到第一对夫妻。依旧恩爱,生活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从他们相依相偎的甜蜜劲来看,在他们眼里这些都不算什么,羡慕死了。后一对呢,据说,一次同学聚会,两人见面,喝了不少酒,说了不少话,流了不少泪,那个晚上两个人都没有回家,几年过去了,生活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才是值得珍惜的,什么才是需要用一生去守护的。几天前收到男孩的电话,说他要结婚了,和那个女孩。我问他,你不怕再像以前一样折腾吗?她说,不怕,孙子才怕,我爱她,离不开她,让她折腾我总强过让思念折腾我,让生活折腾我。我无语,心说早干嘛去了。难道非要知道苦之后,才去弥补之前的错?如果老天不给你这个机会,你要拿什么去弥补呢?
其实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会在造人的时候,同时帮你造你个伴侣。然后在天上面带笑容,默默地看着这两个人互相寻找对方。然后在两个人找到对方之后,上帝又会在两个人之间设置不高不低的障碍,考验两个人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对方的心,还是只是找到对方的人。有些人很遗憾的放弃了这个考验,在余生中不断的忏悔和哭泣,却又没有办法再来一次,或许上帝会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但是第二次终究不是第一次,感觉和品质又差很远了。当然,也有一些人,顺利地通过了考验,等待着他们的就只剩下幸福了。
我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人,但是我啰嗦的写下这么多东西之后,大概我是想做第二种人的。其实我明白,但是我无法把我明白的和别人分享。有的时候,有的事情,的确是无法仅仅通过文字或者语言来交流的,而我尽可能的将我想的一个一个片段揉成一个相对整体的文字,希望可以将心情和人分享。然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说清楚。其实,我仅仅是做了一个方向,表达一种态度,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有机会的时候珍惜身边的人,去宽容,去理解,去善待对方。然后告诉对方,我爱你。
5 ) 一个掉进记忆中的音,一句说不出口的话。
我爱你。
在我还有勇气的时候,让我先把它说出来。因为我怕到了最后,连张嘴都不敢。
原来,就是这首歌。
这首王菲的《我爱你》(
http://www.1ting.com/player/c1/player_316226.html),
——来自张亚东新专辑《潜流》的首曲。
它让我眼前瞬间晕眩。
那些画面都回来了……
徐静蕾骑着自行车,在二环路上迷离地行进——这个画面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佟大为从汽车里看到她,她摔倒,他们把她送回家。
六年了,看过这部电影后的六年,我始终还是没有理解,为什么结果会是那样,这不免有点太过仓促。
《过把瘾就死》充斥着我的童年,或许这也是我心态过于早熟的原因之一。早熟并不是好事,它让我不那么“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人往往都能够过分地乐观。
《我爱你》也是一样。
命运总是多变,一声闷响就可以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王学兵死了,于是徐静蕾和佟大为暧昧,恋爱,结婚。
同样的对话,只不过换了表述的对象,就是两个结果。
那些缠在佟大为身上的绳子;
那把握在徐静蕾手里的菜刀;
那些回荡在筒子楼里跌宕起伏的吵架声……
其实是因为太过缺乏安全感,才会如此的歇斯底里。
可是安全感是谁给的呢?
谁都给不了。
除了自己。
电影里有太多的疑惑,那时的我根本无法辨别。
如今,我却也是因为这一首歌才明白——原来如此。
“
多简单 爱情 像就做完的梦 清楚 模糊
多简单 像第一次问你爱不爱 你说 爱 爱
多美丽 回答 它轻轻的掠过 不愿落下
这一些热的烈的情 和苍白的浮冰
多 无影
啊... 散 散落
那些忽而现又有时隐而不见的飞
啊... 散落...
那些抓也抓不住的才是真的
多简单 爱情
它轻轻的掠过 不愿落下
这一些热的烈的情 都无影
啊 多 透明
啊...散 散落
那些忽而现又有时隐而不见的飞
啊...散落
那些忽而亮转而模糊 隐隐约约飘落
啊... 散 散落
那些忽而现又有时隐而不见的坠
啊... 散落
那些抓也抓不住的才是真的
”
原来,爱情啊,不是徐静蕾那样想尽一切办法就能抓住的,也不是佟大为用逃避和躲开就能平抚的。
爱情,不过就是一句话。
就是这句在交换肉体时候想说但说不出的话;
就是这句在失去彼此的时候再说也没有用处的话;
就是这句不知该如何运用身体里的勇气换得一切结果的话。
我爱你,那什么是爱呢?
我爱你,那你呢?
二环路上的灯依旧发送着晦柔的光,我在失眠的夜里从床上爬起来,只想在情人节说出一句——
我爱你。
6 ) 我只记得那只曲子,那首歌
淡若游丝,可有可无
两人争吵,上嘴皮磕下嘴皮
重复的话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那曲子从你来我往中出现
开始升腾
吉他声,貌似
于是再也听不到人语,听不到妄言
这是我对我爱你的最深印象
至今半夜醒来,也时常想起
其实想说,一句我爱你,真的如此难么
爱情是一门课,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徐静蕾扮演的小桔真是挺多中国女孩的代表,不懂事也不精明,很幼稚很不独立。来到国外,越来越喜欢这边女孩和男朋友的相处方式,即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多了份朋友没有的默契。佟大为将角色表现的很到位,不能说不爱,只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便不那么珍惜吧。
吵架的最高级境界。吵完了你以为感情会更好?可能、或许、maybe……
相爱非要折腾么 不折腾就不能体现出两人之间的感情么 一定得每天吵吵架打打架才成么 非得相互伤害成这个样子才能好好体会到真爱么
本来是冲着徐偶像的露点镜头去的,没想到越看内心越嘈杂
特别喜欢电视剧《过把瘾》,瘦瘦的王志文走路的轻飘劲儿特别像北京男人给外地人的感觉,老那么扬吧。 没想到电影版也很好看,特别喜欢徐静蕾拿刀威胁佟大为那段儿,要是我以后的那位不说我爱你,我也这么干。
饰演贾玲的潘娟 2009年因为在北京家中不小心滑了一跤,撞碎身旁玻璃鱼缸后,导致颈部大动脉被割破,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悼念一记。。多加一星。。。。
常常对你说我爱你的就真的爱你吗?太容易说出口的爱并不一定是真爱,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爱才是真爱。
吵了闹了歇斯底里了绝望了还是那句因为我爱你。
和宿舍同学一起看的。虽然是一帮大老爷们但是看的也还是挺揪心的。虽然影片主演爱的时候不来电,但是表演吵架的时候还是挺入戏的。影片显得有些过度用力,但比较单一的镜头又没有把吵架的剧情拍的充满张力。不过,总体来说还行,能让你津津有味的看下去。
希望尽快度过这个阶段,进入那永恒的索然无味。
桥段看上去就像是8年前的破梗 但是看到现在这主演们一个个物是人非 还挺合衬这电影想讲的那么些东西 破梗也变得有些韵味了
翻拍的有点不伦不类的,两人的CP感也很一般。
现实中确实有像他们一样的人,很真实
男女在亲密后女生开始不停地询问男生有多爱她。“我是你从小到大都想要的那个人吗?”“你说呢”“我不知道才问你呢”“那我是你从小到大都想要的那个人吗?”“当然是啦,要不我怎么会和你好啊?”“那我也是”
在爱情中,会幻化出另一个自我,别怕,宝贝,我只是更深的爱着你,怕失去你。
一个为爱痴狂的女人遇见一个不太懂女人的男人,结果就是悲剧
这是我看得最累最燥的一部电影。。。。。通篇神经质的吵架。。我只是原则性的看完电影~婚姻要不要那么恶俗哦。精神要不要那么分裂!!老徐演得是极好。但,哎,原著中,人为什么对爱情那么绝望呢?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就不去体会呢。制造麻烦,愣是是把它当成了代名词!!
伴随着鸭脖子和小番茄的午夜电影儿,老鱼认为我王朔小说中毒太深,老幻想自己就是内女主角。。。。。现在为什么没这么朴素的爱情电影了呢??
嘿 还真喜欢“这沙发是我买的 这沙发是我搬回来的!!”
这他妈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