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后老北京,爱极了这部电影,尤其看到了南河沿大街,太熟悉了。
喜欢马小倩的尖果京腔,喜欢那时候单纯又时髦的思想碰撞,相比于现在的虚伪好色又盲从,那个时候的人显然酷多了。
跟一些影片一样,只是呈献给某个时代的人,记忆过代了,认同感与代入感消失,可能一个时代,就过去了。
趁着“我”还在,找些“同类”,挺好。
开头还挺有意思的,后面有点虎头蛇尾,反映的问题挺有趣,市场经济大潮下改变大家对于工作和家庭的认识,全民创业下海热情不减。前20分钟都挺搞笑,尤其是开头1分钟那几个镜头代入感非常强。手枪打火机点烟,女性声音出现质询交代故事背景,上下铺的分居的情况。后面情节有点无力,两个亮点吧,一个晚会唱歌的戏有点魔幻现实主义色彩,90年代的广告呈现真的是有趣啊,二是买鞋垫的路人真美,有脚气却不好意思治,有点意思。女主泼辣仗义性感,蔡明感觉一直在演小品不是演电影。
语言幽默隽永 不乏黄色。情节支离破碎。 我怀疑编剧里头有梁左 王朔 或者冯小刚。北影厂在九十年代出了一系列这样的喜剧。
年轻的马晓晴是除宋丹丹以外唯一我欣赏的女演员,高于巩俐吕丽萍徐帆。
24岁的大白脸在家里领导看来过于老气,我却觉得是范儿正的体现。与顽主里的刘美萍,编辑部里头的小保姆,完全是千人千面,真的天生演员的料子。
葛优一如既往的是顽主语气。和侯耀华的老文化流氓加男小三在一起,简直是李东宝重遇余得利。虽有火花,但感觉审美疲劳了。
美丽干练的出租车司机小凤和安于现状的小号手大明是一对结婚两年多的小夫妻,柴米油盐酱醋茶,种种生活现状让他们的情感出现了问题。小凤嫌弃大明不求上进,大明则一心想要孩子却不能如愿。耐不住老婆的催促逼迫,两人总算来到民政局,谁知调解的过程中却与另一对 夫妇大打出手。结果婚没离成,灰溜溜地走了出来。大明三番五次表达忠诚与爱意,可是无法挽回美人心。在分居冷战期间,民间医生刘易守和单纯热情的小歌星英相继进入二人的生活,使得他们的感情泛起无限的波澜。 改革开放下的红男绿女,歌词品尝着爱情的甜蜜和苦涩…
跟片名有点格格不入,其实就是现实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跟我老婆有时候在生活中有时候也会因小事也会闹离婚,但是真正的生活中谁也离不开谁,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影片中葛优演的小人物,没有他在冯小刚的电影里面那么有意思!我觉得冯小刚和葛优才是黄金搭档,就像香港电影里面的周星驰和吴孟达。
1.幕后最大功臣 丈母娘 丈母娘即便拿了别人好处,也初心不改,这准女婿给她印象之深,不可测之。丈母娘是王牌
2.神助攻 邻居 关键时候,中立邻居好感度问题,小了说,救你一命,大了说,那不还得帮你反法西斯呀 邻居是民心
3.完美情人。你看上的是专注的人,专注就不能和别人在一起,否则怎么叫忠诚。你没看走眼,只是得换一个人。这就是她知难而退的原因。情人是死士
4.信念的力量。 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留不住。 信念是大老二,有了它才有那么一点底气叫牌
挺有意思的,90年代初帝都文艺青年和积极创业的大飒蜜的故事,原本以为挺简单的,没想到一波多折,好多个小故事组成,还层层嵌套起来。有些剧情上的生涩和不顺畅,也被这帮“熟人”的生动表演抹去了尴尬,还是反映了一些时代面貌的。有些话说得也赶趟,台词写得有意思,轻松一笑的同时是试图去思考去表达的。结局也算是没有做得非常刻意,虽然努力圆满但是还算自然有趣的。看这个导演早年很多这种都市情感题材的片子,可以多找来看看了。
CCTV6
还是那时候好,真敢捅词啊
还不错,24岁的马晓晴美得嫩出水,熟女蔡明土味性感得爆炸,葛优基本坐怀不乱,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城里的小市民喜剧是非常可口的,用现在话说就是接地气讲人话,不论是陈强、陈佩斯父子的“二子”系列,还是王朔、葛优、梁天、夏钢、冯小刚、陈国星等各路人的京味、痞味系列,底板上都是蓝天清澈、鸽哨回旋,小胡同大马路,街坊邻里市井烟火气息,大家有说有笑,客服小困难,大难关,这部也好看。都荒废了,一个时代回不去了,看京味还得看老片儿。
编剧真够2
侯爷 叫小凤儿名字时巨 邪恶!~
3.5星。喜欢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北京的感觉。女主相貌身材气质俱佳,声音也甜美。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和葛优闹离婚的老婆被盘子割破了手指,葛优二话不说就帮她吸血止住;而葛优的女友烫了手指,他连看都不去看,要她用水冲冲就好。爱一个人是会把她放在心尖上的。
随便看到的,结果一下就看进去了,意外惊喜,所以打4星!语言非常生动,朔味挺足,剧情也一波多折,挺有趣的。几个演员也都很有魅力。办离婚的工作人员大姐,问的问题也够直白的!蔡明老师演一个性感美女。反正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也许这部电影在当时也就是正常水平,但是让人看得很高兴,很有趣。所谓剧情片,这样就挺好!
马晓晴说台词真的好“听”,那时候的电影还能随意讲荤段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RbI8tB0pds
20061005 銅鑼灣尚書房尋得
张北京在九十年代,可以看到那时候的北京风貌,背景音乐有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法国电子曲Bella vita,还有一首抒情歌曲脚气灵之歌
有头发的葛优,貌美如花的马晓晴,娇声粘人的蔡明,怎么看都像本色演出的侯耀华。那些年,离婚还需要街道证明,办事处大妈手握各家是非八卦,虚假广告开始泛滥,一套北京合院才值十几万,一副鞋垫治百病的骗局雏形,一窝蜂下海从商的盲目。时髦又有活力,敞亮又土里土气,高速变化中的北京。1992年的电影,镜头里的风土人情,透着当年的社会万象。荤段子意外的多,葛大爷开起车来也不含糊。看着他和蔡明在戏中扮演纠结不清的暧昧情侣,对话肉麻又痴缠。听着蔡明嗲声嗲气的撒娇,怎能想得到,二十几年后他们在台上会以母子互称了呢。
我竟然也笑了好多次。我这笑点是有多低啊。
当年总跟离婚合同弄混,比较有意思
可以称为时代剧么?
葛优和马晓晴演的着实的好 以“离婚”这一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焦点 讲述了一对夫妇因对生活现状不满而离婚的故事 展示了他们在离婚过程中的矛盾 彷徨 犹豫不定的心态 进而对彼此真正价值的重新理解及重新认识 整部影片侧重于主人公们的喜剧性的经历和冲突 鲜明地透视出当今社会对离婚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
葛优的CP就得是马晓晴、徐帆、刘蓓。舒淇这种就太胡闹了。
马晓晴就是大陆张曼玉。更有女人的骄傲和俏皮。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哪怕离婚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