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远离战争,远离纷乱的乌托邦,假想的世界,这里只有纯真与美好。像是吹着夏天的空调时第一口冰甜的西瓜。
浪花翻滚的海边,伴随着孩子爽朗的笑声,风声夹杂着音乐声,欢快而又活泼。大人以为把小孩锁在屋子里,她就真的出不来了,她不知道,屋子除了门还有窗户……
女孩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望远镜,镜头里的世界让她着迷,那么近又那么远。故事,就从这个望远镜开始了。女孩在教堂外捡到了一把小提琴,提琴的主人叫尧允诺。
那时候上学,大家都为了考试而烦恼,一有关于答案的风吹草动,大家都一窝蜂地跟上去看个究竟。只是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卖答案的说法,好像大家都不在乎钱,可能是不懂有了钱可以干什么吧。
因为一把琴,他们相识了,也因为这把琴,他们闹了别扭。少年的关系总是这样时好时坏,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几天不说话,故意赌气,也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破涕而笑,这就是小时候。
课间,我们总爱冲出教室,或者跳牛皮筋或者扔沙包,没有一个人闲着,然而课间总是很短暂,当上课的铃声响起,一个个垂头丧气,又不得不冲进教室。
作为学霸的尧允诺,他是一个乖小孩,一板一眼的,自从认识了方忆琳,从此生活多了很多不一样的色彩。我想允诺骨子里本身就带着不羁的性格,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让他展现。
“人生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比如说,在雨中跑步。”
小时候重承诺,一句小小的玩笑,也要去实践,然而长大后,那一张张虚伪的脸,那一句句伪善的话,让人看不懂,想不明白了。怎么人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变了,那这样的长大还有什么意义呢?
咖啡厅的老板娘,应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吧,那么美好,只是影片没有给我们叙述,留给我们美好的遐想空间。曾有一段美好的感情和她相伴,然而现实种种使得他们不得不分离。
欢快的音乐,晃动而又不断切换的镜头,所有的美好汇聚在一起,他们嬉闹玩耍,他们大声欢笑。油菜地、小树林、旋转木马,都是孩子的天堂。
且不去思考为什么学生会有一辆汽车,本身这部电影细细思考就有很多矛盾与瑕疵,想多了这电影就没多大价值了,就像网上有网友说这电影有反动思想……唉,到底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呀!
当男孩和女孩走得很近的时候,其他的学生便会起哄,而身为男女主角的他们又开始局促,傻乎乎的。于是,无话不说的他们,又渐渐疏远。
方忆琳离家出走,允诺带她来到“诺亚方舟”,他们一起改造小船,于是有了方公馆,飘逸的轻纱,可爱的小狗,哗哗的海浪声……望远镜里的轮船,满载啦忆琳的梦想,总有一天,她也会乘着大船去她向往的欧洲。
校医院的医生没有检查出病情就给了允诺一针,真有点草菅人命之意味。可能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吧,人人都有些麻木,唯有孩童保持着纯真的本性。那个时代的大人,认为音乐只是弄着玩玩,成不了大事,以至于没有多少人来支持孩子的音乐梦想。会拉小提琴的爸爸,不允许儿子拉小提琴,多么可笑的现实。
钱小魏,居然是一只猫,它又懂什么吗?也许只有孩子才相信猫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吧。一只傲慢的猫,一段疯狂的追逐……终于他们找到了唐远骥,只是那个唐远骥死了,和一个女人一起死去了。这个唐远骥还活着,他的身体活着,灵魂早已远去。
“人生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她走了,他没有后悔。
离别虽然就在眼前,他们并没有多大察觉。唯有到了最后一刻,才开始伤感。混乱的码头,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来到,有的即将离开。方忆琳一个人,拎着行李,风吹走了她手上的纸,她着急地狂奔,这是她与少年时代的唯一联系了。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唐远骥拿着伟大制琴师Stradvari的小提琴演奏了一段曲子。 方忆琳:哎,我听出来了,你是不是在怀念一个人啊? 唐远骥:这首曲子是唐先生为一个女孩子作的。 尧永诺:那她是谁啊? 唐远骥:唐先生跟她第一次见面,是在她婚礼的彩排会上,他们都深深地被对方所吸引住了,当时唐先生在意大利,只是一个普通的提琴师,而她却来自一个名门望族。更烦恼的是,一个星期以后,她就要成为别人的太太了。 方忆琳:诶?他们可以私奔的呀。 唐远骥:没错,他们约好了婚礼前的一个晚上走。 方忆琳:太棒了! 唐远骥:那天晚上,唐先生等了很久,很久。 尧永诺:她没来啊? 唐远骥:有,最后她来了,可是她只是跟唐先生说再见,并送给他这把小提琴。唐先生很伤心,可是他没有放弃,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最出色的小提琴家,我要等着她,等到她丈夫过世以后,我们就可以再重聚了,到那一天,他们两个就离开意大利到青岛去了,搬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每天为她演奏心爱的乐曲。 尧永诺:要是他比她的丈夫先离开呢? 方忆琳:那他不是白等了吗? 唐远骥:人生中总有些事情,你是觉得最重要的,这是他对自己的一个承诺,也算是给自己的交待。 尧永诺:我相信,唐先生一定可以等到她的。 唐远骥:她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没有后悔,这就是人生。
青岛美得像一个易散的梦。
已看完,喜欢大簇大簇的白百合,爬进鱼篓里的猫,男孩好看的学校制服,以及被画的乱七八糟仍然自信昂头走过男孩的那张倔强的脸。姑娘吹起口哨和着小提琴声真少年情怀。
青岛美得像一个沉睡多年的梦,足以让我在阳光下安然睡去。如果我还能在雾霭中勇敢的奔跑,去往未知的前方,那么又何妨去承受天各一方,后会无期的宿命?
“人生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做 比如说 在雨中跑步 明白吗?”“因为我喜欢啊 拉琴又不是为了向什么人交代”“可是你拉得这么好 又没有人知道”“我自己知道就行了”“还有我呀”
年代背景很离奇,简直像抽离那个时代的乌托邦,但还是喜欢那点小青春
我想去流浪
很早之前看的青春电影(算是),记得结尾部分的配乐很好听,女主笑起来很可爱~看到有人因为翟天临学术造假问题给这部电影打低分,电影是电影,能不能区分开来,这种浪费创作者心血的行为太不理智了。麻烦看过电影然后不带偏见地来评价。
青岛往事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0918204/
这部是看过青春片里最自然的 毫不矫揉造作。姑娘机灵调皮又讲礼貌 讲话大方毫不依赖女孩子的资本 懂得表达自己 也会欣赏他人,是个少年时代最令人喜欢的样子。一切青春里要有的浪漫元素 音乐 自行车 绿色的草坪 二手摊子上的老爷爷 花和一艘旧船。
租界地的中国人生活蛮不错的嘛,海报很漂亮,电影怀旧,还有能拍成这样的孩童题材的电影对中国来说已经算好的了,毕竟是港人导的片子,港片的痕迹不太适宜移到青岛去
感觉挺不一样的 他们少年时的思想都好大气 这么小离家出走还是去欧洲 青岛口音有的
虽然剧情经不起推敲,但是童真的感觉仍是我迷恋的理由。同理论证《melody》为什么是我的最爱就懂了,对这类纯纯的爱恋无法抗拒。还有就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校服那么好看,现在的校服没有发扬光大反而土得要死!
啤酒与小嫚儿
口齿不清纯纯的爱。。画面好棒
给少年情怀,给青岛,给浪漫和被记忆的永恒。
五星。给少年情怀,给美好的音乐和青岛。
感觉再看真人版本侧耳倾听,穿越啊。而且孩子的演技真是太僵硬了啊!奔向那蓝色的大海,奔向那晴朗的天空,一切一晃就过去~~ 最后说一句 青岛真是美
我的天如果不是翟天临最近的事我还找不到这个电影,很小很小的时候在CCTV6看过这个电影,一个人女孩子剪头发的镜头,一个是男孩子拉小提琴的镜头,我找了好多年
说实话两个主角的演技实在是有够烂,剧情生硬。只是说这种情怀,还有美好的风景冲淡了一点这些硬伤。
女孩:如果今天是世界末日,你想对我说什么?男孩: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