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两个苦瓜,两枝红杏
因为是松本润的粉丝.所以,关注这片子.
但又因为是他的粉丝,这片子,却只当成松润剪辑反复蹦着看了几遍.
接着找了书看.本子不错.拍得很美,虽说有点慢长,自然从容的演技弥补了单调的情节.是部好片.HI镜头超有看头.光盘因总读取某处,已经有三个洼陷的暗坑儿,记着哟,三处.
上班站着挤公车时如果忽然想起这片子,
只闪过松本润和喜美子水中交欢时共咬那个留汁儿的水蜜桃,还有妄想穿透玻璃砸死那俩儿偷欢的浪里白条的西红柿,哦还有那个替西红柿完成使命的红色保龄球.结局,倒和这几个圆球差不多算圆满.透找到老婆,史诗离开了围城,耕二能开始不在浅层里活着,喜美子终于安全的出了一次GUI.
透和诗,被瞳和准一演成了两个苦瓜,一老一嫩.
无论何时,他们俩都苦着脸,恋爱过程干巴巴的,但结局不错,呵呵,受小时候看国剧的影响,结尾能在一起过日子的,就是喜剧.虽说是男女主角,但感觉有点装文艺,没表达出小说里写的细节所达到的感觉.
耕二和喜美子,天生就是红杏,一先攻后守,一个先守后攻.
耕二一个萝卜N个坑,喜美子,精力富裕,老公乏味,是再不找个外遇,恐怕收费的那个老头,都能给她拐来了.两人,初识停车场,随着那句人妻真美的松润色迷迷的旁白,两人开始对火,女红杏撒娇求着倒车,男红杏突然修长的抖手腕,漂亮的弹回车钥匙,要本混混儿干事是有回扣的,两人一推二就,走进了东京塔下放纵的阴影里,找不到北了.分分合合,欲欲求求,捆在一起活得忘人忘我.
偶是想说说,演技,润和寺岛忍,真不错,两个配角,上乘的发挥.
二人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PS.寺岛忍演过老谋子的千里走单骑.
一会儿嚼着胶皮糖,带着银指环,歪带棒球帽,,只用眼角扫女人,一会儿捏瘪啤酒罐,歪七扭八滴强闯美子家,门口热吻情人,二十出头的松本润把一边想全身而退,一边被情欲占领的耕二 ,演得象和他联体般,
掌控自如.,诠释得很好.当片尾他直呆呆,用片子开始以来从没有过的认真,看喜美子的演出,追到街口站在那里看着喜美子离去的神情和气场,很影响看的人。那该是最喜欢看的片段了吧。加上西班牙响指舞,可评为经典片段.证明,人虽然是动物,但有感情,而且感情里面有正经的人的爱,那爱也能叫人正经一回.
说到这,偶最后想提到原作里的一句话:很有点惊愕的真理,妻子有外遇的人可以防微杜渐一下.
年龄不是爱情的距离 耕二喜欢大龄女人是有理由的,并不是因为大龄女人的身体有什么特别,或者是因为她们无需为钱烦恼,也不是因为和她们一起走在路上会引人注目,更不是因为她们不会严肃地追问将来会怎样,而是因为一个极为单纯的理由:大龄女人更加天真。
呵呵,头一次在这写东西,天真的等着大家来说对这片子共鸣.这片子不错,片尾的歌,听起来曲调很稳,比这片子里出现过的家庭要稳.
2 ) To be, or not to be
又是熟女与少男的组合。想起萨冈的小说《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年轻貌美而富有的少年西蒙在雨中等待比他大十多岁的宝珥从店铺出来,雨淋湿他的外套,两人相视无言。西蒙瞥到街边招贴筒上的演奏会广告,痴痴地问:“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宝珥却苍白而美丽地叫他走,她不能爱他。
亦舒对此冷静地注释:恋爱过后又怎么办?结婚?嫁一个小若干岁数的丈夫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婚后开门七件事跟着而来,神仙眷属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变得伧俗起来。最可怕的是养儿育女,孩子一出生,那小小的身躯,响亮的哭声,能把最洒脱的男女打回平凡的原形,这便是恋爱的后果。
恋爱过后的婚姻所带来的问题,不是熟女与少男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走入围城的男女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熟女与少男的问题是,是纵身于激情,还是止步于未燃?是选择瞬间燃烧后化为灰烬,还是选择一步一步走入黑暗沉寂的所在?
他们在最美的一刻相遇,他沉迷于她的成熟之美,她借他的激情暂时忘却寂寞。但是这最美的时刻同时又是最短暂的,因为她是夏天那朵最后的深色玫瑰,眼看要凋零了,花瓣中开出深黄的花蕊,越发显得彷徨无依,令人伤感而叹息。
诗史的老公对小透说,比你大20岁的女人,你能跟她缠绵到几时?当你30岁,她就已经50岁了。这倒是一句大实话。他们只有现在,没有将来。
小透的母亲对诗史说,你独占了我儿子最宝贵的三年。但这三年何尝不是诗史最后最好的三年呢!这之后,可能就只剩下难以挽回的失去。
诗史最后对小透说,我已经没有可以下车的车站了,所以就算你明天变心,我依然爱你。 虽然双方都是有勇气的付出,付出后,也都有变心的权利,但对诗史来说,只要跨出这一步,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她完全明白,却仍然选择最后的盛放,即使这意味着永恒的放逐。真是孤注一掷!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可以尽其唯美之能事。生活中的男女可能没有这么美,但其热烈奔放程度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点也不诧异的是,纵使有那么多前车之鉴,仍有那么多扑火之蛾。而且古老的情节被历代所传诵,经久不衰。这真印证了一句话,人性是不能被抑制的。
另外需要特别提一笔的是,诗史是由有日本最美丽主妇之称的黑木瞳扮演,这样具有致命诱惑力的女人多少年才出一个,不动心真不是人了。如果不去想象两人以后怎样过日子,也不去理会不伦的因素,这电影拍得真是美丽。
3 ) 完美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小的时候,我去了附近的车站,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当电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没有见过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所以,不想让自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能到这个车站去吗?……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我喜欢黑木瞳的表演。絮絮的台词,由她的优雅深情来演绎,说尽了寂寞主妇心底里无尽的幽怨。
不知道现在的导演都怎么了,想讲述的是爱,是美好,是一切令人心仪的主题,可是偏偏要用非正常的关系来诠释。刚看完《断背山》,感慨于一个未完成的梦,现在又看过了《东京铁塔》,感动于一份执着的爱情,只可惜,前者是关于同性恋的,后者是关于女主人与少男情人的偷欢,所以,我只好撇开这影片中令人争议的社会关系,努力将主题从中抽取出来。
剧情中,透对清水说:我们会在一起; 耕二则对喜美子说:我们注定会分开。于是两段同样是有夫之妇与美少男的感情终究发生了不同的结局。再看这唯美、深色调的画面,每一个人物都带着淡淡忧伤的眼神,夹杂着内心里徘徊、焦急、埋怨、愤懑、曲折的思想斗争……其实,如果将其拍成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也许影片应该结束在喜美子驾车撞了耕二的跑车后,转身黯然的表情;可是这偏偏不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在导演的刻意升华之下,最终描写的是清水与透在巴黎的浪漫重逢,一个喜爱艺术的中年女人和她那有音乐家气质的少男情人的终成眷属。
那么然后呢?然后就如清水的丈夫所说的那样,一个20岁的男子和一个40岁的女人从此生活在一起,再然后男子40岁的时候,女人已经是60岁的老太婆了。如果我们能百分百的相信,那个时候他们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那么影片最后升华的主题便是真正美好的。可是如果不能呢?是不是应该冷静一些,留几分美丽的遗憾也好,悲伤的怨念也罢,将故事结束在那见证了一切的东京铁塔前面呢?
影片的原名叫《在冷静和热情之间》,我认为,这与导演最后设计的巴黎重逢结局充满了矛盾。
也许我是一个电影悲观主义者吧。但是,无法拿捏的准未来的爱情,与其在影片最后构造一个完美的结局,倒不如去反映现实的不如意,演绎一个或潇洒或唯美的分离,留一个淡淡的念想在每个人的心里。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面莉香的离去,留下的那份遗憾永远挂念着人心,于是故事的美丽永远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这才是美的电影,现实的人生。就像片中喜美子跳的弗拉明戈,摇摆、转圈、踏步、抬头看前方,富有张力的舞蹈,热诚,却充满悲凉。
4 ) 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小的时候,我去了附近的车站,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当电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没有见过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所以,不想让自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能到这个车站去吗?……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这样的爱情也不是在短暂的时光里度过了就完了,如果真需要一个结局,你又希望是怎样的呢?
20岁的年龄差距在这里不算是什么?有什么能阻止那甜腻的爱情来袭。尤其是面对俊美的男子。
吉田的妈妈还是眷恋着耕二,以至于吉田也想和耕二做一次爱,体会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爱,但是始终她是体会不了的。
完全忘我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忘记了丈夫的存在,忘记了孩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这样超越世俗的眼光的爱,超越了家庭、婚姻、伦理、道德,超越了一切正常的做法。也许这样的爱更无私吧。
但这样的爱情真的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为了不过乏味的生活而越轨,触礁,我不认为这样的爱情有好的结局。
结尾的设计令我出乎意料。
我没想到原来爱情的力量真的可以大到改变如此之大。
但是我相信爱情的力量。
我也愿意像他们一样用力地爱。即使越用力越会失去。
5 ) 放逐的最深处
假如一个女人不再年轻了,心里还有隐隐的痛,无处说,那么应该考虑去跳弗拉门戈舞。有一个弗拉门戈的术语“duende”,它主宰了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沟通,即便是在表达快乐的情绪,演唱者也能传达深沈的情绪,令人动容。西班牙诗人Garcia Loca说,duende只能发现于“放逐的最深处,灵魂里最后一个鲜血四溅的房间”。
我没想到在这个婚外情的电影里,弗拉门戈竟然会出现得如此惊心动魄,如此悲凉。生老病死的哲学命题太抽象,情爱却具体到了体肤和心,再去领会什么叫做“放逐的最深处”竟是可行了。
有很多迟迟没有结婚的女人,在犹疑、或在否定爱情。另一种女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忙碌完婚姻,还有大把的岁月用来犹疑、或否定爱情。丈夫和家如同万无一失的港湾,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却不是完整的自己。其实爱情只能是用来认识自己的。别无他用。甚至无法让人幸福。甚至根本没什么奇迹,乍一看,都是说了一百遍的老式故事——过着平淡生活的太太爱上了年轻男子。
江国香织写出《东京塔》来,社会就震动了。日本社会说完了正常的恋爱,又说完了援交,现在,由一个中年女人挑起事端,说起了女人和少男的性和爱。太多的全职太太都那么美,又那么闲。同样,20岁的大学男生一样美,一样闲。爱情滋生的元素都有了,却偏偏落进了不伦的陷阱。
黑木瞳一如既往的优雅深情,且善于沉默。她不止一次出演幸福少妇,且被婚姻外的感情所诱惑。电视剧《好想谈恋爱》里面,黑木瞳是矜持的、怀旧的、甚至有点俏皮的。但《东京塔》里,她演的诗史却是那么辛苦地掩饰和21岁美男子阿透的恋情,几乎显得放肆。
而透,这个有着音乐家气质的美少年,将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都用来等待有夫之妇,他在黄昏中等待电话响起的时候,CD里播放爱人最爱听的马拉第九首,穿她喜欢的衣服,却一次也不可以主动去找她。“这感觉不像是恋爱,而是失去。”他这样说着,随时作好永远不再约会的准备。因为对方的爱是收敛的,他就更要释放。所以这份感情绵延不绝,看过了雪花,下一次见面却已是樱花飘飞。都说“等待”是情人要遵守的爱情规则,但被等待的那个人也是在苦苦的等待之中啊!
诗史和透都在极度忍耐中拥有了爱情,但这样痴迷的事情是掩藏不住的。当透的母亲、也就是诗史的好友终于将香槟洒在她身上脸上,她没有任何反抗。她和太多女人一样,因为不善于叛逆,而总在摇摆之中。
另一对恋人也许不够唯美,主妇喜美并不漂亮,琐屑地生活着。与她交往的男孩耕二君曾有名言说:和年纪大一点的女子交往有两个好处,一是懂得温柔,二是经济状况良好。但偏偏,是这样一个主妇被点燃了。
弗拉门戈舞是20岁女孩子跳不出来的美。人生需要悲和愤才会有力量,要明白了安定和老去的矛盾、孤独和憧憬的矛盾,才会跳得出感人肺腑的弗拉门戈。正如耕二君看到分手后的喜美竟然变成舞台上明艳动人、声势强大的舞者,才终于被震撼了。年轻男子放肆不羁的爱让年近40岁的女人突然找到了自己热情的出口,最终,年轻男人也无法再忍受幼稚无聊的拍拖游戏。他第一次茫然而确定地知道,自己爱的女人是“天真而热情的”。
恋情的开始是盲目的游戏,结局却是人人发现了新的自己——这恐怕就是爱情的定义了,并不是保证抵达幸福的途径。从某种角度来说,虽然透和诗史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总觉得,这是电影编剧的一片好心而已,是可以切去的、童话般的结局。
6 ) 绝佳的爱情电影
[ 东京塔若如能够一同看到,光芒便能永不熄灭,虽然只是同样的视野,而身处两地
第一眼的魔力镶嵌在银白的十字架上,从一点出发,难以逃脱十字分叉的选择;又或是四点殊途同归会聚一点,不再犹豫
背过身的刹那,“为何看我演出的人是他?”,就连艳红的玫瑰也不能止住酸楚的泪滴
阿等等,即使你明天就改变主意,我还是爱你,だから あした あなたの気持が離れても、
愛してる。
我还是想看看那张生气的脸,这样你再也不会找我了吧?
明白了 ]
ok今天来说说电影的画面
画面非常地凄美和柔和,不得不说构图非常完美,感觉导演有些完美主义倾向而且用心良苦,很多画面单独截图下来就是一张绝佳的平面作品,摄像用了很多的道具烘托气氛,比如雪,雨,颜色,手机等,然后尤其喜欢用背景虚无的方法来聚焦,比如雨夜,比如冈田准一在高楼准备跳楼那一段,绚烂的东京铁塔给这段情节定义了凄美的基调,使人难以忘怀。一直感觉日片比较细腻,不仅是画面,连人物情感也刻画得尤为细致,有的时候倒让你有点局促不安,屏息,怜生的感觉。至于这个片子本身有点类似城市宣传的感觉,不可否认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烂漫樱花飘绕火红铁塔,一段超越年龄和国度的爱情...anyway,看了这个再去看看我们国家的一部宣传武汉的片子,呵呵也许你又会有另层的不同体验?
很棒的题材,男大女小的忘年恋现社会很普遍,而女大男小的忘年恋却会给人震撼,要遭到舆论的压力,女人都渴望爱情,支持女人都要勇敢的走出孤单、寂寞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真爱。
韩国也有一些不伦恋,但往往会为不伦找一些“理由”,比如女方家庭不幸啊什么的,但日本就是纯粹的不伦恋,我就出轨了乍的
少男都爱熟女,熟女身上有少女没有的风韵;熟男只爱少女,少女身上有他逝去已久的青春。
1.黑木瞳真美,这样的45岁阿姨,谁能不爱?2.男女主看着实在不来电,男主的选择也很糟糕,妆容扮相看着也显老,没有一丝年轻的气息,跟黑木瞳在一起,看着就像同龄人;3.以出轨段落开场,让随后男女主角的关系是否会暴露而令人担忧,这样的设置不错,紧抓人心;4.不知道是不是演员年龄差的关系,感觉黑木瞳在这片有点放不开;5.反倒男配女配发挥得更好;6.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也挺好,有情人终成眷属。
故事非常好,结局大俗
我发现我对美丽又寂寞的主妇出轨 特别特别感兴趣 特别特别希望她们能从枯燥的家庭生活中脱离出来 发掘出自己的激情 萌生出反抗精神 而且我最喜欢得喜美子跟耕二这对 喜美子那种黑白分明的性格简直绝赞 最后跟耕二分手也要耕二永远记得她 而且只能有她一个人妻 赞赞赞
原著故事还可以,表演方面黑木瞳和寺岛忍都不错。就是源孝志太傻X了,煽情配乐特写慢镜头长镜没完没了地用,低智导演的典型
很好看的,很早以前看的,最喜欢冈田准一和黑木瞳这一对~~~很有激情的这部片子
黑木瞳确实是不伦专业户,每部紫阳花日记气质的片子她都适合来演一演。说到底还是在补本润的课,本润和寺岛忍这条线写得比主线好太多了,冈田的角色和本润一比,毫无魅力,不知道为什么非他不可,寺岛忍两场失控的戏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烧糊了菜冲到酒吧发疯那段尤其好,按构想和小男孩的婚外情事起先可以作为窒息家庭生活的调剂和出口,放纵之后的痛苦只能更痛苦,新鲜对比下的无趣只会更无趣,没办法从稳定中逃离出去只能把气撒在小男孩身上。选本润真是选对了,又美丽又无情,态度琢磨不定,总是轻率地下决心,又不必要负多少责任,随时可能抽身而去,回来时又让人没法子拒绝,偏偏有时候他又会流露出一点真心,于是失控的人只能更失控。少年本润,世界的礼物。
控人妻的年下奸夫。少妇不可以的哦。一定要老女人才行哦。拍摄手法方面,伪文艺腔,刻意的痕迹忒明显,超级不自然毁了整部戏,实在是太勉强了。寺岛忍一撒娇,雷得我想把自己吃了。黑木瞳是女神。
俯瞰下的《东京塔》不管是底部还是高处都随着戾燥干涸的城市气息渐渐陷入难堪的折磨中。置身于隆冬里的两段忘年恋彼此交错绵缠,宛如一场热烈奔放的弗拉门戈。作者对婚姻本质的探视浅尝辄止,而将《青春短长》提炼成醇髓。最终它的结局落在浪漫之都巴黎,黄昏中的恋人在古老的爱桥上生发着苍翠的信仰。
冲着母子温情去看《东京塔》,结果资料馆给放成了人妻不伦恋《东京塔》,所有观众都方了但却秩序井然看得津津有味,不争气的我还差点看哭了… 寺岛忍有赢黑木瞳。查了下,导演也是《贤者之爱》的导演,他这辈子怕是过不了这道坎了…
有很多迟迟没有结婚的女人,在犹疑、或在否定爱情。另一种女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忙碌完婚姻,还有大把的岁月用来犹疑、或否定爱情。丈夫和家如同万无一失的港湾,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却不是完整的自己。其实爱情只能是用来认识自己的。别无他用。甚至无法让人幸福,甚至根本没什么奇迹。
《密会》是诠释富有张力的关系探讨,《东京铁塔》是注重缠绵氛围的细腻掌控。一本原著,忘年恋的两种表达。
那个能望到东京塔的房间真是漂亮。比起老女人们,两个少年都太过单薄,甚至做作,但这个片子本就是用单薄去解读隐忍,所以无妨。松润坦白说演的并不完美,只是不论走路,公主头,抬眼看人,手撑着下巴,和准一聊天的样子,都让人觉得,真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为钟爱的松本少年的最后一部戏。
以前看了三遍 …很多年了,现在看多了类似的题材,再看觉得不过如此但还是舍不得减星,电影承载了我的青春回忆。松润在里面尤其惊艳,保安制服LOOK,步态,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时的松润灵气逼人感天动地 感觉可以理解这两对…喜欢人妻撞车那段 恋爱中那无法抗拒的甜蜜和野蛮往往是与人生不相容的 这一生幸福的事可能不多 所以、就算还是要放弃你、就算知道再不可能 还是自私地想让你记住我…另一对就是一对文艺灵魂伴侣 幸福不幸福那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吧
第一次是在网吧刷夜时看的,觉得很不好看。拿出来又看了一遍,还是喜欢不起来,不过寺岛忍真是会演戏。我怎么就那么不喜欢黑木瞳呢,都怪魔女的条件。
成熟一派说:恋爱这东西,不是掉下去就解决问题的。(你滚吧) 青春一派说:人生就是受伤害的过程,每个人都只能选择受伤,但还是要想反抗,特别是女人。(我懂她)一个以弗朗明戈踢出他舞出自己,一个以巴黎铁塔为媒人,这次让我走向你。
原来弗拉门戈舞的美是20岁女孩子跳不出来的,人生需要悲和愤才会有力量,要明白了安定和老去的矛盾、孤独和憧憬的矛盾,才会跳得出感人肺腑的弗拉门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