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话题电影我们都看过不少,异性恋话题电影则看过更多。
但将性别模糊处理,让主角徘徊在两性之间,内心挣扎着寻找爱和自我的议题,挺少见。
没看《金枝玉叶2》之前,我从未知晓陈可辛在阐释「跨性别关系」上有过如此野心。
1994年,陈可辛导演的《金枝玉叶》上映。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广受好评,斩获票房近三千万,成为当年暑期档票房冠军。
这部作品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强项——把严肃甚至禁忌的话题,用喜剧戏谑的方式,轻快而商业化地阐释出来。
两年后,新上映的《金枝玉叶2》直接抛开第一部童话爱情的套路,将这段模糊性别的爱情展开得更贴近现实,更成熟前卫,也更直白大胆。
「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我钟意你。」
张国荣这段经典对白,成功将一部性别错认的反转喜剧片,升华到了超越性别的情怀片高度。
所有童话故事,都是以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结尾的。《金枝玉叶》也是如此。
作为当红女星玫瑰(刘嘉玲饰)和知名音乐监制Sam顾家明(张国荣饰)的CP粉,懵懂少女林子颖(袁咏仪饰)为了追星男扮女装参加男歌手招募,结果阴差阳错被选中。
阿颖以少年形象出道,一派天真又雌雄莫辨的姿态同时吸引了玫瑰和家明。一顿慌乱后,原本感情就岌岌可危的玫瑰和家明敞亮分手,阿颖也换回女装,拯救了沉浸在恐同心理中不敢见人的家明。
女扮男装的戏码并不罕见,毕竟咱还有流传千古的《女驸马》和《梁祝》。但中国大众对于「同志」的态度,却千百年来都几乎没有过实质的进步。
曾志伟饰演的Auntie是顾家明的好友,也是一位作风高调的同志。在第一部里,他负责解答了家明很多关于同志的困惑:
「Gay是不是天生的?性向会不会变?有没有可能你喜欢个男人但又不是Gay?」
但这些解答,都没有真正消解家明对于性向模糊的困扰和恐慌。
他依然无法接受自己是Gay,即便跟阿颖在电梯里那段「麦当娜约咗麦当雄去麦当劳道嗰间麦当劳食麦皮捞当归」,已经令他完全无法忽视自己的感情。
而刘嘉玲饰演的玫瑰,在引诱阿颖未遂那晚提出的一系列疑问,则更是说出了现实中大众对于「同志」群体的典型疑问:
「一定是小时候遇见坏人才搞成这个样子是不是?是不是交女朋友被甩有心理阴影?那就是没试过真正的女人?你没试过怎么知道?」
把禁忌的同性恋话题包裹在「灰姑娘和王子」的童话故事之下,展现的却是真实的偏见和异化。
对家明来说,同性恋毫无疑问是禁区。他身边的一帮同志好友都带有强烈的同志标签——同志意味着「人妖」和「娘娘腔」,意味着不被大众接受。
即便他再三强调「我对这种事真的没有偏见」,在怀疑阿颖是同性恋后还是有意跟他保持距离。
二人间产生的情愫,更是令他自我怀疑到躲起来不敢见人。
玫瑰找他:「你知不知道全世界都在找你?」
他说:「找到没有,找到告诉我一声,我自己也找不到。」
在这种逻辑下,要不是女扮男装的戏码被打破,你很难想象前一秒还沉浸在自我怀疑中的家明,下一秒就能一步到位突然想通,说出那句:「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我钟意你。」
导演陈可辛也坦言,这句台词并不是剧本里原有的,而是张国荣自己加的。
这是张国荣对「同性恋」话题真正想讲的话。
如果说第一部《金枝玉叶》里家明的成长显得略拔苗助长,那《金枝玉叶2》就可谓水到渠成了。
阿颖带着如同百货公司一样多的家当,连同好友渔佬(陈小春饰)一起搬进了家明家。习惯独自生活,信仰恋爱是「我们要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相见;只需要悱恻缠绵,绝不要柴米油盐」的家明,很快被阿颖一系列耿直操作吓懵,开始动摇和厌烦。
重归乐坛的阿颖男女通杀大受欢迎。斩获最受欢迎新人男歌手奖的当场,阿颖站在领奖台上就以男儿身向家明深情告白。被人误会同性恋的家明骑虎难下,畏惧人言到差点躲进椅子底下。
百变巨星方艳梅(梅艳芳饰)带着自己的好友阿O(李绮红饰)回港,住到了搬走的玫瑰家——家明楼下。入住的第一晚,方艳梅和鬼妹阿O混进了阿颖家的派对,家明酒后误事,跟方艳梅发生一夜情。
家明和阿颖的关系出现裂痕的同时,方艳梅与阿颖的感情却越来越融洽,一段新的「性别模糊的恋情」迅速滋长。
阿颖这个角色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她不仅是外表雌雄同体,内心也纯净坦荡到了毫无男女界限,「全凭直觉觅对象」的地步。她有一种未被社会偏见影响和污染的天真,行事作风干净又直白。
《金枝玉叶》里,阿颖击中家明的地方,是她满足了家明对于普通平凡人的幸福想象。而《金枝玉叶2》里,阿颖击中方艳梅,则是因为她满足了方艳梅对「白兔仔」的向往。
电影里,方艳梅是个艺名,原名叫梅艳方。算命先生说,用这两个名字她都能大红大紫,但感情运却一个比一个差。
如同现实中的梅艳芳一样,方艳梅5岁出道,6岁成名,为演艺事业失去童真。
「你们在学跳绳的时候,我已经在学跳舞了;你们上学念书时,我就在后台念台词;到人家初恋谈恋爱时,我已经拍了十八次结婚戏,唱了一百多次失恋的歌。如果让我得回童真和初恋,那就好了。」
林子颖天真地问:「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我叫方艳梅,不再是梅艳方。」
所以,当阿颖流着眼泪一边诉说感情困扰,一边又强调自己很幸福的时候,方艳梅看到了心中「又善良、又简单、又纯真的白兔仔」,泪流满面。
阿颖和方艳梅出演一部反串戏,女扮男装的方艳梅和「男扮女装」的阿颖戏中相恋。家明对二人极速升温的感情和即将到来的吻戏大为吃醋,把阿颖其实是女人的事告诉了方艳梅。
方艳梅仅有片刻迟疑,然后迅速坦然接受了这份感情。
她问阿颖:「如果我是男人,你会选择Sam还是我?」不等阿颖回答,她又说:「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对你是真的。」
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我对你是真的」。
方艳梅的爱,显然比阿颖和家明来得更成熟且有担当。
看到自己的「白兔仔」因为三人关系惊慌失措泪流满面,方艳梅为了她的幸福,潇洒放手。
在留给阿颖的信里,她劝阿颖说: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也相信他爱你的话,那做错什么都是可以回头的。我很感激你,是你让我知道这个世上还有小白兔,十年前我离开香港,到处寻觅小白兔,想不到十多年后竟然在这个令我失去童真的地方再找回我的童真,如果早点让我遇上你的话,我可能不用拐那么多的弯。」
影片里两个配角阿O和渔佬的关系,处理得也比阿颖和家明更坦荡利落。
阿O不仅是个女同性恋,还是个女色婆。她跟渔佬一样在春梦里幻想钟丽缇,流连花丛处处留情。因为阿O觉得恶心,接受不了男人和长长的腿毛,渔佬就对着自己20多年的腿毛深情告白一番然后狠心刮掉,甚至打扮成女人来让对方接受自己。
李绮红把一个洒脱不羁的渣女演得明明白白。一次风流后她告诉渔佬,即便他变成女人,他也只是一个女人,她还有一堆想要追寻的女仔。
第一部《金枝玉叶》里,其实渔佬也不是一个钟情的男人。他睡梦里跟好几个女人纠缠不清,顾此失彼。但在第二部里,为了爱拼尽一切的渔佬认真得好笑又感人。
正是身边人的提点和指引,才让深陷成长困境中的阿颖和家明得以迅速成长。在二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身为知心姐姐的Auntie骂家明,告诉他子颖现在很迷茫彷徨,需要他在身边告诉她,而不是逃避。
片尾,家明追上飞机找准备去非洲的阿颖和好。阿颖抱住家明哭,被许鞍华客串的空姐问:「先生,没什么事吧?」
家明:「没什么,我在安慰我老婆。」
空姐:「老婆?他是个男人呀。」
家明:「不行吗?」
空姐:「行,行……」
可以说,《金枝玉叶》两部片,讲的正是男主家明在「恐同心理」中不断试炼成长,最终脱胎换骨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同性恋话题即便是在香港,也没有到可以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地步。
这个话题大胆且前卫,稍不留神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陈可辛坦言:
「《金枝玉叶》是我电影里题材最大的。我曾考虑了梁朝伟,张学友,但他们都是小人物。张国荣不是个平常人,他是个神仙,没有他,我根本想不到这个题材。」
如果抛开《金枝玉叶2》,第一部《金枝玉叶》的故事处理得非常小心,可以说是在竭尽全力取得大众的理解和共鸣。
但到了第二部,戏里的同性恋总算脱去了标签化的「人妖」、「不正常」的样子。他们都很真实很正常,呈现出人最本真最自然的状态。
《金枝玉叶》里的每个人都洋溢着一股子坦荡率性的光芒
从玫瑰宣布分手时也大方承认「家明,我爱你」,从家明「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我钟意你」,从方艳梅「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对你是真的」,从一路狂奔的阿颖,男扮女装的渔佬,四处采花的阿O……从每个人身上,都能看见这种耀眼的光芒。
两部电影里,不仅是家明阿颖在长大,整个故事都更成熟了。
作为知名艺人,戏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表达自己。张国荣是这样,梅艳芳也是这样。
戏里家明和阿颖的关系虽是性别倒错带来的误会,但他们的恋情阴差阳错地支持了很多不敢见人的同性恋者。
许志安和梁汉文饰演的一对同性恋装修工人,对家明坦言,他俩的公然出柜让他们充满生气,有胆子面对这个社会,有胆子从衣柜里跳出来。
到了这时,家明才能坦然说出:「就算没有我和林Sir,你们也不应该介意别人的眼光,因为感情是没法解释的。」
戏外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同样有自己的责任。
大胆出柜,让张国荣成为时至今日都被LGBT人群怀念敬佩的典范。就如同电影里那样,因为有这样的人指引,才让许许多多受困于现实舆论的同性恋人们得到短暂喘息的空间。
大概因此,陈可辛导演才说:
「张国荣是我见过的最专业的演员,我觉得他是一个大银幕演员,我们的银幕不够他大……他给的东西,总比我们要求的多一点。而在香港,无论对他的完美主义,他的私生活还是他的演技,我们的胸襟都显得太小了。」
温习了一遍,才发觉两套戏是要放在一起看完才能体会个中滋味。我们不但要知道有情人是不是终成眷属了,还要知道眷属终成之后他们有没有一直走下去。 《金枝玉叶1、2》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爱情,最最高贵,最最柔弱,因此爱的双方要悉心呵护,不然,生活的粗颗粒就会将这娇滴滴的爱磨折成一团皱皱的卫生纸。 一开始是顾家明和玫瑰,一个作曲,一个唱,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天下无双。但顾家明想去非洲听黑人打鼓,玫瑰想去巴黎买手袋。这一对在价值观上出现的问题导致了缝隙。 所以顾家明要捧新人,牵出个男不男女不女的林子颖。林子颖善良淳朴,尚还未在生活的大染缸里摸爬滚打。想事情简单,做事情就更简单。喜欢一个人就说出口,讨厌一个人就不去理会。对着两个小布偶也能说上很久的话。最最重要的是,她带给顾家明灵感,她让他重拾对音乐,对生活的希望。爱上一个人就是这么一回事。她说,要有光。你的生活便有了光。因此你爱她。 所以顾家明不再爱玫瑰,却又不能去爱一个“男人”。他对玫瑰心灰意冷,却无法坦诚自己对林子颖的“同性之恋”。这个人颇彷徨了一段时日。直到电影的尾声,终于幡然醒悟,管他是男是女,爱便是爱了。于是我们就看见了穿着长裙奔跑的阿WING,和KOO SIR在电梯的拥吻。 这一部的英文名叫做He Is a Woman, She Is a Man 故事还没有完结。 爱情不是只存留于瞬间的激情。 电梯里的爆发必须有更为长久的延续才能称其为爱。 所以顾家明决定和阿WING住在一起。搬家那天,从来没有同别人同住过的顾家明,目瞪口呆地看着房子里来来去去的工人,家具,杂物和动物,内心必定有那么一霎的后悔。阿WING悄悄和两只公仔的对话又何尝不是因为看到了爱的另一面。只是爱一个人还不至于如此浅薄,于是两个人努力去适应有了彼此以后的日子。 问题还是接踵而至。家明为了让他和阿WING有各自的空间,提议让阿WING复出继续做歌手。因此阿WING又成为了第二个玫瑰,而顾家明还是继续做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仿佛噩梦一般,生活开始了它的轮回。只是这一次,一个是半年未有创作的失意音乐人,另一个是专辑卖翻天的当红炸子鸡。 爱情,再次面临着即将到来的考验。 一触即发的机关就在庆功的那晚。一个女人介入了他们之间,就像当初阿WING介入家明和玫瑰之间一样。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性别的倒错让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急转直下,出人意料。 也就真应了两部电影过渡时的那句对白:男又好,女又好,我净係知道我钟意你。 而这一部的英文名叫做Who's The Woman, Who's The Man 电影真正的寓意从此刻开始。金童玉女也好,金枝玉叶也好,男与女也好,男与男也好,女与女也好,都逃不开生活的试炼。 爱是什么? 爱是恩慈,是恒久忍耐,是一辈子只对着一个人并且爱着他的决心。 但决心这种东西需要的是坚强的意志力去支撑,如同一种信仰。所以你要接受的是对方的缺点,对方的朋友,对方和你不同的成长背景,对方同你不同的理解方式。所以你要接受的是和对方一同渡过生命的每一道难关,不离不弃,不论贫穷富贵,不论好运歹运。所以你要接受的是只疼惜这一个人,只对他有感觉,只想着他而不是别人,只愿意和他亲吻抚摸做爱做的事。 这些都是爱一个人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生活的引诱,渐生的嫌隙,躲得过就躲,逃得过就逃,千万别想要去和它们对抗。因为爱情,实在是非常之脆弱,一分钟不去细心呵护都有可能突生枯萎的迹象。 在那本真正的《玫瑰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对白:我们承认自己是弱者,何必要试炼自己?我们情愿活在氧气箱中一辈子。 飞机上,顾家明向阿WING求婚了,他说:你肯不肯同我冒一个险? 其实,有没有这个结局,我们都明白,爱情本来就是一个冒险游戏。玩到最后的赢家结了婚。
本来以为《金枝玉叶1》已经把故事都讲完了,到了第2部已没什么做戏的余地,没想到《金枝玉叶2》比第1部更赞! 一、 “无论你是男是女,我只知我中意你” 从《金枝玉叶1》到《金枝玉叶2》,可以明显发现陈可辛导演的恐同意识正一步步褪去,第1部的恐同意识到了第2部里基本消弭殆净。如果说第1部是包着同性恋外壳的异性恋电影,那么第2部就正好相反了,很可以说是一部包着异性恋外壳的同志片。第1部里的本来扮男装的林子颖必须要回归女装原貌才能真正为Sam所接受,第2部则泰然许多,林子颖不断地在男装和女装之间随脚出入,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感情。影片中有两组镜头如果对照起来看将会很有趣:首先是有一次阿颖以为Sam喜欢大胸妹,于是刻意换上性感装扮,强化女性特征以为会更吸引Sam,没想到却没有引起Sam的特别反应;另一组是片尾的一段对话: Sam抱着哭泣中男装阿颖,空姐过来询问:“先生……没什么事吧?” Sam:“没什么,我在安慰我老婆。” 空姐:“老婆?他是个男人哎……” Sam:“不行吗?” 空姐:“行……” 对照起来看,便会发现到这里Sam已经不再在乎别人是不是误解他为gay了,无论阿颖此刻是以什么样的性别气质出现,对于他对她的爱都没有任何影响。唯有这样设计,第1部尾声时Sam的那句承诺“无论你是男是女,我只知我中意你”才能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而在第1部中只能算是虚言而已)。 二、精彩的配角——性别乱象纷繁社会 1、方艳梅: 梅艳芳在片中饰演她自己——一个善扮男装的香港演艺界顶级女星。只不过片中的“梅艳芳”是女星不为人知的原名,而她听从算命先生的建议为自己取的艺名则叫“方艳梅”,某种程度上暗示着作为明星生存方式与自己本真的背道而驰。方艳梅五岁出道,六岁成名,为演艺界失去了自己的童真。大红大紫后的她毅然退出娱乐圈(颇像现实中1989的哥哥张国荣),花费十几年时间环游世界,与其说是在寻找着自己心目中“小白兔”一样的理想情人,不如说是在寻找自己的童年。直到十几年后她重返香港,遇到了住在自己新租屋楼上、和制作人男友同居的当红新人“男”歌手林子颖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苦苦寻找的“小白兔”就在香港!方艳梅原以为林子颖是个同性恋小正太,于是大胆示爱,并说“如果你不是同性恋就好了”。后来林子颖的男友Sam出于嫉妒,把阿颖是女人的事实告诉了方姐,没想到这只引起了方姐短暂的惊讶,却丝毫没有影响方姐对“小白兔”的迷恋;而此时的阿颖也不能自已地迷上了和自己很投缘的方姐,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同性恋”!二人意乱情迷之中发生了les关系,但事后阿颖觉得对不起男友Sam,流下了内疚的眼泪。于是方艳梅决定自己退出,把阿颖还给Sam,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被赶回家来和阿颖道歉的Sam“捉奸在床”。一场小闹剧之后,Sam无意中走漏了他和方姐的秘密——原来他们两个曾在化妆舞会结束后因酒醉而发生过一夜情。一系列的事件搅得阿颖和Sam的生活一团糟,于是阿颖决定一个人去非洲完成Sam的梦想,而方姐也决定离去,临走前给阿颖留下字条,感谢她让自己找到了心中的“小白兔”。 多元的性向使得“方艳梅”这个角色立体而富有戏剧张力。直到影片最后,你也说不准她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甚至都不好用“双性恋”这个词套在她身上。因为吸引她的并不是某一种性别魅力,而是一种个性特质——“小白兔”一样,善良、简单、纯真——她所要找寻的,就是这样一个“小白兔”一样灵魂,无论TA是男是女,无论为了找到TA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无论TA是否属于自己,甚至在到手之后还能潇洒地放下,不理会那些曾为了TA随手轻掷的十几年光阴,以及走过的万水千山。这样一个最执着却同时又最大彻大悟之人可算是最难得的懂爱之人了,唯有她能懂得,最纯粹的爱不在于外在的性别、不在于占有的欲念,而只在于灵魂的相契。 2、陈小春饰演的渔佬 VS 李绮虹饰演的“色婆”: 李绮虹在片中扮演一个似乎是方艳梅经纪人的角色(从她和方同居,还帮方领奖看出,但片中没有出现她的姓名,只听到渔佬曾调侃她叫她“色婆”,因为她天天都在想美女),是一个花心的lesbian,每天都想着泡靓女,做梦也在梦钟丽缇。而陈小春饰演的渔佬(阿颖青梅竹马的好哥儿们)却偏偏看上了她,只好为了她刮去了“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腿毛,换上女装打扮,以冀得到她的青眼。于是,在一个睡意朦胧的午后,扮成女人的渔佬主动猫上李的躺椅,以“女人”的身份和李发生了一次关系。事后,李告诉渔佬自己刚刚是把他想象成女人,并承认了自己“浪子”本性,坦言自己将回浪迹一生不断寻找更靓的美女,他只能算是自己的一个“女人”而不可能是“唯一”,或许她老了之后会回来找他,或许不会。 李绮虹的角色或许可以视作对传统由男性扮演的“花花公子”形象的一种冷嘲。传统的“花花公子”形象上往往寓含了男性的一种性别自负,寓言了一个在女性圈中所向披靡的男性神话。但当如今这样的角色由一个女性扮演,并且男性反成为了她的“其中一个女人”时,不知可会有人在愠怒之中照见了自身的浊影。 与此同时,陈李二人的角色还可以视作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一次极大的打破,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性少数群体的一次致敬。一个身材火辣的美女可以在性别认同上认为自己是个男人,并喜欢追逐美女浪荡花间;一个外形上看毫无娘相的男人也同样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易装为女。在一些人那里很可能被视作异类、变态的情况,在导演处理起来却非常自然、轻松,仿佛在宣告这就是生命的本然形态。正所谓“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又所谓“万道并行而不悖”,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本身是个万花筒,有无数种未知的可能性,那么又有谁能够轻易去界定何为“正常”、何为“变态”呢? 3、Gay装修工人: 相比于第1部中明显的丑化(第1部中的同志配角除了曾志伟饰的Auntie外,还有:罗家英饰演的“人妖”以及Auntie的情人,都是被定性为“不正常的男人”、娘娘腔、“女人”的刻意扭曲的角色),第2部中对同志的处理则理性得多、正常得多(陈豪、许志安、梁汉文所扮演的同志都是很“正常”的男人,既不娘也不变态)。许志安和梁汉文在片中扮演了一对同志装修工人,由于受“顾sir”和“林sir”(即Sam和阿颖)这对公开出柜的“同志恋人”的鼓舞而有勇气出柜,他们以顾、林二人为偶像,并以此支撑着自己的爱情之路。 想来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一件事。虽然顾、林二人并不是真正的同志,但是他们的“出柜”却能给很多人勇气和力量,成全很多不敢冲破世俗羁网的情侣,这无疑是一件极大的功德。想起当年哥哥的大胆出柜、以及现在何韵诗、黄耀明带头发起的“撑同志、反歧视”的运动,有意也好,无意也罢,他们都没有辜负自己的名气和影响力,像一束光,照亮了一群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正如哥哥那首《明星》中所唱“我像那银河星星,让你默默爱过,更让那柔柔光辉,为你解痛楚。” 三、精彩的dilemma——“冒险”的三重隐喻 当Sam最后对仍阿颖说“答应我,跟我冒一个险,嫁给我”时,不禁令人遐想他们从非洲返回香港以后,将会以什么样的身份结婚? 以男女朋友的身份?那么“林子颖是个男歌手”这个苦心经营的谎言就将被戳破,这对阿颖的事业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且全香港那些以他们为偶像的真同志也将陷入幻灭的境地。
那么以男男朋友的身份?这对于香港娱乐界乃至当时整个世界的传统价值观都是一次更大的挑战,而且他们将赌上终生对外人保守阿颖的性别秘密。
无论哪一种方案,对他们来说都无疑是一次极大的“冒险”——这真可以算得上梁遇春所说的“极有趣味的dilemma”!而当这样一个精致的dilemma潜藏在“冒险”的表面含义之下时(影片中Sam说“冒一个险”的本意是因为阿颖不确定二人能不能有稳定且幸福的未来),便构成了一个有“一箭三雕”之效精致绝妙的idea,真让人大呼过瘾! 四、最后是无关紧要自说自话暴露本性的HC时间 观影时最兴奋的一刻就是听到阿颖透露Sam的生日时,发现居然和我的一样啊啊啊!!!太激动了缘份啊缘份哈哈哈!!!哥哥在片中果断是360度无死角的帅啊!尤其是戴墨镜,实在是太拉风了!!!梅姑也是芳华绝代,片中不论是女装还是男装都颠倒众生!!!袁咏仪的男装比女装好看多了,非常萌的白兔仔小正太~~~另,特别欣赏李绮虹的演技,把那种满不在乎理所当然的queer姿态和潇洒风度演得非常传神!!!
1.因为喜欢《有心人》这首歌来看这部电影。很喜欢林夕写的词,“但愿我可以没成长,完全凭直觉觅对象。”是像小白兔一样的林子颖可以善良、率真,简单的去爱一个人。第一部里因为这些性格她和顾家明走到一起,第二部也因为这些性格两人相处并不是那么融洽。 2.性别模糊和错位,以及观念的变化。陈可辛用轻松喜剧的方式表现两性关系的模糊和界限等问题。第一部里有些大男子主义的顾家明变成第二部里有些小家碧玉的家庭妇女一般的性格。喜欢男人打扮的林子颖最终也真正像男人爱上了神秘的方艳梅。同时,顾家明也爱上了这个神秘的女人。正印着“模糊地迷恋你一场,就当风雨下潮涨。” 3.相较于第一部像灰姑娘一般的故事。第二部的重点放在两人在一起后如何相处生活,这是其他很少爱情电影表现的。两人一起磨合,有怀疑、有宽容、更重要的是有爱。有几个细节:顾家明跟林子颖说这个房子你也有份的,想怎么装修你看着办。第二天起来就看到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明看的又无奈又有些不爽。林子颖出去唱歌依然很受欢迎,作曲家顾家明却做不出新曲,两人地位发生改变。去非洲是顾家明的梦想。林子颖说想陪他去非洲,但这时顾家明却感觉这是对他一种侮辱。 4.夸过林夕写的词,也要夸夸“哥哥”做的曲,饰演作曲家一角交出来的作品真的很优秀!绝美的钢琴曲!
黄金时代。想念张国荣、梅艳芳。
十年前看时觉得泄气,这次看简直以为是彭浩翔拍的。相恋容易(拍)相处难(拍),太考验剧本的功力。陈可辛在《风尘三侠》中表露过无论选不选真爱,最后还不都一样的悲观情绪,而本片要在悲观中力图迎合观众,尽是生拉硬套的虚伪。性别认知本可以视为自我认知的隐喻,本片只拿性别错配做大旗。更别说林子颖唱歌是因为顾家明听从Auntie的意见“女人不能闲”,她在这段关系中没有任何自我实现,都是奉献。方艳梅视其为“白兔仔”,是“宠物”属性的依赖。李绮红和陈小春一条线是男性视角给女性的安慰剂——男性臣服浪子一样的女人,但是身体的快乐还是男性主宰。戴着伍迪艾伦的面具,真是比《午夜巴黎》差太多了。三个主角缺乏化学反应,结尾发现梅艳芳和李绮红才登对
坐船离开一个地方,可以看久一点。
《金枝玉叶》票房飘红后,老板叫陈可辛拍续集,陈可幸不想再拍,无奈推不掉,于是提出要求,要拍《金2》可以,但要先为他投资一部他自己想拍的文艺爱情片,于是才有了港片神作《甜蜜蜜》。所以《金2》再烂我都能原谅。
二比一好!又搞怪笑料迭出,又真切深意绵绵,赞港片!超五星推荐~
我挺喜欢梅艳芳最后写的那封信: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也相信他爱你的话,那做错什么也可以回头的。
胭脂扣后再合作,梅艳芳唱歌是真不错。哥哥也不差和袁咏仪四度合作,两场电梯戏全片之最这才是三人世界。可惜最后还是回归异性恋,韦小宝和郭襄搞在一起。周华健客串还不错,许志安怎配演同性恋。哥哥要是能像电影里开导别人那样开导自己就好咯,有了你 即使平凡却 最重要,只想追赶生命里 一分一秒。有这部才有甜蜜蜜因为前作票房好才拍的续集,前作年度第8这个第7却票房差距大故事亦有差别。
极不喜欢女主角。没想到我钟意的男人和我钟意的女人全部钟意咗她。方艳梅说,“从这一刻起,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哭泣。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小白兔了,没承想这小白兔竟是女子。每个女孩都是一只小白兔,男仔白兔已经难以寻到。多么希望他爱上的是她,不是她。20190101结尾侄女问她为什么每次离开一个地方都要坐船,她说,因为这样可以离开得慢一些。
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笑湿了。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段话:林奕华问金马奖的评委:“你们觉得《春光乍泄》谁该拿影帝?”评委们一致说梁朝伟,因为他不是基而演活了基。林奕华沉默了一会说:“那张国荣岂不是可以拿很多届影帝?他是基而演活了许多不基。”评委们顿时语塞。
第2部这些年一直没敢看,以至于今天才刷完。续集都拍得那样好,比第1部还要好,真是个奇迹。阿靓演技更丰富和有层次了,哥哥又帅又温柔得让人想哭,梅姐仙纤性感又酷酷,李绮红和陈小春的古灵精怪崭露头角,最后的乘务员居然是许鞍华。这是我看过的,写同性情感最好的电影。
梅艳芳的演技超出色。很多人对这部续作评价不高,但我却觉得更胜一筹,第1集是典型的《灰姑娘》童话,第2集则是交待了一个爱情片常常忽略的问题:交往之后怎么办。爱情片常将男女主角成为一对当作终点,却掩盖了之后(特别是结婚后)的世界,那可能是常为鸡毛蒜皮而争吵的生活,尽管它不浪漫,却很现
3.5,所以说,这部电影就是在证明一个理论:在女性的世界里只有双性恋与同性恋,没有异性恋。
如果说1是童话,那2就是现实了。即使在说出了“无论是男是女,我都只中意你一个”的Sam,也会宿醉一夜情;为爱痴狂的林子颖终究被同性乱了心。“坐船离开一个地方,可以看久一点”,而最终黯然离去的只有方艳梅啊,只有方艳梅啊。
除了陈小春以外,全片好像真的只有张国荣是直的!还有一个巨大的迷思就是,22岁就跟张国荣狂吻的人,二十年后居然会迷上李敏镐…………
这集的林子颖变成了上一集的玫瑰,然后强行加入了一个文艺气质的方艳梅,导演的情感表达还是很棒,可惜剧本和人设都很硬,没有上一集的新颖和感动了。方艳梅的叙述倒是有点像是梅艳芳的小传记,全片就喜欢这段。不过据说陈可辛是为了拍甜蜜蜜才接的续集,那就太能理解了。6.8
喜欢梅艳芳的部分,“男生拍拖跟女生拍拖是不一样的。男生拍拖呢想着的是怎么让自己开心,女生拍拖时想的全是怎么让对方开心,然后对方开心了自己也自然而然地开心了。”
比1稍差,但依旧好看
除了周华健,里面所有人的性别都模糊了,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都能找得到。最喜欢的角色是陈小春,对每个人忠诚;最惊艳的是袁咏仪,扮回女装的时候眼波灵动;张国荣深情的样子一如往常;梅艳芳大概演了她自己。整出戏看着特别闹腾,无限喜感,面具撕下来以后,才见到眼底的深情。
方姐和小白兔啊,早点相遇该多好,不是性别问题,而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