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象

HD中字

主演:伊娃·格林,科林·法瑞尔,迈克尔·基顿,妮可·帕克,芬利·霍宾斯,丹尼·德维托,艾伦·阿金,卡米尔·雷米泽斯基,约瑟夫·盖特,桑迪·马丁,乔·奥斯蒙德,莎朗·鲁妮,拉斯·艾丁格,罗珊·塞斯,道比·欧帕瑞,迈克尔·巴佛,杰茜·维宁,伯纳多·桑托斯,贝恩·科拉科,文森特·阿德里安,菲利普·罗施,露西·德维托,拉普洛斯·卡伦福佐斯,阿梅吉特·德尤,史蒂芬·萨姆森,埃里克·海登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剧照

小飞象 剧照 NO.1小飞象 剧照 NO.2小飞象 剧照 NO.3小飞象 剧照 NO.4小飞象 剧照 NO.5小飞象 剧照 NO.6小飞象 剧照 NO.13小飞象 剧照 NO.14小飞象 剧照 NO.15小飞象 剧照 NO.16小飞象 剧照 NO.17小飞象 剧照 NO.18小飞象 剧照 NO.19小飞象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飞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有一只小象,因为耳朵特别的大而遭到了嫌弃。过气的马戏团明星霍尔特(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带着一双儿女米莉(妮可·帕克 Nico Parker 饰)、乔(芬利·霍宾斯 Finley Hobbins 饰),成为了小象的照顾者,他们非常喜欢小象,给它取名小飞象。  一次偶然中,父女一行人震惊的发现,小飞象竟然真的会飞,这消息一经传出,市民们纷纷买票来到马戏团,想看一眼这奇妙的景象,本来濒临倒闭的马戏团因此而重获新生,小飞象也一夜成名。大企业家范德威尔(迈克尔·基顿 Michael Keaton 饰)在小飞象的身上发现了商机,于是抛出橄榄枝,邀请小飞象到自己的俱乐部工作,然而没过多久,霍尔特就发现,范德威尔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眼里只有金钱的贪婪资本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继承者计划亚特兰蒂斯看着不错棒棒的幸福生活王国第二季奈特·巴盖兹:田纳西小子函馆咖啡意外2009粤语神勇三蛟龙马格利会告诉你横行霸道(2002)国王的骑手闯入17天快手枪手快枪手2016外星恋1984善良的生存电锯惊魂4杀死伊芙 第三季中国刑警之九月风暴独行月球一见不倾心夏花热血姐妹团棋差一招消失的西德尼·豪尔羞耻第一季(挪威版)托尔斯泰的妻子龙之诞生

 长篇影评

 1 ) 一部献给孩子们的真人童话

如果把这部电影定位于献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的话,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吧。

首先,小飞象的 CG 特效做得真不错,各种小细节和小互动,让我内心都有所触动。与人类,尤其是小孩们的互动还是挺舒服的,并不违和。想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善意,乃至热爱吧。

其次,生下来就「另类」的小飞象一开始并不被一些大人们,甚至马戏团里的大象所欣赏,但慢慢在小孩们的精心呵护下也慢慢摆脱了这种被「歧视」的状况,一直到最终被大家所喜爱。我想,这也是一种隐喻,希望更多的人不会因为某些「缺陷」而自卑吧。对于孩子来讲,这种意识的建立也挺重要的。

再次,故事情节很简洁明了。一群大人在小孩们的提醒和坚持下,最终帮助小飞象与象妈妈团聚,并重返野外,回归到象群当中。而坏人们也最终作茧自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种鲜明的善恶观虽然有些刻意,但对小孩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教育了吧。

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讲,即便这电影被归入了奇幻片的类别,相对单薄的人物刻画,没有什么惊喜的剧情展开,以及剧情推进中的一些「无厘头」还是有些败笔。

 2 ) 创业是 996 的出路吗?一场经典童话中的裁员纠纷

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mp.weixin.qq.com/s/PQIz7rZXLxDvYzd9GsLUvg

欢迎关注~

1. 小工人,大企业

初看 2019 年的真人版《小飞象》,可能会以为它是一部与蒂姆·波顿的其他作品(《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样的边缘人奇幻纪实:登场角色(尽管主角仍然是白种俊男美女)——矮小的马戏班班主、黑人大力士、印度舞蛇人、神经质的书呆子……以及小飞象大宝本象,几乎全是「怪胎」。

主角伊娃格林和科林·法瑞尔

但导演的兴趣显然不在于讲述他们和小飞象大宝的格格不入。蒂姆·波顿引入了男主和他的两个儿子这组新角色,让动物不再会说话,将 1941 年的动物视角叙事彻底转变为了变成了人类视角叙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态度转变,为的是将《小飞象》从一则丑孩子变大明星的奋斗鸡汤,升华成一桩小工人对抗大企业的成人寓言。

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其实是描绘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劳资纠纷。经营娱乐帝国 dreamland 的大企业家文维德尔空手套白狼,为了得到票房魔药小飞象,花言巧语吸纳小班主进入自己的董事会,不花一分钱将早已经营困难的小马戏团合并。随后,由于感到无法从人类马戏演员身上获取暴利,他二话不说便将他们全部开除了,连赔偿金都没有。

马戏团的怪胎,被裁员的悲鸣

企业家还说马戏团小班主是自己的「兄弟」,又是请进包厢又是分发股权,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二者只是薛定谔的兄弟——企业家并不打算和小班主一起奋斗,只想保留核心利润部门小飞象。小马戏团的全体员工本以为跻身大企业就是拥有了福气,却没想到大企业连 996 的机会都不给他们,就要给他们扣上「派不上用场」的帽子扫地出门。这群走投无路的边缘人最终决定团结起来,没收企业家的生产工具——小飞象,将它「放象归山」……

2.好老板,坏老板,大老板

影片中出现了两位老板,一个是小班主——好老板,还有一个是大企业家——坏老板。小班主和大企业家之间的差别,似乎隐含着一层 「越上面的人越糟糕」的愤世嫉俗。小班主有很多缺点,有着掩盖不住的高高在上与并不太精明的精打细算,但他会为在战场上落下残疾的员工安排其他工作,会为哪怕是最没能力的员工的死亡而哀伤,哪怕大象发疯闯了祸,也只是把她卖掉;而大企业家会将没发疯的大象杀死。波顿似乎是想通过这组对比说明,商人都是逐利的,但逐利也可以「Don’t be evil」。

坏老板

非常朋克的是,这个坏老板,形象上正是参考的迪士尼帝国的创办者、1941 年版《小飞象》的总舵手、本片资方的终极大老板华特·迪士尼本人,最后还安排文维德尔一把火烧掉 Dreamland ——也就是迪士尼乐园。

长期以来,迪士尼始终以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面貌出现;但其本人,与其说是动画师,倒不如说是个老谋深算的商人。仅举极能彰显其商人本色的一例:米老鼠的真正创作者不是迪士尼,而是他自 19 岁起的合作伙伴、作画机器一般的天才 Ub Iwerks。迪士尼从未真正宣传过此事,对 Ub Iwerks 也没有报以足够的尊重与感激;Ub Iwerks 这个名字最终湮灭在了历史的汪洋中。

迪士尼与 Ub Iwerks,真人照片

文维德尔不仅心狠手辣,性格上也高度焦虑、暴躁易怒,变态地需要小飞象,不惜要求自己的情妇与小飞象 996 地排练,甚至在歇斯底里中亲手烧毁了自己的游乐园。这是因为,文维德尔(「迪士尼」)并不是真正的大老板。真正的大 Boss,只是一个仅有寥寥几个镜头的小配角,那就是在包厢中稳坐 C 位的银行家,网上连他的截图都找不到。

小飞象首次演出前有段简短的对话交代了,文维德尔迫切地需要资金,很可能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窘境——银行家动动手指,就能决定一个娱乐帝国的生死,更莫提游乐园烧成一团时,还有个耐人寻味的暗示:小班主和大银行家一起吃热狗,是否说明小班主后来的创业马戏团,其实接受了大银行家的投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资本家剥削工人,更大的资本家也在掌控着资本家,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幸福的。

影片中的大乐园

3. 不自由,毋宁死

新版《小飞象》最大的变化是重新定义了「happy ending」——1941 年动画版的结尾,小飞象成为了马戏明星,通过自己努力卖票,让妈妈住上了更大更舒服的笼子;这一版,将生命价值的实现,定格到了「事业成功」上,甚至这层「成功」,都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到了 2019 年版,小飞象追求的,不再是世俗成功,而是自由,他回到了亚洲森林中的象群,再也不必在人类社会中苟延残喘。

其他的边缘人,更是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公司。影片特别提到,文维德尔宣布开除演员之前,他们正兴奋地讨论着各种表演 idea,满心欢喜着「用到节目中一定很能吸引观众吧!」但文维德尔对此毫不关心。终于,在结尾处他们新成立的马戏团里,他们有了一个「家」,不再做大型组织的螺丝钉,可以解放天性,释放自我,实践自己的 idea——班主甚至把马戏团的名字改成了「美蒂奇家族马戏团」,Family,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他们就这样成立了一个家庭作坊——一种当代劳动者非常提防的企业类型。

小飞象盛装打扮,供人取乐

这部分内容,便是《小飞象》留给成年观众的了。但问题是,自主创业,是否就真的能让生活在裁员焦虑中的社畜们脱离苦海呢?模式接近、趣味也接近的小戏班和大乐园,究竟孰优孰劣?影片给出的解释都非常表面:小戏班班主善良,大企业家坏;小戏班把动物放归自然,大企业家则把动物「物化」。

这样的解释,显然并不能满足成年观众的心智。我们早就已经过了相信「创业公司好、大公司坏」的年纪,自然也会觉得这样的情节十分幼稚——米老鼠真正的创造者 Ub Iwerks 离开迪士尼去创办了自己的 Studio,最后却还是重回了迪士尼的怀抱;就连他的儿子,也在迪士尼帝国任职。

只愿小戏班不会变成下一个大乐园,马戏团的员工们找到的,也是他们真正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

 3 ) 对不起,这次我不买迪士尼的账

大概是我近几年看过最没有诚意的迪士尼电影了吧。说说以下几点原因。(本文带有强剧透)

1 演技太尬。两个小孩全程在棒读,一开始在火车站找爸爸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老爸还是有感情的。可是看到他的断臂之后突然就成植物人了一样。你说看到老爸手臂断了总得问一句吧?也不问,我就站那看着你。和dunbo的对戏永远感觉很做作,对着dumbo说话就跟空气说话一样,一看就是在绿幕里拍出来的。这俩孩子能去演迪士尼片本身就挺不容易的,但我觉得换两个更有经验的会更好。要不然太出戏了。

2 人物动机不明。大反派老头为了让dumbo好好表演居然要杀掉它妈妈,难道它妈妈就没经济价值了?妈妈也可以赚钱的啊,这么随便就杀掉。。。留着两头大象不是更好吗?经商头脑这么好的人不可能这点简单逻辑都搞不清啊。感觉杀掉妈妈有点牵强,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强行安排的决定。对了,最后那段老头自己跑到高塔上毁掉自己的dreamland真的看不下去了,动机在哪里我就问你???演技也是尴尬的一匹,那个管理员的对着老头一顿棒读之后,老头说不行,我就算毁了这座dreamland也要把灯打开。excuse me? 为了一个dumbo把自己整个游乐园烧了,你这智商是怎么做生意的。。。

3 人物关系不明。我估计没人能看懂父子之间的关系走向吧,因为这片压根就没交代!编剧写到后面八成都忘了吧!全片所有父子间的对话,没有一句是带了感情的,倒不如说这老爸压根就没想过要管孩子。他不是在和“女王”调情,就是在拯救世界的路上。既然是一部主打温情的家庭式爆米花片,你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家庭关系上。无论是dumbo母子,还是你们这对。

给两颗星是因为我挺欣赏这部的画面处理的。马戏团风格的调色看得很舒服,一种偏暖的年代感。还有就是几个镜头的光影做的不错。毕竟以马戏团为舞台,给主角打上强聚光灯,脸上能做出那种很硬的阴影,非常美。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想法。迪士尼的片我一直很喜欢看的,每部电影都没落下过。它的剧本套路一直是很明显的,但是它还是能做到好看因为它的人物塑造功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只要人物鲜活起来,观众就能有代入感。但是这部片实在让我有点小失望了。

 4 ) Back to Childhood

笔者追忆童年,对几处经典细节的直观感受,涉及剧透

《小飞象》✖️蒂姆·波顿,我童年时最爱的童话和如今最喜欢的美国导演,简直没有不去看的理由。

两年前第一次看到《小飞象》真人版筹拍的消息时,小飞象跟笼子里的妈妈用鼻子拥抱、难舍难分的画面,还有一度让我害怕的动物泡泡变形的歌舞画面都纷纷涌入回忆……

1941年的那版动画电影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模糊的记忆中,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幼儿园,当时的幼儿园是寄宿制的,主楼的地下一层是一个电影放映厅,墙上有一面很大的投影屏,地上铺满了一张巨大地毯,住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偶尔会享受看电影的福利。那个时候虽然我不住校,但因为妈妈工作忙,经常很晚才来接我,所以我也跟着蹭上了看电影的福利。放《小飞象》的那次,我好像坐在大地毯的最后一排,一面等着妈妈,一面看着电影,心里特别害怕老师把我当作是寄宿的小朋友不让我回家了,就在那样的情境下,小飞象想念妈妈、跟妈妈难舍难分的画面看的我是痛哭流涕。

图源豆瓣电影

图源豆瓣电影

电影看没看完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我还是被接回家住了,好像之后还买了一张《小飞象》的光碟在家里的电视上看。这回,小飞象误入酒坛醉酒的那段戏视听代入感极强,甚至让我害怕,情节好像是:漫天的泡泡变成不一样的动物形状,奇形怪状的表情严肃的…… 再配上诡异的光和低音区很重节奏很强的音乐,完全呈现出小飞象迷幻又受惊吓的视角。也是那时候迷上了泡泡这种东西,梦幻的神秘的不真实的直到一触即破,那时候的我当然体会不到这里面的深层含义,可是那种感觉是一直存在着的。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再次看到真人版的《小飞象》,那段泡泡变形的画面被简化成小飞象登台前的泡泡表演,仍然通过用光让画面充满鬼魅色彩,配乐致敬当年动画(没记错的话),然后泡泡破灭骤然收场。

电影院里的我突然就很想哭,是一种被点醒的感觉,那一瞬间就突然感受到电影“造梦”的影响力,感受到我的确是看着迪士尼的电影长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飞象》(2019)全片都在讲梦想。民间马戏班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小女孩米莉和弟弟乔想得到认可,爸爸霍特想重返马场,直到这些人借着小飞象的光都来到了生意人文德维尔建造的Dreamland——是乐园,也是他们自以为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影片的第一幕就是在制造“泡泡”,生意人站在制高点让大家被眼前的盛大场面所吸引,就像懵懂的小飞象第一次看到泡泡时那般惊喜;

图源豆瓣电影

直到主人公发现Dreamland的背后是生意人的贪婪欲望,这些追梦的人就像被推上台的小飞象一样顿时失去方向,只能看着眼前的泡泡变得越来越大,仍然神秘而充满诱惑力,却鬼魅得可怕,这是梦想变了味道的具象体现。在整个第二幕中,主人公们(包括小飞象)都在幻象的激励下行动着,过程一波三折,直到小飞象与妈妈的再次相见搞砸了演出,让生意人心生杀念,巨大的泡泡在做最后的震颤,剧情被导向了第三幕。

图源豆瓣电影

主人公们度过了迷茫期,认清了自己真正想要追寻的东西不是为Dreamland服务而是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生意人造出的乐园最终就像舞台上的巨大泡泡那样骤然间就破灭了,那一瞬间也点醒我说迪士尼故事的造梦并不是让观众去白日做梦,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辨别什么是虚假而短暂的,什么是真诚而长久的。重回童年时对动画版《小飞象》的观感,那种泡泡变形、诡异歌舞带来的不适感隐隐地让我开始辩证思考,原来看起来那么美好的泡泡也有扭曲甚至破碎的时候,虽然不能与现实联系起来,但确实从视听上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简单对比两版电影,从直观感受来说,动画版面向儿童群体,侧重对于亲情的刻画,留下的满是母子心心相系的感动,给人一种归属感,以及小飞象在独立生活过程中的成长;真人版改编的讲述重心自然偏向人类,侧重“追梦主线”的叙述,以及人与动物关系的教育性思考,虽然以人类主人公的主观行动贯穿全片,但好在并没有把小飞象变成一个道具,这一点非常考验动画制作的功力,它的眼睛、动作节奏还是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心路历程,这也为影片注入了一种更加纯粹与理想化的情感。所以我认为改编是成功的,真人版电影延续并强调了动画中“逐梦”的精神,次要人物的特点鲜明,有多处伏笔与呼应让情节很完整。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开片部分动画的夸张色彩比较浓,看起来稍有尴尬;但这可能是动画改成真人电影都会面临的问题。

整部影片还是给人挺温馨的感觉,导演的风格没有那么浓郁,但Dreamland夜景的冷色调还是很有标志性的~有机会会重温一遍1941年的动画版电影。感谢迪士尼电影伴我成长啊。也悄悄在自己心里种下一个梦。

 5 ) 没有那片羽毛,你也一样可以自己飞翔

才忽然意识到,蒂姆•伯顿如今也已经60多岁,可以叫他老蒂姆了。不知道该为他开心还是难过,反正他的电影是越来越充满童心了,比如这部《小飞象》。这可能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之后,我看过的老蒂姆最有童年印记的电影了。

虽然好多人都对本片不喜欢,但是讲真,我还是被小飞象的故事感动了,这个“丑小鸭”式的迪士尼电影,固然不及王子公主的爱情浪漫,也没有酷炫刺激的魔法大战,但是简单真诚,寓教于乐,这就足够了。说白了,就是一部给善良的孩子看的电影。

小飞象“笨宝”天生就与众不同,一对大得离谱的扇风耳,不仅周围的人类厌恶它的长相,在动画版里,连马戏团的大象们都对它另眼相看。在一个天生并不友善的环境里,只有大象妈妈喜欢它呵护它。在每个人的童年,多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吧?比如因为自己是左撇子,走路姿势奇怪,或者声音和外表与众不同,就因此从小承受了无尽的嘲笑与伤害。

可是话说回来,和所有人处处都一样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一直以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都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正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所以注定这一生的路要坎坷不平,也注定了迟早要发出与众不同的闪耀光辉。只要你肯用心学习敢于接受挑战,迟早会让那些嘲笑你的人无地自容的。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因为被周围人嘲笑,“笨宝”一直很自卑,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异禀,只有当一片羽毛出现,才能展开翅膀一样的耳朵自由翱翔。可是如果羽毛不见了,它就害怕地不敢飞了。羽毛成了帮助它飞翔的工具,也成了限制它自由高飞的咒语。其实有没有羽毛都没什么关系,只要你是一只会飞的象,你就能凭一己之力自由飞翔,无所谓羽毛神马的。

小鸟要学会自己飞翔,大鸟会先给它示范,等它羽翼丰满了,就直接把它从温暖的鸟巢里推出去,天性里的飞翔本能就会促使它御风飞翔。小孩学步刚开始需要人扶,或许会跌倒受伤,但渐渐他就能自己走了。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刚开始学习练字,本子上都需要一个方框,是为了让每个字不旁逸斜出,等你的字写的越来越自如,那些方框就自然不需要了。而所有这些都只是外力凭借,却不是你继续前进的根本。小飞象“笨宝”后来也是在遭受了一次次挫折,又面临妈妈被人类伤害的危险,所有这些都逼着它自己学会了勇敢飞翔,而那片作为“助飞器”的羽毛也渐渐不需要了。

道理看似浅显,可是要自己真正克服这个心结,扔掉来自外力的帮助,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笨宝”身边还有一些帮助它成长的朋友,比如那个失去母亲的人类小女孩,她脖子上一直挂着一把钥匙,这是她深爱的母亲送给她的礼物,母亲曾告诉她,这个世上有各种各样的门,这把钥匙可以开启任何一扇门。对此她深信不疑,她一直相信靠这把钥匙,就能迈过一切艰难克服世上所有困难,可是她后来也渐渐明白了,有些时候你自己才是战胜困难的唯一钥匙。所以在结尾处,她把母亲的钥匙扔进了火里,并对不敢飞的“笨宝”说,“你瞧,我不需要这把钥匙了,你不需要羽毛,一样也可以飞呀!”

是的,没有任何一片羽毛,你一样也可以自己展翅飞翔。不仅是对“笨宝”,还是对每个对自己产生怀疑的失败者,以及每个不曾被善待的非凡生命,你要相信,你就是那片御风飞翔的羽毛,你就是那把解开万物之谜的钥匙,你才是一切迷途的答案。

别怕,勇敢飞吧,做回你自己,just do it!

 6 ) 迪士尼纯血萌宝宝DUMBO

#小飞象#连着两天二刷Dumbo~二刷包场imax效果比一刷激光厅好太多,推荐imax。整个电影行云流水阶段分明,迪士尼的纯血宝宝,非常合家欢(如果不是结尾蒂姆伯顿的名字出现,我完全想不到导演是他)~观影还会有些小感动,比如科林叔把假手藏起不让孩子们看到,比如Dumbo和妈妈隔着铁栅栏相拥……当然最惊艳的是伊娃格林,她表演空中飞人的时候一抬手,美到窒息!电影里还有好多熟面孔,小丑妆都遮不住的四条眉毛科林法瑞尔,反派是老版蝙蝠侠主演迈克尔基顿,团长美地奇是企鹅人丹尼德维托,美人鱼是《肥瑞的疯狂日记》的Rae Earl~~不要太开心~所以有点想忽略电影的槽点了[捂脸]那就不说了,包容不完美也是电影传达的观点之一嘛~不过Dumbo明明就可爱到爆炸,哪里怪胎了,萌到想入电影里那个娃娃了好吗[捂脸]

ps如果是蒂姆伯顿的电影爱好者,请忘掉导演是他,因为小飞象不阴森不哥特不可怕,反而很温暖很family~

就开开心心的看个童话不好吗[耶]

btw凭什么分数比那个烦人的帕丁顿熊低,不能忍!

 短评

迪斯尼式低幼。Tim Burton的暗黑系童话,这几年已经退化到只剩下童话了。

5分钟前
  • 蓝毛水怪
  • 还行

四星妥妥的。但看短评心有不忿,亲子合家欢电影有什么问题吗?加一星,致敬在个人风格和电影主题间努力寻找平衡的导演。故事真的很美好啊小象让我的心都融化了。

9分钟前
  • kathleen9
  • 力荐

《小飞象》对于迪士尼的粉丝大抵都有特殊意义,作为迪家老粉我也是没有看过动画版的,好羞愧啊。但是这似乎是一个优势,直接观看真人版的《小飞象》,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完全没有动画版的玉珠在前的先入为主的好感。相反,这一部真人版的《小飞象》还原了美国东南部在上个世纪初的马戏团生活:虽然世界上战事不断,时时面临欧洲旧世界的挑战,大萧条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但是,人们仍然努力生活,憧憬未来,探索科学,并且保持一颗温暖和真挚。全片最动人的地方是感情真挚,两段小飞象高空起飞的片段我也是悄悄抹泪了呢。诶,有可能是因为最近情绪比较波动,嘻嘻。最后,Eva Green真是美翻了。

11分钟前
  • 谋谋谋
  • 推荐

眼看着迪士尼把自家仓库翻个底朝天,一步步从一流造梦工厂退化成流水线量产作坊。

15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有神无形的Dumbo,并且曾经Burton式的奇思妙想和天马行空被演变成一场老旧又甚至在温情中掺杂着些许“惊悚”的成品。异域风情的Green、坏人Keaton、古灵精怪小老头儿DeVito,每一个人都成为了重复选角以及这出流水线上的一环。基本上故事套路也就是(无配乐版)《马戏之王》了。不过童心是真的,每次翱翔带来的感动也是真的。

17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很平淡,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即使是高潮部分也是循规蹈矩。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希望每一个童年的书本都被拍成电影,就像希望世界上每一个动物都能存在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而不畏惧,就像希望未来的人们评价21世纪的时候,会说,那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的年代,人们从自私中脱离出来,与自然达成了美好的共识。

21分钟前
  • L.C.
  • 力荐

剧情简单无脑直白脸谱化的儿童片,小女主从长相到装大人的面无表情都特别不讨喜,而且怎么做到把 Eva Green 这种级别的御姐女神拍这么无趣的…再加上对科林法瑞尔那张脸一点好感都没,本剧要找个出彩的角色真是难。感觉迪士尼近年来的真人童话重拍都是这样不温不火乏善可陈,不禁对狮子王写实版担心了起来。不过所有一切加起来居然看得还挺愉快,三星半吧。(电影院小孩全程尖叫,不知道是不是想学大象叫

26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还行

无功无过的全新翻拍之作,温和得让人有点失望。蒂姆伯顿的戾气都哪里去了?转型成PG级亲子片导演了?

29分钟前
  • metaphor17
  • 还行

作为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拍得太无趣了。大人觉得幼稚,小孩也觉得枯燥。表面上没什么问题,其实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拍得太工整了,四平八稳,所以也没有任何亮点。这种中规中矩,走安全路线,追求稳而不愿意有所创新的电影根本就不应该被拍出来。自从蒂姆•波顿去迪士尼拍合家欢电影后就越来越保守和胆怯,当年拍《剪刀手爱德华》《大鱼》的大胆、灵气、魅力、创新、想象力已经荡然无存。不得不说迪士尼真是毒瘤,太不思进取了,巴不得把所有动画电影全部拍成真人版,巴不得给所有电影都拍续集,永远吃老本,没有丝毫创新精神,结果票房还那么高,搞得现在所有电影公司都纷纷效仿,不断翻拍、拍续集、压榨IP、打造电影宇宙……根本没人去拍原创内容了。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这两年的迪士尼真人电影一部比一部催眠,还是说我的童心一年小过一年了?

3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小飞象飞多久,才值回多少票钱。“大象从不忘事,不能以貌取象”。

3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嗯…伊娃真的好好看!

38分钟前
  • 突突
  • 还行

"You make me a child again! "

40分钟前
  • *******
  • 力荐

伯顿为迪士尼拍的命题作文,挺正统老派。原版64分钟的《小飞象》直到后十分钟才用耳朵飞行,新版前半截几乎原样照搬,后半截拓展了全新故事走向,保持原版基调和精神,文德维尔有句台词:“你让我又回到了童年!”另外,伯顿早年曾为迪士尼影业的《黑神锅传奇》画过百幅原画,但一张没用;拍《小科学怪狗》后被迪士尼管理层炒了鱿鱼。这次重回迪士尼拍《小飞象》还挺有意思,片中大反派“文德维尔”和他的游乐场感觉就是迪士尼和迪士尼乐园的阴暗面,他吞并美第奇马戏团也是挺“写实”的了。最后还一把火烧了游乐场,够狠!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除了老套之外都可以,因为原版就这样,迪士尼卡通真人系列经历了早期几部魔改之后,从《灰姑娘》开始就一本正经走原著党路线了,本片也是四平八稳的儿童童话,没啥大毛病,蒂姆波顿那些鬼才趣味在这样的故事里也没啥大发挥之处,但乐园和舞台效果非常不错,画面依旧是亮点,伯顿老师是否考虑执导一台晚会或开幕式?伊娃格林一如既往的美丽,最惊喜的是老蝙蝠侠与企鹅人的同框,这回企鹅人扳回一城,小女主演是带资进组吧,桑迪牛顿的女儿,人设不讨喜也演技差的可以

4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家里有小朋友的,还是可以带孩子一起看看的。其他人可能就要考虑下是不是真的要去看这个了,真是无趣老套到让人坐立难安,邪恶的商人,善良的底层,天真的孩子,正义战胜邪恶,藿香正气。并不波顿的温吞童话,伊娃格林演了一个没什么亮点的花瓶。这片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控制在90分钟之内,太拖沓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我不知道给低分的观众是在挑剔什么,这就是非常经典提姆波顿的童话,断了手的骑士,不正常的公主(好吧是动物),不够坏的国王,和额头真的非常大的女主角。以及虽然我从来没看过马戏表演,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所梦想看到的马戏表演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49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推荐

三星半。适合大朋友小朋友的温馨催泪向真人动画。1.童话般的故事,童话般的走向,坏人恶有恶报,主角贵人相助。知道是套路依然会被感动。2.伊娃格林真美。3.最让我动容的不是小飞象飞起来,而是小马戏团的成员见识到大场面的那种眼神,激动又落寞;以及他们得知自己被解雇后却依然团结起来八仙过海拯救小飞象,这是本片最热血的一段。

54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还行

剧本又臭又长还充满说教,饶是如此,蒂姆波顿的个人风格仍然保证了马戏团的部分完爆「马戏之王」。不过作为一部迪士尼影片,把一个类似Walt Disney的角色当反派,最后一把火烧掉乐园,还是挺有魄力的

5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这么老的故事居然讲得很精彩,最后变成环保教育片也一点都不尬,蒂姆波顿很棒。伊娃格林担得起巴黎之珠的称号,红裙飞象,真是明艳动人。

60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