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很不喜欢李易峰,没演技面瘫脸,台词僵硬,眼睛无神。在《古剑奇谭》出现之后,我就一直很不喜欢很不喜欢他。《心理罪》我更是觉得难看异常,尤其是电影里花衬衫和西裤的搭配,我滴妈呀,这他妈刚给人烫完头吗?
不过,今天我要给李易峰道歉。真的,一个没天赋的人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这一步,尤其是还要背负着像我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黑子随意的谩骂。
这一年来,我没看到过他出现在综艺节目上,也没听说过啥啥啥消息绯闻机场街拍,甚至连热搜都没上几个。我甚至还觉得李易峰已经过气了,新一代流量早就把这些前辈碾压的渣渣都不剩一点。
但是在看完《动物世界》的点映后,我他妈就一个词,服气。果然,人只靠努力是没用的,你得让人看到你努力的结果。(此处cue一下ycy妹妹)
要说前一批流量转型中最成功的,必须颁给李易峰。此处再表白一下导演韩延,跟对一个导演有多么重要,看李易峰就知道了。
之前一直觉得李易峰身上有种蜜汁土味,看起来腻腻的,笑起来也不是那么阳光清爽,眼神空洞缺乏灵气,而且腿型似乎也不怎么好看,有点胖??反正不适合白衬衫西裤的打扮。
直到看到《动物世界》,他穿着脏脏的格子衬衫,套着土色的夹克外套,下身黑色宽松的休闲裤,脚踩一双黄色户外靴,皮肤黑黑的有点泛油,肤质不算好,有种社会打磨出来的钝气,不是白面书生了已经。
头发乱蓬蓬的,但不是特别长,不会显得阴柔。脸上带着前一晚和别人干架的伤口,依靠在灰扑扑的墙边,点一根烟,或明或暗,烟雾朦胧。
总之,这样的一种装扮,竟然将李易峰身上的帅气逼露的一览无余。
不得不承认,李易峰的帅和白衬衫无关。
他天生就不是坐在教室里神游也能拿百分的天才少年,也不是家境殷实吊儿郎当的二世祖。他更像是胡同巷子里打群架的孩子头,家里经营着街口一家小卖部,成绩在学校不算好,有点小聪明,但也仅仅体现在数学测验上。
十分普通的一个少年,有人普通人的一种韧劲,但这也恰好是娱乐圈最缺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让观众少了生疏,很容易让观众苛责的目光温柔下来。
《动物世界》里,李易峰饰演的是一个普通少年,父亲是数学老师,在他八岁那年离奇消失,母亲成了植物人。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性朋友,但因为自己没本事赚钱,又有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因此也一直不好意思跟人表白心意。这姑娘也就一直傻傻的等,默默地陪。
后来,他被好朋友出卖了,被迫上了一条贼船。在这条贼船上,他必须完成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游戏通关后才能下船。当然,没下船也得面临一定的惩罚。
故事情节就不做多剧透了,总之十分精彩,也十分烧脑,但这个烧脑烧的点不太一样,很容易让人回想起被数学支配的恐惧。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导演有刻意烧脑的目的,却也没有忘记这是《动物世界》不是《高考易错题型解析》,所以在观众快要不耐烦的时候果断结束,并将之前铺垫的细节一网收起,推动结局高潮。
整体情节也挑不出太大毛病,即使电影前十分钟的画风像是《后来的我们》,也并没有妨碍它顺利推动李易峰登上那艘和现实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船。人物动机铺垫充足,性格描写也在一开始埋下伏笔。
最巧妙的是故事开始导演几乎没让李易峰露过面,当观众适应故事节奏后才让李易峰卸妆,这个时候好感度已经建成了,这一个安排算是电影里最巧妙的环节了吧。
电影里奇幻、血腥的小丑杀怪情节,在电影一开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中途看又觉得是导演故弄玄虚,看到后来发现是一个亮点,它对于剧情并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却成了整部电影基调和情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一开始对李易峰有点排斥之外,后面全程紧张全程舔颜。最后下船的那一刻,李易峰的行为让人意犹未尽,带着少年英雄的果敢,让人感叹后生可畏。
《动物世界》改编自《赌博默示录》,原著怎么样我没看过,有人评论说李易峰的气质和原著男主角相差太多。个人觉得,在《动物世界》这部电影里,李易峰的气质和整体故事没啥违和的地方,反而有种小市民英雄的热血感。
电影有第二部,我是肯定会去看的,在李易峰出下一部电影之前,我应该会当一段时间的无脑吹。
《老炮儿》里的李易峰形象和《动物世界》里很容易搞混,都是小市民,都容易打架。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动物世界》里李易峰从始至终就没有叛逆过,他一直是个很正面的英雄人物,有点不与现实同流合污,有些理想主义,但他又过得很惨,老是被人骗,浑身丧气。
但他的善良是由始至终的,从未出现过一丝丝动摇。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妆容让他看起来很脏,但他的眼神却比之前任何一个角色都要干净,或许这也是命运对他沉心拍戏的馈赠吧。
本来想说一句这不是广告,后来想自己这破小号也没人找我打广告,呜呜呜呜,心疼过气枪手。
当剪刀石头布变成纸牌后,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剪刀石头布了,而是一种纸牌游戏。
既然是纸牌游戏,就不仅仅是凭运气,而是有技术的高低,智商的强弱。
早在1994年,一名麻省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马恺文就曾和“MIT 21点”俱乐部的队友多次进出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总共赢得500万美元,因此登上了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黑名单”,被赌场永远拒之门外。
本·莫兹里奇将这一真实故事改变成了小说《攻陷拉斯维加斯》,后来这本小说又被拍成了电影《决胜21点》。
《动物世界》的郑开司就是类似马恺文的存在,他打败对手靠的就是技术和智商,其中一部分是必胜的方法,另一部分是不一定必胜但胜率很高的方法。
比如:
理论1:在对手只有1种牌或2种牌的时候,你有必胜的方法。
假如对手剩剪刀和石头,你就可以一直出石头;对手剩剪刀和布,你就可以一直出剪刀;对手剩布和石头,你就可以一直出布。同样的道理,对手只剩1种牌的时候,你就更容易取胜了。
理论2:保证手中有剪刀、石头、布3种牌是最安全的,不一定必胜但胜率很高。
毕竟,只有1种牌或者2种牌是很危险的。
理论3:每出3张牌都包括石头、剪刀、布各1张比较安全。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剩下的牌包括石头、剪刀、布3种牌。
问:那可不可以先出布,剪刀,布,再出石头,剪刀,石头呢?这样同样可以实现剩下的牌的牌型是齐全的。
答:不行,这样的话最后3张还是会剩下2张石头,1张剪刀,对手只要一直出石头就可以保证不输。
因此,人们通常是每出3张牌都会包括石头、剪刀、布,从而让剩下的牌比较均匀。这也是为什么当孟国祥看到郑开司和李军有4张剪刀1张布的时候感觉有问题。
了解这几个理论之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整个游戏。
一共有103人参加游戏,每人3颗星星,4张石头、4张剪刀、4张布,一共412张石头、412张剪刀、412张布。
满足以下条件的会输掉游戏:
1.游戏结束后,星星少于3个。
2.游戏结束后,牌没有出完。
3.游戏结束后,星星少于3个,而且牌没有出完。
假如游戏过程中星星为0,就会提前出局。
第1局 郑开司VS张景坤
张景坤说:我们按照剪刀、石头、布……的顺序出同样的牌打12局,这样12局全都是平局,又不会掉星,又可以把牌打完。
郑开司轻信了对方,前9局都出的同样的牌,第10局郑开司按照约定出了剪刀,张景坤却出了石头,从而获胜。
第11局,张景坤说他会出剪刀,让郑开司出石头,把星星赢回去。郑开司果然出了石头,然而张景坤将剪刀和布两张牌重叠,给郑开司看的是剪刀,实际上出的是布,张景坤再次获胜。
随后,郑开司提出和李军、孟国祥组队,此时郑开司还剩1颗星,1张布,李军还剩1颗星,4张剪刀,孟国祥还剩2颗星,0张牌。
问:为什么郑开司和李军要找孟国祥组队?
答:郑开司和李军都只有1颗星了,再输一次就会被关进小黑屋,所以要找1个还剩2颗星的人,这样就还能再输一次。
问:郑开司见到李军的时候,李军剩下的4张牌都是剪刀,他前8局只出了石头和布,把所有的剪刀留下来不出,是不是不合逻辑?
答:这样安排的目的有2个:
1.为了引出孟国祥说:“正常人都会让自己剩下的牌均匀一些。”从而让郑开司想出打败玩家B的方法。
也只有当郑开司和李军有大量同样的牌时,孟国祥说出这句台词才更自然,不会显得太唐突。
假如是其它时候,孟国祥突然说一句“你们知不知道,正常人会让剩下的牌均匀一些”,就显得很生硬。
2.郑开司和李军必须有3张相同的牌,才能拍玩家B和他们再赌3局的戏份。如果要利用“均衡思维”和玩家B赌3局并且2胜1负,郑开司必须是3张相同的牌。
第2局 孟国祥VS玩家A
孟国祥偷走了1张牌,和玩家A对战,最终输了。此时三人还剩3颗星,4张牌。
第3局 郑开司VS玩家B
孟国祥说,他之所以偷牌,是觉得郑开司和李军有4张剪刀和1张布像有问题,因为正常人都会让手中的牌均匀一些。
郑开司顺着这个道理,推导出很多人每出3张牌都会石头、剪刀、布各出1张,也就是上面说的理论3。
运用理论3,郑开司赢了玩家B。
玩家B是用均衡思维出牌,所以他也认为郑开司也是用均衡思维出牌,他认为郑开司每出3张牌一定有1张石头,1张剪刀,1张布,所以要求郑开司不要换牌。
接下来,郑开司出剪刀,玩家B出石头。
此时,玩家B以为郑开司剩下的是1张石头,1张布,所以只要2次都出布就可以1胜1平。
结果郑开司剩下的2张都是剪刀,玩家B两次都出布,2次都是郑开司获胜。
郑开司等人3胜1负,此时有5颗星,0张牌。
与此同时,赌场剩下的石头、剪刀、布的数目分别是119、122、97。石头和剪刀还有很多,布最少。
按照这个趋势,最终布会最先用完,剩下的牌就只有石头和剪刀。等大家都只有石头和剪刀的时候,只要一直出石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郑开司贷款50万美金,用其中的10万美金来让其它玩家帮忙买石头,并且收走他们所有的牌,最后一共得到30张石头,4张布,2张剪刀。
问:为什么郑开司说4张布,2张剪刀是最好的?
答:当他们把34张石头用完以后,还剩4张布,2张剪刀,他们三人可以内部出布、布,布、布,剪刀、剪刀,打3次平局,从而把多出来的6张牌用完。
然而,接下来石头和布的数量没怎么变,剪刀的数量却迅速减少,郑开司由此得知有人囤了布。
第4局 李军VS玩家C
第5局 孟国祥VS玩家D
眼看剪刀迅速减少,石头越来越没用了,李军和孟国祥决定去赌一把,结果纷纷输了。此时三人剩下3颗星,34张牌。
第6局 郑开司VS玩家E
双方的赌注是,郑开司如果获胜,将得到3颗星;郑开司如果失败,将输掉3颗星和40万美金。
由于玩家E坚持只比1局,让郑开司找到了漏洞。
理论4:在2人和2人以上的小队中,如果剩下的总牌数是双数,一定可以在内部把牌打完,并且不会失去星星。
第1种情况,3种牌的数量是偶数、偶数、偶数,比如2张石头、2张剪刀、2张布,可以通过石头、石头,剪刀、剪刀,布、布的方式把牌打完。由于是3次平局,所以不会失去星星。
第2种情况,3种牌的数量是奇数、奇数、偶数,比如1张石头,1张剪刀,2张布,也可以先出2张布打1场平局;然后1个人出石头,1个人出剪刀,1个人多1颗星,1个人少1颗星,星星的总数还是不会变。
综上所述,玩家E想把1张牌打出去,说明此时玩家C、D、E的总牌数是奇数。只有打出1张牌,总牌数才能变成偶数。如果不把这张牌打出去,最后内部不管怎么打都会剩一张牌,只要牌没有出完就算输掉比赛。
问:通过理论4,郑开司只能知道玩家C、D、E多一张牌,怎么知道多的是哪张牌?
答:玩家C、D、E的布最多,郑开司三人的石头最多,所以玩家C、D、E宁愿自己多的那张是布,而不是石头或剪刀。
果然不出所料,玩家E出布,郑开司出剪刀,从而获胜。此时郑开司三人有6颗星,33张牌。
随后,郑开司买了玩家C、D的牌,还买了情报,得知玩家E还有8张布、2张剪刀。
玩家E虽然星星的数目已经够了,但必须要把牌出完或者卖完,否则就会被关进小黑屋。郑开司要挟玩家E:“如果你不给我10万美金,我就把你的牌型公之于众,让大家都不敢买。”
郑开司用这种方法,得到了10万美金和玩家E的牌,此时他们一共有6颗星,69张牌,分别是30张石头,34张布,5张剪刀。
理论5:游戏过程中,石头、剪刀、布的消耗速度是不同的,囤牌可以提高胜率。但是,囤拍并不是必胜的方法,仍然可以破解。
郑开司三人即便拥有大量的石头和布,仍然不能保证获胜。
张景坤破解囤牌的方法,就是号召人们重新洗牌,而且洗完牌后他们只在参与洗牌的人之间对战,不和没参与洗牌的人对战。
如果郑开司不参与洗牌,那么将没人和他们对战,不仅得不到星星,而且牌也打不完,所以被迫洗牌。
张景坤洗牌的过程中出了老千,把34张布全部给了郑开司,然后把剪刀和石头给大家,留给自己的都是石头。
而且张景坤把剪刀做了记号,所以洗完牌后一直和有剪刀的人对战。
此时,郑开司三人有6颗星,69张牌,分别是32张石头、3张剪刀、34张布。而张景坤有8颗星,1张石头。
郑开司戳破了张景坤的阴谋,号召大家不和张景坤对战,而是和郑开司对战,并且让他们来选郑开司的牌,输掉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
第7局
郑开司被选了石头,对方出剪刀,郑开司胜出。
第8局
郑开司被选了剪刀,对方出石头,郑开司落败。
第9局
郑开司被选了布,对方出剪刀,郑开司落败。
郑开司1胜2负,此时有5颗星,66张牌,分别是31张石头、2张剪刀、33张布。
问:郑开司为什么做纯粹碰运气的事,导致1胜2负?
答:郑开司的目的,是消耗除了张景坤之外所有人的牌。当赌场上只剩郑开司和张景坤有牌后,张景坤为了平安下船必须和郑开司对战,即便付出5颗星星为代价也只能认栽。
此时郑开司的总牌数是双数,根据理论4,他们内部消耗就可以把牌出完,方法如下:
先出30张石头,打15场平局;再出2张剪刀,打1场平局;再出32张布,打16场平局;剩下1张石头、1张布。
接下来是1个人出石头,1个人出布,最终1个人多1颗星星,1个人少一颗星星,星星的总数不变,而且牌也出完了。
但问题在于,他们现在只有5颗星,不管内部怎么打都只有5颗星,离每人3颗星一共9颗星的目标还差4颗星。
而此时张景坤虽然有8颗星,但还剩1张牌,如今赌场上只有郑开司还有牌,他不把这张牌打出去还是会被关进小黑屋,所以宁愿失去5颗星,并且扇自己耳光都要把这张牌打出去。
第10局 郑开司VS张景坤
郑开司出布,张景坤出石头,郑开司获胜,得到5颗星星。
游戏时间结束后省略了一个片段:
此时郑开司三人有10颗星,65张牌,分别是31张石头、2张剪刀、32张布。
他们可以先出30张石头,打15场平局;再出2张剪刀,打1场平局;再出32张布,打16场平局,最后还剩下1张石头。
于是,郑开司自愿成为那个还剩1张石头的人,而李军、孟国祥有10颗星,0张牌,取得了胜利。
在小黑屋里,郑开司见到一位大爷,声称自己被白西装男骗了。
在此之前电影有好几个铺垫,首先是郑开司前往游轮的过程中,身后出现了白西装男;其次是郑开司囤了牌后躲在厕所里,透过门缝看见白西装男正在骗大爷说:不用我的办法,你肯定会输。
理论6:不要空着手进小黑屋。
与此同时,李军以50万美金的价格卖了1颗星,还剩9颗星。
郑开司空着手进小黑屋,李军和孟国祥没有把他赎出去的理由,他们出卖了郑开司,决定把多出来的3颗星卖了。
因此,必须带着钱或者值钱的东西进小黑屋,才能保证同伴会把自己赎出来。
而小黑屋里的刀疤男只带了50万美金进来,同伴却愿意用3颗星,至少150万美金的价格把他赎出来,说明他身上还有更值钱的东西,也就是纱布里的钻石。
郑开司偷走了刀疤男的钻石,也就名正言顺的被刀疤男的同伴赎了出去。
故事的最后,郑开司从孟国祥的手中抢回了属于自己的3颗星星,赎了受骗上当的大爷。
------------------------------------------------------------------------------------------------------------
《动物世界》改编自福本伸行的漫画《赌博默示录》,此前《赌博默示录》也曾被拍成同名动画剧集和电影。
除此之外,《动物世界》还让我联想到了《诈欺游戏》。
《诈欺游戏》的2部电视剧和2部电影我都看过了,也是类似于石头剪刀布的小游戏,但被高智商的主角玩得惊天地泣鬼神,对该题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2015年,韩延执导的同名漫画改编的《滚蛋吧!肿瘤君》饱受好评,白百何也凭借本片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今年,韩延指导的《动物世界》同样是由漫画改编,而且完成度比《滚蛋吧!肿瘤君》更高,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剧情都非常优秀。
首先是视觉效果方面,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美术、画面、摄影、剪辑、节奏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动作戏更是首屈一指,干净利落,凌厉酷炫。
电影漫感十足,就像是漫画人物活了一样。
打戏完美诠释暴力美学,堪比《死侍》《王牌特工》,飙车戏更是代表了华语片中最高级别的工业水准,不输《速激》《极限特工》。
尤其是郑开司开车撞翻摩托车后,街坊邻居喝酒、电焊的慢镜头让人热血沸腾。
医院里的打针、时钟的片段也非常惊艳,让人大开眼界。
而郑开司翱翔云端、海底漫步、与海豚共舞的片段也是美到了极致。
说到演技,周冬雨早已从当年的新人演员一步步成为了金马奖影后,而李易峰也正在进行从明星到真正的演员的转变。
比如电影刚开头的那场哭戏,比《心理罪》相比自然了许多。
虽然算不上质的飞跃,但确实有进步。
而剧情方面,电影将石头剪刀布这么常见的游戏玩出了新高度,可以说是让人瞠目结舌。以至于我观影过程中的心情都是:还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还他妈可以这样?
能把石头剪刀布拍成电影,还能拍得这么精彩,在质量良莠不齐的华语片中脱颖而出,非常难得,值得许多中国新人导演学习。
叙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郑开司先是轻信张景坤被骗了2颗星星,挫折使他逐渐变得机警、成熟、老练、狡猾,用高智商一步步施展了翻盘大计,从菜鸟逐步成为大神,实在是妙哉。
“动物的世界,只有利益,没有感情”“亲兄弟也不靠谱”的理念贯穿全片,将人性揭露得入木三分。
张景坤三番五次坑蒙拐骗,白西装男欺骗老人,李军、孟国祥忘恩负义、见钱眼开,都说明义气、感情、信用、善良终究是敌不过金钱的诱惑。
而“苏格兰的黑山羊”的课题又使得郑开司能够摒弃偏见,取而代之的是辩证的看待问题。
人性是多变的、复杂的、矛盾的,片面的看待人性就是一种偏见。世界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坏。
张景坤、李军、孟国祥、白西装男虽然居心叵测,但小黑屋里的老人仍然是真诚的,他不要求郑开司救他出去,只求郑开司给儿子打一个电话。
在面临了背叛、欺骗、出卖、利用后,郑开司仍然没有忘记初心,仍然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高尚、博爱的人。
毕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因此,郑开司宁愿再次冒着被骗的危险,把老人赎出来。
毕竟,“老子宁可做一辈子披荆斩棘的小丑,也绝不变成你们这群人渣的样子。”
老实说,假如让我从一个默示录的粉丝的角度来给分的话,显然不会给这部电影及格,但如果作为一个“素人”观众的话,那么是可以给他3.5星的,两厢平衡,最后给了三星。
但当我发现一堆人给到五星之后,我就怀疑是否是本人审美过于偏离大众了。认真思考之后,还是决定不改动评分,并给出一些解释。 这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商业片,类型片。剧情完整,人物小传完善,铺垫合理,打斗流畅,特效出彩。这些应该是一部电影的基本线,但是实际上,国产电影大多数都没有达到这条及格线。在同行的映衬之下,《动物世界》确实是值得称赞。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在同类中出彩就沾沾自喜,当导演把一个满分剧本改编为70分,却因为比50分的同行优秀时,就获得阵阵赞美,那么这时候的喝彩声,和打在国产电影脸上的耳光声是同样响亮的。对他的严格批判,是希望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期望它“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所以以下就是一些批评。 最需要批评的是本片对于特效的“滥用”。我肯定其特效制作效果的优秀,但我对这些特效存在的合理性保持疑问。典型表现是,男主角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会把自己可视化为“小丑”,把其他人看做是“怪兽”,而且这是本片最主要的特效制作应用方面。确实,由于幼年心理阴影,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本片中,关于自我幻想为小丑去打怪的情景的镜头,居然加起来很可能超过15分钟。初次展现这些镜头已经足够了,后续的镜头表达并没有继续提供新的有效信息,且视觉上也并没有让人愉悦,只会让人感觉很乏味。假如像沙耶之歌一样,全程如此表达,倒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奇的方式,可惜并不是。这应该是本作最大的问题,假如可以删掉这些无用镜头,毫无疑问会让情节更为紧凑,流畅度大大提升。这也是我认为对于原作改编中,降分最大的一项。 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要突出批评,因为在影院中,时间是更为珍贵的生命。每一个无效镜头,炫技镜头,都是对从业者和观众双方的谋杀,是一种双重的浪费。许多电影现在沦为了特效的表达工具,比如广为诟病的《变形金刚》系列最近几年的作品,大量的爆炸特效反而会让人在影院昏昏欲睡。国产电影更是特效的重灾区,几部西游系列,封神系列,就是观众花钱去接受来自电影的视觉屠杀。几年前我去看《大鱼海棠》,有一个十秒的镜头,女主角手里握着一颗小核桃转了整整十秒,那个十秒把这枚核桃的精细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当时就知道:这部国产动漫的希望,多半完了。因为这样的镜头虽然美轮美奂,但是它是无效的,它精美但是它不提供审美,最终只能沦为一种无病呻吟式的表现。当然也不能全怪导演,毕竟这部3d影片,只有这些镜头是3d,去掉就只能作为2d卖了,因此这可能是资方要求,那我们只能竖个中指了。 第二个需要批评的,是节奏问题。其实本作节奏非常优秀,基本不会有特别无聊的时刻,只有几个地方让人痛心。第一是上述提到的,那些无效的漫画式的打怪镜头,完全可以剪掉。第二是,男主角在上船前做的一段白日梦,当时就把我看笑了。大难当头,小伙子心理戏很多啊。这个地方引入的白日梦,简称yy,大概5分钟,在yy中有惊险刺激的追车戏,连环爆炸戏,精彩动作戏,各种特效DuangDuang的,然后镜头一变,发现是主角yy,这种感觉就像是导演趴在你耳朵边说:“逗你玩”。简直是马三立的亲传弟子啊!此处是一大败笔。第三是,在最高光的时刻,也就是赌博的博弈时刻,还是讲的太快,那些缜密细致的推论讲的不够清晰,假如把上述砍掉的时间加到这里,本作会非常优秀。博弈规则实际上可以看做不完全信息博弈,假如观看者对数字不是很敏感,此处的感觉只能是“好像很吊但也不知道他在说啥,艹”。 假如可以节奏进行调整,也许可以冲击年度最佳类型片。 第三个需要批评的还是演技。首先要说李易峰其实演的比以前进步大太多了。李易峰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善于把握时机。出道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凭借《古剑奇谭》大火后,顺势把段子手和老干部人设推广开,顺便说一句,他应该是最早也最成功的所谓“卖人设”的艺人,可谓鼻祖。在接下来两年里,通告不断,电视剧不断。但最近一两年忽然销声匿迹,在我听说他去接了一部电影后感慨“真是太有智慧了”。是的,李易峰年轻不再,无法与顶级流量鲜肉相比了,转型电影实在是好决策。而这部电影,也确实看出他下功夫了,比一堆凹造型的明星好多了。但是在周围几位的出色映衬下,还是弱了点,跟周冬雨的对手戏就明显被压了(且cp感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还是没有完全“解放天性”,爆发力差了点,层次就少了。加上李易峰的眼睛很好看,但眼白太多,许多微妙的眼睛的表达他就没有办法去很好地呈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得不说,演员是一个对天赋要求太高的职业,甚至不亚于数学家对数学天赋的要求。有些天花板可能这辈子他是触碰不到了。演员跟角色有时候就得用肉身去磨合,李易峰刚刚下决心没多久,大约还无法完全忍受放弃那个壳子吧。但我依然看好他,希望他可以三起两落,创造一个“纵使三度迎来落日”的奇迹。 第四个,还是要赞美一下,本作的一些本土化改编。房贷,结婚压力,公司团建,澳门赌博,这些本土化的设定完美的让电影有了中国的血肉,人物的动机也就合情合理了。
仍然很遗憾的一点是,最精彩的赌博部分,基本上是舶来品而非原创,而败笔却是在创作过程中自己加上的,这不免让人有点唏嘘。我仍然相信,中国可以创造出同样优秀的剧本,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打五星的各位,你们的吹捧,很可能只会迅速吹起一个充满特效的,名为《动物世界2》的泡泡,泡泡碎了,就什么都没了。澳门风云系列大约就是例子吧。《动物世界》值得赞美,因为它可以,也有能力作为国产类型片的 一条及格线,但如果想成为优秀线,抱歉,它成色还远远不足。
上影节那几天,电影《动物世界》喊我去参加提前试片时,我手里正拿着同一时段《重返柏林》影票,就没去成。等到试片结束媒体上下一片赞时,我整个人就不是很好。
国产“烧脑片”哦。李易峰混搭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奇葩演员表哦。你们嘴上这么甜,都不要面子的。
端午节后,《动物世界》又有深圳场提前点映。这次出于业界压力,就非看不可。
看完释怀了:确实可以。
当下我在去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巴士上,还是《动物世界》请的。李易峰虽然明天会来深圳但只跑影城不请媒体,我为见动物还特地画一大妆。
现在的感觉就是,因为片子可以,所以值得。值得上海深圳广州跑一趟乃至于很多趟。比德国更对得起2018年夏。
不是动画片,不是纪录片。6月29号,就明天公映。
————————
1、从《肿瘤君》到《赌博》三部曲
严格说来,其实是我每天过手太多通稿,所以面对这个有姜文有药神的暑期档,对其他影片都过于大意了。
如果早再仔细一点,就能看见《动物世界》的豆瓣页面上写着导演:韩延;编剧:韩延/福本伸行。而在剧情简介上,又写着男主角名叫“开司”。
韩延是谁?《滚蛋吧!肿瘤君》的导演,怎么说也代表国产片角逐过奥斯卡吧。对漫画改编题材人家是有底子的。
福本伸行是谁?是日本漫画“开司三部曲”《赌博默示录》《赌博破戒录》《赌博堕天录》作者,该系列作品画风惊人,总销量破千万,我身边不少朋友是该系列的忠实粉丝。而“开司”,正是这三部漫画的共同男主角。
换句话说,《肿瘤君》的导演在处女作大获成功之后,没有继续拍安全又赚钱的小妞片儿,而是选了一部强剧情烧脑派漫画,来继续玩他喜欢的“漫改”。
就《动物世界》目前来看,这部电影只是拍了第一章的“希望之船”故事。
原著后面还有“绝望之城”等篇章。
据韩延在发布会上自己爆料,他们已经买了三部漫画的版权,电影也准备拍成三部曲。
三部曲都弄完了从头至尾至少得5年吧,足够一位凭处女作一炮成名的青年导演彻底站稳脚跟,或者重新归于沉寂。江山代有才人出,市场不会给一个年轻人聚光太久的。成名之初就选择这么大的一个系列计划,韩延是像开司一样,把事业生命赌在了这艘船上。
刺激。
————————
2、“动物世界”里没有动物
在影片中,李易峰饰演的男主角被发小骗走房子背了一屁股债,遂登上一艘邮轮参与赌博游戏,如果成为赢家就可能还清贷款。邮轮这个封闭空间,是具体的“动物世界”。
上贼船不是请客吃饭。在“动物世界”里,每个人只有兽性,没有人性。
据导演韩延说,他原本想给赌局中的每个角色以具体动物种类来指代。我推想可能类似于谁是狼谁是狮子谁是狐狸那种。但在成片中,导演舍弃了这种过于dramatic的处理,而只是强调“人性沦丧”而已。
具体的游戏内容是华彩段落,也是本片从《赌博默示录》中汲取的精华,其跌宕刺激可以驱散前半段全部的沉重。我在这里不剧透,但已经看到有人详细分析了。
李易峰开片第一句台词“我脑子有病”挺搞笑的。在影片中他被设计患有一种类似精神分裂的妄想症,发病时会幻想眼前的人们全都变成怪物,被自己变成的英雄“小丑”逐个斩杀——但这只是幻想,男主角并不会因为这个病而拥有超常的智商或者战斗力。
其实直到结尾,他脑子有病对剧情本身都没太大帮助。不是上下文任何情节的逻辑充要条件。
只有一个比喻是有意义的,就是大多数人在他的眼中都是怪物。
多数情况下人类约等于怪物,这在影片外也成立。
正如尔虞我诈同类相食贪得无厌,这些本来就是人性,不是兽性。
“动物世界”其实是怪物世界,也即弱肉强食的人间。邮轮只不过将这种毫不含蓄的凶险放大而已,走出去也一样是地狱。
影片结局也在暗示这一点:哪怕看见一抹暖色,但阶级永远存在,男主角依然承受着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榨取。甚至这榨取从他的父辈就早已开始了。捆绑上一个周冬雨,终究难解。
————————
3、漫画改编默示录
漫画改编电影,尤其是日本漫画改编电影,往往难逃三类争议:
1,如何掌握对原作的忠诚度的分寸;
2,如何加强“电影语言”和“电影感”的浓度;
3,如何将代表小众文化的漫画变成更面向大众的消费品。
本质上,这是导演个人业务水平、漫画粉丝小众群体趣味和电影观众更大众文化的,三个层级的交锋。
近几年“优秀”的漫画改编真人电影分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片和日本漫改电影两派。
好莱坞那边,要么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彻底地安全和爆米花化,沿着畅销的谄媚之路走到黑,扔掉脑子走向商业娱乐的终极,要么以诺兰《黑暗骑士》为代表,把原著的故事和本质倒掉,只拿来漫画的瓶子,重新灌入犯罪惊悚的酒。而那位又重视原作,又尊重思考,还懂电影语言的“漫改无冕之王”扎克·施耐德,则因为未能讨好普罗大众而票房与口碑双双尴尬,前路未卜。
日本漫画改编电影通常尊重原著,但舞台式的过度表演,自成一派语法,在非原著读者往往就像看特摄片一样,市场也基本集中于本土。这几年来,《寄生兽》原著本身便具有社会性因此略胜一筹,《银魂真人版》只是用真人来表演漫画分镜而已,至于《jojo奇妙冒险真人版》就压根不足以被称为“电影”了。
韩延导演操作漫改电影的机智之处,就是先选到具有现实感的题材,然后在讨好大众的前提下,对原著故事做了相当充分的本土化改编,并用一个小trick来串联片中“日常”和“非日常”的戏剧感落差,再以口哨等细节,来让影片更加成熟和完整。
《动物世界》首尾两端,李易峰与周冬雨的对手戏,所有桥段的设计都经过了十足的打磨,种种相处细节颇具巧思,既踩实了背景,又树起了人物,还给足了动机,这些都是漫画没有的。这些巧思绝不惊人,而是尽可能地平和、放松与舒适。我们都体会过看国产都市爱情片男女主角毫无火花硬要尬戏让人汗毛倒竖硬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感觉吧?在这部片里,周冬雨洗头被李易峰恶作剧的片段,其干净自然和宁静,超过很多国产爱情片,功底都在水下了。
船上高戏剧化的、非日常的封闭空间智斗,与开头结尾的“日常感”差异极大,将两者衔接在一起的,就是上文我提到的小trick,即男主角“脑子有病”的设计。这一设定对推进剧情没有帮助,却成为这次漫画改编电影的关键支点:
如果不是在日常生活段落之中,均匀地、润物细无声地,加入这些非日常的小炫技,那又要用什么来铺垫后面的大炫技?小丑砍怪物如切水果的幻想画面,是链接前后两部分不至于断崖式分裂成两部片子的节拍器和润滑剂。
说到小丑砍怪物如切水果,这里倒有一个遗憾:为了弱化影片的血腥度和精神压力,让沉重的影片尽可能轻松,片中的怪物都没什么威胁,包括“如果在船上赌输了就要成为小白鼠”的生命风险都缺乏实感。原著漫画中有不少血腥场面,在这里也一律删除,基本上不会给到观众什么危机。这种轻松对于暑期档的商业考量是合适的,但对于一部电影,这些设计则让它彻底告别严肃、告别了更深层思考的机会。
你懂得问一句why,大概率就可以下船了。
要有这种跳出迷局旁观大势的能力。
比方说,为什么安德森这家公司会组织这样的一个游戏?
首先,对于第一层的人来说,这是一家高利贷公司。其次,对于第二层的人来说,这是一家博彩公司。
高利贷公司一定是使用暴力进行催收的,想让人上船,除了利诱之外,绑架也可以呀。反正他们需要保证,他们所“需要”的人上船。玩家不给力,游戏就没意思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盈利不仅仅是由第一层的“动物”在游戏中叠加贷款产生的。更多是由第二层观看“动物”们博弈的“人”所带来的。
对于“动物”们,他们关心的是“下船之后”的生活。贷款、债务、妻儿老小。
而对于真正在第二层赌博的人,他们只关心游戏是否带劲,自己堵的那匹“马”跑得够不够快。
对于安德森,他赚钱的模式是船上的贷款,加上二层赌博大佬们的赌资。
船上贷的款,会在交易中转手,从贷款者手里流入卖星星的人手里。借钱越多的人,安德森其实就越舍不得让他们死。否则是白白便宜了那些拿了他们贷款成功下船的人。
他拿去做基因试验的人,最理想的情况下是那些没有在船上进行额外借贷的人。也就是那些半路上星星就被消耗掉了的人。
而到了最后,总会有些人可以存活,并还剩下多余的星星,那么他们就想要等人来买。因为自己本来就可以下船了,能带钱走当然是最好。
所以毫不犹豫滴去借钱吧~!反正凭借按分钟复利的规则,你也肯定是还不起了。越借你就越是大爷~
用这些钱把星星买到手,或者把手牌清空。然后背着一身债务下船~
哈哈~要钱没有,要命拿去给你,你也不能换成钱。你也知道我的命不值那么多钱。不想让我成为坏账的话,就来请我再次上船吧。
后来这招在2008年被美国的金融机构学会了,2018年又被中国的地方政府学去了~
-------------------------------
以上纯属抖机灵。
其实看了电影之后立刻跑去练了10道小学奥数题~动脑筋的感觉久违了,觉得脑子都锈掉了。
思考是愉悦的~因为从思考中,似乎短暂忘记了自己只是一直无忧无虑的猪~
《动物世界》:我信任的几个影评号绝壁收钱了。
如果赌徒的智商像片子里这样,我现在相信当年统计和概率课老师得瑟他去赌有输有赢但总体肯定赢的事情了。
李易峰沉淀一年交出这种作品,哎,他还是去当流量比较好。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本来看到名字就不会去看的。但好几个影评号都说好。而且我真的很喜欢密闭空间多方博弈的题材。现在,妈哒,好气!不要去看,特别垃圾…
有一种导演叫“不管我拍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总之我就是要把所有我喜欢的类型全打包塞进去”型导演,看见一只苍蝇就能脑补三分钟追车戏,请问这除了让导演自己爽一下外对剧情有任何推进吗?全片做得最好的特效我估计是李易峰的肌肉,杀了我我也不信他能有那么一排腹肌……
不要小瞧东方数学教育不要小瞧胖子不要成为苏格兰黑山羊
意外惊喜!导演玩得太嗨!特效与精良制作自然不必多说,作为漫画翻拍,《动物世界》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电影将原作的精华(石头剪刀布游戏)进行改编并放大到极致。此外,对于人性的揭露和鞭策真的是会让人怀疑到没朋友,但最后还是留下一抹温情。ps:李易峰这次真的是选到了一个和自身匹配的角色
不得不说,韩延真的是当下青年导演中对类型片把控最强的,牌桌对决这种很容易被拍的枯燥的事被他呈现的高潮迭起。镜头非常炫技,彩色烟雾,高速升格镜头,还有那场追车戏,看到马修沃恩的影子。
超过70%的戏份都在封闭环境里PK石头剪刀布,挺大胆的构思。韩延还是不错的,尤其最后半小时两次关于“剩余3”的反转处理得狠。令人想起日剧《诈欺游戏》,但比它还要好看点。
慢镜头和特效漫无节制且单调到生厌,人物还不够鲜明,现实和感情戏份几乎可以全删,整体架构设定模糊,学习的痕迹很重。但从船上戏开始变得好看,把很简单的规则拍出了迭起的悬疑感。非常值得肯定的导演。李易峰演技有了从负到零的巨大进步,没亮点至少也没拖后腿。
好心疼端妃娘娘,这么个古典温婉的人,甄嬛传里演病秧子,重返二十岁里演病秧子,动物世界里干脆演了个面容慈祥的植物人!希望娘娘的下一个角色可以下地走路……
二刷了 有些不明白的点也弄懂了 导演真的脑洞很大 特效完全为剧情服务 彩蛋太勾引人了 希望能拍第二部
完成度很不错的商业片。特效、节奏都属上乘,人性探讨和故事流畅度的比例方面也搭配得不错。国产爆米花电影做成这样非常值得鼓励。
片子很惊艳,故事的完整性,逻辑性,可看性,整体完成度太高了,真实世界与想象的自由接驳,封闭空间的人性实验,烧脑的游戏规则,必须分分秒秒跟着主人公去计算和体验。买入原版IP,如何去执行是一个大问题,这个片子做出了一个良好示范,韩延导演应该是国内80后导演里,最具有商业片执行力的第一人。
票房没爆还挺可惜的,制作和技术层面虽然有缺乏节制的问题,但整体看下来流畅炫目并没有不适感,算得上足够成熟的商业类型片,拿去国外奇幻电影节展映都毫无压力。
没看过原著,这次改编工业水准很高,对于华语商业类型片是个突破。“饥饿游戏”式的游轮使“动物世界”的隐喻更合理,道格拉斯甚至似诺亚,以及对《提摩太后书》的借用。心理活动的视觉加法精彩,但个别手段、解释有重复和滥用,结尾稍逊,有的问题还要在续集解决,如果是一部单一完整的电影会更好。
7分。虽然还是很多遗憾。但仍觉得韩延是内地导演里,最能把握好二次元风格又不会违和的导演了。很期待他能在将来,真去拍一部僵尸片,或怪兽动作片。
不得不佩服韩延,肿瘤君细腻的情感描述突然转换到烧脑工业大片,而且能把du博飙车处理的恰到好处,开头搞笑轻松,到最后整的烧脑刺激,整个剧情下来衔接连串看的还蛮过瘾
手松的四星。松的原因就一个:倚仗意识形态的都他丫是硬在外的娘炮,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纯粹的不畸形的、价值观能普世、好看又好的类型片。虽然所谓“飞”的段落必要性有欠缺,但特效和视听语言的配合确实成熟,在见多了缺钱的优等生和不学无术的暴发户之后,好感也会成倍放大。最后,请大卖。
《奥林匹克数学训练题集(故事版)》
观影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都是:“还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还他妈可以这样?”看完电影感觉我几十年的石头剪刀布都白玩了,我不配玩石头剪刀布。
真文明,以为会是大逃杀,结果是大家一起做数学题。
国产直男审美巅峰,充斥着满到溢出来的特效,毫无意义的追车,装逼义气格言,慢镜头穿风衣,实话说制作真的不错,但是这种仿佛一千个直男迎面扑来的画风真的看得好累啊
特效牛逼,脑洞华丽,剪辑,节奏,画面,剧情,演员,无一不好,特别惊艳!非常具有导演个人特色的商业类型片,看完真的好喜欢韩延导演啊,超级期待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