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所谓原作(漫画),还是延伸的各类动画和影视作品,布鲁斯和迪克只要都有出场就几乎必定是一对默契相知、合作无间的拍档,他们携手并进、彼此扶持、互相理解,囊括了家人、朋友、搭档、父子、师徒、英雄与跟班、兄弟如此多的美好感情联系。就某种意味来说,布鲁斯和迪克还是”竹马竹马”,鉴于他们互相提携、共同成长的年份已有十几年(漫画里分别于1939和1940年登场,是为数不多的黄金时代存留下来、至今人气仍旧很高的超级英雄搭档)。 尽管《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中对于布鲁斯和迪克的初次相遇以及某些剧情做了调整,使得它失去了一定深度而变得更加符合孩子们的胃口和欢乐向的风格(*见文末)。这次的乐高大电影在致敬漫画上仍算做地很出色,对每一个比较熟悉蝙蝠侠和初代罗宾——活力双雄(Dynamic Duo)1.0——布鲁斯·韦恩和迪克(理查德)·格雷森漫画故事的粉丝来说,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以下,就由我来向各位观众介绍一些与活力双雄有关的彩蛋来源。
(图多且有超链接,流量慎)
♪♪♪♪♪♪♪♪♪♪♪♪♪♪♪♪♪♪♪♪♪♪♪♪♪♪♪♪♪♪♪nanannananaBatman♪♪♪♪♪♪♪♪♪♪♪♪♪♪♪♪♪♪♪♪♪♪♪♪♪♪♪♪♪♪♪
一、片尾迪克视角童声歌曲《I Found You》歌词中“点亮”的涵义(全歌词详见文末,没有翻译不过并不难理解)
① 《Christmas with the Super-Heroes 2》 (点此可看一位博主贴出的全部故事)
(点开有汉化,以下超链接基本如此)
二、蝙蝠侠与罗宾盗物:“罗宾,跳!”
来源:《夜翼V2:第95卷》
(“夜翼”在影片中也有出现,是一个制服的镜头。夜翼是罗宾——迪克·格雷森——在独立后成为的超级英雄,可见《新少年泰坦:犹大契约》。在夜翼V2的这话里,你还会发现片头闪现过的“狼蛛女”,她是迪克的爱慕者和追求者。)
三、有两人(布鲁斯和迪克)呼应意味,类似于看家庭照片的看镜子: 来源:《黑暗胜利:第09卷》11~15页
四、防鲨喷雾、nanananabatman、打架时漫画式搞笑效果、被烟花喷、奇怪的过场音etc: 来源:1966蝙蝠侠电视剧和1966蝙蝠侠大电影
(哔哩哔哩搜关键词可找到,以防大家都懂的版权原因不贴了。两位演员长这样:
)
五、蝙蝠侠保护他人的行为宗旨与罗宾对于蝙蝠侠的无条件言听计从与信任
(这个其实可以找的地方很多,我只是挑了夜翼时期的某段话。) 例如: ①《哥谭骑士:第10~11卷》 “……差别的核心在于,蝙蝠侠的战斗根植于痛苦——我们就承认吧——根植于可以说是孩子气的决心:不让别人遭受同样的痛苦。但他训练过的那些人,他们的战斗根植于感激、希望、忠诚与献身精神。他希望他们知道,蝙蝠侠希望他们知道,那对他有多重要……” ②《哥谭骑士:第14卷》17~18页 “……我知道你做一切都有你的理由,而我想你并不总是认为我会相信这些理由。我相信。我甚至都没担心过你没把事情想透彻。我只是有时候担心我不在你的考虑要素之内,而就算我在其中,你也会担心我不能照顾好自己……” (哥谭骑士第17卷有成年后迪克被布鲁斯收养的情节,因为设定中,布鲁斯只是迪克的暂时监护人,在迪克成年后两人就不再有法律上的养父子关系。) ③《Bruce Wayne:murder》:<1> <2>
(图片无汉化,整个故事大致是说布鲁斯入狱,瞒着家人自己打算抛弃掉“布鲁斯·韦恩”这个身份,同时拒绝一切家人的援助。我节选的部分是:当迪克知道这件事后冲过来理论并要求布鲁斯接受帮助,由于两人的理念、思维和计划的碰撞,最终从谈话发展成了互殴。——故事的结局是布鲁斯主动向大家道歉,全家出动解决了事件。)
六、全家人一起看大电视(只找了一话) 例如:《蝙蝠侠与罗宾V1:第20卷》
(在92蝙蝠侠经典动画中,也有布鲁斯和迪克在解决小丑危机后一起看《生活是美好的》影片的剧情。)
七、迪克高兴地叫着“家庭旅行”并走上楼梯 来源:《夜翼V2:年刊02》
八、关于“恐惧”的谈话(只找了一个故事)
例如:《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2》3~4页 迪克认为布鲁斯不会恐惧 《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3》 布鲁斯的恐惧 《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4》与《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5》 活力双雄克服恐惧
(在《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2》第一页,还有“空中的蝙蝠侠用气球辅助下落”彩蛋) 九、韦恩庄园里布鲁斯和阿尔弗雷德讨论收养迪克的问题 推测来源:《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1》
十、罗宾穿上了蝙蝠侠制服
来源故事简介:在09年的《愿汝安息》(系列故事,不止一话,我个人同时推荐后来的《侦探故事:披风斗士的命运》)后,经由悲哀的《披风争夺战》,迪克接任了披风,成为第二任蝙蝠侠,同时也成为了布鲁斯的亲生儿子达米安的导师。迪克和达米安成为了活力双雄2.0,在《侦探漫画:第687~697卷》等故事(没列全,有需要的欢迎评论找我)中努力承担保护哥谭和拯救世界的责任。布鲁斯于《布鲁斯·韦恩归来》 中成功“复活”,回到了爱他的人们身边。
♪♪♪♪♪♪♪♪♪♪♪♪♪♪♪♪♪♪♪♪♪♪♪♪♪♪♪♪♪♪♪nanannananaBatman♪♪♪♪♪♪♪♪♪♪♪♪♪♪♪♪♪♪♪♪♪♪♪♪♪♪♪♪♪♪♪
文末碎碎念,含其它资料和我的个人观感:
一、欢迎欣赏《I Found You》的歌词(来源酷狗音乐):
二、关于文首提到的“调整剧情”
①关于芭芭拉·戈登(女局长)剧情的改编:
事实上,芭芭拉·戈登只在少数漫画世界中成为了局长,目前的哥谭警局仍旧由吉姆·戈登(养父)领导。芭芭拉于1967年在漫画中正式登场,代号为“蝙蝠女”(蝙蝠女侠另有其人,是凯特·凯恩)。年龄有波动,P52时期应该是介于布鲁斯和迪克年龄间,之后疑似更年轻了。同样,只有少数漫画故事中与布鲁斯·韦恩有“恋情”,芭芭拉其实更多时候是迪克的恋人(现已分手多日)。而芭芭拉的“双棍”和“布鲁德海文”,是迪克(夜翼)所惯用的武器和保护的城市。在漫画中,芭芭拉并不像电影一样会常对布鲁斯说教,她更类似于蝙蝠侠的外援和半个学徒。
②关于活力双雄初见的改编:
各版本初见欢迎欣赏无垠蝶整理的:《罗宾起源故事的不完全整理(一)》。以下是我个人评论)
如果您有点开前文介绍的《黑暗胜利》并看了故事的话,就会注意到乐高电影的处理让这个初见从非常悲伤变地有些欢乐。相对来说我更欣赏漫画中的故事,因为这也是表现布鲁斯人格中“英雄”与“保护者”的光辉之处,而不是电影里因为望着美丽干练女局长而注意不了身边事的花花公子。同时因为改编,蝙蝠侠与罗宾的经典场景“烛光誓约”,和誓词“打击罪犯与腐败,绝不偏离正义之道”应该没太大机会出现了,而这个恰恰是体现活力双雄被称作超级英雄的地方之一。
(烛光誓约:
)
③蝙蝠侠“究竟是在救自己还是救别人”和蝙蝠侠的“罪过”(个人观感)
这部分的模糊不清甚至为了戏剧性冲突和其它不知明原因而刻意地混淆是这部电影的最大失败之处,也是我即使因为彩蛋很多很高兴也没点“力荐”的原因。在我前面列出的蝙蝠侠主刊故事和哥谭骑士故事中,您会很明显地发现蝙蝠侠为了拯救他人可以做到彻底牺牲自己的一贯作风,与电影里不知为何会有的蝙蝠侠被斥责桥段有着极大反差。尽管之后的剧情算有所弥补,然而也一定让部分并不怎么了解蝙蝠侠的观众产生了误解,更弱化了这个特点的鲜明程度。同样,不亲近他人也绝对不是布鲁斯的“罪过”,而只是他的一个缺点(关于缺点一说有争议,此处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布鲁斯为了不让他人也被连累所以甘心排斥所有人的理念,正是让布鲁斯·韦恩被称做“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让人敬佩的同时心酸心疼的原因。
我个人非常不支持为了全年龄化和欢乐化,而随便地改动这两个与蝙蝠侠形象和精神直接相关的特质。
当然,除了这个缺点以外,电影的其它不足都比较细微、基本会被它的优秀之处掩盖,我自己本身也蛮喜欢这部电影的(虽然上面罗里吧嗦了一堆不好听的)。撇开漫画原作不谈,电影本身很适合家长带孩子观看,也适合让粉丝放松心情、获得身心愉悦(只要你别多想啥)。之类的优点各位在豆瓣的其它影评里应该已经看过许多遍了,我就不再赘述啦。
三、一些介(安)绍(利)
③蝙蝠侠豆瓣小站(可以通过这个找到其它DC有关站点)
♪♪♪♪♪♪♪♪♪♪♪♪♪♪♪♪♪♪♪♪♪♪♪♪♪♪♪♪♪♪♪nanannananaBatman♪♪♪♪♪♪♪♪♪♪♪♪♪♪♪♪♪♪♪♪♪♪♪♪♪♪♪♪♪♪♪
装正经的部分终于结束了!!!!如果我有什么错误请大力指出!!!!以及对所有会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表示深切的感谢的同时发出呼告——“来补漫画吧!!来掉DC坑啊!!!”
以上,再次感谢观看
不懂电影专业方方方面面的评价,只有自己认为的优点和缺点
开年来看得最欢乐的电影,虽然全场只有五个人,但是我们还是放声大笑(背后那两个女生真的是从头笑到尾)早就听说乐高大电影很不错了,没想到还真get到了我的笑点
其实吧,这部电影算是乐高宇宙,也算是DC宇宙,更可以构建一个华纳宇宙了。不仅有漫画里的众多经典角色,还有从自家片场穿越来的各大反派,伏地魔出场真的六六六!!!整部电影从片头开始就一直玩梗,打破次元壁,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同寻常,搞怪逗逼的布鲁斯韦恩。恰到好处的BGM和配乐,充满想象的乐高积木世界,看得人哭笑不得的小丑和蝙蝠侠之间的“基情”,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愉悦终于在电影院出现了。
当然本片并没有局限于玩梗,主线蝙蝠侠的变化还是挺感人了。一个整天奔波只为城市安宁,但自己却只有孤单相伴,矛盾的心理让老爷古怪、排外,但是小罗宾和芭芭拉的介入,他才得以又感受得到家的温暖(当然还有小丑对他付出深深的“爱意”),虽然没有过多深挖,但对于这一部娱乐性十足的电影已经足够了。
DC近年开启了自己的电影宇宙,但貌似口碑都意外的扑街了,虽然票房上还过得去,但人们不满意,这方面,华纳还得努力呀,最后可以用自己真人电影的质量来骂一句:
Ironman sucks!
LEGO Batman这部给5星
片头片尾超越所有循规蹈矩 片尾惊艳
蝙蝠洞真是满足我所有对积木齿轮零件传送带的期待
穿越大桥的镜头感媲美疯狂动物城 因为是积木显得更胜一筹
带着各种bbox和重金属的batman猥琐可爱
除了小丑 伏地魔索伦金刚坏女巫美杜莎漫威所有人的加入也是超大规模的 一直在被噗的超人和蝙蝠洞的密码“iron man sucks” 索伦之眼不像看魔戒时那么讨厌 变得蠢萌秒被大恐龙轰塌 大恐龙悻悻而逃 笑点不少
乐高电影其实很复杂 但“给我递积木 6x4”武器发射配音就是biubiubiu之类的就很简单过瘾
主题并非好人救好人 而是坏人救坏人
记住一点“life doesn't give you seatbelt”
看完乐高蝙蝠侠首映,实在是太好看了!!!完全没有想过会比第一部好出这么多。视效和颜色完全一流,笑点密集但是绝对不低级。完全是DC粉大狂欢的电影,里面有所有版本的蝙蝠侠,还有伏地魔和魔戒客串。不管是不是dc粉,都绝对推荐这部片子。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实在是太好看了。果然DCEU需有乐高老爷来守护。实在太喜欢了,开心的在天上飞啊飞啊飞!
外表看似主打轻松搞笑的动画,内核构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成人世界;在这个看似虚幻的“世界”里,却有着比真人电影更立体的人物塑造,更有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矛盾体,外表假装坚强,内心却要面对无尽的孤独,而蝙蝠侠仿佛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影子”,时常排斥感情,时常偏执,甚至害怕别人忽视他的存在,而小丑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指明灯,看似是“对手”,甚至有时候很偏执,但它却意外地为蝙蝠侠打造了一个美好的“不可思议”的梦。 《乐高蝙蝠侠》不仅延续了《乐高大电影》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还运用了新的角度去诠释超级英雄们的内心世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础上还增添了全新的电影基调:影片通过开头的全黑色屏幕外加严肃的工作室标识,由此为后续开“超级英雄的玩笑”做铺垫;当蝙蝠侠制止了小丑的完美计划之时,也正是他暴露自己弱点的开始,而影片开头的“黑色”,正是对他内心的最好诠释,他害怕做自己的救世主,因此选择以威胁小丑的方式给他取外号,并与其他超级英雄产生敌意,然而他的一次次计划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每一次的“失败经历”却意外地成为了他内心“成长”的开始。 蝙蝠侠是众人眼中的超级英雄,但在“荧幕”之下,他也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需要他人的关怀和温暖,更需要亲情爱情友情的呵护,然而他“高高在上”的身份却让他感到恐惧与空虚,因此选择独来独往,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听音乐,他不想去亲近任何人,甚至当他的管家靠近他时,也会产生本能的自卫意识;而当管家让他去融入一个新的家庭时,他也依然选择了“自我封闭”的状态,认为自己的字典里没有“关系”一词,因此当芭芭拉警官上任要与他合作时,他本能的选择了独来独往,于是把小丑放逐到了幽灵区,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小丑居然把所有的坏人都放了出来,原本以为自己会继续孤独作战,但罗宾的出现却让他意外地产生了“完善自我”的想法,他想回到曾经无忧无虑的状态,更想找回曾经那个最简单、最纯粹的自我。 “人生没有安全带”这是蝙蝠侠为罗宾上的第一课,但没成想这至关重要的一课却意外地成为了他战胜“敌人”的开始,正所谓敌人与朋友很多时候都只在一念之间,而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步”,却成为了蝙蝠侠多年以来的心结,正如生活中的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一样,蝙蝠侠的恐惧来源于内心的“无知”,他始终都放不下心中的恐惧,因此只能通过“享受孤独”来麻醉自己,而“安全带”正预示着能够保护他的人,他希望有人能够真正走进他的内心去读懂并信任他,并走进他的“世界”,他看似冷漠,却一直都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因为害怕失去新的家人,所以选择让计算机带他们去安全的地方,自己独自一人面对小丑军团,而当他被传送回哥谭市时,却只能遵守诺言与他的小伙伴们告别,阿尔弗雷德告诉他害怕的并不是蛇形小丑,而是拥有一个新的家庭,因此当他送走自己的伙伴时,便开始被芭芭拉、管家、罗宾将他那颗冰冷的心融化,打开自己的心门,重新融入了“蝙蝠家庭”;而此时他与小丑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开始缓解,其实他们俩的关系正如世界的“黑白”两面,小丑与蝙蝠侠一直都是相似的类型,因此他一直都想像蝙蝠侠去证明自己是他最重要的人,当所有的坏人被抓进监狱,哥谭市不再需要他的时候,他的世界便只有黑白色,正如影片黑色开头和白色结尾不可分割的设定一样,小丑与蝙蝠侠也正是完全不可分割的“对立体”,他们时常会在对方的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实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愿望。 其实很多时候,你最害怕得到的,往往却是自己最想拥有的;当蝙蝠侠告别悲情英雄的身份,与大家融为一体、一起开怀大笑之时,便是他成为“英雄”的开始,曾经害怕与大家成为朋友,其实是因为无法战胜自己的内心,把小丑当成敌人,是因为无法真正去完善自己,然而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始终都是自己,想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害怕被别人嘲笑,想要融入社会,却害怕被抛弃,想要夺得大家的尊重,却害怕受伤;也许我们也和蝙蝠侠一样时常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恐惧,而“罗宾”便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另一个自己,“小丑”是我们赋予自己存在的意义,“管家”让我们勇敢地直面黑暗,他们就像是我们人生中的指明灯,指引着我们完成每一次的自我救赎之旅。 由此不禁回想起《山河故人》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都要分开的”;当蝙蝠侠与它的小伙伴们勇敢告别,在我看来这便是他迎接一个崭新自我的开始,更是为自己的“自我救赎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影片的“白色收尾”,在我看来这正是超级英雄给自己留下的“空白页”,而这张白纸的“内容”却需要自己去为它填满,因为“如果你想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要从现在开始做出自我改变”,而此时的“你”准备好如何去“改变”了吗? 个人评分:9
伏地魔不給自己配音跑去配Alfred。
這是一部出現羅賓蝙蝠女與三個以上大反派卻沒爛掉的蝙蝠俠電影!!! 全明星陣容歡快無比,花式玩梗,不只漫畫,還有電影。蝙蝠俠缺點孤僻自大用喜劇呈現太萌! 傲嬌的他與"前任"小丑糾葛貫穿全片,彷彿愛情劇的惡搞超絕! 而家庭關係再建立的主軸也溫馨,看了十分開心的片,阿蝙粉必愛!
这个蝙蝠侠有点可爱:爱看chick-flick,音乐发烧,痛恨钢铁侠,吃超人的醋…这版大电影依然恶搞《指环王》《哈利波特》《金刚》《变形金刚》的烂梗,却喜闻乐见,“索仑”、“非常非常…抱歉”彻底笑哭。最腻害的是电影主线终于主打小丑对蝙蝠侠的爱恨情仇,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世纪虐恋。
超级好笑,全程槽点,就记得Biu biu biu biu biu biu~~~~~~~ I HATE YOU居然基情到爆炸,还有索伦之眼和哥斯拉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仔细一看IMDB,费恩斯不给伏地魔配音给阿尔弗莱德配音也是醉了。突然觉得DC就拍拍这些动画片好了,比正经的超人系列好看多了。
老爷表白小丑的时候,哈莉怎么能这么开心╮( ̄▽ ̄"")╭
DC真的只有靠乐高拯救了,吐槽自黑完全停不下来,这么多角色简直赤裸裸炫耀版权库!(看完还被种草了蝙蝠侠的乐高钥匙扣)
今年目前看过最好笑的电影
相爱相杀2.0版,继“蝙蝠侠大战超人”后官方又大手按头老爷小丑,这个花式卖腐法我假装看不懂。“I hate u”,“Me too”,Eh!!! Get a room...
成年观众全程欢乐,小朋友们全程蒙圈。心疼,你们以为被自己拉来的爸妈其实都是装的,这是一部需要有小鸡电影、宅圈、怪物片、烂仔喜剧等全方面知识储备才能尽情享受的电影。
太精彩了!DC和华纳借着人见人爱的乐高作媒介,完成了一次华丽丽的自嘲。不但把蝙超大战和自杀小队这样的扑街之作拿来自黑,还一改蝙蝠侠那苦大仇深的孤胆英雄样。寓教于乐得让人笑着笑着就飙泪了。
三星半,如上一部乐高大电影一样,仍然是一部特别欢乐与轻松的动画片。大玩自黑与吐槽梗,威尔·阿奈特版的蝙蝠侠继续自大傲娇与贱兮兮,各种拆CP与组CP。有几个梗还真是笑死
语枯词穷,只能说:真他妈好看!另外一点疑惑:伏地魔本尊在此为什么还要再找人给乐高版配音?
當Robot Chicken的主創現身劇組,影迷就知道這部片絕不會在Nerd的專屬趣味上妥協;然而當8000萬美金成本的消息一出,影迷又不免猜測此片得往更扁平但也更普羅的通俗設定靠攏。是Nerd,還是大眾?本片最後的成果,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兩者它都想要,而且它辦得到。
世界上最深情的告白就是“我恨你”…“我也是”…再次被乐高逆天的版权库所折服,邪恶联盟的配置简直凶残,索伦之眼+伏地魔+金刚+哥斯拉+大白鲨+小魔怪…除了乐高怕是再无二者能打造出如此梦幻的反派天团了…每个笑点都后劲十足!只能说编剧已经参透了蝙蝠侠系列的终极奥义…观影请自行躲避儿童…
诺兰花了十来年辛苦打造的孤胆暗黑系全世界都背我而去令人熏疼的蝙蝠侠就这样被嘲到体无完肤了,笑哭。当然还有很多很古老的梗,把世代各种蝙蝠侠都嘲了个遍,估计挖彩蛋能挖整年,适合铁杆DC粉。相比上一集乐高大电影,跟乐高积木本身相关的笑点少了些,算是有点遗憾吧
DC自黑起来真的是“Iron Man sucks”,动画来说,创意十足,虽然略有套路;漫改来说,完全反蝙蝠侠以往传统套路;粉丝来说,太满足了,各种梗(但是不远离非粉丝)。从头笑到尾!DC需要Lego!
蝙蝠侠果然是布鲁斯·韦恩的室友。
看完满脑子都是biubiubiu
伏地魔竟然不用阿瓦达索命,用Wingardium Leviosa。。。
Iron Man S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