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翻身摔下的那一刻,真的把我对“明天会更好”的希望跌的粉碎。现实中,知错悔改,真的是善莫大焉吗?可悲的,并不会。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罪孽会深入骨髓,疼到灵魂都为之颤栗。想要摆脱,死亡恐怕是唯一的解药。
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母亲会对准自己儿子的头部开枪?错的明明是上一代人,却让下一代人受尽了摧残。或许当时任这个违背伦理的孩子出生就是一个荒唐的错误——父亲与女儿生的畸形儿又怎么可能在这个世上立足呢?在躲避中成长,在孤僻中扭曲,残杀了无辜,酿造了悲剧。我不禁想,最后艾丽森枪指着儿子时,脸上更多的是不舍?是悔恨?还是决绝?之后那好似漫长到洪荒的几个小时里,她又在想些什么?
最让我心酸的,还是奶奶最后看着瑞恩的眼神,那么……忧虑?迷惘?换做是我,我会继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身上倾注心血吗?我选择缄默……
真的,从来没有对犯罪题材的电视这么着迷,也希望第三季能多点希望的色彩!
要是我第一季就弄死那个汤姆李琼斯,留着就是祸害,为了保护我的家人一定不让他活。他妈葬礼要我说警局都要去,杀了女警重伤女主,亲儿子都差点让他点了,就应该让他害怕,一天好日子不让他过,警长还惩罚女主,啥玩意?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女警长太难了,结什么婚啊,那前夫有啥用,生孩子干啥啊全是要债鬼,人这一辈子这么活真的累。人间清醒不结婚不生孩子😝😝我家楼上楼下的邻居,全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还有一家儿子儿媳离婚再婚都不要孩子,爷爷脑血拴给送养老院死了,奶奶还要照顾孙子,这些孩子有啥用。
卡洛琳,偶像,姐姐真的太帅了,不需要夸张的剧情,特效般的拳脚,只需要简单日常生活的讲述,只需要一个一个案件的侦破,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在告诉你她的内心有多强大,理智。不会有任何言语、事情轻易地打倒她,因为她绝不会轻视轻贱自己。
女儿被强奸自杀了,她接受了,并且抚养了她留下的孩子,没有偏见的,全身心的爱着这个孩子。
丈夫接受不了她抚养这个孩子的行为,离婚了,再婚了,她也完全接受了,并且心甘情愿的独自抚养这个孩子,还能和丈夫新欢和平共处。
妹妹酗酒戒断期,她作为姐姐关照着她,让她住在自己家里,像个守护神一样让人有安全感。
儿子和她有矛盾,她耐心沟通,解释,最终和解。
作为警察,面对一个个魁梧,凶恶,态度恶劣的犯人,她从不面带惧色,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从不吃亏。
你看到她,只想说一声,老大,我跟你混吧。
刚刚全程无尿点的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看完,节奏真的好棒,女主的表现依然很稳健,但bug可比第一季多了很多:犯了多条重罪的人渣悠闲惬意地在狱中生活,并可以随意邂逅约会各种女性,难道监狱里经常举办类似《非诚勿扰》的相亲会吗?再有就是自始至终没有交待那个男孩是怎么精心策划的连环凶杀案?但暇不掩瑜,整体质量不错!
从剧情角度,第二季不如第一季,第一季基本是环环相扣,由小会计的突发奇想的犯案,引起一连串犯罪,每个案子,每个人物之间,有着有机联系;第二季前四集都显得比较零乱,偷情老警察犯罪一节尤显粗糙,几乎每一步,都在观众预料之中,过程也显得铺垫不够,想想第一季里的小会计,小贪小嗔引起一步一步走向犯罪,写得非常细致,当然,那个演员也太适合了(九号密室编剧?)。这个老警察,演得不够好,相比其它生活化演技的演员,他,太演了。
第二季前四集拍得实在是水,写了好几件事儿,之间有一些关联,但不如第一季,紧紧围绕着女主孙子和逝去女儿前男友。
第二季最让人心烦的是增加了妹妹的戏份,最烦的两姐妹之间的絮叨,女主与妹妹交谈,和工作中,似乎换了个人,与妹妹交谈,也成了一个怨妇。
还有东欧妓女一事儿,占了很多,却不知何意?
主角是警察,每季都有命案,似乎是一个破案剧,其实,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没有一桩案子是通过警察推理判案破获,基本都是灵光一闪,或者偶然发现,简直了,所有的破案都是偶然。
所以,这并不是一部破案剧。
它实际上就是一部伦理剧,还有比一个中年单身女警察更适合表现伦理话题么?
吸引我的是全剧那种悲剧氛围。
幸福谷,没有幸福,没有一个人活得自在,包括还在幼儿园的孙子。
Catherine一辈子都在努力,没有一天的懈怠,但生活回报给她的是家破人亡,还有一个定时炸弹般存在的恐怖的孙子。
第一季,Catherine被反派殴打得差点死掉那场戏,拍得非常震撼。
如此搏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坏人在监狱里活得很好,有大量女子因为他长得帅而愿意委身于他。全然不顾,他手里有三条人命,还差点打死一名警察,还强奸女性。
妹妹抱怨,前夫不理解离去,儿子恨她。
警察局多她不多,少她不少,并没有因为她的努力,这世界变得美好一点。
而最让她操心的孙子,似乎无可避免地走向她恐怖的那端。
Catherine需要什么支撑自己活下去,并且还要照顾自己的家人?
看过的优秀欧美影视剧,其实都有类似命题:
生活如此黑暗,如此没有公平,为什么还要活着,还要努力,还要坚持你最初坚持的一切?
正义,善良,公道……
最令人难忘的是结尾的长镜头。
Catherine的眼神,她在讲述枪杀自己杀人犯儿子母亲的案情,因为上一辈子的罪孽,儿子身上带有罪恶的基因。
Catherine在讲述时,一直凝视在前面疯跑的孙子。
这个六岁男孩,父亲是丧心病狂杀人犯,Catherine一家因这个孩子而分崩离析,对这个孩子的心态,从最开始就是矛盾的,恨与爱始终交织。
这是一个不该出生的孩子。
看不到编导最终的导向:
如果将这个孩子最终写成邪恶,这个剧也太悲观了,Catherine的努力,太没有意义。
如果顺利感化,似乎也太浮浅。
总之,人性道德,爱与恨,善与恶,从始至终,一直在煎熬,在考验,不到最后那天,似乎没有宁息。
正如结尾Catherine看孙子的眼神:从沉重,警惕,甚至带点恐惧,到一点一点释放,最终变得平和……
也许,这才是这部剧的真正意义。
它并不给你答案,并不告诉你如何做才是对的。
它只是告诉你,人生便是如此:充满困扰,充满选择,一念之差,天堂,地狱……
多线并进,但只有和约翰相关的主线能自圆其说。这一条线也确实精彩。
凯文道尔的演技太赞了,很多场面没有语言,全部靠表情来支撑,那种心里剧烈的波动但又努力掩饰,表现的太到位了。
情节也有着英剧特有的荒谬性。约翰杀了情妇打算回归生活却发现自己老婆正在和别人鬼混。结尾约翰想要自杀,凯瑟琳不会劝,约翰竟然在教她,并说他的劝说无一失手,挽救了近20条生命。
但其他条线有明显漏洞甚至莫名其妙。
1,连环杀手手段凶残且不留痕迹,一开始抓的是奈沃森呆怂的前员工,一开始还说这种案件不可能是这种呆怂的人干的,结果真正的凶手更加呆怂,直接是个痴呆。
2,有镜头给到弗朗西斯在配药,显然是准备对付凯瑟琳,后来却不了了之。既然前面交代了,后面就要呼应。
3,东欧劳工这条线和任何其他剧情一点关系也没没有,而且后面也是不了了之。搞不清楚这条线存在的意义,完全可以删掉。
曾在重案组当刑警的阿姨退居二线做巡警后仍不改彪悍本色 依旧勇敢果断富有同情心 只是我们都知道 残忍无耻的混蛋永远存在 还有那么多同情他们的圣母圣子圣灵随时听候差遣充当帮凶 而只有在彻底洞悉人性之恶根本没有底线时才能真正意识到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一心追求光明是多么可贵
最后一集太心酸。。。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女性角色T T
第二季没有Tommy的<The Following>情节就完美了!据说第三季还要重点讲述Tommy的故事,感觉真的是画蛇添足,毫无意义!
看过最好的一季英剧没有之一,精彩绝伦足以和第一季真探和第二季Fargo一起被载入police drama史册,角色塑造和主演都太牛逼了
作为女性沙文主义者就是喜欢这种片子啊,男角色全都是一群loser懦弱鬼。说实话,Tommy Lee再不死我都要寄刀片给他了!!!
这一季格局太小了,就那几个人你就挨个猜吧。。每个人都罪有应得,只是怎么Tommy这个人渣在监狱过得那么舒坦呢,单间带电视,没事还能泡几个妞,洗洗脑,再指使人家干点坏事。。
像石头和大地一样的女主。
第一季后,受“观众觉得 James Norton was too handsome to be guilty” 的启发,写出了第二季被死刑犯吸引的女性的剧情。太喜欢这个编剧,女主写的真是漂亮。
难得满分。这部剧的精致程度让人感叹。类似这样的探案悬疑英剧,如《重任在肩》,都让人惊异于每一个设置精准的悬念、每一个钻进人心的细节刻画,探案悬疑剧的这些特点,早已成熟,在此不表。这部剧真正牛逼的是,它将很多复杂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却没让人感觉杂乱,对每种元素的刻画都有一定的深度,每一个镜头的衔接、剧情的推动,没有一丝废话,都交代了充分的内容。一些电视剧可能只讲得清楚一两个论点,而在幸福谷,职业性别歧视、犯罪吸毒社会问题、边缘人群的生活与心理、政治和行政,以及人性的自私与善良、脆弱与坚强,都被诠释得深入人心。这部剧也是女性角色的胜利,独立顽强,聪颖勇敢,坚持自我,这些人设放在其貌不扬的女主身上,使她魅力四射。可能这就是好剧的意义吧,它说,life is full of shit,but you can FUCK it.
最后Catherine看着瑞恩的眼神,配合着突然浓重起来的BGM,天呐,这无法言喻的人类的复杂性展现的一览无遗。坐等第3季,但是不要再虐阿姨了啊 QAQ
最后跳桥段落和what a shit week的情绪转折太精彩,大概是编剧特别满意甚至首先构思的吧。这剧把嫉恶如仇和人性弱点调和得非常巧妙所以让人信服,感觉同时也挺耐人寻味的:如果你不是公正的执法者,没有丧女的母亲这样的身份,那你想追求的正义,想帮助的人,想喊出的劝诫,是不是会太自我而不堪一提呢
第二季水准依然,真是好剧,很久没见这种认真讲故事,塑造人物,非常朴实地叙述的剧作了。英剧还是高出其它剧种好几筹,在于,它敢于如此文学性地写故事,节奏慢,人物塑造细致,都不是问题,如果换个国家,估计早就被砍了,英剧才是编剧的天堂。这部戏值得好好写写剧评。虽然看得人少。
BBC这个系列真的是在给全世界的电视人做示范,怎样把一位女性主角塑造的充满魅力。
一点廉价的悬念也不屑于添加,意外来自于知道走向依然忍不住暗自赞叹。最后一集神作,谁这么背过米兰达警告,谁这么劝解过寻短见者。这是一出人被人际纽带牢牢束缚终至窒息的悲剧,力量在结尾喷涌而出。
……还能说什么,牛逼啊,好看啊,主角写的太漂亮,细节和转折很脱俗。最后一集剧情有点紧塞。阅剧不少,却被震撼的像内心炸了一堆在微波炉被打爆的鸡蛋,嘣!糊了整个胸腔。快来第三季啊!!!
六小时讲完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 简直太喜欢catherine老阿姨的人设了(那个探监女真是一个角色让我完美记住她竟然可以演得如此变态恶心...罪犯颜好还可以吸引一堆迷妹也是...
好想替女主砍死Tommy这个bt 啊,真憋屈
Catherine面对的痛苦比谁都多,可看起来比谁都坚强,好想紧紧拥抱她一下。
明知会是头狼,也必须带在身边养大,太悲惨了。必须允许女性有堕胎的权力,特别是被变态强奸后怀上的。连环杀手和娈童癖、强奸犯的基因必须终结。
第一季后劲儿太大,第二季拖到现在才看,不小心碰上一个字幕组,把detective翻译成柯南,casanova翻译成西门庆,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