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家园

全29集

主演:张丰毅,赵文瑄,陈芷菁,何晴,姜宏波,李仁义,梅婷,田少军,张力维,郑爽,李鸣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9

 剧照

家园 剧照 NO.1家园 剧照 NO.2家园 剧照 NO.3家园 剧照 NO.4家园 剧照 NO.5家园 剧照 NO.6家园 剧照 NO.13家园 剧照 NO.14家园 剧照 NO.15家园 剧照 NO.16家园 剧照 NO.17家园 剧照 NO.18家园 剧照 NO.19家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家园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70年代,东南亚某国华侨富商之子林怀中留学归来,但兵变的枪声粉碎了林怀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死里逃生只身来到了举目无亲的香港,开始了人生新的征途。林怀中凭着自己正直的性格、敏锐的商业触觉和杰出的口才获得了香港富商刘逸之的信任和垂青,而他的合作伙伴陈丹妮也对他萌发了爱意。事业的如日中天使林怀中遭人嫉恨,由此陷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跨越深海杨光的快乐生活之绅士品格甜蜜的复仇风起云涌菜鸟老警第六季大土炮之疯狂导演六号门大话大话西游谁都想成为意大利人我们身上有光:米歇尔·奥巴马不可侵犯吃货与大胡子无品大将美人面莫斯科行动大侦探福尔摩斯暗夜导演红粉佳人钻石13计划爱的故事 广州篇魔国志2超级特工麻木不仁第一季净网特工圣所镇:女巫传说狩猎季节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我身为屠刀,如何放下屠刀

    此文仅为听得懂反讽的人而写。
    不可否认,剧组将《家园》拍得很唯美,完全采用了一种上帝的视角,说教的论调。但镜头下的美丽,并非真正的美丽,这仅关于取舍,是一种刻意的美,做作的美。
    全球变暖,不过是政治与商业结合的又一怪胎。环保完全是在做秀,人们要么是无知的一厢情愿,要么是变本加利的伪善。一些人提倡用太阳能器械,可他不知道将矿石最终制成器械,早已得不偿失。所有的环保发布会皆不环保,无非是耳目一新的高档消费。看吧,人类!你们关心的不是环保,不是真像,而是利益。
    生物圈,你我互食了几十亿年,如此的正当与光辉。战争是人类所做的最理性的行为,破坏环境同样也是。不论你相信与否,科技为争斗而生,而不是要为人类谋福利。
    道德我们有,可我们并不真正相信它。就像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有上帝。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别逗了。
    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组织化,我只对我生活的上下级负责,对于其他,人们皆无脑力。
     过去,我正如所有生命一样,忙于利益的争斗,将来我也将继续杀戮,这是我的安生立命之法。我身为屠刀,如何放下屠刀。终我一生,别无他求。
    让我死。。。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我的身形是如此的丑陋,我不愿见任何人。我的心灵将永受煎熬,赎我身体的罪。
    离开地球,人类存在不会长久,枝节如此众多的平衡,不是人类这样低等的生命所能掌握的技巧。惟一可能的结果,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黑死病”,上帝重临地球,人口锐减,最终达到新的平衡。至于在这场由人类自食其果的大灾难中,少数人类是否能延续生命,那将取决人类是否有活命的基因。作为上亿年进化产物的人类,也绝非等闲之辈,结局将非常乐观。
    如果地球要毁灭,那就让她毁灭吧,这也照样是一件奇观,不失大自然的雄浑,最神奇的造化。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需大惊小怪!产生——发展——消亡——再产生……


 2 ) 《家园》,唤醒你心中对地球的爱(转载三联生活周刊李东然)

6月5日,今年的环境日,全世界五大洲超过100个国家同步首映了纪录片《家园》。影片总长118分钟,拍摄周期18个月,穿越54个国家,共120个拍摄地点,全片采用空中高清摄影,画面纯美而震撼。影片由Elzévir Films 与 EuropaCorp 以及吕克贝松工作室联合制作,耗资1.2亿美元,制作人是有“法兰西金牌制作人”之称的吕克贝松,导演是法国一流的摄影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国家农业攻击军官勋位以及国家军官勋位的获得者扬 阿尔蒂斯-贝朗特。

一份积累了15年的心情
    首映典礼上,吕克贝松先生致辞到:“从《碧海蓝天》、《Atlantis》到《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我努力在电影里向人们展示地球最美的方面,我因此自然而然的和扬合作,加入这一伟大项目的制作中来。”而导演扬 阿尔蒂斯-贝朗特则坦言,《家园》是一份积累了15年,等待与观众分享的沉甸甸的心情。
此片的叙事和它的题目一样庞大,幸好贝特朗兼有生态学家的身份,能将如此繁复的叙事,完整地安放进两个小时,并保持了严谨而清晰的结构。起点选为“生命从何而来”,从古细菌的诞生,蓝绿藻对大气的改造、生物存在的开始,到植物如何进一步分离了水中氧气,适于生命体生存的大气环境如何稳定下来。这些人类出现前的场景,不仅被镜头想方设法地捕捉下来,它们的重要性更被着意强调着:创造“树木”这种自然界最完美的雕塑,地球总共花了近40亿年,而弹指间的20万年,竟是人类全部的历史。接着才是我们自己的故事,1万年前的第一次农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和文明,人类开始学会塑造土地,于是,看似柔弱的物种,以最快的速度征服了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近50年来,化石燃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上的大放异彩,1升油等于100双手一整天劳作的奇迹,让整个人类为之疯狂。可怕的是,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也正因此而改变。
    贝特朗曾以高空航拍图集《鸟瞰地球》一举成名,该书销量300万册,图集免费开放式展览的参观者已超过1亿人。实际上,这个生于1946年、自称是“用图像记录世界的人”的经历,远不止这一本图集所能概括。作为世界一流的媒体摄影记者,全球领先的高空摄影机构Altitude,正是由他在1991年一首创办,至今,这个机构不仅催生了《野生动物》、《马》、《365天》等这一系列的精品图集,也使这位摄影师成为一名环保活动家。2007年,他将《鸟瞰地球》搬上法国荧幕,每集1小时,至今仍是法国二台黄金时段极具影响力的电视纪录片。贝特朗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本刊记者说,从静态摄影师到纪录片工作者,他自己的转变正来自20年在地球上空工作的那些亲身经历。
“近20年里,我在地球的上空拍摄,是那些亲眼看到的一切改变了我。使我越发明显的感觉到,每当自己面对那些愈发紧要的环境危机,身体内的行动力也在不断的强大。我想把这样的感受分享给别人,不论是气候的改变、物种的消亡,还是贫穷、自然资源的枯竭等等,这些是每个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了解的常识,但事实是,它们从没有得到真正的正视。数以百万计的人看了我的展览,或者看了我的书,是人们面对真相的那一瞬间的态度,让我找到了转机,也越发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不可否认的是,2006年,Al Gore的那部《An Inconvenient Truth》也深深影响了我。我当时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推广,由此我认识到,电影是非常有力量的媒介,我就希望借运动的图片传递更有力的信息。”
    从静止的图片到运动的图片,也许正是20多年的摄影师身份的潜移默化,使作为纪录片导演的贝特朗有着与大多数纪录片导演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问他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主题,如何选择叙事的起止,如何确立起作品结合之外的话题,他的回答就让本刊记者颇感意外。
    “开始拍摄实在2007年的年初,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只有一个罗列简单的清单,上边写着我想要前往的拍摄地,和在当地需要寻找的大致内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内容是被写下来的,甚至整部纪录片的机构都是我们在拍摄的半路才寻找到的。当然,在这之后,为了这样一个机构,我们又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拍摄段落,但是直到最后一刻,我都没有停止拍摄,比如希腊大火的段落,或者澳大利亚面临的周期性干旱,都是我在拍摄过程中才偶遇到,完全是预想之外的。所以《家园》算是开发的创作,我努力把它们梳理得严谨、有条理,因为我们想把事实呈现的丰富的同时,尽量给观众一些感性之外的思考,希望大家对这个危机中的行星多一点点反思。”
    关于爱和分享
    问及把拍摄对象列上清单的标准,贝特朗直言不讳。他说,作为纪录电影,这部电影记录下的一切,谈不上“新、异”,甚至通篇不过都是那些我们总在重复的,已经演变为常识的概念。他告诉记者:“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但也不要那么轻易地把这部电影想象为乏味枯燥的老生常谈,除非亲身在电影院观看影片,否则,你很难切身感受到它所能承载的感动与震撼。虽然是环保主题,镜头里却极少出现污秽和不堪,反而有更多的画面都在讲述自然的壮阔、生命的丰饶。这个星球的时时处处都被贝特朗书写得美丽而充满诗意:“河网终于形成,就像是人体的血管,树木的枝丫,树液的导管……蓝绿藻和贝壳结婚生下珊瑚,大堡礁35万平方公里的珊瑚丛中,又孕育了1500种海洋鱼类……”
    18个月,贝特朗在地球上空搜集了这120分钟的美丽、伤痛、忧愁与希冀,其中的爱意与珍惜不言自明。“《家园》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部完全在空中拍摄的电影。我愿它能成为地球上每个人对地球的一次凝望,我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有情感存在的地方肯定就有诗意,我也绝不拒绝那些感性的表达。”
    贝特朗也告诉本刊记者,如今,最大的期待就是《家园》能被更多人看到,能有所影响。“所以家园就是一部用来分享的电影,必须完全地公益,你或我作为个体的存在,我们都拿不出一个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但这唯一的解决之道恰恰就存在于68亿人群之中。”
    贝特朗最后补充给本刊记者这样的信息:在全球选择同一天,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平台,电影院,电视台,互联网等等,同步公益放映这样一部的电影,就是为能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它。这是一部公益到底的电影,不仅会完全与商业院线绝缘,并且所有关于电影的收益都将会捐赠给Goodplanet.org(美丽星球协会)/“更重要的是,整个拍摄计划与一个碳补偿计划紧密相连,我们空中旅行以及直升机的航拍都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我们也将通过以所得收益支持清洁发展项目——印度Hassan地区的沼气生产项目,来补偿拍摄中碳排放对地球所造成的危害。”

 3 ) 来,我们给自己写下墓志铭

没有完整看简介,看到说导演用了15年,走了50个国家进行拍摄,也好奇豆瓣9.3的高分,于是下了这部《家园》。
影片开头的十几分钟,绚丽的色彩、开阔的俯瞰以及那些自然景观形成的抽象图形和线条让我误以为这是一部歌颂地球和谐美好,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风光片——我完全错了。

航拍画面平稳推进,背景音乐散发着神秘气息,旁白用第二人称描述人类的时候,仿佛有一种神明的视角与口吻。当然我们多数人早就被打造成坚定的无神论者了,被问及信仰的时候可以轻蔑地讪笑对方。没有信仰,于是也没有忌惮,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无限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偶尔搬出神仙们来,也多是为了些自己的琐碎小事。我们的专注力相当有限,专注于积敛财富,经营舒适生活,追求幸福人生。

当场景从自然变作乡村,变作城镇,最终变成摩天大楼林立的钢筋森林的时候,我一时错觉,仿佛看到科幻片里邪恶力量切入的铺垫。广袤农场上的巨型收割机,拥挤不毛的人工牧场,铺满塑料的温室大棚,戴防毒面具全副武装的工人在喷洒农药,还有匀速摆动的石油开采机——这一切带给我们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这些画面令我陌生和震惊,以及反胃,我想起那些科幻题材里毁灭地球的邪恶外星生物了。

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有限,欲望却从来没有限度,那些表面正当的专注力以耗费一切有可能利用的能源和资源为代价,就应当被称作狭隘和残忍。看似合理的出发点演绎出荒谬的结果。影片叙述,人类为了抵抗饥饿砍伐森林进行耕作,为了填饱更多人的肚子利用石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50%的产出没有用来救济饥饿边缘的贫民而用来生产肉类和制作新型燃料,为了满足食欲耗尽地球几十亿年的积蓄。这很可笑可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没有描述未来灾难的电脑特效,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腥暴力。那些实实在在的现世镜头,以及被放大字体的数据资料已经令我陷入绝望。我看到似曾相识的画面,像灾难片科幻片或者恐怖片;我默默地对比自己的年龄和那些资源即将消失的年份,惊恐地发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经历那些未知的状况;旁白语速均匀地陈述着人类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我带着不安愧疚以及无奈,仿佛接受审判。
悲观已经来不及,你必须相信如果如此继续,末日审判的画面将不仅仅出现在《圣经》的诗章里。世界末日不是什么玛雅预言,而是我们一手书写的结局。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
惨象和悲剧就摆在眼前。和谐结束在人类出现之后,野蛮出现在文明璀璨之后。我们批判法西斯主义的灭绝人性,却在对大自然剥削屠杀斩尽杀绝的时候毫无愧疚羞耻。
我们自导自演倾情奉献了这出悲剧,那么是不是也要手牵手肩并肩悲壮地写一篇感天动地的墓志铭然后慷慨赴死呢?上帝又要发笑了。没有人可以逃脱罪责,即使在无意识的状态。这是我们的家园,以大自然为宏观的视角,一切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观念利益冲突都将失去意义。生态的毁灭必然造成饥荒、贫穷、土地与人口的冲突,以及战争,人道主义危机,复活岛的寓言将会在更大的舞台上重演。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影片最后说的那样,既然悲观已经失去意义,让我们一起,承担责任,珍惜手中的财富,运用知识和教育的力量,依靠我们的智慧与努力,大胆尝试,积极应对,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奇迹,扭转现状。

不论结果,至少可以在努力之后,写一篇坦坦荡荡的墓志铭。

 4 ) 有一点点失望

当年看戈尔的记录片时颇为激赏,于是对这个片很感兴趣,但是当片头出现PPR集团旗下品牌字母组出HOME时有一点点惊愕,一步步“读”下去,影片阐述一个这么重大科学问题时的简单逻辑和不谨慎更是让人惊讶,个人认为越是自己认为“对”的重大的命题越是要仔细缜密,气候变化这么一个对面站满了论敌的议题一定要用排山倒海、无可争辩的论据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片并不能对气候变化本身讨论的深入做出贡献,只能为它带来一些八卦性质的时尚噱头。

 5 ) 《家园》

一部耗时十五时间,走访五十个国家进行拍摄,只为将地球呈于世人的匠心之作,《家园》是一部美到每一帧都无可挑剔的记录片佳作,而其对我们们所生活的这颗蔚蓝之星的审视又是如此的真挚而又客观,于此中电影以宛若上帝般的视角为切入,在叹为观止与触目惊心共存的自然画面中,对人类过度现代化和温室效应的隐忧形成了其最为有力的内在纵深,于此方才那对环保的着点是如此的荡气回肠,动人心扉。

 6 ) 停下来别再装清高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丑陋需要救赎!

我想说点什么呢?

首先我没有被震撼。

其次也没有被感动。

我觉得这种置身度外的拍摄手法叙述方法很像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的感觉。空洞,乏味,甚至有些无聊,做个科普片给小学生看看估计都被这缓慢的节奏和来回反复的画面催眠了。

我们能不能做点细小的,有用的,简单却真诚的,深入生活的,能真正帮助我们自己的东西呢?

这个花了不少钱的片子应该消耗了不少资源吧?

停下来别再装清高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丑陋需要救赎!

 短评

悲观已经太迟了。

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压抑感、沉重感、无力感。影片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但不是我没有信心,只是绝望太过强大。对于地球这个家园,人类只是在通往毁灭的路上。

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逊色于行星地球很多

12分钟前
  • 豆友1576610
  • 推荐

俯瞰这地球的伤痕。We all have a date with the planet! “导演走访50个国家,俯瞰生态光影,美不胜收。” 镜头太美了,不过缺乏说服力和“号召”的力度,更多的仅是展示地球“伤痕”。还可以,但触动不多。只能算是环保纪录片里的一张空皮。

1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人类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毒瘤

15分钟前
  • 把渣害
  • 力荐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BBC的Earth-The Power of the Planet以及Planet Earth的結合。自然之美令人顫抖,但是背後隱藏的訊息卻令人心寒。

16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最美的画面,最沉重的心情

20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力荐

如果真有心,不如把航拍的钱省下来捐给环保组织。这个片子真不亏为一次昂贵的“谴责”

22分钟前
  • YY
  • 很差

你一定要看!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唯美画面

26分钟前
  • 蕾蕾
  • 力荐

主打宏大气场,看着不是很亲切,虽然那些鸟瞰镜头非常美。ps,在imdb观察半天才发现Luc的名字,“又名”怎么翻的啊!

30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破坏环境只是为了让空气和水更加稀有 以便用来交易 获取利益 当然大众是买单的那位

35分钟前
  • 刘二
  • 力荐

纪录片也可以感人

37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研究地球的外星人必看

38分钟前
  • zing
  • 推荐

爱地球啊!

39分钟前
  • 薇拉
  • 力荐

如果我是中学教师,这部片子实用性也太强了点吧!清晰舒缓的女声解说,用于英语听力练习再好不过;我要是教地理,第一堂课也先用这片子引起娃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啊,哪个旅游公司提供坐直升机把这些个景色全看一遍的服务,收费几多啊??

41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需要有这样的人,记下这样的瞬间。

4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虽然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 但还需要时时警醒自己。画面和色彩非常漂亮

46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非常震撼我的2009年好片

48分钟前
  • 左翼
  • 力荐

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被狗日了……

5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