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Beijing Taxi-长片外衣下的纪录片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是一部各方面包裹的都很像剧情长片的纪录片,无论是精心制作的颇具黑色电影风格的片头片尾,还是电影开场那个颇有趣味的平移长镜头,甚至是当镜头已经完全转向纪录片感觉后不时穿插其中的电影配乐,都带给我在看某个地下导演新拍摄的长片的错觉,因为这种错觉,我一度幻想导演肯定是个看上去颇有风格的金属女什么的,直至片子放完导演上台,一副正常打扮说话乖巧的样子让我大失所望,这是后话。
影片主体记录部分很正常,正常就是质量不错但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三个北京本地出租车司机,一个临近退休,一个正值壮年,还一个是位年轻妈妈,各自讲述展示自己的生活,三段故事被导演错综剪开,大致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排列。三个被记录者都表现不错,北京人就是北京人,面对镜头都倍儿从容,表演欲都还挺强,我尤其喜欢那位年轻妈妈,一口一个自由,性情中人。
值得一提的是摄影部分,感觉不错,开场那个水平移动的长镜头,伴随着汽车陡然加速而加速一下,又趋于平缓,如此反复,在配乐的配合下,有趣极了,我还是第一次看的,大赞之!影片中间还有段汽车进入自动洗车房的车内镜头,独特的视觉体验也未曾有之,纪录片有如此充满想象力的镜头很独特,镜头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开始更直接地传达情绪,这也让纪录片变得更“好看”。
最后说一下配乐部分,很有趣的事情是本片导演长期生活在纽约却像国内这帮地下拍片的导演一样喜欢用国内地下摇滚人的音乐做电影配乐,这个片子用到的有沙子乐队的两首歌,声音碎片的一首歌,周云蓬老师的《九月》和痛仰的《安阳》。因为我对沙子乐队不熟悉,所以在影片里第一次听到他们的《我们目前健康向上的小理想》时,觉得与影片颇为贴切,说是专为其创作也不为过,但当我熟悉无比的后两首歌作为配乐响起时我就出戏了,固有印象太强烈,完全不能把这俩个和电影彼时的镜头联系起来,另外,声音碎片主唱的声音也太独特,完全跳脱出电影。
小成本独立电影喜欢用地下摇滚音乐,颇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思,这点我很能理解,但是因为电影配乐有其某些独特的地方,我认为感觉再合适的歌曲也不该直接作为电影配乐出现,独立的电影配乐应该是成熟电影的标志,只有那些随便剪剪的视频才喜欢乱用流行歌曲做配乐。
感谢22Film电影艺术中心组织观影,感谢王淼导演到场回答问题。
2 ) 平民的视角,温和、片面。
这部纪录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平民的视角,不加修饰与矫正的平民的视角。温和、片面。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影响着我们,也许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也许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这些过去之后都无所谓,生命的主题是活着,希望后面更好的活着。有这个奔头,生活就要继续,就能继续。
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是从2006年-2008年左右的北京。以北京出租车司机的视角,记录了北京奥运会前后的这段时间。刚巧我也是2006年来到这个城市并且生活到现在的。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感到惊讶,2006年,我觉得并不遥远,但是,那时北京的样子竟然与现在有如此大的差距。忽然发现,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有三年多了。而距离2006年也有了6个年头。这五年多里发生了太多事情,不知不觉的,全世界都变了。不知不觉这件事,很可怕。而让人惊诧的,往往是回望当中曾经的平凡景象。
2006年就是影片中展现得那样。全北京是个大工地,灰尘遮蔽天空。我来到北京的一个多月之后的一个上午,第一次在来到北京后看到蓝天和清晰的太阳,兴奋地用手机拍照。那时的所谓沙尘暴根本不是沙尘暴,因为那时候没有风,也跟内蒙草原的沙化没关系,完全是城市内部施工污染。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底,到了2008年,随着主要的施工项目逐渐完工,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好转。毕竟,北京的大日子要来了。
之所以选用出租车司机的视角,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作为流动服务业(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说),有更好的机会与外界接触,同时更有优势展现城市环境的变化。选取此视角也就决定了我们可以接触到自己人(司机),别人(乘客),环境(所有经过的地方)。这样拍摄又自然又全面,也是片子看起来亲和力很强的原因。二来,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群体有它的特殊性,就是本地人居多,而且老北京居多。片子里师傅们也提到了老北京的生活态度——闲散、安逸、优越,讨厌竞争。也对,你让提笼架鸟的子弟争先恐后,这未免也太没有“腔调”了,北京话说叫“跌份儿”。骨子里延续的生活态度和大环境巨变的冲突,恐怕没有什么比这更有代表性。一边是平民,北京的平民,带着最本分生活态度辛苦求活的北京的平民,另一边是北京,中国的北京,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在短时间内一定要发生巨变的中国的北京。这两者,将如何面对?事实上,这渺小和巨大并没有擦出多大的火花,就像海里的一滴水,无论怎样折腾都还是随着大海的波涛跌来荡去。重要的是,这滴水,不要干涸。
这部纪录片没有提出问题,当然也就没有解决问题。它提供的只是展现,展现一段特殊时期的变化。城市在变,大环境在变,全世界都在变,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当然,人也在变,好像要很被动的依照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时,人,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而在这一切喧嚣偃旗息鼓的时候,我们看到,折腾来折腾去,不变的,是人。最普通的平头百姓的诉求是最简单的,就是好好活着。
所以,看起来,治理国家并没有什么复杂。只是不要忘了这一点——人要好好活着。怎么折腾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让人们都好好活。如果忘了这一点,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片子很棒,自然流畅,不褒不贬,配乐和剪辑都很有风格。出于我个人的经历,很感谢导演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客观的记录下了我曾经的记忆。
羔羊被死去的日子里
挣扎的过往抹去痕迹
野兽坦然重新蛰伏地底
羔羊被死去的日子没人在意
孩子被死去的日子里
黯淡的双眼满是恐惧
伥鬼收起尖刀不露犹疑
孩子被死去的日子没人叹息
你我被死去的日子里
太阳的广场没有尸体
报纸开始涂改昨天的日期
你我被死去的日子没人哭泣
历史被死去的日子里
最后的真相屏住呼吸
婴儿跟着新闻咿呀学语
历史被死去的日子没人铭记
历史被死去的日子谁会铭记
(我TM就等着“你”,等着我们被死去的终局)
its okay.
出租车这个题材,不好拍,往往只能靠剪辑来补。影片比祝婕的《TAXI》要好一些。
挺好的
迷茫的走向职介所,为了自由选择新行业,时代往前,到底是有情有义还是无情无义。女司机很像桂纶镁,片头片尾很棒,剪辑很有灵性。
他们三个人说得太多,与其他人的生活互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那些二元对立的符号和语言表达谁都清楚,并无新意。
配乐全是瞎掰,你想反映什么我什么都看不出来
题材还行,看看感觉一般,可以看。
正好昨天看好声音汪峰说一块红布唱出绝望又有希望的感觉,想想和这部纪录片有点像,虽然有几个musical bridge看得我有些出戏,但是人物描绘还是很不错的,比较钟意对女出租车司机的反应,片尾够现代化,片头长镜头不错。一片中国加油里某大叔高喊USA那段的确让我笑了挺久
支持一下,不认同片中很多人的想法,这本来就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的饭,你们的基础已经比很多人好很多,走到这一步该抱怨的只有你们自己
WX-D9 8分 导演有来头,不算太出彩
迎接奥运的北京;十几年了已经又变了一番模样,角角落落里却仍有那些样子;北京人,还是骄傲中透着无奈的表情吗
没有去成human potato center的晚上,和大个子一起看了这个纪录片,所以人生嘛,give you a lime, then make a lime juice
勉强及格。尽管是10年上映,但素材集中于06到08,我到北京已经是10年3月了,可这段日子也不陌生,我和子阳住在天通苑北二区的跃层,清楚的还像昨天。在里面能看到未建成的裤衩和鸟巢跟建成后的裤衩和鸟巢。用三个出租车司机的素材串联起来,他们是我日常见到的北京人,有些懒散,视角低平,在那个人心躁动寻找机遇的当口,每个人(有个老哥就住万寿路,不知现在还在不了)关注的是去老百姓的平价医院看病、寻找自由可老是找不到自由跟收入的平衡点、或是被奥运逼着学英语转头又跟打车的美国黑人用北京话谈笑风生,镜头跟着他们,去看生活的细节(包括具体时间点上的茫然或希冀和室内逐渐老去的物件),一些空镜拍的很好,时不时插入周云鹏刘冬虹痛仰的歌,我觉得这些人挺怪的,那个关键时刻都没在想房子,像是漂浮中等待碰撞生活的凄美
王小姐我们一致认为你的片尾很国际化。
从两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日常切入看前奥运的北京社会。回头看一些大背景反而变得有意思。
20080808那天我在做甚麼?在甚麼地方?我好像沒看過開幕式。
通过对三个普通出租车司机日常生活变迁的记录,作者表达出对宏大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的怜悯和关怀,三位司机,恰恰代表着中国底层民众生活的三种状态:艰苦奋斗,不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贪图安逸;追求自由,漂泊中生存。片中沙子、周云蓬、声音碎片和痛仰的歌曲安排得恰到好处,为影片增色不少。
兩男一女三個北京近郊出租司機從奧運前兩年到當天,以一年後國慶領導講話結束。路子很準確,應該就是奔着這個來的,天空永遠灰暗。有些片面,但還不夠。三個司機一度都不幹了,女的去開更自由的服裝店,男的去開旅遊大巴,結束時改了小巴,只有年長的因身體歇了一陣兒後又重新簽約,並在奧運小賺一把。
我懷念08年以前的中國
海报和片头片尾做的都很复古很美国,我很钟意开场那个长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