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一连看完了盛名已久的"荒野三部曲"。相比前两部作品而言,这部《黄金三镖客》无疑是莱昂内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最优秀和最为人所知的。
电影的剧情设计上十分工整和内容也相当丰富。长达3个小时的时长给了影片相当充足的时间来丰富叙事。缓慢的叙事节奏,娓娓道来的人物关系和颇为写意的环境摄影。逐渐勾画出一幅别样的西部世界的图景。影片开头先交代人物,三个主要人物依次登场,分别用一段戏来展现人物,初步介绍人物的同时,为接下来三者的各种交集作出铺垫,预示着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的来临。三个人物代表影片的三条叙事线,虽然中间有些相交和分离,但是大体上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交汇成二条,最后三个主要人物相遇,叙事线也合并成为一条,并引导向最终的结局。三个主要人物的行为逻辑十分清晰,人物塑造上更是脱离了脸谱化。在用字幕粗暴地对人物进行了"恶人,好人,丑人"的标记之后,又通过情节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
恶人在北方战俘营中种种恶劣行迹,丑人与他哥哥在医疗所的相遇还有对于好人丰富的细节展现。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加强人物的真实感和厚重感,能够使人更加信服和加深印象。剧情上各种转折不断,人物间的勾心斗角也是频频出现,基本上都较为合理和顺畅,没有太大的硬伤出现。
影片将南北战争巧妙地融入到了故事之中,成为了影片最重要的历史背景。联系起影片上映的六十年代,美国正处于越战的泥潭之中,国内社会动荡,各种思潮和运动不断出现,摇滚乐的兴盛,嬉皮士文化的出现和反战思潮的流行。莱昂内在影片中所描绘的南北战争,强调对战争残酷性和荒诞性的刻画,无疑是受到了当时反战思潮的影响,亦或是借此来表达对彼时美国社会的一种反思和忧虑。当然,影片还暗示了美国西进运动以来拓荒时代的结束。南北战争的背后是北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南部传统农奴制经济的冲击与颠覆,而林肯所代表的北方资本家的胜利也就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这点早在莱昂内的第二部《黄昏双镖客》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火车的出现就是对原始的西部世界最大的冲击。西部牛仔本来就是存在于特定时期的产物,只出现在缺乏法律约束和经济萧条的荒凉之地。但这些必要条件都会随着现代文明的来临而逐渐消弭,那么依附于这些环境而存在的牛仔们也必然会随之消失。牛仔们会成为历史,而他们所创造的辉煌会成为时代的挽歌。
在这部影片中,莱昂内延续了他在前两部中一以贯之的强烈风格,并且经过前两部的锻炼,将其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完美。这点在影片有两段戏表现得极为明显。第一场是在丑人初次来到墓地,镜头一开始对着地面,然后随着人物的起身镜头上摇并且拉远,呈现出远处密布的坟墓景象,配乐也随之响起。之后,随着人物的移动,镜头不断水平横移,并且逐渐加快,直至背景完全模糊,配乐的节奏和响度也于画面相呼应,极具冲击力和表现力,十分震撼。
第二场戏,就是影片结尾那段堪称教科书式的三人对峙。那段对峙长达数分钟,并没有一句台词出现,完全凭借剪辑和配乐来营造紧张感。先是用多个位置的远景来拍摄人物,再用一个大远景来呈现人物的位置关系,之后便是在静止位置中,通过剪辑对三个人物的不断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用中景呈现人物,再是近景,再是脸部特写,最后是双眼的大特写,中间穿插着手部的特写和过肩镜头。景别不断缩小,剪辑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再配以莫里康内天才般的配乐,紧张感得以持续叠加,并最终得到释放,张力十足。
论及史诗,人们普遍认为是那些鸿篇巨制,不外乎大场面,大制作和宏大叙事,但实则远不止于此。私以为,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绝不应就局限于此。一段完整的故事,立体丰富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情节等,这些才是能够真正串联其这样因素,并且将之组合成一部优秀电影的关键点。基于以上叙述,个人感觉这样一部具备强烈导演风格和作者表达,完成度颇高,又有着深刻内涵的电影,堪称为一部"西部史诗"。
一向对西部片提不起精神的我,居然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这部六十年代的西部片。依然是灰暗的调子,沙尘漫天,枪声大作,却改变了我对西部片的毫无道理的厌恶。对,我承认我的厌恶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之前没有看过西部片的上乘之作。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多好的名字啊,偏偏要翻成什么“黄金三镖客”,“镖客”在现代汉语中明明是指“旧时给行旅或运输中的货物保镖的人”,相当于现代的托运公司,而电影描述的是三个独行汉寻找宝藏的故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啊。我又是不喜欢事先看简介的人,差点就因为这个鬼名字而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1) The ugly 对洋人的脸有些辨识困难,所以为了早一点投入电影我总是特别专注电影开幕后出现的脸的特写,在我还没有搞清谁是主角的时候。当三个牛仔从两个方向向农舍逼近的时候,他们似敌非友,剑拔弩张的空气里预报着将有什么要发生。出乎意料地,三个人突然窜进同一扇门,不过一两秒的时间,连续几声枪响,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一个圆圆的脑袋捅出来,有些慌张又极其快速地逃离,一个停顿中字幕打出“the ugly”,而刚才的三个牛仔全部倒在农舍里。 我松了一口气,这个导演知道我的困惑,一开始就把善恶“盖棺定论”了,有强奸民意之嫌,倒是让我不必为那些陌生的脸蛋彷徨,省却不少麻烦 (2) The bad 收了贝克的500美金去杀人,抢了死人的1000美金,又杀贝克灭口。美其名为“受人钱财,替人消灾”,其实是骨子里的阴鸷残毒,从那对三角眼里射出,the bad的出现毫无争议。 (3) The good 正当我对the good的出场满怀期待,the ugly再次出现了。警察厅2000美金悬赏捉拿the bad,三个农夫即将得手,“螳螂捕蝉,麻雀在后”,the good出现了。他捉了the ugly,收了警察厅的赏金,又用枪射断了绞刑架上的绳子,救下the ugly. 他,竟然和the ugly是一伙的,串通起来骗政府的赏金。这样的“喜剧”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直到the good以为the ugly不值更高的赏金为止。 把缚着双手的the ugly丢弃在离小镇70里的野外沙地,the good扬长而去…… The good是个blonde,从头到尾the ugly都是这么称呼他,1米93的高个子,牛仔帽,风衣,年轻的Clint Eastwood帅到掉渣。他不是个通常意义上除暴安良的好人,看似一个未失去本心的好人。有时爱捉弄一下小人,以他天真的本性不知道“小人是不可以得罪的”,为此他差一点丢了性命。 至此三大主角全部登场了,以后的故事安两条线发展:the bad是一条,the ugly和the good是另一条。 (4) 故事的结局 三人最后的决斗在空旷的墓地进行,旋转的镜头,在三人的脸部特写和伸向枪套的手部特写间重复着,伴随着的主题音乐把影片推向了最高潮,留给足够多的时间让观众对即将到来的结尾坐各种假设。The good是唯一知道墓碑名字的人,the bad和the ugly只能打对方的主意,那the good呢?如果我是the good,我的子弹将会向谁飞去?这时候我开了个小差,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三人的长相,尤其是比较了一下他们眼睛的大小。光从眼睛的大小来讲,Clint Eastwood扮演的the good是最小的,他那深邃的眼睛总是眯起的状态,似乎被阳光刺到那样,可是谁也没法否认他又是最帅的。原来洋人帅哥靠的不是大眼睛双眼皮……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枪声响了,the bad倒下,the good拔枪射击的动作总是快而且很隐蔽,而the ugly枪里的子弹早在前一个晚上就被the good取走了。 善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会为了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不会有泛滥的贪念。The good自然不会杀了the ugly,却也没有错过这个捉弄他的好机会。于是又一次,the ugly的脖子上套上了绞绳,策马远去的the good转身射击,绳应声而断,the ugly的头重重地敲击在石头上。不过等着他的结局还挺好的,the good留了一半的金子给他。 (5)真实滑稽的小人 导演赋予了他许多黑色幽默的台词,让这个初见粗鄙猥琐的无赖显得有点滑稽,又因为真实开始讨人喜欢。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一种是切断吊索。 ——世界上有两种马刺,一种是走正门的,一种是走后门的,嘿嘿 ——如果你打不中,那最好就干脆打死我,你对我非常不了解,哼哼 ——如果干活是为了活着,为什么要为活着而累死呢 ——土豆,哼哼,吃土豆的人一定是穷的要命的人 ——在我们生长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除了当神父就是当土匪。你选择你的路,我也选择了我的,我选择的要比你艰难得多。 ——我吃饱了,我哥人不错吧? 像我这种流浪汉,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到我哥哥那里,保管一日三餐不愁。 ——当你想开枪呢,就尽管开枪,别废话 ——多少钱??哥们你理解错了,我不是问这把枪多少钱,我是问你能给我多少钱 相比the bad和the good,小人更具多面性,他“抢劫”枪店的时候凶恶狡黠,泡澡时杀了长近来报仇的农夫,来一句:when you have to shoot, shoot, don’t talk, 不失喜感。跟着the good去炸桥,是为了去河对岸找金子,客观上解救了几千个人的性命;一分钟前还趾高气扬要把好人折磨之死,后一分钟为求金子的下落满脸堆笑,好话说尽,一副唯利是图的嘴脸;和哥哥久别重逢,真情闪现,那是他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弟弟,述说着生活的无奈;匍匐在铁轨边,让火车的车轮碾断手上的铁链,这方法残酷,无疑又是有效的;杀人前后总是“伪善”地在胸口划十字;找到伤心坡目的的时候,他在艾艾草青上喜悦地狂奔,穿梭在林林墓碑中,略带慌张地搜寻目标,那种对于金钱的疯癫…… 默默的,我期望这个小人能够回到家乡,用这点钱做一个神父和强盗之外的正常人。 (6)战争背景 好人与小人冒充南军和对面开来的北军打招呼,他们是凭着灰色的军装判断的,不料,尘土拍去,对方露出蓝色的军服,阴差阳错,他俩成为了北军的俘虏。时代的大环境是任何一个个人无法脱离的,牛仔们再特立独行,命运也再三被也被这南北战争牵来扯去。 战争是什么?是两支军队守驻在桥的两头,互相攻击,死伤千余人,为了保护大桥的完整?是明知战争的无谓,又无法从这极度荒诞的大屠杀中解脱出来的军人捍卫军人荣誉的一个信念?“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好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导演的心声。 北军军营里,坏人在音乐声的掩盖之下,虐打俘虏(小人),小提琴手眼中躺下了泪水…… 在西部片“好人不死”的眷顾下,the good始终是最幸运的一位。南北战的大炮使得他从容地摆脱了the ugly为他准备的绳套;Bill Carson临终的遗言又使得他在沙漠中奇迹地存活下来。我们喜欢这样的安排,他让我们心中燃起正义的信念,在残酷的现实生活获得些许活下去的勇气。 (7)西部精神 牛仔精神,或者称为西部精神更恰当一些,对我而言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它到底是什么?是即使杀人如麻的坏人也不杀女人?是好人为垂死的士兵盖上自己的风衣,递上点燃的雪茄?还是那标志性的音乐,口琴、口哨及小号的相互伴奏,洋溢着野性与桀骜不逊,甚至是玩世不恭?有或者是那戈壁滩上单调重复的马蹄声?
太喜欢他了,音乐自是NB的不用说~这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这么帅啊~~
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这片子,有点,基。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的确帅,不过更喜欢那个丑,希望他俩幸福。
像是在看贝克汉姆、刘德华和徐锦江一起演戏……OST真棒!!!!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the bad 也太象刘德华了。。。><
配乐太给力了!
怎么看都觉得good和ugly有基情~
The good loves the ugly. laf
那个受伤的南方士兵本来还有气,结果吸了东木大爷两口烟立马死翘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
如果更纯粹的拍一部娱乐片而不是刻意、做作的在时代政治背景上大作文章寻求象征性的深度意义的话,会简练刺激很多。有些情节太浮皮潦草,一个靠卖枪过活的老头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劫了?前戏太多太长到令人厌烦以致严重破坏了悬念的构成。L确实离约翰福特意义上的类型片大师有一定距离,影评人没有看走眼
看完脑子里都是自己像ugly扑金币那样扑倒在帅成仙儿的东木大爷脚下 爷眯着眼睛叼着雪茄给我啪一枪 我捂住心口:啊!您tm这些身儿好看的衣服都哪儿买的给个链接吧!
Tuco很出彩
年轻时候的伊斯特伍德长得太像裘德洛了!
电影院看了加长版,我都没有形容词了,真是坐在那儿激动的坐不住,看完了死活不想走,回来的路上还是回不过神。简直就好看的可以让别的导演都去自杀。。。我要是个导演我对我的人生都没有指望了,完全没法超越这了
哎,瞧瞧人家故事写的,现在这种经典的传奇式电影快绝迹了
最棒的西部片。最后贝克汉姆赢了。
三小时剧情不拖沓,畅快淋漓。人物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绝对是西部片中最好的作品。融入南北战争的元素使电影的立意得以提升,思考深度增加,又不失当地充斥着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
我看的是英文配音加长版。。于是乎故事就不很紧凑了555
Clint Eastwood做了一辈子的帅哥
几欲睡找 3个小时 我现在好想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