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选处在余音绕梁阶段,看这部电影时有几点感触,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近半年来的滔天争议,我最大限度的描述一些可能是公认的事实。
1、电影:互相攻防,各有胜算,最后赢家始终存有悬念;
2020年大选:从大选投票日开始,几乎全部主流媒体都断定拜登赢了、川普不认输,并认为没有可靠证据证明大选存在大规模舞弊,斥责川普言论里包含了太多太多阴谋论。
2、电影:大家都在现有制度内、法律框架下玩耍,大家都是文明守法的三好公民、高素质人才;此外,电影中没有提到任何外国势力。
2020大选:2020大选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从重要性上来看,不是如何重新计票、重新计票的标准是什么,而是收到的选票是否合法、是否应该被计入;此外,有关本次大选被外国势力干预的言论甚嚣尘上,绝非可被忽略的小话题;
3、电影:各级法院处于中立方,判决的尊严、执行力都得到了保证,且与竞选双方保持距离。大家都一边严格遵守着法律,一边努力钻法律空子。
2020大选:法院是否始终中立呢?法院判决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呢?竞选双方是否都严格遵守了法律呢?争议太多,见仁见智吧。
4、电影:双方竞选团队吵得让人脑壳疼,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无比想让上帝一剑劈死这群一脸疲惫却鸡血满满的家伙,一个人但凡少点理智都会唾弃这种争吵不休的制度,可也正是这种制度让电影的结局散发法治和公民社会的光辉。
2020大选:感觉竞选双方想干死对方!
5、电影:最终当选总统的布什发表获胜演说:“……共和党想要为整个国家谋利,民主党也一样,我不是被选出来为政党服务的,而是为整个国家服务,美国总统是每一位美国人的总统,无论种族,无论背景,无论你们是否投票给我,我都将尽我所能为你们的利益服务,力争赢得你们的尊敬”
2020大选:当选总统拜登发表获选演讲:“……我以民主党员身分光荣参选,我如今将成为美国总统。对于没有投票给我的人,我也会努力以赴,无异于投票给我的民众……”
最后说一段:
把美国制度无限美化,妄图单单依靠制度就能阻止人性之恶的人,应该是吃撑了;
把美国制度无限丑化,妄图以此抬高自身的人,应该重修幼儿园;
带着电影传递给你的美好自信闯荡现实,没被铁拳锤打过的人,谈论美好等同于空中建楼阁;
2000年时正读高中,每天买参考消息。所以也算是半亲历了这场风波。当时让我很疑惑的问题是,那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的最高法院,为何如此低劣的做出了一个明显有失公平的判决:停止计票。在我看来,很理所当然的应该重新计票以确定最终是谁的选票最多。在有如此多无效票的情况下还公然禁止计票,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4年之后,又遇到类似的事情:台湾大选计票风波。同样是打到最高法院。连战主张因陈水扁诈演枪击事件,应判选举无效与当选无效,最后也是被最高法院双双驳回。
这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但凡介入政治事件,再好的法院都会算出一笔糊涂账——让“坏人和无赖”得逞。
但我们不妨引用两个真正让坏人得逞的判例: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以及著名的“世纪大审”辛普森杀妻案。这两个案例详情我就不赘述了。它们共同反应了一个基本的原则: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
回过头来看布什诉戈尔案(很古怪的是,居然原告被告是反过来的),为何最高法院的多数方会认为不应继续计票?首先,当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之前,佛罗里达州务卿已经宣布布什当选,也就是说,从程序上讲,布什已然当选(不管中间有多少猫腻)。其次,戈尔要求重新计票,并得到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支持。这个判决无视此前依法按程序确认的结果(布什领先300票并确认当选),无视当前客观情况(是否可能在短短3天内完成计票),也无视未来可能的结果(如果未能按时完成计票,布什仍然会合法当选)。如果按照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重新计票,却又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按照佛州法律,将由佛州政府(也就是布什弟弟的政府)指定选举人。到时候不管重新计票的结果戈尔是否翻盘,都无法阻止布什当选。然而,如果戈尔真的在重新计票中翻盘,布什的总统合法性将遭受严重质疑,这对于整个国家将会是一场严重的宪政危机。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中戈尔说“就算我赢了,我也赢不了”。
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文斯对多数方的判决表达了异议意见,其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我们或许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到底谁是今年总统大选的赢家,但最终输家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个国家对法官作为法治公正的守护神的信任。”这段话其实是道出了最高法院在这场纷争中的无奈。他们自认为出手挽救了这个国家,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宪政危机,却为此背了一个干涉政治的黑锅。按照规矩,总统的选举由选民的选票决定,并在国会确认。就算要扯皮,也应该到国会去扯),而不应该扯上最高法院。在《华氏911》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在确认程序上,许多众议员发言质疑布什的当选。然而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最高法院一锤定音,才让这场闹剧戛然而止。随后的国会确认程序上,众议员们也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却没有任何一名参议员附议(法律规定必须有参议员附议,抗议才有效)。难道民主党的参议员们心里不清楚这个结果对他们有多不公平吗?但他们心里更清楚的是,最高法院为什么会做出此前的判决——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宪法的尊严。
电影中,贝克得意的说道:“大街上没有坦克,说明这个系统发挥了作用”。他确实应该为此得意。
------
最后罗嗦一下关于台湾大选的判决。如果台湾最高法院秉持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原则,这样的判决自然合理。如果说是陈水扁因为枪击案骗出很多悲情选票,这样很不公平的话,那也只能怪台湾人没经验。轮到08年大选,这不就平平安安没什么事了么——大家有经验了。同样的,美国04年大选,同样有了经验,也没闹上法院。
一些时事评论家认为,克林顿总统抢走了一个古巴小男孩,失去了迈阿密的西裔铁票,使得民主党在势均力敌的总统大选中痛失江山。“关键的少数”在关键时刻扮演了关键角色
what a sad part of American history
就算早就知道结果,还是会跟着剧情一步步走啊,政治和法律,永远都是相互利用的吧。善用规则才是王道啊。总觉得凯文史派西的角色还挖得不够深。不过当然,我们国家似乎短时间之内很难发生类似故事,只能看看美国人的热闹了。劳拉邓恩真是个有意思的演员!
如何在遵守法律的条件下玩手段,还有就是民主到底有多困难。
超喜欢这类片子,拍的很好啊,改编自真实事件,很有代入感
政治是最看不懂的
不感兴趣,但客观讲,还不错
佛州真有意思,政府是布什弟弟的,州最高院是自由派的。选举题材,更是一部官司打到最高院的法律片,2000年选举触及之前未曾触及的法律角落,对于认识美国选举操作和宪法精神很有教育意义。
don't know why, but i cried~
影片主题比较露骨
真实的故事加上适当的猜测,还不错
对于这种政治类型的电影不感冒
民主究竟是什么?在一个号称制度最完善最为民主的国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再次证明了制度的正确与力量。”中国缺少的是这些,而不仅仅是这些。
电影中出场人物众多,每个人名都确有其人,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制造真实还原效果,如同身临其境。这次看过之后,最有印象的是凯瑟琳,上一次觉得她太夸张,这次看了背景资料,反倒觉得这个可怜的州国务卿只是提线小丑,演员laura dern恰到好处的让人讨厌,应该说让人讨厌得恰到好处。
以幕僚间的争斗还原了2000年总统大选的选票风波事件,主演很还原人物。
不喜欢这种题材
少数人总是有着关键作用
由一场计票事件折射出美式民主的漏洞和模糊,但反过来说,国家也会在这种争议和反思中成长。一波三折的政治博弈,观众即使知道结果也会被剧情紧抓,关键在于编剧成功把握主角在政治自觉性下产生的动力。
那一年大选确实够混乱的 至于民主这个问题真的说不完
真正让你了解为什么2000年美国大选佛罗里达记票会如此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