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中字

主演:李敏,董杨安琪,王明帅,张瑞,哈前生,李丽鲜,周辉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渴 剧照 NO.1渴 剧照 NO.2渴 剧照 NO.3渴 剧照 NO.4渴 剧照 NO.5渴 剧照 NO.6渴 剧照 NO.13渴 剧照 NO.14渴 剧照 NO.15渴 剧照 NO.16渴 剧照 NO.17渴 剧照 NO.18渴 剧照 NO.19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技巧再成熟也掩盖不住无趣的本质

非常的失望,虽然电影的风格继承了朴赞郁的一贯手法,于沉闷中突破冲突,视觉效果也比过去几部有提高,拍摄手法上的熟练令节奏较前作更显流畅,可是一切技术方面的进步都掩饰不了电影本质上的退步——无趣。
是的,这是我看过朴赞郁最无趣的一部电影,从神父到吸血鬼,从偷血到吸血到自毁,导演过于关注他想表达的人性冲突,却没能通过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主题来抓住观众。
复仇三部曲,主角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复仇,并为这个目的选择失去生命中许多重要的东西。然后通过夸张或诙谐的表达手法将失去的过程表现出来,反映到观众层面,就会觉得这家伙为了保持搞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笑话,于是得出故事很有趣电影值得看的结论。
而到了蝙蝠里,你能找到男主角有什么目的存在?打他从非洲生还以后就根本成了具行尸,凡事几乎都照本能执行,吸血,上女人,为了持久上女人而杀她老公,为自救而弑师,把女人变成同类,最后理性复苏,自灭,而中间过程被导演极力表达的人性冲突,却因为过于魔幻化的处理,显得轻浮。
一个不具有坚定目的维持荒诞行径的朴赞郁主角,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2 ) 金玉彬真的不是花瓶

2009年62届戛纳电影节【蝙蝠】 宋康昊 金玉彬 评委团奖

青龙奖 最佳女配角  金海淑《蝙蝠》。

金玉彬的美,很难形容,一直以为她是《多细胞少女》中那种安静的,忧郁的女孩形象,没想到。本片她是如此的狂放。

看来徐静蕾在电影《当梦想照进现实》中的一句话是对的,“能当女演员的就不会有清纯的。”

之后不久,金玉彬在《高地战》再次回复清纯,演技不凡,或者说脸蛋不凡,真的很美。

本片再次重温,看了完整版,细节稍微丰富,内容也是可有可无的,但发现还是很不错的,情节连贯,虽然情感上面比较生涩,但最后一段还是很感人的,只可惜,宋康昊的角色塑造的不是很成功,好在金玉彬的戏演的真的很好。

 3 ) 黑夜之诗

《蝙蝠》讲的是一个人如何面对内心的黑暗面——而故事的情境是:当这个人精神上是神父、而肉体上是“吸血鬼”的时候,他如何处理?灵与肉的挣扎,整部电影剧作的最核心推动力量就是这个。与金玉彬的欲/爱关系,是从这一点发散出去的——也就是“吸血鬼”的动物性。包括故事由此展开的“欺骗”、“谋杀”等等更阴暗的层面。整部电影都在讲述这种与“黑暗面”的纠结与斗争。同时,这个斗争并不仅仅是宋康昊一个人的,也包括他的那位导师,包括金玉彬,还包括那个虐待金玉彬的家庭。这里每一个人物的“黑暗面”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侧重。

整部《蝙蝠》的剧作线都贯穿着“矛盾”,人物行为的表面与内在发展的冲突。当神父为了拯救世人,把自己献身于生物实验时,他反而陷入了最黑暗的境地;当他变成吸血鬼的时候,反而是他当神父最成功的时候(神迹的出现);而当他与童年朋友重逢的时候,也是他背叛朋友的开始。他与金玉彬的偷情也始终是隐藏在一次次的家庭聚会之下,在朋友与母亲对他的信任之下。同时他内心的神父信仰又与他的吸血鬼本能进行着冲突。所有的情节都在表面的展示下暗流汹涌。宋康昊这个吸血鬼造成冷幽默的原因,也展现着他内心的矛盾性——每次他费劲地躺在地板上吸血都会引起观众的笑声。

影片开始还只是相对简单的“内心矛盾”:光明与黑暗的平衡,黑暗越来越多的侵蚀着神父的内心。从一开始的白天场景到后来几乎全部夜景,他的生活也变得只有黑夜,没有白天——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吸血鬼。然而一开始,“黑暗”不是只有黑暗,夜中的爱情是神父信仰迷失后的最大信仰。而在屋顶的跳跃,也像是变成一直被压抑的情感的释放。对于处于恶劣家庭环境下的金玉彬来说,这就是黑夜中的自由,镜头伴随着她的惊叫与惊笑飞翔,这时的黑暗是甜蜜的。

黑暗有时候是美好的,但这份美好也会引向一条更黑暗的路。在金玉彬的家,日式房屋结构、韩式家居、中草药、伏特加、圣母像,混搭的风格营造出极不舒适的环境。死气沉沉的老歌、一群无聊而琐碎的客人,多病的丈夫与可怕的婆婆,一切都在诱发着犯罪的气息。神父在二人欢爱时采取的姿态,也可看成是他被肉身里吸血鬼的“本能性”所控制,不能自拔,所谓越快乐越堕落。为了得到更大的自由,金玉彬的黑暗面被诱发了,她用身体与欲望唤醒了神父的恶面,引诱他杀死了丈夫,而真相的暴露也让神父彻底堕入黑暗。这时候罪恶感终于攫住了二人,谋杀改变了一切。在这个段落,朴赞郁展现了他残酷的幽默感,已死去的尸体与二人展开了纠缠,当然这个创意还得归功于左拉的小说(此小说绝赞!)。面对这个巨大压力,神父开始痛苦的精神交战,而金玉彬持续向黑暗面进发。另一边,杀死导师也代表着他在精神上在信仰上的折磨(决意)。在爱欲与罪恶感的双重驱使下,神父杀死了爱人(亦挽救了爱人,又是一矛盾),同时也让金玉彬彻底走向黑夜——变成吸血鬼。因为无法见到阳光与白天的城市,她反而在原本阴暗、潮湿的屋子里再造了一个光亮的世界,一个幻想的狭窄空间。空间属性暗示着二人不健康的关系,在这个阶段,就像左拉在《红杏出墙》里描写的一样,二人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憎恨;他们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又渴望像以前一样。这种焦燥状态到最后两个高潮得到完全释放。

“灭口”段落既紧张、又残忍,对谋杀过程进行了大胆的喜剧化处理,基本上已经走在了“道德的灰色地带”。而这场戏也是对神父转变的关键段落,从无奈地找来医生当成食物,到金玉彬“灭口”的彻底黑暗化,然后面对自己第二次主动杀人,可能是上次的罪恶感反弹,神父第一次拒绝了肉体里吸血鬼的本性。爱情、原罪与救赎间的相互拉扯,是老朴一直的主题。面对这个自己释放出来的恶魔,他拯救世人的信仰终于占了上风,决定料理后事(打消信徒的幻想),并做出了最后的决择。影片最后的“黎明”段落,可以说无论在电影语言还是人物情绪上都是一个最高潮。长达数分钟无对白的二人对峙,巧妙的场面调度,义无反顾的寻死之心,既像悲剧、又像喜剧,也是内心光明与黑暗的最后一次斗争,是“黎明前的黑暗”。最后,就像日出的到来不可避免一样,黑夜终究结束,在意义和影像上依然是“双重”的。神父相信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不过是在地狱里,而执行这一切的只能是光明。以死亡来迎接新生,以血腥的腐烂、又如童话般的海边日出结束了这一场历时悠久、辛酸难辨的心灵拉锯战,结束了这首黑夜之诗。

 4 ) “杀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会后悔”

上个周末看了朴赞郁今年的片子Thirst。 香港译作《饥渴诱罪》,国内译《蝙蝠》。网上有句话是说到心里了,one of the best few movies of the year and surely the best of vampire movies. 好的电影大概总不会落入genre的桎梏当中,也就是不会被类型片定型。看完之后除了久久无法平静,还有就是觉得不能简单的把它定为vampire movie。更别跟我说这是部恐怖片,或者爱情片。 基本上这个片子有两个故事原型,导演把这两个故事巧妙的渗入参合,两个主角的心理变化极之微妙。 Humanity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男主角宋康昊作为虔诚的天主教牧师,要到欧洲为一个病毒实验室献身,甘心感染病毒以求为人类献身。结果一天天下来他满身开始长脓包,然后内脏腐烂,吐血。在输血抢救不治之后,他复活了。于是作为一个奇迹生存下来,又为其他得到他祝福的人类带来奇迹。不过后来他发现,他嗜血。原来当时救他一命的是吸血鬼的血。在人性的不断挣扎中,这个圣人变成了一个魔鬼,更加讽刺的是,宋的盲人老牧师朋友求他把自己也变成吸血鬼,这样就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导演可以安排上帝的使者跪求撒旦,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宗教,信仰的讽刺。 乍看就是一个试图把一个人的信念放到极端的两个位置来讨论人性的吸血鬼故事,并且同时表达导演对宗教的态度。而不是落入俗套的什么吸血鬼杀人狂,或者努力不吸人血保持人性的吸血鬼,或者收服吸血鬼的使者。 Mad love/Morality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和智障丈夫和三八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子,泰珠。她被养母安排和智障儿子结婚,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厌世的情绪,双眼的欲望。她是个没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女子。每个无法入眠的夜里她冲到大街上狂奔,让赤裸的双脚和身躯感受夜凉如水的无情,以自虐的方式发泄。直到她遇到男主角,一个在黑夜里把她抱起,再把她的双脚放到自己鞋子里的男人。从此她的情欲像绝提的洪水,完全的吞噬对方。当男主角忍不住以利齿咬她的时候,那种嗜血和对爱欲情欲贪婪无比的索求,合二为一。 此后两个人合力杀死泰珠的丈夫,把他永远的锁在了湖底。可是两个人从此之后每一天都活在歉疚和心虚之中,不停的看到死者的幻影。其中一幕两人做爱的时候,死掉的丈夫却满身湿漉漉的夹在两人中间。 超现实的镜头表达人物心理,果然够朴赞郁。 如果导演不说大概很多人不会知道,这个故事的蓝本其实是一本1867年的法国小说,Therese Raquin。说的是一个女子和能力有问题的丈夫还有bossy的养母一起生活,同样也是养母要自己的儿子和女主角结婚。偶尔一次因为丈夫想去伦敦发展,结识了男主角,结果两个人相爱并合力杀死了无辜的丈夫。可是两个人从此无法入眠,无法相处,因为到处鬼影幢幢。结果在不断的撕扯和角力中,两人逐渐对对方产生杀意。最后两个人在女子的养母面前双双自杀。 在THIRST当中,两个人到了后来,由于宋知道泰珠设局让他杀人,一怒之下把她杀死。可是又在万分复杂的情绪中把她救起。 整个过程就是掐死她,忍不住欲望吸干她的血,可是在她断气之后,又痛苦的要往她嘴里灌自己的血,血欲交融,让她复活成为另一个魔鬼,feme fatale。 她就说了一句话,“杀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会后悔。” 两个故事渐行渐近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宋来说,他的灵魂始终有着人性,可是却在疯狂的爱情中堕入了魔鬼的怀抱。他无法避免自己爱上魔鬼,为她开杀戒,摒弃信仰,或者说看到世界的真相。 可是最终既然无法拯救爱人,他只好带着她一起消失,瞬间永恒。 临自杀之前有一个些许耐人寻味的剧情,他来到教堂附近日夜守候期望得到福音的驻地,强奸其中一个女子。一说为了毁灭人民的信仰,让他们心中的圣者泯灭。还有一种说法是,男女主角杀了智障的男子之后,再也无法回到先前的状态全身心的拥抱爱人,他如此的怀念与泰珠之前的温存,只希望在消失之前能够再拥有一次她的爱。 在日出之前,宋驱车带着泰珠和其养母来到悬崖上的大平原,一个无处可逃的地方,一个日出之时就会离开世界的地方。泰珠醒来之后先是想进办法躲藏身躯,逃过阳光的炙烤,可是到最后知道无论如何都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她气馁的拿出那双又旧又大的皮鞋,温柔的穿上,然后挽着爱人的手一起看日出。

 5 ) 本性与道德的冲突

故事讲一个嗜血又好淫的吸血鬼怀着某种道德情操,这种道德无非就是不好淫、不害人、不欺骗,他一次次顺从自己的欲望,之后痛苦地承受罪恶感,最后他终于做到不欺骗、不好淫、不害人了,他拉着情人一块儿自杀了。

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位吸血鬼先生如此放不下自己旧有的道德准则。当时代改变、某些条件改变,人的看法也应该随之改变。说白了,就是身份变了,道德准则也应改变。也许听起来不容易接受,但是这是客观的规律。就像当年电视剧《牵手》播出时,有些人接受不了:破坏婚姻的第三者竟然是个好人!人啊,勇敢点,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电影中的他顺应不了自己变成吸血鬼这个不可抗拒的现实,他因为无法放弃旧有的道德信仰,他杀死自己的养父,杀死自己的情人,总之做了太多背叛自己、折磨自己的事。他总是认为自己“有罪”,当他的情人说:“难倒黄鼠狼吃鸡是有罪的?”正好说出我想说的话。人最大的勇敢就是适应改变,放弃过去的自己。过去,你是个高尚的人,你因为你的高尚曾经感觉非常良好,但是使你成为高尚的人的那个环境消失了,环境和那个高尚的你全都成为了过去,你执拗、耿耿于怀、愤懑、纠结又有何意义?你曾经才华横溢、傲视群雄,但你现在不是了,你得接受你现在的身份,抛弃过去的原则,做此时此刻正确的事。这才真的需要勇气。

一个可悲的吸血鬼,一个我同情但不赞赏的人。以上是我对这个电影的看法。

这年头所有描写人性与道德冲突的故事都被人叫好。是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所有人都面临这这样一个困境:自己的本性和自己一直以来相信为美好的东西是矛盾的。

完全顺从本性是堕落,完全顺从道德是迂腐,两者都尽量兼顾是怯懦,两者都抛弃是冷酷、颓废。总之依赖一种存在于自身之外的标准,只能使人走入疲倦、寂寞和无所适从。

医学上把心脏的肌肉归为不随意肌,就是不能用意志去控制的肌肉。但印度的某些苦行僧声称能控制自己的心脏,他们说只要足够真诚地体会心脏的感觉,长期练习就能做到,他们让自己的心脏停止,几秒钟后再重新跳动,都能准确地做到。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控制心脏,但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清醒程度,只要安静下来足够真诚地体会内心的感觉,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能给出一个来自灵魂和思考的做事准则。所以长期练习保持清醒的人,会有自己确信的准则,不必依赖那些过时的、或是失败者为找借口而制造的所谓的道德准则。如果一个人是这样清醒的,他就会自信,善于克制情绪,难于受攻击的伤害。

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道德的形成》,写的是关于5只猴子的实验。很容易搜到,我高中时读到,这篇文章成了我世界观的重要部分。文章大意是:道德因为某些荒谬的原因形成,一旦形成就世代延续下去,这个小社会中的成员永远遵守这个道德的原则,即使那个荒谬的原因消失了,道德的力量还是在延续。无论一个人是否相信道德是像那篇文章里描述那样荒谬地形成,他必须承认这样两点:道德是后天的,道德是违反本性的。关于几夫几妻才合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标准,每个民族都声称自己的标准是最顺应自然的,最文明、崇高的。其实依我看来,任何一种道德都是为束缚人的自由和快乐而存在,没有崇高可言,也没有任何天然的、自然的根源,全都是人工的、制造的。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道德有维持秩序的功能,当时代改变这个功能消失的时候,道德哪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道德在我眼里一文不值。当一个人的所有目标确定下来,他所有应该顾及的东西也就确定下来,根本没有额外再无缘无故要顾及的东西。然而很多情况下,道德,就是这样一个无缘无故要遵守的东西,它增加了人的顾及,使人实现实现目标的能力削弱,有时甚至使其成为不可能。我想所有小孩子都发现欺骗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零食或夸奖或零花钱,但我们被严格教导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诚实。究竟为什么要诚实?在短期看来这显然是一个损己的行为,很少有小孩敢于提出这个问题,但我相信多数小孩都有过这个疑问。其实如果一个人只是短期出现在某个社会里,诚实毫无必要,诚实只是为了取得别人的信任,使得在一个社会中的长期生活更容易,所以诚实根本是一个纯粹利己的行为,诚实的人不比撒谎的人有半点高尚,准确地说,诚实的人比撒谎的人更狡猾、更工于心计,因为诚实的人竟然克制天然的冲动选择了放长线、钓大鱼。

一个勇敢地面对现实、冷静地运用头脑的人,应该明白所有自己遵守的规则都是为什么而遵守。如果道德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一些“如此理所当然以至于从没怀疑过”的东西,那么这个人是无能的、没有独立灵魂的,至少从思维能力上来说是有欠缺的。常听到有人说“一件事的对错没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这完全是自欺欺人、为糊涂和愚蠢开脱。如果一个人的所有目标和目标之间的轻重缓急确定了,那么他做每一件事的对错都是有绝对标准的。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确定的目标,只能说他不清醒,他没有理清思路把他想要的东西明确说出来,绝对没有任何目标不在乎任何事的成败的人,我认为不存在。

我并非反对遵守所有的道德,我认为人应该确确实实地知道原因、知道它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灵魂丰富或者其他目标而遵守,即使是最广为接受的、看似最正统与崇高的道德标准,都含有模棱两可、冠冕堂皇、经不起推敲的成分,所以在确切理解它之前,我拒绝受它的约束。

 6 ) 金玉彬

NB的导演,吸血鬼的题材,引人遐思的海报,韩国“色戒”的噱头,都让这部电影始终保持着吸引力。我却独独为女主演金玉彬而来。
我还记得《飞越彩虹》里的熙秀,漂亮、舞跳得好,懂得把握机遇,坚持自己的梦想,可惜实在没有唱歌的天分,在人才辈出的歌坛走得步步维艰,明明与自己产生了感情的人辗转一番居然毫无先兆的爱上了另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人。编剧给了熙秀一个结局,不当歌手当电台DJ,洒脱放手,可看的人始终不能释怀。明明剧集开始时是女一号,偏偏因为上综艺节目说了几句话被韩国的大妈观众ANTI,导致编剧硬改剧本,活生生把她变成了女二号。有谁见过女一号第三集才出来的呀?看的人憋屈。
因为这出闹剧,我记住了金玉彬。
那之后,她不再出现在电视剧中,专心致志拍电影,等再一次注意到她,2010年,当看到《蝙蝠》的主演是金玉彬时,我不由得感叹,她算是彻底放开了。丢掉那些虚伪的表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从最初的压抑,苍白到诱惑神父时的不顾一切,而后设计杀死丈夫的无辜,丈夫死后被愧疚逼得崩溃,反目、复活后的猖狂、兴奋、杀人时的冷酷,得知不得不死时的倔强挣扎,最后的平静……我看到了一个有层次,让人惊艳的金玉彬。
她身上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即使与宋康昊对戏也充满着自己的气场。离开幼稚的连续剧,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

 短评

因为宋康昊老师一个露弟弟的镜头,做了一个晚上噩梦。

6分钟前
  • 老袁
  • 推荐

朴客真是把吸血鬼拍出了新意,完全韩国式的日常化,细节真实的令人发指,就像发生在周围的普通人变异了。女主感觉比色戒里的汤唯还惊艳,大脸叔也真是太拼了,舔脚丫露小身材甚至第三点,神父的形象有点拷贝大鼻子《在撒旦阳光下》的感觉,还有老太太只用眼睛的表演也真是绝啦。2014.9.18导演剪辑版11.25资料馆胶片版。

7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比机器人之恋好些,但画面的冲击力依然盖过了故事本身,讲了一个充满欲望的故事,但也仅此而已,其他的均点到为止。另外感觉金玉彬有些像邱淑贞,性感清纯,嗯嗯

1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以为是阴郁惊悚风格,没想到竟是吸血鬼爱情奇幻片!太TM好看!大银幕胶片效果很棒观感非常享受。戏谑绚烂的天马行空配上音乐简直让人如同嗑药一般爽。导演玩得高兴,观众看得HIGH。宋康昊冷酷帅气,金玉彬可爱俏皮。申河均(又)演傻子也很有戏。朴赞郁从不让人失望!

1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这片子复杂去了。我想了半天,觉得它讲的就是矛盾,尚贤神父与吸血鬼身份的矛盾,救人与杀人的矛盾,他的价值观与泰珠的矛盾,这注定是个悲剧,悲剧里又有点荒诞的喜剧的味道,好复杂。宋康昊与金玉彬飚戏真好看。

17分钟前
  • 图灵莉莎
  • 推荐

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

22分钟前
  • 推荐

前面看的挺难受的········╮( ̄▽ ̄)╭  不过韩国人在电影里穿插的一些带有联系的画面变化的小桥段总是做的很好。对于这种片段我每次都喜欢。演员演得挺好配乐也不错 看到后面我觉得女主角有点像王菲

23分钟前
  • 鱼婆婆
  • 推荐

花瓶电影

26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还行

一个沦陷与战胜心魔的过程,荒谬得无比时髦

3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比《trouble every day》差远了

36分钟前
  • key
  • 还行

不如前作

37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演员很棒、视听很棒、故事很cult,看到中途会觉得好无聊,怎么还没完,但结尾好棒。或者只能说,在我眼里,朴赞郁永远比不过奉俊昊。

38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我反复地想起这部电影,美好的向上的情感似乎还是敌不过突如其来的野兽般的欲望,真是太可怕了。

41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如同左拉的《苔蕾丝·拉甘》,情欲和内疚的交织作用下导致了爱情与信仰的同时破灭。整部电影在描述神父的挣扎与女人的沦陷,爱情关系里男女角色的差异印证不同信仰的走向。一切都是错位,所有行为都是错,神父在自我毁灭后也毁灭了信徒的信仰,以死亡来完成对自己的惩戒与爱情的永恒。

43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1.这是朴赞郁献给现代血族的暗夜诗篇,可与[生人勿进][唯爱永生]同列经典。2.这是灵肉挣扎与饥渴诱罪引致的血色悲歌,金玉彬的举手投足眼神流变皆是戏,情欲表现比[色戒]更有感觉。3.深夜里,日出时的鞋子。4.老朴的炫技,鬼影三明治,羽绒服中漏出的羽毛。5.飞行段落拍得超凡脱俗。6.雪白的房间。(9.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人与欲望的疼痛纠葛,“杀死我或者救活我,你都会后悔”。镜头真叫个眼花缭乱,拿给摄影系可以当一年的教材。

4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离经叛道的《蝙蝠》实际上是最遵循恪守主之教义的圣徒,情欲在它极具感官性的体内滋生出不死的神话。朴赞郁在古老的圣经寓言和左拉的原著以及俗套的吸血鬼故事里洞见了一道引人注目邪恶与救赎的月光。于当代主客二元分离的眼界下,不止生发着一场皎洁如玉的爱情,还进行着《肉与灵》和谐交融的大统一。

47分钟前
  • Muto
  • 力荐

找一个勇敢任性的女人,谈一场灰飞烟灭的爱情。

5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30.03.2011;08.09.2012)情感糾葛拿捏得相當不錯…

54分钟前
  • Chapelle L.
  • 力荐

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能把欧洲专属的吸血鬼题材拍出本土特色。而里面的女主角真的是很让人惊喜,可以清纯无辜到你疼惜却也可以放荡风情到让你堕落。所谓天使与魔鬼应该说的就是她。相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的女主角,以为穿个白裙子就表示清纯的做作和无知,《蝙蝠》里的女主角真是一级棒。强力推荐

58分钟前
  • 朱小敏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