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海上钢琴师

HD

主演:蒂姆·罗斯 / 普路特·泰勒·文斯 / 比尔·努恩 / 克兰伦斯·威廉姆斯三世 / 梅兰尼·蒂埃里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1998

 剧照

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2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3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4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5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6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3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4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5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6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7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8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19海上钢琴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海上钢琴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古堡之吻阴阳界1987迢迢回家路彩虹2025The Bronx Bull诸神之怒泽连斯基故事女婿乱入第四季猎杀边缘盲点第一季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射雕英雄传2017夺宝惊魂风过耳梦幻田园感染她嘴唇的欲望冒牌上尉尸变菌株无恶不作2021丝路少侠 上部鲁宾逊太空历险放学后战记出租车2023十八般武艺007之金枪人八极拳王

 长篇影评

 1 ) 一杯太美的毒酒


1900的传奇(Legend of 1900),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传奇.

为什么始终不愿意离开那艘漂浮在海洋上的轮船?没有谁的理由比1900的理由更充分,也没有什么理由比他的理由更荒谬.

就我来说,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片尾1900那一段长长的经典独白:

(……Land?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a bridge too long, perfume to strong,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play. I can never get off this ship, At best, I didn’t step off my life. After all, I don’t exist for anyone..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

钢琴的88个黑白键才是他可以掌握的人生,而这艘装满了南来北往各色人群的巨大轮船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他可以从这些乘客身上知道各种不同的人生和陆地上发生的所有事情,想象着新奥尔良街上鬼魅的大雾,他甚至可以触景生曲,看到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即兴创作和弹奏出神入化的曲子,娼妇,小偷,恋爱中的傻蛋,串通情人谋杀丈夫的淫妇,简直令人叫绝. 质本洁来还洁去,他当然有权利和充分的理由不离开那艘轮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只有羡慕的份.

恐怕没有谁比Tim Ruth更适合演1900了,尤其是他那一双眼睛和双手.那双眼睛几乎能让你看到1900的全部:智慧,悠闲,深沉,镇静,惆怅,自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除了有一次,他犹豫了一下.他从一个终于打开了人生视野的农夫口中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海的声音”,他自以为拥有了一切,但是他居然没有听过海洋的声音,虽然他一生都漂浮于海洋之中.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们的1900开始变了,我们不妨将这看成外部世界对他的诱惑.然而更大的诱惑来自于爱情,更重要的是,他所爱的对象正是那位农夫的女儿.

终于有一天,他收拾了行李,穿上了唯一的朋友小号手送给他的漂亮外套,决定离开自己从没离开过的轮船,去陆地上听听海的声音,去寻找他的爱情.可是,当他即将踏上陆地时,他内心的声音挽回了他.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艘轮船,直到船毁人亡.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甚至于称呼他理想主义者也是不确切的,因为理想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他最终成就了一个美丽的传奇.他成了我们这些理想主义者心中永远的偶像.可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实中的我们却是很难做到他那样的.人类从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一直堕落到了青铜时代甚至是黑铁时代,1900这种人只能生活在人类的孩童时代-黄金时代.就象张爱玲所说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已经穿上了技术和知识的红舞鞋,注定要以越来越快的节奏在这个越来越肮脏的地球舞台上一直跳到死为止,临死前眼前也许会再一次出现1900那平静的眼神.

正因为如此,我很少看这部片子,虽然我有它的DVD.因为我的心情已经够黑色的了,我不想再让自己沉浸在这种黑暗当中,因为1900就是一杯太美的毒酒.虽然1900是我们的偶像,但现实中的我们能够做到那个小号手那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2 ) 我们都是宅男

常常,你可以听到一个北京人说,“我们”的故宫、国贸、天安门怎样怎样,听到一个上海人说,“我们”的东方之珠、新天地、外滩怎样怎样,或者另一个城市的人自豪的讲起“我们”的那么广阔的空间,仿佛一个城市都是他的世界。而实际上,我们往往舍不得在国贸的商场买一件衣服,舍不得在新天地吃一顿有品味的饭,在故宫、外滩也只是照照相,向亲朋证明到过这些地方。而我们真实生活的空间还是那些正付着按揭的小屋、那快要被拆迁的胡同、弄堂。在这点上,我们或许没有《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看的更加清楚,他一生生活在邮轮上,他不愿离开一个让他感到安定自由、无忧无虑的空间,他永远没有踏上陆地,开启他的“远大前程”,在我们看来,他是自闭的,但是,他也是最清醒的,在最后无比绚烂的死亡中,他走的孤独而坦然。

1900来到这个世界就显得孤独,被轻生父母遗弃于邮轮,幸运的是被豪放而粗鲁的锅炉工丹尼收养,并给他起了个长而古怪的名字。于是,1900在这艘邮轮的传奇故事开始了,他渐渐开始长大,渐渐开始观察外面的世界,终于,一种叫音乐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心弦,一位叫钢琴的淑女成为他的恋人。关于他究竟从哪里学会了钢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几年内两度成为孤儿的他终于获得了他一生不会抛弃,也不会抛弃于他的音乐。此后,他伴随着邮轮在世界游历,他在头等舱以调皮的表演施展着才华,在下等舱他以更天才的表演施放着能量,期间有外界的诱惑,有外界的挑衅,他都在一阵阵短暂的波澜后重新扎根于他生长的这艘邮轮,哪怕一段隐约萌发的爱情也只是让他心潮更澎湃了些,挣扎更剧烈了些,他还是爱那船,还是爱那台钢琴,或者更准确的说他还是对上岸后的世界感到恐惧。

在我们看来,1900是孤僻的,是自闭的,是需要“治疗”的,就如他的好友迈克斯所做的一样,一再劝说他去广阔天地,或许在迈克斯眼中,在帮他灌制唱片的商人眼中,他们都是在帮助1900,都是在治疗一颗孤独的灵魂。1900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只是他的宅子显得更大些,但是大不过岸上的世界,或许其实他的宅子更小,只是钢琴上的88个琴键,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而满足。正如片子最后,他对迈克斯所说,“你知道琴上88个键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琴键是有限的,但你是无限的,在这些键上所能创造出来的音乐,那才是无限的,这个我喜欢,也是我愿意做的,但是在舷梯上,摆在我面前的琴键有成千上万,永远也数不完的琴键”,“而在这个无限大的键盘上,你根本就无法去演奏”,“天呢,你没有看见那些街道吗?有上千条!你怎么去选择那一个?”。这几句话充满了哲理,我认为原著作者巴里科和电影导演托纳多雷讲述这样一个梦幻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一种很“文艺”的调调,而是阐述某种人生哲理。实际上,和1900对无限的恐惧相反,现代人正是在追逐着无限,我们贪大,贪全,贪广,房子要住大的,哪怕被每月的房贷压的生活质量下降;交际圈要交广些,哪怕每天疲于奔命于并不让自己愉快的应酬;旅游要走遍世界,哪怕其实只是疲惫的赶着在一个又一个景点的人群中拍照;炒股也有“不涨到翻倍不痛快”,哪怕每天被指数折磨的大喜大悲。还是看看这个“宅男”1900,反观自己,其实我们都是宅男,我们都是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生活,我们总有个无形或有形的圈子,但是似乎“开疆扩土”是人的本能,我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更大些,更广些。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走遍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的世界便扩展到了整个城市,哪怕真的这样,你也只是有了个城市这样一个更大的宅子。所以,1900不贪求太多,他一生都在一艘船上生活,这是有限的;但是他一生都有音乐相伴快乐的生活,这是无限的,快乐而自在的生活才是无限的。正如我们拼命拓展的交际网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和其中几个真正的知己在一起的快乐才是无限的。

1900在邮轮上有自己的快乐,也伴随着一些悲伤,但是,快乐从来不是仅仅以空间的广度来评判的,就如你有一笔钱,可以买大房子简装修,也可以买小房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精装修(当然,精装修的意义不是买一堆豪华家俱的堆砌)。1900选择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世界里精心构筑他的世界,安逸而愉快。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小小的快乐永远是“有病”的,就如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沉溺于数学而废寝忘食,会认为他是一个科学怪人,为他随时可能的英年早逝而悲哀;如果看到一个人长期执着的在农村搞什么社会试验而履受挫折,会认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他干些“不实际”的事情而悲哀。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总是很自恋,常常看到他人沉浸于一些比较“独特”的事物而不问世事而感到“悲哀”,而对他们表示不解和“同情”,特别当这些人甚至为之折寿或是如1900那样“找死”后,更是如此。其实,生活方式本来没有定义,其实想想,1900在一艘船上就活的那么滋润,一些人一天到晚在屋子里闷头看武侠小说、漫画书就那么快活,我们这些号称精神健康,性格乐观的人却常常无名的不停唠叨“真郁闷”,这时的我们是不是会突然感到一丝沮丧,而对宅男们有些羡慕,同时意识到,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喜有乐的宅男。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3 ) 七宝楼台


  似乎不少中国大陆观众钟爱此片,事实上托纳托雷的这部作品在西方影响力有限,得过金球的最佳原创音乐和欧洲电影奖的最佳摄影,此外乏善可陈,无非欧洲的《十面埋伏》--浮华的形式美隔着文化差异,总是能获得一些不明就里的掌声。
  
  1900的形象,很容易联想起欧洲的历史悠久的航船故事,想起茨威格有名的《国际象棋的故事》--那也是海轮上的技艺角逐。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中的水上漂泊者最切合1900,“旅行的囚徒”,海的囚徒,最自由最开放的地方的囚徒。他一生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不履尘世的不可捉摸的身世和命运,编剧让他把这样的命运坚持到底,只有远离陆地,他方能触摸到他的真理和故乡--这是梦,是传奇。
  
    有人称道说: ‘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陆地上的生活,是不是每个人都认为纽约是天堂?1900终生没有下船,他说陆地比起大海来更无限,是因为他活的很纯粹,试想哪个人没有受到过别人的影响,1900在别人的观点中也曾经迷惑,他曾经试图离开大海,但是在最后他又做回了自己。我想导演在本片中想说的,就是要做回自己这一简单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我说的孤立意象,很迷人。但是整个故事的逻辑是扯淡的。说实话,这个故事比茨威格的《国际象棋的故事》还要扯淡,托纳多雷有多少想象力我不知道,但这个故事是多个欧洲传说和观点的匆促结晶,未加推敲,它得过摄影和音乐奖,这的确是评委清醒的洞见,本篇的电影手段精致,但就故事本身而言,远未到千锤百炼的精品的程度。
  
      天才在冥想中无师自通,在冥想中自我囚禁和神游八荒,以音乐为背景的电影,恰好是建立在人们对技艺训练的不了解和幻想之上,它的逻辑错误被人们视而不见了。任何一个职业钢琴师都会认为这个天才是瞎扯,没有摸过键盘的孩子首次就能弹出和弦?琴弦能热到点燃烟头?这是神话。这是天授的神秘技艺。1900是神之子,不是人之子。不是20世纪前半叶吗?好,一战在哪里?经济大萧条在哪里?二战在哪里?这种粗疏说好听了是想象力,正如张艺谋的《英雄》往好听里说也是个寓言--但严肃考究起来,《1900的传奇》又不甘心并作为一个童话,它感叹着新大陆对老欧洲的吸引力和破坏力,感叹着工业文明的迅捷无情,一方面让主角入世地察言观色,好胜地进行技艺角逐,一方面又让他厌世地特立独行,不履尘土。
  
  我一直叹赏托纳托雷的速写功力,对影片龙套的芸芸众生几个镜头,往往耐玩味,这种漂亮小桥段的特色在《海上钢琴师》中尤为明显,走马观花,电影主干却陷入空洞和乏力中。所以这电影离真正的严肃作品还有距离,它只能被归入浪漫文艺片,为赏心悦目而产生。
  
  
      1900的身世就是欧洲的水手传说:来自永无宁静的大海的异人,没有故乡,永不出口的秘密,对女人的爱犹如神之子对尘世的最后一点眷恋,勘破了这最后一朵红莲,就彻底归入自由的天道了。
  
      对固定的陆地生活的厌倦。陆地比海更为变幻莫测,这也是老生常谈,在1999年的故事片里传达这种思想,貌似锐利,其实已经是被人广为接受的理论。
  
      1900的性格和宿命,从这个电影的情节尚不存在的时候,就已经被编剧决定了,其后只是填充一些细节将其勾连起来而已。
  可以认为1900的故事是小号手编造的,这个人对于陆地而言不存在。1900的虚幻性不影响这个故事的美。但是影片结尾处船爆炸,毫无惋惜生命消失的同情感。一个梦,一个时代,1900,消失了,终结了。再没有如此从容的如此浪漫的如此惊险的交通工具,船运时代消失了,更快捷,更冷血,更不耐停留而更有隐忍力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开启,如此而已。1900灵魂从此可以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的束缚,遨游于天海间了。
  
      托纳多雷描述孤立意象很高明,但1900的传奇依然是商业片,经不起推敲。1900长篇大论的“陆地是无限的”,为他终身不下船做解释,全然是牵强的说教,编剧的确在藐视观众的智慧。我如果是编剧,宁可把这段全部剪掉。
  
      陆地再无限,人生也是有限的。除非对于神之子,人生的限制才成为考虑。1900对世俗生活的恐惧,是神之子对世俗的恐惧。只有大海才是他的故乡,只有大海才懂得他的天才和智慧。通过1900之口抒发一下对世俗奋斗的厌倦,对工业社会的厌倦,这是让人不胜厌烦的画蛇添足。
     
  托纳托雷就是个造梦的家伙。主题先行,逻辑瘸腿。适合的观众是“忧伤的年轻人”,或者疲倦时理性让位于情绪化的悲伤者,理解他要表示一种意境而已。托纳托雷的海上钢琴师和《美丽城三重奏》这样的动画片其实性质上没有区别,都表现欧洲人在工业文明中的一种厌倦和梦。是废墟上的怀旧,而不关怀现实和未来。
  
  让1900焕发爱情的少女形象非常美丽,温暖,缥缈,她熟睡的樱唇是在水一方的幸福,这似乎是个法国女演员。托纳托雷擅长制造一些意象。虽然《1900的传奇》在逻辑上缺陷重重,但有些意象非常动人。可能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孤立的意象,而非故事的全部
    
  我怀疑托纳托雷并不热爱想象力或时代,只是热爱意象。宁可逻辑断裂,也要突出意象。
  
  然而,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和摄影,我也喜欢神之子1900,阿波罗般的技艺,英俊,从容,闲雅和脱俗,凡人谁不爱?这是神话中孤绝的散仙,他的艺术也毫无尘世中音乐的传承--简直是对经典音乐的不屑一顾,艺术简化为直指人心的神秘天赋,看似高妙到了极点,其实是通俗到了极点,这使得对西方音乐一无所知的观众,幻觉自己也享受到音乐的真谛,领会到艺术的极高境地。这就是导演的狡猾,这就是做得漂亮好看的商业电影。在一个不关心欧洲历史、不留意西方音乐历史轨迹的市场中,这就是让观众沉醉的伪艺术电影--说它伪艺术,因为它失却了艺术的基本要素:真诚,这部电影的一切都在为一个意象一个概念一个观点服务着。
  
  如果摆脱人对神的迷恋,用人的理性来评判的话,<the legend of 1900>不如贝克吕松的《big blue>,如果《big blue>(碧海蓝天?)是10分的话,《海上钢琴师》只有7分。

 4 ) 海上钢琴师

1、All that city you just couldn't see an end to it.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

2、The end? Please? Can you please just show me where it ends?
尽头在哪里?可以给我看看尽头么?

3、It was all very final on that gangway and I was grant too in my over coat. I cut quite a figure, and I was getting off, guaranteed. That wasn't the problem.
当年,我踏上跳板,不觉得困难。我穿上大衣,很神气,自觉一表人才,有决心,有把握,有信心。

4、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 Do you understand that? What I didn't see.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

5、In all that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 There was no end.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

6、What I did not see was where the whole thing came to an end, the end of the world.
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尽头。

7、Take a piano, hmm? The keys begin, the keys end. You know there are 88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different. They are not infinite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

8、You are infinite. And on tho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infinite.
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

9、I like that. That I can live by.
我喜欢那样,我应付得来。

10、You get me up on that gangway and you rill out in front of me a keyboard of millions of keys, Millions and billions of keys that never end.
走过跳板,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

11、That's the truth, Max, they never end.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

12、And if that keyboard is infinite, then on that keyboard there is no music you can play.
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

 5 ) 我担心那些过于纯粹的东西

在我看来,这个意大利电影讲了一个真正浪漫的故事。
不过,说是故事,也许还不如说是心愿,一种不顾一切的对纯粹的追求。
我觉得世上必定会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因为在我们的心中,生命唤起的感慨,虽然也许是隐约的,但却恒在。有一种心愿,它要求擦除一切杂质,来表达对存在的最纯粹的呼应。《海上钢琴师》,在我眼里,就是一个这样的呼应。
我们中国把那种人人都会有的生命的感慨叫做“人生如梦,此身如寄”什么的,西方则叫做1900——影片主人公的名字。他的世界在一条叫做弗吉尼亚的游轮上。作为一个人,他的附属关系被减到最少。没有生日,没有身份,没有家庭,没有爱人,没有社会纠葛,也没有性冲动,没有发育烦恼……他什么都没有,但碰巧是一个天才,碰巧是最虚渺的音乐的天才。他活着,却等于不存在,他死去,正如不曾活着。他爱过一个女孩,但止于凝视,至多是黑暗中轻若鸿毛的一吻。
1900,他孓然一身,轻盈地、洁净地、无邪地、忧伤地,悬浮在无垠的大海之上。

影片较出我意外的是,1900不是一个像《Lolita》(港译:一树梨花压海棠)里的那个忧郁而变态的中年男人,他像儿童一样无忧无虑,嘴角总是挂着漫不经心的游戏一样的微笑。还有,他也讲粗口,但无论如何算不上一个玩弄人生的自恋狂。他真是干净的。

但是,当人生被减去得太多,就会失去还原真相的能力。我总是害怕那些过于纯粹的东西,我害怕它们破坏生活的根基,轻巧地擦除了生活所必须的杂质。它们把一些罗曼蒂克放入人们眼中,同时偷去一些朴素。
罗曼蒂克就是充满巧合。罗曼蒂克的优美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之上。但在我们那一脚深一脚浅的人生里,却没有办法去维持这种平衡。


二战后,残破的弗吉尼亚号将被爆破,但1900躲过所有人的搜索,留在船上。当他的朋友最后找到他,他倾诉了自己对陆地与城市的恐惧,解释了他将与弗吉尼亚赴黄泉的打算。
我想,也许不要让他讲这么多话吧。不要太自信。如果真有1900这个人,难道真有人知晓他在生命的终点想了些什么?生命的神秘,一个人对生命的感知,真能用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来解释清楚么?
我的设想是,1900始终没有出来与康恩相见。在浩瀚的海中,爆破前一刻,他从船窗玻璃露出一贯微笑的脸,朝这个世界挥手作别。康恩也早知道他不会出来,他只是设想了几种1900可能对他说的话。这样,是不是更符合影片虚渺轻盈的质地呢?可是,康恩是个太笨的朋友。这个小胖子,总是激动万分的鼓动1900下船,列举了陆地的千般利诱,名利啊,妻子啊,孩子啊。正是他的憧憬吓坏了1900。要我就不这么说。

 6 ) 海上钢琴师

1900,为了音乐而生的干净纯粹的一个人,纯净的如同孩童,他的一生都在这艘船上,都在这架钢琴上,他离不开。他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

“Forgive me, my friend, but I’m not getting off. 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我看见,他第一次遇见钢琴的时候。他穿过禁止通行往高级区的门,随心而动拨弄着钢琴发出优美的旋律,然后帅气地抛出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 ”后来,他就和那架钢琴融为一体了。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1900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小世界,他的一生就像音乐一样,有始有终。1900最终随着船的炸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没下船。可能放在我们身上,有些人会认为自己被囚禁了大半生的孤独日子终将逝去,有些人会认为到陆上我会过得更好,有些人会认为我要去找那个女孩。可能这就是我们和他之间的区别,一个是纯粹的钢琴天才,我们是碌碌生活的平凡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坚守,在面对外面风华无限的花花世界,他坚守住自己最为看重的东西,执着着做着一个本真的自己。

1900 一个生而不平凡的人,他注定也会拥有与我们平凡人相违的结束。

 短评

又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7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他的懦弱,懦弱得真实。

11分钟前
  • Zuschauerin
  • 推荐

我想有些东西只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当环境变了,其他的一切都会变。

16分钟前
  • 白日梦小姐
  • 力荐

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死亡,他是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人。第一次放弃下船,他放弃了财富和名气。第二次放弃下船,他放弃了生命。人们把音乐当成一种比赛,他不在意虚名和输赢。人们想利用他的才华致富,他不愿意让他的音乐离开他。人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问“为什么”,他想活得简单点。宁愿一生孤独,不愿随波逐流。人可以下船,但是不能离开大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而他的大海是音乐,是钢琴,是那个女孩。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20分钟前
  • 幕天席地
  • 力荐

#重看# 4.5;依旧被无敌配乐和质感光晕煽得泪意充盈,tornatore的煽情功力和过于冗余的抒怀一样著名。完全以浪漫写意的方式讲述这块流动空间自20世纪初到二战后的神奇经历,1900是这个“倒霉世纪”的开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一战到二战之间短暂的黄金时间——衣香鬓影的派对狂欢,大爵士乐队呈现的荣光盛世,与Max结尾目睹的昔日锦簇成废墟(“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取回小号消匿在昏黄纽约街道的身影成对比;Max作为见证者和叙述者,旁观角度+多年后闪回的“隔空”转述再添传奇色彩。不愿踏足陆地不仅因为边际无尽,更在于1900正是good old days告罄的标识,锈斑大船和“不存在的人”消失于大海,旧时代结束,第一个喊出“America!”之人的新时代马上来临了。斗琴段落视听精彩,人戏合一。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尤记得男主在船舱里弹琴,望着甲板上的姑娘,画面、音乐、意境如梦如幻,还有斗琴那一段。但是明明进一步就可以海阔天空,非要退一步万劫不复,孤独着自闭着,害怕离开旧时的生活,无论如何不支持这样的选择。

25分钟前
  • 石头星
  • 推荐

如果我把吉他练熟了,就可以不用买打火机啦

29分钟前
  • 杜边生
  • 力荐

1998年有两部关于大船的片子,一部以全球票房大热胜出,一部以文艺情怀成为经典,我喜欢后者。

3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我就爱他说,fuck the regulations!!

36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那么让他融入人群等于杀死他

37分钟前
  • 岁月如歌
  • 力荐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艘船 一个近乎偏执的小归宿 只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实实在在的安全 不致无枝可依。

38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力荐

每天睁眼,去面对这个世界都需要勇气。

41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力荐

给大众看的艺术家电影,很多煽情与细述很不必要,但是很多人喜欢

46分钟前
  • boliang
  • 还行

托纳多雷拍了那么多电影归根结底其实只是一部电影: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回忆永存,往昔不再。是一段传奇,但也只是一段从未踏上真正土地的传奇,显得没有根基;镜头运动棒得就像手指抚过琴键流淌出的美妙音乐,不过这片子的成功大半还得记到莫里康尼账上。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男主弹钢琴技术和配乐简直可以称得上完美,对于我这种手控来说,福利啊!原来真的有人会一直坚持自己的意志,佩服,再说一遍,里面的配乐真的太美了

53分钟前
  • 愿赌服输
  • 推荐

某一天我突然明白,他不能离开的不是那艘船,而是那片养育他的精神家园

57分钟前
  • 隆咚锵
  • 力荐

最喜欢的电影,喜欢,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1小时前
  • 明珠一颗孙小美
  • 力荐

很多年前看的时候怎么都不懂1900为什么不下船,今天下午重新再看了一遍,居然特别感同身受。其实,我也从来没有下过船。

1小时前
  • 夏小暖
  • 力荐

对于一个父母不详的孤儿来说,汪洋大海之中只有那艘船是他唯一的依靠,这艘大船已经不仅仅是他能证明自己价值的舞台,更是他的整个世界。离开了大海和大船,他的整个世界便立即崩塌,这便是他完全走不出那艘大船的原因。

1小时前
  • 事儿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