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下来这是第二次看这部非常有野心的电影了。豆瓣上有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的结局非常有意见,认为很蹩脚,又或者觉得是商业行为,也有网友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带有讽刺意味的反宗教影片,在我看来却有另一番理解,我认为电影想要表达的是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及对正义与邪恶永续之争的一个正面展现,只是这次大家看到的不是常规的邪不压正的结局而已,但也并非邪压正的结局。
同时我认为这部电影并非反宗教,相反是一部宗教意味很浓的电影,随着影片剧情的深入,这一点也慢慢显现,而女主角的那一句“有些事情只有在相信上帝的条件下才有意义”无疑是点题之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看看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1.男主角,以为堪称正义化身的警员,一身正气,甚至连强如Azazel者都无法侵入其身体,故而另寻他法进行疯狂的报复;
2.明明知道Azazel存在却选择逃避的女主角;
3.男主角的警察拍档Jones,以为貌似看破红尘实则热心的优秀警察;
4.警长老头,一位标准的中层阶级美国人,世俗而老到,遵循着那一套又一套的潜规则做事;
5.略带猥琐的胡须佬探员,收受保护费,并试图说服在他看来是自负清高的男主角假如他们的阵营;
6.没有出场的男主角的女友,一个因为男主角收留其身为单身父亲的弟弟两父子而选择离开的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以及那位自杀的年度警员,也就是女主角的父亲......
如此的人物设定使得男主角显得非常的特别和突出,这也是为什么片中玩味十足,肆意玩弄人类的Azazel会对他产生兴趣。而另一方面,其他人物某种程度上的人格“缺陷”又显得那么的自然和无可厚非。有句话叫做“人各有志”,事关个人自身选择罢了。但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呢?又或者存不存在对与错呢?
一个警察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收保护费有没有错?警界为了维护声誉抹去年度警员的记录是否为过?为了自保,也因为父亲之死所留下的阴影,哪怕明明知道魔鬼的存在却选择避而不谈是否应该被指责?自己的男友坚决选择照顾自己的深爱弟弟及其独子是否应该成为选择离开的借口,抑或是因其过于清高而看不到飞黄腾达的一天,故而选择放弃......以上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并非多数人能做出唯一的毫无争议的选择,因为他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信仰重要还是你自己的需求重要?
电影借男主角之口提出另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What's the point of life?)。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极端严肃的一个话题,也是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挫折与困惑之后男主角提出的反思。细心的观众一定能注意到Jones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的表现,随意,非常的随意。那是一种带着无奈的随意,因为他没有答案,貌似也已经放弃了求索,毕竟日子还是要过的。而男主角一直以来信奉正义,却偏偏在魔鬼的玩弄下开枪射死一名无辜的市民,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哪怕有那么多的声音告诉他,那一枪并没有开错。信念出什么问题了?有没有上帝?上帝到底帮不帮好人?为什么魔鬼可以如此肆意的作恶而得不到上帝的任何抵制?
到这里男主角似乎迷茫了,进死胡同了。然而就在这时,Azazel进一步陷害男主角,并夺走其心爱的弟弟的性命,这样的行为对Azazel来说可谓驾轻就熟,30年前它就用同样的方法对付过另一个难缠的正义警察,也许不止一个,这一层你我无从得知,只是这一次他错了,因为这次它激怒了男主角,一位无比坚毅难缠的对手,其强力的反击也差点让它付出沉重的代价:永远消亡!尽管它终于还是逃过一劫。
请注意,在这里我用的是“逃过一劫”,也就是说,结局并非像一些网友所说的那么消极,男主角的计谋并非是一个笑话,因为他差一点就成功了,而Azazel那频死的挣扎与慌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从这点上来看,正义这一方在距离消灭邪恶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尽管最终功亏一篑,但电影的末段事实上留下了希望,这点从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的女主角面对男主角的托孤说出的那句“I am ready”以及那坚毅的眼神可以看出。魔鬼尽管还在作恶,还在逍遥法外,但谁又能肯定下一位正义化身不会给予这位肆虐的狂魔彻底的打击呢?电影在这里终结,但正义仍会继续。。。。。。
荷伯斯警官最近逮捕了臭名昭著的杀人犯里斯,随后里斯便被判上死刑。在临行刑前,里斯抓住荷伯斯的手,说了一段奇怪的话,还全程录像。不久之后,和里斯同样作案手法的凶案一再出现,凶手手法一样,被害人就是上一桩凶案的凶手,非常诡异的案件。
与此同时,荷伯斯同样研究发现里斯讲的话是叙利亚古语,这段话指向了30年前的警官米拉诺,于是荷伯斯找到了米拉诺女儿格瑞坦了解他父亲的情况,格瑞坦拒绝告知,局长也劝荷伯斯不要调查米拉诺的案子。荷伯斯来到米拉诺自杀的现场,通过米拉诺的记录得知了恶灵阿萨索,可以随意附身人体。荷伯斯再次找到格瑞坦,得知了米拉诺当年的情况和自己非常相似,抓捕了一名死刑犯,而后连环案一再发生,最后米拉诺在山顶小屋自杀。格瑞坦本来就是准备对付阿萨索,决定帮助荷伯斯。
荷伯斯现在知道自己的对手就是恶灵了,展开反击,可是恶灵势力太强大,他自己亲弟弟也被恶灵杀死。荷伯斯策划来到米拉诺自杀的小屋,在这里解决阿萨索,因为阿萨索附身只能附身附近500英尺的人,荷伯斯杀死了被附身的警察同事,又杀死了自己、看似阿萨灵也被杀了,实际上它附身小猫身上了,邪恶又不可战胜的对手。
邪恶的力量会将人拖入万劫不复的糟糕境地,正义的警察在追凶执法的过程中逐渐解开了一个个谜团,隐藏在背后的神秘力量也和宗教故事联系到了一块。丹泽尔的表演似乎没有什么突破,从生死豪情到人骨拼图,他一直诠释着受人尊敬的正面形象,其实我更希望他能尝试其他风格的电影角色,像当年的费城故事里的律师就还不错,不过可能和个人气质的原因有关,就像文章演小男人演出了味道,再让他演个背信弃义的负心汉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丹泽尔是整个警察局里面奇葩,办案厉害,从不寻私,从不受贿,不收保护费,某个同事问他,为什么会不收,丹泽尔说虽然改变不了别人,但是他不会改变自己,丹泽尔是在一群黑警中的白警,那么,他还是白警吗?从如此多人的质疑,丹泽尔从来不是警局中可以让领导信赖的人,甚至警长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没有了魔鬼的社会。。。。不是社会,因此。。。。。。魔鬼永远也消灭不了,就像黑警,永远是主流,谁想改变,谁就会死。。。。我想这才是导演想说的。
标注的时候的剧透是这样的—— whocares 说:一只四千年以上的魔鬼,身体死亡之后能就近转生到30m范围内的人身上,最后被警察骗到荒郊野外干掉,不得已转生到一只猫身上……(非常X档案式的设定,配乐恰到好处,非常喜欢。time is on my side
其实与《隐藏杀手》这类寄生电影一样,在人群中传播的方式还是挺唬人的,中间猫上身时就猜到了结尾的解决之道。
结局不错,就是丹泽尔 华盛顿的片子,慢吞吞的,没有美式幽默,没有出人意料,没有小高潮,只有突然的结尾,非常不合胃口
time is on my side
构思很赞,结局也很有意思,是不非常棒的恐怖片。PS:第一诫估计就是模仿这部电影的吧。
丹泽尔的表演很感动,但是故事很失望,一个邪恶灵魂引发的几个世纪的灾难,太假了,最恼火的是结局,偶从来都喜欢happy ending
就我看来 这是一部完美的惊悚片!
不错不错我喜欢看这种悬疑的
为一个叙诡成功而溢出沾沾自喜之情的悬疑剧本,卡赞的儿子实在不咋滴。好莱坞量产的宗教悬疑连续杀人电影,真个是看过像没看过一样,老萨瑟兰到底酱油过多少这种片子啊。强尼古德曼这胖子其实我还蛮喜欢的
可恶的猫儿
如果想让犯罪惊悚融入超自然的元素,越早破梗越好。如果最后再破会让观众觉得被侮辱了智商,倒不如半途就将悬念从起因转到主角的命运上。谭盾的配乐叙事感不明显,是《鬼戏》的延续,大提琴的低音倒是精彩的烘托了紧张氛围。余文乐那部第一诫就是模仿自此片,但真心没模仿到位。
一部很具嘲讽意味的悬疑片,用了两个小时的悬疑铺垫,告诉观众世界并非如我们所知的一般“干净”。宗教背景没有好好做文章,而仅仅展现恶灵通过接触附体的惊悚情节。而其出发点想必也没过多深意,Washington的演技和对白远比剧情要精彩。
3.5,非常的小成本,纯玩心理悬疑,恶灵题材的另类拍法,完全没有特效。个人不是很喜。
第一次觉得竟然是翻拍的《第一诫》比较好,即使有丹泽尔华这么重磅的实力派也挽救不了唉。
一整个礼拜都叨叨着要看这部,结果差点睡着了,本来还以为是人骨拼图类型的片子呢...
不过是邪恶不死的另类展现罢了,其实不算非常惊悚,主观镜头还有点意思。
teen时候的噩梦片,至今记得搭档失焦的眼神,“五十小臂长”。类似诺兰片,不过没那么热衷草蛇灰线,从一开始就给出强烈的提示,自信地让观众比角色知道得多,造成的不是推理的悬疑而是困境难以突破的紧张,和解法的好奇。猫,就是《夺舍》的智慧老人。摄影和声音很棒,关灯看还是有点毛。哥哥死的时候的大提琴有种《卧虎藏龙》的熟悉感,音乐竟然是谭盾。imdb上trivia也很有趣:强化反差的漂洗工艺(现在数字时代轻而易举),用相片胶片6印24邪灵视角,丢失一场戏的声底悬赏无果只好用回放素材
还不错呢,我觉得比抄袭他的第一诫好看。主要是演员我喜欢。
阿萨索可以随意依附人体作恶,荷伯斯的缉凶之路因此而困难重重。这场人与恶灵之战,究竟如何收场
概念、設定超前的懸疑電影。開始以刑偵犯罪電影緩緩道來,再結合靈異超自然,中段迴歸犯罪電影,然後加入宗教元素,結局懸疑、犯罪、靈異、宗教、黑色幽默融合直達高潮!暴強的結局與萬能鑰匙異曲同工。第一次看到把懸疑、刑偵、犯罪、靈異、宗教、黑色幽默各種南轅北轍的元素融合得天衣無縫的電影,而且這是1997年拍攝,1998年公映的電影,之後出了很多Copy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