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这部电影,只知道电影院的我看过,电视上面播的我也会看,反正是百看不厌。从最初的欣赏帅哥与枪林弹雨式的情节,到现在去找寻更多的电影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从电影中刨析真实的人生与梦想。想一想,这之间经过了多少年呀,我已经由一个小毛孩,长成了一个大毛孩了。而当年帅的一塌糊涂的小马哥,正义高大的豪哥,青春执拗的阿杰,都已经不在年轻了。现实中,他们已经老了,甚至已离我们而去。可我始终坚信———英雄永在,本色永存。
《英雄本色》是一部通过暴力场面凸显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是一种男人与男人之间简单的情义,用枪战、死亡来表现这样的主题却是那样地合适而震撼人心。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看《英雄本色》了,但是一次次的看了之后,我的内心仍然会热血沸腾,而对于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虽然我是一个女孩,但是是由英雄情结的哦),《英雄本色》这部电影几乎也满足了我所有青春期幻想———乱世江湖、兄弟情谊、快意恩仇,以及爱情。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刀光剑影的江湖已经进化到了枪林弹雨,但这个江湖的粗野狂放之气并未衰减半分,仍然能让我们在其中尽情咆哮———如果没有这些无因的愤怒和 反叛我们的青春期肯定缺少很多应有的生气。
俗语说得好:时势造英雄。经济快速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是一个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地域,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社会秩序。如此的大势造就了吴宇森宏大激越的创伤视野和浪漫自信的创作手法。与之而来的江湖英雄神话,映证着香港人民对于未来坚定的信念和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正在这个时候,《英雄本色》就适时的造就了但是香港一个时代的三个英雄。虽然他们不是正义之士,然而这种反传统英雄主义反而更得人心,甚至印象了一代人的价值观,所以他们是英雄。没错,就是这三个英雄,三个代表了香港一代人的向往与追逐的英雄。
第一种:大义豪情 忠肝义胆
代表人物:宋子豪
关键词:高大 正义 大侠 忠孝
豪哥的一句“我不做大哥很久了”已经被我们现在的人用的泛滥的不能再泛滥了。可是,我们也肯定不会忘记别人也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是呀,豪哥是不做大哥了,可是江湖还在呀,恩怨还在呀,这就注定了豪哥的“大哥”是永远不会变得。
大哥,他是江湖上被小马哥敬仰的大哥,也是阿杰的亲大哥。在江湖上,这位大哥为了老板可以出生入死,为了兄弟可以挺身相救。在生活中,这个大哥爱护自己的弟弟,可以被亲弟弟当作杀父仇人,可以被亲弟弟用枪指着头,他都毫无怨言。所以,这个大哥做的不容易,为了他的江湖,他已经失去了弟弟。失去了一个哥哥本应有的弟弟对他的尊敬与崇拜。因为他虽仗义,豪情;但是他的身份是弟弟不能容忍的,他的人生注定了与弟弟是两条线上的人,注定了没有交集。所以面对弟弟的误解与仇恨,他毫无怨言,也无法澄清自己的无耐与真情真义。
为了兄弟的情谊,豪哥入狱,他出去后,想从此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江湖注定了他不能,也不可能让江湖忘记他。但是他尽力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关心他的人过的更好,所以他为了小马的境遇而自责,为了阿杰的悲愤而无奈,可是他让所有的悲愤与不平都让自己扛了,毫无怨言!这就是大哥的气度!
豪哥这个人物却总让我有种莫名的伤痛,一身血性的汉子,但是自己的身份牵连了父亲、被信任的兄弟出卖而入狱,到了出狱后回到家却被自己的亲弟弟打出来,一个人躺倒在雨中,豪哥强忍的那滴眼泪终于流了出来,那一幕是多么感伤呀,电影中让我最感触良多的镜头(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当豪哥出狱后看到瘸着腿像条狗一样活着的小马时,他轻轻说“小马,你在信中,不是这么说的……”我第一次在看电影时哭了。随后,当豪哥被他弟弟逼着叫警官时,他又说了一句“我不做大哥很久了……”然后,和我一起看电影的朋友就都哭了。这就是一个大哥的悲哀呀!唉,做大哥不容易啊。
同时,他也是一个关心父亲的儿子,电影中描述他与父亲的情节都是充满了温情的,他对父亲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中国五千年来对“忠孝”二字的定义,为了父亲,他不能说明自己的身份;为了父亲,他要对弟弟百般关爱。虽然父亲的死,也是因他而起,这也是弟弟阿杰始终不能原谅他的主要原因。但是父亲临死前对阿杰说的那一句:“你不要怪你大哥”。不久正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真正的理解与爱吗?
在本剧中只描写了豪哥在处理亲情,友情。并没有提到爱情,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作为一个大哥,他不听的在为别人着想,在亲情与友情之间为大家展现了自己的侠骨豪情。这些都是为了他人的,而爱情是个人的,自己的事情。这个高大的形象其实就是要在无私般的大爱中放弃自己的小爱。我想这也是导演与编剧安排的巧妙之处。
也正是在80年代的香港,人们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受到资本主义浪潮的巨大侵袭,生活中人们已被名利,金钱所困,他们面对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巨大危机。几乎忘记了大义与仁爱,就在这时,豪哥出现了,他让现实,追名逐利的香港人看到了生活中应有的正义,忠义,以及仁义。虽然他的身份并不是代表了从事那些真正的道德上的正义的职业,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黑道大哥的身份却让人们看到了久违的正义形象,它是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社会上对正义,忠孝的认可。
其实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大侠的理想,忠肝义胆,大爱无间,豪哥的出现就满足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几乎不可能变为现实的理想,但有理想总好过毫无向往与价值观!
第二种:仗义执言 潇洒不羁 重情重义
代表人物:小马哥
关键词:仗义 潇洒 不羁 酷帅 倔强 骨气 忠义
我最喜欢《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一句台词“我并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么的了不起,我只是想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到现在都清晰地记着这句台词。也许这只是一个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梦想的小马哥的作风。但更多的代表了当时香港人的态度。香港人不会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横财,他们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但也绝对不会放弃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他们定会追回自己的东西。这就是香港精神,这就是香港人。
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在本剧中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一个角色,他的形象与气质更是迷倒了当时的多少青春少男和少女,从此小马哥成了大街小巷男孩子模仿的偶像,很多人比划着小马哥,戴着酷酷墨镜、含着根儿火柴棍、佩着双枪、击倒最后一个敌人的同时潇洒的吹吹枪口,白天在孩子群里炫耀晚上又不断地做着英雄梦,那个时代,小马哥承载了许多少年的梦。对我来说,我还喜欢小马哥的有情有意,“你可以侮辱我,但不可以侮辱我的朋友!”“我从来不逼迫朋友做他不想做的事。”“我等了你三年,三年哪,我要重新再来!”经典的台词在20年后听起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记忆最深的就是枫林阁那一幕,天空微微下着小雨,背景音乐是一首欢快的风月场歌曲,小马哥搂着一风尘女子开心的走入包厅,至此电影切换为慢镜头,他的调笑,他的逢场作戏只为把手枪放入花盆里,风情浓郁的画面和杀气四伏的小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震撼!这一段我反复看,反复看,却依然还是看不够!
这里的小马哥,把自己的个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既放荡不羁,又侠骨仁心;既嫉恶如仇,又深入其中;既浪漫无比,又血腥降至。他的恨,他对豪哥的义,都在这一刻爆发到了极致。所以紧接着的血腥场面就把者所有的仇恨的放大与爆发。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的场面。
最后,小马中弹的场景。小马说,“做兄弟的••••••”。话没说完就死去了。做兄弟的怎样,做兄弟的就应该两肋插刀,做兄弟的就应该赴汤蹈火,做兄弟的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换成另一个角度就是说,做兄弟的应该讲究信誉和情谊。虽然,小马没有说全,但是,从小马返回货场与豪哥共同抗敌,这已经说明了一切。“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里也再符合不过了。
小马哥之为英雄,只因为他的真实,他活的真实,对人的诚实,对社会的诚实,他没有远大无级的理想,不想要让世人所不及的地位,不追逐虚名福利的生活。他只要做他自己,这就够了。
香港人很看重一种小市民生活,这些人也许没有多大本领,没有与众不同的背景,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他们都又自己一点的得意之处,比如帅气(就像小马哥),搞笑,自恋,与世无争,活得很自由自在,偶尔也会想想那些遥不可及的梦,做一些让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坚持自己,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享受生活应有的快乐与悲伤。也许这些人是平凡的,但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也正造就了另一种“英雄”———小马哥式的自由英雄。
第三种:执着信念 除暴安良 坚持正义
代表人物:宋子杰
关键词:青春 帅气 冲动 正义 执着
“不许动,警察!” 这是电影里阿杰第一次出场时,在医院里见到哥哥,模拟警察抓小偷的动作是说的一句话。也就正是这一句,成为了两兄弟之后决裂的伏笔。也注定了阿杰会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除暴安良。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哥哥,也绝不会放弃。
张国荣演绎的阿杰,可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年轻,朝气,执着在他身上体现的一览无余。一个富有朝气与抱负的正义警察,对于当时的张国荣来说,简直是被他演绎的天衣无缝。简直就是一个充满阳光的邻家大哥哥。有一点酷酷的,身边的女友也是一个比一个漂亮,可爱。所以在本剧中,三个主角中,就只有对他的刻画时,加入了爱情这个主题,为什么呢?因为他的魅力,没有爱情怎能表现的淋漓尽致呢!
其实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执着,他会为了追求自己坚持的理想,而大义凛然,而冲动暴怒,但无论如何,他也是不会放下自己的职责与信念的。所以在剧中,他面对上司,可以为了证明自己的执着,而冲动,暴怒,与上司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正义立场。他面对自己的大哥时,可以是最初那样的敬畏与崇拜;当知道大哥的身份后,又可以是那么的粗暴与无礼。以至于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的哥哥。
他无法原谅自己的大哥,他让自己恨他,怨他,贬低他。其实他自己心里是最痛的,这所有的恨,就来源与爱,来源与他对哥哥几十年累积的深厚的亲情。他无法忍受自己最爱的哥哥却扮演了社会上自己最恨的一群人,是他间接害死了最爱的爸爸,也是他让自己的警察之路走的好艰难,让自己想做一个好警察的理想难以圆满。所以他无法让自己不恨他,这就是他,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的香港警察。
当大哥出狱后,去找他时,他的态度一直是决绝的,当我看到豪哥被阿杰赶出门外,而无助的站在大雨中时,我觉得阿杰太绝情了,他做的太过分了。可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真真的他吗!当哥哥的身份还没有变,他的态度就永远不会该变,这就是一个真正坚持自我的好警察。
最终,当我们看到经过了枪林弹雨之后,当大哥真真的摆脱自己的黑道背景时,两兄弟搀扶着走在警车的灯光中时,这个执拗的好警察终于放下了自己的心理包袱,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真正找回了昔日自己有敬有爱的大哥。
这就是阿杰,一个真正的香港警察,一个代表了香港精神的好警察。他可以为了正义,于自己亲爱的大哥反目;它可以为了坚持自己的工作立场,而与上司针锋相对。当然哦,还有一点点帅气哦。这就真正符合了香港偶像的气质,他们可以激励香港人的正义神经,可以树立警察在港人心目中的正义形象,甚至可以代表了整个香港社会的崇尚“正义”这面旗帜。
我想也不用说,他已经成为了港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那个代表正义和青春的英雄。
当我写完这三个观众心目中永远的《英雄本色》式的英雄时,我也在向往看到更多的英雄,我不禁的想起了一句莫个电影中的台词—— “我们不适合这个江湖了,因我们太恋旧了”。
一切都怪我们恋旧,因为恋旧,因为英雄不再,所以才更加怀念。
让我们在不变的怀念中,继续找寻我们的英雄吧!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一直以来被人津津乐道,英雄本色第一部我看了不下十遍,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它已经成为经典,第二部的艺术魅力远远的没有超越第一步,小马哥的形象一下子就树立起来,1986年《英雄本色》第一部拍出来,在东南亚引起巨大的轰动,甚至在美国的唐人街也是异常的火爆,小马哥成为东南亚所有青少年的偶像,那时候美国街头的混混似乎从电影中找到了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我相信是那种坦荡荡的兄弟情意。
从《英雄本色》中,我们可以看出吴宇森在运用镜头语言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他能够很巧妙的拍出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并且影片中对兄弟间的情意进行了渲染,小马哥和豪哥的感情与豪哥和自己的亲弟弟的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子杰是警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立场就会产生不想看到的冲突,豪哥从监狱里出来,宋子杰见到自己的哥哥,二话不说冒雨下车,狠狠的揍了自己亲哥哥一顿,他怪哥哥,他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哥哥身上,他认为是哥哥让他失去了一切,父亲,还有美好的前程。
但是我们看看周润发所饰演的小马哥,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周润发在拍《英雄本色》之前一直被成为“票房毒药”。但是拍完了《英雄本色》,他的名字几乎只要是华人都会知道,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从来就不看电影的父亲拿回来一盘《英雄本色》。我真是激动万分,我的木讷的父亲,竟然也喜欢那种酣畅淋漓的兄弟豪情!
小马哥为了给豪哥报仇失掉了一只腿,往日风流潇洒的小马哥不见了,我们再次看到他的时候,他在给以前自己的跟班擦汽车玻璃,那个叛徒把钱扔在地上,我们看见小马哥一身破旧的衣服,还是风衣,但是往日的潇洒已经完全不见了,小马哥弯腰捡起了钱,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坚忍和执着,小马哥从来就没有放弃,他瘸了腿,被阿成暗算,他没有抱怨过,只是默默的自己忍着,我们看到现在的小马哥和从前的小马哥判若两人,但是我们从小马哥镇静的目光里看到,小马哥还在,他并没有随着自己的瘸腿沉沦,他一直在坚忍,就好像越王勾践。
宋子豪见到小马哥,小马哥和他仅仅的拥抱,当豪哥拒绝再干时,小马哥难掩内心的失望,但是他并没有半点埋怨豪哥,他只是让豪哥走,他说那是自己的事情,这和宋子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从其中不难体会出,真正的兄弟,根本就不会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只要能为兄弟做到的,他们义无反顾在所不惜,他们从来就不后悔!
吴宇森电影里的枪械总是异常的火爆,我估计他拍一部电影起码得浪费十万发子弹,但是效果出来了,可谓弹无虚发。《英雄本色》中的枪战场面已经成为经典,我们看见那么那么多的子弹,我们看见小马哥把手枪对准那些人的胸口,我们看见小马哥的双枪一刻不停的射击,被射中的人向后飞去,白色的西装被鲜血染红。最后的时候,在码头,小马哥的那杆冲锋枪活力更是密集,子弹就好像高压水柱一样喷出去,不停歇,那些冲上来的人纷纷倒地,他们向后飞去,子弹的运用,让人在看电影的同时,感到极大的宣泄。吴宇森曾经被人提问过,为什么他的电影里子弹那样的多,为什么有时候那人已经死了,但是还是要补上那么多枪,吴宇森说,他希望自己电影会给人们带来快感,不仅仅是那种情意上的快感,他还要求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这样的想法,最终成就了吴宇森“暴力美学大师”的称号。
《英雄本色》里面有一场是在一个庙里头,庙里有供奉着的神像,豪哥问小马哥信不信神,小马哥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我相信,我就是神,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就是神。”在烟雾的缭绕下,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从前前那个一身黑色风衣潇洒风流的小马哥,他一直都没有离开,他一直都在。
《英雄本色》真的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它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豪情这么多年来没有电影可以企及,即使是吴宇森后来去好莱坞拍了《夺面双雄》,拍了《碟中谍2》。都没有超越他的《英雄本色》,吴宇森想把自己的豪情传给那些好莱坞的大牌,尼古拉斯 凯奇,汤姆 克鲁兹。但是那些外国人总是学的不彻底,他们仅仅是学会了一些皮毛,他们的演技有时候甚至可以称之为拙劣,最最经典的还是周润发演的那个永恒的小马哥。
小马哥的形象一直到现在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吴宇森后来拍了那么多的电影,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没有一个角色能够超越小马哥,没有一个演员能够超越周润发。
似乎是周润发成就了《英雄本色》,如果没有周润发,或许那部电影会是一场失败,但是发哥来了,他用自己的潇洒风流,用自己的坚忍和决心,用自己的拼命的精神,让人们永远的记住了他,记住了小马哥,有时候我觉得,小马哥就是发哥,发哥就是小马哥,他们是一体的,你不会把他们分开的。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次法国的某个电影公司想请周润发拍电影,但是后来他们取消了,当被问道为什么时,那些法国人说周润发是黑帮的,他们不愿意和黑帮的人打交道,记者继续追问,那些法国人不耐烦了:“他不是黑帮的,怎么能演的那么像!”周润发的演技借着法国人的拒绝便可略见一斑。
《英雄本色》里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有一段是小马哥被打得几乎就要死掉时,他站了起来,他朝着一心只想做好人的豪哥吼:“我这么做,并不是要证明我有多么威风,我只是想证明,我所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来!”
这句台词在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就令我热血沸腾,加上小马哥的身负重伤,更带来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我相信这句台词不仅鼓励了我,还鼓励了很多不得志的人。
《英雄本色》从1986年发行之后直到现在一直经久不衰,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我们能从这样的现象里看到人们内心的渴望,这个社会有时候很残酷,很黑暗。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放弃对那种豪情的热爱,我们热爱兄弟间的情意,我们可以为了兄弟去做一切,我们义无反顾在所不惜,我们是兄弟,这就足够了!
我相信每个男人都会羡慕,都会崇敬小马哥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义气和坚忍,那是一个男人最应该有的品质。
《英雄本色》就是男人的圣经!
现说到《英雄本色》,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部在1986年8月2日在香港上映的电影,是老一辈对香港电影的深刻的印象,其感情之丰富和细腻,是现如今很多动作电影都无法比拟的,周润发饰演的Mark,手持点燃的钞票点烟的画面,更是成为影史经典的一幕。而在31年后,《英雄本色》于2017年11月17日在内地重映,首周收刮票房2000余万,最终票房定格为3200余万,对于重映电影而言,这样的票房显然是有点不理想。
在现如今好莱坞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这个在香港80年代曾一度重新定位香港英雄电影的里程碑,虽如今在口碑上依然被影迷们节节抬高,但从2018年丁晟翻拍的《英雄本色2018》最终票房定格仅为6300余万的事实来看,属于《英雄本色》的英雄时代显然已经是告一段落。
至于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还要从1967年龙刚导演的原版《英雄本色》说起。
英雄时代的开始与结束
1967年9月13日,由龙刚执导,谢贤与石坚领衔主演的《英雄本色》在香港上映。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出狱的抢劫犯,在坚守自己原则的同时,与一边是强行想要拉拢其入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黑帮首领,以及另一边是永远仇犯的警察局探长作斗争的故事。
很显然最初龙刚是秉着打造一个坚持正义的落魄英雄的理念而去拍的这部电影,里面也涉及到兄弟情和师徒情,但都是浅浅地维持在表面上:男主人公的弟弟虽然也是嫉恶如仇且痛恨罪犯的人,但两人之间的火花也仅维持在影片的最后几十分钟,而男主人公的徒弟(86年的Mark的原型)的戏份更是少之又少。相反,影片的视角全程都是以出狱的男主人公的故事来发展,可见86年翻拍版的改动是如此之大,而从现在来看,可以说是少有的翻拍版比原版更精彩的电影之一。
1986年8月2日,由吴宇森导演的翻拍版《英雄本色》在香港上映。影片成功地把由最初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路线改编为侧重于江湖兄弟情的风格,自上映后狂收票房3400余万港元,并一举问鼎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甚至曾一度保持了好几年香港影史最卖座电影的头衔。
而在奖项方面,该片拿下了1986年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以及最佳录音四项大奖,同时夺得1987年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与最佳男主角的两份重磅奖项。
李子雄、陈志辉、周润发、徐克、张国荣、朱宝意、狄龙(从左至右)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出狱的抢劫犯,在一边是苦等其已久,想要重夺黑帮宝座的得力帮手,一边是嫉恶如仇,对于哥哥的间接害死父亲怀有阴影的亲生弟弟,以及一边是谋反成为黑帮首领的过往的助手之间纠缠的恩怨情仇的故事。
很显然86年翻拍版继承了原版人物的关系框架,但吴宇森在影片中加强了Mark与宋子豪以及宋子豪与宋子杰的江湖兄弟情与亲生兄弟情的对抗,并且增加了Mark以及宋子杰的个人戏份,使得本作由最初的个人英雄主义变为了三英江湖英雄情义主义。Mark在其中与宋子豪争论时讲的几段最经典的台词更是吴宇森本人的真实心声的植入,著名影评人石琪曾给予其评语:“《英雄本色》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
然而这部创造了历史的电影却是一群不得志的人拍出来的。
当时的吴宇森一直没有受到电影公司的重用,在电影事业非常不得意之际,好朋友徐克向他伸来橄榄枝,并提议让其翻拍这个自他从在电视行业工作时就已经萌生且计划已久的点子,吴宇森欣然接受,自此以后创造了历史。
当时的狄龙、周润发以及张国荣,一个因为东道主公司不断减产而选择自谋出路的过气明星,一个是一线电视明星,但却是票房毒药的当红小生,还有一个则是刚刚走红没多久的偶像派歌手,三人组合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有种不祥的预感,然而最终因为吴宇森对这部电影所注入的新鲜的血液以及个人思想而成就了这一出精彩绝伦的黑帮英雄剧,从此狄龙亦因此再度当红,而周润发更成为了香港超一线大咖,张国荣也因此有缘拿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之一,《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
1987年12月17日,吴宇森携《英雄本色2》重新回归。
续集讲述的是宋子豪与宋子杰两人一同参与警方的一出对宋子豪恩师龙四的案件调查,而因受到陷害,龙四逃亡纽约,则遇到了在上一部中阵亡了的Mark的弟弟Ken,由此四人再次联手与陷害龙四的犯罪集团作斗争。
《英雄本色2》上映后是风光不减,午夜场的票仅在一小时内售罄,且影院额外安排加映子夜场,打破了香港原先只会在除夕夜安排子夜场的规矩。
本作尽管火热,但却仅排到年度票房排行榜的第六名,票房仅拿到2200余万,在奖项方面,因为吴宇森给张国荣的人设变动,以及张国荣的卖力演出,最终也仅是拿到了1988年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动作设计的提名而已。很明显可以看得出续集的威风已经不如当年,虽然票房的排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成龙带着《龙兄虎弟》与《A计划续集》两部重磅强势登顶,但就从影片的背后故事来看就已经看得出英雄时代的高潮早已过去。
最初吴宇森的剪辑版本是160分钟,但徐克坚持要缩短至120分钟左右,因为这样便可以在影院上映至少一天8次。同时吴宇森希望续集的焦点更专注于在宋子杰与Ken身上,而徐克则表示宋子豪才是真正的男主角。因为对作品的方向上有着本质上的冲突,所以两人也没少因为这件事起争执,俩人还曾经试过背着对方偷偷剪辑素材,各自把各自想要的内容加进去,并把对方认为重要的内容给删除掉,这也导致了剪辑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在电影规定上映的日期的前一周,迫于投资方与制片公司的压力,两人最后选择将影片的素材送至影城剪辑组(Cinema City Editing Unit),意思是把分别把素材的每一卷送至影城的某位剪辑师,让其按照自己的风格操作,而最终的效果则是现在看到的版本。
两年后,在1989年10月20日,系列第三部《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于香港上映。
尽管是系列第三部,从现在看来也已经是终章,但这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外传加前传。
影片讲述的是第一部的男主角Mark在仍未遇到宋子豪宋子杰兄弟的之前,与其表弟志民在越南战乱期间与犯罪集团纠缠的故事。这也就意味着周润发是唯一一个参演了全三部《英雄本色》系列电影的演员,周润发才是真正的本色英雄。
然而这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没有了三兄弟的《英雄本色》,还是《英雄本色》吗?没有了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也许在人物情感上会欠缺些许火候,徐克在第三部的处理上完全看不出有系列的影子所在,Mark这个角色也丝毫无法与之前的形象建立起联系,可以放心的说,英雄的时代,从此走下坡路了。
最初吴宇森已经是写好了第三部的剧本,但由于在第二部的制作期间,吴宇森和徐克在剪辑和影片的角度上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最后第三部完完全全由徐克接手。而吴宇森已经写好的剧本就运用到了他自己的电影《喋血街头》上。很明显的是《喋血街头》与《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都把故事聚焦在越南战乱的题材上,一方面是因为徐克从小在越南长大,另一方面是多多少少有点想和吴宇森抬杠,而最终成品也证实了徐克的第三部是平庸的,炒冷饭不是主要的,失去了英雄本色意义的电影,就不能再叫做“英雄本色”了。
几乎可以说属于《英雄本色》的英雄的时代,到这里已经是告一段落了。至此之后,再出现翻拍的版本,皆试图重新带领观众回到那个时代,但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这并不因为其电影的质量差,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无法翻拍和复制的时代。
无法重现的英雄时代
1994年,宝莱坞曾经翻拍过一个版本叫《感情的火焰》,但是太冷门所以没找到资源,东家已看人数也仅有2人,所以就放弃看这部翻拍版了,但是我还是很欣赏宝莱坞的电影,也很希望能够看到宝莱坞特色的《英雄本色》的,故如有资源者可豆邮我。
到了2010年,由宋海星执导、宋承宪、朱镇模、金康宇领衔主演的韩国翻拍版《无籍者》上映。
据称韩国投资方惦记着《英雄本色》这个IP已经很久,但香港公司以及吴宇森本人都对此持有保留态度,以至于韩方赴港20余次,还将导演宋海星的影片寄给吴宇森本人,最终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的努力后,成功拿到了翻拍版权,并争取到了韩、中、日、泰四国参与制作,制作费高达100多亿韩元。
《无籍者》的大体剧情与《英雄本色》一致,其讲述的是同样是男主人公金赫,面对着一边是痛恨自己的弟弟金哲,另一边是犯罪集团首领的威逼利诱,艰难地生存的故事。韩国版在人物以及部分故事的起源上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加入了超险逃北者的历史背景,且改动了结局的走向。尽管有些许改动,但影片的内核依然是群戏与情义,毕竟联合制片人的名字上写着吴宇森而不是徐克。
最终宋海星交的答卷,吴宇森给了很高的评价,在各大媒体采访上都称自己的作品能被改编是荣幸至极,对韩国版的导演与主演也是大加称赞。一系列商业互吹的背后,透露出来的事实却是翻拍版的质量却没有投资方的恒心一样过硬。
宋海星之前导演的几部作品《白兰》、《我们的幸福时光》等,都以感情的细腻著称,而在处理《无籍者》这三人的感情时,同样也可以看出很多特属韩影味道的细节所在。宋海星一方面删去了原版女主角的戏份,另一方面更加集中去描述金赫金哲两兄弟之间的感情,而李英春的戏份则又被削减成与反派郑泰民同样的分量。吴宇森对此表示,减去女性的戏份,而更注重两兄弟情,反而使他当年拍摄《英雄本色》时的最大的遗憾。他的言论也有一定商业互吹的意味所在,李英春的戏份减少对于原作迷而言显然是会有所失望,而许多原著片段的减少也是韩国版口碑一般的部分原因,就我本人而言,李英春没有Mark最经典的在山顶的那段飙演技,整个人物的后半段动机就成迷了。
韩版翻拍有其特色所在,但并没有呈现出很好的效果,由于种种文化差异所在,《无籍者》所包含的英雄本色与原作相还是甚远,时代的变迁也就导致了过去的江湖兄弟是堪比亲兄弟,而如今的江湖兄弟,却多了一股基味。
其实关于翻拍《英雄本色》的传闻一直都有,也一直都没能落实。早在2005年底,冯德伦就宣称要重拍《英雄本色》,后来因各种原因最后流产;汤姆·克鲁斯也曾经有意愿将《英雄本色》翻拍成好莱坞版本,但最后也没用了下文。
就在本以为没人重提翻拍一事之后,终于在2018年,《英雄本色》迎来了由丁晟执导的新版翻拍《英雄本色2018》。
《英雄本色2018》讲述的是基本上和原版也没差,在三人的背景和性格上做了些许改动,并把原版中三人之间的纠纷给缩小化处理,基本上最后的一场大战就是团队火拼的意思。电影里随处可听到都是原版的BGM和张国荣的《沉默是金》、《当年情》,就连周润发饰演的Mark都以照片的形式出现过,仿佛这算是打破了次元墙,电影里的剧情在真实生活中也一再上演。
周润发饰演的Mark以照片形式出现在《英雄本色2018》
丁晟说这是满满的致敬,就好像《缝纫机乐队》想要致敬Beyond一样,但这样的致敬反倒是引起观众的不满,随之而来的亦是电影口碑的急剧下跌。祸不单行,除口碑差以外,本作的宣发事件也是被炒得火火热热。丁晟声讨宣发方光线传媒,认为其作品票房差是因为宣发不到位,而宣发费以及票补的去向也不明不白,而光线传媒则炮轰电影的票房差是因为品质问题。在这场“账目大战”中,孰错孰对,外人无从得知,但可以感觉到的是,这纷争已经不再属于英雄了,外界火热的炒话题发酵矛盾,实则也无法掩盖住,内部空洞孤独、走向黄昏的英雄本色电影。
就如片中曾志伟客串的角色所说:“这世界的事儿,几十年一轮回啊。”丁晟想要借此拍出新的味道,轮回也许亦是轮回,但是重现三十一年前的威风,还是再次证明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呢?我想最有可能的,是像余皑磊饰演的阿仓所说的:“谁有钱谁就是英雄,而你们,都已经过时了。”
结语
1986年,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开启了英雄时代,本作实为香港黑帮英雄片的始祖,其掀起了一波跟拍英雄片的潮流,也让吴宇森的暴力美学走入世人的视线里。随后徐克决定趁热打铁拍摄《英雄本色2》,尽管吴宇森因为当时处境而继续拍摄,但拍摄完后因为创作分歧与徐克产生隔阂,以至于最后一拍两散,再无瓜葛。吴宇森走后,徐克独自一人拍摄了《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而这时候的电影,已经和英雄本色越走越远,而英雄时代也因为第二第三部的种种表现与原因,最终消失在了90年代的香港。2010年,韩国开启英雄本色新篇章,选择翻拍《英雄本色》,然而《无籍者》并未能使英雄时代死灰复燃,反而更使得那个时代更加触不可及,8年后的2018年,丁晟再次挑战经典,而结果却依然是惨烈悲壮,不是因为影片质量不好,而是因为《英雄本色》本身就不是为了续集所造,这出经典完全是当时一群落魄之人所造,其之出现可遇而不可求,更不可翻拍与续写,这不是《星球大战》系列,找几个老演员续写传奇就能一直走下去的故事,这是一个风光无限、却又像昙花一现般短暂的时代,英雄时代带火了一波演员,这波演员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也唤起了一拨人的童年,而这这拨被影响的人,也同样心里怀揣着,属于自己的英雄时代。
彩蛋冷知识
1. 《英雄本色》的流行导致当时香港许多小孩子开始穿大衣,来模仿里面的诸多角色的穿着。
2. 正因为许多香港人,包括小孩子在内,都在模仿影片里的角色的穿着,包括衣服、墨镜以及Mark的叼火柴的动作,以至于香港政府与评论家们认为吴宇森在有意美化香港黑帮三合会。
3. 吴宇森选择周润发来饰演Mark这个角色的原因是因为他长得一点都不像一个动作明星。
4. 《英雄本色2》最为人诟病的是其危险至极的拍摄现场,据称在最后一场血战当中,周润发饰演的Ken调侃炸药的威力过大,而实质上在拍摄现场中,Ken被炸的表演是周润发的真实反应,炸药的威力过大以至于周润发的头发都被烧焦了,而周润发与张国荣的特技替身均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受过伤。
5. 周润发在《英雄本色》中谈到要求被迫喝尿的情节,其实是基于周润发与林岭东之间的真实故事,而随后该情节又被吴宇森用于1990年导演的《喋血街头》当中。
6. 在《英雄本色》中,徐克客串了一位负责音乐面试的老师,吴宇森饰演吴督察,而在《英雄本色2018》中,丁晟客串了一位司机。
7. 《英雄本色》的英文名为A Better Tomorrow的原因,是因为这是影片中两个小孩子在舞台上唱的那首《明天会更好》的英文译名,该曲由罗大佑作曲,收录在1985年发行的单曲专辑中。
《英雄本色》上演的年份是1986。每个人应该都会有不止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的经历。
我看过不下三次,都是儿童或少年时期。情节基本淡忘,但场面总会记得。如今重看,更加深刻的不单单是动作场面,震撼来自贯彻全戏的兄弟情。
对男人而言,朋友之间的距离,无间的是感情,间隙的唯一是血缘。对朋友的期盼与幻想,“兄弟”二字止于口中,藏在心里头。《英雄本色》展现的是两段情。黑社会大哥子豪(狄龙饰演)与亲弟弟阿杰(张国荣饰演)的手足情,还有子豪与阿MARK(周润发饰演)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英雄有风光之时,英雄也有落难之日。《英雄本色》里大篇幅刻画的是英雄末路之中表露出的兄弟情怀。
狄龙饰演的黑社会大哥为了弟弟甘愿推出江湖,不愿因为自己耽误弟弟的警察前程。弟弟的不理解、不接纳和朋友阿MARK所受的屈辱,把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矛盾身心淋漓展现。从戏分上看,狄龙是主角及故事的主线人物。当年周润发饰演的MARK哥,只属配戏角色。多年之后,我们记忆最深的,还是这个配戏人物。狄龙的大哥形象内敛,周润发的MARK哥形象每次出场都具备积压已久的爆发力。这个角色背后,似乎看到两个人。
当年的吴宇琛,导演生涯走到低谷。曾经有三年,连拍戏的机会都失去。后来,被迫去到台湾拍无聊的喜剧。郁郁不得志的人,将积压心里多年的感情一次过宣泄,创作出《英雄本色》的脚本。找来同样郁郁不得志的周润发,其时他正被称为“票房毒药”。吴宇琛通过几篇报纸报道得知,真实生活里的周润发时常将自己拍片赚来的钱,捐献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和资助朋友生活。吴宇琛认为,这个深具义气的人,饰演重情重义的MARK哥角色再好不过。
于是,有了《英雄本色》的组合。情剧主线在子豪角色身上,整部电影情绪上的渲染,MARK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年,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MARK哥口中这份沉郁已久的呐喊,除了是角色的一句对白,还是两个真实的男人,吴宇琛与周润发多年以来积压在心的郁结摧枯拉朽的一次总爆发。所以,再三重看《英雄本色》依然看到一团火。每个表情内敛内心有梦的人,都能看到这团火。
话说《英雄本色》是一部黑帮警匪片,不如说这是部激情荡漾不甘为人后的励志片。更有甚之我认为,在人情淡薄诚信危机的今日,《英雄本色》更可担当起宣扬友情、亲情以及为人处事应重信守义的主旋律影片。
http://blog.sina.com.cn/u/1223730694英雄本色 (1986)
英文名:(A Better Tomorrow)
导 演:吴宇森
编 剧:吴宇森 陈庆嘉 SukWah Leung
主 演:狄龙 张国荣 周润发朱宝意 李子雄
上 映: 1986年7月21日
地 区:中国香港
语 言:粤语
时 长:95分钟
类 型:犯罪片 剧情片动作片
2006年7月17日2:16am
我也等了三年,在等一个机会
多年的经典,耐人寻味,喜欢张国荣的演技,精湛自然,喜欢发哥,那么多经典的人物曾经出现在那个时代,真的是百花齐放的大时代。我觉得本片不是胜在情节和场面上而是赢在人物塑造方面,嫉恶如仇的阿杰,玩世不恭的小马哥,重情重义的子豪,都给人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实际上本片的主角是狄龙和张国荣,不过他们的光芒都被周润发盖过了,小马哥用美钞点烟,市场嘴里叼着一根火柴的样子都影响了一代人,发哥穿着长长的风衣、戴着宽宽的墨镜的小马哥形象,成为很长一段时期此类电影无法超越的经典形象。从表演来看三个主角都相当卖力,让人看了很过瘾。电影告诉了什么是江湖豪情,一切江湖恩怨情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将江湖,兄弟情,爱情,生活,成了一些恩恩怨怨的江湖情!配乐也极致体现恩怨,无奈,潇洒,大起大落感。用现在的眼光再看本片,可能会觉得有些俗套,但是在当时的确树立了以后警匪片很多的标杆。整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然,最经典的莫过于那一句“我不做大哥很久了。”
Leslie这个萌娃。据说有次Leslie在电影院看午夜场,他跟盆友说:要死了,观众那麼喜欢发仔,而我却是个要抓发仔和我哥哥的警察。 第二部的时候,他开森的说:这回有人同情我了。看我演得多好!我的妻子怀孕生子时,我死佐~
【新艺城】三个男主演得都不错,但还是周润发的小马哥最精彩,几次直戳泪点都是他和狄龙的对手戏。前面戏份里哥哥灿烂的笑容让人打心底欢喜,如今重温感动满满。徐克做监制,还踩了一脚客串。
“做人有原则,就什么都不怕。” 真的不敢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英雄本色》,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炫技,好电影从来都很简单纯粹。怀念最好的港片年代。“他有勇气去改过,你有没有没勇气去接受?” 上海电影节4k修复版。
80年代港片就真的是,小时候只要没看,现在看就觉得很一般......
故事情节即使在当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狄龙周润发张国荣正好分别代表了儒雅内敛、升级打怪和单纯明朗三种状态,再加上导演功力惊人,所以呈现出行云流水动人心魄的效果。
香港最好的犯罪片之一,即便是反派都那么有魅力。
如有雷同,纯属耍酷
香港黑帮电影的代表作!小马哥,那是一个神的样子~~
警匪片里难得的作者电影。“你没有欠什么,我从来不会逼朋友去做不想做的事,我有我自己的原则,我不想一辈子被人踩在脚下,你以为我是臭要饭的,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我警告你,不要用枪指着我的头!”
#电影院# 年少轻狂看小马,人到中年看豪哥。以前看的是国语版,这次去隔壁城市看粤语版,根本就没修复嘛直接就上胶片了。如果现实世界也能像江湖世界一样黑白分明该多好,小时候觉得宋子豪太懦弱,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他的左右为难,生命天平的两端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友情,要如何才能维持平衡?人生如此难为
“杰仔,你冇错到,我地大家行嘅路唔同,你行嘅路系啱架,以前我行错咗,宜家行翻啱,都唔算太迟。”这句真感动。如果把兄弟情都看成基情,这真的挺可悲的。
为人当如小马哥
吴宇森原来在拍这个的时候已经构思好了整个宇宙,周润发在桌上吹牛说老子在东南亚被逼着喝整瓶白酒啥的,那不是后来喋血街头的剧情么!😂 这部真的还蛮好看的,浮夸程度刚好,不夸张,发哥更是帅到无边无际还有啥可说的。至于吴导为何总是执念于三个男人之间撕逼的故事,有没有人知道个中缘由...
三个男人的戏,打得太精彩太经典了! 2023.4.2 今天看了4K粤语版,这次发现“不如我们重头来过”小马哥也这么对宋子豪说。
我親愛的小馬哥,時至今日你讓我感嘆英雄遲暮更是種折磨……
拖着瘸腿在地上拾捡钞票,小马哥没了披着风衣的飒爽;戴着警徽去码头只身擒贼,宋子杰少了抱琴赴考的清澈。一夕之间,江湖还在,却只剩传说。那些枪口下的义气、刀尖上的锋芒,隐忍不说。粤语重映的银幕上,曾经的他们多潇洒。故事里的江湖天翻地覆,现实里的人生也各自寥落,唯有歌声与胶片曾经记得。
想不到我也过上了这种在电影院看经典老电影的“小资生活”……片中最动人的是小马哥给人洗车、在车库里吃盒饭那段戏,演得太好了。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法国的一次同性恋影展里会有这部电影了,周润发和狄龙的那种兄弟情,西方人可能真的理解不了。
能够把握住自己命运的人,就是神
9.3 “《英雄本色》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侠肝义胆,豪情万丈,句句金言,幕幕动人,子弹芭蕾,暴力美学,义薄云天,热血沸腾。
有几个镜头里,龙哥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