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太深。看剧的过程中着实想写点什么,反反复复却又不知从何写起。世炎身上散发着的非凡领袖气质和人魅力丝毫不逊于周恩来,时而理智冷静,时而热情澎湃,辩论天下,能屈能伸,在我能想到的形容词前都显的苍白无力。理想和信仰对今天的人来说有点虚无缥缈,而对他来说是看得见的骨子里面流淌着的热血。“能参与挽救苦难的祖国,能为理想而成为战士。是我一生所追求的,也是我的荣幸。从今天起,我不再属于我,我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将献给这个崇高的事业” 年仅二十岁的世炎这番话让人热血沸腾,只可惜英年早逝……在属于他们的法兰西岁月里,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和平年代,吾辈当自强,珍惜当下。最后实力安利一下这部剧,电影式的光影处理,话剧式的台词功底,这样的国产好真的少有了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并不长的剧,无论自己的情绪是高涨还是低落,无论前路是迷茫还是光亮,总会被剧中人感染,总能被激发无限的豪情和斗志。甚至在觉得萎靡不振,面对困难想要退缩逃避的时候,就会翻出这部剧来看,总能得到激励。可以说是无比励志了。
这才是青春应有的样子啊!不是只有无脑的恋爱(不是说恋爱皆无脑,而是特指无脑的恋爱),不是在世界的黑暗面前逐渐妥协、失去自我,不是充斥着打游戏、淘宝和明星八卦,更不是堕胎和三角关系,而是心有使命,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确立自己的理想,然后为之无畏地奋斗,永不言败,虽万千人吾往矣!是友谊、是热情、是汗水、是挑战、是浪漫,是时时自问:我来法兰西是为了什么?我生存是为了什么?!是心在云天。是无论男生女生,每个人眼睛里都闪着光!
之前也看过一些讲述革命历史、讲共产党领袖的影视剧,不过或许因为那些剧大多着重于抗战、内战以及建国后这些时期,所以看到的都是成熟、稳重、叱咤风云的领导人,虽也有和蔼甚至纯真的一面,但毕竟不是重点。而《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则是完完全全地诠释了什么叫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展现出了这些共和国建设者最可爱的青春。
首先自然是我永远的男神周总理。我一直都知道他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的形象绝不仅仅是一位老成持重、“举轻若重”精于公务的共和国大管家能概括的。如果认为他常常忍辱负重、愁锁眉头,那一定是十年浩劫留下的产物。而本剧就很好地还原了总理潇洒率真、有如春风的人格魅力。对待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永远是满怀的热诚,可以说是剖出一颗心来相待;而面对意见不同者的敌意和挑衅,他也是不卑不亢,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从不因为被挑战被指责而发怒或畏怯。难怪他可以团结各方力量,即使是敌人也对他敬佩尊重。除此之外,本剧一大优点就是并非死板的说教和政治正确的宣传,而是把每个角色都拍成了鲜活的人。青年时期的恩来大哥,两道浓眉、双目炯炯,大笑时豪爽,微笑时温柔,常常爱和大家开开玩笑,面对低谷的时候也不会灰心、总是激励着朋友们。他会与蔡和森赛跑、会带领大家踢球,他说我们不在乎结果,重要的是享受过程。这不正是对待人生最应有的豁达态度吗!他走了一天,好不容易在旅馆歇了脚,就要跑出去好好看看巴黎。在漫天粉紫的晚霞中,在埃菲尔铁塔前,他说,中国终有一天,会像法兰西一样强大,甚至比它更强大!他还说,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都是需要你一步一步去走出来的。这确实是一位从小就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豪言壮语的人物所应有的志气和精神。
另一个令我特别难忘的是邓小平(邓希贤)。剧中的邓小平年纪最小,圆圆的脸、矮矮的个子,感觉应该是个被大家照顾宠爱的小弟弟。但是,在共同进退的四人组中,他却是最有主见、最能独立思考的那个,而在大多数留学生都被宗旭之的花言巧语蒙蔽、或者在抗议活动中被挑起情绪失去理性时,这位贤娃子却能对事情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时刻保持冷静。有时候我不禁想,领袖气质是否真是个与生俱来的东西,或至少在人生的很早期就内化成了一种本能。
在邓小平的身上,也处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影子。为了看一场大型球赛,不惜把衣服当掉;为了给李富春蔡畅庆祝婚礼,哪怕吃不上饭也要花钱买香槟;哪怕找不到工作甚至找不到地方落脚,差点要去睡桥洞,他也能有心情欣赏街头艺人的音乐。看这部剧前,我一直以为那个年代能去法国留学的人,至少都是出身不错的家庭,过着还算潇洒的生活。可是看完才知道想错了,他们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窘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留学生很难想象的。他们去的地方,甚至外交官也不向着他们,甚至处处遭受非常明白的歧视。可是即使这样,这些年轻的未来领袖们,从未想过退缩和畏惧。尤其是邓小平,四人组中只有他从未萌生过退意。他是带着明确的目标而来的,他追求的东西也不是被大众、被亲戚普遍认可的东西,比如文凭、婚姻,他有更远大的志向,并且为此可以忍受任何困难,甚至不以困难为困难,不以艰苦为艰苦。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少年!
![]()
贤娃子的眼睛总是闪着光芒,用特别诚挚的神情看着别人
(P.S.:这里想说句题外话,就是我们很容易把普遍的观念作为自己随波逐流、缺乏自我思考的借口和庇护。比如,大家都觉得文凭重要,好吧,我回首大学期间,虽然其实一直在浑浑噩噩混日子,虽然完全没有思考过自己这辈子到底要做些什么,但我好歹混了个文凭,以后别人问起,我就说我没做别的是因为我在忙着认真读书,大家就会表示非常理解。可是,真的读书了吗?学会了什么呢?这些就只有自己知道了。又比如,我生了个娃,那就更容易了,说我一直在为了娃呕心沥血,当妈太苦逼,大家更会理解了,还会表示母亲真伟大,但是我自己知道其实我可能只是把娃当借口,纵容自己的懒惰和安于现状罢了。)
还有这部剧的其他人,都太可爱了。怎么会有一部剧有这么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而且颜值巨高。。)赵世炎,极具领袖风范,虽然说话有时候会感觉略有些用力过猛,但确实也因此更有力量。同时又是个非常关心人的大哥哥,听他说话做事,会觉得很容易就和他拉近了距离。可以说是侠骨柔肠了。
陈氏兄弟,哥哥是嘴硬心软的倔脾气,弟弟是真诚可人的小苹果(乔年真的好帅。。)。另有一场陈独秀的戏特别打动我。陈独秀面对来看望自己的进步学生,嘴上说不谈两个儿子,可是当蔡和森说起陈延年怎样帮助他们完美地解决了国际歌的翻译问题时,陈老的眼睛真的在闪着光,神情间全是期盼和自豪,那种对儿子藏都藏不住的爱,简直让人泪目(什么叫演技啊!!)。后来陈延年也说到,自己虽然逢父必反,但其实心里是期盼着和那些兄弟在一起,也乐于和父亲为共同的信仰而奋斗。父子间看似疏远,但事实是心连心的~
就长相的单独层面而言,李富春和陈乔年并列全剧最帅吧~(当然如果看整体比如气质之类的话我肯定站我周总理)我之前了解的李富春,是来自周总理的传记,知道他俩是一同工作的总理和副总理,还知道李富春性情热烈,晚年还总是热情似火地叫蔡畅为“姐姐”,两人各种秀恩爱。在本剧中,他的性格也可见一斑,确实是一个非常活泼的青年。想到两人日后那么长久的相濡以沫、柔情蜜意,就觉得李蔡二人在剧中的感情更加美好了(啊又相信爱情了啊~倒是周总理和邓大姐之间的感情,由于邓大姐在剧中戏份很少,所以两人突然确立的感情让人觉得有些突然。不过在现实中周总理夫妇完全是我辈寻觅灵魂伴侣和经营婚姻的楷模)。
有一段戏是李富春效仿古人,说如果日后宰割天下也必如分奶酪这般公允。然后周总理说,“宰割天下”这词不好,应该是日后由你来掌管国家的经济。哈哈哈知道未来的我忍不住要笑出来~
剧中的女性角色也都非常可爱。不管是虚构的宗玉佩、罗雅屏,还是真实存在的张若名、蔡畅、向警予。尤其是真实存在的这几位,真的是独立女性的榜样。张若名对玉佩说的那段关于爱情的话,太合我的三观。爱一个人,如果总在追求同等的回报,那必然是长久的痛苦。不如抱着“我爱他是我的事,只要用我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对他好,那我就足够幸福了”的想法,才能从这份感情中得到满足和幸福,也不会让两人都满是负担。此外,张若名有着自己的学术追求,爱情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周总理而言,他的信仰也是他最重要的追求,需要的是一名志同道合的伴侣。因此,他俩确实并不适合,但却可以成为互相尊重的好朋友。
当然还有其他重要人物,包括聂荣臻、陈毅、王若飞、蔡和森等等等等。。就不一一细说了。这群学子中的核心人物最感染我的地方,一是好学若渴,包括一到休息就是图书馆泡一整天、包括晚上做“黄昏之贼”争分夺秒读书,包括打工期间回到宿舍大桌子上摊着的永远是书、睡帐篷枕边相伴的也是书。所以说,此刻的境遇不代表任何东西,而你在做什么、想什么、有志于什么,才是决定你未来的关键;另一点就是从不畏难。他们遇到过许多复杂的问题,陷入过各种困境,包括生活上的、政治上的、前途上的,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的,但他们从没想过逃避,永远是不卑不亢地迎难而上,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镇静处之。不管是这种理性,还是勇气,都太值得学习。
这部剧把握地很好的一个词就是,青春。他们未来是革命党人、是国家领袖,但此刻他们正当年少。他们当然有和其他少年人不一样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一样的地方。球赛那场,可以说把这种青春的气息演绎到极致了,那一刻他们真的就是我们在学校会看到的大小伙子,在阳光下的球场上挥汗如雨,毫无顾忌地挥洒着生命所有的热度。
这个电视剧是从去年就开始等的,那时候看到演员表好像是说李晨张国强他们主演的,而且导演是康师傅,作为一个11年才开始看士兵突击但是绝对已经成为粉丝的我来说,当然很是期待。暑假一回家看到央视一居然开始用深沉的语调开始宣传了,兴奋。虽然发现主演不是士兵帮,但是朱亚文李梁谁谁谁的也是挺喜欢的,主要是画面色调是我的菜啊~宣传花絮中看领袖们还是热血青年时候的指点江山状,有点想起《恰同学少年》了,不过估计会更精良大气一些吧。
(前面貌似太多废话了==),这不是剧评,只是单纯列出一些本人喜欢的萌段子~(本人是很喜欢看革命剧的,看得也多,好认真的评播完看完再说吧 hia hia hia)不一定按照剧集顺序,仅评记忆......
1.吴 稚 晖资助一些川籍学生去法留学,出结果那天,邓 希 贤邓绍圣李火镰都入选,但是报最后一位入选者后还是没有同行耿照泉的名字,耿照泉瞬间晕倒==好吧,这个不怎么萌,只是本人突然发现那架着眼镜的看起来很胆小的小屁孩是小叮当......一下没认出来,真名,谢钧杉。
2.恩 来同学和初恋女友张若名及随行郭隆真到了法国后找地方投诉,结果饭店房间只有一个(呃,这样说感觉是好恶俗的桥段,其实还好啦),然后恩 来兄用英语和前台交流希望能多匀出一个房间,说“我们两个女生一个男生不太好”,幽默的法国兄弟回一句哽到了咱总理——“对男人来说可不一定哦”。后来恩来无奈只能入住,临走前台还说什么法国可是浪漫之都祝你快乐云云,看恩来兄那个囧囧囧~
3.美型的赵 世炎去陈 延年两兄弟住的地方,悄悄地给他们的白菜汤里加了肉,然后弟弟乔年很高兴,可惜大哥不买账硬是不吃搞得弟弟很尴尬不知道该不该吃,然后少年侠士世炎君开始开玩笑,“看你弟弟红苹果都变成饿苹果了”......加上一个劲地煽动乔年别管他哥尽管吃就是......
4.(这个情节接上面)赵 世 炎想在陈家兄弟那借宿,但是由于陈延 年的条件之一他不能苟同所以还是不住了,出来时是苹果乔年送的,夜黑风高的,两美少年,一前一后,拉手臂某叫”世炎哥“某宠溺(涌出这个词真该抽打,但是剧里表现得只会更那什么诶)自称“世炎哥”神马的...萌啊萌,逃跑==
5.蔡 和 森这只大毛虫在图书馆啃马克思,被管理员问是不是日本人,蔡问为什么,管理员说因为中国人都不读书,蔡深感气愤,于是出来之后在身上挂了一板子,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在街上碰到一人管他男女老少就囧盟囧萌地说,我是中国人......哈,真真萌物也。
6.蔡 和森童鞋和周 恩来去咖啡馆聊事情,蔡说不喝资本主义的东西,周一人自得品味,聊着聊着蔡激动了,抢过周喝到一半的咖啡就往嘴里灌(这熊孩子)......后面是重点,两人偷偷摸摸勾肩搭背一起唱国际歌==那场景,我都不晓得说啥了,喂喂,这样犯规——
7.赵世炎跑去帮陈家兄弟扛袋子,耍帅地一个回旋结果没掌握好平衡差点摔倒,陈 延 年在后面翻白眼~
8.争回里昂大学运动失败,学生被关,周 恩 来他们用计把赵 世炎救了出来,但是赵也因此沦为法国警方的通缉对象,就偷偷去比利时打扫战场躲避风头了,回来之后密见周,两人的拥抱过程,嗷~
9.(写不出更多就是因为今晚看的这里!!!)赵 世炎和超级无敌可爱正直的陈 乔年小盆友再聚首,在树林里,两人坐下来,然后不知是谁示意的,所以就开始背靠着背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诗。首先,诗很喜欢,大家也一定都知道这首诗的;其次,朗诵得让人很动容;再次,背靠背诶,这举动......(不淡定抽风中)真的萌得某吐血三升!
呃,完了,暂时想不出其他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
PS:没有对历史革命先驱不敬的意思,我从小就很崇敬他们,这也是我喜欢看这类电视的原因之一。PS又PS:真的很萌诶......喜欢上赵世炎的扮演者李梁和陈乔年的扮演者代旭了
整体风格大气细腻,满怀激情和思考,风起云涌的岁月,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柔情和自我挣扎,犹记在郑毓秀女士举行的聚会中,尚在当服务生的邓希贤遇见周恩来和赵世炎,三人一见如故,喝着家乡带来的白酒,念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历史不会让人枯燥,曾经的英雄人物不会被忘记,优秀的电视剧能记录最美最真实的岁月,先辈们付出的热血和生命,在不同载体的传承下,将那光辉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我觉得这应该能成为我远离电视机这么多年之后唯一一部守着电视看完的片子吧!真心好看!→ →真的一集一集的守着电视机看完了。除了邓公分量太重之外,好喜欢周相和赵世炎呀呀呀!!!还不到一百年,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了,该做的还有很多,可是你们看到了吗 值得的吗 会安心吗?会更好吧
剧本写得生动而不做作,故事情节合理而不夸张,同类里的精品。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偶像剧!各种款型的帅哥,理想和信仰,热血与良知,他们的青春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亮
除了把和森兄刻画得太二之外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红色剧这么拍才有市场嘛,对每个教科书上的人物做大胆挖掘,再找了这么一堆演技过硬的帅哥来演,聂荣臻、陈氏兄弟、李富春等一系列人物帅得有点不科学啊(¯﹃¯)。最难得的是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精神气质。不过陈乔年爱情支线的狗血以及对非赤色的丑化还是硬伤。最后,求导演剪辑版!
非常棒的剧值得推荐值得观看周恩来最喜欢总理
期待会有我们的莫斯科岁月和我们的黄埔岁月
记住他。赵世炎。他被遗忘了那么多年。另,小书虫子你老了……
能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
尼玛怎么可以这么好看!!!!颠覆观念!!
周恩来赵世炎太有魅力,求此款男友
好久没看见过这么中意的中国剧集了
叫我怎能不羡慕着那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的精、气、神。这部人物群像的塑造强过恰同学少年啊。
身为一个90后,我觉得我们的同龄人应该多看看此剧,对我们是一种鼓励和惊醒。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最缺少的就是那股勇气和志气!
曾经大家有一个深深相信的东西,但是后来却被这个深深相信的东西深深地伤害了,于是开始变得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大神们都是神交已久的:-)还有这剧不分“高才帅”组合“屌丝组”,应该分“英年早逝组”和“将来搞大事组”。
鲜衣怒马的少年英姿群像,康洪雷导演真是良心保证,主旋律偶像化也是个新路子--赵世炎扮演者李梁是最大亮点,压过朱亚文的总理
不算在苏州大学的山寨背景和不搭调的配乐 这部电视剧真心可爱。没有口号化的爱国 没有做作的忍耐 只有年轻人逐渐形成的信仰和勇气。反观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不胜唏嘘 也许唯有苦难才能让人成长 才能让人拥有真正的理想。ps:超爱赵世炎~ 看到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 不知这些早已牺牲的前辈们会做何感想 唉。
时间点正好衔接上觉醒年代。赵世炎太有魅力了,演员李泓良演得真好,台词好强,整个人钻进角色里了,非常精彩。世炎哥哥本人的魅力肯定比演出来的更胜百倍。邓爷爷的演员演得也好,好可爱。陈乔年帅气又可爱,陈延年外表冷酷但内心柔软。朱亚文演得最差,表演太轻浮,讲台词摇头晃脑,光顾着耍帅,没有深入角色。总体质量上乘,人物刻画真不错,聂帅、陈老总、蔡和森、李立三和李富春等都很鲜活。
被赵世炎,周恩来的风度迷倒了不说,邓希贤被那个小男孩演的既有头脑胸怀又不失可爱,比较困惑的是蔡和森,性格和我理解的蔡和森反差有点大。最后,我想说,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书信总结的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真是境界啊~~谢谢全体演员和导演给污浊的现代营造出这么晶莹剔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