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白机到网游再到手游,从魂斗罗到暗黑2再到王者荣耀
《勇敢者游戏:再战巅峰》可以给到3.5星,比较中意一个点,就是富有“游戏精神”。
并不是说电影像游戏,而是说情节和人设中融入了很多设定,编导绝对是个游戏宅,否则不会将这些游戏元素与情节碰撞出神奇的火花。所以这部电影,乃至第一部, 在类型这一维度,非常草率和陈旧, 但在元素方面,囊括几乎游戏发展史上最能体现“游戏性”的设定。
比如,那几位倒霉蛋没有选人的情况下进入游戏,我想起了我小时候那段打游戏的一段时光
在那个“聚众”泡网吧联游戏的年代,我们曾经很迷恋一款叫做“魔兽真三国无双”的RPG地图,五五对战,当时算是玩得天昏地暗,联机对战、路人局开黑什么都干过。(那时还没有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些,DOTA也不算出名,比较流行的是3C这些)
玩的时间长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英雄角色,最抢手的就是诸葛、赵云、典韦这些名将,后来为了寻求挑战,小伙伴们就开始随机选英雄,但这些英雄里总有几位二五眼,比如刘备、糜竺、曹操这些的,要是随机随上这些角色,玩的时候甭提多难受了。(如果有玩过这款游戏的小伙伴,估计跟我有类似的体会)
但为什么我们依然乐此不彼的“随机选人”呢,正是因为好玩刺激啊,就跟我们抽盲盒的性质一样,随上烂角色,就心甘情愿呗,万一随上好角色,那就牛逼了,这种赌徒心态,可真是受不了。
这样的噱头,正是第二部的出发点。
说实话,第一部别看他们都各自选人,但从性质上来说更像“随机选人”,因为都是选择不熟悉的英雄,且与个性反差极大,表里差异化的设定的是非常成功的,造成的那种反差搞笑,是核心卖点之一。
第二集依旧沿用了如此设定,但第一部好歹是建立在同班同学组成的团队上,而第二部不但是“随机选人”,而且是“路人局”(一种对战模式,参与游戏的人互相不认识且来自天南海北,没有一起训练过,所以配合的默契程度较低),这是进化手段。
PS,本来用不顺手的角色,用的时间长了好不容易习惯了,也习惯自己的定位了,结果突然又让你用了个属性和类型不一样的新角色,所有的一切都得重头再来。(我当年玩RPG,只会用近战英雄,但后来玩魔兽真三,总是“随”上远程英雄或法师,慢慢的我就习惯当下的玩法了,时间长了在回头玩近战,反而不太适应)。
新加入了两位角色,一位老顽童(斯宾塞的爷爷),一位老慢性子(爷爷的基友),他们没有一起训练过,所以配合的默契程度较低,有时候甚至热衷于单挑、拼装备、拼打钱速度,说的就是老顽童饰演的勇石博士。
本片这几位,在新的冒险中,首先面对的就是一场大型“随机选人路人局”。
这种方式,哪怕再熟悉的关卡,对于玩家来说也是一场挑战,更何况本片还是“勇敢者游戏”第二代,对于玩家(角色)来说,这是一场艰苦的路人局,但对于旁观者来说,却是妙趣横生的洋相百出。
因为观众本着看热闹的心态,角色之间生疏的配合,以及面对不熟悉角色时的别扭“手感”,都可以进化为电影的笑料。
电影用心地经营人物关系间的轻松和场面上的紧张感,从剧作上看来,编导试图制造出张弛有度的节奏和泰山崩于前而谈笑自若的英雄派头。而实际上,这就是表里角色差异化所营造的戏剧和喜剧效果。跟第一部如出一辙,但屡试不爽。
你让吐槽成瘾的凯文·哈特变成一个语速迟缓的慢性子?你让高大威猛的冰箱这次变成一个弱不禁风的大胖子?你让巨石强森耳朵不好使腿脚不灵便?这样源于角色甚至演员本身的反差,本身就是一出喜剧。
本片是很有情怀的,不仅仅是因为《勇敢者游戏》这个片名所带给我们的回忆杀,更多的还是重启之后,系列对FC红白机时代游戏关卡和网络时RPG游戏“玩法”的融合。
这是该片“游戏精神”的第二方面。
几大关卡像极了《魂斗罗》,也只有FC红白机才有这样的短平快且单一化的关卡设计: “丛林逃亡”“荒漠求生”“索道冒险”“寒地闯关”,再加上最后古堡大战,冷热交替应接不暇,场景变幻之频繁,也只有“关卡”的设定才能自圆其说,否则的话,很少有电影的正序剧情能够涉及到如此多的场景。
在某些场景上,也的确有令人记忆深刻的瞬间。不要怀疑好莱坞电影对视觉场面的营造,尤其在这么多变的场景之下,更有用武之地。
《魂斗罗》,每关的场景都不一样,甚至玩法都有别,横版过关到竖版过关都有,本片的关卡的设定,除了场景的变幻之外,还考虑到了多样化的玩法,是对多元化游戏风格的融合。
比如沙漠关,好似《极品飞车》的竞技类,追逐你的变成鸵鸟;而索道关卡,不就是《青蛙过河》这种益智类游戏啊;攀爬雪山的关卡,就是《魂斗罗》第三关的竖版过关玩法;最后大乱斗,几乎是一场格斗游戏。
对了,还有星云再次延续了前作的“Dance Fighting”(战斗舞蹈),还是那首《Baby I love your way》,明明就是《节奏大师》!
此外,游戏对电影的渗透随处可见。
★选择拥有不同技能的角色,再加上技能界面,这一点颇有街机的味道
★重复单调对白的NPC(非玩家角色),则会让当年沉溺于《仙剑奇侠传》类RPG游戏的玩家们会心一笑;
★道具的运用、第三人称视角、任务式的闯关设定则更多是向《古墓丽影》等后期电脑或PS类游戏投来橄榄枝。
★不要忘了,在“魂斗罗”式的关卡设计中,还有一处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本片与前作都有类似小镇(大本营)的存在,给玩家补血,卖装备的地方,是以《暗黑破坏神》为首的RPG游戏的标准设定。
而在电影中,“小镇”变成了角色之间升华默契度的存在。
★还有,团队合作则是对当下网络游戏,甚至手游的示好,因为在以上列举的游戏时代里,单人、双人是标配,四人同玩的街机已是极限,5人以上各司其职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代表着现在的主流方向。
都玩过《王者荣耀》吧,本片的角色分布也是如此哦!就拿最后一关boss战来吧,有上路(凯文哈特与杰克布莱克在堡垒),下路(强森领衔的盗宝),还有中路(小乔的营救)。
从红白机到网游再到手游,一个都不能少!
电影中各种游戏元素的出现,是故事逻辑被顶到极致时的必然结果,是先有逻辑,后出现场景,而不是为了场景去匹配人物和故事。哪怕这个“逻辑”处理的很平庸,很草率很俗套,但依然拥有逻辑上的自恰。
简单而言,故事没有突破桎梏,但可以自圆其说,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在故事上的场景和动作场面,也有了足够的娱乐价值存在观。
如上所示,“游戏”的娱乐效果、启智、冒险、竞技、团结等,这些在本片里都有价值观输出, 而且最核心“游戏精神”,远不止如此。
比如上一部作品,三条命的设定与死光后可以“借命”(互相借命)的规则,明显是向《魂斗罗》这一类经典红白机游戏致敬,这是昔日的游戏精神所在。
个人认为,这是导演对昔日游戏环境的一种怀念,怀念那个“是兄弟就让我借一条命,不是兄弟我偷一条命也行”时代,在那个游戏性相对单一的岁月里,这是那个年代的团队合作。
如今随着手游和网游的普及,当年“一命通关”的那种成就感,乃至跟小伙伴“借一条命”的合作精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团队精神,五对五,你冲锋我埋伏,他偷袭,还有一个奶人的。近战远程、主力辅助分门别类,这样的团队合作,这是这个年代的游戏精神。
PS,说回到卷首,魔兽真三里刘备这个英雄是公认的废物,但也也不怨人家英雄不好,就是用不顺手而且不爽而已。
刘备就是的纯辅助型,就是在战场上“拉人”的(那招拉人技能练好了,可以无差别救我方英雄)。我这个铁头娃,喜欢用赵云的,冲在前面的玩法,自然玩得别扭,别说我玩的别扭,大部分玩家都这样。很少有人用这种战斗力几乎为零,甘愿躲在后面奶人的角色。
一场对战,可倒好,不能上战场不能收人头,奶不及时还被人骂,顶多打个野,搁你你愿意吗?
这不是说得就是电影里的大块头冰箱吗?在游戏里,两部没次都是辅助英雄!
而本片,三条命的设定依旧保留,但不再借命,而多了一种全新的噱头,换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种换人系统是当下如《剑网3》这样的手游比较流行的,这是一种游戏发展的趋势,用的不顺手或者希望尝鲜新角色的,可以中途换角色。(我特么当年随机选角色玩“魔兽真三”的时候,怎么就没有遇到过可以换人的情况??)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样的设定不就丧失了游戏乐趣啊,这跟外挂有什么区别?并不是这样,因为恰恰这是这个时代“游戏精神”的体现。
我们当年玩游戏,为了一命通关钻研无数遍的劲头,真的不多见,是时代所限,被逼着没办法才这样做,假如有秘笈的话,谁还成天把玩游戏当锻炼意志力啊。所以当《魂斗罗》可以调出30个人的时候,很少有朋友痴迷于“一命通关”,只要能通关就行!
而如今呢,为了多元化的游戏属性,随机选人,甚至中途换人也都出现了,对于新一代玩家来说,这是时代赋予游戏的体验,这样的游戏可玩度,反而提高了。
因为并不是我们玩游戏是为了刻苦钻研,是因为当年没有这种条件!有这高级货谁还折腾那些啊(电竞除外啊)!
归根结底“游戏”是要给人带来快乐的啊!
电影也是一样,最为核心的主题,仍然是“快乐”。多元化的关卡设计,囊括近几十年游戏发展史上最能体现“游戏性”的设定,从古早时期的“借命”到次时代的“换人”都有,绝对顺应了新旧时代里众多宅男宅女们昏天黑地打游戏的那种情怀与娱乐。
就像通关之后角色高呼的那句话“Jumanji”,不就是我们由心而发大声呐喊“通关了”这样来自心理与生理的双重释放吗!
这就是我们所谓“游戏精神”!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在第一部里,进入游戏里的人分成了两批,第一次是一个独自发现这个游戏的孩子,在游戏里成为飞行员呆了十几年,第二批是十余年后我们的主角一行人进入的,为了让这个故事结局更加的温馨更合理,两批人从游戏中出来之后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时间线,这是无可厚非的。
到了第二部,这就复杂多了。先是男主独自进入,然后第二天上午自己的小伙伴们和两个老爷子进入,第二天晚上剩余的一个小伙伴和当初的那个飞行员进入,前前后后三批人,并且进入的时间及其密集,率先进入的男主的消失影响到的只有自己伙伴们的时间和生活,但是他们随后也进入了游戏。
问题就来了,如果他们从游戏中出来后,各自回到各自的时间线处理起来就很棘手,男主回到了自己消失的夜晚,第二天去和小伙伴们会师,但是这样的话他的小伙伴们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又进了一次游戏,如果知道的话,就成了一个悖论,因为这样他们就不会去男主的家,但是不知道的话又像是记忆消失更别扭,而第三批进入的人是回到第二天晚上还是上午......
越说越乱,逻辑也理不清楚。其实在第一部里就有这样的弊端,比如飞行员老哥回到了早主角们十余年的时间线,难道在这十余年里家离得这么近他们就没有见过一次?他们从未来改变了过去,但是自己作为未来的人并没有受到已经改变的过去的影响。之所以第一部口碑相对较好只是因为作为一个商业电影,并不会有太多人去想到这方面,大家也仅仅是图个乐呵,况且十多年之差的时间线相距已经比较遥远,如果不是因为第二部,可能我到现在都不会想到第一部的时间线方面的问题。
在这方面,第二部的处理是选择让主角一行人回到同一个时间线,用最少的镜头,仅仅表现爷爷失去朋友的复杂心情,可能片方也在尽可能的避免在这方面引起太多的讨论和争议。
但是第二部在这方面的缺陷就是三次进入的时间线离得太近了,至少是对于我,它让我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这些人的时间线的问题,然后对于故事的设定才开始感到别扭,但是左思右想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这明明是第一部就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这个故事本身的问题,因为没有看过老版本,还不清楚当初是怎么处理的)
我并没有指责这部电影这方面处理不当,毕竟如果我是编剧的话我也没有想到一个万全之策,只是单纯的把这个问题挖出来聊聊,毕竟商业电影有的时候看之前还是要放下一部分脑子的。
如果勇敢者游戏真的存在,应该很少有人能抗拒它的魔力。平平无奇的小孩,突然孔武有力,博学多识,身手敏捷,再不济也有一两样杀手锏,有一两个帅炸众人的高能时刻。
于是这部续集来得名正言顺。丛林沙漠吊桥雪山纵横无匹,吉普车赛鸵鸟,山崖上玩蹦极,城堡里大乱斗,天空飞船火焰熊熊。满屏都是巨石强森的拳头,凯伦吉兰的大长腿,还有那些此起彼伏的尖叫脸和吐槽脸。
有时候你会哑然失笑,那样的九死一生都闯过来了,然后就那么手一滑丢了条命。但细想又不觉得荒诞,玩游戏的都经历过,前脚过五关斩六将有惊无险,后脚一时大意失了荆州。
当然勇敢者游戏从来不止是惊险刺激和滑稽幽默,尤其是只剩一条命时并肩作战过,真的很难不把那份情谊看得无比重要,并把它延续到游戏外的肉身世界。
上一部讲的是边缘少男少女的友情和爱情,这一部加了许多老人戏,有秒回壮年的雄姿勃发,有对崭新天地的好奇不适,更多的是人到暮年,通过一段奇遇,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
这似乎是我们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老人的心结可以靠游戏解开,老人的心愿可以靠打游戏来完成,老人可以在游戏里找到圆满的归宿。
也许是年纪大了,我对里面那些缅怀往昔,珍视回忆,以及在仅剩无几的光阴竭力去弥补缺憾的冲动,有着强烈的共鸣。
所以我喜欢这个续集超过前一部。这一次的冒险越发脱离奇观和笑料的载体,更加深情地点出了游戏可以承载的温暖和励志。
勇敢者游戏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大混蛋,你会咒骂它,躲着它,想逃脱它,但你无法拒绝它,也不禁感激它所改变的一切。哪怕你一度恨透了它,最终也绝不会后悔过有那一段华丽的疯狂。
就像那一群年轻人约定永远不再回去的时候,每个人脸上明明都缀满心照不宣的笑。
现实是繁星点点的夜空,勇敢者游戏是光彩夺目的流星雨。
流星转瞬即逝,但你可以在仰望星空的时候,知道那里曾经那么灿烂。
注:此文已发在公众号“孟孟聊电影”,欢迎大家联系转发~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聊电影的孟孟。
今年好莱坞续集电影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砸招牌型,即新作把前作积累的良好口碑彻底做砸。
比如《X战警·黑凤凰》《黑衣人·全球通缉》等。
一类是无功无过型。即新作延续了上一部的良好口碑继续进行精良制作,但是没有超越前作。
比如《冰雪奇缘2》《急速备战》等。
今天,又一部续集电影上线,那么这部电影属于哪一类的?
简单聊一聊。
《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
这部电影是2017年电影《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的正统续作,所有主创悉数回归。
故事设定在第一部的几年后。
现实生活中的几个小伙伴从高中升入了大学,开启了各自有趣的生活。
然而斯宾塞(亚力克斯·沃尔夫饰)却备受生活和爱情的压力。
最终他选择再次打开了充满诅咒的游戏机“尤曼吉”,决定逃离这个世界。
为了营救失踪的斯宾塞,几个小伙伴决定回到游戏世界。
然而斯宾塞的外公及其好友的加入以及全新的关卡令他们不知所措。
迎接他们的是一场惊险刺激又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
和大部分所有续集电影一样,这部电影对于没有看过前作的观众并不友好,观影前建议先补一下《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这部作品。
从上一部的人物关系图可以看出,尤曼吉这个游戏中有四个主要角色。
他们分别是勇石博士(道恩·强森 饰)、毛子·芬巴(凯文·哈特 饰)、奥伯伦教授(杰克·布莱克 饰)和铁拳露比(凯伦·吉兰 饰)。
续作在游戏角色设定已经没有太多挖掘潜力的前提下,编剧十分聪明的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个设定是加入了游戏角色随机选定的新特点。
比如本应是斯宾塞控制的勇士博士这个角色,在新一部却分配给了斯宾塞的外公。
几乎所有角色进行重新构建。
第二个设定是加入了斯宾塞的外公和其好友的两个角色。
这个设定不仅担负着老一辈人恩怨“和解”的任务,也引出了游戏中多出来的新角色。
比如神偷阿明(奥卡菲娜 饰)和一匹马(一匹马 饰)。
第三个设定是游戏角色技能和弱点的更新。
例如上一部毫无弱点的勇石博士,这一部的弱点是“弹簧刀”。
例如奥伯伦教授加入了一个“几何学”这个看似毫无用处的技能。
这些新加入的技能没有一个浪费,不是运用在闯关便是运用在了笑点之上。
这三个设定都是一个目的:打乱第一部固有的人物关系和设定,给观众以新鲜感。
再配以依旧惊险的冒险戏码,可看出导演对这一部的成功信心十足。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此类冒险动作电影最需要的笑料部分。
第一部的喜剧嘴炮担当凯文·哈特由于角色重新设定,变得老气横秋。
不仅未能达到反差效果增加笑料,反而由于缺少黑人圆润腔调的快速吐槽,整部作品显得十分无趣,简直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剩下的笑料一直游走在PG-13分级的边缘,加上国内翻译固有的谨慎,搞的笑点全无。
可以说全程在尬笑。
索性故事还算完整,也勉强完成了“和解”和“成长”的主题。
整体看下来应该算是第二类:并未超越前作。
算是成也设定,败也设定。
不过彩蛋相当不错,很有第一部的feel。
有没有第三部呢?
导演都铺垫出来了,看票房吧。
贴个短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我将不定期更新电影影评~
希望你们能喜欢~
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可能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恶补的好电影太多了,这次观影中途突然感觉很无聊,甚至很困。我很明显的知道不是影片的问题,是我本人的问题,不知道这种反应是好是坏。整部片子看着很轻松,遇到山魈那段还让我想起了寻龙诀。个人觉得片中的亮点就是强森的那个瞪眼杀加配乐,这个梗屡试不爽,每次我都会乐,尤其最后老头泡妞那里。还有就是本人真的对游戏内的女主角有一种莫名的迷恋,我甚至都不认识这个演员,但是上一部和这一部我都是不由自主的一直看这个女主。总之,有时间无聊的话可以去看看。
2019年,喜剧动作奇幻冒险电影《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 | Jumanji: The Next Level》
勇敢者的游戏一直是我津津乐道的童年阴影,但是强森的系列我还是更喜欢,因为是喜剧嘛~
其实说实话,这个系列,这种游戏冒险游戏,对我这个游戏宅来说怎么看都不会觉得烦闷的说,但是吧,确实还是很明显而且致命的缺点。
强行狗尾续貂,本来第一部的比较完美的结尾,还加上时间和爱情元素,简直经典,从系列来讲,这个蛊惑人的游戏,还是充满恶意的,但是吧,这部强行矫情进入游戏,让人太费解了。
第二,虽然奥卡菲娜 Awkwafina就是长这个样子,也算是美国人就是亚裔,但是总有种故意丑化亚洲人的形象的感觉,驼背没脖子盗贼。。看着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抛开这个两点总体还是不错的,也算是挺欢乐,对于没有看过第一部的人来说也不太友好,完全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感受。
老爷子还是承包了不少笑点的。
妈妈挺好看啊~
强行开始,莫名其妙。
都快忘记了~ 星云 你好~
还是娘娘的有感觉~
强行弱点
这段不错~
致敬一下游戏~ 哈哈
全都是不是残血不会玩系列。
有超多机会能拿宝石,就是打脸~难道是嘲讽脸?
其实如果有三条命。。。留在游戏里会不会也挺好,反正出去是不会好了~
其实所有的看点基本都和第一部一样,作为老玩家,感觉和傻子一个样,拖后腿的两个老人负责感情戏~ 唉
---------我是就满级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5/10分),优点没突破,缺点倒是突破天际了。
感觉在任何处境下掏出一个老式磁带录音机都代表着:好戏开始了
还挺好看的呀,除了废话和冷笑话有点多,但这就是贺岁档气质的爆米花片啊!我才不要看什么《吹笛子》和《公交车站》添堵,想短暂下清空烦恼,这部是不错的选择呀,而且我非常看好这个系列,并且期待续集!嘻嘻!#小乔好帅哦,想吹他笛子#
人进入到游戏当中成为游戏的一部分的点子很赞,这也是第一部票房大爆的原因。虽然同类电影并不少,但还没有到烂大街的地步。题材是好题材,可惜两部电影都拍得很一般。第一部至少娱乐性过关,续集很显然是编不下去了,强行制造了很多并不好笑的笑点,比如道恩·强森的眼神杀、凯文·哈特打道恩·强森、杰克·布莱克反串……全都是第一部就用过的梗,能不能有点创意?埃迪、迈洛的戏份毫无意义,而且翻来覆去用老年人记性不好来制造笑点,更加证明了导演匮乏的想象力,你除了老年人的记性之外就不会别的了吗?电影最后还想用埃迪、迈洛的友情打造笑中带泪的效果,然而一点也不感人,只是觉得尴尬。既不好笑,也不催泪,唯一的感受是这部爆米花电影比艺术片还沉闷。竟然能把这么有趣的题材拍得这么无聊,也是很不容易了。
俩老头太唠叨了,烦,看彩蛋估计第三部可能是模仿95版勇敢者游戏,动物跑到现实世界中来了(摊手)
普通到硬夸都夸不出来。
第一部给了满分,这部续集看困了
3.1星。狗尾续貂之作。1.近期见过的最会偷懒的剧本,强行分手,强行忧郁头铁进入游戏,强行杀队友各种送命只为大家都剩一条命,强行到处都是神奇池水,还有!泥马一个关马的地方为什么要弄那么多机关???2.笑点依然来自性别身份互换以及黑人唠叨口音,但是废话太多,充满无聊的流水账。3.虽然埋了一个稍显感人的小包袱,但整体依然让人忍不住哈欠连连,作为爆米花电影有点。。。boring。
爆米花电影,图个乐子就行了,给强森加一星吧
依然很懂nerd的心,害怕变老,害怕长大,想要活在虚幻的世界里。老头对他说:getting old sucks. 要记住,大学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从此今后你的人生就是急转直下。——竟然觉得这部分比游戏正片好看很多。
“是不是我讲话太慢了” 哈哈…空中吊桥还有点创意。之前竟然没认出来女主凯伦·吉兰就是“星云”啊~ Ming不就是许仙转世?哈哈
浪费了俩小时看这个。没想到强森也能拍这种烂片。这2比1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男主在二里进游戏的目的竟然是心情不好,想重拾自我,我擦。朋友们也能第一时间找到他,救他去。两个老人竟然反反复复的叨逼叨一些没营养的台词,还不确信自己在游戏里,还要尝试花样作死,怎么不直接把三条命都用完呢?电影都演一小时了,黑人老人竟然还质疑这是在某个美国小镇上,真是尬出血了,而且慢性子解释真是急到爆,加上各种用十年前的美式老梗,我真心觉得煎熬。我发誓,再有三,我都不看了,太特么尴尬了。推荐大家网上搜枪版吧,别浪费钱了,用拿钱买斤肉不香么。因为强森,勉强多加一星
其实这次角色置换对大家的演技都挺有挑战的,我只能说杰克黑is fucking legend!!!Kevin Hart表现也还行,第二部明显感觉是有钱了,但Jumanji这个游戏是真的无聊啊,要不是大家这么卖力搞笑我是看不下去的。
希望第二部可以充钱,不然凭什么你就无敌?
虽然还是同第一部差不多的配方,但拿着三条命当儿戏的各种作死和违和的亚洲飞贼角色实在让人有点反感。只是到最后的那句“Getting old is a gift”,在今年惋叹了那么多的“英年早逝”后,突然就毫无预兆的击中内心…
为什么2019年了电影院还有这种电影....你给他票房他能拍到100部
主角团的破格表演和流畅的人物切换加分不少,甚至超越了前作的趣味性。但是在商业电影表达上却很失败,不停的给主演加戏加对话来掩盖对动作场面创作的单调与乏力。高开低走感十分明显。第三部最好换导演,将前二部之长结合,才是新勇敢者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2.5。
jumanji如果你看过最初那版 那么结尾的菜单绝对把你拉回到曾经的那个故事
合着亚裔又一次被刻板形象了,小偷,驼背耸肩缩脖,你们到底要不要亚洲市场??
没想到沙漠,索桥,雪山三场戏就摸到了该系列想象力的天花板,这个IP的生命力比预想中更短。
如果只考虑外形的还原度,Awkwafina 其实才是最适合演花木兰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