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秋日和

HD中字

主演:原节子,司叶子,冈田茉莉子,笠智众,佐田启二,桑野美雪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60

 剧照

秋日和 剧照 NO.1秋日和 剧照 NO.2秋日和 剧照 NO.3秋日和 剧照 NO.4秋日和 剧照 NO.5秋日和 剧照 NO.6秋日和 剧照 NO.13秋日和 剧照 NO.14秋日和 剧照 NO.15秋日和 剧照 NO.16秋日和 剧照 NO.17秋日和 剧照 NO.18秋日和 剧照 NO.19秋日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东京暮色》,《秋日和》

上周从叶家宅买了《晚期小津》。最近抽两晚看了其中两部,分别是《东京暮色》,《秋日和》。

悲与喜,黑白与彩色,亡女和嫁女,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小津,不一样的基调,华颜常驻的原节子。

《东京暮色》的主线,在于小女儿的悲剧,弃家弃夫弃子的母亲,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人的姐姐,长子夭折的父亲,都是副线。探讨家庭关系的小津,这一次却将摄像机对准在家庭以外,小女儿的男朋友,以及那帮爱打牌的损友,是片中的关键所在。即便是那个回到东京,已嫁作他人妇的母亲,也是以外人的形象出现。

笠智众和原节子父女,他们代表小津家庭关系中最稳固的两个支点,在《东京暮色》中却毫无办法的看着活生生的小女儿,妹妹走向灭亡。电影本身并不压抑,也不绝望,虽然父亲一遍又一遍的问女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姐姐悉心照顾妹妹,换来的都是沉默。小女儿分明要一个人承受整个世界的压力,她不是不想找人分担,亲生母亲的出现更让她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男友的冷漠无耻更让她彻底寒心。缺失一极的家庭,是会造成这样的孩子,这样将自己锁在内心的孩子,是会产生那可怕的行为。令人欣慰的是结局的怅然和乐观并存,母亲的怅然和父亲坚定生活下去的乐观大概就是人生兴味的两面。面对失落,我们怅然,面对五味杂陈的人生,唯有乐观。

观看《秋日和》的全过程,都充满趣味,有好几处,我忍不住要拍大腿笑。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中年怪蜀黍又何尝不是一台戏呢?《秋日和》里原节子和她美丽的女儿,再次构成了小津的二元家庭空间。在这个家庭之外的,是由亡夫关联的三位老同学,酒友。以及一个故事中很重要的角色,女儿年轻泼辣的同事。

怪蜀黍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原节子,如今各个人到中年偏后,开始操心干女儿的婚事,也是内心深处还有幻想,本来以年轻女孩子为主角的相亲事件,渐渐成为三个怪蜀黍借机和寡妇原节子套近乎的由头。没想到事情闹大,他们竟然要给原节子张罗再婚,到头来还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原节子不为所动,换句话说,她根本没想过这件事。母女情深,好似朋友,虽然注定要分手,却宁肯多享受在一起的时光。小津借女儿之口,向观众说了许多自己的感悟,因为他才是那个坚持到底,为了陪伴老母,一生不娶的人。不过,没有婚姻不等于没有爱情。苦中有乐,笑中带泪,无论何时,演员的目光总是充满[定力] (陈飞雪语),看小津的电影,三分是感悟剧情,三分是体会气场,还有三分,就是从原节子他们的眼中汲取力量。


 @陈灼

 2 ) 平淡如水才是真

一样的家庭琐事,能够正正经经的把一个平淡如水的故事讲清楚,是不是也是够好的了。而这位打破规则的大师,又蔑视一切权威做法,事事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直视镜头,突破180°线,画外音,镜头构造的画框,只有日本式的推拉门制造出来的景深效果,还有原节子无法拒绝的笑容,啊,女儿有点儿像国际章呢。
淡到极致的无味的生活,在小津的镜头下,总是充满真实感,很多暗藏的情绪,也都在里面,女儿的朋友去质问女儿父亲的三位老朋友之片段,很不错,尤其感觉到机位的切换,正面的镜头和背面的镜头,后来女儿的朋友坐下来,又是三个人的正面镜头和其中一个父亲朋友的镜头,就像说的是,真的以为还是在大学呢,
小津安静的镜头下,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拥抱。

 3 ) “葬女”

“嫁女”?

此片是有一些美学的,它的确不丑。

可美学也无法掩盖其剧情和人物的僵死,而播放两遍的欢快配乐也不能显出一丝喜剧的愉快,加上正面对着镜头的演员,效果诡异无比。

这片是什么呢?它像地洞里黑乎乎的一窝臭虫,像地面上被吐出来、粘着好几天了的灰白色口香糖,像尸骨上一滩一滩、蠕动着的蛆,充斥着沉闷、压抑。为数不多的彩色被削成几块、被降到暗处,可怜地在片中夹缝里生存,吐出一丝活气。

片尾的婚礼像极了一场葬礼,不,整部电影就宛如一场缓缓推进的葬礼,黑白分明。

这不是“嫁女”,这是葬女。

 4 ) 从猪口看小津。

这是导演不太满意的一部作品。据他自己说,本篇的意图是:生活本来很简单,却被周围的人搅得乱七八糟。但观众比如我,最后就没有这种感受。

专门查了导演的日记,上面在1960年末说,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说的就是自己吧。正如上段所说拍个片子很简单,但是因为女主演司叶子的合同纠纷,到我生日那天才得到解决。虽然导演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的,但好像受到诅咒一般,最后的效果就是出不来。

却不妨碍我细读这部电影。他的彩片较少,所以部部都是珍宝。《我只做豆腐》102页说,彩色片,就像用彩釉的碗吃炸虾盖饭,而我们会继续喜欢以前的黑白片,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想用青花碗装腌茄子来吃一样。

1

我写这篇的创意是,我们只看导演安放的猪口杯,这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装饰物。

如小瘦鬼老头(中村)回到家中,桌上摆了一只伊万里青花的猪口,上面是拉丝网纹,加上一只小狮子。这一定是小津自己的收藏吧。我认为是全片最精彩的一只。

第30分钟,一只猪口杯,有两层花纹,下层是丸纹,上层是草纹。也是老东西,挺有意思。导演能充分发挥色彩的协调性,既不突兀,又吸引人看。

33分钟又有一只,这时候是一只十草文。这是在母女的家里,后来又再次出现。它在旁边的黑包和三色盒子旁边,显得一点也不违和。他的电影道具,总是那么让我充满惊喜。

第42分钟,母女两人奇怪的约会,我找到了第4只猪口杯,是全白素文的。日本人的白色瓷器烧不好,这都是现代瓷器,还闪一点点青(妙:他还配了个碗。)

44分钟第五只也是青花,但是没有给特写。

82分钟,又看到了第33分钟的那种猪口。唯一两次出现的杯子。

84分钟,女儿愤而出走,在料理店看到了一只青花寿字文猪口。 导演自己说,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表现出哀而不伤的精神。从这些瓷器上也可以看见导演的用心。我认为我的这个小探索,要超过有些人说的服装的故事,楼梯的故事。

在莲实重彦的书第250页的记录有:摄影要求忠实地反映出陶瓷的颜色,因此对它们的配光、光量都特别的加以考虑。 2

查阅日记第554页。1960年7月12日开机。10月16日,他在拍摄山中小屋。冈田茉莉子嗓子发不出声来,推迟了一天。导演说,甚是疲惫,工作上的事情(是第一位的,)怎么都行。

memo说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但是仍然是猴子的话就很伟大。不知何意。

10月29日,他说今年吃松口蘑(松茸)最多。详细记录了赠送者的名字,还有答应送却没送的名字。

11月8日试映,5日后公映。 第541页,司叶子的出演引起了东宝和松竹之间的纠纷!这是7月29日发现的,到8月4号才得到了让步。宋教授说,女演员属于东宝,但导演的是松竹的,所以把她从东宝那儿借过来。详情不明。

从技法和构思上来看,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母女之间的那种关系和生活,反映的不如《晚春》自然贴切。就感觉他们母女之间交代的不充分一样。作为观众,你会觉得前面介绍三个老男人更多一些。导演对这两性关系之间,处理的不够平衡和漂亮。当然仍然是大师之作,没问题。

确实把三个老男人表现的很猥琐,然后让冈田茉莉子把他们一训斥,感觉这部片子才到了高潮。其他的地方,有点乏善可陈。(当然我这次看,受了差字幕的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晚春带入了那种二战以后的沧桑感。而秋日和离得远,就体会不出来了。也就缺少了有层次的味道。

 5 ) 秋日和

平心静气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比较适合看小津。

看了两遍了,这次又看了一半。注意到一个细节:小津喜欢拍水在墙上的倒影。真可爱,像是捉迷藏的小孩子一样。不知道带着帽子留着胡子迷恋水的倒影的小津,在拍电影时候总会想起些什么。

 6 ) 秋日和--私人记录小观感

1.在线吐槽翻译…

有些翻译真的是烦人的要命。好的翻译应该把自己藏在作品里面而不是跳出来炫技。 昨天看《秋日和》,宫间说:“おっかさんもいいおっかさんらしい。君もなかなかいい子だよ。” 翻译:母亲是好母亲。女儿也是好女儿。 ……你还对仗的不行怎么不去写首诗? 首先,哪里听出:“女儿也是好女儿”这句话了?这句话明明是:宫间根据前面的绫子的话推断判断:“母亲也是个好母亲样子,你也是个不错的孩子哟。”このまま按照原文意思翻译不好吗?……

翻译好好翻译。不要让我这种日语素人找出一些不合适…

2.

对我来说,爱情不必和婚姻划等号。

啊,世道就是这样炎凉下来的。

3.

女主和章子怡也太像了吧…

4.

他们为什么都看着我说话。日式微笑让我害怕…请你们看着对手,不要看我。

5.看个小津安二郎要一直跪坐着看人简直是……膝盖疼。

6.那个波光粼粼的水纹。暗香浮动曲临江。

7.……暂时这样吧。

 短评

细腻温暖,伤怀却不伤心。等我老了会不会也和几个老友喝喝小酒,静静的回忆或调侃生活呢?

5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三个老男人为亡友女儿介绍夫婿,道德面是为亡友分担家事,私欲面是为实现过往的投射,须知亡友之妻可是四个小伙伴的当年女神。此事未定又要为女神介绍夫婿,形而上理由是让女儿出嫁无顾虑,形而下肇因是决策时各怀鬼胎,迷局乱斗中终于促成亡友女儿的婚事。啊,这是多么高尚的一群人呀!【9】

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SIFF2013# 一连看到第四部嫁女儿故事,看得人完全恍惚了——一样的面孔在同样的场景里演着不同的角色。突然想到,要是把小津的这些嫁女片连在一起看,岂不就是一部十几小时的洪尚秀了呢⋯⋯

9分钟前
  • btr
  • 推荐

呃所以小津最喜欢的矛盾就是“丧偶家庭的女儿到底该留在家里给爸妈养老还是该嫁出去” 是么……日本社会真是奇怪啊==

10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三个男人并排坐,两个悠悠玩烟斗,一个焦急加兴奋,捶腰如厕空欢喜。本片较之另外几部嫁女影片,诸多细节都有难得的调侃和幽默,但新娘盛妆之下的泫然欲泣,却也从不省略。

11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SIFF@影城;连看两场如观电视剧,那些御用的面孔和场所让观众们发出善意笑声,4小时丝毫不闷,他的确是一辈子在做豆腐;在那些永恒不变的光景里,体会到真正的「无」,你能看穿这种平静超脱,但你不会绝望不会放弃;原节子已老,但寂寞哀愁的微笑也如此动人,司叶子与冈田茉莉子两种美人的典型。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其实原节子年长司叶子14岁而已。冈田茉莉子就是人证里的母亲。五星给女人们。

14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母女版晚春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獏——日本有一种雅气的风韵,非常可爱。张爱玲——对于我,倒不是完全因为他们的雅气。因为我是中国人,喜欢那种古中国的厚道含蓄。他们有一种含蓄的空气

23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电影跟美食一样不能恶补,都需要精嚼慢咽细细品味,经不住不停的胡吃海塞,连续两天看五部小津的电影也是一样。为了好好看本次小津影展最后一部压轴之作《秋刀鱼之味》,忍痛在《秋日和》中途临阵脱逃。日后一定细细补上慢慢品味小津调制的生活情趣和感动之美。

27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秋三部里面,最喜欢的却是这部。原节子、司叶子和一众男将,因为反复出现之故,各自性格还是符合演员外在。茉莉子很有亮点,总是担任矛盾激发的角色;原节子剧末的惆怅戏码,是能够打上五星的原因。相较前段的沉闷,后段情节冲突明显。楼顶、登山、双层宿屋三组镜头的漂亮,调和了平淡生活演进的流程。

3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延续自《彼岸花》的老男人三人组与活泼的冈田茉莉子合作贡献了极佳的喜剧效果,但一点不妨害女儿出嫁,最后一分钟里,原节子挂起和服,锁好门,木然叠着外褂那更胜于《晚春》的寂寥悲凉。比起《彼岸花》里的山本富士子,冈田茉莉子在剧作里承担着更重要的意义。小津自道他想在《秋日和》里传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是单纯至极的事,大家也会集体把它变得复杂。人生的本质尽管看起来复杂,实际上也许根本没什么。”再参照司叶子“是否可以不结婚”的认真发问,似乎小津对新世代坦率直接,而更加个人本位的观念,有了一些理解和认同。

34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真没见过这么克制的。思考空间很大

35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小津的彩色嫁女通版出现过两次选角“意外”:杉村春子在秋刀鱼扮女儿;原节子在秋日和演母亲;寡母/独女合住的公寓,完全照搬秋刀鱼中儿子媳妇的那种,而亡夫的三位老同学却全都是传统的独门独院,有的更是配了佣人。小津在以此暗示,“没有男人的生活比较辛苦”;文子谢绝提亲但在意外见面之后反对藤庄心生好感,小津通常会把偶遇地点设在大公司办公室。或许是表达:工作与爱情并不对立?另个重要角色标配,偏好喝酒做媒和以闷骚笑话打趣女店主的老男人们,这次有了更深的主线介入机会,魅力寡妇使暗恋的他们产生了更多遐想,并引出通片最讽妙的一道叙事元素——烟斗。“你们不是痒了吗?用它挠挠吧!”

3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恭喜小津又嫁掉一个女儿,这次是“国际章”,有没有。哎,你少嫁几次我就给你全五星了。

40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小津安二郎的倒数第三部作品。1.[晚春][秋刀鱼之味]均聚焦鳏夫嫁女,本片则探讨寡妇嫁女问题,整体走向同质于[晚春],部分场景似[彼岸花]变奏。2.“永远的女儿”原节子竟而饰演母亲,而“永远的父亲”笠智众在父权缺位或疲弱可笑的本片中也只是打酱油(一同客串的还有演接待小姐的岩下志麻)。3.小津的彩色片魅力确乎胜过黑白片,不需关注千篇一律的剧情,仅看灵妙雅致的色彩即赞不绝口,最是那一点红与绿,而首尾摇曳在木色墙壁上的光线,恍若水波荡漾,让人沉醉其中。4.除了标配的低机位、越轴剪辑与转场空镜,小津拍近景或特写几乎全用浅景深镜头,虚化的背景中也常有迷人的彩物点缀。5.后方斜45度低机位拍倚着栏杆的两人,真是小津钟爱的角度,想及[东京物语]。6.诙谐风趣契如[早安]。7.冈田茉莉子好美,与成濑[浮云]中判若两人。(8.5/10)

4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小津的形式美,所谓“无可挑剔”之作。翻拍/改编自《晚春》,虽然不再sentimental,但悲凉远甚原作,母女关系毕竟比父女关系煽情。看到多部小津电影中的桥段、情节和常用手法,司叶子不及《小早川家之秋》那般光彩夺目,而小津本人的位置似乎正是那个去世的丈夫,笠智众的兄长……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用万峰老师的话说:『这三位老男人,你们心思又活络了是吗?』。用歌词概括为:”越慌越想越慌,越想越骚越痒“。小津更精简,一个"痒“字直接概括。

5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母女之间的情感总是更加微妙和细腻;真没见过这么替别人女儿操心的老中年男人;这次的嫁女儿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最多就是差点连母亲也嫁出去了,可惜没有。

5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时光飞逝。女儿嫁了一拨又一拨,原节子从被嫁的少女熬成了为女儿愁嫁的单身母亲。小津守着那么一些标致的女子竟然独身,怎么想的。

59分钟前
  • 非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