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很无聊..把一篇东西隔了这么长时间又发一遍...
导演在整个过程中话都比较多,东拉西扯的,再加上Tim Roth那个没谱的就更能说了,所以我就挑了一些和剧情有点关系以及和EN关系很重大的内容上来~下文的顺序全是按照电影顺序,看不懂的告诉我,我再解释下
首先从片头开始,是巴西的贫民窟,里面有一段Banner回到家中看电视学葡萄牙语的。这一段起初的构想是让Banner看巴西的肥皂剧,但是后来编剧灵机一动,改成了让他看芝麻街,因为有许多人都是看芝麻街学英语的
然后是Banner在装瓶厂划破了手指头,大家都记得导演着力刻画的血滴吧,他在这里解释说他是故意拍的不是很随意,而是很炫耀的样子,因为他想着力表现这个场景的重要性
关于那个装瓶厂,其实不是在巴西,而是在加拿大的一个废弃的工厂,这里就很考研功力了,怎样室内外两重天,室外还是在巴西到了市内就又在加拿大了,而且那个工厂在拍摄期间曾经失过火
两人闲侃的时候谈到了EN整个过程拍的都很卖力,尤其是那些整场戏都只有他一个人的,完全是自说自话,仿佛整个片场都是他自己的,Tim说这对于一个演员是件好事
后来讲到了Stan Lee爷爷的客串,就是喝了混有Banner血液的饮料的那位老爷爷,Stan Lee直到83岁都没有闲下来,导演费了好大的劲才找来他客串,这样导演很兴奋
在说逃亡戏的时候,导演提到了剪掉大雪山的原因,说是不想让孩子们在电影一开场就看见自杀的场面,这会让人太过沮丧(你还不如直接说你怕MPAA呢..)不过我在花絮碟里也还是没看见大雪山的那场戏..
说到这里插播一下..Tim在评论的时候真的很自恋耶..两人侃的开心经常完全无视EN..
这里提到Banner第一次变身以后的戏份其实是电影拍摄的最后部分,那时候EN因为整个拍摄过程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导演说那是因为他从来都不吃甜食,虽然有时会偷吃,也尽量避免淀粉,糖类,脂肪的食品,说是这样是为了保持身材..
Banner回到多伦多大学以后的第一场戏,也就是躲在树下偷偷看Betty的那段,那里的整场戏其实都是EN做的导演
这里提到了那个Norton360的镜头,导演说那只是个巧合,是个无意为之的笑点
再次说到了EN可以对着空气演戏,还说乔治卢卡斯应该找EN拍星战7,因为他只需要摆弄已经在绿屏前拍好的场景就可以了(这是在夸奖EN还是在?...)
Betty和Banner重逢的一场戏,那场大雨其实是人工造的,那天特别的冷,可是演员还要在水里拍片并且忍受导演坐在干处的监视器里指手画脚..这场戏以后隔天Liv就得肺炎了..
校园内的乱战,HULK被音波炮制服的构思是EN想出来的,之前导演是想让军队用粘性炮弹将HULK粘起来,没有着力点了也就没法打了
Banner在浴室内跌倒的一场戏,其实不是EN的全裸(Orz 我早该想到..),而是Tim Roth的替身完成的,Tim还说如果你一帧一帧的来看,可以看到替身的私处(真是老不正经..)
然后就是那场让人纠结的激情戏啦..导演说这样设计很有趣,因为他们其实一直在想Bruce变身以后下体会不会也跟着变大(谈论这个的时候我妈正好在旁边,我都要雷死了..)顺便给了HULK永远撑不坏裤子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不想弄HULK私处的特效..也不知该怎么弄...囧rz
接下来就是Banner被Blonsky抓住的时候,Tim是真的在打EN,而且很用力,还说很爽(小样..借机泄私愤是不是?!) 当时EN的女友坐在监视器旁边说:“他被重重打了一拳” (果然无处不在哪..)
后面就没别的了..至少在也没提到EN..偏心的导演哪...
最后再来废话一下,删减片段没有想象中的精彩,可能是因为没看到大雪山的缘故吧..
http://edwardnorton.5d6d.com/thread-626-1-1.html(转载请注明)
顺便打广告,欢迎来Edward Norton中文网
http://edwardnorton.5d6d.com 昨晚去看电影,“功夫熊猫”竟然已经下线。找电影,一个叫“魔幻王国2”,一个叫“新变形侠医”,名字都很弱智;其余强些的电影名全在8点以后上映,太晚;后来发现“魔幻王国”已经开演,便没得挑了。
看完电影,才从H口里知道,这个就是以前我想看的“绿巨人”的翻版,原来不过是这么一个典型的美式漫画故事而已。场面虽然不错,但打来打去看得人头晕,也没觉得有多震撼。情节有这类故事常见的漏洞,依然归咎于简单、粗糙和程式化。最粗糙的是结尾的打斗:向来的高潮部分,却在绿巨人刚扳回一局后戛然而止,很不过瘾。不过整体而言,比同类型的“变形金刚”和“蜘蛛人3”好看,至少不让人犯困。特别是前者,看得我快睡着了,强撑着才看完(当时我准妹夫睡着了,表弟想睡,太吵了没睡成)。
除了漂亮的丽芙·泰勒,出彩的地方都在开头。短短几分钟的片头演员表,就交待了绿巨人隐居巴西的原因,让人很快入戏,处理得满好看。巴西的场景在观感上有些新意,特别是一个俯瞰镜头,城市里布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村屋,很有意思。只是,不希望中国以后变成这样。
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那个反派怪物竟然是俄国出生、英国长大。美国人拍电影,也太注意形象了。
说实话,看本片之前我绝对是抱着一定的觉悟的,这部片子在北美上映的时候口碑就不是很好,加上上一部绿巨人滑铁卢,还有就是本片中非常不靠谱的卡司组合。简单的说,本人是看衰这部电影的。
从常理来讲这种影片就应该在电驴等碟版出来下来看了就行了,但是呢由于有人请客看电影当然是不看白不看了……
电影一开场就和李大师的《绿巨人》划清界限,整个故事都是全新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续集,本片中绿巨人的出现原因变得简单的许多,就是一个军事试验的扭曲结果而已,影片开头采用了闪回的方法迅速的跳过这一段,直接进入军方四处追捕班纳(艾德华·诺顿)的剧情,对于动漫改变电影文戏一直软肋,本片更是将这种精神发挥到底,开篇闷骚的文戏毫无剧情张力可言,还好很快导演识趣的进入武戏部分,让班纳兄弟在巴西贫民窟中进行FREE RUNNING,最后跑不赢了就直接爆气变身绿巨人进行毁灭打击。这场动作戏只是个热身部分算不上多么精彩,导演还故意将绿巨人隐藏化,让其在阴影中活动似乎想增加其神秘感,但此举纯属鸡肋,全世界人都知道那玩意儿长什么模样了,你还这样……
热身武戏后我们又进入无聊的文戏部分,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反派特种兵(蒂姆罗斯)角色,以前看到蒂姆都是出现在文艺片中,像是《海上钢琴师》《没有青春的青春》,其实一下子不适合蒂姆的特种兵扮相后来好不容易慢慢适应了,但是一个镜头又摧毁了我们的适应,那就是蒂姆饰演的角色和反派将军站在一起,身材矮小的蒂姆连那个长官的肩膀还不到……特种兵风采荡然无存,突然间“娇小可人的特种兵“这个词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片中提到了斯塔克工业,熟悉漫画电影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这个就是铁人斯塔克(小罗伯特·唐尼)的军火公司,这样一来两部漫画就联系上了。
下一场武戏是高校混战,这场戏终于让怪物放开手脚大干了一场,的确是很绿很暴力啊……绿巨人的打斗的暴力性让其他的漫画英雄看起来都像个娘们,这一点值得称道。
动作戏我写得再多你们也不会了解,还是自己去一探究竟吧,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是今年最有趣床戏,精灵公主丽芙泰勒VS文艺青年诺顿,当时选角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组合太不靠谱,公主魁梧的身材和瘦小的诺顿站在一起老是有一种妻管严的感觉,这一对男女在整部电影中毫不来电,但是就是这样一对莫名其妙的组合贡献了今年最有趣的床戏,这场戏中诺顿正欲和泰勒云雨,但是由于诺顿的变身问题,一旦过于激动就会变身绿宝宝,所以只得作罢。这场戏里不来电的情侣加上无厘头的台词直接引爆的笑点。
最后一场的怪物大决斗是全片的重头戏,导演也是诚意十足,让两个怪物打足20分钟,满足我们的视觉需要,但是其中也出现了极不和谐的音符,绿巨人浩克在使用一招脚踩地的招数的时候竟然交出了招数的名字:浩克霹雳!
当时我就被雷翻了!
这种时候我记得只有小时候的动画片里面出现过,想不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人用这种老梗!最不能理解的是,那个配音的声音超级像是蜡笔小新!
最终战斗还是以绿巨人获胜结局(废话……),诺顿再次离开了泰勒,开始学习控制绿巨人的方法……
但是影片还没有完!可以说全片最精彩的段落才刚刚开始!
酒馆里失意军将一个人喝闷酒,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过来对他说:早给你说过了,做生化武器没有前途,硬件制造才是王道……
而这个神秘人就是^………………我不告诉你……
去电影院一探究竟吧,绝对值回票价。
我最崇拜的诺顿和我最心仪的泰勒被无聊的剧本和不知道想什么的导演逼得下了一个生鸡蛋
2008.9.24.16:17...因为之前看过Ann Lee03年的那个版本.现在试图回忆发现已经记不得什么了.只觉得好像一个绿东西不停地蹦啊蹦啊.而且.Ann Lee的版本还介绍了很多Bruce为什么变身的.凸显了东方人的细致...而导演Louis Leterrier显然把重点放在了动作场面上.我发觉看直升机被打下来比把汽车打爆更能给我带来快感.动作西我就不说了.最后正义绿巨人大战邪恶绿巨人的动作戏太猛了.Liv Tyler还是那么迷人.我很想摸Y大腿根儿.而且片子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桥段.但也有一些冗长
很爽快,比李安的强多了。
我是冲仨主角去的。Edward Norton还是一如既往地养眼,我看着看着突然琢磨出一句“诺顿的相貌体态符合中产阶级的审美情趣。”他还就特适合演知识分子型的角色。而本来我很喜欢的大美女Liv Tyler的教授扮相,简直就是一胸大无脑的感觉,很不养眼。精致小男人Tim Roth的转型显然也很不成功。【UME双井】
我是诺顿脑残粉就这么简单,啦啦啦。
比李安那版好。
他说此片讲述爱德华诺顿发明了一种猛药不想给别人用自己躲起来的故事
没我想象的差,和其他漫威电影差不多啊……有关班纳和贝蒂情感的部分既不感人又让电影拖沓了。丽芙泰勒真美
美国英雄大片典型范例,爱情,超能力,大战,军方阴谋等等俱全,而且这次下部的伏笔更明显,在放到一半多的时候就有,还把钢铁侠的预告也做了,真是一石N鸟
本片的成功,说是导演的成功嘛也还好,和好莱坞以往的大片、那些观众喜闻乐见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没啥区别,就是“大片”,视觉飨宴。不过,它的成功还主要是靠了李安的失败版,本片完全颠覆了李安的儒雅沉闷版,并非续集而是重新开辟一个振奋人心的天地,有了李安版的衬托及批评热闹,才有了这部的精彩
下面正义联盟要现身?终于要拍成电视剧了,搞得跟BB的最后一幕一样,难道是另一个高潮的前奏?
不知道是Hulk像姚明;还是姚明像Hulk……:)
在看过"复联"之后再回过头重看绿巨人2,不得不说漫威这次和迪士尼联手下得这盘大棋,总体上说是非常成功的.唯一比较明显的错误就在于这里—Northon.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参演"复联"的原配英雄角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原因不是在于片酬之类的问题.而是在于Northon不是一位典型的好莱坞商业演员.他只是一个演员.
我对诺顿是真爱啊,其实剧情挺烂的,我还看着他那小身板一个劲傻笑。。Tim Roth是不是很过瘾啊,操着各种机枪还玩儿变身,啧啧,这片子的上一年还跟科波拉玩儿文艺来着。。当然几位养眼的主角和炫目的特效之下,我其实更期待挖掘得更深的东西(李安那版和这个结合一下就好了。。。)然后结局是复仇者?
就记得那会儿在电影院,看到诺叔暴走后仍对女友温情脉脉旋即振臂长啸时,旁边大哥很是感慨的说,绿巨人太浪漫了!与此同时我吐槽了一句,K-Boxing……
像Jason Bourne一样亡命,像John McClane一样打架,像King Kong一样拍拖……
作为复仇者联盟最早的预告片之一 本片亮点实在不少 绿巨人形象和联盟一片保持一致 爱德华诺顿却与m系设定有些差异 巴西贫民窟场景和汽水厂设置出彩 返回美国后一切重回俗套 而且在弗吉尼亚闹闹挺好 却一定要安排蓝先生在纽约 便于变种人大战搞破坏 boss战太草率是这一系列预告片的通病 另丽芙泰勒很美
两集绿巨人看下来感想主要是:……只有他前女友和美国队长能让他冷静。……所以队长在他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地位啊?
有了Edward我打星评分绝对会丧失理智。
HULK SMASH! 啊三星全给诺顿,要是妇联里的绿胖是诺顿演的就更棒了(当然Mark也很萌.....),本来想加颗星Liv Tyler的,确实美,但自从拉拉打雷出现后,看到Liv撅起的嘴我不知道是该用性感形容呢还是打雷了。一贯的超级英雄电影的线路,先毁了扭腰再温情一段,anyway,反正我是来看诺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