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想有必要发一下,以改自身不足。 几日前我曾说过不喜日本影片,认为其中感情戏太过基本无其它,我想我想我想我是错的(听到我想,我想,被洗下脑)就在刚才我看完高建仓先生的致亲爱的你。所以发一下短评。 影片中高建仓扮演的仓岛为了完成亡妻洋子(田中裕子)的遗愿把骨灰洒向故乡的海而上路的事。色调,摄影手法,中心思想以及隐喻等不谈,整部片都弥漫着行云流水般的哀伤写实,人物情感饱满,细腻,所谓大爱无言,大悲无泪。我想这归功于高建仓先生的肢体语言和摄影推进,很难想像此时高建仓先生已如朽木,在影片最后一个炫技的长影头依昔可见硬朗的步伐,如弹幕的朋友所说全片哀而不伤,是部佳作。我没有去豆瓣翻影评,因为我明白我是看懂了的。在途中在一对话尤其深思:你这是旅行呢?还是流浪?旅行和流浪的区别你知道吗?前者有目的地,后者没有。前者有可以回去的地方,后者也没有。你是旅行还是流浪?结合片尾的绯句: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不难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上路的旅行抑或流浪,不同的是:是否有可以停下或者回去的地方休息一下。我想了想我,我想我只是在一个个人生与人生之间来回穿梭,所以也谈不上流浪,(你说我该有多绝望)洋子在最后的信中只写了永别了这样一句话来提醒即使是夫妻也不可能全部相知。同样洋子也经历过痛失爱人的悲苦,不想仓岛沉溺在这样的情绪,通过回到故乡的海撒其骨灰来提醒仓岛一切已失去,不可以再追,你可以记住我,但必须往前走。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这样一部温情片在裕子与高建仓先生演绎下让人不知不觉便失了魂。值得一提的是:高建仓先生与大泷秀冶(或许是的吧)拍完这部电影不久之后便离世了。我想我可能会翻一下其它作品。(毕竟观影少) 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到了海子的那句: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
第一次尝试写影评,请多指教。
前些时候跟老K一行去美国旅游刚刚返回日本,碰巧老K的儿子小Y就独身一人来日本旅游。小伙子一个人背着行囊往关西跑了一大圈,把日本几个经典的文化景点---京都、奈良,甚至三重县的伊势神宫都看过了,最后回程路过东京,我在自己住的千叶县的小城里接待了他一晚。那晚吃日本鸡肉烤串。
小Y原来在加拿大留学,学的就是电影,但归国之后没找到对口的工作,一直在京做些与专业不相干的事,多少有点可惜。因我知道,小Y才华出众,说起电影艺术,滔滔不绝,颇有一番独到的见解。记得那天就说起许多日本电影,尤其提到老戏骨高仓健。当时的我们尚不知晓,就在我们见面的前一个晚上,高仓健刚刚去世,直到18日媒体公布后才知道。事后吃了一惊,不敢说我们两个高仓健的粉丝心有灵犀,但那一晚确实谈了很多高仓健的话题;应该是时代使然,老K与我都是高仓健的忠实粉丝,他的儿子居然也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对高仓健推崇备至。
那天小Y向我推荐高仓健最近的一部作品《致亲爱的你》(当时还不知道这部片子竟成了高仓健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些年记忆力严重衰退,不大记得有无看过这部片子,一般来说,高仓健的片子应该没有落下的,当时只对小Y说,有机会一定要看一下。后来听到高仓健去世的消息后十分吃惊,忍不住赶忙找了这部片子来看。
可一看片头,我就知道了,这是我一年多以前就看过的片子。一边感叹自己记忆力衰退的同时,却也想起当时看完后是想写点什么的,只是我和电影里的男主人公仓岛一样,迷惑于他的亡妻在最后的遗言信中写的那句话“さよなら!”(再见),一直在思考它的含义,想着想着,竟把此事拖了下来,最后竟至完全忘却,不了了之。看来人老了,想起什么一定要马上去做,否则过后就忘了。所以,这次马上就拿起笔来,对高仓健,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日本演员,我一定要说点什么。
《致亲爱的你》的电影情节十分简单,与几十年前的另一部名作《幸福的黄手绢》有些类似之处,首先都是公路旅行剧。但剧情的简单,根本不是问题,如所有高仓健的电影一样,在细节里做文章,在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捅咕你,以至《幸福的黄手绢》终于成为传说,《致亲爱的你》也斩获多个国际奖项,并且两剧无疑都收获了观众大量感动的热泪。
《幸》剧说的是刚出狱的男主人公回家途中向同行的两个年轻人叙述的自己一段心路历程,主人公刚刚出狱,不知道自己心爱的妻子还有无在等待自己,闪回中的一段段经历让男主人公充满懊悔,思念,犹豫和彷徨等种种心绪。两个配角如今也都是老戏骨了,一位是桃井熏,一位是武田鉄矢,在戏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在激励着男主人公,成为推动男主人公回家的动力。而作为信物的黄手绢在影片最后迎风招展时,那镜头伴着激越的音乐,形成令人激动的高潮,让无数影迷落下了泪水。那部电影我曾看过多次,不知道是否自己的承受力太差,总之没有一次不是眼泪流得稀里哗啦。
《致》剧与《幸》剧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这次高仓健扮演的男主人公仓岛却从犯人变成了狱警,而且他这一路不是回家,而是从日本海一侧的富山赶到远在日本列岛最南端长崎的亡妻的故乡,依照亡妻的遗愿将亡妻骨灰撒在故乡的薄香海上。无巧不成书,这一路上他又碰到许多人,按国人说法,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同是天涯沦落人,主人公无意之间走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以至谁是主角,谁是配角都快搞不清了。主线虽然简单,但主线中埋设了重大悬疑,又加了多条支线,让一个貌似简单的电影引发人长时间的思索,感觉其实真不简单。
路上首先碰到的是打酱油的北野武,他扮演国语老师兼小偷骗子杉野,但十分有趣的是这个小偷兼骗子活像个哲学家,一路谈论俳句,而且关于旅行和流浪的见解相当有水平。他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目的地,又有可回的家;后者既无目的地,又没有可回的家。这小偷还把一本俳句诗集送给作为旅伴的男主人公,以至同事问仓岛与犯人接触时有无受害时,回答竟是:“岂但没有受害,还深得照应”。让人哭笑不得。高仓健扮演的男主人公仓岛充满人情味,手捧诗集,朝着被抓去的犯人的背影一个微微的鞠躬。据说高仓健本人平时基本也是如此行事的,与人为善,诚挚有加,不知道的人可能会诚惶诚恐,其实许多日本老人都是如此。
在大阪碰到的是像寅次郎一样的流浪商人们,而且各个都是当今明星扮演。一个是草剪刚扮的销售现做现卖盒饭的流浪商人田宮,常年在外,妻子出轨,表面上好像挺乐观,但实际上却心怀寂寞,而且明明知道妻子的事情,却无勇气搓破现实,心中痛苦莫名。
另一个是佐藤浩市扮的做下手的南原,沉默寡言,身世却更为出奇,而且到最后才弄明白,此人竟是仓岛到达目的地后住的一家小饭馆的老板娘濱崎多恵子(余貴美子扮演)的多年前出海“遇难”的丈夫。而实际上此人七年前出海捕鱼遇难未死,却乘机隐姓埋名逃往外地,并因此使得妻子得到保险公司的死亡保险补偿而开了这家小饭馆,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按说这显然是违法之事,但他自有难言之隐,靠打鱼为生终究很不安定,自己“死去”,既可让亲人获得一份保险遗产,对妻子儿女也算有个交代。问题是如今南原远离故土,真成了北野武所说的流浪汉,七年都不敢回乡。老板娘濱崎多恵子托付仓岛在撒骨灰时,一并把女儿订婚的照片也撒进大海,献给遭遇海难事故的丈夫,仓岛毕竟是狱警,竟然看出破绽,破解此谜,最终把照片送给了南原,让南原说出了隐情。作为狱警(也算公安人员了),仓岛并未去告发南原,第一次做了徇私枉法之事,人情味算是做到家了。
最令人不解的还是主线,男主人公仓岛的妻子洋子死后,根据遗嘱,律师交给男主人公两封信,一封当面交给他,嘱咐他将自己的骨灰撒在自己家乡附近的薄香海里;而另一封则寄往家乡的邮局,让他到那里去取。当仓岛千里迢迢跑到那家邮局取来时,却发现那信里只有一句话:“さよなら。”(再见!)这不但引起仓岛的疑惑,连观众都十分奇怪,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第一次看这电影的时候,也是不明此意,所以无法写这篇观后感。这次仔细看后,才多少明白了女主人公的意思。
我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先说人世间除了物理性质的饥寒交迫之外什么最痛苦?作为过来人,窃以为思念最痛苦。人都说没有什么比失去父母亲人、深爱的恋人和挚友更为痛苦的了。这没错。可也只有过来人才会知道这一切。它的痛苦在于它的持续性和某种莫名的寂寞感,让你时不时地陷入下意识的思念之中。每当你做完手中一件工作,点起一枝烟,随着那轻缈的一缕烟雾散去又复来,不知何时你思念的人就在烟雾中出现了。自己就有亲身体会,经常走在街头,无意中看到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很像已经去世的母亲,虽然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但我却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想要去再看一眼。古来有过多少惜别的诗句,有什么能比离别更能折磨人的呢?
记得还有过一个亲身经历,自己在一次痛苦的离异之后再次爱上一个人,却暂时不得不分居两地,我在日本,她在中国,有一次自己去东京湾新开发的风景胜地台场,乘坐空中单轨列车返回。当时正是傍晚,路过东京湾时正好看到西面天边的晚霞,那是十分难得的美丽的晚霞,红彤彤的太阳有一半已经落下,周边万朵金光射出,令人无限向往。可一个人独享这美景,万感交集,心头涌上一股深深的寂寞,突然想起了远方的她,很遗憾不能一起分享这美景,一时间竟情不自禁地落下一滴泪来,人一生中,谁又没有过这种感受呢!
只要是真爱,离别之后的他(她)的影子在生活中将会无时不在,任何一件有关联的事物都会让你想起他(她);再设若你在他(她)生前,对他(她)有所亏欠的话,那就更麻烦了,那种内疚,那种愧悔,有时竟像一只张开的网套或阴影罩住你,让你每每想起往事,就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甚至由此步入忧郁症般的病态的思恋之中。
在影片一次次闪回中,我们知道了仓岛的亡妻在与其相爱之前也曾有过一段复杂的感情经历。她的前夫(或恋人)正是仓岛做狱警的监狱的犯人。但他没能走到刑满释放就不幸病死狱中。具体原因等等影片没有介绍,仓岛的亡妻是一个童谣歌手,因为深爱着自己的恋人,主动到这所监狱给犯人唱歌,仓岛作为狱警十分感动,向她表示谢意。但诚实的女主人公面对仓岛的一片诚恳则十分内疚,因为在她心里,这歌只是为自己的恋人唱的,与其他犯人无关,她觉得自己不配接受仓岛的感谢,更不愿欺骗仓岛,因而向他倾诉了实情,并向他诚恳道歉,显然两个人都具有十分高尚的人格。
因此后来成为仓岛妻子的洋子十分明白思念的痛苦是何等滋味,她深知现在的丈夫仓岛也深爱着自己,她不愿意让他也像当年的自己一样,陷入迷恋的痛苦境地。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她也曾深爱过自己的前男友。她希望仓岛能忘掉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一种只有真正的爱才会产生的善意。一句“さよなら“(再见)!看似简单,却隐藏了深深的思虑在其中。
片头的一个闪回中,田中裕子扮演的女主人公有一句不经意的台词,让观众久久不能忘怀。她一边像孩子一样吹动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一边对背后的丈夫说道,“到秋天就把它摘了吧!没有什么比错过季节的风铃的声音更令人寂寞的了。”日本人对季节的交替是十分敏感的,在这里与其说表现了仓岛亡妻的细腻的感性,不如说它话中有话,是一个预兆,终于一语成谶。许久之后,心有灵犀一点通,到底顿悟了她只有一句“さよなら”的遗言的含义。
“珍重自己活着的每一天,不要辜负眼前的生命,忘掉已然过去的一切,远离不必要的伤感!”,这是不是仓岛亡妻想要说的话呢?从整个状况来看,应该可以释然于心了。
田中裕子是我十分喜欢的日本女优,她扮演的阿信,多年以前曾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年轻时的她曾经十分耀眼,甚至妖媚,看过她演的一部《翻过天城山》,扮演一个美艳动人却命运坎坷的妓女,看得令人动容。 记得田中裕子在片中的惊艳转身令人眼前一亮,微微一笑,眉眼眯缝起来,美艳至极,媚至骨髓, 那时真不知俘虏了多少男性粉丝。
在亡妻家乡的小渔村里流连的仓岛发现一个小照相馆,像所有乡下的照相馆一样,这不啻是当地的一个小博物馆,他在陈旧的镜框里看到了少女时代亡妻的倩影,那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了亡妻留给他的短信的深意,因而对着照片中的亡妻以象征性的却又是充满爱意的轻轻一拳。
影片中,随着主人公的小房车的移动,一幕幕闪回不断出现,每一个闪回都并不经意,却又都引人思索,寓意不凡。夫妇两人在海边漫步,发现被海浪冲上岸的一根根树干,他们注意到,这些树干长期被海浪冲刷下树皮早已被剥去,表面也十分光滑,已经变形为单纯的木头。中国有句古话,上善若水。水无形,它是软弱的,却又是强大的,一次次的冲刷,可以把树皮剥掉,让树木露出原形,并让它变得十分光滑,既显示了大海的力量,也显示了岁月的力量,夫妻之间不也是这样吗?
影片里充满了生活的温情,却又不温不火,娓娓道来,毫无做作,因为有高仓健做主角,所以配角几乎都是当今日本的明星大碗,连北野武也来打酱油,但大师级的演技就是让你看不出任何演技。每一个镜头都似不经意,像是生活在自然流淌,却又让人回味无穷;路上遇到的人形形色色,却正如托尔斯泰的话,世上的幸福是相同的,唯有不幸是各式各样的。
看过豆瓣上的一些闪评,有说影片矫情的,有说过于刻意的,我估计这些人都是些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当他真正走过人生之后,就不会说这些话了。生活就是这样的,经过几次磨难就都知道了。
影片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北野武扮演的骗子也有骗子的哲学,他只是一个流浪者,警察逮捕他时没有任何反抗,甚至露出北野武式的玩世不恭的坏笑;明明知道妻子的外遇,却没有勇气去面对,不得不以常年出差在外来逃避的流浪商人田宮的勉强为之的苦笑;冒充遇难,过着隐姓埋名的流浪生活,只为给妻子和女儿留下一笔保险金的南原的充满寂寞的温情;深爱南原的濱崎多恵子和女儿以为南原已经遇难,母女相依为命,却又不时思念亲人。
在台风到来的夜晚,寂寞之中,濱崎老板娘向萍水相逢的仓岛倾诉了自己的遭遇,而恰恰因为仓岛不失时宜地向她提起亡妻的信件,老板娘的一席话则帮助仓岛破解了亡妻短信的谜底:
“何必纠结于此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即使是夫妻,也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的一切,不说出的理由何必纠结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嘛!”
貌似平淡的影片,朴实无华的爱情,涓涓细流,却流出满满的感动。有时候不是生死与共的爱情才伟大,一句费尽心思表达的"再见"同样真挚。妻子体会过思念的纠结和痛苦,所以通过临终前安排的旅行,告诉丈夫:忘了我!放下我!开始新的生活吧!亡妻的一片真情寓意其中。
高仓健挥撒妻子骨灰的镜头,是那样舒缓,妻子的白色的骨灰在清冽的海水中慢慢散去,一把一把-----,高仓健咬紧覆盖骨灰盒的黑色布头,坚韧,沉默,好似一尊雕像,回程的小船浸润在巨大的血红的落日之中,一切都归于自然,天地合一。
已经先于高仓健故去的大滝秀治在剧中扮演渔夫大浦吾郎,他和孙子一起载着仓岛归来,上岸之后,老渔夫说了一句话:“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了”。那句话说得十分得体,十分适时,就因为他这一句台词,大滝获得了最佳配角奖。归来的老渔夫的孙子想劝仓岛一起去喝一杯,但他的未婚妻内绪子(由当下十分走红的花旦明星綾瀬遥扮演)则更能明白仓岛此刻的心情,不以为然地对未婚夫说:“你消停点吧!让大叔静静吧”!那一刻,仓岛正坐在岸边,凝望着与妻子的生命浑然成为一体的渐渐陷入沉睡的静静的薄香海,影片里只给观众一个背影,但已足够。
昨天我还问正上中学的儿子和女儿,你们知道高仓健吗?他们一起问:“他是谁?”
我无法强求他们,高仓健只属于我们那个时代。有网友说,高仓健完全是一个精神人物,高仓健的背影像一座山峰一样,代表了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终于因为他的离去而结束了。
1
降旗康男的《只为了你》(又译《给亲爱的你》2012),溶入了太多的意外。作为高仓健生前最后一部深情之作,也是他与降旗康男合作拍摄的第20部电影。同时,在《夜叉》之后,再次聚集着北野武、田中裕子及多次合作的大泷秀治等老演员,这也是大泷秀治的最后遗作。所以,这部电影本身,就弥漫着深幽不尽又伤惋动情的氛围。
看到富山监狱担任技术指导的仓岛英二(高仓健饰),苍老蹒跚的样子,就令人感叹,想想当年的高仓健,身手是何等的矫健和刚毅,真是人生不堪老,80岁的他自然多了一份浓浓的静默温情。片中,相濡以沫的妻子洋子刚刚因淋巴癌去世。他还在服丧期,就来上班了。总监冢本给他一张洋子生前寄给他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希望他将她的骨灰撒到故乡的大海。
2
这不免引来的疑问,为何妻子生前不直接跟他说呢。且妻子还要求他必须在7天内到达她的故乡长崎的薄香,他将收到另一张明信片。不知那上面又写着什么。女人真是捉摸不透。为了探寻妻子的真实想法,他开着改装过后的旅行车上路了。从富山到长崎至少一千多公里。总监冢本夫妻对仓岛可谓无微不至。虽然他已到了退休年龄,但冢本退还了他的辞职信,让他办完事再回来上班。
影片现实与过往交叉闪回,采取如老照片那样的淡彩质感,使得回忆有了岁月温情的印痕。深情悠缓的配乐,令人伤感。田中裕子自带喜感,眼睛会笑,给人带来安心。原本带着不婚想法过完一生的仓岛,遇到了监狱演出的歌手洋子,听到她深情演唱的《红眼的蝎子》,深为感动。再次遇到时,二人产生了微妙的感情。
3
其实,洋子来监狱唱歌只为了她之前的恋人,可他在两年前去世了。在仓岛50岁时,二人结婚了,携手过了15年彼此尊重而温馨的生活,洋子因患急性淋巴癌去世,原想一起去旅行的约定也就成了空谈。我总感觉,高仓健就像在演绎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个角色,让他如此的从容淡定,想必一定触及了他内心柔软的部分。
这南下的一个星期,仓岛遇到了各种各样可亲的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苦业无明,这真是如洋子所说不能停止流动的时间。因为在监狱,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样的,好像时间是静止的,不流动的。洋子的故乡长崎薄香,到底是怎样的。
4
仓鸟途中,最先遇到了自称中学退休教师的老头杉野辉夫(北野武饰),热心的给仓岛介绍风景湖,并吟颂徘句诗人种田山头火(1882—1940)的诗句。有意味的是,杉野问他旅行和流浪有何区别。仓岛说我从没旅行过。杉野说区别就在于旅行是有目的地,那就是回家,而如同种田山头火这样的(僧侣)诗人总是浪迹在旅途,所以写的诗多以自然为主的感慨。
杉野痛苦地说他的妻子不久前患胃癌去世了。但诡异的是,下关西警方却以惯偷为名逮捕了杉野,演出一段叫人哭笑不得的滑稽剧,想来这个角色,非北野武演绎不可。这眼前发生的事,也让仓岛感到了人性的复杂。毕竟杉野对他有诸多关照,并无偷窃。途中,仓岛还专门买了一本种田山头火的诗集,有空就看,结合自己的人生之旅,尤其是无法停止对于亡妻的思念,可谓感慨良多。
5
再遇到的,便是北海道来的海产品乌贼的推销员田宫(草剪刚饰),厚着脸皮让仓岛载他到大阪,这是绕道的折腾。厚脸皮的家伙热情,让老头无法拒绝。这小子的助手南原(佐藤浩市饰),倒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厚脸皮的家伙还让仓岛给他站摊卖鱼,他说必须每天销售二千盒。从北到南,他总是在路上摆摊销售。一起就餐时,厚脸皮饮着酒说道自己妻子跟他过的并不好,并对仓岛说看得出你眼睛中的寂寞,所以才会跟你说。
南原感到这小子很无礼,就代老板向仓岛道歉,并给他一个地址,如到时在薄香找不到撒骨灰的船,可找那个老渔夫大浦吾朗。途中,仓岛来到高山,重温当年洋子参加空中演唱会的场景。经过一周的行程,终于来到了长崎薄香,收到了妻子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再见”。就这一句“再见”,再看到破街当年老照相馆橱窗上挂着洋子年轻时的照片,让他体味到时光凝聚的情感和力量。
6
但想出海难于上青天,正值第25号台风。找当地渔协没人敢出海。他在当地餐馆就跑时,遇到了好心的姑娘奈绪子(绫濑遥饰)及其母亲多惠子(余贵美子饰),恰好奈绪子的未婚夫的爷爷就是老渔夫大浦吾朗(大泷秀治饰),但老头拒绝出海。好心的母女俩看到风雨飘摇的旅行车,非常危险,便接他回家住。半夜,多惠子下楼跟仓岛谈起了自己的不幸变故。
她的丈夫7年前遇到海难,尸首都没见着。仓岛对她说我妻子13岁就离开这个地方,她生前的这种安排,也让我一路困惑,反复在问自己我是什么。多惠子笑着说她用这种方法带你来到这里,不是很好的吗。是啊,这句话实在,也贴心窝子。
好在台风结束了,一片晴朗。他在大浦吾朗和孙子的陪同下,带着亡妻的骨灰出海。夕阳西下,一轮红红的落日悬挂于海尽头,仓岛慢慢撒下骨灰。骨灰落入海里,发出微弱的亮光。老渔夫感叹地说很久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大海。
7
行前,餐厅女主人多惠子给仓岛一张夫妻合照,让他撒入海里代为祭祀。丈夫7年前出海,遇到了第23号台风,就再也没回来,母女俩用他的身故赔偿金开了餐厅。影片这段藏的特别精妙。其实,多惠子看到仓岛递来找老渔夫的字条,就知道那是她丈夫写的字。同样,仓岛看到夫妻合照,也就明白了,便没再言语。等撒完妻子骨灰后,他开车找到南原,给他带来照片。
南原羞愧地说当时正值台风,自己早已厌倦海上打鱼的日子,唯向往陆地生活,就隐姓埋名过了7年。影片并无交待南宫到底有否回家。我想,他应该会回去了吧。“你要让你的时间继续流动起来”,原来这是妻子对他的嘱咐。他再次写了辞职信放入邮箱。
8
片尾,仓岛目光坚定地走向前方,片侧出现种田山头火的诗“此路交织人生无数,吾今也看过。”
或“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夹杂着动听深情委婉的音乐,于此,就好像高仓健跟自己作一个永久的人生告别。妻子洋子生前说过阳台上的风铃,到了秋天,就要收进来,因为那时的声音很萧瑟。是啊,人生落秋是凄凉。妻子不声不响地就这样终归大海。想到如高仓健这样刚健的人都消失殆尽了,便无端生出联想,人生到底有何意义呢。
这如同“人从哪里来,要干什么,又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那些旅行的人,他们的目的地真是回家这么简单吗。倒是有的人就夭折于途中。或者浪迹天涯的人,他们一直在路上,他们盲目的游历,到底在寻找什么,难道他们真的能触及生命的本原。抑或那些日日安稳端坐于家中的人,最终都逃不过一个死字。想来,可怜的人子,其实,只是来一遭人世间受苦受难罢了,正所谓“乡关何处是?如若一朝露。”
2017、12、18
请关注公众微信号:经典光影手册 Bwwgfhj798
这路上无人与我同行 无人迎面相遇.
淡淡的慢悠悠的人生,适合细品。大腕云集,跟主旋律献礼片似的。
影院里基本都是老人家,就跟着边上的爷爷奶奶一起抹眼泪。。。头一回见到高仓爷爷撒娇。。。看完好想抱抱高仓爷爷和我爷爷。。。。p_q
人生好难。好简单。
特别喜欢里头几个场景:仓岛和另一个“骗子”坐在夕阳西下的草坪上聊着诗歌,喝着咖啡;到了海上之后,三人一起在帆船上穿过夕阳;还有妻子在山崖上唱着好听的歌。
20130110 2150 UA Olympic
你永远不孤独
北野武和高仓健坐那儿对话的对手戏让我想起了盗火线里德尼罗和帕西诺的餐馆里的对手戏,不过是面瘫版的哈哈哈
恩,就是非常清淡却回味悠长的片子。
哀而不伤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田中裕子像个少女
邪门了,连看两部前后相隔13年的降旗康男导的高仓健演的鳏夫片。日本人拍的这种普通人的温情生活片总是让人没有抵抗力。平静朴实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却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很輕的電影 , 淡淡的人生, 謝謝~!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高仓健的公路凝思,自我发现回望,一群著名配角的插科打诨,大海作证。去年除《记我的母亲》之外又一治愈、温煦、优雅干净的动人电影。
故事淡 (意料之中), 但戲劇味道適中. 老人家會看得舒服,年輕人會覺得有點悶。高倉大叔依然是Strong, but silent。明星客串有一半是打醬油。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从走此间路。“昭和味浓浓,阿健心凄凄。种田山头火的俳句记心间。降旗康男拍了半辈子,从三国连太郎、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到他们的儿子(佐藤浩市、三浦贵大),身边不变的只有高仓健。活跃在昭和时代的电影人不多了,愿两位长寿康健。
缅怀高仓健,他的境界是让所有角色都成为量身定做,这部冥冥中成了他写给世界的遗书,淋巴癌与永别信。踽踽独行,老而弥坚,哀而不伤的俳句。小偷&诗人,索取者&恩惠者,真假身份,每个人都有多重面,哪怕是夫妻也只见部分人生,但只一句“早知去吃煮豆腐”便好。房车被火车超过,遮挡、反打变回忆。
懂得告别
略嫌刻意的清淡小品,题材不新鲜,难得的是沉默中的温暖;保留秘密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无论生者死者;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开始一段旅程,形形色色的人,反反复复的路,到最后总是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