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不好看
立场鲜明地反WTO倒没错,但是拜托得拍得像个电影吧,看到最后,似乎感觉WTO的危害就是不给贫困国家卖便宜药。
对那些反对者的刻画,没有一个成功的,片子看完,没有一个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让人以为这些人就是天生爱捣乱,难道真是这样?倒是那个纠结的警察还可以,但是老婆被打流产这种桥段也太老套了。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记者,警察局长和市长,这些角色到底干吗用的?
片子不断强调是按时间线来的,但其实线索凌乱得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音乐配得也很差劲。
拍政治宣传片,还是要跟我们天朝好好学。
2 ) 信念
有为了它奋斗多年的,有受它压迫多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们的带头人只是想用和平的方式引起高层们的关注,没有想到引起其他人的利用,造成了全市的大骚乱。无奈,罪还是算在了他们身上。最最可怜的,是那怀孕的塞隆美女被无辜地打了一棒,从预备当妈妈的云端跌落到谷底。人类历史上,不管发生何种灾难,受苦的永远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然而,为了维护利益,暴力机构就像对待罪犯一样无情地尽所谓的职责。幸好,他们所有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尽管微薄,但俗话说得好:有总比没有好!
3 ) 向勇士们致敬
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很敬佩,敬佩这些敢于与政府对抗的人,敬佩这些成功的勇士,他们为自己而战,为公平而战。其实无论结果成功与否,他们都是值得称赞的,向这些人致敬~~~
电影的真实感给人很大的冲击,除了主人公的表述之外,大量的真实场景重现了当时动乱的场面。这种真实是震撼人心的,大量的暴力手段,瓦斯弹。明明是民众的守卫者,这时带起面具,拿上警棍,面目狰狞的见人就打。不管你与示威有关无关,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明明一场政治的角逐,但是偏偏愈演愈烈成了一场大暴动。到处是打破的橱窗、受伤的市民、瓦斯弹到处弥漫、哀号声、哭喊声。
中国缺少这样写实的电影,这样赤裸裸的呈现真实的电影。尤其是这样的示威活动,在中国政府眼里这些事情,最好悄悄的息事宁人的好。
4 ) 聊几句
用纪录片的手法拍摄的关于1999年西雅图市民反对WTO抵制全球化议题的大规模示威活动.
一个发生在号称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对一次和平的示威运动的镇压活动,其声势跟规模都十分浩大.
用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人物跟事件的讲述了整个的发生过程.几个领袖人物的对话激讲出了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走上街头的民主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
WTO就是一种变相的殖民,这对于经历当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打破了头才得以挤入其中的中国人恐怖太难以理解了.不过这不重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并且关注这些发生在世界上的政策跟事件才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由此想到中国诸多的敏感事件,看到今天还在崇尚物质唯一的人们,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中国人还处在连自己的民生,民声都解决不了的阶段,大体上不会有人关心第三世界国家他人的痛与痒了.
这样一场穷,富之间的对立,永远不会有真正完结的那天.
5 ) 12年前的WTO会议
12年前,1999年在我图的这次WTO会议,恐怕是历届WTO会场之外最混乱的一次,电影里多次使用了当时的纪录片段,号称美国最文明最干净的城市之一的西雅图,街头也是一团浆糊。
和其他描述西雅图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片子不仅一上来展示了太空针塔和普吉特湾,居然连520桥也放了出来,之后示威者堵着的派拉蒙剧院,是我们看百老汇音乐剧的地方,后来闹得最凶的Capitol Hill,又是酒吧一条街。
导演的观点虽然有些暧昧,但基本还是偏左,即,政府要为这次暴动负主要责任。但这事也得一分二地看,集会抗议的人群里,很多人并非是真正有政治诉求,很多人可能连WTO具体怎么回事都没弄清楚,还有职业闹事的,闹事是为了平息自己心中对失去弟弟的愤怒。所以理性的讲,本来这事可以简单处理,却越弄越大,再加上西雅图市政府举措不力,一发不可收拾。
和美帝人民接触这么多次,觉得他们有时候也蛮搞笑的,比如一个政治诉求,他们不见得有多了解,但总是有一腔热血要上去说两句,很多时候也是人云亦云。最明显的就是对藏独的支持,很多次在学校里见到发传单的美籍藏独分子,一脸坚定不已的表情,我问他,你知道西藏的具体地理位置么,知道他的千把年的历史么,经常答非所问,但他们还是会大喊,要独,要毒!换做中国人的讲法,典型的“吃饱了撑没事做”,比如我们要去抗议,必然是有什么事情触犯到自身的利益了,比如Dalai去UW,我们组团去炒他的棚,这属于中国人一般情况下理解的抗议的缘由。真的很佩服这帮人煽风点火的能力,我图那种知识分子巨多温文尔雅的城市,居然也能给起哄到群起而上街。游行?游行就是一种狂欢啊!
因此这件事虽然闹得风风火火,电影里还安排一个警察孕妇老婆被警察殴打而流传的情节,但作为中国人的我还是很纳闷,连抗议者自己面对采访时都说不出几句有说服力的抗议道理,就这么赖在会场门口让参会人员不得出入,这也说不过去,不提为大美帝丢脸的事情吧,这么干扰正常社会的运行,也是没道理的事情。可是抗议者只有在自己被围困或者抓到监狱里没有律师来探望的时候才想起需要道理,自己打砸放火,拦着街道不让车子过的时候,反倒没想到需要道理了。做事情总有一套规则吧,市长先在Key Arena和你们承诺,只要你们不搞大,我绝不干涉你们,结果伊天真了,无政府主义分子根本无所谓这套承诺。
所以,虽然警察总是在电影里被视作浇灭民主自由的反动一派,但我深深的觉得,作警察不容易,左右不是人。
影片里有几个有趣的小细节:
1. 真实的纪录采访里,被我图人民骂过很多次的星巴克老板Schultz在那里侃侃而谈。
2. 州长的扮演者,真的找了个华裔。这说的就是当时的华州州长骆家辉嘛,电影里,市长先生一筹莫展,骆州长则大笔一挥,上国民卫队,言下之意,搞死这帮小样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Battle in Seattle之后,我图警察局局长辞职,市长输掉了两年后的市长选战,倒是骆家辉之后一路高升,从众议员到州长到商务部长到现在的驻华大使。有人说骆家辉背着小包风尘仆仆到北京赴职是讽刺了我们的公仆,我觉得那不过是讽刺了没看懂美国政治的你们,骆同学的包装能力太强,面对公众的处理能力太强,这只是雕虫小技。
3. 药厂又成了电影攻击的对象,想我们很多phd毕业的时候,没地方可去,就指望着进药厂,药厂毕竟有钱,人终究是利益驱动的。
4. 查理兹塞隆,真是在里头打酱油的。
片尾提起很多WTO的改措,但我不相信这些是由每次集会时的那些抗议引起的。说白了,国家级别的政治还要看实力,尤其美国这样的国家,到了高层都是财团政治,财团的利益决定了国家级举措的方向。WTO确实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你在这个自由贸易且全球内部竞争的大环境里,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想有实力,你又得先融进大集体,这是没办法的规则。
12年前,我刚进大学,学校里如火如荼地讨论入世对中国的影响,两年后,中国入世,同年911,再过十年,世界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不过我又觉得,一直抱着“只扫自家门前雪”的中国人,也没太多资格去批评“专问他人瓦上霜”的美国人。
6 ) Sad Movie
很少有记录电影能这样吸引我从头到尾。而且竟然没有字幕可以不觉得束缚和障碍的从头听到尾,我也很惊喜。虽然是个大团圆,人民意志最终得到胜利的结局。但我想,这仍是一场悲剧。这种胜利也只是短暂的,可悲的。
影片运用了大量现场记录影像,混乱的激情与暴力的镜头感中夹杂着冷静的思考。但是我想,他们也并不明白,这里面,仿佛没有人明白似的。
Why。这是个问题。到底为了什么。那个非洲人所说的,所提出的,不论有没有WTO,仿佛都无法解决。有,或许还能好些,或许他们还有这样的机会站起来说出来。赢得一些无关痛痒的掌声也好。赢得一些无谓的同情也好。
我想,做这部电影的人,想说。或许很难,或许不知道未来到底将怎么样。但至少,有那么一丝变化的痕迹,即使是暂时的,即使是未卜的。但至少,我们在为之挣扎,为之付出,有个奔头。
我们都在挣扎。
全球化孰对孰错可能是个要到千年以后才能有定论的问题,可问题是WTO确实毫无用处可言,一个多哈回合谈了十几年还崩了,惩罚措施从来没有实行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WTO的约束力放在眼里,这种组织要它何用。
早晚有一天,我们和我们的政府也会面临这样的局面。我们不可能跟现在这样永远蒙昧下去。
刚辅导员打电话要社长保证社员不穿队服参与闹事,问怎么了,说是钓鱼岛闹得凶学校也警戒起来。。。看,我天朝预防得多好= =
电影拍的如何先不管,我只是在思考,当国外在不断示威游行抗议XX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先不说他们在抗议着什么,我们甚至不明白如何具体地去实施这项整天挂在口上却从来没接触过的权利,N多年来我们早已“被体制化”,自由和民主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预告说:来听听这些声音!所以,我来了
不断犯错然后不断改正……周而复始,才导致了如今社会这么多的矛盾。
基本偏左,但是那些試圖拯救地球卻被收監的超人們,仍然動人。
身处不同地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与利放在一起比较的准则
1. 可能十年前刚公映的时候看,还有有些感觉,十年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面的依稀抗争主题已经或被解决,或加重了,或消失了。时间能够解决很多争议。2. 不过保守的势力又重来了,特朗普当政和贸易保护、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开始抬头,能说里面的抗争着的斗争没有作用?
和《随波逐流》一样,曾经没及时观影,如今一时想不起具体为何将本片收藏纳入待看片单?→ 看了正片,感觉应该是去年重温《降临》后在演员马泰的豆瓣影人页面看到那张「《决战西雅图》里饰演时任华盛顿州长骆家辉 - 外面到处是示威游行 我们都出不去 更不能叫国民卫队」截图,因而对本片产生兴趣?!
影片应该是想唤起大众认识,呼吁关心环境问题等,但主要描述的游行示威人物太弱了,看不出有什么贡献,倒好像添乱一样。反倒让人感觉到了美国式民主的混乱。
120人类戴上面具 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人类进入一个群体 丢掉了原来的自己 结尾处理不喜欢 太好莱坞化 法国的委员后续没交代
太赞了!可能是我这个不懂什么是民主的屁民第一次看这种半纪录片
期待中国版的 the battle in seattle
人性以及对美好的本能的向往,即使中间有黑暗,5分的原因是被感动,影片最后,让人感觉到:你会自豪,因为你也在那里!
五星不是说这部片子拍得多好,如片中人所说:有几个人真的知道WTO是什么?而如影评人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声音传播渠道,民间的声音压抑的越久,爆发的破坏力越强,这也是当政者应该深思熟虑的。
枪杆子政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掌握在那些权贵手中!感谢那些追寻真理的勇士让我们看见希望之光!感谢你们让我知道信仰和坚持!
抗争在继续。我相信大多数国人看这片子的观感是完全相反的。
这不像一部电影,倒是像一部新闻纪录片。影像风格也是新闻记录风,自然光,大量的手持(差不多有95%以上吧),不断的晃动,混乱的动作场面。让人看着头晕。人物,人情方面也做的很差,密集地喊口号也很聒噪。再也不想看扯政治的口号电影,真无趣。
不敢说这种制度是好的或者说适合我们,但是要说不羡慕他们的话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