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的时候才上初中看完确实觉得很爽多半是打斗光刺激,只记得当时有几集看的挺难受的,时隔六年再看体会真的不同,九点二分确实有他的原因,主角设定确实有艾伦金木那种稚嫩走向坚毅,加上播出时间也相近很快就让人产生对比,但是短短二十四集没有巨人设定的庞大,也没有喰种的虎头蛇尾,确实适当,再看一遍感触最深的就是18集寄生兽明白了情感,自己的何去何从,自己存在的意义,田宫良子(寄生兽)明明有能力反击却为保护自己的孩子被人类杀死,那一刻主角内心空缺的爱被填满,主角与小右真正合二为一,田宫良子才是贯穿全剧的主线,寄生兽派真正思考的,真的被感动到了,本来我觉得这部作品主要是探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处,对人类自身的反省,自然环境保护也是很明确,但其中反映的东西是很多的,刚刚看了一个评论很有意思表示女人是影响男人走向成熟的,代入进去也确实有点意思(母亲,加奈,田宫,里美),大中包含小,大小之间又不散。
进化中的原罪与崇高
——看《寄生兽:生命的准则》
文/空语因明
《寄生兽》是关于异类与同类的文明与野蛮的故事,它的副标题为“生命的准则”,这种准则曾经由宗教和道德来规定,而如今,它由进化论来规定。《寄生兽》是很多具有类似主题的故事中的一种,那就是展现深藏在生命中既善又恶的本性,而进化准则使这样的状况显得既残酷又崇高。
【进化的原罪】
寄生兽是某种在体力上远远强于人类并占领人类心智的生命,其中绝大部分在占领了人类心智之后都没有体现出多么强大的心灵力量。当然也有例外。故事主角新一是个多半人类少半寄生兽的综合体,这种身份设定是用来表现异类与同类冲突的惯常设定。通过这样的角色身份,可以让主角在为原本同类辩护的同时看到异类的立场,而且也可以去理解那种异化的立场。
这种同类异化的立场在第14集,由与泉新一共生的migi(小右)和对人类思维感兴趣的田村玲子的观点表现出来。对于人类认为自身有生存的权利,Migi说,“权利观念原本就是人类特有的”。它的潜在意思是说,当人面对寄生兽的威胁,自以为有生存权利,这只是人为的自私借口;人所进行的屠杀并不比寄生兽更加正义。寄生兽对于人类而言是怪物,而在田村玲子看来,“在猪眼里,人类就是单方面会吃猪的怪物”。如果综合起来同类与异类的观点,那么人类文明里所谓的道德显然就是对野蛮进行的自私而冠冕堂皇的包装。
在这一集中,田村玲子听到了由进化论所解释的“事实”:包括人在内的生物都是由自私的基因所决定的,人的肉体只是由遗传基因所操纵的人偶;对于基因的自我保存而言,物种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自己;诸如体贴和关爱等利他行为实质上都是以利己为核心的。至于人类所进行的保护环境的行为,究竟是利他还是利己呢?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在第21集由一个投靠了寄生兽阵营的人表达出来:环境保护只不过是人类为自身目的而制定的扭曲概念——因为环境保护的实质只是保护人类自己——如果人类真的要为环境或生态系统考虑,那么就要不惜牺牲自己去维护生态平衡——人类要自觉接受寄生兽的人口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接受人类作为寄生兽的被捕食者的食物链秩序。从这个激进的演说来看,一个有思想的叛徒可以多么疯狂。而适应进化的人性中所具有的原罪,正是由这样一个有思想的叛徒那么雄辩地表达了出来。
这些观点似乎可以被看作是进化论的合理推论,环境保护实质上只能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环境保护”,就像不存在真正的“无私”,真正存在的只是“人类自我保护”。在环境恶化威胁到人类生存之前,人们似乎根本不在乎其他物种的死活。
进化论的生存图景是残酷的。当进化论否定了具有宗教色彩的特创论,似乎也拒绝了原罪的观念,但实质上,进化论以解释事实的姿态让原罪更加深刻地蕴含在生存之中了。因为,在人为自身生存的谋划中,没有道德意义上真正的善,正义的核心是无法摆脱的邪恶。
【进化的崇高】
即使进化论所解释的事实看起来多么有说服力,但那并不是《寄生兽》当作绝对真理来宣扬的。《寄生兽》之类的故事所宣扬的是超越客观束缚的人性,这种人性不是源于科学的规定,而是哲学的反思。
田村玲子是寄生兽中最反常的,她不像其他寄生兽那样几乎完全被兽性决定着,而她表现出的是类似哲学的立场。她意识到像兽类那样只想着猎食人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她要像人类那样通过求知或爱智慧去超越自身的兽性。当她面对三个寄生兽的追杀时,在数量和力量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她利用看透寄生兽特性的策略从而取得了胜利。“认识你自己”,这是哲学的古老箴言。而她对濒死的寄生兽说出的话,“你有没有像人类那样思考过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这也正是通俗化的哲学主题。
至于介于人类与寄生兽之间的主角泉新一不再是纯粹的人类之后就长久地在寻求认识自我。无论身份还是想法,泉新一都不是受兽性驱使的机器或自私基因主宰的人偶。在第15集里,泉新一在梦中惊恐于发现自己变成了兽类:这种对完全兽性的厌恶大概也是哲学人性的一种本质了。在第21集里,泉新一穿着一件写着“Philosophia”(哲学)的衣服,大概是《寄生兽》比较直接地表达它希望主角在哲学中获得自身的意义。
寄生兽看了三遍,第一遍因为看了电影发觉很有趣,后面才去看了动画,后来发现这部动画有很深的哲学味道,把寄生兽与人这一种互为天敌又相互寄生的关系解剖的很透彻,特别是市长最后的那一段演讲,也很耐人寻味。最后新拿着柴刀又回去给了boss一刀。本来我以为主角要圣母了,后来发现我想多了。看第二遍是因为刷b站刷到了next to you.后来发现这部动漫里的音乐也是顶级的存在,而且op和ed还有各种插曲,简直绝了,最后第三遍是因为疫情,想到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不就是寄生兽与人的关系吗。也是天敌也是共生。
高中时用手机在地铁、家中断断续续看的第一遍。看完后就喜欢的不得了,手机里一直循环OP,觉得是最赞的动画。也开始我对所谓“人类异化”类型的追捧。从相似的东京食尸鬼、巨人、恶魔人到西方的异形、丧尸等。
这些故事自洽自足,用异化的方式强调人类本身的价值,一些人类特有的美好的品质。它们只能短暂满足我的焦虑,从个体的鸡毛蒜皮的生活放大到纵向的生和横向的死。听上去有点可怜,但我的确还没有找到生的意义。
幼儿的时候生是从抽象未知的恐怖中体现出来的。包括爷爷哄我的,“夜路走最后会被老虎似的怪物叼走”;起夜上厕所看到家里后山稀稀疏疏声响的胆颤;走到二楼房间永远用跑的速度以避开漆黑的楼道等等。幼儿的我可以把一切都像成怪物,也可以把自己想成英雄。我通过自己完成这个闭环叙事。
具象的东西就没有任何威胁。抓虫子、手触插座,用破旧的竹筏在河里漂泊,从山上不断滚下还以此为乐。这些我现在绝对很难再做的行为在当时其乐融融。我想是不是正因为孩子拥有自己的想象界,还未被现实规训,才能做到自洽。侧面来说在这个小世界里所有事和物都分别以完整的短篇存在,不存在大人对一些东西的长期追求。比如成功、金钱和学业。孩童的生活被分化成学期、假期、周末,又具体到每场考试、每次出游,甚至动画片时间。一切的规则都是天经地义。幼儿的我只要在这种笼罩下获得一次次愉悦或者痛苦的体验就好了。“我”观察了蚂蚁搬家。“我”看完了今天份的动画,“我”等到了假期回奶奶家。最长远最长远也就是提前半个月为了爸妈的奖励去准备某场考试。幼儿害怕未知而用身体试探死亡。这用上述的逻辑去想也不再矛盾了。未知是超越规则、超越孩子自身认知的东西,无法控制和完成它的结果就是就是自然流露出的恐惧。但试探死亡则不一样,这是孩童失去现实的规训,作为社会人之前真正的个体,在做一个生物本身就会做的事情——用身体本身去愉悦自己。痛了那就不做,体验也是意义的一个路径,而且是可控的。
接下来就是急剧地长大。这是一个让孩童颠倒的过程。不再害怕未知,而是具象的现实。我初中生的时候放学留下来打扫卫生,把自己想到头痛的问题告诉同学,“宇宙之外是什么。”“如果宇宙消失的话,那这个‘世界’还存在什么。不对,是什么还会存在?”很可惜,他们不在意我说的话。那个时候,好像第一次感受到不一样的无力和孤独。
高中是监狱景观。住宿、高考和它们背后的东西彻底规训了我。让我感受到无助的不再是幽灵和宇宙了,而是高考、理想、政治,具象的东西。我在经历它们,我在讨论它们。小时候那些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规则早已崩塌,我质疑一切,父母、老师还有一些这里无法写出的东西。我甚至质疑之前沉迷的电子游戏,游玩的心态出现裂缝,那不是愉乐,而是清醒的逃避。小时候那种一段段短篇叙事早已消失,我掉入长篇叙事的长河。高中只是开端。
大学是当时国内少有的乌托邦,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到了非常多更新自我的知识。用苏格拉底、黑格尔、加缪等来构建安慰自己的观念体系。我被浪漫而理想的氛围包庇,至今为止最活跃热烈的时间也在那段时间。这种热情会随毕业靠近急剧消退,到大四成为一场彻底末日狂欢。事实也正是如此。
毕业后,人生最后的表面规则结束,转而是进入无形。我的理想和现实碰的粉碎,醒来的时候已经一个人在异国的房间了。几个月来的低谷,一定要拿现实的价值、大人的价值来拷问自己,结局就是抑郁和焦躁。熬过之后就成了是现在的状态。麻木?好听点是在学习和自己自洽。大学时安慰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生活没有意义,需要做一些产出来制造短暂的意义,就像小孩子一样。如果能做长,那就更好了,可以和世俗价值接轨,让自己安心。”这套东西我现在还在用,但已经不会勉强自己了。可以接受自己不爱学习、喜欢熬夜、喜欢拖延等等坏习惯,再大的deadline也紧张不起来。未来的成功?知道啦,会去努力的,只是不会对自己生气了。好像丧失了焦虑的能力,年末有大的考试也提不起干劲来。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这就是现在我在摸索的第三阶段吧,刚好能对应上孩童、学生之后的。
现在我在陌生的城市独居,这里没有朋友,也不想去做无意义的社交。喜欢睡到自然醒,自己去吃想吃的东西,坐在学校的草坪里看旁边的乌鸦,在停车场滑滑板。尽量在轻松的状态完成一件件小事,比如刚才在沙发上懒懒散散重看了寄生兽。
本来看完后想记录些这部剧集本身探讨的内容和手法。不知不觉引出了自我反省一样的东西(笑),就像新一和小右整部剧的自我探索一样。时隔七年,新一还是那个高中生,我却是胡子要每天刮的大人了。不过,作品给我的感受好像和高中那会也没差?午后戴着耳机坐在地铁上看着寄生兽的我,已经是记忆里闪光的一部分了。
好看还是好看的,故事紧凑曲折,对人类的道德伦理的挑战。虽然作画也不俗,但是看得出疯房子的改编能力还是十分有限。但出了一首神曲,本番的意义一下又增大很多。
原作漫画也是很老了,而且画风要比动画可怖得多。动画将绝大部分角色都美化了以适应现在的市场,尤其是加奈,标准的黑直长,美丽得不可思议。
但故事的走向还是太老套了,总有种在哪里看过的感觉。说是不爽,其实最不爽的地方就是男主母亲的死,和加奈的死,不用多说都能看出,这两个角色完全是被作者设计死的。这两位女角色都代表了很纯粹的情感,作者把她们写死,说好听点是为了探讨人类情感的意义,但实际上还是喂了我一大口shi。
上图里的这种发言真的是荒谬。“这种角色只有灿烂的绽放再转瞬即逝才能让观众记住她的意义”?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一定要死的。角色的死要有意义,要么是对自身价值的诠释,要么是对作品主旨的表现,《天元突破》里的大哥,《漂流少年》里的希,甚至死人是家常便饭的巨人和权游,角色也都不是随随便便领便当的。而本作里这种行为就和kanon里女主莫名其妙就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一样扯淡。父母要出去玩,明显是要他们死,加奈这角色更是,一开始不让接触,接触了告诉真相了不信,最后还要弄一个"last second death",而在这之前偏偏让这个角色如此让人喜爱,不觉得自己的逻辑根本说服不了观众吗?
更何况,本作仍然就是一个所有人都围着男主转的故事,而男主一边犯蠢一边理解不了人类情感。在男主这么巨大的转变下,我觉得他女朋友选择分手基本可以说是唯一解,然而作者没完没了地给男主机会,还甚至搞出点后宫的感觉,谁看了不气?
一个严肃的科幻与道德题材,不管你想表达什么,首先就是要把故事讲好,故事的逻辑越严谨就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巨人》是神,可以热血,可以成长蜕变,但世界绝不是围着你男主转的。
总之本评的核心意思就是,还我加奈。
男主中间有几集真的巨帅无比了,但是女主,女主只要一出现,都不用讲话,我的身体就控制不住地开始翻白眼……
喜闻乐见新瓶装旧酒 把上世纪80年代的漫画搬到21世纪依旧无违和 而且制作水准,配乐的素质都超高 给自己找个高尚的理由厮杀 不如像新一/小右坦诚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小碧池 团长好拼 女主太烦了 香菜正合适
单身的精壮男子,可以随意变形的五姑娘——那朦胧可人的大眼睛,厚重性感的大嘴唇,还有自由伸缩的姿态......这是一个青少年和自己的右手轰轰烈烈潇潇洒洒的故事,想想都醉了!最后几集的哲学思辨让本作上升了到了一个让人反思的人文深度:“人类的终极目标与本身生物性的欲”的矛盾。8.8
再一次对平野绫的配音刮目相看啊。究竟人活在世的意义是什么,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连寄生兽都不如,即便是这样却还是在食物链的顶端这样的我们。。。突然觉得有些可悲。ps ost简直是棒,虽然和漫画差不多但是更加现代化的设定让我觉得这本漫画可真是厉害啊
一开始是为了看怪兽才来的,意外发现这是部情感复杂细腻的佳作。田螺姑娘一样的小右为不成器的主角操碎了心,好在最终新一成熟起来了。人类变得冷血,有的人渣连怪物都不如,寄生兽却逐渐有了人性,微妙的局面。对物种和环境关系的思考也特别启发人,作者的想法在当时应该是挺超前的吧。
cult,重口,特么的还有搞笑~【新一基,你勃起给我看……】233333,比食尸鬼好看多了~五姑娘女朋友,寄生受233333高潮太短了,一下就没了,结尾果然大升华~。
地球用不着你拯救。最后三观意外很合。
很有深度的作品,不同人不同视角,不要把自己当世界中心,你觉得别人奇怪,别人还觉得你奇怪。那个变态杀手是解释一切的点睛之笔。
再纠缠于与原著的异同已然失去了意义。虽然在漫画发行的24年后才迟迟TV化,主题却始终没有跑偏、没有做大量迎合市场的包装,值得肯定。岩明均的功力,在寄生兽之后才真正发挥出来。
其实我觉得真的比进击的巨人东京喰种好多了……
明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却被认为是血腥的教材。天朝的相关部门也就配看看喜羊羊。
希望没看过原作的人不要乱打一星,这是一部对人类人性、生存、环境与人的关系深刻反思的优秀作品,剧情紧凑逻辑合理,不管是电影还是动漫都可以体现出制作人员的用心。
一个惊悚的恐怖故事蕴含了批判时代的深刻视角,讲述却没有浮夸造作、故作高端的姿态,有条不紊,娓娓道来,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击人心。岩明均是漫画家中的茨威格,而这部动画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精神,不枉人等待了二十年。
这么丑的外星人男主角居然瞬间就接受了,不愧是被选为主角的男人!!!
寄生兽十八集田宫变成泉的妈妈向他走过去的时候真的是稀里哗啦都是泪啊
新一基:我的右手是平野绫,女朋友是花泽香菜,泽城美雪对我感兴趣。
某天新一放学回家,被一中年大叔叫住。但见此人;银白色的头发,绿颜色的右眼,嘴里叼着卷烟,身披风衣脚踏皮鞋,背着木箱。对视良久,奇怪的大叔缓缓道:「你是『兽』吧?」新一转身要走,大叔忙从木箱里拿出几包东西给新一,并嘱咐道:「这是药,早中晚煎服。」新一好奇地问他是谁?答曰:「虫师。」
太爱漫画了有点无话可说。已经很棒了,可以更棒的。地球不需要拯救,需要拯救的只是我们自己;并不是环保番,而是副标题恰切的表达——生命的准则。田村老师死的画面感觉可以哭一辈子。
Terrible pace, 'profound' (I mean, laughable) theme, annoying TomSue protagonist who did nothing most of time, irrational females existing to serve disturbing romance. Completely overestimated. For Migi❤
漫画脑残粉不要脸的来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