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新版《绝代双骄》勾起了我对古龙剧的兴趣。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遵循原著的改编可以让古龙剧散发出这么大的魅力,于是我认真找起了具备类似特质的同类产品。以“古龙”为关键词在豆瓣进行搜索,结合评分和评语进行一番甄选,最终锁定这部《楚留香新传》。
本剧是豆瓣上所有古龙剧当中评分最高的——接近九分,高过绝大多数华语电视剧。评论区里也多次出现“尊重原著”这种让我感到安心的评语。饰演楚留香的是以古装扮相俊美著称的张智尧,他之前成功塑造过古龙笔下的另一位儒雅侠客形象花满楼,由他领衔主演,让人对这部剧多了几分信心。除此以外,我个人对于《楚留香新传》也有一层情怀滤镜。我对武侠游戏的最早接触始于宇峻科技的《新绝代双骄2》。在那款游戏之后,宇峻紧随其后推出的游戏作品正是《楚留香新传》,与两部《新绝代双骄》使用同一引擎,甚至游戏中的人物模型和立绘也多有相似之处——我年轻时常会把楚留香错认成花无缺。
带着上述诸般因素累加起来的高期待值,我兴冲冲地点开了这部剧。随之而来的是一段让人一言难尽的补剧之旅。
本剧拍摄于2012年,距今已有些年头了,却又不至于像TVB那些经典武侠剧一样年代久远。然而本剧那种粗糙又老气的质感,却比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TVB剧有过之而不及。本剧除了两位男主角之外,其他的选角都显得十分随心所欲,既没有近两三年来《射雕》《倚天》《绝代》等剧的高颜值,也没有TVB剧老戏骨的亲切感,仿佛无论谁去应征,选角导演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与演员形象同为一剧门面的光线、色调、布景等视觉要素,在本剧中也被呈现得甚为简陋。这种简陋的观感,让这部剧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一部诞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影视作品。
但是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视剧能有如此高的口碑。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男主角选得非常合适。张智尧的古装扮相对于本剧的受众来说足够养眼,而且不止于养眼,他还尽力还原了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版楚留香。什么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版楚留香”?其实说白了就是郑少秋版的楚留香。这个版本经典到把扇子和弹指神通这些与小说原著无关的要素都刻进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脑海中,成了楚留香身上的重要标志符号。更关键的是,小说中楚留香原本是偏向西方人审美的性感型男,自从郑少秋演过之后,其形象便定格为更富有传统东方美感的清秀公子。张智尧版楚留香从造型到神态动作都以郑少秋版为准绳,并且达到了较高的还原度,某些角度上甚至会让人产生“这难道不是郑少秋本秋吗?”的错觉。至于男二号胡铁花,其扮演者樊少皇自带一股很虎的气质,与该角色粗犷豪迈、不拘小节的形象极为吻合,而在表现小胡夹在高亚男和金灵芝二女之间的左右为难时,又准确刻画出了铁汉柔情的憨萌一面。有趣的是,之前朱孝天版《楚留香传奇》当中扮演胡铁花的是“天龙三兄弟”的段誉,这次则轮到了虚竹,不知道黄日华老师会不会哪天一时兴起也来演个胡铁花玩玩。
当然,演员形象与还原度等方面的判断往往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我觉得张智尧致敬郑少秋做得很到位,却一定有人觉得这俩完全不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除了主角选角之外,本剧还有另一个优势,而且是不可辩驳的优势,那就是本剧对于原著小说恪守到丧心病狂的程度。任何人只要既看过本剧又读过《楚留香新传》的原著,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会用到“丧心病狂”这么激烈的评语了。
本剧在豆瓣页面上“编剧”一栏只写了“古龙”这一个名字。看完全剧之后,你会发现,这个真的不是瞎写的。本剧确实除了古龙先生的原作之外,找不到其他编剧参与的痕迹。台词几乎每一个字都直接来自于原著小说,除了该角色在原本小说中所拥有的对白内容之外,小说里的旁白也会被转化为介绍性语言或是内心独白而分配到剧中角色头上。这就导致接受不了古龙先生文风的人看不了五分钟就被劝退了,而能坚持下来的观众都很容易对这种原汁原味儿的古龙句式上头,嗨到无法自拔。这才是本剧能收获高评分的根本原因——它本来走的就是小众粉丝向的冷门神剧路线。
于是现在《楚留香新传》这部剧的高口碑从何而来就有了合理解释。但是解释得通并不代表我认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腾讯视频推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一本好书》。对于没看过的朋友,我在这里摘录一段该节目的简介,你们应该就会明白我想说什么了:“《一本好书》……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10本书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
《楚留香新传》在我眼里就是这么一个类似《一本好书》的东西,选取口碑不错的演员,扮成书里的人物,在简单(或者说难听点,简陋)的布景下,声情并茂地朗诵书中精彩段落。你从中收获的愉悦感,来自于书籍的魅力和演员的个人魅力,而并非影视制作的魅力。本剧主创对于古龙先生及其小说作品的推崇,值得肯定。但是作为电视剧,《楚留香新传》是不及格的。如果我们提炼出这部剧(姑且还是称它为“剧”)的两点核心魅力——演员的魅力和书籍的魅力,把其他的短板都去掉,干脆不要服化道、不要布景,就让张智尧搞一个《楚留香新传》的朗诵会,然后把录像放到电视上或网络上去播放,说不定评分会更高。我当然知道这样的文艺作品也有它的受众,但它不是电视剧。我们的电视剧工业水准本来就不高,再混进来一些这样子的古怪作品,观众的审美只会受到更大的干扰。
我在本文开头提到过,之所以会看这部剧,就是冲着“尊重原著”,然而本剧主创的这种尊重原著,实在是太过极端、太过硬核,不管外部条件是否允许,都要闭着眼咬着牙照搬原著,于是就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场景。以原著和电视剧中都占据最大篇幅的《蝙蝠传奇》为例,小说里有很多船戏(注意区分前后鼻音),然而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可能因为经费限制,不能完全还原书中场景,于是就把事件发生地搬到陆地上来。可是环境改变之后,角色对白却没有随之调整。张三招待楚留香、胡铁花吃烤鱼顺便讲述凤尾帮和神龙帮恩怨始末的一段戏,小说里是发生在张三的船上,同时水面上还行驶着凤尾帮的帮主座船,电视剧改到了海边小屋,却还是张口闭口说船上如何如何,没读过小说的观众听这段对话一定会像听天书一样迷惑。随后发生的金灵芝挟持胡铁花事件,张三被逼跳江,由于环境的改变,也不再具备发生条件:小说里面张三用言语诱导金灵芝逼自己跳船再凭借极佳水性伺机反击,由于船在水中,张三别无退路,以金灵芝的性格,逼他以这种方式自裁是有可能的;但是电视剧里把事情发生地换到了水边,但凡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上当——他说他要跳海,就真的会跳海吗?他绕回陆地上去搬救兵怎么办?类似的Bug不胜枚举,已经严重妨碍到观众对剧情的正常理解。
即便忽略掉因经费不足强行照搬原著而带来的Bug,这仍然不是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其呈现内容方式十分单一,百分之八十都是正反打镜头之下两个角色轮流复述原著对白,而且为了突出高深莫测的武林高手范儿,每个人还都要把声音拖长,导致全剧给人异常枯燥的观感。当然,对于像我一样最早通过游戏入门武侠世界的观众来说,这种呈现手法倒是有着别样的亲切感——这不就跟RPG游戏里面角色头像加对话文字依序出现的剧情推进方式一样吗?只不过游戏里面如果你看对话看得不耐烦,可以狂点鼠标跳过对话直接开打,而电视剧的观众如果不耐烦了会怎么办?或许也会狂点鼠标或者调整播放速度来快进跳过,但我想更多人的选择是直接弃剧。
其实即便经费充足、有条件百分百还原小说内容,针对《楚留香新传》这个案例,我也不认为这么做是个好主意。《楚留香》系列总共八个故事,前三个故事《血海飘香》《大沙漠》和《画眉鸟》合称《铁血传奇》或《楚留香传奇》,后五个故事《鬼恋侠情》《蝙蝠传奇》《桃花传奇》《新月传奇》以及《午夜兰花》合称《楚留香新传》。因为版权分别在不同出版公司手里,所以改编时《铁血传奇》和《楚留香新传》往往是分别独立开发。宇峻的电脑游戏以及本剧,都是根据同名小说《楚留香新传》改编,当然由于《午夜兰花》风格与其他故事差别太大而且楚留香戏份过少,所以无论是游戏还是电视剧都只涉及《新传》中的另外四个故事。
《楚留香新传》与《铁血传奇》虽然都以楚留香为主角,但是风格却相差极大。《新传》的悬疑推理成分更多,而《铁血传奇》则更大程度上依赖武功、阴谋、宝藏、复仇等传统武侠小说常见的元素。《楚留香新传》是更纯粹的古龙小说,而《铁血传奇》则更热闹、更充实,对路人更友好。《铁血传奇》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而《楚留香新传》更适合参考同样是张智尧参演的《陆小凤》系列,改编成电影或电视电影,用较快的节奏在90分钟到两小时之内讲完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古龙小说情节密度高,剧情奇峰迭起,看的过程紧张刺激,但是看完回头复盘,却会觉得整个故事难称严谨。尤其《楚留香新传》主打推理牌,但是以真正推理小说的标准来看,则难以让人信服。以小说中的第一个故事、电视剧的第二个故事《鬼恋侠情》为例,开局的借尸还魂事件确实足够抓人眼球,但是通篇看完却有一种《走近科学》式的虎头蛇尾感。这个所谓迷局之所以看着有点唬人,其实就跟刘谦在春晚上变的那个魔壶魔术一样,靠的是全员当托儿。这样的剧情设置对于推理爱好者来说已经近乎挑衅和冒犯。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如果编剧没有能力帮古龙先生打磨好这个迷局,那么就该扬长避短,加快节奏,避免观众因为期望堆得太高而过度失望。像本剧这样让人物慢悠悠地念台词,只会适得其反,放大原著的瑕疵。
上面提到过,这部剧粗糙得让人不敢相信它诞生于二十一世纪,除了服化道和布景方面之外,特效也很能说明问题。还是以《蝙蝠传奇》为例,这个本来应该最出彩的篇章因为经费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满身槽点的筛子。最后蝙蝠公子和金灵芝一起坠海的画面,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观众千万不要轻易尝试——两个人像被从画面里面生抠下来,然后就变成一张纸片飘下了悬崖——所以他俩是中了二向箔吗?这么辣眼睛的特效,不要说是放到21世纪,放到86版《西游记》里面都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也正因为没钱做特效,倒逼本剧在动作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剧中的打斗场面不再追求自《卧虎藏龙》以来武侠影视作品刻意强调的“飘逸感”(上面说的那个中了二向箔以后飘下悬崖的镜头不算数,那不是飘逸,简直是灵异),反而更依赖拳来脚往的真实过招,比起近年来大多数国产武侠剧,具有更强的打击感和速度感。但你要说这部剧打得多精彩,那也不至于,顶多是比软绵绵的飘逸式武打更对直男观众口味罢了。
有的问题硬件不达标还可以拿出敬业态度去克服,有的问题就没那么容易克服了,比如演员不合观众的眼缘。本剧的女性角色,在外形方面,我比较能接受的是石绣云和金灵芝,其他的或是因为年龄或是因为造型,都让人难以入戏。然而即便如此,楚留香还是见到个女的就恭维她的美貌。张智尧啊,麻烦你清醒一点,你现在是楚留香,不是花满楼!楚留香身上有毛病的器官是鼻子,不是眼睛!
男性角色也没好到哪里去,除了两位主角之外,大部分都比较路人脸。像是丁枫、白云生、原随云这些角色,读小说时感觉都应该是风度翩翩的低配版香帅,甚至原随云应该是标配版或高配版香帅,而剧中的形象……只能说这些低配版实在是太低了,而原随云也完全达不到让人惊艳的程度。当然,也不是所有配角都路人脸,《鬼恋侠情》里杨立新和刘德凯两位老戏骨就挺靠谱。尤其后者的薛衣人,气势上能与楚留香平分秋色。不过这也是因为薛衣人他年轻时也曾经是楚留香,而且还是被西门大妈摧残过的楚留香……
电视剧相对于小说,最大的改动是调整了故事顺序。《楚留香新传》的各个故事彼此相互独立,这种改动其实没什么问题。虽然读小说能明显获知,《新月传奇》的故事发生在《桃花传奇》之后若干年,不过你要把它单独拿出来挪到最开始,也不会对观众的体验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就本剧这个特例来说,这一处调整反而是最大的亮点。
《新月传奇》被放在全剧第一个单元,我个人不怀好意的猜测,是因为剧组有限的预算大部分花在了这个单元,所以要拿它出来充门面。上面提到的特效粗糙等问题,在《新月传奇》这个单元还没有暴露得特别明显。《蝙蝠传奇》里舍不得拍的船戏,这里倒是有不少。也许我这种猜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哪个故事放在开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桃花传奇》一定要放在结尾。这样一来,楚留香掷地有声的终极告白“我已来过,活过,爱过”与他轻摇折扇遮住的一行泪,就能组合在一起,带给观众一个余韵悠长的尾音。因为这个结局,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缺陷,仿佛都变得可以原谅了。这部原本在我看来不能及格的电视剧,也就可以及格了。
最后一个女主角我都只是听声音的
没看过原著,起初看评价里说节奏慢我还有点担心。事实是太符合我心意了,对白很多,的确看起来节奏很慢,但线索都在字里行间;而cast方面即使是配角,一招一式都是戏。
张智尧就是书里走出来的楚留香。这戏败笔是女的基本都丑飞了。。张洁洁的月牙眼变成了眯眯眼。。不笑起来嘴巴又瘪又下垂。。最丑的都放桃花里了。。金巧巧也老了。。金四爷的女儿是燕小六反串的吧。。五颗星给张智尧跟让人泪流满面的古龙味。。希望原班人马的圆月弯刀不要有这么坑爹的特效。。
等好久原来已经能看了,新楚真是如今武侠电视剧里的一道清风,这片子不在国内放,整天就放马桶台那些蠢剧真心无语。好久没那么地道的武侠剧了。张智尧的香帅和郑少秋还是有不同气场的。但还是有点花满楼穿越的感觉,说实在个人风格还是有点盖过角色风格,不过还是好苏好帅。
今年来看得最靠谱的武侠剧,也是最忠实原版的香帅。虽然剧情真得很跳跃,对白拖沓,调子缓慢,有时作为古龙粉的我都受不了(原著就这样)。不过现在能有一部电视剧这么老老实实地拍不投机不讨巧实在难得。哎呀,张版的香帅虽然不太喜欢笑,不过似笑非笑偶尔流露的狡黠的模样真心(*^__^*) 嘻嘻……
其实片子有一些问题,比如导演节奏感很弱。但是在这个于正领头以无限特效、天雷造型、浮夸演技、狗血剧情为主流的武侠市场,楚留香新传就像一股清流,少特效、忠于原著、造型朴素,演技了得,有着浓厚的属于古龙的原汁原味。连本是弊病的大段台词也让人有种翻阅着古龙书本的幸福感,叫人不得不细细品味
完全照着原著是不错,但是大量内心慢悠悠的旁白简直让人想弃剧。PS:早就想吐槽海报上香帅的尔康手造型了!!!
给武指点赞。一招一式都清爽,借用《天龙》里的话说,是“举重若轻,潇洒如意”。配乐不知道用的是箫还是什么,悠悠然,有“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反正这个调子的武侠片是好些年没看到了,良心!【唯一的遗憾就是花满楼老了,以及如果找张智霖来演胡铁花,逆一下CP该多好。
终于看完了,觉得古龙在世的话也会开心的。绝对的诚意之作,虽然女主没有哪个有当红的名气,但是感觉都很对~其实我多希望会补充一个结局,在四季如春的地方,有一间茅草屋,几年后的楚留香在屋前思念故人的时候,隐约听到小女孩唤他的声音,回首... 但是仿佛又已经足够了,原著留下了悬念。总之推荐~
好棒。。。这才是武侠剧啊 原著粉的福音 太古龙范了 对编剧一栏直接填古龙真是太满意了 张智尧演的很好啊 不看画面简直是在听广播剧 我还从来没有看什么剧看得这么认真过 顺便于妈你真应该好好检讨检讨自己拍的都是什么狗屁东西
张智尧演戏方面最牛的就是,只要是他演过的角色,就没有人能演得更好!!!!
很久没看这么慢节奏的片子了,味道挺对路的,还有各种黄金配角撑场面,总体效果不错。闭上眼睛听,很有广播剧的感觉。
香帅还是那个香帅,古龙还是那个古龙。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张智尧真男神无误。
古龙迷的好剧,对普通观众太罗嗦。为了颜再加一颗星
原谅我忍不住看了盗版如果正版出了我会去买的!果真很尊原著阿,不播出真是对不起张智尧的脸!!!!
非常不错的剧,能把古龙拍成这样真的很厉害了,两个男主外貌气质都比较接近原著,演技也不赖。再加上忠于原著的剧情和造型,值得多看几遍。扣掉的一颗星星是因为女演员有些实在太不好看,比如张洁洁,新月公主还有那个麻风病死掉的姑娘,太瞎了。。。看着最顺眼的就是小家碧玉的石秀云和刁蛮的金灵芝
尼玛,能不能不这么坑爹,任贤齐版是男主不给力,尽享美人福!这版好不容易男主给力了,女主能不能不要这么路人啊!我不要求黎姿这样的大美女出现,但你也不用老给个凤姐吧!PS:张智尧是帅,可惜木有香帅的感脚!
会来看这部剧的人要么是张智尧的粉丝要么是古龙的书迷,所以打分是有bias的。用知乎上的一句话来说,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剧,不过张智尧的确比郑少秋更符合我心中楚留香的形象。要是能剪掉三分之一古龙骗稿费的废话,1.2倍速播放,刘德凯张光北金巧巧茹萍等老戏骨年轻20岁,那就真是完美!
在一堆刷新下限亮瞎狗眼的武侠改编剧里简直是一部非主流作品,完全遵循原著,不看画面的话都可以当广播剧来听,演员虽然不是个个都俊男美女但很符合书中人的气质。节奏虽然缓慢,对白虽然故作深沉,但古龙就是这个调调,很合我口味!
据说这是拍给古龙书迷看的。我曾经也喜欢看古龙,但我表示这部剧还是让我不满意。虽然我目前只看了蝙蝠传奇部分。首先就是对白几乎照着原著念,这么做编剧也过于偷懒了吧,古龙小说本来就有几个角色在那里尬聊的问题。你尊重原著我表示非常支持,但你编剧的职责不就是把小说里啰唆的重复的不符合逻辑的不像人话的地方,修改的更加顺畅合理吗?要是每个小说反拍成影视都这么干,编剧我也能当呀。大概也是剧本的原因,演员经常出现两个人在哪里尬聊,镜头都不带动的,你们拍的是电视剧,不是小说朗读节目,这样做表演想不尬都难啊。其次就是气氛和节奏,古龙小说里会有各种bug,但是那种古龙特有的夸张描写和人物塑造,再加上奇诡的剧情走向,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古龙味道。如果剧情剪辑再快点,演员再表情丰富点,感觉整个效果会好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