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港片算是出息了。
讲警匪的,《怒火·重案》拿得出手;聊社会的,《浊水漂流》值得回味。
还有《智齿》《手卷烟》,也把风格化做到了极致。
沉寂多年的港片,总算支棱起来了。
惊喜仍未结束,今年又出了一部出乎意料的救市之作。
聊这部片,不仅在于它集结了众多影帝,更在于浓厚地道的“港片味”。
有令人念念不忘的市井气息、浪漫主义,更有随处可见的江湖道义、兄弟情长。
港片式微的年代,万幸还能在这找回港片味——
《边缘行者》
本片导演,黄明升。
别看名字陌生,但他参与武术指导的电影,你肯定看过:《警察故事》《我是谁》《玻璃樽》《醉拳Ⅱ》……
出身“成家班”的他,给影片注入了大量激烈的动作戏,暗巷追逐、飙车枪战,各种高燃场面,十分过瘾。
再看阵容。
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谭耀文,吴卓羲,陈国坤,林晓峰……
这些人几乎代表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大半壁江山,也诠释了香港电影最好的演技。
如果说洪金宝和曾江的压阵是一重惊喜。
那么,“双任”联动,则给观众带来一波情怀杀。
这是两人时隔16年的第三次合作,他们曾在杜琪峰执导的《大事件》和《放·逐》中合作过。
可惜的是,在这部电影里,两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因此少了戏里戏外的火花四溅。
终于,16年后,《边缘行者》生猛来袭。
看片名就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卧底的故事。
背景发生在香港回归前夕,香港社会黑白两道均面临全面洗牌。
黑帮龙头林耀昌(任达华 饰)正打算退隐,一场帮内夺权的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着。
但不管大家怎么斗,林耀昌心里早有一个“接班人”——阿骆(任贤齐 饰)。
这个阿骆可不一般,他的真实身份极为复杂。
他一边是深得黑帮大佬信任的小弟,一边是肩负使命的卧底警察。
面对如此胶着的场面,阿骆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在一次次身份变换中杀出一条血路。
一场无比震撼的大戏,也即将拉开帷幕……
卧底片,并不罕见。
从《英雄本色》 到《无间道》,从《寒战》到《使徒行者》。
里面的卧底警员,大多都是收敛锋芒、谨言慎行,生怕暴露自己的身份。
但阿骆的操作却和常人不一样——
明知是单脚走钢丝,但却走得异常“嚣张”。
一方面,他暗中盯紧局势,伺机而动。
另一方面,他又趁乱参与黑帮内部的权力斗争。
凭借放荡不羁的行事准则,和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他很快在帮派斗争中大放异彩,一路坐到了“龙头椅”的位置。
在掌握了黑道的话语权后,阿骆的野心也逐渐显露。
他开始动用手上的一切力量,洗白自己的黑道身份。
早就不甘心沦为“棋子”的他,想要进入政坛,获得更大的权利。
从一个卧底警察到黑道二把手再到冉冉升起的“政界新星”。
多重身份的转换也引出了本片的核心看点——故事层层反转,智斗就此升级。
阿骆要面对的“难关”要比想象中多得多。
他需要在黑道间游走,以大佬的姿态站稳脚跟;
还需要披着匪的外衣与黑警恶斗,佛挡杀佛魔挡杀魔;
更要顺着黑警线索,深挖出背后势力,揭露港英政府的惊天阴谋。
随着危险不断逼近,在黑白两道之间挣扎太久的阿骆,也开始对自己产生质疑。
“我究竟是兵还是贼?”
这,才是影片的终极生猛——
一方面,你看不出黑恶势力有多生猛,这潭水有多“深”,无形之中的危险最为致命。
另一方面,你也看不透阿骆不断搅动局面、制造冲突,到底意欲何为。
人性的复杂、身份的嬗变、以及权力的更迭,各种因素交错,悬念十足。
况且,电影中远不止阿骆这一个“边缘行者”,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抛开所谓的“情怀杀”,《边缘行者》不失为一部“港味”十足的好片。
何为“港味”?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人物层面,它干净利落地塑造了充沛的人物群像,个性饱满,有血有肉。
动作层面,它依然有着港片一流水准的场面设计,令人目不暇接。
帮派内斗火拼;
飙车、爆炸、肉搏;
每开一枪,都伴随着一次闪光;
子弹横飞,闪光密密麻麻,这些动作戏紧张且有序的调度,确实有黄金时代港片的感觉。
也带来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边缘行者》的主题曲是《当年情》。
BGM一出,回忆立马浮现。
当年情音乐:张国荣-顾听生辉乐坛大宗师经典半世纪
《英雄本色》成就了狄龙与张国荣,也成就了一首《当年情》。
种种黑白正邪,最终都抵不过情深。
这也是港片中最不能忽视的元素:兄弟情。
在那个时代,男人之间的感情不讲物质,情与义值千金。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港片,有腥风血雨的江湖,也有男人的浪漫。
如果你是个“港片迷”,你就会明白《边缘行者》的感性。
这里面藏着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记忆碎片,熟悉的“地标”、逼仄的巷战、还有悲壮的人物……
这就是优秀香港电影人的特质。
满眼情怀,却不卖情怀。
一路荆棘,却仍在脚踏实地。
只一句话吧,香港政治部95年就解散了,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以后的岁月慢慢明白。
郑州上空云朵升腾,网友惊呼:太美了!播报文章
2022-07-09 15:19
大河报官方账号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白周峰
本报讯 7月9日,郑州上空浮云不断,一朵接一朵的云彩从四面八方不断涌起、扩散,向上飘去,一时间天空中飘满白色的云朵,并且还不断变换着姿态。时而像飞鸟,时而像动物,不少人惊呼:太美了!有市民说,光看这天空,就像到海边一样。
不得不说本片的宣传真是打的一手好牌,提前13天点映,把各大影评网站打的措手不及,吸引着港片的忠实粉们前去消费,但这观影体验真是大打折扣,真切感受到被透支的港片情怀。 说回电影,节奏混乱,配乐乱用。既然本片在后半段着重写任贤齐,那你为什么在前面要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其他人,任贤齐的大哥与三位兄弟,为了话事人轮着领盒饭,导致前面的那些动作戏,很大一部分成为了废戏,要是想用其他人的离去来衬托任贤齐的心路历程的话 能否认真打磨剧本,剪辑的时候能不能走点心,浪费一大帮有演技的戏骨们有意思吗?如果想用这种兄弟情来反映香港回归的话,那能不能让这种比对更加强烈?感觉一大部分时间任贤齐都在成长路途中。而且既然任贤齐是卧底,能不能在卧底是否暴露那方面多下点功夫,凌乱的动作戏消磨了紧张的悬疑刺激感,观影体验大大下降! 最致命的其实是剧情,看得出本片借鉴了《无间道》,《黑社会》,《杀破狼》等港片,但什么都想得到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一边说着警察与卧底,一边说着话事人的竞选,强烈建议编剧去看看《新世界》,看看主角是怎么黑化的。当然拍不出来黑化的情况下能否主次分明一些?
更恶心的是编剧以为观众是弱智,任贤齐的卧底身份既然暴露,那他为什么还能有机会参加话事人的选举?在搭配后面任贤齐再次卧底帮警察打倒高层势力的不连贯剧情,真的当元老和叔父辈都是傻子么?任贤齐随便吼两声就直接成为话事人了?就算卧底身份暴露还要竞选话事人的话,应该在电影中着重笔墨来刻画任贤齐的心境,如何用强而有力的话语来说服元老们,就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那样,但本片没有,真的当元老们都是傻子吗?交给一个只会吼两句的警察卧底,那社团不就真的完了?
现在的香港电影工作者们还说香港电影不应该只有警匪动作片,应该各大类型片百花齐放,我只能说也就是想想吧,现在的香港电影,除了警匪动作片,其他类型片能赚到多少钱?不赔钱就不错了还想着百花齐放?况且警匪动作片都很难做到一定赚钱,真的就以为未来风光无限?还以为生活在上个世纪?早就陷入一潭死水了。
自从2020疫情后,香港电影开工变得愈加艰难,影片数量也在减少,其实全世界都有这个趋势,只是中国香港更加明显。现在只要有什么电影要开工,香港的媒体都会来凑热闹,大肆报道,早早为电影造势宣传,导演与演员们除了讨论细节,大多数都在诉苦,诉说香港电影的处境愈加艰难,可是你不能摆烂啊!就像是每天都在摆摊的乞丐,大打同情牌用最大化的利益严重透支这香港电影的情怀,相信当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喜爱港片的观众后,香港电影便真正走向死亡!
港片没法再看了,太烂了,苦了钱了,好像写作文的大纲,往进套就行了[破涕为笑][破涕为笑]全程尿点,还非要用当年情的配乐,兄弟情都没看到,强行回忆感动,可惜了当年情的配乐了,任贤齐的根本撑不起来这么重的角色,看的又尴尬又无聊。。。。。。。。。。。。。。。。。。。。。。。。。。。。。。。。。。。。。。。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扫毒》+《反贪风暴》+《追龙》+《无间道》+《警察故事》+....但另出来一部,也不至沦落于此,奈何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再大篇幅、再大阵容也包不住,情节看似冗余,实则不是冗余而是衔接不上,情节点出现错误,人物关系不明确,重叠性人物太多,叙事效率慢,而越是这种类型的片子,叙事就应该越精简,情节应该更紧凑,人物关系应该更闭合,这样在保证叙事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交代思想主题,而在情节主题还未明确之前,就想先宣讲思想主题,也未免是打肿脸充胖子.总的来说,要《无间道》的纠结没有纠结,要《反贪风暴》的反转没有反转,要《追龙》的人物没有人物.让我意外的是打戏居然拍的如此之烂,而且还占据了绝大篇幅,不知所云.最令我想不到的是技术方面居然如此不过关,摄影各种光线不匹配,调色各种肤色出问题,就连最后结局的声音阈值都不对,也不知道是为了进bgm故意调小了人声?散场后还专门询问了影院工作人员,确认不是影院设备的问题.奇怪的是这样一部技术不合格,但某种程度上又极具讽刺、批判意义的政治惊悚喜剧(容我这么叫,不然我真想不到的更合适的类型概括)是如何过审的.
[D+]1.世界上本没有边缘行者这部电影。抄的东西多了,也就成了电影。导演,你用这么好的阵容敷衍我们,你对得起我们吗?rnm... 好吧,我看这部电影压根没有出钱😏2.看完本片以后再追忆以前的老港片,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叹一句:时代真的变了啊。曾经黑社会都是强肉弱食,尔虞我诈,而今,黑社会老大都这么仁慈了吗?一言不合就让位,对卧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曾经那个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的任达华去哪儿了?3.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类似《无间道》的电影,再后来,我竟然看到了《黑社会》的影子。正当我以为电影会在这个时候结束时,内容突然回锋一转,突然变成了一个类似《追龙》的小人物逆袭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却是黑吃黑.....看到结尾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部记传片,阿骆这一生别人做不到的他都做到了4.没想到光影和背景出乎意料的不错,这是影片唯一给我带来的惊喜。5.6分
(PS:这次观影是一家咖啡厅赞助的,要不是这次捡了个便宜,我打死也不会看这种烂片)
任贤齐演技还是很生硬很用力,演坏人也很正义。
看到这些五十多岁的大叔们吃力地跑,吃力地打,吃力地喊,我痛苦地闭上了眼……好想逃离电影院
这就属于一定要凹那个九七心态的对应,把故事完全冲散了的例子,生怕别人看不出来我这是影射当时时局,就硬上。此外,黄明升动作指导出身,这片动作戏这个水平?
前有《英雄本色》《纵横四海》《枪火》后有有《无间道》《放逐》,香港黑帮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抛开无力吐槽的逻辑,任贤齐没有演出黑帮和卧底警察两个角色亦正亦邪的感觉,结局让我以为在看爱国教育宣传片。
想说:目前的大环境下还在坚持拍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比跑去直播带货的要更值得尊敬,都没什么不好的。Respect to所有出镜的演员。小齐从政拉选票的造型好逗。前前后后演出了反差感,但是情节不流畅内容还有些冗长。看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三种语言翻译梗和灌水泥梗。
哇偶,一部电影竟然能把《古惑仔》《无间道》《黑社会》《反贪风暴》《黑金》《追龙》的重场戏捏一块儿,鹅妹子嘤~港片迷完全可以当一本正经的喜剧片看,“新港片”就是这么挫骨扬灰的~
誰給勇氣提前點映,真的分分鐘白眼,不要再來販賣港片情懷了好嗎,也不要瞎用《當年情》好嗎?原本還沒那麼怒,《當年情》一出來憤怒指數直線飆升,不知道是剪了實在太多還是怎麼樣角色的行為邏輯極其詭異,這片子唯一看點就是給油膩的內地中年男演員們看看什麼叫演員的自我修養,平均年齡40+上鏡線條依然很好看。任賢齊,任達華和方中信還是很能打。但求求唔好再咁搞港片了拜託,觀眾耐性真係遲早會耗盡
只想提最后“黑白”两组话事人桌上议事的平行剪辑,无疑在转型期的关键时刻未来十年的命运始终被一小撮人握在手里,“民主笑话”又被讲了一次,而电影只是呈现了一个明显不可信的理想走向而已,这个现实不一定只是97年那时候的。
点映第一天就看了,很多很多很多年没看见任贤齐的作品了,这个片儿太浪费这个阵容了,剧情实在太潦草,大家死得很草率打得很草率上位很草率暴露身份得很草率各种随意……被剧照里凶狠的任贤齐吸引来,但片中凶狠的时长只能按秒计……另外就是任贤齐台湾腔太重了,夹在一众港式配音的阵容里最后说出自己是香港市民的时候我真崩不住了……
看的过程中很唏嘘,几乎每一帧都在提醒你,《无间道》作为港片可能是最后的辉煌,地位有多么崇高,且这座山是多么难以超越。而这部片子,虽然大家也演得很辛苦,但不客气的说,真的就是网大质量。另外,一个动作指导转型做导演拍的片子,动作戏居然都能这么难看,也是不知道还能看啥,难道要看哥哥的《当年情》怎么被糟蹋两次吗?
最后竟然搞到要选举,也是有意思。节奏非常快,好像20集电视剧精编版,反正归根到底就是英国人太坏了。
看了点映,没想到我那场上座率还挺高,看来港片受众还是非常稳定的。这片集合了各路港片精华,《古惑仔》的帮派情谊,《无间道》的双向卧底,《反贪风暴》的理想主义,《黑社会》里的新任话事人任达华在这部里已经是即将退位的大哥,洪金宝垂垂老矣,感觉很微妙,像上一代港片集体诞下的子嗣。在混沌年代,帮派反而更讲道义和本分,任达华的不怒自威很有魅力,任贤齐作为“走钢丝的人”,分不清自己是人是鬼,黑化、洗白、多重反转令人意外。现在很少能在大银幕看到香港黑帮片了,而且故事是放在97回归前夕这个时间节点,还在努力做一点表达,至少比那些狗尾续貂的合拍续集强,就且看且珍惜吧。
走进影院看网大
知道观众喜欢《黑社会》《无间道》,可以,一股脑给你安排了,前四分之三的剧情套在这两个口碑佳作的框架下,再加上众多的动作戏,倒也算不上太难看;直到任达华一死,旧有的秩序直接瓦解,而剧情也走向了《反贪风暴》的画风,弄的黑帮不像黑帮,反贪不像反贪,旧有的江湖道义不是你随便放两遍《当年情》就敷衍得了的,而在秩序瓦解那一刻早已经荡然无存。
还是有港味,但是前半段节奏太慢了,结局的时候节奏走很跳,以为是黑化后的大杀四方,结果是自首。。。
4.2点映。多颗星给阵容吧,在电影院里认人脸比故事更具吸引力,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有几处设计不错,但整体像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除了大家口头上不停强调,基本看不出来背景在97之前。任贤齐台词很出戏,撑不起来他这么复杂的角色,谭耀文他们本色发挥,宝刀不老,尤其是任达华,怎么可以这么帅,那身绿皮衣哪里有卖?
还可以,老瓶套子里装当代的忧愁,无非那几种关系,警队里有黑J,社团里有义士。任贤齐是主角,但谭耀文风头也不让人。无间卧底加夺龙头棍,以前杜sir电影讲北方钦点话事人,今天说借西人的势力夺权小心引火烧身,背后还有九席直通车勾结。今时今日难免看个港片都在解code。方中信陈炜那场背后涂鸦都BLM了。任达华的老大是传统港片心慈手软的义气头领,以为已经够理想主义了,没想到卧底转做黑社会老大的最终目的是自首,简直理想主义天花板,法庭一套慷慨陈词我旁友说:简直选特首啦。动作戏太晃太抖,赶紧高帧率吧
说个笑话:男主是一心自首的黑帮二号,老大是拒绝英国护照的红色资本家,警察不用说了,一脸正义无可挑剔——警匪明明一家人,枪口一致对外,不知边缘行走为哪般?《无间道》里说: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快十年了大佬!十年都搞不定的事,本片三年出狱就搞定了,真是社会主义力量大,抗击外敌不在话下。
一种网大版《新世界》杂糅着《黑社会》边角料的地方栏目剧既视感。
就凭那句:我们很民主 不像英国人委任港督都是内定 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