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鲍勃粥
助理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Vergangenheit、@松野空松、@脏脏豆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七天,我是本场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讨论的电影是来自日本著名导演今村昌平的《鳗鱼》,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大家好,我是选片人,直奔主题,我觉得《鳗鱼》里面看似普普通通却一笔一划都干净利落,不用过多的装点就能呈现出魔幻时刻,不用费心的设计就能偶得戏谑的气质,教科书级别的分镜尽显大师风范,这是我认为可以入选主竞赛的原因。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我给《鳗鱼》打了1星。因为我觉得这电影节奏有点变扭,鳗鱼这个符号的存在也是失效的。我讨厌寓言性过强的电影。
场刊嘉宾 脏脏豆
《鳗鱼》我给的3星,有一些意象的运用(鳗鱼,鱼缸),但是后面反复说及和解释,稍嫌多余。不过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很多传统的东西的记录,显得原生态的景物和大家共同守护一个相信外星人会来的信念的美好。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场刊2星,我挺喜欢电影中将指向女性的茅转为男性身上。因为通常来说,妻子乱性、男人报复算是人之常情,然而影片在逐步将问题转向男性一方,或者说在这次事故中,我们见惯了女性的那套说话,是时候看看男性的角度,这也是今村所创新的。
主持人 鲍勃粥
大家看过其他今村昌平作品吗?
场刊嘉宾 脏脏豆
还看过《楢山节考》,难怪觉得突然出现的动物镜头这么熟悉。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我没看过他的其它作品。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看过两部,《诸神的欲望》和《女衒》。
那第一个问题,今村昌平的电影中用动物或者昆虫来表达人类或人性的欲望一面算的上是他的个人特色,无论是日本昆虫记还是人类学入门,鳗鱼中既有鳗鱼这个核心符号,也出现了如癞蛤蟆等其他动物符号,不同的动物符号间有何关联?大家对这些意象的运用有什么想法?
场刊嘉宾 脏脏豆
感觉这些意象会不会都跟生育有关,鳗鱼是需要游到很远的地方历尽艰辛才能养育下一代;癞蛤蟆就是多产?片中人物貌似是无法进行生育,或者说很隐晦地在暗示。话说日本有“瘌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个谚语吗?
主持人 鲍勃粥
嗯生育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而且似乎在影片中也和一种“男人气质”所挂钩。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唯一记得癞蛤蟆出现的场景是男主与朋友夜晚去捉鳗鱼,朋友戳穿了男主关于妻子离婚的谎言,男主说出“我受够了女人”朋友用空心竹筒观看男主,但是却出现了癞蛤蟆的镜头。这里的意思或许是说,一个无法面对过去的人,尝试以逃避或是谎言去搪塞自我的人是丑陋的?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和豆姐一样的看法,不过这也是这部电影最败笔的一点,它实在点得太透了,甚至在小船上故意解释一通,鳗鱼另一个有趣的符号象征则是一种被困的表达,鳗鱼虽然一直被男主养殖,然而实际上鳗鱼却是被男主所困的,而他自己本人也被困在那个鱼缸中,比如,他化为一个小人在鱼缸中无法逃脱。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我不太确实鳗鱼是否与其它动物是否具有关联,但鳗鱼自身我觉得有点奇怪,是作为一种具像的欲望存在吗?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鳗鱼与其像男主所说,是他朋友,不如说是他自身的男性气质,只有鳗鱼在,他才是处在“安全区”,男主实则是被自身的男性气质所困了。
第二个问题,《鳗鱼》中的空间性是怎样的?一种群戏和相对复杂的人物关系似乎是构造相对开放的环境?但是小镇似乎也与世隔绝,形成了自己的宇宙(镇上的小人物们都极富特色),所以大家可以简单谈谈这个空间或者环境把握?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男性的坠落》这本书有看到一个观点,男性气质类似于大脑的指挥官,每个人的男性气质存在于你的大脑。
这种封闭性的空间给予了男性气质爆发的可能,因此男性气质需要外放才能达到一种平衡,这也是战争对男性气质的缓解作用,小镇、鱼缸乃至日本作为岛屿的存在都在从空间中挤压着男性气质,这种挤压无疑提高了密度。
主持人 鲍勃粥
我觉得你引出的岛屿的观点很有意思,相信一定也是想到了《诸神的欲望》。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是的了,那部也是一个隔绝的。
场刊嘉宾 脏脏豆
空间这个真的没太想到诶!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有趣的视角。
不过《诸神的欲望》通过乱伦直接指向日本岛的起源(日本起源神话就是个乱伦故事),《鳗鱼》中可能视角更为现实?如果这个问题大家觉得有些难也可以聊聊这个故事本身吧,很多人认为这个是今村最“温情”的作品,也有人认为一如既往地冷酷,大家认为在这个光谱上,《鳗鱼》偏向哪边?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还是温情,至少没我看的他另外两部冷酷。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没看过今村昌平的其它作品,这部作品我既不觉得温情也不觉得冷酷,只觉得别扭。
前面提到关于空间的问题,大家可以想想UFO这个设置,或者大家怎么看UFO?
场刊嘉宾 Vergangenheit
我看的更多的是人物,正如我此前所说的,《鳗鱼》给我的感觉很别扭,是因为我感觉全片的人物都很怪异,他们说话的方式,动作都很奇怪,像是创作者为了达成什么而将这种感觉强加到他们身上的。人物就好像他镜头下的动物一样成为了玩偶,无论最终他通过这个得到了什么都会是别扭的。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有UFO吗,我忘记了(笑),在哪里来着?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有的,有个人一直在擦那个,理发店的,就是它。但UFO这个符号我没看懂。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UFO对这部影片来说是一种它者视角,UFO-人-鳗鱼,其实等级在逐渐下降的,也就是今村本人的视角。因为日本社会环境,地理环境都在压迫着日本国民,但是这个情况其实很难从自身去发现,所以UFO的出现就是一个外来人的视角,也就是导演本人拍这部电影,他自己的视角,片中的人物能大谈特谈来解析鳗鱼,今村也在用他的UFO来解析他自己的民族。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松姐5分钟前还不记得UFO,5分钟后就大谈特谈,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松姐手上是不是有本辅导书?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没有罢了,我正在看《春光》,因为《春光》剧情我真的记不太清了。
【补充说明,当天录制顺序《鳗鱼》在前】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松姐一心多用还slay全场,哭了。
松妈妈!
助理主持人 子夜无人
松妈妈!
#FIFF21#DAY7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今村昌平的作品。他的镜头,始终聚焦在蛆虫一样的人身上。人的那些,像动物一样的、丑陋阴暗的面目,从前人们是耻于提及的。现在却被赤裸裸地展示在面前。幸而,还是有一些更有力量的东西出现了,使丑陋的人免于完全的堕落。
片头短短几分钟的剧情就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一位男子以惊人的冷静,用刀杀死了正在通奸的妻子,并随后自首。这导致他在监狱中度过了八年,也使我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陷于一种浑浑噩噩而又愁闷的状态。八年之后,男子假释,片名出现,故事开始。
今村昌平对于情欲镜头的运用向来直接。这些露骨的镜头不仅仅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感官冲击,而且是为了服务于影片主题的表达。而且,后者是要借助于前者才能实现的。通过最本能的知觉,潜藏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被镜头所传达,被观众所捕捉。一切意识的活动,都有本能的成分在。我听过一个很美的关于为什么女神维纳斯是裸体的阐释。就是,美是一种神秘的东西,要通过本能才能认识它。美藏在索多玛城中。
如何拯救堕落?今村昌平寄望于他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这与《罪与罚》如出一辙。被救赎者同样是杀人犯,救赎者同样是悲惨的女性。这不是巧合。在一些悲剧下,只有自杀与发疯两条路。如果有第三条路,就是宽恕,就是无私的爱。而正是第三条路所拥有的力量,才能救赎杀人这一最大的罪行。
视听带来了好几次神迹,反复看了好几次,算是体会到长镜头里的节奏是怎么实现的了。在导演的镜头里,总是会有前中后景。 山下第一个和惠子的过肩镜头,是在接下她的到之前。惠子在他的镜头里,而惠子和他夜晚坐在草坪上坐着说想看ufo的时候,山下已经在她的镜头里。而山下总是一个人在自己的镜头里。台词没有明说,轻松的画面,山下的笑脸,视听已经说明一切。 剧作也是可圈可点。鳗鱼重监狱的池塘换到了浴缸里,应为这件事情。惠子打碎了浴缸,鳗鱼回到了河里。好几次很明显的表现比喻山下和鳗鱼的关系。那个跟他一起出监狱的那个人似乎就是他人格互补,另一个人格一样。还有他的那些朋友,还有惠子,很奇妙的都组合在一起。 钓鱼捕鱼,杀了人,救了人,不敢面对杀死妻子的经历,狭小的浴缸,河边的理发店,这些安排好像都是刻意的。但是我还是觉得站在山下本人自我救赎,让我都开始怀疑一开始他是不是没有杀妻子。骑单车去自首,脸上和身上的血看上去像是自己摸上去的一样。自己内心的各种角色在搏斗,最后实现了几乎身边所有人都想要他去实现的那个事情,正视自己,面对“惠子”这件事。在道德观念的角度也才正确。如果真的是因为自己想象出来的信,自己杀死了无辜的妻子。后面就不管了。这是社会道德不容许的。
很不错的影片,看起来和其他导演的日本电影有所不同。最欣赏的是电影中很多饱满的空间。奇特的手法,我容忍他的刻意,我理解的是这是导演要站出来说的话。
明知保释期间管闲事会惹来麻烦,但还是不能袖手旁观。真的勇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鳗鱼的符号意义很多元,是生殖器,是情欲,落在片中人物上是被刺的妻子,也是囿于过去(囚于牢笼)的山下自己。写实与梦幻交织,视觉生动,尤是鱼缸捞鱼变捞信再坠入鱼缸差点溺水的镜头非常流畅奇妙。结尾点题的旁白虽然很直给,但确实很到位。(北影节胶片版)
今村昌平不是传说中口味挺重吗,可是这个片子真的还挺温情嘛。。。尤其到了最后。用鳗鱼的洄游来比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挺有意思啊
真是无聊的一个片子,怎么会得金棕榈呢?杀个妻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非要用鳗鱼来比喻,神经。唉最近发觉看这些电影实在是看得越来越没有劲了。还是看书算了……
當燈塔亮光刺穿海水,我想繼續沉睡。洄游的時候,請你帶上我。池辺晉一郎的配樂,真是厲害沒話講 with Anana
将通奸谋杀前置,以舒缓的基调展开后续,整体氛围很好。对颜色(尤其红色)的运用很值得关注,另有几处交代光源的表现主义用光,和一贯的对鱼缸的运用(以及青蛙和鳗鱼的含义、跳舞大妈、UFO)。在一个很难超越和消解的开头之后,在缓缓的展演中没有说教的导向某种新的可能,很漂亮。
幻觉,动物,活色生香的小人物,水边湿润气息。鳗鱼的处境与杀人犯的心境是同步的,他的生活一直被监视,与外界隔膜则如同那个等待外星人的人。理发店群殴很闹很搞,象征牢笼的鱼缸被打碎,在夜晚的烟花下放生。今村的第二个金棕榈,与樱桃的滋味共享
色彩主题,音乐主题,动物性隐喻,整体平缓但是突然几处跳出的风格化很有意思。
除了今村特有的那股子邪氣 全片溫暖得我快顫抖了 最後那幾段 甚至有錯覺是在看山田洋次的片 真是有被感動到 配樂也大亮 唯一煩的是鰻魚的運用實在是囉嗦 否則對我來説就完美了
今村昌平晚年代表作,虽依旧着眼于人性与动物性,但褪去了往日的残酷黑色,温情脉脉、云淡风轻地讲了个自我救赎的故事。鳗鱼有两个象征意义,其一在片尾独白已点明,它还表征着男主的性本能和欲望,装在袋中和养在鱼缸里都带有囚禁和性压抑的味道。写实长镜风格点缀上超现实幻梦,配乐动人。(8.0/10)
情色无关,甚至连爱情都是说不上来的清淡。清淡但厚实,赏心悦目啊赏心悦目,那条草丛里躺女人的河岸和坐落理发店的路。拍路边河边那些花儿草儿导演你是故意的,还有烟花
有关自我救赎的温柔故事,会让人有一种错觉,仿佛被原谅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我并不认同。大量重复的直白的意象减分了。
流亡的鳗鱼没有回忆,寂寞的男女互相救赎。
⒈据说1997年《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幽灵公主》屈居第二,而第一便是这部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鳗鱼》,拖了好些日子,终于观影完毕;⒉偷情有风险,出轨需谨慎;⒊山下与高崎两人深夜打架的长镜头拍得挺赞,而后白天的理发店群架反而逊色一筹;⒋鳗鱼的性别竟然是由后天决定的;⒌患难见真情!……
那时候还不知道今村昌平的大名,只是觉得那一尾鳗鱼也似人心,沉潜,滑游,不易捕捉。
上一次看是四年前,似乎看过三次,这次想打五星,虽然觉得结尾是否可以更好(不是指河上的行船)但无疑《鳗鱼》已经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今村昌平对人物的精准刻画和把控放在任一时刻的影史轴线上都是一流的
有点失望。象征手法要尽量的含蓄自然,让观众自行领会。而不是反复在台词中去解释“为什么要养鳗鱼”。
其实导演可以再信任观众些,不用解释那么多的。开头和结尾几场戏都挺好,女人最后替代了鳗鱼。
吉村昭(小说)原作。<我暂时也会和你一样,养育不知是哪个男人的孩子。你的母亲在赤道海里产卵,雄鱼精子撒在那,所以怀孕了,不知道是哪条鱼的孩子,不知道,却把它带回去,付出极大的牺牲带回日本河流。>
竟然被感动,哎呀呀
開頭真是經典。人性的刻畫真好。東京電影節大銀幕重溫,再次覺得開頭拍得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