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看成龙电影的观众,最起码有101个是冲着他表演的动作而去,否则成龙也不至于在突破传统的《奇迹》、《玻璃樽》和《辛亥革命》里都不厌其烦的加上一段肉搏。但《十二生肖》和许多成龙佳作一样,远非只有打斗可看。如今的影迷越来越专业,时常把节奏二字挂在嘴边,懂得把控大片节奏的华语电影人却越来越稀缺,大浪淘沙后,成龙算得上硕果仅存之一。
《十二生肖》是个紧凑的故事,几大段动作序列铺排有致,海陆空全面覆盖,追打逃形态各异,张弛有度且分寸感极佳,保证总在最恰当的时机挑起兴奋。间中穿插的文戏,主要用来补充寻宝线索,要不就搅拌一下人物间的化学反应,剩余的插科打诨里,时不时冒几个冷笑话调节气氛,或推动一下患难友情,弥合一下亲情和爱情,只要不拿来和二十年前比,应该少有冷场。必须赞扬侠盗集团的惜字如金,常常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不少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才跟得上,没有许多大片动不动就“你要干什么”,“你怎么看”的无趣对白。你可能会嫌某些台词太矫情、太幼稚或者胡闹过了头,但找不出多余。如果说有遗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关于英法联军的争辩一节,虽然为了树立价值观必不可少,但实在缺点戏剧冲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语翻译的怄气斗嘴,也许这是国际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现的新闻画面国别和语言之多,想想海盗集团的翻译人才济济。
许多影迷哀叹老港片不再,很大程度上是惋惜当年那种让人一刻不停歇,每秒有惊喜的剧作,文戏和武戏是互为绿叶的,没有打一会说一会的刻板。许多港片有精彩的打斗,但文戏相对乏味,多年后重看只能跳着找回忆,成龙的优秀作品却是能从头到尾反复欣赏的,《A计划》《警察故事》、《红番区》、《我是谁》都是浑然天成的整体,文戏也妙趣横生,顺着故事一路走下去,激烈的对抗才能抓住人心。时过境迁,《十二生肖》自然不可能重拾旧港片模式,但剧本仍是标准的流水线精品,打磨的精致玲珑,摸不出突兀的棱角。许多大片导演看不起流水线工艺,非要另起炉灶彰显个人风格,结果成品里充斥了太多自以为是、磨磨唧唧和故弄玄虚,那都是一点点滋养观众瞌睡虫的饲料。成龙的古装片、战争片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并不卖座,但他一回到最拿手的动作冒险轻喜剧,便将几十年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十二生肖》片尾第一个NG令人痛心,成龙年近花甲的身体令搏命越发艰难,但即使哪天他不再上阵台前,依然能凭剧本编排和场面调度的经验,当一个出色的动作导演。
贺岁片是香港独有的银幕文化,成龙在90年代也拍贺岁片,但和黄百鸣等的群星荟萃不同,走的是单枪匹马英雄冒险的路线,迎合观众“过年看一场大戏”的心态。如今成龙年迈,独木日益难支,和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一样,也找来后辈演起了群戏,在氛围上反而靠近了黄金时期的港产贺岁片——一群有着共同目标和各自麻烦的人命运交织,经过不懈努力,大小问题全在最后一刻同时解决,宝物归国,恶人得报,情侣和好,家庭复原,十分和谐美满,如果众人在医院里排成一行抱拳道声“恭喜发财”,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成龙的动作片是干净的暴力,没有穷凶极恶的坏人,有的只是一时得势的卑鄙恶棍,可恨实则可怜,或是勇猛无脑、虚张声势的打手,总会被成龙用拳脚和道具痛打或戏弄,很多作品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好莱坞把握不到这分寸感,《尖峰时刻》的坏人太主流阴暗,《邻家特工》又卡通过了头,观众喜闻乐见的成龙式善恶交锋正如《十二生肖》所展示的,虽然势不两立,但极少诉诸暴力凶杀,虽然打得龇牙咧嘴,但绝没有你死我活的残忍,打到后来互施援手,化敌为友也不罕见。眼花缭乱的肢体对抗,是将成龙与盟友、对手放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复杂环境,通过巧妙的动作编排和道具使用,炮制出毫无生理反感的杂耍式武斗。从那个香港还没有电检制度的年代,到大片裸露血腥口味渐重的时下,也许只有成龙的招牌电影,才能让父母深刻认同打打杀杀可以不等于暴力,并放心带孩子前往。只是这次我们等得有点久,上一部符合此特征的是《宝贝计划》。
由于选取颇具技术含量的侠盗题材,《十二生肖》前无古人的展示了许多高科技,在华语片里十分罕见,但我们看《碟中谍》时已经见识过了,所以成龙纯然是清朝皇帝态度,仅把这些洋玩意当做让人张嘴一两秒的奇技淫巧,敏捷身手和不要命精神并没未遭喧宾夺主。就像他在《成龙的特技》结尾所说:高科技很好,但我还是喜欢真功夫。当然,这把年纪已难再攀高峰,开场的轮滑惊艳后,降落伞逃亡和船坞打斗都是温吞水,直到高科技色彩淡去的丛林夺宝,方才回到《飞鹰计划》式的“多路人马大混战、三个女人齐捣乱”,成龙纵神通广大也被搅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紧凑的喜感直逼当年。造假仓库的以一敌众是成龙能量的全面喷薄,他在钢筋水泥间上窜下跳,龙套们灰头土脸、四处跌落,落地窗和相机杆等精心原创亦不缺席,足以列入他职业生涯最佳打斗之一。当然你若是铁杆龙迷,还是能挑出不满,比如脚底抽箱的招数属于炒冷饭,比如盖子砸人不够花哨,有几处剪辑也有点混乱,可谁能要求五十八岁的成龙向三十八、二十八时看齐呢。
我们都能理解岁月压榨后的力不从心,惟独成龙自己绝不服老,继续野心勃勃的挑战年轻的自己。我们以为仓库大战已足够热血沸腾,成龙却认为称心如意远远不够,非要让人人都目瞪口呆方肯罢休,于是高潮一刻,他在晴空中倏的飞入银幕,犹如一个从天而降的救世主,为了终极目标拼死一搏。当JC从几百米高的山壁翻滚而下,脖子扭曲,双脚脱臼,满脸伤痕累累,双目充血,眼神迷离,膝盖微颤着不支倒地,却仍执着的用尽残力搜寻铜首的影子,这是在华语影坛越来越稀缺的搏命精神的超凡诠释,也是成龙几十年辉煌的最佳揭秘:他知道观众要什么,而且他总会给他们更多。连对手也要忍不住赞一句:你真是纯爷们。近几年,成龙一再祭出“最后一部动作片”的噱头,但每次态度都模棱两可,我们咒骂时,他正在偷乐呢,这个狡猾的老硬汉,他知道无数人盼着他食言呢。
文/方聿南
一贯的警察抓贼,而盗贼又是正义之士、倒打一耙的戏码,不同以往的是,这次的电影除了展现出成龙的动作戏的特点,更加把中国文化中,最具争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导致大批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在圆明园海晏堂由郎世宁设计的「十二生肖报时喷泉」的头像,流散于海外,为一故事主轴。开头以海外的拍卖会,各国人士以组织性、计算人心的方式抬哄拍卖品的价格,说明现实拍卖会的争相竞争情形,1/4的播放时间把团队各个人员的位置介绍无疑,而后的故事情节虽然也些杂乱,却也是扣连着「十二生肖」的主轴,主角JC和及其团队虽然一开始是窃盗,却也因为爱国之心及时回头,几近付出生命的将「十二生肖」归还中国,其实从一些小的细节:
1、在法国,有位老年人说道:其实我们应该向您道歉,因为多年前的战争,我的祖先带回来不属于他们的东西,每一次看见那个铜像,我就深感内疚,那是全人类的遗产,不应该只属于一两个人。
2、外国人口中的:这次拍卖的都是生意人,他们有个共通点就是爱国,即使被哄抬价格,再巨额的价格他们也会把卖品拍下来。
3、记者报导后续十二生肖、各国文物的拍售价格近况,拍卖会外各国人士组成的抗议群体,简单几幕的访谈中提及「不愿国人的爱心被利用」、「公开拍卖没有合法来源的文物,只会鼓励更多犯罪」等等,后续的拍卖中出现流拍,这一点也浮现「文物遗产是否归还各国才是真理」的议题上。
也许我提出的细节不及其他观影者的多,但我感受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正面意义,是说明着「文物的回归是全球性议题,虽回归不等于从前的文化回归,但反观文物却能透视着历史脉络的渊源,也是国人的文化价值与民族认同」。
十二生肖刚出来的时候,我记得我守着电视看了很多遍,不但因为搞笑,也因为他们个个都是演技派,将很多东西表现出来了,而且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十二生肖》是个紧凑的故事,几大段动作序列铺排有致,海陆空全面覆盖,追打逃形态各异,张弛有度且分寸感极佳,保证总在最恰当的时机挑起兴奋。间中穿插的文戏,主要用来补充寻宝线索,要不就搅拌一下人物间的化学反应,剩余的插科打诨里,时不时冒几个冷笑话调节气氛,或推动一下患难友情,弥合一下亲情和爱情,只要不拿来和二十年前比,应该少有冷场。必须赞扬侠盗集团的惜字如金,常常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不少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才跟得上,没有许多大片动不动就“你要干什么”,“你怎么看”的无趣对白。你可能会嫌某些台词太矫情、太幼稚或者胡闹过了头,但找不出多余。如果说有遗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关于英法联军的争辩一节,虽然为了树立价值观必不可少,但实在缺点戏剧冲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语翻译的怄气斗嘴,也许这是国际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现的新闻画面国别和语言之多,想想海盗集团的翻译人才济济。
许多影迷哀叹老港片不再,很大程度上是惋惜当年那种让人一刻不停歇,每秒有惊喜的剧作,文戏和武戏是互为绿叶的,没有打一会说一会的刻板。许多港片有精彩的打斗,但文戏相对乏味,多年后重看只能跳着找回忆,成龙的优秀作品却是能从头到尾反复欣赏的,《A计划》《警察故事》、《红番区》、《我是谁》都是浑然天成的整体,文戏也妙趣横生,顺着故事一路走下去,激烈的对抗才能抓住人心。时过境迁,《十二生肖》自然不可能重拾旧港片模式,但剧本仍是标准的流水线精品,打磨的精致玲珑,摸不出突兀的棱角。许多大片导演看不起流水线工艺,非要另起炉灶彰显个人风格,结果成品里充斥了太多自以为是、磨磨唧唧和故弄玄虚,那都是一点点滋养观众瞌睡虫的饲料。成龙的古装片、战争片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并不卖座,但他一回到最拿手的动作冒险轻喜剧,便将几十年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十二生肖》片尾第一个NG令人痛心,成龙年近花甲的身体令搏命越发艰难,但即使哪天他不再上阵台前,依然能凭剧本编排和场面调度的经验,当一个出色的动作导演。
这大概也是成龙玩的最过瘾的一次,担任影片的十五个职务并完成几乎整部影片的动作和搞笑戏份,这是一部“大片”,但绝不带有任何史诗的味道,这是属于平民的电影,而作为观众,只要跟着他登高爬低就能体验到他所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也会在惊险与搞笑之间忽略“主旋律”的说教,以及稍显弱智的剧情,这也正是它和《泰囧》的同质效应所在,让观众在被苦逼电影围剿日久之后的有一次彻底释放,轻松,自在,放弃思考,和视觉同行,让所视即所得的激斗与欢乐主宰自己一次。
值得一看,恢复成龙水准了。为什么评分不高,这年头宣扬爱国精神都有错了???
虽然情节挺乱的,有时候都搞不明白他们想干什么或者是否有必要,还有那种爱国说教也挺麻的。不过还是一部很轻松的动作喜剧,有几场标准的成龙式杂耍动作戏挺不错。老是真老了,跑酷和搏命的戏都少了不少。那个张蓝心原来会真功夫,踢腿蛮帅。姚星彤演戏比较汗
大哥,你真的老了,越来越注重说教而忘记了电影本身是讲故事,这部片子比王的盛宴好看,但是比起碟中谍4……真心的比不了。
节奏快动作场面接连不断,笑点也有很多,有几分好莱坞制作的感觉,虽然剧情实在太扯太没说服力且太主旋律了,通俗地说就是“太假了”,亲情戏完全没能加分还显得多余,女主角长得很“非天然”演的也很烂,白人妹子和辣妹打手强她太多,明星客串是亮点,总的来看是部不错的商业片,三星半(3D近似于无)
各种成龙作品的老套路,开头那段轮滑逃脱的动作设计算全片最出彩的,丛林冒险的调调和全片好脱节,空中滑翔和火山口那里都有钢铁侠的既视感,女主甚烦,结尾惊现彦祖、舒淇和龙嫂。
今天去看了十二生肖的媒体观影。 挺不错滴。coco小姐还挺有气质。法国的古堡Castle真心漂亮.国宝都在没落贵族家敝帚自珍了。 笑点还是一如既往的多。只是这回玩的有点极限,特别是末尾那段在火山口丢龙头,那么高摔下来还真是有点不容易。到末尾吴彦祖和舒淇还来个欢乐客串。
成龙的动作片都挺好看的,故事虽然老套,但拍得挺好看的,不错
在十二生肖、血滴子和大上海中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看了十二生肖。成龙大哥的功夫没商量,影片结尾太亮。绝对值回票价!
三方抢夺+天然呆妹子,有种飞鹰计划续篇即视感,能回归动作喜剧还是很怀念的··但论质量我已经很努力的多给一星了
小时候的偶像,现在还是去当人大代表吧
这也叫3D?
看成龙的电影就是看个剧情热闹、打得搞笑(花絮必看),虽说没啥新的东西,就凭他这样的岁数还能拍这种动作片、如此卖力,挺不容易的~还不错看啦
一整天都在走霉字,夜里看完特映终于能笑出来了!~~~电影还成吧,那个一直说教的女主绝壁被潜了才能上戏的,一脸苦逼。权相宇依然那么帅嗷嗷嗷啊。成龙的风采到时依旧。可以看看。
一把老骨头了还在拼啊,那个Coco的爱国教育真是令人作呕……2012年最后一场电影以及2013年第一场电影。
成是香港的,龙是中国的,成龙是世界的。岁月是上帝的,科技是人类的。电影艺术是永恒的。导演万岁!!
成龙的招牌动作喜剧又回来啦! 作为一位多年的粉丝 真诚的希望他用这部完美收官 以后像施瓦辛格那样 玩玩客串就行
贺岁档几部比较值得看的影片之一,成龙的一贯风格,加了很多幽默的元素。感觉编剧是用了心的~ 值得看值得看~ BTW.:这种片子看2D就好了。
标准的成龙电影,大手笔,国际范儿,诙谐逗趣。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标准的成龙电影,国际范、大手笔,风格、故事与飞鹰计划一脉相承,杂耍打斗、诙谐搞笑、美女争风、多国取景,可惜成龙一人包办太多,几个男配暗淡无光呆板无趣,剧情虎头蛇尾、叙事苍白生硬。整体而言还算满意。PS:一位年近六旬功成名就坐拥几十亿身家的国际巨星依然不惜搏命演出,你还能要求什么呢?
过年就该看这种片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