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monster,那些支撑过童年的monster,因为人是一种天生孤独却害怕孤独的动物。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爱,渴望肆无忌惮,又渴望支配。这些天性在我们小的时候肆无忌惮的表现出来,一座梦想城堡,好人坏人的游戏,能摆弄一下午时光的活动人偶,诸如此类的你能回忆起来的种种……
“你能了解哪种感受吗?当你所有的牙齿都慢慢脱落,慢得你都不会注意到。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很快地消失,然后就一颗牙都不剩了。”有时,我们自己只能对自己的童年这么说了。那时还好,爸爸把你拆了收音机装好,妈妈能在你被揍的不成样子的时候帮你擦药。
我们以为悄无声息的告别那些monster,其实,消失的是我们自己,那些时而暴躁,时而安静的monster却成了我们自己。可我们并没有变得强大,反而时常感到灵魂深处的孤独。我们害怕了,为此,我们不再逃离了,想努力融入这个世界,想找个相爱的人,想拼命买个房子,以为那是座坚固的城堡。
不就是我们的一生么?那个离经叛道的坏孩子,与那些群渴望群居却无法相处,每天干着大部分蠢事,少部分理想的monster。
有天,我们略带遗憾的神情对我们的童年说“你回家之后,会跟别人说我们有多好吗?”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是个童话故事,桃花源,白沙漠,插满鲜花的城堡,大部分时间是平静的,伴着扣人心弦的音乐,留给我们慢慢感受回忆。
穿着灰太狼衣服的小孩出场,让我想起《奇异小子》中穿兔子装的孩子,同样描述成长的两部片风格迥异,却有着神奇的交汇。
It's a kid movie, but it's not about growing up; it's not even bout staying a kid. It blurs the line of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No matter in which stage of life we are, we lie. We cheat. We fight. We get scared. We freak out. We hurt each other. We do unreasonable things. We have favorites. We get lonely. We succumb to all sorts of human weaknesses. But we love. We support each other. We stay as a family. We tell tales of greatness of our beings. No matter where we go.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是很少有的我迫不及待要在首映式看到的电影之一,看得一会儿大笑,一会儿静默,静默有时候是觉得小时候的感觉从大屏幕上轰得一下迎面扑来,有时候是柔软的配音像睡前的呓语在轻轻抚上眼皮一样,很浓的舒适感从心底里漫开。
看得时候想要总结一个中心思想,“好孩子有糖吃,坏孩子走天下”。
可惜看到最后导演还是狠狠的扼杀了后边那句话。
所以又想了一个可能适合一点又不那么无聊的中心思想,是很多年前在收获上看到棉棉的糖里的一句话,
“两个坏孩子的秘密是他们其实是好孩子。”
我承认我很不专心的,在看到Max房间的木编小球到了野兽国成了Wild Things们的屋子的时候,立刻想到了Michel Gondry的科学睡眠。此时基于科学睡眠的高度,让我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的期待度又提高了几个档次,然而时不时看到Wild Things们脸上无可避免的流露出好莱坞制造的匠气,又很失望很失望。更不要提还有一个画蛇添足的结尾就是Max回到家从此做一个好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不把好莱坞电影跟法国电影比较,这个野兽国是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重温童年的感动的。
我们也会在妈妈工作没功夫搭理我们的时候,百无聊赖的从地毯上滚到她脚下,轻轻拉扯她脚趾头上的丝袜吧。在她不高兴的时候,还记得我们有什么屡试不爽的小招式会让她忍俊不禁吗?Max是装机器人走路,我记得我好像是讲无厘头的故事。我的弟弟则是翻一个侧手翻还顺带摔一跤。我们小的时候,把大人逗笑的时候,打心眼里的开心比喝了蜜还甜。这样算是好孩子吧。
可是也有时候,突然的觉得大人特别不理解自己,突然的觉得被冤枉,有时候会自己躲在被窝里一边哭一边像汤姆索亚一样想着“我要是死了,他们才会发现错怪了我,然后为我伤心吧“,一边就睡着了;有时候也会像Max一样out of control得乱叫乱跳把家里的百叶窗折个稀巴烂在妈妈肩上咬一口在爸爸手臂上划出五个手指印。这样算坏孩子吧。
玩,是我们小时候最大的事情了吧。一起扔小石头块,一起用二踢腿炸瓶子,一起搭积木,一起编故事,一起发出各种没意义的叫声。最温暖的时候是Wild Things们叠罗汉一样你趴在我身上我趴在你身上,玩累了,就睡着了。
Max在他自己的野兽国里,一直在奔跑,还记得吗,我们一直想要奔跑的小时候,男孩子们会大喊一声”冲啊!“。在草地上操场上小土坡上任何可以奔跑的地方,我们会突然的跑起来,身体变的那样轻啊,就像摆脱了地心引力一样,就像可以永远的奔跑下去一样。
Wild Things(我不想叫他们野兽们怪物们)其实是孩子心中的小情绪们,有的时候,就是Carol一样觉得想要毁坏什么东西才能罢休。有的时候就是山羊一样觉得nobody listens to me。有的时候是K.W.被大家觉得特COOL特有成就感。可是所有的小情绪们加在一起,你猜他们最怕的是什么?他们问Max,既然你是一个国王,do you know how to cure loneness? how to make happiness? 孤独是小孩子最害怕的情绪吧,有时候大家疯玩,把你弄疼了,掉眼泪了,你在他们疏离的目光中感觉到彻骨的孤独,不被理解的恐惧。你听到老师说太阳有一天会死去,你站在沙漠上看着那个模糊的白点,Coral试图安慰你,”它那么小,我们这么大,它死掉要什么紧呢?“ 可是到最后连Coral也忍不住对所有的Wild Things们说你们知道太阳会死掉吗?!你心中所有的小情绪都朝你叫嚷着,做点什么吧,才能驱赶掉这种恐惧?你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一起建巨大的木编房子,一起打仗玩,可是最后没有一样能work out。
要花多少时间和成长才能明白,孤独它永远在那儿呢。
讲个Max编的小故事,从前,有个吸血鬼,他的牙齿掉了,他很伤心很伤心,别的吸血鬼问他,你为什么哭呢,你掉的不是乳牙吗?他抽泣着说”我掉的已经不是乳牙啦“。于是,他的吸血鬼朋友们都离开了他,因为他的牙齿掉掉了,已经当不成吸血鬼了。
终于被我找到另外一个可以跟小王子相提并论的故事,可以藏匿童年的梦。那时候的落寞孤独强烈的被忽视感那时候的莫名其妙无所畏惧那时候的异想天开天马行空。
“这里的一切都是你的,除了那个洞那个树枝那个……”
“你会永远成为我们的国王是吗?”
“既然你无所不能,那么你如何处理寂寞……”
我基本上算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这让我不无遗憾却也让我有跟别人不同的生活。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羡慕别人的却不能后悔自己的,这是我一直告诉自己的话。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个缺乏想象力无法独立创新的人。或许有些时候我会有新奇的主意,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如此特别的故事,像小王子的,想MAX的。我就是一个只能一个人呆在琴房里的很小很小的孩子。稍微大点以后我就因为体型变得越来越自卑,我也喜欢MAX的野兽装扮可是我知道那时候的我根本不可能穿的进。
会偷工减料的懒牛上磨也会嫉妒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无忧无虑的疯玩玩也会任性的跟大人们赌气说不要还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偷偷背着家里人逃避。那或许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可是却也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老爸老妈没有骗我的是确实很多朋友家长会羡慕我的生活,我也没有骗大家的是我也很羡慕大家的生活。
那时候我还总认为家长专制不讲道理,听到MAX说我想回家的时候差点就流出眼泪来。我从来没有离家出走过,不过有一次确实把爸妈吓得不轻。那次是因为老爸答应我说10点回家10点半了都不见踪影,我不喜欢别人答应了我的事情做不到,于是我就赌气跑去我家住的小区门口等他。当老爸回来让我上车的时候我劈头盖脸把他说了一顿,他也只能点头哈腰的给我道歉说他错了,回到家才发现妈妈已经跑遍了整个小区老爸这么快回来也是因为老妈以为我离家出走了。我还记得我说了一句话,我说永远不要担心我会离家出走,因为我永远都不会离家出走。这也就是去年的事情吧。
总觉得自己是个麻木的人,总是只能在做旁观者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真正流淌着的情感。也不喜欢别人问我内心深处的东西,我不知道所以无法承认无法妥协。于是我开始喜欢别人的故事,喜欢看别人怎样处理这些深沉的情感,喜欢感受他们话语中故事里流露着怎样的气息。
MAX对KW说,I wish you all have mom.虽然我们都是野兽家园中寂寞的小兽,但是我们都有妈妈。
ps.想看原著的插画本。
http://veraissinging.blogbus.com/logs/55416867.html作为一部形式上的“童话剧”,本片在文化主题上父权的缺失和母权的强调,显得多少有些另类。结合Spike Jonze暗淡、昏黄的的视觉风格,使得本片在主题上脱离了童话剧的常规主题,而是比较明显的表现了男性的“俄狄浦斯情结”。
本片的主人公及其野兽朋友表现出了惊人的野性和破坏力,大部分情况下,这被认为是男性的特征。
首先在电影的起始部,主人公在雪地里游戏时,他的情感需求是与姐姐(比主人公年长的女性)共同游戏,随后他的情感挫折由比主人公年长的男性所施加,一群比主人公年长的男孩破坏了他的城堡,带走了姐姐。这一部分作为电影的带入部,明确的表现了本片亲近母权,仇视父权的文化主题。
随后的部分,主人公注视“缺席”的父亲赠与的地球仪,暗示了父权的缺失。而母亲与她的男友的亲密行为(这其实是起始部男孩带走姐姐情节的重复),则进一步使得男孩的情感受挫。男孩的野性疯狂爆发,在母亲的呵斥下出走。
主人公在海上漂流后到达野兽国,遭遇了多位野兽朋友,较特别的是carol,需注意的是,carol在性格特点上情绪起伏不定、易怒,破坏力惊人,与主人公有着惊人的相似。男孩谎称自己是“国王”,以carol为首的野兽们欣然接受了,并从一堆尸骸中取出了王冠。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国王角色,其本质就是父亲的角色。结合随后的剧情可以得知,岛上曾经多次出现类似于男孩的“国王”,但失败的“国王”均被野兽们杀死,所以王冠在尸骸中。在此处“弑父”的主题彰显无疑。
紧接着,影片引入了另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KW,KW相对于其他野兽,显然更加成熟、稳重,属于在感情上成熟的女性角色。
男孩作为“国王”,也就是野兽们情感意义上的父亲,首先带领大家度过了短暂的快乐时光。但紧接着“国王”带领野兽建造家园的失败(虽然成功建成了城堡,但“国王所承诺的幸福并没有实现”),暗示了父亲在维系家庭关系中的无力。而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KW将两只猫头鹰带入城堡,carol和主人公均无法听懂猫头鹰的语言。此处carol作为主人公的野兽化身,对于陌生人(猫头鹰)与成熟女性角色KW的接近,充满敌意。(此处情节与先前现实中男孩的两次情感挫折相同)在这一部分,电影主题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即:弑父恋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随着家园幸福的破灭,男孩的“国王”身份彻底失败,愤怒的carol试图吃掉主人公。carol作为男孩的化身,在情感上试图杀死失败的“父亲”,这是一个明确的弑父情节。而这一危机的化解,正是源于女性角色KW,KW让男孩钻进自己的身体。此处的镜头,尤其是男孩在KW体内的部分,带有强烈的“从母体中孕育分娩”的暗示。再次强调了“恋母”。
随后男孩离开野兽国回到现实家中,母亲独自在家中等候男孩(没有在情感上敌对的陌生男性),男孩在情感上得到安慰。影片尾声。
因为是看的手机视频,所以只能草草浏览。作为史派克·琼斯导演的作品,电影存在明显的心理学暗示并不令人吃惊。但一部童话作品,被植入如此的主题,多少有些另类。换个角度说:史派克·琼斯总会有让人出乎意料的表现。
Where.the.Wild.Things.Are.2009.PROPER.DVDRip.XviD-NODLABS
安东尼书里提到的。成人童话、虚构的国王有一个忧伤盾、情绪是野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树是你的,但洞是别人的。
无爱
在我们变得老气横秋之前,我们都曾经莽撞过、躁动过、伤害过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随后我变得世故,而曾经的我们就钻进了内心中一个树洞里埋头大睡。这部电影就像一根狗尾草,逗醒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不成熟的、放肆的、为所欲为而又脆弱的自己,让我们得以再次回味那久违的肆意妄为的感觉。
只有童话,能让人不孤单。“你成为了他们的国王,并且让所有事情都变好了吗?那么,孤独怎么办呢?你能让不开心的事情都离开吗?”Happiness isn't always the best way to be happy.“《野兽家园》有着儿童电影难得的惊人深度,深邃而美丽”
不错
和《菲比梦游奇境》很像
当高大的真人演员套上毛茸茸的野兽服装,就注定了它和单纯的电脑特效会不一样。
说造型吧,尖牙利齿爱咆哮真不像儿童片;说剧情吧,吵架出走造城堡还真是儿童片;反正不太懂导演编剧怎么想的....
充斥着想象力
it was ok. just "ok".
什么呀,不懂。
这孩子疯了
故事可以再成人化一点,如今看起来有点尴尬:成人或许会觉得有点闷,小孩倒是看得开心虽然不知道电影真正在讲啥...
TRAILER太美妙了!电影就缺了层次 没办法 原作信息量太小
everything's fine until kid went to the monster land... then all the alone feeling is gone...
古怪的儿童片
然后 就长大了
我知道我苦点很低。我哭了四次。
that typing scene is the sweetest, most delicate scene I saw last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