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还迷恋浪漫,就如同在妓院里还想着守住贞操。
───阿兰·布鲁姆
《单身男女》系列是杜琪峰在内地收获的一套高票房电影,尤其是第二集,近两亿的票房是杜琪峰迄今为止在内地票房成绩最好的电影。不过这两部电影的口碑与杜琪峰脍炙人口的黑帮片、警匪片相比,差距甚大。
以豆瓣打分为参考,第一集6.8分还在水准之上,代表杜琪峰最佳票房发挥的第二集则直接跳水到了5.3分。观众的差评、恶评集中性表现于对影片老套到庸俗不堪、毫无逻辑可言的爱情故事的攻击。不少观众还数落人物苍白单薄毫无真实度可言,不论是相爱还是无法自拔都让人无法移情认同。对这套系列,我的看法则与主流观众决然相反。我认为这套系列整体水准都超过及格线,并且我第二集的水准要大大好过第一集,远超及格线。问题的关键在于,《单身男女》系列重点不在表现爱情游戏中的浪漫、暧昧、梦幻、承诺与团圆,杜琪峰无意于探讨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姿与不可捉摸,无意于探讨情爱的真实与虚幻。永恒不变的爱情神话的构建完全不在杜琪峰的考虑范围之内。《单身男女》系列有点类似于《放逐》,杜琪峰有意地近乎全盘放弃了文本与意义的运转逻辑,在这基础上嵌入了动作片的美学肌理,尽可能放大纯形式化的影像魅力。
《单身男女》的第一集是搭建了一个基底。基本的叙事框架是古天乐-吴彦祖对高圆圆的疯狂追逐。情场如战场。上半篇幅的架构主要是古天乐出招,选车、选房、选家具、爬楼、开锁、送戒指、墙上布置爱情宣言,招招致命。爬楼这场戏,杜琪峰也许是一时技痒,居然长镜头一镜到底(这场戏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始终觉得是古天乐本人在爬楼,没有用替身)。下半篇幅是吴彦祖出招,冰上曲棍球、青口贝、巧妙利用声画结合打造的魔术游戏/爱情宣言、夜访苏州工地。高潮段落便是高圆圆二选其一的抉择。两性关系成为了博弈竞技。极端一点的比喻,《单身男女》第一集中的高圆圆,在叙事文本中有点类似《黑社会》中的龙头棍。古天乐对于高圆圆极端渴望以致情感严重失衡的欲求与《黑社会》中大D、阿乐、Jimmy仔、东莞仔等人对于象征权力的龙头棍的渴望是异曲同工的。无法忘怀是因为得不到,得不到便更想占有。
影片的光影格调亦迥异于常规的通俗爱情电影。通常爱情片中会出现的明媚高光在本片中不见踪影。
杜琪峰在本片中放出的另一大杀招是对香港都市空间结构的巧妙利用。就像是雅克·塔蒂一样,杜琪峰玩起了空间游戏,看与被看,诱惑与拒绝,误会与相认的游戏都是通过特殊的建筑空间构筑起来。办公室空间成为了剧场空间,玻璃镜面成为了默片演出的舞台。浮夸的爱情-空间游戏中成为了被观赏与凝视的消费景观。理智有经验的观众都不会把这样的爱情认真当一回事看待。
我对《单身男女》第一集略有不满之处是,影片的结构略显臃肿,虽然影片有动作片的叙事法则,但节奏方面并没有完全被带动起来,略显缓慢迟滞。尤其是高潮位的抉择,没有惊奇,悬念严重缺失,更没有一场充满动作意味的戏份。这些缺陷在第二集中得到了完全的弥补。
《单身男女2》在保留动作片内核的前提下对前作进行了全面的换代升级改造,这不再是一部臃肿的夺宝动作片。原先高圆圆-古天乐-吴彦祖的三角关系,在加入杨千嬅和周渝民之后,变成了复杂的三组三角关系:高圆圆-古天乐-吴彦祖;古天乐-杨千嬅-高圆圆;杨千嬅-古天乐-周渝民。五个角色中的三个角色都要面对二选一的艰难抉择,博弈层级呈几何级数倍增,每一种人物关系的组合所产生的关系变化才是这套续集的运作逻辑,第一集中的夺宝叙事在续集中只在高潮段落发生。在这个强调变化-动作的大叙事框架之下,杜琪峰又嵌入了大量通常只有动作片才会出现的情节。
实际上,影片从一开始古天乐帮助杨千嬅挪车位,到古天乐众女友同时到访的段落,整个叙事链条就仿佛上了弹簧,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加速的状态。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都始终处于运动的状态中。角色们为了追逐情感与欲望,不断的下楼-上楼,停车-开车。角色们从事的股票投机行业,使得他们每日所面对的永远是上蹿下跳的数字游戏。吴彦祖与杨千嬅关系的变化,是通过一次野外攀岩运动得到了升级。周渝民与杨千嬅的关系变化是通过一起在海鲜店抢夺八抓鱼得到升级(这是一场通常只会在黑帮动作片中才会出现的戏)。在此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第一集中的青蛙被替换成了八爪鱼,从象征角度来看也是升级。青蛙是情感寄托,八爪鱼变成了预测命运的工具。其后,二人在海鲜店一边吃海鲜,一边看的也是与运动有关的足球比赛,与此相伴的是此起彼伏的赌球叫喊声。即便在家中,电视机里放的节目也是与运动相关的足球、网球、赛车、拳击等体育项目。影片上半阶段的高潮段落是古天乐的众女友同时到访。这场戏将之前不断加速的叙事节奏、空间位移频率迅速提升至顶点。一边厢是古天乐不断游走在各个办公空间应付各位女友,另一边厢是大厦的另一头,杨千嬅与高圆圆在断电后黑暗的办公室内趴地匍匐前行(强化了情场如战场的气息),企图为古天乐的生日制造惊喜。最后自然是纸包不住火,古天乐成为了众矢之的。荒唐刺激的过关游戏以失败告终。
这场戏过后影片的节奏渐渐地舒缓下来,一些流俗表面化的浪漫元素适时地被嵌入进去。杨千嬅与周渝民在夜晚的碧海蓝天下,躺在快艇上低看墨鱼,仰看星空。转瞬杨千嬅又与古天乐共进红酒晚餐,接收他的深情求爱。这两场戏过后,随着古天乐与高圆圆的偶遇,影片的节奏又开始翻转,加速,直至爬楼的高潮戏。很难想象爬楼戏会成为一部爱情片的高潮结尾,但这其实是整部影片运作逻辑的最合理结果。这是这部电影叙事逻辑、人物关系荒诞疯狂演变至顶端的升华大戏。只有一场如此极端的戏份才能将整部电影的动作节奏提升至顶点,从象征意义来看,爬楼也是古天乐降服建筑师吴彦祖的唯一方法。至于最后的抉择结果是否有合理性根本已无关宏旨。高圆圆即便最后还是选了吴彦祖都无伤大雅。
至此,我们已经能充分洞悉《单身男女》的影像思维。不是猛龙不过江。杜琪峰与韦家辉在完全没有办法认同(或者是不屑于认同)钢筋森林世界中浮夸男女无意义的爱情世界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动作片的运作机制,制造不断变化流动的影像世界。如果我们能不作预设,无心或者无意去思考影片角色的情感逻辑,而是充分享受德勒兹所说的运动-影像所带来的巨大感官愉悦,定会认同这套系列,尤其是第二集。这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香港电影区别于其他地区商业化电影的重要特色,香港电影总是有一种摆脱文本价值的狂欢冲动,熔粗俗、肤浅、真挚、温情于一炉。表象化、自成一格的影像世界自有其逼人魅力。这是我们无法抵抗电影诱惑的深刻原因之一。
以前每次去吃麻辣火锅,不太能吃辣的我,总要选鸳鸯锅。彷佛一条退路,一旦不小心被辣到,立刻能喝白汤解辣。去年第一次在北京吃重庆的九宫格火锅,当时放眼望去,所有人点的都是九宫格,可我见锅底一片通红,突然心生畏惧﹗后来,还是点了安全的鸳鸯锅。过了一段时间,再次去那家店,我就想,既然大家都能吃九宫格,我应该也可以啊。于是,第二次,我终于鼓起勇气点了九宫格火锅。一开始,果然感觉特别辣﹗得一直喝酸梅汤解辣,慢慢适应以后,发现不喝白汤真的无所谓,浓郁独特的麻辣口感味道确实极好﹗此后,我已经可以吃任何麻辣锅,对重庆的九宫格火锅更是情有独钟﹗ 然而,上火的麻辣火锅不能经常吃。所以,天冷想吃火锅时,大部分还是选择对身体较好的清淡养生锅。正因为不能想到就吃,麻辣火锅遂成为一种奇妙的存在。时常在念中,却只偶一为之,因而更教人念念不忘。 这不就是『单身男女』中,程子欣的心态?比起温柔专情的火星男启宏﹙养生锅﹚,她似乎更爱花心善变的地球男张申然﹙麻辣锅﹚。只是理智告诉她:火星男才是最好的选择。若想保持身体健康,最好还是多吃养生锅,至于麻辣锅,想想就好。 第一部的结局,子欣选了大多数女人都会选的绝世好男人启宏,第二部则有了戏剧性却意料之内的反转。而这结局也让很多观众不甚满意:又帅又浪漫还专情到不行的吴彦祖凭什么出局啊?如果是吴彦祖和古天乐,我也选吴彦祖啊,没办法,吴彦祖太容易让人出戏了。或许换个人演启宏,观众对子欣左右为难的纠结会更有认同感。之前看第一部时,我没有特别的感受,总觉得程子欣爱上张申然好没说服力。先是在对面大楼的玻璃窗排个笑脸,就让子欣对她一见钟情。几年后重遇,又是各种土豪行径,让她帮着选房选车,程子欣就深深爱上他了。虽然爱确实简单,可这也太简单了,简单到没什么动人的细节,以至于程子欣后来选了深情、专情还兼浪漫的火星男,全在意料之中。 第二部的张申然依然故我,泡妞的方式也如出一辙,他在众多约会对象中选了条件和性情都最好的杨鸯鸯当女友,却也在交往的过程中继续随性劈腿。得知真相后,不同于程子欣的断然分手,杨鸯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遇见与启宏相似的水星男程子建才开始理直气壮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而张申然也再度因情敌的出现卯足全力想挽回女友。 明明是不同的恋爱,面貌却极其相似。也许,这部爱情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不是爱情,而是人们当下的选择。当下的选择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呈现的却是那一刻最真实的自我。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人很容易跟现实妥协,一旦出现另一种可能,无论男女都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或最想要的选择。偏偏”最有利”和”最想要”的选择往往不同。所以,第一部中,当程子欣正为张申然伤心之际,适时出现的启宏像是救命稻草,让她混乱的心得以平静。一起在苏州工地看日出的那一刻,她意识到自己也爱上了启宏。 怦然心动是爱,感动生情也是爱;一见面就能挑起各种情绪是爱,在一起就感到平静安心也是爱。何者更爱?就得看当下的自己偏向哪方?第一部子欣选择了更有安全感的后者,但第二部又回到最初的选择。一来是剧情所需,二来这个选择确实是她当下的心之所向。只能说女人实在很难抗拒男人为自己不顾一切﹗ 虽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认为张申然很自私,但当他看到子欣一见他就情绪失控,瞬间明白子欣对他依旧有情,才会想极尽所能为自己再争取一次﹗一直觉得张申然就像个好胜心特强的孩子,只要有人抢心爱的玩具,他便非夺回来不可﹗第一部出现启宏抢子欣,第二部出现子建抢鸯鸯,他紧追不舍、守候一整晚,以及求婚时藏起婚戒的戏码全都如出一辙。一个人在爱情中的表现,往往就是真实自我的展现,或许张申然更爱的是在爱情里赢的感觉。 至于女强人型的鸯鸯,在爱情里反倒比较小女人心态:她明明比较适合Mini Cooper ,却偏偏更喜欢驾驭不了的法拉利。面对总是三心二意用情不专的张申然,她一开始选择隐忍,直到出现与张申然势均力敌的火星男程子建,她才扬眉吐气似的冷对张申然。后来她虽然答应张申然的求婚,内心对子建却依然有期待,才会在误以为被子建欺骗时气到无法接受。她的感情明显偏向子建,最后却仍无法接受张申然放弃她选择子欣。不管男女,在爱情的紧要关头,似乎都无法放下自尊心,关键在于:没有那么爱。因为没有那么爱张申然,所以她先想到的是受伤的自己;也因为没有那么爱程子建,尽管他做了令她感动的事,她还是有所犹豫。 爱情有两种,一种是鬼迷心窍的爱上一个人,另一种则是死心塌地的迷恋爱情。前者会选择自己”最想要”的,后者则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然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分不清爱的究竟是”对方”还是”爱情”?因此,当下的选择只代表那一刻的心之所向,未必是内心深处最终的答案。爱情一如人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爱与不爱在当下是绝对的事,但长远来看又未必如此。由此可见,『单身男女3』应该也不远了。 这是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除了两位梦幻的极品外星男之外,其他人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情感,看来还挺真实。没有人能天天吃麻辣火锅而不上火,但天天吃养生锅的人也无法避免偶尔对麻辣锅的渴望。怦然心动很美,但每天心都跳得厉害也不好受;日久生情很好,但一切都在掌控中总是少了几分滋味。说到底,人心就像无底洞,表面看来没有改变,内心也许早已千变万化。所以啊,爱情只有最适合的选择,却没有不后悔的选择。即便内心有替代不了的人,也未必会是你最终的选择。爱情的成长,就是自我的成长,懂得了如何让自己少受点伤,却也与单纯执着的自己渐行渐远。这是幸,也是不幸。
这评分。。。明明很好看!!!
高圆圆演技太浮夸。谁会不选吴彦祖啊!
如果说单身男女1还透露着一点商业片的小情怀,到了单身男女2,就不知道除了借双11的梗,整个电影有什么存在意图。剧情一句话可以概括:冤(圆)冤(圆)相报何时了,鸯鸯在旁看热闹。结尾绿茶配狗天长地久,暖男统统被发好人卡,烈女只得形单影只……价值观的输出也真是心大。
场闹剧。其实在过程中仍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和小片段,让观看的过程还算比较轻松。不过剧情走向及结局实在是……只能说是反传统或反常规吧。包括随之传达出的信息也一定会让不少人反感。说多了容易剧透,大概是一部需要谨慎选择的片子。而且还有点乱。
什么贱男暖男,根本就是灾难片好么,高圆圆假到让人想上去抽她几个大嘴巴。知道不是老杜擅长拍的类型片,知道渣坏贱是玩世不恭的看戏潮流,但电影本身怪难看的,演员浮夸,戏都不连贯。背景架空,跑车公寓游艇,令所有电影人物像上紧了发条一样忙碌,却无法令观众产生哪怕一丁点的移情
三年后程子欣还是选了张申然,果然,爱情的世界只有爱与不爱,没有好与不好。哪怕你感动天感动地,不爱还是不爱。只能借用《十面埋伏》的台词,我等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答案很简单,你在身边,他在心里。
杜琪峰这次没有像上一部那么爱《爱很简单》这首歌了,全片下来大概也才单曲循环了一百次而已。纠其原因是他喜欢上了一首新歌叫《没那么简单》。
杨千嬅气场完爆高圆圆,吴彦祖沦为友情出演,古天乐变身蜘蛛侠,仔仔越来越有梁朝伟的范了,帅死人不偿命~
只有杜Sir,敢把双结局拍成两部电影吧!一个他为了证明爱你造了一座大楼,另一个他为了证明自己睾丸素满格爬了那座大楼。回忆第一部开始甩了程子欣的渣男,贱女人万年改不了吃屎的德行。嫂子和自己的老公谈过恋爱,妹夫和自己老婆躺过一床,程家过年聚会不尴尬吗?
看片过程简直煎熬,欣赏不了,价值观差异太大就不评价了。片子告诉我们两点:1.所有抢婚者都没错,错的是被抢走的人(我其实想用“婊”,但演员是高圆圆)。2.结婚前一段时间请憋让你准媳妇离开你超过一千公里。对了,关于广告植入,有点傻。
不缺乏浪漫温情的小细节,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在和第一部呼应,五个人的爱情纠葛让人心塞得手心冒汗,结局大反转虐到我整个人都起不来床。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我亲爱的彦祖居然成了炮灰……
有点扯有点二有点不切实际。说句正经的,女孩们的理想大概都是跟张申然恋爱,嫁给方启宏吧。至于,这次的结尾……我只能说,特么的圆圆伤我阿祖,碧池。
照这么编下去,下次把娱乐圈中N角关系网搬上银幕都不是没可能。
4B这个门牌号已经很好的告诉你:撕逼大剧。
从第一部我就觉得剧本绝逼是高圆圆写的,第二集更加确定了,让三个男人都追她,高圆圆当时写的一定乐抽了吧......可以想象第三集了,群P.........
比第一部更烂更无语了 张申然和程子欣确实是天生一对 换个人在一起那都是祸害别人 这种不备胎会死星人根本不配得到真正的幸福 说选择都是侮辱爱情 ps:就不说人品 纯看脸 吴彦祖和周渝民都输给古天乐这也不科学啊
方丽娟和欧海文竟然没有对手戏,摔!
有钱阶层继续争夺合法与非合法交配权,在高精尖领域攫取稀缺性资源,这个过程本身即是场社会闹剧,虽然贩卖浪漫,但它的最终指向一定不是爱情。
我果然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系列诡异的爱情观!高圆圆的角色绝对是我有史以来最讨厌的电影女性角色,丝毫不值得同情喜欢!杜sir在这五角关系中完全失控,你根本看不出为什么他在意她她喜欢他,全凭编剧喜好。中国爱情片要都是这样真没法有期待了!
中环的少年壮如山,碧池长围着青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