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伦敦生活

HD中字版

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剧照

伦敦生活 剧照 NO.1伦敦生活 剧照 NO.2伦敦生活 剧照 NO.3伦敦生活 剧照 NO.4伦敦生活 剧照 NO.5伦敦生活 剧照 NO.6伦敦生活 剧照 NO.13伦敦生活 剧照 NO.14伦敦生活 剧照 NO.15伦敦生活 剧照 NO.16伦敦生活 剧照 NO.17伦敦生活 剧照 NO.18伦敦生活 剧照 NO.19伦敦生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伦敦生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菲比·沃勒-布里奇在独角戏中气场全开※※同名改编剧集狂揽艾美奖4项大奖※※伦敦西区演出一票难求※闺蜜意外离世之后,只留下了她们经营不善的咖啡馆,我们的女主人公这才意识到她的生活早已一塌糊涂: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史前怪兽 2024人在江湖2007关机亲爱的妮娜神眼东宫认太子传染病复仇战姬午夜故事社第一季潮州虎女圣诞玫瑰粤语版终极特警第二季暴力成性午夜狂奔国语萤火虫墙后低语乘风破浪泰国版人间正道是沧桑毒爱鱼缸好莱坞大道女王我们在洛杉矶007之金刚钻国语囧囧十二座鸭去京都:老字号旅馆的女老板日记摸金笑尉(上)

 长篇影评

 1 ) 糙女郎:都市女性的身体与权力

“你们有谁愿意用五年的生命来换完美的身材?”

《伦敦生活》(Fleabag)在第一集就借女性主义者之口抛出了它的中心议题——女性身体的价值。换不换这个问题对普通人来说并不简单,因为完美身材能给一个女性带来的效益太大了。同时担当编剧和女主的Phoebe Waller-Bridge在评论自己20多岁的生活时如是说:“我当时对自己的性吸引力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很明白那对我的个人价值意味着什么......20多岁的姑娘们只要够瘦够辣,怎么胡来都能被纵容,太不公平了!”

张扬的青春和鲜活的肉体,这本身就是稀缺的资本。女性的身体从古至今都是一种个人甚至是社会资源,于是对于它的利用,规训,占有和剥夺总隐含着权力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忙碌躁郁的都市生活中,这种权力关系又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结果。正是对于这种新式性别权力的挖掘,对于当下人际关系状态的质问,让这部顶着喜剧外衣的6集短剧除了无底线的笑料和超流畅的节奏之外还同时拥有了沉重的基调和社会批评的空间。

女主以独白方式直接将观众带入剧情,并且频繁和观众直接对话。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除了加快了叙事节奏,确立了女性视角之外,还为全剧增加了一种私密性,甚至是挑衅意味。本剧的观众不能做轻松的看客,安然地视淫剧中那近乎泛滥的肉体。女主把身体暴露给你,用自己的挫败和狼狈引你发笑,却又透过镜头直直得看着你,让你尴尬局促。于是,她的迷惘痛苦,她的压抑绝望你都有份。她用目光锁定了观众,让观众成为她的同党,一起去做一个在伦敦生活的年轻女人。


剧集的原名Fleabag,特指那些蓬头垢面,邋遢混乱的人,一字解之曰“糙”。我们的时代不断地在女性身上制造着矛盾,让她们成为漂亮的“糙”女郎:一方面浮华的消费社会、周密的都市生活不断要求女人活得更美丽精致,她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有万种技术和产品去修饰。如果说在物质贫乏的过去姑娘们还有借口活得糙一点的话,那么在小学生都开美妆频道的今天,你简直不得不拼尽全力的去打造完美的自己;而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也设立了一个无法达到的成功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人人痛苦着挣扎着,却又拼命佯装正常,他们疲惫而绝望地奔走在城市霓虹之中,掩饰自己的空虚脆弱。第二集MV式的片头中,地铁里的人们在女主的臆想中演示了他们的狰狞和痛苦,这种诗意的渲染简直神来之笔。与此同时,社会角色对个人的异化和压抑在私人空间里得到了夸张甚至病态的释放。姐姐Clair说:“我有两个学位,有老公,还有一件Burberry 大衣”。女主说:“你在洗脸盆里拉过屎”。剧中捧着花对着不同墓碑哭泣的老男人,女主姐姐在灵修课程上的大笑与大哭,银行职员对充气娃娃的谩骂等都是情绪爆炸的表征。正是这种公共空间里的光鲜标致和私人空间的狼狈粗糙构成了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女性最基本的精神分裂症。

女主最大的魅力和笑点正来自于她的糙,她的放浪形骸,狂野不羁,她的一团糟。在别人小心翼翼地去扮演正常人时,她无所忌惮甚至是不知羞耻的释放着自己的荒唐怪异,不管是在男友身边对着奥巴马的视频自撸还是顺手牵羊小偷小摸,她的糙既是对于别人的不满和嘲弄,更是出于自己的厌弃和惩罚。身体,性爱,甚至是作为艺术品的性器官在剧集中不断出现,却充满了戏谑,讽刺和指责。显然,编剧不是为了性而性。在最终集的性展览上继母点明了全剧的主题,她说:“现在,请你们把欲望都留在门外,用你们的思想来理解这作品,我认为你们看到裸露的身体的时候不该只能联想到性,我相信你们会想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权力,这才是这场show(show既可以指展览又可以指剧集)真正的主题——权力!”

全剧中最根本的权力斗争是什么呢?在访谈中编剧把这部剧的源起归结于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愤怒和挫败感:“年轻的女性在她们有能力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前就被设了限。”的确,这个看脸的世界给了妙龄女郎们许多特权,让她们以为年轻美貌就是一切,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欲望之上。她们可以大作特作而不必付出代价。这种特权极易把她们变得贪婪,堕落,自私,冷漠,厌世和低俗(女主对父亲坦白时对自己的评价),因为青春性感这一资源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世道里太好用了,有了它你暂时不需要其它美德或特长。

在以前的无数世代里,女性身体是作为财产被特定男性占有的,它可以拿来交换稳定的身份和生活,而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男人们一起拼杀的女人们来说,自己的身体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处置的,于是她们同时拥有了任性的能力和机会。本剧对于这种特权和这种任性的鞭笞是刻骨而残酷的:女主滥交的代价恰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生命。

这些都市中的女人到底是怎么糊涂地看待和利用自己身体的啊?!女主闺蜜Boo想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换来男友的忏悔;来咖啡馆小坐的一对闺蜜的谈话透露出其中一个为了保持身材要离开深爱自己而渴望生育后代的伴侣;女主在对银行职员哭诉时说如果自己的身体变老变得没人要,那她宁可去死。这便是身体特权的反噬,身体成了这些女性价值的唯一寄托,也就成了锁链和囚牢。反观女主姐姐Clair,她在事业和家庭上建立了她的价值,不必依赖身体,这份成功是建立在她强烈的控制狂属性和顽强的自律基础上的,但是她的成功却伴随着她的性挫败,她难与他人肢体亲近,连丈夫都怕她。全剧中唯一在身体和情感中游刃有余的反而是女主可恶的继母,可是她得意的前提是她既很优秀,又很虚伪。可以说,本剧刻画的女性角色都不幸福,都破碎而压抑,而男性角色都又很愚蠢,有些力不从心。大家被孤独地隔绝在自己的小岛上,渴望相互温暖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对着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吐露心事。

“其实我每时每刻都想哭。”这是女主的真心话,却也是无数生活在大都市里,独自承受着生活重压的女性的心声。女性的身体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都市中拥有了最大的自由,它因此可以拿来兑换最多的价值,也可能因此不值一文。都市女性们懂得美貌易逝青春短暂,又努力地让身体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时准备与这个世界交易谈判。她们的身体被修整得愈加光鲜,而心境又磨砺得越来越糙。

糙女郎不同于女汉子的性别倒置或干物女的自我放逐,它更是一种在被各种压力和约束挤压的都会生活中无伤大雅的离经叛道和维持底线的混乱放纵。心糙身不糙,说到底,是女性在高压迷乱的都会生活中摸索出来的生存之道。


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玲珑茄,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需授权请给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2 ) 谁没把眼影哭花神情恍惚地走在凌晨天亮的大街上?

中文译作“伦敦生活”还是不够精准的。“脱线人生”勉强还搭。fleabag英文意思是邋遢的人,肮脏的动物,或者廉价旅馆。联想剧情,好似“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般的女主,尚未脱线,崩溃的边缘出现一道光。于是无比期待第二季赶紧出啊。


谁没把眼影哭花神情恍惚地走在凌晨天亮的大街上?

看豆瓣评论,很多人表示不明白为什么分数如此高,为什么女主这么渣还能招来这么多观众怜爱。很简单,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找到了共鸣。如果你从出生到现在一路顺风顺水没遇到什么家庭变故情路坎坷,那么你的观后共情度一定不高。再进一步剖析就是女主代表了一部分在大都市打拼的独身女性,她们跟家人没什么情感沟通,身边也许有一两个朋友,大部分时间独身一人,很难维系一段长期恋情,有炮友,自以为能够把性与爱拆分清楚干净,而面对炮友离去依然掩饰不了内心的失落。她们常常微笑,用这一积极正面的行为来遮掩内心的孤独不安。其他类型情感的缺失让友情显得弥足珍贵。于是当友情也崩塌的时候,她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与混乱。



除了友情尚没有全线崩塌,剧中的其他部分我几乎都经历过,这恐怕也是为何我感慨颇深的原因。你没有办法跟继母和平相处,也没有办法跟父亲自然沟通,你害怕孤独却又毫不犹豫地分手,你喜欢一个人却又没有办法跟他正常交流。

总之看到最后一集剧末我哭得稀里哗啦。这是一部堪称跟另一部著名致郁剧Bojack Horseman相媲美的英剧,Bojack是中年过气抑郁男明星的男性危机视角,这个我们可以日后再做讨论。在我抑郁沮丧的这几个月里,这两部致郁剧都起到了以毒攻毒的治疗作用。偶尔哭一哭,神清气爽。


Fleabag编剧即女主扮演者Phoebe Waller Bridge,现年31岁,除了刚刚播完的这部Fleabag,她编剧主演的另一部剧Crashing也已经在BBC播完。



Crashing我也看完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颓丧气质浓郁的Fleabag。但这两部剧对英国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价值观的洞悉观察都相当犀利,一刀见血。以下截图来自Crashing,中文译成“情迷意乱”。

这段即兴弹唱的戏码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玩啊~

酒吧里画起来,就是这么直爽。

在剧中演骚浪贱的是个帅小哥,还是个双。

弯的时候也挺帅的呢。

Phoebe大姐还在去年的英产小成本电影《MAN UP》里面客串了一个女主闺蜜的角色。

慨叹我国电视剧产业,即使有年轻编剧写出如此贴合年轻人世界的剧本,恐怕也没人敢拍,即使拍了恐怕也没有电视台敢播。再看目前网剧内容,除了一味炒作鲜肉同性剧情,还有啥可圈可点的?

这段不能再真诚了。喜欢不做作直接撕开人性的简单粗暴,这才是台词的魅力。

我希望能把当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真实地写下来。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想买房子买车,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受制于逼婚的父母,也不是所有年轻人以约炮和孤独为耻。而且我相信这类年轻人正在慢慢形成一股力量,让正在全面吸收信息的更年轻的一代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cool——不随大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探索真理的冒险精神。

问题是,我敢写,你敢拍吗?

 3 ) 一团乱麻



看完《伦敦生活》之后,无法抑制自己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很想要寻求一种不那么自残呢表达方式,最终我想到了书写,所以接下来,我把自己所有的情绪或者说说感情展现出来,目的是祭奠,至于祭奠的对象姓甚名谁,我并不太关心。

跟很多人一样,此剧伊始,我就被它独特的拍摄手法所吸引,被抓眼的"性与幽默"所吸引,但一开始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想到在诙谐的背后传来的是深深的绝望与无助。

女主总会习惯性地毁掉她原本拥有的一切,譬如一个爱她的男友,一个好姐姐,一个温暖的父亲然而事实上这所有的一切原本就不存在并且这一切都从来不和谐,只不过除了女主之外的每一个人都有小心翼翼维护着表面的和平,他们从来都很遵守规则,生活的规则,换言之只是戴上了假面:父亲爱着继母的同时也被继母的控制欲所俘虏,姐姐总被假惺惺的家庭束缚,好像只有女主最畅快,实则只有她陷入了最深的泥潭。


很久以来,我都想像女主一样消磨自己,或者说是疯狂消费自己,却始终不敢向这个方向迈步,可结果仿佛跟女主一样——女主的生活一团糟,我的也是。

突然想起捷克的新浪潮电影《雏菊》,影片中所呈现的是两个疯狂的女孩的疯狂故事,片尾出现了这样一行字:献给生活一团糟的你。
捷克电影《雏菊》
是啊,我的生活一团糟,很多事情令我害怕,我很想要嘲讽别人又很想作践自己,可是这两项我一项都没付诸行动。然而女主做到了,她用我想象过的方式填补自己身体里的空白,好像没有感情,好像只热衷于做爱。

老实说,我感觉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另一个"大胆"一点的自己,即使与现在的自己一样充满空虚,并且空虚大到难以去填满。



在第五集的时候我差一点就以为女主快要迎接美好了,直到继母给了她一巴掌。

然后我倏地明白了,她不可能走进好一点的生活,因为她的本能不允许她这样,她周遭的一切也不允许她这样。

也许我始终只是个满嘴谬论的悲观主义者,但凭心而论,我觉得姐姐是像父亲的,父亲永远不能拜托继母,姐姐永远不能拜托家庭,所以结局注定苍白。

在季终的那一集我眼泪大概流了一公升,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女主无疑是个作死的绿茶,有点像Bojack但也肯定不像,毕竟BJ很有钱。

她上了自己最爱的女友的最深爱的男友,然后女友因为她的原因间接的死亡。



她最后什么都没了,就剩女友遗留下来的那只豚鼠陪着她,豚鼠一点点得啃噬她的希望。

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等着女主爆发,或者等她消失于马路,可她没有,什么也没有。

片尾时那个曾经拒绝了它的那个人最后给她带来了苏生,所以她以后的生活会不会好过一点呢?

Who knows ?



编剧同时也是女主,真不知道她怀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出。

我们的生活会变好吗?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好。

反正我是这么骗自己的。

"生活是一头空虚的饕餮,残暴无情地吞噬了她丰盛的血肉,留着梳子状的弧度朝上的假面笑容,白骨森森。"

 4 ) 对,和你一样,我也有病

从遇见生活失意动不动就开黄腔到处找操的伦敦独居单身女人开始,噢还是个随时调侃自己不是合格的女权主义者,对没错,我就是喜欢这个调调的才华横溢又随时让你感到bullshit的PMB。随时打脸,时刻变换。 她会告诉你对我就是有毛病,但我并不想得到治疗。对我就是这样的无可救药,到我并不想改变。对我就是这样的矛盾纠结不可理喻,但这就是我。你非要蒙上一层虚伪的面纱粉饰太平告诉我世界充满爱,这个世界却不接受精神障碍、爱无能、同性恋。 是的,我懦弱虚伪自私,逃避爱逃避责任逃避自我与他者,我在深渊里挣扎彷徨悲痛沉沦,我身在一个世界女权主义的滥觞之地却绝非一个合格的女权主义者,我无法明晰一个女人的平等来自何处我无法实现自我独立我无法获得精神的自由,我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道德底线。我不停的试错,不停的逃遁,不停的堕落,从来不走那条轻松、舒适有鲜花与掌声的正确的道路。政治正确,不存在的。 但我从未停止渴望爱尊重爱靠近爱,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无论性别跨越年岁。生而为人,内心从未停止过漂泊和彷徨,从未停止过对光芒的追求与热切的渴望,却总是嘲笑深处黑暗中的人的恐惧和无能。即使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处在那样的至暗时刻。 在被消费主义、女权主义、恐怖主义、娱乐至死以及各种主义裹挟的时代和社会中,有这样糊涂又清醒、现实又梦幻、蒙昧又智慧、糟糕又浪漫、软弱又理智的存在,让身处光怪陆离群魔乱舞之中渺小如沙粒的我,作为一个时而隔绝时而又泯然的个体,看到一束微弱却强盛的光芒,在我感觉这个禁闭被关得够久了就要去同庸常之恶同流合污之时,她来告诉我“和你一样,我也有病,有点一样又有点小小的区别的毛病”。 对,她就是这样的存在。

 5 ) 我觉得,这喜剧的泪点确实有点多了

女主渴望性交,但并不那么渴望做爱

女主上了最好的朋友的男友,一直在内疚,一直在回忆和好友的点点滴滴;一直都是飞去留言信箱的好友的声音挥之不去;一直在闪回脱裤子的情景

一切一切都挥之不去

和姐姐斗嘴,和继母扯破脸

姐姐为妹妹偷雕像,这个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真是太感人了

但是一切都是稍纵即逝

姐姐不再相信妹妹了

女主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但还是等到了阳光

就像当时和他在阳光下,坐在原木上抽烟一样

平静地,平静地

女主自己确实是一个彻底的混蛋

她对前男友实在是太过了,以为对方会像一只小狗一样每次都跑回来她的身边

她错了

尽管女主一直很桑心,其实她也是在意这一切的,但我还是支持前男友的离开

我以为这部剧评分不会有这么高,因为很多人肯定会对女主的私生活评头论足,尤其是她上了好友的男朋友的这一点

但是大家都给出了好评,我相信这确实说明了一些东西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混蛋,都对自己很不满,这方面,那方面

无从改善自身,怠惰,得过且过,纵欲,纠结,多情,敏感,脆弱

依旧任由自己沉沦

即使知道自己这样是错的

还是止不住这样做

不停地逃避

用性逃避,用爱逃避,用食物逃避,用睡觉逃避,用衣妆逃避,用游戏逃避,用书籍逃避,用音乐逃避,用电影逃避,用交际逃避,用旅行逃避……

我们什么都逃不掉

还是要继续生活

继续面对该面对的

做该做的

或者说是,必须做的

(生而为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降生在这个时代,体验人类能够体验的喜怒哀乐痛苦纠结大彻大悟,也是颇有趣的呢

 6 ) 插科打诨,内心惶恐

很多人tag了“黑色幽默”。要我说,这部剧是灰色的。

前四集的插科打诨,让我一直在一星和五星之间游走:似乎很有逼格,但到底在说什么?感觉女主酷得不行,虽然在旁人看来生活一团糟糕,但似乎她自己并不在乎,照样游戏人间。

前男友说要分手,let him go, 因为她知道他还会回来的;
姐姐有点神经质,显然女主也知道这一点,而且能够轻松地戳到姐姐,让她抓狂;
后妈是个“笑面虎”,老爸是个“软包子”,但她不是,随手拿走个雕塑并且拒不承认还要卖掉;
她还会去墓地慢跑,然后一脸不在乎地告诉姐姐那个在人墓前痛哭的大叔大概是在锻炼演技(which seems to be true)...

她没钱没男人没事业,但前四集下来,对她似乎还有点羡慕而不是同情。在搞什么?是在戏谑女主周围的“正常人”么,还是在嘲笑我们这些努力生活但依然没钱没男人没事业的人?(Sorry, I take it very personally.) 不是的,神剧不会止于戏谑,因为戏谑太轻浮、太随意、太不走心了。

最后两集,五十分钟左右,一辆过山车一样冲向高点,坠落低处,最后算是平稳停下。(当然,这不是赞最后两集贬前面四集。毕竟,没有前面四集的许多铺垫,最后两集也不能成形。)一起一落,是不同于女主前四集"I don't give a shit"的真心笑脸和撕心裂肺。姐妹拥抱时,及不算男主的男主似乎要表白时,确实是“屌丝女也有春天”的即视感,但我希望是这样的,单纯希望看到鸡汤日剧永恒的讯息——一切都会好的。(绝对没有讽刺日剧的意思,我很多时候都靠鸡汤过活。)然而,以英剧的风格,是不会停在“love & peace”,然后让观众暖心地洗洗睡了去的。非得搞个大事儿。大事儿就是一切崩坏。

这个崩坏不是没有预兆的,甚至是应该出现的结局,但有的时候,我们就和女主一样,生活中稍微发生了一些好事儿,就忘记了不稳定的地基,就以为大楼将起。怎么说,我不觉得这种心理是错的,如果没有希望,永远都是一副阴郁脸,生活也太惨了;但这种心理往往让我们在楼塌的时候心碎成渣渣,在女主那里就是眼妆花成黑色瀑布。(女主眼妆花了的那个造型让我想到Joker, 在想Joker是不是也是因为一件是心碎成了渣渣然后就心理扭曲了==)

然后,以不知道是谁的风格,这部剧也没有停在“世界末日”这个基调,让大家痛不欲生、舔着自己寂寞的伤口失眠。还是给了希望,惶恐归惶恐,loser归loser, 总还是会找到一种方式活下去的。

 短评

我所追求的,是孤独的自由,封闭的枷锁,残缺的承诺,流离的生活,或者只是极其简单,而真实有力的一句,你爱我。

6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每声大笑过后都觉得生无可恋。啊,现代生活。

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充滿疑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漂泊,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馬良《坦白書》

9分钟前
  • 一瓶子蕨
  • 还行

很英国,很伦敦。尴尬与喜感水乳交融,悲伤和孤独时不时插一刀又瞬间抽走,留下滞后的疼痛。原来以为就是daily life in London,结果是在讲trauma,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也有意思。

10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共鸣真是个坏东西,你一边骂着女主角,一边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讨厌的人。

12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力荐

铅笔的鼻头有橡皮是为了涂改失误吗?前半程略《弗兰西斯哈》。只能说这几年是丧剧的天下吧,探讨得深刻的其实不多,有些离生活太远的为丧而丧只是套路更深更伪善的鸡精汤而已。

16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推荐

以假装的微笑武装孤独失落,以放浪形骸麻醉无法弥补的过失,以互相伤害维系彼此仅有联系;和自己作对很容易,和世界作对很难,在这个充满性格缺陷的人物身上,我们竟都能窥到一丝半毫自己的影子。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马男好歹算个成功人士加负能量正常人,这女的根本就是psycho idiot bitch pathetic,自以为冷眼看透生活本质,其实自己才是需要吃药的那个,而且基本没救了。整部剧还算耐看的重点是演员本身的外貌气质以及迷之自信比较吸引人,而现实生活中这种女的想想就可怕。

22分钟前
  • 年逝
  • 力荐

每个女人都该看一看,学习如何微笑着当继母,真是个厉害角色啊!

27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把生活过得这么尴尬的原来不止我一个

28分钟前
  • 海马区的突触
  • 推荐

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她的同伙,认同着她,纵容着她,并同时从她的所作所为里获得快感,直到最后,我们也抛弃了她远离了她,只留她不知是否能独自重新开始。

30分钟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还行

一部关于创伤的电视剧,放肆自己的性格会快乐,但谨防悲剧发生。最近的自己被各类事情搅乱,其实内心像女主一样万分渴望被理解,但总会习惯装出一副坚强面孔遮掩自己的脆弱。挺棒的,开始时对秀下限感到排斥,看到最后一集,理解了这一切。故事狗血,但万分符合人性。生活即是如此,绝望与希望交织。

32分钟前
  • 森林公民
  • 推荐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33分钟前
  • Akaashi
  • 力荐

酷一时,丧一世,天生烂人。人生真相,并没有谁能拯救谁。

35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被嫌弃的伦敦豪放女的一生。

38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Miranda mix Max

4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一开始会被女主机智诙谐的神吐槽所吸引,会觉得她周围的这些人和生活的样子是多么荒谬,而她的应对直截了当,冷眼看待并调侃着这些荒诞,慢慢才发现这是生活的残酷扭曲而成的,身处其中的人能察觉但害怕改变,于是继续庸碌着,这让清醒的人感到无比孤单和绝望。这是喜剧吗?我只觉得特别难过。

45分钟前
  • 芝麻小元宵
  • 力荐

姐姐最终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去芬兰,爸爸最终没有离开控制狂继母,好朋友死了,男朋友再也不会回头,小基佬还在自欺欺人,就连自己都无法认同自己:因为做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事…生活真是太糟糕,但是偶然还是会有新朋友,新转机,就为了这点盼头,也要在这个物价高涨的城市里撑下去(一个鸡汤)

46分钟前
  • Lau~
  • 力荐

你热闹万分,你孤身一人。你开怀大笑,你泪流成河。你若无其事,你跌跌撞撞。你平静无比,你歇斯底里。你假装光芒万丈,你内心一片废墟。

48分钟前
  • 木山豆睿
  • 力荐

好像我们都是把生活过成这样,浑浑噩噩,却又爱憎分明。

50分钟前
  • 凌晨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