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场面都是唯美的.并不是张忌中的那种浮美,而是极尽古典雅致令人心动感怀的美.
剑客美,剑客的女人美,剑客遇到的姑娘也美,剑客与姑娘相逢的地方,那场雨情窦初开的美,片尾曲悲壮凄凉 意韵深远的美,连鸽子老人的鸽子窝都是美的. 不仅美,还透露着羞涩的无限怀念的旧片气息.
有深沉压抑,也有轻松活泼,有情爱仇恨,也有剑客侠义, 还有最好的演员,不知道为什么这部这么好的片子当时没有引起<<楚留香>>般的强烈观众效应,大概是因为拍得太美了,就不像商业片了.
夜,天上很好的月亮。数名不明身份的男子聚集在我国一著名旅游景点的山顶,持械殴斗,史称“华山论剑”。我小时候听说的故事是,在某男子确定了天下第一的身份之后,因为体力不支轻敌腰腿疼痛月经不调没吃哈药六厂特制药丸等原因,被一个无名小子打败。虽然事出偶然,虽然挨过天下第一的殴打的人们仍然认为天下第一仍然是天下第一,但是天下第一坚持要跟无名小子重新斗殴一次,以图实至名归。但是无名小子拒绝了他的请求,从此退出了江湖。天下第一为人所败,但无名小子的工夫却算不上高明。从此,武林当中再也没有真正的天下第一,史称“和谐社会”。
我当时听完这个故事的第一反应总是会刺痛太监们的心,我总是追着讲故事的人执着地问道:下面呢?人家不告诉我,我只好自己YY一些续集。比如天下第一终于找到了无名小子,把后者给杀了;或者天下第一找到了无名小子,结果被技艺突飞猛进的对方给杀了;再或者,天下第一和无名小子被更厉害的大Boss杀了…… 我承认,我小时候的想象力确实挺匮乏的。同时这也说明,天下第一这四个字是如何激荡了一个少年的心,使他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为那时候的我,尚不能理解所谓皇图霸业不如人生一醉的道理。
李蓦然学剑十年,到了与旧情人见面两相唏嘘的年纪,却仍然跟当年的我一样孩子气,他想找天下第一的花千树比试剑法,并表示这是他一生唯一的愿望。很容易这样的故事不是写成古龙式的,就是张彻式的;很庆幸,讲述这个故事的人是谭家明,帮他掌握镜头的是黄仲标。我曾经找到香港新浪潮开山之作的几部作品比较好的版本,看了《蝶变》,但是《名剑》、《第一类型危险》都藏在一个笔记本硬盘里了,而那个笔记本的显示屏坏掉了,我一直懒得把它们挖掘出来。但还是看了《名剑》,看完之后心里很是欢喜。总体的印象就是,这时候的谭家明是胡金铨和张彻的混合体,充盈文艺气息的画面和不吝血浆的做派看着熟悉。他的特点在于,对于现实生活或者电影艺术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且力图在影片中讲这种思考向观众表达出来。二十多年后,他的《父子》仍然具备这样的特质。但是在《名剑》中,谭家明考虑的是:什么是天下第一的剑客?什么是武侠电影的主题?
花盈之质问连环:你也算剑客么?!对这个反问句的理解需要借助对中国古代侠文化的理解,不论是“侠以武犯禁”,还是“千斤重然诺”,都有着对所谓侠士自由、反叛、守信的神往。而剑,被成为武器中的君子,持剑者要么地位尊贵,要么品行高洁,同时其武学修养也应该到了一定的地步,因为从实战上来讲,剑并不是一件十分合用的兵器。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宝剑或者名剑应该与胜雪的白衣,优雅或者高傲的微笑,美女,菊花和酒等等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具备这一切外在条件的连环却是一个反面角色,他说:剑客就是懂得用剑的人,我懂得用剑。言下之意,他当然也是一个剑客。
谭家明的反思正如白衣胜雪的连环一样,是以继承旧有武侠电影的叙事和特质为前提的,但是却发展出与前人截然不同的思考。他不像徐克,一部天马行空的《蝶变》,里面的人除了还说广东话之外,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现代科技,第三者视角,希区柯克式的气氛以及漫画式的美学。《名剑》整体故事,仍然是学武、比试、复仇,但是谭家明首先规避了以往武侠电影绝对直线式的手法,《名剑》的情节发展是跳动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其次在画面的掌控上不至于像徐克那般失控,铁衣与李蓦然忍者式的打斗、小语欲说还羞的情绪都拿捏的恰到好处。除了技术方面,我认为谭家明做得最好的仍然是他思考的姿势。当然,这很有可能属于过度阐释了。
李蓦然求名,其实连环不仅是是李蓦然的对立面,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同志,他求剑。李蓦然十年不给青梅竹马的爱人写信,就是为了追求剑术上的造诣;连环求剑复出的努力没有过多着墨,但是最终他因此而丧命,其中花费的心机时间与金钱想必不菲。李蓦然和连环都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足够多,李蓦然比连环幸运的地方在于,他真的与花千树比剑了。这段比武堪称电影的“题眼”,打斗不过十招,花千树负伤,承认“英雄出少年”,就回家洗洗睡了。李蓦然一个人在孤树坡体会到的不是胜利的喜悦,却是人生的荒谬。由此他从“执着”中解脱了出来,留下连环一个人如同幼儿期性欲未得到满足迷恋排泄时肛门的快感般沉迷于得到“宝剑”的快乐。从里,李蓦然和连环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直到狭路相逢,互相大叫一声:觉悟罢!
再多说些什么就没必要了,那时候程小东还不是超级大牌,那时候秋官已经玉树临风得像是要破画而出。据说本片开机当天,肥肥特地放下工作去给秋官加油,一时恩爱无两。如今回首,疏忽二十多年,当初执着的,看不破的,到今天就算仍然放不下,再过二十多年呢?
——————————————我是嚣张的分割线——————————————
以上其实都是废话,写这篇日志的主要动力,就是把我在豆瓣称之为“超屌”的致命一击,上图展示。很辛苦的,我用KMPlayer的捕获功能,按帧截的,一次截了百多张,然后挑了这么几张送给没看过的但是又想看的但是又看不到的同时又不怕剧透的读者们。
图一:我飞!我怕……换个方向看我飞!
图二:交汇的刹那
图三:不会吧?
图四:是的,当时就是这样
图五:被颜射
图六:啊,我赢了吗
图文并茂附带链接版: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7920961.html
攝剪具佳,譚家明把這麼個乏善可陳的故事拍得這麼新浪潮,真牛逼。
秋官眼神真犀利
少数几部有格调有情调的武侠片之一,4星半。
美人如玉剑如虹。谭家明真是太可爱了,CULT起来也不粗糙掉范。胡金铨太淡定了大醉侠就身怀气功,张彻暴得很就耍刀弄枪,倒是谭家明有剑气,豪侠梦想与沉痛都齐了。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小桥流水夕阳,名剑美人月亮,好意境。
意境好,歌不错,故事莫名其妙,简直想起一出是一出,合理性为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中规中矩 连环的死法太囧了
鸟为财人,人为名亡
二刷修复版,香港电影新浪潮代表作,故事泛泛,但画面构图,高山流水,江湖意境,乃至台词到剪辑都有一种不可言状的韵味,整体都是含蓄的表达,但猝不及防给你猛烈的冲击。打斗写实,镜头抒情,完全不同于同期楚原等人的缥缈风格的邵氏武侠,整体大致是介于胡金铨式的古风武侠与徐克新派武侠之间,还是独此一家。画面修复后谭家明的美术效果更上一层楼,衬托出郑少秋的帅,还有徐杰真美
远不如徐克
看完发现老港片还是挺好看的
有点扯
小桥一段。避雨一段。结尾一段。
秋官片子里女主角的发型都很有意境,还有那鸡心领
险些被粗制滥造的海报给耽误了 本片实属不同凡响
较之同时的鲁俊谷、楚原等人的武侠片。服化等更清新自然,镜头也重写意抒情。更多的外景。内心戏的细致刻画,表演终于不再舞台味。极妥帖的配乐。再有就是结尾极强的杀招了。
四平八稳古典美已超越时下所有古装片
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超有的,小桥那段构图,美人月亮,动静结合,古朴雅致。格调很冷淡,古典乐配乐,色彩也是诡异。最后的那一剑分体绝招,充满想象力,真的是屌爆了!7.7
新武侠电影的一个开端。武侠只是一个躯壳罢了,人与人的恩怨才是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