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活死人之夜】我不是害怕,但是我心里非常难受……死尸由于被辐射,而“活”起来并开始吃人,一个弟弟被僵尸吃掉的美女,一个机智的黑人,一对情侣,一对夫妻带着一个被僵尸咬过的孩子躲在一个空旷的房子里,周围全是僵尸,他们在奋力抵抗。。
美女看见弟弟死掉,难以接受现实,疯掉。。最后变成僵尸的弟弟冲进来抓住她,吃掉了姐姐;
这对情侣人很好,女孩总是用灿烂的微笑鼓励男孩子,他们冲出去试图给卡车装油来救大家时,意外发生,车子爆炸了,僵尸们扯出他们的尸体分食掉了;
那对夫妻,男的很自私,在这种危险下,只顾自己活着,意图杀害同伴,最后在和那个黑人扭打中,被黑人开枪打伤,却被变成僵尸的女儿咬死吃掉;女人很好,一心照顾昏迷的女儿,结果女儿醒来变成僵尸,用利刃一刀一刀的杀死。
那个黑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总算自保到天亮,救护的警长来了,当双方都小心翼翼对峙时,警长把他误认为僵尸,一枪击中双眼间,死掉。。
这是有点像闪灵那样的幽闭恐怖。这部经典并不是经典在一会儿一个音效的吓唬你,也不是弄些白皮肤长头发翻白眼口吐鲜血的女鬼唬人,尽管有一些比如僵尸分食人肉的场景,肠子扯的到处都是,还有肝脏,肢体什么的,以及一些血腥镜头,黑白片上怎么看都没那么恐怖,对于看过很多恐怖片的我来说,这一点点根本吓不到我,连心跳都不会变的,然而震撼的不是他的恐怖,而是大难临头下的人性。
女人看见弟弟的喜悦却在一瞬间崩塌,相见不相识;那对情侣是一湾清流,男孩总问女孩:“为什么你还可以这样微笑”,其实一个微笑就是他的力量,女孩有机会在屋子里,但她选择和男孩共同冒险,我以为他们能活下来,是的,在大火中永生。那对自私的夫妇其实也无可厚非,危难之下各自飞很正常的,可夫妇俩都死在宝贝女儿恐怖的面容之下,这比什么报复都惨烈了,这也是代价。我看得最绝望的时候就是最后的高潮,按照以往逻辑,应该有人活着,有人死掉,但是最后居然这唯一的生还者死在人的枪下,这是多讽刺的意义!僵尸是人变得,却吃人,六亲不认,而活着的人同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天~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社会就是个人吃人的年代!
这部电影很老了,但是拍的依然通用。。。这就是人性,本性难移……
当机智的班开始将家具卸个七零八落然后钉在那脆弱的玻璃窗和不堪一击的门上之时,这场景我已在国外恐怖惊悚片中看了无数次:希区柯克的《鸟群》,当落难的人们被逼近乡间别墅的时候,英俊的男主角也是担当起了巩固门窗的使命。如果这些场景发生在中国,至少可以让这些可怜的遇难者熬过一个恐怖的夜晚,因为:中国人们会用防盗网。哪怕是平房(且不说别墅),玻璃窗外都会有个什么铁栏杆之类的加固,或者铁丝网给牢牢封死,大门也绝对不会只是沙门加上木门,一定会有牢固的防盗铁门加上大铁门。哦对了,这或许就是西方人的田园牧歌下的隐患。他们爱自己建造房子,多用木头等环保的材料,他们也会一圈圈的把自己围住。
这形成了一种悖论:你是让活死人让你从外部杀死,还是自己在坚固的狭小空间内,断粮,断水,然后被自己吓死?即便英勇的主角挺过了这一切,最后还是被自己人轻易的射死。漫长的恐惧,不如一发子弹来的轻易。
除开粗糙的化妆与蹩脚的活死人(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这部片子造就了一个勇敢的、茁壮的、机智的、温柔体贴的黑人英雄(也不要谈政治),只是所有人在场者已逝,无人可证明。黎明不过是另外一场黑暗的降临。
1968年,乔治·罗梅罗执导了里程碑意义的《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活死人之夜),本片是奠定现代僵尸片独立地位的开山之作,被后来者模仿、致敬、恶搞的经典僵尸电影,“僵尸三部曲”第一部,“僵尸进化”之一。
本片提出的僵尸基本定律为后世僵尸片所接受:
1、因为某些原因让死尸起死回生。
2、僵尸只吃活人,不吃同类。
3、人被僵尸咬伤后,会被感染变成僵尸。
4、要杀僵尸,必须爆头。
但有一点,在本片中的僵尸比较聪明,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这点被后来大多数片子忽略了。
在看本片之前,早就听说本片导演如何大师,内容如何经典,结尾如何震撼,可是在今天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有些茫然,按现代标准看本片根本谈不上血腥,也不恐怖,就是黑人之死也没有太大感觉,只是觉得很黑色幽默,很讽刺,难道这是被“严重剧透”的结果?
40多年前,美国黑人还在为人权奋斗,而今天黑人已经当上了总统,原来时代变了啊,人的思想也变了……虽然没看出来本片“对60年代末美国社会现象全面的讽刺批判”在哪里,倒是觉得——僵尸不可怕,人类更可怕:大敌当前,人类的黑暗面暴露无遗,求生者之间为了私欲争斗最终自相残杀,在结尾侥幸活下来的黑人却被救援人员击毙,和那些僵尸一起被烧掉了……
看来还是要研究一下历史,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可能理解的会更深刻。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对越南战争的疑虑和困惑、性自由的提倡和蔓延、嬉皮士和不良少年的泛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犯罪案件直线上升。“新左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反文化运动、性解放运动,处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些电影导演开始用讥笑嘲讽的手法,推出一系列批评美国社会弊病的影片,应该包含这部电影吧。
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主要就是黑人和有色人种运动了,片中的班应该是代表,而女权运动应该对应的是芭芭拉,一个除了尖叫就发呆的女人,其他的到是没看出来。
----------------分割线-------------------------
以下内容节选自维基百科全书,保持原繁体字,除导演中文译名改为大陆译法外,其他内容未做修改。
【影評】
影評人意識到1950年代的恐怖片及科幻小說電影對乔治·罗梅罗電影風格的影響,比方說史蒂芬·保羅·米勒(Stephen Paul Miller)就說:「一位復興1950年代低俗風格的領導者...片中的將軍在軍方電視台的討論,呼應了1950年代恐怖電影中軍隊一成不變的模樣。」然而米勒也承認,《活死人之夜》透過將軍浮誇的舉動、政府找尋殭屍擴散主因與保護人民這幾方面都很無能的嘲諷手法,帶來了極大的樂趣。
乔治·罗梅罗描述他所希望建立的氣氛時說到:「本片開場的情境已經瓦解了最後一絲希望,然後逐漸轉變成全然的失望與最終的悲劇。」根據電影歷史專家卡爾·羅耶(Carl Royer 的說法:「導演利用了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以及黑色電影風格的燈光效果,來強調人內心的恐懼與夢魘,其實是來自自身的疏離與錯亂。」
當許多評論對乔治·罗梅罗電影中的寫實場景不表贊同時,作家R.H.W. 狄勒德(R.H.W. Dillard)則認為那些挑戰禁忌且「讓人驚訝的細節處理」,使得本片更為成功。他說到:「哪個女孩不曾在某個時間裡,想要殺死她的母親?而電影中的凱倫則成為實現這個犯罪想像的代表人物。」
乔治·罗梅罗特別將人性的禁忌當成主題,尤其是在同類相食的部分。雖然食人殭屍的靈感是來自於麥森的《我是傳奇 (小說)》的,但電影史學專家羅賓·伍德(Robin Wood)則認為在《活死人之夜》中的食肉場景,其實是對於1960年代後期資本主義的批評。伍德認為那些殭屍代表了資本家,而「資本主義代表一種極大的控制權及獨佔權,因此照邏輯推論,在資本主義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最後都會結束。」他也主張那些殭屍手下的犧牲者,象徵了美國社會中其他被壓抑的資產階級,其中也包括了1955年到1968年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同性戀與反文化階層。
【影響】
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對於恐怖電影產生了重大變革,根據BBC影評人Almar Haflidason的說法,本片代表著「恐怖電影界一道新的曙光。」在早期電影中的喪屍形象,像1932年Victor Halperin執導的《白殭屍》(White Zombie)、1943年雅克‧特納(Jacques Tourneur)《與殭屍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以及1966年約翰‧吉林(John Gilling)的《殭屍谷驚魂》(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都是和巫毒教巫醫所奴役的活人喪屍有關,且多數都設定為加勒比人。
本片其後難以計數的繼承者都借用了乔治·罗梅罗創建的素材:像1971年的《Tombs of the Blind Dead》、1979年的《Zombie》、1980年的《活死人之地獄》(Hell of the Living Dead)、1984年的《慧星之夜》(Night of the Comet)、1985年的《芝加哥打鬼 (電影系列)》、1986年的《太空殭屍》(Night of the Creeps)、2001年的《殭屍小孩國》(Children of the Living Dead)。以及由電玩發展出的惡靈古堡(稍後也被拍成為電影,分別是2002年的《惡靈古堡之變種生還者》台譯《惡靈古堡》、2004年《惡靈古堡之殲滅生還者》台譯《惡靈古堡2啟示錄》與2007年《惡靈古堡3:大滅絕》),以及《死亡復甦》(Dead Rising)與《死亡之屋》系列(The House of the Dead)。
以嘲諷手法模仿拍攝《活死人之夜》的電影有:1990年的《活麵包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Bread)與《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另外也有1992年辛普森一家的《恐怖樹屋III》(Treehouse of Horror )與1997年南方四賤客製作的《粉紅眼》(Pink Eye)及2007年《活流浪漢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Homeless)。喪屍(zombie)」 這個字眼在電影中雖從未被使用,但Shaun of the Dead卻在電影中明白的介紹了喪屍復活、食肉相殘的這個主題。
《活死人之夜》開創了血腥恐怖電影(slasher film)與超級暴力影片另一種表現手法。一位電影史學專家就指出,乔治·罗梅罗將橡膠面具、化妝、紙板與影子等神秘形體運用在電影中的創意,有著首開先河的殊榮。乔治·罗梅罗也揭露了,場景設立在農村與美國郊區的用意,是因為將恐怖情節設定在日常生活與並不特別的地點,反而更能展現exploitation film(剝削電影,意译为极致电影)背後存在的力量。本片提供了一個以「超低成本」仍能創作出「有效且有利可圖」的電影典範。在1980年代的暴力血腥電影,像1978年約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的《月光光心慌慌》、1980年西恩‧S‧康寧漢姆(Sean S. Cunningham)的《十三號星期五 (電影)》與1984年韋斯‧克雷文(Wes Craven)的《半夜鬼上床》(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也稱為《猛鬼街》),都借用了許多《活死人之夜》原創的手法。
【美國版權】
《活死人之夜》因原發行戲院片商的問題,成為無法律保護的公有領域,華得理瑞德集團(Walter Reade)在對於發行著作權的部分耍了手段。在1968年美國著作權法要求一份持有著作權的正式聲明,「Image Ten」提出本片構想的所有權聲明,是附屬在原名為《食肉者之夜》的作品之下,發行片商則在本片更名之後撤除了這個聲明。根據乔治·罗梅罗的說法,「華得理瑞德集團...剝削且欺騙了我們。」
因本片是屬於公有領域狀態,所以由數個不同的片商出售給家庭錄影帶發行。2006年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的名單中列出了23個《活死人之夜》零售的DVD 版本,以及19個VHS版本。而原版影片可以在網路上不需任何花費進行下載,像Google Video與Internet Archive。2007年9月29日,本片是Internet Archive下載率最高的電影。「菁英娛樂」(Elite Entertainment)則發行了一部經過導演同意且全新重製的電影版本,「菁英」第一次發行的是雷美奧參與補充的鐳射影碟版本。第一版發行的DVD是單層的碟片,原本在鐳射影碟版的附加收錄因空間限制而被撤除,不過這些部分又再度的被收錄在目前發行的千禧年版本當中。
【續篇】
《活死人之夜》的導演乔治·罗梅罗與編劇約翰羅素因意見分歧,各自分支拍成兩大不同的系列。前者拍的續編名字再無帶有"Living"字眼,後者拍的續編則繼續使用"Living Dead"作續編名字:
乔治·罗梅罗版
此作品本來為三部作的作品系列,第三作《活死人之日》上映之後二十年,導演乔治·罗梅罗重新開始執導拍攝,相繼推出三部新作,使本系列增加到六部作。每部電影依循著喪屍在美國擴散的進化過程,與人類嘗試對付此狀況時的絕望情境。就如同《活死人之夜》,乔治·罗梅罗在其他系列影片中也充滿了評論的觀點,尤其是上映期間相關的事務。系列六部作品如下: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68)
《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 (1978) *港台譯:《生人勿近》
《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 (1985) *港譯:《喪屍出籠》、台譯:《生人末日》
《活死人之地》(Land of the Dead) (2005) *港譯:《活死人地帶》、台譯:《活屍禁區》
《活死人日記》(Diary of the Dead) (2007) *港無譯名、台譯:《活屍日記》
《活死人之岛》(Survival of the Dead) 、
此外,系列的頭三作都被其他導演拍攝了重拍版,分別為: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90)
《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 (2004) *港譯:《活死人凶間》、台譯:《活人生吃》
《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 (2008) *港台無譯名
約翰羅素版
另一邊廂,《活死人之夜》編劇之一約翰羅素於《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首映的同一年,推出了一部名為《活死人歸來》(港譯:《嘩鬼翻生》、台譯:《芝加哥打鬼》)(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的電影,作為《活死人之夜》的續集。此片顛覆一般觀眾『只要射擊殭屍頭部就會死亡』的刻板印象,殭屍在這部電影中不再緩慢行走,只啃人腦不吃肉,殭屍吃腦的原因是可以驅除復活以後的痛苦,甚至還會喊叫著「brain」且會與人對答,並且還會做開車門等誇張動作,此片殭屍不得焚燒,因焚燒後得氣體就是讓屍體復甦的毒物〝TAIOXIN〞(台譯為戴奧辛)此系列的初回作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小小的幽了同為殭屍電影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一默,同時此電影也是向活死人之夜的導演乔治·罗梅罗致敬。
《芝加哥打鬼》系列總共衍生出五部電影,但無一部為羅素執導。
《活死人歸來》引起一場羅素與乔治·罗梅罗之間的法律糾紛,乔治·罗梅罗相信羅素間接的與《活死人之日》競爭,以原創電影的續集身份來行銷電影。在1978年的「Dawn Associates v. Links」(指《活死人黎明》系列及有關系列的作品)的判決中,乔治·罗梅罗指控羅素使用了「和先前作品相同的名稱」,並剽竊了《活死人黎明》的廣告宣傳口號:「當地獄已經沒有空位時...死人將會遊走在地球上。」,同時指出羅素抄襲了1968年原版電影的劇照。乔治·罗梅罗最後發出了禁制令,以迫使羅素終止他的廣告宣傳活動,不過也同意羅素可保留電影名稱。
除此之外,羅素又自行推出了《活死人之夜30週年紀念版》,其後又執導拍攝了《活死人之子》(Children of the Living Dead)作為《活死人之夜》的另一續集。作品列表如下:
《活死人歸來》系列
《活死人歸來》The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1985) *港譯:《嘩鬼翻生》、台譯:《芝加哥打鬼》
《活死人歸來2》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Part II (1988) *港譯:《嘩鬼要翻生》、台譯:《芝加哥打鬼2》
《活死人歸來3》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3 (1993) *港譯:《魔靈翻生》、台譯:《芝加哥打鬼3》或《生人迴避》
《活死人歸來4》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Necropolis (2005)
《活死人歸來5》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Rave from the Grave (2005)
另一系列
《活死人之夜30週年紀念版》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1998)
《活死人之子》Children of the Living Dead (2001) *港無譯名、台譯:《殭屍小孩國》
----------------分割线-------------------------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维基百科(如果能上的话)看看,有更加全面的内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BB%E6%AD%BB%E4%BA%BA%E4%B9%8B%E5%A4%9C1.片中收音机一开始说话我就想起希区柯克的《群鸟》了;可惜的是情节发展太快,几乎毫无悬念塑造可言,罗梅罗也没有学到《群鸟》中最为精巧的、招牌似的利用POV在实质的攻击发生之前就带领观众视点营造紧张气氛的手法。在地下室僵尸小女孩杀死母亲的段落倒是辨识度很高,完全是浴室谋杀的翻版。2.另外跟希区柯克有差距的就是金发大妞了。这个金发大妞无所作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了观众窥淫癖与物恋观看癖的理想载体。3.本片剪辑还是相当不错的,POV、跳切、越轴、节奏变化再配合移动摄影,很好的塑造了紧张的气氛。4.再引用左老师一句话:光有恶趣味是不够的,还要有重口味。不过我觉得本片对当时的人来说,最恶趣味的就是看着一个黑人狂揍白人男女了。5.还是那个观点,冷战压力之下,人们对于脆弱的文明的焦虑与对文明本身的矛盾态度溢于言表,死人甚至还穿着衣服爬起来就能成为敌人,甚至在躲过劫难之后还会被代表秩序与文明的警长所杀害;而当今好莱坞的科幻片中无限膨胀的个人英雄高喊着保卫自由、文明、家庭的空洞口号屠杀外星人的时候,他们就跟文革电影中的红小兵一样愚蠢、傲慢、自大。
#siff21#最后一部留给这部祖师爷级别的zombie电影。在全场笑声连连下,与左右邻座二位有缘人淡定的看完全片。在观影途中的多重错位感,没看到芭芭拉变僵尸有点无聊。最后救援队那枪,不俗反响。
因为金星探测器的爆炸导致的辐射,给人类造成基因变异,这便是《活死人之夜》中僵尸的由来。与其说是恐怖片,不如说是建立在科幻基础上的现实主义电影。最初的新闻反应是把它理解为一场‘集体妄想病’,是女主角的‘兄弟’而非恋人被僵尸杀死,这暗含了罗曼司的逻辑,为男主对其的情愫作了铺垫,不至于使这种感情违反伦理。而两个男人关于地下室和地上防卫策略的差异,暗含了美国文明的选择:外向性、接受更多的信息、通过收音机、电视机等媒介获得联系、主动出击等。丧尸的动作其实是人类的原始状态:肉欲,食人,生吃的癖好,怕光,群体行动,手臂处于被解放的初期,四肢还不够灵活,夜间行动,没有审美感觉……
墓地捉迷藏,情侣BBQ,千手破门会兄台,铁铲小儿劈老母,68年的黑人能否活到最后?They're coming to get you Barbara~原来最早的丧尸设定是保留一定智商会开门会用工具的啊
祖师爷僵尸片名不虚传的精彩,可怕的非僵尸而是人性,吃人肉变伦理杀;人物逐渐增加再渐次被灭呈“纺锤形”;幻想题材做出了真实质感,《僵尸肖恩》借故事架构是现代戏仿;黑白影调更显风格,内外交患隐喻时代,结尾讽刺实在是高!想起斯蒂芬·金说好故事是埋在地下的化石骨架,创作者只是将其完好挖掘
不愧是僵尸片的鼻祖,拍的不错,之后的僵尸片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拍的,不过如此看来,《行尸走肉》确实是增加了很多细节的,可谓是僵尸片中的大片,而且情节也不乏人文关怀,嗯,从此片的结局来看,僵尸片中的人文精神,大概就是从此片开始的吧
今年上影的第一个22:45午夜惊奇场献给这部丧尸片鼻祖。时代错置感(原先的恐惧→如今的喜感)强烈,女性角色书写潦草,全场哄笑不断。主题一方面同《迷雾》,未知与意外永远发生在人的生命中,无处可逃;一方面又还在讲政治环境,在同时代的科幻/恐怖片里已形成这类表达套路了。
超乎期待的精彩。镜头语言太动感,摄影不精细但很有力,简直当代巴洛克;各种猛切、猛推特写,打光下手狠,强烈光影对比加深人物轮廓,大量失焦与dutch angle共同打造失衡的恐慌气氛。马丁路德金遇刺那年,出品了这部黑人作为绝对正义主角的好莱坞B级片,但女性在其中仍维持失语与弱者形象,平权运动还远在路上……结局简直了,讽刺性极强。4875
丧尸片鼻祖,第一个吃螃蟹的都是勇士。尽管现在看来没有特别吓人,片中所用的恐怖手法也是最简单的夸张的表演与大量音乐的铺垫,但当时触碰这种前无古人的题材也是需要胆识和前瞻的目光。罗梅罗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这就是其存在最大的意义。
四星半,惊悚背后是人性,人性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社会结构,这样的层次性远远超出了封闭空间的格局,青年死于情人(的失误),母亲死于女儿,妹妹死于哥哥,加之结尾的反转,这样的讽刺也绝非一般B级片的取向,之所以说往后的僵尸片大多走偏了路,是因为越来越迷恋僵尸形象的逼真和感官刺激,而放弃了刻画人物和情节本身的寓言性。
评价此类片子的确应该剔除时代局限造成的技术局限
丧尸片鼻祖。黑白片,古典的惊悚的配乐,以及人性的考验。讽刺的是黑人最后的结局。从此后,一种超常理力量、除脑死亡之外其他伤害无效、移动缓慢但后来也有异常迅捷的、拥有吃肉本能且咬合力惊人、全身腐烂、散发恶臭、被咬就会被感染的生物怪物在西方大银幕上长久不衰。8.0
虽然是越战片,也在影射马丁路德金的刺杀,还是觉得很无聊阿。。
确实是鼻祖级别的电影,不管是人物设置还是故事走向都是开拓级的。而且罗梅罗说现在的丧尸片都跑偏了确实有道理,当初那种隐喻多多恐怖倒是其次的做法现在已难见到,取而代之的反而是视觉刺激。结尾很酷啊。👌CC 4K 修复版
作为开创僵尸系列的鼻祖,首部的僵尸背景和挖掘尚处于模糊状态,着力点在于社会隐喻和人性刻画并极其成功。确实很像黑片儿在恐怖类型中的变种,低调打光,大面积不规则阴影,倾斜镜头,焦虑不安气氛,以及黑到底的结尾。很可惜,这是唯一一部黑白的活死人,彩色则注定了此系列必将走向迷恋血浆的不归路
虽然后面的剪辑不太连贯,但前面无台词的追逐戏让我一窥黑白默片的无穷魅力;结尾的处理放在当时算是很厉害的
女豬腳是弱智,男豬腳是話癆。
僵尸片看大,丧尸剧在追,肯定是不会被吓到了,不过作为僵尸鼻祖能同时做到极具讽刺意味,男主看似英明无比的决策却导致灭团,最后靠着“猥琐懦弱”的男配策略躲过一夜,最后一枪更是反类型至极。不过有些设计现在看起来假的可笑,音效略不同步。
上影节午夜单元纪录,不得不承认罗梅罗在丧尸片领域的开拓性,借用丧尸危机折射冷战阴影,结尾的突然一枪更是让故事带有了一种悲剧式宿命感。黑白色调,声画摄影出色,时代所限,演员的表演和场面调度有明显的舞台感,女演员的表演在今天看来引人发笑,中段太过于依赖对话叙事比较拖沓,整体尚可一观
#siff21#本片让我最大的收获是,生化灾难片结尾的黑色幽默原来是伴随该类型片的祖师爷——本片诞生的,某些片子为啥还能以这种老到掉牙的桥段自信……顺便一说,危机中男人煽惊慌失措的女人一巴掌这段把全场看笑看鼓掌了,也算是当下观众对该桥段在日后被程序化的反馈了。
男主给了傻逼女主一巴掌 全场鼓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SIFF第24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