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唯有阳光和人心不能直视
这是一部充分展示了人性深处的复杂,阴暗的电影。父亲为了政治地位,可以牺牲亲情,可以不要正义法度,女儿为唤起父亲的良知,选择用最自我堕落的方式刺激父亲的精神底线,围绕着这个沉重的主题,形形色色的人,从各自利益出发,各种卑鄙龌龊的做法,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
约翰.特拉沃尔塔和玛德琳.斯托担当男女主角,特拉沃尔塔介于正邪之间的气质在《夺面双雄》后,再次展现的淋漓尽致,玛德琳.斯托也首次以干练的职业女性形象出境,表现的也是可圈可点。
典型的直男,男主角,军事犯罪调查局探员保罗.班纳在办案途中爆胎,保罗没有工具,没办法换胎。
路过的伊丽莎白.坎贝尔上尉,主动前来帮忙,光彩照人的伊丽莎白像女汉子一样替保罗更换了备胎,保罗对美丽的上尉动了心。
直男保罗撩妹的嘴巴功力一流,但一到具体实施时,方式却非常却拙劣,
几天后,保罗带着礼物去伊丽莎白办公室表示感谢,可保罗送的礼物被伊丽莎白误以为是来性骚扰的,从而下了逐客令。追女生的见面礼送沐浴用品,难怪保罗的前女友嫁给了别人,直男保罗太不了解女人。
意想不到的是,随后军营里发生一起命案,受害者正是伊丽莎白上尉,凶案现场惨不忍睹,这令保罗痛惜不已,保罗决心要将幕后真凶绳之以法。
宪兵上校肯特,告诉保罗,伊丽莎白上尉是坎贝尔将军的女儿,暗示此案非同寻常,保罗表示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保罗的性格是典型的愈挫愈勇,这和后面逐渐浮出水面的,伊丽莎白的自暴自弃形成鲜明的对比。
保罗的前女友,同样是军事犯罪调查局的探员,森希尔,被派来协助保罗调查此案。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玛德琳.斯托演艺生涯的高峰,出演了多部影片,本片拍摄时41岁,依旧是女神范十足,那种优雅的气质,亲和度极高的长相,让人记忆深刻。
本片中,保罗和森希尔之间的感情是一条贯穿全片的支线,有人为了权利可以放弃亲情,但也有人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的去救自己所爱的人,导演是刻意营造了这种对比,愈发衬托出伊丽莎白的命运悲惨,同时也是在暗示,正确的选择,会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选择权在每个人自身。
前一秒还在为伊丽莎白的死难过,后一秒又和森希尔眉来眼去,看上去保罗似乎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实际上,保罗一直就没有从森希尔嫁给他人的痛苦中走出,所以保罗才会反复在森希尔面前唠叨,但是,直男的性格,使得他不会去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保罗和森希尔来到坎贝尔将军官邸,常规问了一些问题,将军表示感谢的同时,说会全力支持两人的工作,
将军的副官,弗勒上校提醒保罗,36小时后,FBI就会接手此案,保罗和森希尔的时间非常紧迫
弗勒上校提醒保罗的话明显有画外音,保罗此刻还没有完全意识到。
两人接下来来到伊丽莎白家中勘察,从衣柜里整齐的衣服和房间陈设,完全符合伊丽莎白在公众视野中的完美形象,名门之后,西点毕业,美丽动人,能力出众,毫无瑕疵。
可是,在伊丽莎白的地下室中,遍地的情趣用品,让保罗觉得此案确实非比寻常,尤其是地下室录像带中的场景,SM,虐待,鞭挞这些场面,让保罗看了都心惊肉跳。
保罗准备把证物带走调查时,被蒙面人袭击,证物被夺走了。
下面这个场景的中文字幕翻译的不太贴切,需要看英文字幕。保罗继续唠叨森希尔是否和别人结婚,森希尔表示虽然她和别人订了婚,但一直暗中在等待着保罗,on the side在英语口语里是,私下,暗地里的意思。森希尔其实一直在等待着保罗的表白。
被袭击之后,保罗刚恢复清醒,首先关注的却是森希尔的婚姻状况,保罗一直都还在爱着森希尔,想和森希尔在一起,可是总是无法开口表达出来,否则,两人早就已经结婚。
查案的路上,保罗始终唠唠叨叨森希尔为什么嫁给别人,森希尔主动表示自己已经离婚了,实际上森希心里也放不下保罗,所以才如此直白的暗示保罗还有机会。
当年,保罗看到森希尔和未婚夫在一起,没有勇气向森希尔表达爱意,而选择了逃避,让森希尔误以为保罗并不十分在意自己,两人擦肩而过。
时过境迁,森希尔因为放不下和保罗的感情,已经离婚,而且又主动对保罗示爱,只待保罗一句话,两人就重归于好,保罗明白了森希尔的意思,心里非常高兴,可因为直男属性,每到此时保罗舌头就打卷。
感情的事有了眉目,案子也得继续查下去,保罗还是挺职业的,他询问案发当晚第一个到现场的女兵,对方表示,有三部汽车先后到过现场,这是一个重要铺垫。
保罗来到伊丽莎白上司,摩尔上校家中,发现上校在精心准备晚餐,摩尔对伊丽莎白的事情三缄其口,保罗告诉摩尔,录像带中有他,摩尔只好默认
气氛紧张到极点时,古森上尉来到现场,精明的保罗一眼看出两人是同性情侣关系,决心拿摩尔做突破口。
保罗拘捕了摩尔上校,摩尔上校百般诋毁伊丽莎白,说是被伊丽莎白勾引等等,保罗则坚信伊丽莎白不是那样的人,实际上,保罗错了,这一切确实是伊丽莎白故意造成的,为的是给她的父亲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
森希尔没料到会被一群蒙面男子扑倒在地,对方威胁她,不要过多涉及此案,但愚蠢的忘记摘掉戒指,被森希尔发现是坎贝尔将军的助手,艾比上尉,案件的突破口找到了。
保罗得知森希尔遇险,狠揍了艾比上尉一顿,竟然得知,是将军本人主动压下了女儿的这些丑闻,保罗越来越觉得此案确实是非同小可。
保罗转头准备继续审问摩尔上校,没料到已被宪兵上校肯特借口摩尔生病,将其假释,保罗恍然大悟,肯特也涉及了此案。保罗不动声色,带着森希尔和肯特一起去摩尔家中抓人。
可是,摩尔上校已经死在了家中,看起来像是自杀,保罗当然知道这是灭口,可线索中断了。
就在此时,将军的副官,弗勒上校来到现场,暗示保罗就此打住,把一切都推给死去的摩尔,并以保罗的前途作为要挟,被保罗严词拒绝,保罗此刻终于明白,此案一定和有望竞选副总统的坎贝尔将军脱不了干系。
森希尔在保罗车上发现了伊丽莎白的军校健康档案,这是摩尔上校的同性挚爱,古森上尉特意留下的,案情出现了重大转机,原来,伊丽莎白在军校时曾经接受心理治疗,案情逐渐变得明朗。
在西点军校,经过痛苦的心理挣扎,备受良心谴责的军医官提供给了二人最关键的线索。
原来,在军校期间,伊丽莎白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被一群士兵轮奸,
坎贝尔将军在政治前途和为女儿伸张正义之间,选择了前者,一个父亲,看到自己亲生女儿遭受如此屈辱,竟然能够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选择沉默,放弃亲情,人性的自私丑陋一面暴露无遗。
伊丽莎白听到了父亲的决定,心灰意冷,比起肉体所遭受的屈辱,亲情的背叛是压垮伊丽莎白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开始自暴自弃,想以自残的方式唤回父亲的关注,但是她大大低估了人性的险恶和自私,即便那个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保罗当面感谢摩尔上校的同性挚爱~古森上尉,原来,摩尔上校是个双性恋。古森上尉为了使自己的爱人(摩尔上校)不背黑锅,冒着出柜的风险,告诉了保罗自己所知的一切。有人为了权利可以牺牲亲情,但也有人看重感情,为了所爱之人甘愿承担风险。
保罗再次和坎贝尔将军对质,将军在证据面前态度起了变化,含蓄的承认了自己为了政治前途,选择了放弃替女儿主持公道,至于维护军队,军校的名誉,那都只是借口而已。人性深处的复杂,丑陋,暴露的淋漓尽致。
案发当晚,女兵口中所说的第一台车,就是将军本人,将军接到女儿的电话,来到现场。他的态度依然是要求女儿保守秘密,为了自己的副总统竞选而忍受一切。
保罗推断的没错,第三台车才是弗勒上校,他奉将军之命,前去强制带走伊丽莎白,可到达现场时,伊丽莎白已死。
弗勒上校甚至以为是将军亲手杀死了女儿,根据已知的种种线索,保罗此刻终于意识到,实际上真正的凶手是第二台车上的人,肯特上校。
当晚,伊丽莎白自己还原了七年前被强暴的场景,打电话要父亲来到现场,以为父亲会被触动,替自己伸张正义,可父亲一心只想着竞选副总统,严厉的斥责伊丽莎白之后离开,打算让弗勒上校来带走伊丽莎白。
肯特上校在将军走后,前来再次向伊丽莎白表白,被伊丽莎白骂的体无完肤,威胁要说出一切,肯特出于极端的私心,勒死了伊丽莎白,变态的达到了占有欲,心理上的。
明白了一切的保罗来到训练基地,森希尔和肯特等候多时了,肯特坦陈了一切,袭击保罗,枪杀摩尔,都是肯特干的,他病态的单恋着伊丽莎白,但始终被拒绝,最终他选择了引爆地雷自杀,
在地雷爆炸前,保罗拼命去保护森希尔,把森希尔拽倒在一旁,用身体护住了自己所爱的人,
几天后,将军专程来找保罗,说已找到背锅者,让保罗结案,并许诺保罗良好的前程,将军此刻依旧还在幻想要维护自己的政治前途,丝毫没有为女儿的离去而难过,这种极度自私无情的做法激怒了保罗,保罗严词拒绝了和将军沆瀣一气,表示要将此案公之于众,要使相关人等接受法律的制裁。
片尾,压抑了近两个小时的影片,终于出现了一丝温馨,这实际是一个彩蛋,轻快的背景音乐中,森希尔在她的红色野马车上等着保罗。
接下来的这个镜头中,仔细看能发现,森希尔的红色野马车上有两个人,保罗和森希尔最终走到了一起。保罗选择了正义,得到了最好的结局,将军选择了牺牲亲情来给自己的仕途铺路,却失去了一切。
2 ) 无它,就是嫉妒!
那些西点军校的男生为什么那么恨伊丽莎白:原因很简单,就是嫉妒!一个群体一直以来都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怜悯着、绝对控制着另外一个群体,结果有一天突然发现,那个明明应该被俯视的群体突然有一天爬到自己头上、居高临下地俯视自己了……于是,一直以来习以为常地优越感消失殆尽,心理失去平衡,然后就开始失控、疯狂地报复那个群体……
以上心理反应不限男女,只是在影片中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嫉妒。其实,只要是身边长期居下被俯视的人突然变成居高临下俯视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嫉妒心理!
片子很好看,男主的演技一级棒!就是剧情展开的比较仓促,前期铺垫不够,感觉各种线索、凶手莫名其妙的就冒出来了……
另外,因为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父亲的自私、亲情的泯灭、信仰的崩塌、性别歧视、人性的丑恶、嫉妒、体制问题……blablabla,导致故事叙述的有点混乱,各种元素融合的不是很紧凑自然,有点散:上一秒还在说性别歧视呢,下一秒又改说亲情的背叛了……诸如此类吧。
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3 ) 爱是生命的主题
女性在军队里面很难熬,性别的不平衡和锋芒毕露的她,引来惨烈的暴行,忍耐、压抑、扭曲的生活让她坠入地狱,挽回自己仅有的一点尊严。
他失败,把工作当报复;她失败,把报复当工作。
他,背叛了她。当以爱的名义背叛的时候,背叛显得尤为可耻。
黎明比爱陌生,爱比死更冷。
越是亲近的关系,产生的矛盾杀伤力更强。
爱是生命的主题。
爱,不是每个人的生命主题。
4 ) 最伤的痛
很巧在临睡之时,随意的翻动着遥控器,发现了这样一部引人深思的片子.,很不错.
一贯美国片的特点,对人性的反思和揭示,触目惊心,却又直击人心,痛的麻木,却又不得不正视.
在网上查找此片,发现英文名是The General's Daughter,很朴素的名字,而不是带有噱头的”西点揭密”, 刚开始看到中文片名,以为是介绍西点军校的故事,整部片子回归到最后才发现是揭示人性之间微妙关系的片子,而其中最深刻的当属亲人间的关系,即片中将军与其女儿的关系.
一个人他的社会地位可以无比尊贵,他的社会职责可以无比艰巨,但是他依然无法忽视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一个对自己孩子有着监护责任的人.一位女性,她可以意志坚强如钢铁,做事果决胜于男人,可是在内心深处还是会有着软弱不能被触碰的地方.因此,我们看到了视社会责任高于个人利益的父亲,和内心满是伤痛却无法愈合的女儿.所以,深爱伊丽莎白军官的对布伦纳说,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伤痛,而他自己也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帮助她完成了自己无意中的超脱.然而,这也是真正的解脱.
最终,布伦纳临别前对坎贝尔将军说出的话正是一切因果的起始,”是你害死了你的女儿”.
没错,漠视,对自己亲人所遭遇的痛苦无动于衷,正是无形的利刃,剐着女儿的心,整整七年,心理的较量,看似父亲以他坚毅和宽广的爱,取得了胜利,女儿在绝望的一次次尝试中挫败,最终怀着遗憾离去,耳边仿佛还有着一个女儿绝望的呼救”爸爸….’,但是,给予她的依然是决然的背影.
世间可以有无数情,友谊之情,爱情,亲情….,唯独亲情可以胜过一切,重过一切,有许多人爱,可是他们都无法帮助她脱离阴影,只有唯唯诺诺的依从和妥协,而伊丽莎白,一个女儿,最想得到的只是最普通不过的亲情的安慰,却无情的被抛弃了,这才是最伤的痛.
有人说过,越是亲近的关系,产生的矛盾杀伤力更强.是的,我们还是太容易想当然,认为亲人之间可以无限理解和包容,哪知,最脆弱的正是亲人间敏感的神经,它才是我们最应该呵护的.
5 ) 99年度经典电影之一
我认为《将军的女儿》是99年度少有的经典电影之一。当初看它的时候是漫不经心把它放进电脑的光驱里……结果却是从头到尾一直扣人心弦的看完,感觉仿佛连中途喘息的时机都没有。
喜欢屈伏塔的表演,不露声色却有非常决断。影片一环扣一环,悬念逐渐被揭开,屈最后对将军说:“我现在最多的就是勇气!我要把你推上审判席!”整个影片压抑的气氛就此才有所缓解,让人感到异常振奋!强烈推荐给大家看。
6 ) 第三类做事方式
是在“青岛之旅”那几天劳累后在住宿地的宾馆一起在我的小电脑上看的。
片中的额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做事有三种方式,正确方式、错误方式、军中方式。说实话,当时下载这部片子时看着名字还以为会是将西点军校的真实生活之类的,没想到是一部悬疑片,也许,正是那句话引发了片中的一系列,它所阐述的人性与亲情或许正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小说改编what is worse than rape? betray! 男人失败,把工作当报复.女人失败,把报复当工作.
剧情没有想象中复杂,但是黑暗,最后大门打开尸体进来的情景让我感叹好莱坞终究是好莱坞~光影用得太好了~
做将军的老爹为前途,让就读于西点的女儿隐瞒被同学暴力强奸的事实,这案件让人想起那些因校内强奸而获保研的中国女生,不算陌生。女儿意外身亡,让屈伏塔查出这件7年前的军中丑闻,当然查案过程少不了悬念:女儿和N多人有性虐关系、不惜自杀来隐瞒真相的军官什么的,但总的来说编制的不好,那些形形色色的军中嫌疑人都没什么特色让人记不住,女儿为了让老爹记住对自己的亏欠跑去军营赤身裸体把自己绑地上的行为非常谜,而杀害女儿的凶手是迷恋她的M玩伴也没有道理,搭档查案的屈伏塔和玛德琳·斯托既不来电又没有什么惊险遭遇。整个就很乏味粗糙的一个剧本。韦斯特的拍法是90年代的大片质感,室内光源众多,调色偏经典的金色,能看到一些80年代意大利艺术电影的影响,有堂皇的男性力量感,他跟同时期的卖拷贝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强奸戏有短促露点
突然发现这片子我看过的,应该是在《变脸》之后,因为是认识了约翰屈伏塔后看主角是谁才接着看片的。只能说好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记得大意,在约翰屈伏塔的查证下,发现将军的女儿是受辱又被父亲忍让的决定寒了心而死的,当年这样的题材看起来很震撼很揪心。
《生死豪情》珠玉在前,本片换了一个背景,相当于翻拍了一遍。舞王的表现,比影帝丹泽尔更好些,犹如利剑般锋利。……2020年4月一个叫凡妮莎·吉伦的20岁女兵,在胡德堡基地,被性骚扰,性侵,虐杀,分尸,引发了me too,对女兵和男兵的种种暴行持续被曝光,比影片还要可怕,令人不寒而栗。
做事情有三种方式,正确的,错误的,军方的。
看完关于军中性骚扰的纪录片《隐秘的战争》后,想起以前在昆明电影公司放映厅看的这部同题材电影。
军人与暴徒只有一线之隔,军纪涣散又性别歧视严重,再加上军事法庭的超然物外,拥有自己审查自己的特权,发生丑闻也只想着掩盖,而不想着解决问题,这种军队完全可以说是人类世界中最腌臜的角落
西点军校的罪恶史啊。我说了我一定会将那个matherfucker绳之于法,可我没想到你就是那个matherfucker。。。。
挺惨烈的。西点军校才是全美第一优秀学校,没想到会这样。但至少不会有西点学校的人看了电影后冲出来说这个电影“侮辱他们并伤害了他们的感情”。John的表现一般,果然还是演反派比较合适,哈哈。
心理战 使阴暗更阴暗 光明更光明
约翰·屈伏塔是好莱坞最棒的两面人演员,他塑造的英雄与恶棍会让你肃然起敬,或者深恶痛绝。《西点揭秘》属于那种已经被摆烂的地摊文学电影,不过惟有了屈伏塔让整体水平提升到了四星之上。
气氛好,很喜欢特拉沃尔塔,想给孩子找个这样的爹(够了)
What's worse than rape?betray!
8.0/10 分。2021.08.05,重看,蓝光。不错的片子,悬念重重。。。我一直把这片和2003《基地疑云》搞混了,都是约翰·特拉沃尔塔的片子。。。约翰·特拉沃尔塔第二次重新火起来后,可是拍了不少精彩的影片呀。。。这片在IMDb上才6.4,可能美国佬已经看腻了各种阴谋论了。。。不像咱们天朝,和谐社会从来就没有阴谋诡计,唯有阳光普照的和谐友爱。。。《都市侠盗》的男主居然变成了犯罪份子,我说怎么这么面熟。。。
在豆瓣被严重高估的电影,加个西点就把中国人都唬住了
电脑能够分辨256种深浅不同的灰色,而人的灵魂和思想,却能够分辨出无以计数的情感与道德的灰暗面。
在揭开事情真相的同时布伦纳也发现了许多军队中的秘密。最终,杀人凶手被惩治以法,事件得以平息
中央六台在bb家看的 也许是配音的缘故 拍得像电视剧 还有就是军队从来不代表正义
翻着《敢死队2》的导演拍过的电影,居然就看到一部自己看过的。。